经济论文
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范文 > 经济论文 > 列表页

低碳经济论文结论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7-02-18  分类: 经济论文 手机版

篇一:马克思低碳经济论文

低碳经济论文

摘要:众所周知,环境问题已然成为制约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了妥善解决好发展与环境这一对矛盾,实行低碳经济是刻不容缓的。因此,为了能够更好的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来实现低碳经济的目标,无疑是最优的方式。本文希望通过对低碳经济的研究,加深人们对经济与环境的可协调发展的认识。

关键词:低碳经济 、可持续发展、低碳产业、协调发展 正文:

随着工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剧增,资源、能源的过度消耗和环境的破坏,使人类生活环境出现了严重的生态危机,温室气体的浓度不断增加,使全球变暖的趋势不断加速,全球灾难性气候变化屡屡出现。发展低碳经济成为各级部门决策者共识,不少城市已经提出了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城市的发展目标,通过建设低碳城市、低碳示范区等,推动了低碳经济的发展。而国内对低碳经济评价的研究也刚刚起步,做好低碳经济评价,可以了解自己在低碳领域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不足,促进自己在低碳经济领域的发展壮大。

一、低碳经济的概念及内涵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

低碳经济是一种全新的经济理念,低碳经济的提法最早源于英国在2003年发布的能源白皮书“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认识,低碳经济是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从技术角度认识,低碳经济是以市场机制为基础,在制度框架和政策措施的作用下,利用提高能效技术、节约能源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等各种低碳技术,促进整个社会经济朝着高能效、低能耗和低碳排放的模式转型。广义的低碳经济是以低排放、低能耗、低污染为标志的绿色生态经济模式。目标是控制碳排放,维持生物圈碳平衡;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能源结构;核心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发展观的转变。

可以说,发展低碳经济是一场涉及价值观念、国家权益、生产生活方式的全球性革命。低碳经济是经济发展的碳排放量、生态环境代价及社会经济成本最低的经济,是一种能够改善地球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可持续性很强的经济。所谓“低碳经济”是以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低碳经济的特性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低碳经济应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和机制来发展;二是低碳经济的发展不应导致人们生活条件和福利水平的明显下降。其发展模式相对于高碳经济,要求摒弃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以低碳发展为发展方向,以节能减排为发展方式,以科学技术为发展方法的绿色经济发展模式。同时,改变传统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充分发掘消费和生活领域节能减排的巨大潜力,但不应导致人们的生活条件和福利水平明显下降。技术性即通过技术进步,在提高能源效率的同时,也降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强度。低碳技术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支撑, 但是目前阻碍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的是总体技术水平的落后。最后是目标性:发展低碳经济的目标是将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上,不至于带来全球气温上升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二、发展低碳经济的背景

(一)发展低碳经济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科学发展观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作为首要任务。而我国提倡低碳经济就是要实现国家的持续发展,完成建设低碳社会的目标。因此,科学发展观能够为发展低碳经济树立正确的方向,引导低碳经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将我国建设成为“绿色中国”。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有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无置

可否,科学发展观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它所体现出的继承性与时代性十分契合当今世界的发展潮流。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是实事求是,发展低碳经济就要求我们在发展过程中能够结合我国基本国情,在最大程度上利用好科学发展观的优秀理论成果,将低碳经济的开展落实到实处,尽快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当今世界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全人类, 拯救自然环境已迫在眉睫。为此,全世界都在积极的采取措施以保护我们的地球。这些行动在一定程度时推动了世界环保事业的发展。

(二)发展低碳经济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

发展低碳经济,是摒弃以往先污染后治理、先低端后高端、先粗放后集约的发展模式的现实途径,是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双赢的必然选择。

低碳经济涵盖很广,从最上游的新能源,到中游的工业电力的节能减排,再到最下游的低碳服务,碳金融等。中国拥有成熟的制造业,也拥有最大的潜力市场,空间极其巨大。例如中国的太阳能制造业已经占据全球60%的产量,国内市场却几乎等于0,如果通过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开发国内市场,潜力无限。低碳经济模式下,给中西部地区带来的将是另一番景象,首先是中西部的清洁能源,包括丰富的风能水能,还可以利用广大的土地建立太阳能风能电厂,为东部输送能源的同时,对自身的环境影响却

微乎其微,双赢的选择。另外,碳金融则可以为中西部输送大量的资金支持,例如在利用清洁能源盈利的同时,还可以把节省下来的碳排放额,转售给东部的工业企业等。

我们可以理解,为何低碳经济对中国有深远含义,它不仅是国家的能源安全问题,也关乎到中国经济未来三十年如何从量到质的飞跃,更是中国人在工业革命,信息革命落后的情况下,能否顺利超越,在低碳经济革命中脱颖而出的关键。

三、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现状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家把环境保护作为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制定低碳经济政策,积极推动低碳绿色增长。尤其是为了应对此次全球金融危机,一些国家更是把开发新能源、发展低碳产业作为重振经济的重要动力。德国发展低碳经济的重点是发展生态工业。法国的低碳经济政策重点是发展核能和可再生能源,公布了许多旨在发展可再生能源的计划,涵盖了生物能源、风能、地热能、太阳能以及水力发电等多个领域。美国选择以开发新能源、发展绿色经济作为此次全球金融危机后重新振兴美国经济的主要动力。此外,为应对气候变暖,美国力求通过一系列节能环保措施大力发展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是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然而,中国正处在工业化发展阶段,带来了能源消费的持续增长,发展经济、减少贫困和满足就

