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子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范文 > 例子 > 列表页

历史上攀比心理的例子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7-03-04  分类: 例子 手机版

篇一:消费中从众心理和攀比心理的比较

消费中从众心理和攀比心理的比较

东莞实验中学 吴子成

一.含义不同

从众心理主导的消费是指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受群体的引导或压力,而趋向于与大多数人相一致的现象。

消费者的攀比心理是基于消费者对自己所处的阶层、身份(转自:wWw.XiAocAoFanWeN.cOm 小 草 范文网:历史上攀比心理的例子)以及地位的认同,从而选择所在的阶层人群为参照而表现出来的消费行为。

二.形成的原因不同

(一)从众心理的成因

1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压力是从众的一个决定因素。在一个系统内,谁做出与众不同的判断或行为,往往会被其它成员孤立,甚至受到严厉惩罚,因而某个系统内的成员的行为往往高度一致。因此,任何一个人冒犯了众人,都有可能被抛弃。为了免遭抛弃,人们就不会去“冒天下之大不韪”,而只会采取“随大流”的做法。社会心理学认为,在不少人的心目中,随大流、跟着大多数人走,总是比较安全的,可以少惹麻烦、少担风险,所以他们就喜欢采取从众行为,以减少内心冲突,求得心理平衡。这是从众心理产生的心理基础。

2从众心理效应的形成与我国几千年来的传统“中庸”封建思想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我国古代历来就推崇“中庸”之道,“枪打出头鸟”等禁锢,这一传统思想在现代社会中还有很大影响。由于前辈的言传身教,孩子幼小的心灵也就打下了从众的烙印,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从众的心理。这是从众心理产生的历史条件。

3从众心理的自然基础在于动物具有明显的从众本能。动物群体这种一致行动的趋向性是长期进化形成的,具有一定的进化优势。人类的这种心理特征也是一种进化过程中的产物,是与生俱来的。集体狩猎成功的概率大于单独狩猎成功的概率,和别人做相同的事可以节约大量时间和精力。

4是人群中的沟通会产生传染。人类学家认为,群体内信息的传递机制包括谈话分析和社会认识两种方式。在长期进化的过程中,人类形成了以集体为单元共同行动、共享信息的机制,这种机制也具有一定的进化优势。但同时,它也存在着不恰当之处,最主要的方面是它限制了自由思想的交流,限制了谈论的话题。从众行为的产生可能是因为沟通方式对人的思考能力和对回忆的限制,使得群体行为发生收敛。

5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从众能获得某种报酬。由于任何人都是自我利益的最佳判断者和最佳追求者。所以,某人从事某种行为,肯定符合某人的效用最大化法则。既然别人的行为都是对自己负责,所以我模仿别人的行为很大可能是对自己有利的,除非别人是傻瓜,而这种可能性又是较小的。

6从众使个人减少了信息搜寻成本。任何人在从事某一行动前,总得付出一些信息成本,包括时间和金钱等方面。决断本身就需要时间,在情况不明的条件下,用于决断的时间就会相应较长。对于一些优柔寡断者,会更是如此;但对一些果断者,相应用时就会少些,但此时

有可能会造成较大失误。要进行正确决断,就得搜集信息,并且搜集的信息越多会越有利于决策。但搜集信息需要付出成本,这时,其他人的行为选择本身就构成了一条重要的信息。

7人们追求时尚的心理,往往能引发对某类、某种风格的商品的追求,并形成流行趋势。

(二)攀比心理的成因

1经济因素二次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有了迅速增长,由此使社会财富大量增加。这使许多人都以为,社会财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于是,一种主张人们可以任意占有和消耗财富的攀比思想便产生出来,并得到社会大众的认同,产生了日益广泛深刻的社会影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有相当一部分人成为改革的直接受益者,腰包鼓了起来,这成为攀比消费在中国流行开来的物质基础。

