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交流材料ppt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7-05-03  分类: 经验交流材料 手机版

篇一:市场营销经验交流材料

项目管理经验交流材料

单位: 十三局多经处

审核:

编制: 多经处企划经管科

时间: 2007年10月26日

探索市场营销规律

促进多经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在党的十七大胜利闭幕之际,工程局召开项目管理经验交流会,我们乘十七大之东风,总结过去展望未来,倍感划时代意义。值此回顾多种经营处的发展历程,其中的风风雨雨、酸甜苦辣,以及我们战胜重重困难的具体行动,现已成为多经处又好又快发展的实践经验。在工程局创建“全面国际化模式、打造集团旗下国际工程强局”工作的推动下,多经处已从以“餐饮食宿服务经营为主”的单一产业结构,发展变化成“具有三个支柱产业,一个经济支撑点的多种经营”的运行模式;从一个单纯安置型单位转变成为安置效益并举型的、多种产业联合经营的实体单位;从年营业收入不足200万元且连年亏损,发展到今天安置200余人就业,实现年营业收入2000余万元,年创利50余万元的多经企业。这些突出的变化主要是得益于国家改革开放的好政策,得益于工程局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多经处党政领导班子团结一致,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带领全处干部职工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灵活开展市场营销活动、披荆斩棘、顽强拼搏的实干精神。多经处十年的发展里程,积累了一定的经营管理和市场营销经验,并沉淀成为多经处的一种企业文化,时刻推动着多经处生产经营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 以人为本,塑造多经企业良好形象

(一)、注重企业营销人才的培养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多年来,处党政领导班子非常重视人才培养,工作中善于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并根据工作需要,提拔有经营意

识,德才兼备的市场营销人才到各级管理岗位乃至领导岗位。虽然多经处女同志较多,被称之为“娘子军”队伍,但是多经处在成立近十年的时间里,已经为工程局输送了十几名科级以上管理人才,有的已经走上了工程局国内外项目的重要管理岗位,还有的已走上十三局二级主要领导岗位。更重要的是“以人为本”的理念已经把多经处本身铸造成一支适应市场经营,精通营销业务,能够吃苦耐劳,懂经营会管理,能打硬仗的团队。多经处的干部职工,经过了十几年市场经济大潮的洗礼,一是确立了正确的市场营销观念,无论搞什么形式的营销,哪怕是推着三轮车卖苹果,人人都敢做,人人都会做。二是树立了吃苦耐劳的市场营销精神,只要能挣钱,再苦再累都不怕。三是掌握了市场营销的基本规律及核算模式,大部分管理人员懂得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依据权责发生制、收支两条线的财务管理办法进行营销成本核算,(人人会打小九

九)亏本的生意不做,赔钱的买卖不干。所以说,经过十几年的磨练,多经处大部分干部职工都闯过了“三关”(即面子关、吃苦关、核算关),从而较好地掌握了市场营销的基本规律,创造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二)强化知识更新,搞好营销培训

为全面快速提升全处管理人员的市场营销能力,我们除日常以工代培,以工代训外,还坚持每年搞1—2次的生产经营和市场营销专业知识培训。今年10月25-26日,在人力资源部和教培中心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在教培中心开办了 “多经处2007年经营管理人员培训班”,聘请德州学院有教学经验的专家教授前来授课。其中主要培训市场营销、服务理念、经营与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参加培训的42名管理人员感觉收益非浅,

使理论和实践得到融会贯通,进一步更新了观念,增加了新时期市场营销工作的基础技术知识,参训学员认识到:市场营销就是企业以顾客需要为出发点,有计划地组织各项经营活动,为顾客提供满意的商品和服务而实现企业目标;其手段是相互协调一致的产品政策、业绩政策、分配政策、价格政策和公关政策;其根据是依据经验获得顾客需求量以及购买力的信息、商业界的期望值;其目标是为消费者或顾客提供最优化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且达到比竞争对手更高的业绩。通过此次培训学习也让多经处领导班子成员察觉并认识到:能够解决多经处发展瓶颈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以人为本,全面提升管理人员及职工的素质,以适应多经处稳定、和谐、又好又快发展之需要。

(三)、建立促进营销工作的长效机制

为提高干部职工的经营素质和营销能力,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定期召开生产经营会议,定期组织机关干部和经营单位行管人员学习政治,学习业务,研究市场特点,分析营销形势,我们不但坚持了中心组的学习制度,而且坚持了处机关干部和生产单位管理人员每周四下午的政治、业务学习制度。从而使大家有充分的时间去学习新知识,接受新情况,研究新问题,较好地掌握了市场运行规则、经营管理模式及市场营销规律。多经处坚持每月末召开一次全处范围内的经济分析会,分析会上10个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分别汇报各自的生产经营情况及下一步工作计划和市场营销策略,处领导对本月的生产经营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帮助大家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推动各单位互相学习,互相启发,彼此促进。各生产经营单位定期召开营销例会,如水电宾馆、机