篇二:低碳经济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毕业论文

本科毕业论文

低碳经济对中国对外贸易影响分析

毕业论文(设计)原创性声明

本人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是我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设计)不包含其他个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论文(设计)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说明并表示谢意。

作者签名: 日期:

毕业论文(设计)授权使用说明

本论文(设计)作者完全了解**学院有关保留、使用毕业论文(设计)的规定,学校有权保留论文(设计)并向相关部门送交论文(设计)的电子版和纸质版。有权将论文(设计)用于非赢利目的的少量复制并允许论文(设计)进入学校图书馆被查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设计)的全部或部分内容。保密的论文(设计)在解密后适用本规定。

作者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日期:

注 意 事 项

1.设计(论文)的内容包括:

1)封面(按教务处制定的标准封面格式制作)

2)原创性声明

3)中文摘要(300字左右)、关键词

4)外文摘要、关键词

5)目次页(附件不统一编入)

6)论文主体部分:引言(或绪论)、正文、结论

7)参考文献

8)致谢

9)附录(对论文支持必要时)

2.论文字数要求:理工类设计(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万字(不包括图纸、程序清单等),文科类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2万字。

3.附件包括:任务书、开题报告、外文译文、译文原文(复印件)。

4.文字、图表要求:

1)文字通顺,语言流畅,书写字迹工整,打印字体及大小符合要求,无错别字,不准请他人代写

2)工程设计类题目的图纸,要求部分用尺规绘制,部分用计算机绘制,所有图纸应符合国家技术标准规范。图表整洁,布局合理,文字注释必须使用工程字书写,不准用徒手画

3)毕业论文须用A4单面打印,论文50页以上的双面打印

4)图表应绘制于无格子的页面上

5)软件工程类课题应有程序清单,并提供电子文档

5.装订顺序

1)设计(论文)

2)附件:按照任务书、开题报告、外文译文、译文原文(复印件)次序装订

摘要

近些年,环境问题得到了人们的日益的重视,人们也越来越多的寻求对环境友好的经济发展模式。低碳经济就成为近些年人们极力推崇的经济发展模式,低碳经济旨在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量,降低能耗,降低污染,促进能源变革,从而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和谐的目标。随着各国对环境问题的日益重视,越来越多的国家提出建设低碳型国家,使低碳化成为世界未来经济的发展新方向,随之而来的各国各种类型的低碳壁垒也给中国的对外贸易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主要分析当前低碳化浪潮下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情况,低碳经济对中国对外贸易带来的挑战和机遇,以及为了更好的适应这一浪潮,大到政府小到企业个人面对这一国际形势应当采取的应对措施等等。

关键词: 低碳经济 对外贸易 困难 机遇 对策建议

Analysis of the impact of low-carbon economy on China's foreign

trade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as environmental problems get more attention, more and more people are looking for environment-friendly mode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Low carbon economy has become the most popular development model that people are pushing. Low carbon economy is to reduce greenhouse gas ,to reduce the energy consumption,pollution and the promotion of energy transformation, and to achiev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re in harmony. With the growing importa

低碳经济论文结论

nce of environmental issues, more and more countries put forward the construction of low carbon country, making low carbon become the new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the future of the world economy. The various types of low carbon barriers brought far-reaching influence to China's foreign trade.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China's foreign trade in the current wave of low carbon.Low carbon economy has brought to the Chinese foreign trade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and in order to adapt to this trend better, the measures that should be taken.

Keywords low carbon economy; the foreign trade of China; difficulty and opportunity ;suggestions and measures

第一章 绪论

篇三:论文开题报告: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分析

大学 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书

论 文 题 目

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分析

经济与金融学院09经济学1班

选题的根据:1)说明本选题的理论、实际意义

2)综述国内外有关本选题的研究动态和自己的见解

本选题主要分析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可行性。人类为了追求经济的快速发展,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从而形成了高污染、高耗能、低效益的发展路子。。通过上述实质性的政策调整,部分发达国家已开始走上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以往经济增长、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同步增长的趋势开始改变,经济增长和温室气体排放脱钩。以瑞典为例,从1990年到2006年,瑞典的经济增长了44%,但二氧化碳排放降低了9%。

低碳经济有望引领第四次技术革命。低碳革命正是继全球it革命之后,既适应人类历史发展趋势,又已拥有足够的技术储备和产业基础,因而能够创造出巨大投资机会和就业机会的新的经济增长点。我国国民经济多年来持续增长,具备发展低碳经济的资金实力和一定的技术储备。我国资源总储备量虽大,但人均储备量水平总体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为了提高我国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发展绿色发展道路低碳之举大势所趋。且我国改革开放以来gdp增长平均在9%左右,国家经济实力大大提升,近年来,新能源、节能减排大力发展,已具备了一定的低碳经济技术储备。

论文结构:

1 绪论

1.1 本文选题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思路

2 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可能性与现实障碍

2.1 低碳经济的必要性

2.2 低碳经济的可能性

2.3 低碳经济的现实障碍

3 发展低碳经济的对策

3.1 绿色能源

3.2 绿色交通

3.3 绿色建筑

3.4 绿色工业

3.5 发展循环经济和废弃物循环利用产业

4结论

5参考文献

研究方法:主要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及关注时事动态掌握相关资料。分析借鉴世界各国低碳经济的成功经验并结合我国的现实条件及需求,研究出适合我国的低碳经济发展道路。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