2政策因素为了缓解通货紧缩,国家鼓励和刺激消费的经济政策就相继出台。有了来自国家政策的鼓励和推动,攀比消费就有了更为适宜生存发展的环境和土壤。

3哲学因素在西方哲学看来,人是一种真正的“理性动物”,人类的使命就是以其体力和智力了解世界,进而征服和控制世界,成为自然万物的主宰,并使其为人类服务。这种哲学思想,不是把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看作是一种和睦相处、互助互利的朋友关系,而是看作一种征服与被征服,剥夺与被剥夺的对立关系。表现在消费领域,它主张人类有权无限地占有和挥霍物质财富,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的感官需求。所以,西方哲学思想是消费攀比的理论基础。有了这一指导思想,消费攀比的产生与发展就是顺理成章的了。

4市场因素销售分析家维克特·勒博宣称:“我们庞大而多产的经济??要求我们使消费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要求我们把购买和使用货物变成宗教仪式,要求我们从中寻找我们的精神满足和自我满足。我们需要消费东西,用前所未有的速度去烧掉、穿坏、更换或扔掉”。许多人对勒博的号召做出了反应——也可以说,是生产商和销售商在为消费攀比推波助澜。我们面前一个可以说明问题的数据是,2004年国内市场手机换机周期是18个月,2005年5月份的调查显示,该周期已经缩短到1年。

5心态因素 暴富者心态在当前国人心态中表现地比较明显。刚刚富起来的人们对财富还没有树立起正确恰当的观念,表现欲强烈,这也为消费攀比的流行提供了合适的土壤。

6 家庭教因素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在长辈的溺爱之下,任性、刁蛮、懒惰、贪图享受,而家长总怕孩子受什么委屈,心想:日子越过越红火,手里又不是拿不出,何必苦了孩子呢?于是孩子不开口则已,一旦开口,要“星星”绝不给“月亮”,想尽一切办法满足孩子的要求。有时家长明知孩子的要求是无理的,可还是咬咬牙答应了。这种放纵孩子的行为,促成了孩子的攀比心理。

7消费宣传因素 过去,那种过于保守的消费观念确实存在一些问题,而现在盲目宣传“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的透支消费和负债消费观念,也正在误导一些人特别是青年人。突出表现在,没有任何经济来源,没有确定的收入预期,就敢大举借债消费,小到购买家用电器,大到买车购房。

三.特点不同

1追求的目的不同

有从众心理的消费者在乎别人的印象、评价,追求的是时尚。有攀比心理的消费者,在消费商品上,多表现为产品带给消费者的心理成分远远超过实用的成分。对消费者来说,攀比重在“拥有”——你有我也有。

2性质不同

消费是否应该从众,要做具体分析。从众性是人们与独立性相对立的一种意志品质。从众性强的人独立性差,缺乏主见,易受暗示,容易不加分析地接受别人意见并付诸实行。就从众所造成的结果而言,从众行为也显示了一种较为理性的特征。一般而言,从众所造成的结果无非有三种一种情况是别人吃亏。这时由于“我”与别人采取了一样的行为,所以“我”也跟着吃亏。但这种情况对“我”造成的结果是虽然改变了“我”在社会中的绝对位置,但对“我”的相对位置影响并不大,因为别人都吃了亏。另一种情况是别人占便宜。这时对“我”而言,由于“我”采取了与别人同样的行为,所以,“我”也会跟着占便宜。这种情况对“我”造成的结果是虽然相对位置变化不大,但绝对位置提升了。第三种情况是别人既不吃亏也不占便宜。这种情况对从众的个人而言,其结果是既不会改变社会的绝对位置,也不会改变社会的相对位置。上述三种情况总体的结论是从众的选择对个人的行为目的而言,总体上呈现一定的理性原则,并非都是非理性特征。

攀比则是不健康的心理。中国的消费者有很强的面子情结,在面子心理的驱动下,中国人的消费会超过甚至大大超过自己的购买或者支付能力。从小的方面说它会给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从大的方面看会造成社会的通货膨胀,不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3消费者应该采取的态度不同