关招待所等单位制定的例会长效机制,每周五准时召开例会,让职工畅说欲言,总结一周工作好的做法和存在的问题,根据提出的问题,单位领导及时分析解决,并对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及时肯定,对优秀员工及时进行表扬鼓励,从而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提高了员工的服务质量和经营意识。大厨房每周五召开生产班会,经理对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提醒,总结一周来的经营收获和不足,对产品质量,节能降耗,环境卫生,文明经营,礼貌服务等进行认真的分析总结。以上做法在多经处已坚持数年,并形成了规范化、制度化的工作模式。通过学习交流,使全处干部职工人人成为营销工作的参与者,市场化经营的管理者,不仅提高了领导干部的管理能力和市场营销的决策能力,同时也增强了员工的营销意识和实际工作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营销成果和经济效益的不断增长,增强了多经处的凝聚力,塑造了良好的团队精神和企业形象。

二、灵活运用市场营销策略,推动多经企业快速发展

在工程局和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场经济大潮的磨砺下,多经处逐渐形成了初具规模的三个支柱一个支撑点的多种经营管理运行模式。天达公司、水电宾馆、加油站是多经处的三个支柱产业,房屋资产运营则已成为多经处发展的一个强大的经济支撑点。这四个生产经营单位,灵活运用市场营销规则,瞄准市场需求,实施精细化、规范化、系统化管理,努力增加市场占有份额,扩大市场覆盖面,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推动了多经企业快速发展。今年1—10月份,多经处实现财务营业收入2043万元,完成年度计划2000万元的102%,实现利润48.29万元,实现年度计划利润的120.7%,提前60天超额完成了

篇二:课题研究经验交流材料

课题研究经验交流材料——

经历着收获着成长着

——中央电教馆十一五课题《信息技术促进综合实践活动改革的研究》体会与收获

一、 课题研究基本做法

(一)理解课题研究内涵,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学校的课题研究是行动研究,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它既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又注重经验的总结、理论的提升、规律的探索和教师的专业发展。课题研究的提出是推进课改实验的一个重要策略,也是我们针对实践需要变革教研制度的一种必然选择。在新课改实验的过程中,每一项实验内容的深入都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有力指导和高素质教师的创造性的实践,只有这二者有机结合,才会使实验进程产生质的飞跃。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教师心中的困惑也就越多。因此,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显得十分必要。为了转变观念,强化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我们突出培训目标,采取集中培训与自学相结合、同行互助与专家引领相结合的形式,进行了骨干教师、教研组长和全体教师的培训,帮助教师领悟新的教学思路,熟练掌握科学的教学方法,并结合教学教研实际,适时运用,使所学知识和技能有效地迁移到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去。

(二)建立课题研究机制,为课题研究提供措施保障

1、注重学习,端正认识,建立理论学习制度

我校在进行此项课题实验研究之前,首先,对教师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背景、开发理念、实施和操作办法等辅导讲座,提高实验教师对该课程的认识;其次加强对学生的宣传,让学生主动参与,在活动中发展特长,提高动手实践的能力;再次,加强对家长的宣传,通过召开家长会、浏览学校魔灯网站等方式,使家长清楚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的、意义,从而取得家长的理解、配合与支持;最后对实验的每个环节都加强管理与指导,进行全程监管。

2、建立对话交流制度

多次邀请专家和各级名师就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展开互相对话、深度会谈、专题研讨,实现信息交流、经验共享。教师围绕某一典型案例或者细节,用新课程的理念及观点进行剖析,使教研不再是简单的备课,成为课题实验的新亮点。通过定期组织理论学习与实践交流会,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在实验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促进课程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组织教师前往综合实践活动开展得比较好的学校学习,加强校际交流,参加各级课题培训会议,以期提升课题研究的水准。

3、建立课题研究制度

以教育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课题,深入探讨,形成浓厚的学术研究氛围,加强对课题的过程管理,在实践的探索与总结中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4、建立组织保证机制

强有力的组织管理是保证课题研究顺利开展的关键。我校成立的课题研究小组,课题组成员包括分管教学的副校长、教科室主任、信息技术老师、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等。全体教师则是参与者、行动者、研究者。拟定了相关管理制度,制定详实的活动计划,做到人员、内容、检查督促三落实。通过制度保障和规章的约束,促使课题研究活动由被动变为主动,由自发走向自觉,有无序走向有序。目前我校已形成了上下互动、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

5、建立经费设备保障机制

作为一所大学校,要提升教育品位,创建特色名校,必须增添、完善现代教育设施。如今我校已拥有网络计算机房、教师课件开发室、多媒体教室、电教室,建立起校园局域网,利用魔灯系统平台创建了学校网站,硬件与软件配置为稳步开

经验交流材料ppt

展课题研究创造了物质条件和基础,同时也进一步增强了广大教师参与并实施好课题研究的信心和决心。

(三)积极探索,大胆实践,推动课题研究

1、抓集体备课改革,发挥课题组的群体优势

改变传统的备课活动形式,强调备课重点以“活动设计”为中心,备课程理念、备学生心理、备课程资源,使实践活动尽量体现开放性和实用性。课题组还定期就课题实验中疑难问题开展集体“会诊”活动,召开教师集体研究会,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并在此基础上实施“个性教研”。

2、创新课题研究活动形式,探索课题研究的模式

⑴开展“新课程课堂教学展示”活动,通过课堂展示自己的研究所得,其他教师通过听课、评课,受到相互启发、相互促进的作用。

⑵定期举办实验论文、优秀教学案例征集评选。实验教师将实验论文以及优秀教学案例上传到学校网站,其他教师通过发帖子谈感受,谈体会和反思,起到了相互借鉴和学习的作用。

⑶定期召开课题研究阶段分析会议。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研讨解决课题实验中的问题与困惑,保证了课题实验的稳步推进。

3、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带动和辐射作用

在我们的指导教师队伍中,有市、区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各级教坛新星,学校把他们作为课题研究的骨干力量,充分发挥他们的带动和辐射作用,指导青年教师挖掘课题研究资源和编写校本教材,通过示范课教学,分析教学个案,举行经验交流会等活动,把我校的课题研究推向了深层次的发展。

4、强化过程记载,注重研究资料的收集整理

课题研究资料的收集、积累和整理工作,是课题研究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在每个研究阶段,课题组成员都严格按照要求,定时收集、整理好常规性研究资料。

⑴重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资料的积累。我们收集了研究过程中的实物、图片音带等各种资料,并及时归档、总结,对整个综合实践活动中各个重要环节,校课题组分别用照片、音像进行了记录。

⑵各个年级段由于活动的内容和方式方法的差异比较大,所以其过程也有很大区别。我们主要结合学校子课题《信息技术促进综合实践活动改革的研究》重点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制定出我校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步骤。

二、 课题研究实施过程阐述

(一)在课时设置上

实验过程中,在课时的设置上实行灵活变动和调整。第一年,我们尝试在每个实验班设置两节连续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实验了一学期后,我们发现:是动手操作性较强的课,学生一般能保持高亢的热情。而如果是产生主题的背景课、设计活动方案课或汇报课,一般都很难保证学生的活动热情能持续到第二堂课的结束。为此,在第二学期,我们就尝试调整为弹性课时制,即任课教师可以根据需要灵活安排,把综合实践活动的时间和其他学科的时间进行调整。结果我们发现各综合实践活动小组的活动都开展的有声有色、丰富多彩。

(二)在师资配备上

权衡学校任课老师的课程安排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本身对任课教师的要求,我们因校制宜,因课用人,在师资配备方面对任课教师进行了合理的搭配。基于综合实践活动有时需要家长的配合,班、科任老师担任方便与家长联系,可以及时和学生交流信息的考虑,我们由本班的班主任、科任老师担任综合实践活动。同时,我们还由专职的信息技术老师来担任对学生的信息技术基础操作的指导。这样的师资设置,一方面保证活动有效地指导,一方面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实施效果显著。

(三)在课程资源上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其丰富性、多样性远远超过单一的学科课程资源。我们根据本地区、本校的实际,把可以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实施服务的一切因素发掘出来,利用起来,使这门课程的设计更为科学,实施更为有效。

(四)活动模式上

综合实践活动在开展活动前,应该先要让学生知道综合实践活动要做什么,如何做。实验中,我们首先把第一次案例中学生的所有活动过程的录像和资料呈现给孩子们,让学生逐步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例如我们在低年级推出了短周期的活动。而在中高年级的实践活动中,我们让学生们走进生活、走进社会,自由选择想要了解的内容,然后讨论交流自已的感想、困惑及收获,这样就把自主性学习延伸到课外。