对待从众行为要辨证地看。在特定的条件下,由于没有足够的信息或者搜集不到准确的信息,从众行为是很难避免的。通过模仿他人的行为来选择策略并无大碍,有时模仿策略还可以有效地避免风险和取得进步。因为人们生活于社会之中,从社会联系的意义来看,群体构成了人类社会生活基础,每个人都是一定社会群体的成员。群体的内聚力来自对其成员的感召力和组织力。因此当群体代表进步潮流时,个人服从组织,作出从众行为,这是应该的。但是由于从众心理是一种缺乏自信和主见的盲从和向压力屈服的心理状态,而不是自觉地有明确目的的对外界事物的反映,一味盲目地从众,可以扼杀一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所以应尽可能克服这种心理。

而由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是不健康的消费,消费者应摒弃之。

当然,二者也有某些相同点,比如都是以别人为参照物,都追赶消费的时代潮流等。

联系地址 广东省东莞实验中学

邮政编码 523120

篇二:08-10攀比心理

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都是不健康的吗?

摘要: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都是不健康的吗?本文试图就教学中的这一困惑,联系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的内涵和特征做粗浅的分析,并在本文的最后采用了例证分析。

关键词:攀比心理; 发展资料; 享受资料

攀比消费心理的学习中,有一大难点和一大疑点。难点即区分从众消费心理和攀比消费心理,这个问题已经有人探讨。疑点即是否攀比心理引发的所有的消

①费都是不健康的。教材是这样评述攀比心理的:“这种消费心理是不健康的。”教

②参也写到攀比心理“是不健康的消费心理”。是否所有的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都

是不健康的呢?如果是,学习上为了攀比,不断的买书求学也是不健康的吗?到底该怎么理解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呢?此文试图对此做一粗浅的探讨。

一 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的内涵

关于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教科书上只有短短的两行,即“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个别同学受攀比心理的影响,饮食消费向广告看齐,服装消费向名牌看齐,娱乐消费向流行看齐,人情消费向成人看齐。这种消费心理是不健康的。”③是否攀比心理引发的所有的消费都是不健康的?要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先要剖析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的内涵。

《现代汉语词典》指出攀比即“援引事例比附”④,说得比较含糊,难以理解;英文中攀比可翻译成“compare uealistically”、“ keep up with the Joneses”、“ battle”、“ outdoing”与“upward comparison”等。显然,攀比有竞争之意。正常的竞争是促进社会前进的催化剂,因此对待攀比心理我们应该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

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现象是指低收入阶层的消费者以高阶层的消费方式为参照进行模仿所引发的消费现象。只有当低收入阶层脱离其收入水平表现出高收

入阶层的消费特点时,才可以称为攀比。社会上普遍的消费攀比,往往是因某种特殊的社会环境造成的,是试图通过消费的等同化弥补其他方面的差异以达到某种心理平衡。教参上写到攀比消费心理的基本特征在于消费时追求“向上看齐”,甚至向人炫耀。显然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有如下两个基本特征,其一指超乎自身能力之外的消费;其二指以炫耀为目的的消费,而不是为了获取消费商品的实用价值。

《现代汉语词典》指出“生活资料供人们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那部分社会产品,也叫消费资料”⑤。显然。消费资料既包括物质资料,也包括用于满足人们文化需要的那部分精神资料。根据消费资料的目的,我们可以把消费资料划分为生存资料、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而攀比消费的主要是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

二 攀比消费心理的评价

攀比心理是否健康,是要区别分析的。第一根据消费的产品类型,可以划分为两大类:物质产品消费和精神产品消费。如果攀比消费的是健康的精神产品,就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就是值得肯定的健康心理。健康的精神产品的攀比消费心理对个人来说有利于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提高自身的谋生能力;就整个民族而言,健康的精神产品的攀比消费有利于提高这个民族的文化力与竞争力,从而提高整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如果攀比的是不分良莠的精神产品,对个人来说不仅仅是财力、时间和精力的消耗,更是自身未来生活筹码的减少。就宏观意义来说,不健康的消费需求会促进社会相关的不健康的生产,导致社会整体文化力的下降,全民素质的降低。如果攀比的是物质产品消费,也要区分看待。如果我们把攀比消费心理下导致的适度的超前消费看作是推动居民的收入创造活动的动力,以此推动自己的工作,就是健康的超前消费方式。如果在攀比物质消费的同时,不求上进,得过且过,就是不健康的消费方式。其次根据消费的目的,攀比心理下消费的类型主要是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如果攀比心理引导的消费是着眼于未来发展更好的发展资料的消费,就有利于自身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就是健康的消费心理;如果攀比心理引导的消费是着眼于目前享受,对未来

没有实际意义的享受资料的消费方式,就是不健康的消费心理。

三 攀比消费心理的例证分析

高一的教科书上,有个案例分析,内容如下:一些同学的手机、电脑、MP3、电子辞典等“现代化装备”不断升级,由此带来的“学费外支出”迅速增长。这种攀比之风还有进一步蔓延的趋势。 问题有二:这种风气在你们校园存在吗?应该怎样看待这种消费? 教参给的提示如下: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具有盲目性和炫耀性,是一种不健康的消费心理。

根据以上论述,我认为不能一概而论是不健康的消费心理,应该辩证看待。首先,我们看一下涉及到的手机、电脑、MP3、电子辞典等消费品都是物质资料,如果是着眼于未来发展更好的发展资料的超前消费,就是健康的消费心理;如果是着眼于目前享受,对未来没有实际意义的享受资料的消费方式,就是不健康的消费心理。手机是重要的沟通纽带,不仅仅可以联络感情,更主要的是能在第一时间沟通信息。如果注重的是其娱乐功能,就属于享受型的消费资料,是不值得倡导的;如果是为学习服务的,是为了减少不必要的信息沟通的时间成本,就是值得倡导的消费行为。何况今天的一般手机不属于高档耐用商品,而趋向于家庭必需品。电脑对一般家庭来说属于高档耐用消费品,对学生来说它既可以是以满足学生娱乐为主要目的的享受性的消费资料,也可以是用于学习目的的发展性消费资料。如果是前者,就是不健康的消费心理;如果是后者,就是值得倡导的消费心理。这既是今天扫盲的需要,(文盲指不懂英语、法律和计算机的人),也符合新课改“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的理念。对个人来说,电脑具有信息丰富、快捷与获取方式便利的特点,如能充分利用,就可以扩展我们的知识面,减少学习中寻找信息的时间,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MP3可以视听一切的视听材料,既不仅包括音乐,还包括可以为学习所用的各类视频材料,比如英语听力等。即使听的只是音乐也不一定就属于享受资料,如果是学习之余用音乐怡情,不仅可以陶情操,还可以确保学习者有更好的情商,提高学习效率。至于电子辞典和传统的印刷辞典相比,具有体积小、重量轻与便于携带的优势,便于随时学习。

只要我们把它充分应用于学习,就属于发展性资料,是健康的消费心理。

基于以上分析,我建议教科书上对攀比心理的评述如下:这种攀比心理一般情况下是不健康的。在相关知识的链接里简要地阐述攀比消费的评述应该区分对待不同的消费商品。

注释: ①余静等. 经济生活[M].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20.

②陈友芳等. 经济生活教师教学用书[M].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78. ③余静等. 经济生活[M].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20.

④晁继周等.现代汉语词典[Z].第五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1019. ⑤晁继周等.现代汉语词典[Z].第五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218.

篇三:攀比心理要不得

攀比心理要不得

一味和别人比是件不聪明的事,因为即便胜过别人,又会有“枪打出头鸟,出头的椽子先烂"的危险。古人云:“步步占先者,必有人以挤之;事事争胜者,必有人以挫之。”生活中也确实是这样,如果一个人太冒尖,在各方面胜过别人,就容易遭到他人的嫉妒和攻击;而与世无争者反而不会树敌,容易被人同情,所以说“人胜我无害,我胜人非福"。

某机关有一位小公务员,过着安分守己的平静生活。有一天,他接到一位高中同学的聚会电话。十多年未见,小公务员带着重逢的喜悦前往赴会。昔日的老同学经商有道,住着豪宅,开着名车,一副成功者的派头,这让这位公务员羡慕不已。自从那次聚会之后,这位公务员重返机关上班,好像变了一个人,整天唉声叹气,逢人便诉说心中的烦恼。