同时,我们还发现在许多综合实践活动中,老师们容易偏重活动形式,忽略具体活动方法的指导;偏重学生活动方案,忽略教师指导方案等,学生的深度体验不够,个别存在着“形式化”的倾向。因此教师应增强活动方法指导的有效性。于是我们结合某个活动主题的某个情景侧重对学生渗透一、两种活动方法和能力的培养,以内容为载体,进行系统、有趣、实效地活动方法指导,从而强化、促进学生科研能力的成长。如:在《棉花棉被》的主题活动中,教师重点指导学生怎样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怎样进行调查,怎样做好活动的总结及写好活动报告。

(五)活动评价形式上

综合实践活动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对本课程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从而促进本课程的开展。

刚开始实验时,我们给予激励性的口头评价或书面评价。但是这样的评价还是教师单向的结果性评价。后来我们在活动过程中引入评价表,评价表中有小组评、自评、家长评和教师评。其后,我们又采用了星级评价。通过观察,关注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行为、参与积极性等表现,及时地奖励各种激励星。如“汇报星”、“智慧星”、“资料星”??这样让每个孩子及时地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自信心,激发了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现在我们的评价方式真正地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做到既关注过程又兼顾结果,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评价,让评价真正成为促进发展的过程。

(六)活动主题上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贯穿着“人与自我”、“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三大主线。整个活动主线包括了文化、艺术、科学、环保等多方面,可以与学科教学相结合,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与社会热点问题相结合。经过实施,我们发现产生的活动主题范围扩宽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很多,为探究与深度体验做了有力的保证。

三、 认真研究、发挥作用

课题组十分重视信息技术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运用。以网络、多媒体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更是得到普遍使用,成效显著。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推动了课题组成员教学和教研水平的提高

目前,课题组成员基本上都具有主动、积极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和信息技术资源的意识。各年级、各学科均开展了专题实践活动、常态综合实践活动课,多项实践活动DV短片如《春播》、《捉河蟹》等在央视《大风车·我看见》栏目中和地方电视台播出。在此基础上,我们充分发挥校园网的优势,对课题研究实施网络全程管理,以便课题研究领导小组能随时掌握课题研究的最新动态,并进行有效调控,为课题资料的再利用、资源的共享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在课题研究实验中,全体成员的思想素养,业务素质,开拓创新精神,课题研究的态度,观念意识的更新,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得到充分地提高。

(二)促进了学生学的能力提高

课题实施,营造了一种新的学习环境,产生了一种新的教与学的方式,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学生思维活跃,热情高涨,学生乐于动手、实践、创新,乐于搜集处理信息,获取新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表现为:1、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创设的学习情境,强化了学生有意注意的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能力。2、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呈现教学内容多样性的特点,有利于学生知识的获取和保持。3、利用信息技术资源,组织学生开展合作交流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习惯。4、信息技术平台的使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5、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创设的学习环境,丰富了学生的学习资源,培养了学生自我评价意识。

四、 正视实验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研究,课题组已经进行了一些较为成功的教学实践。然而由于时间与课题组成员能力、精力的限制,在许多方面还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还存在不少盲点。

(一)由于许多指导教师缺乏专业的系统的培训,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念把握不准,导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盲目,一些教师遇到具体问题不是通过合作研讨、实践反思的途径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而是凭个人经验处理,导致指导过程中出现偏差。其次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开发的学科化倾向。此外,由于教师代替学生选择主题的现象严重,也导致了学生研究的主题有社会化和成人化倾向。

(二)在指导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要求教师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和能力?

利用信息技术促进综合实践活动的改革不仅需要教师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能力,还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方面下很大功夫。一个任务怎样才能真正让学生动起来,发挥其创造性,培养其实践能力,对于教师而言,是一个难题。它需要教师付出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与此同时,它对教师的知识结构也有很高的要求。

(三)信息技术促进综合实践活动的改革的研究与现行教育评价与管理制度之间该如何协调?

如何看待及评价信息技术手段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在一些教育管理者中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现在的评价体系基本上是重结果而忽视过程,但在该课题研究中,我们始终认为过程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

(四)如何对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进行合理评价?

对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与结果评价要侧重于对过程的评价;对集体的评价与对小组个人的评价相结合,侧重于对小组集体的评价,以体现团体合作的精神。但在实验中该如何结合、怎么侧重,对于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成效是至关重要的。本课题将继续对此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建立起多元化的评价功能。

要使课题研究真正成为教师职业生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学校文化的一个不可或缺内容,还有很多现实问题需要解决。课题研究的兴起,需要学校真正确立科研兴校的方针;教师角色的转变、科研能力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课题研究共同体的形成尚不稳固,专家引领的渠道不够畅通;为了促进课题研究的广泛开展,还需要逐步探索和完善一些有效的管理制度。我们相信,问题解决的过程,就是我们不断成长和进步的过程。我们衷心期待通过我们的努力能为学生创设一个张扬个性的天地,给老师提供一个成功的舞台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