“这小子,考试老不及格,凭什么有那么多钱?"他说。

“我们的薪水虽然无法和富豪相比,但不也够花了嘛!"他的同事安慰说。

“够花?我的薪水攒一辈子也买不起一辆奔驰车。”公务员懊丧地跳了起来。

“我们是坐办公室的,有钱我也犯不着买车。"他的同事看得很开。但这位小公务员却终日郁郁寡欢,后来得了重病,卧床不起。

有一项调查表明,95%的都市人都有或多或少的自卑感,在人的一生中,几乎所有的人都有怀疑自己的时候,感到自己的境况不如别人。

这是为什么呢?潜藏在人心中的好胜心理、攀比心理是这一问题的根源。我们总把他人当作超越的对象,总希望过得比别人好,总拿别人当参照物,似乎没有别人便感觉不到自身存在的价值。于是,工作上要和同事比:比工资、比资格、比权力;生活上要和邻居比:比住房、比穿着、比老婆,就连孩子也不放过,成了比的牺牲品。既然是比,自然要比出个高下,比别人强者,趾高气扬;不如别人者便想着法子超过他,实在超不过便拉别人后腿,连后腿也拉不住者便要承受自卑心理的煎熬。.

如果我们能持一种积极的态度去和别人比较,不如别人时便积极进取,争取更上一层楼;比别人强时便谦虚谨慎,乐观待人,岂不更好?

在一家公司当干事的老王,就是因为自己被少评一级职称,少涨两级工资,便耿耿于怀,终日喋喋不休,有时甚至出口大骂,已发展到精神失常状态。朋友劝其想开些,他根本听不进去,不久得绝症去世了。细想起来,实在不值得。如果早早自我调节,看到人家事业有成时,如果自己从中看到了努力的方向,脚踏实地,好好工作,也许下一次涨工资的就是自己了。:总之,如果能及时调整心

态,结局就不会如此了。所以,人比人是不是气死人,就看我们怎么比,看我们能否调正自己的心态。

事实上,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我们不可能在任何方面都比别人强,胜过别人。太要强的人,一味和比自己强的人比,结果由于心灵的弦绷得太紧了,损耗精神,很难有大的作为。雨果在《悲惨世界》中说:“全人类的充沛精力要是都集中在一个人的头颅里这种状况,如果要延续下去,就会是文明的末日。"《师说》中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也都有自己的短处,一个人只要在自己从事的专业领域中有所成就便不虚此生。千万不要

因看到别人的一点长处就失去心理平衡。每一个人把自己该做的做好是最重要的,最好不要与别人比高低。每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具有独一无二的价值,就像人的手指,有大有小,有长有短,它们各有各的用处,各有各的美丽,我们能说大拇指就比小拇指好吗?

其实,最好的处世哲学还是不与人比,做好自己的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有自己存在的价值和理由,干嘛要和别人比呢?如果心里难受,实在要比的话,倒不如把自己当做竞争对手,和自己的昨天比,这样既不会沾惹是非恩怨,自己还能更上一层楼,岂非自求多福?当然,比也并非是百害而无一利,它在形成竞争,推进社会前进中有不可磨灭的作用。现代社会是一个竞争的社会,如果大家都不争先,都去争“后",那么社会如何发展进步呢?

不要和别人攀比,他们有他们的生活,我们有我们的目标,幸福的形式是多样的,鞋子合不合脚,只有穿鞋的人知道,别人都是毫不知情的旁观者而已。同样的道理,别人的痛苦我们感受不到,我们看到的别人所谓的幸福极可能只是一种假想;一个住别墅的商人可能欠债百万,一个开奔驰跑车的企业家可能已经濒临破产,一对手挽手走进饭店的夫妻可能刚刚协议离婚……所以不要把自己的幸福定位在别人身上,实实在在地过自己的日子吧!(小说620)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