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计划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计划 > 培训计划 > 列表页

初级中学高效课堂(有效教学)内容的专题培训计划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7-04-28  分类: 培训计划 手机版

篇一:参加《中小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有效教学》培训体会

参加《中小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有效教学》培训体会

2013年6月1— 2日,我在榆林华栋中学有幸参加了“中小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有效教学”专题培训活动,在培训中聆听了三位专家的精彩讲座,观看了杜郎口一位教师的现场示范课。使我进一步认识到了课改的必要性、急迫性。

从杜郎口崔其升校长所做的精彩报告《“三三六”自主开放课堂的教学实施》中我们不难发现杜郎口教学模式的三个特点: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三个模块:预习、展现、反馈;六个环节:预习交流、认定目标、交流合作、展现启示、交叉巩固、达标测评。这种模式成功之处在于在整个教学过程牢固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杜郎口中学的教学特别注重学生的自学,有专门的预习自习,学生都有预习笔记,上课时,共同交流语系情况,共同确定教学目标。确定教学目标后,学生分组合作,完成目标。接着检查目标完成情况,学生可以采取不同形式展示,教师随机点拨,随后就是巩固阶段。整个过程都牢牢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听和看使我深深的体会到:高效的群体“自学”,保证自学能力的提高;展示”把学生由厌学转变为乐学。展示课是自学的催化剂,自学是展示的保障。学生因充分展示自己而积极自学,又因为充分自学而积极展示,两者相辅相成,共同进步。

聆听了太谷县教研室张四保主任的“做智慧型教师,创建高效课堂”的精彩讲座,细细品味,感觉这次讲座让我受益匪浅。我非常欣赏他提出的二十四字教学模式——“阅读感悟,自学检测,合作交流,展示点评,分层训练,拓展延伸”。

这二十四字模式,体现出了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阅读感悟,自学检测,是学生自己去阅读,学生自己去检测。合作交流,是学生之间的合作、学生之间的交流。展示点拨,是学生全方位的展示,教师是在疑点处点拨。分层训练,拓展延伸面对的是学生。所以,它告诉我们的是:我们的课堂教学要关注学生的真参与,真思考。

这二十四字模式强化了问题意识。阅读感悟,自学检测,强调的是学生不带问题不读书,问题是引领上课的一种基本模式。试想,如果课堂没有了问题引领,就没有了课堂教学,有问题,能让学生激情饱满;有问题,能使学生进入思考状态; 有问题,能引发学生争议;有问题,能展示学生的智慧。我们也知道:发明千千万万,始于一问。所以,它告诉我们的是:我们的课堂教学要研究真问题,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这二十四字模式渗透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合作交流,分层训练,拓展延伸,渗透了一种以人为本的理念。合作交流培养的是学生的表达、倾听、尊重、包容、欣赏、互助??分层训练,拓展延伸,关注的是每一个层面的学生。所以,它告诉我们的是:我们的课堂教学要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这二十四字模式倡导了吃苦精神。因为这二十四字模式体现的是学生的真参与,真思考,信息时代的学生知识面是非常广泛的,这对教师要求更高。为此,我们在备课中,就必须要扩大内存,深钻教材,预设学生课堂上出现的各种情况,储备上课涉及到的方方面面的知识。真可谓一多一少,教师备课时间多,课后辅导时间少。所以,它告诉我们的是:我们的课堂教学要有效,就必须有吃苦耐劳精神。

综上所述,结合平时工作实际,谈以下四点课改体会与各位同仁共勉。 一、目标引领明确方向。

以往教学中,我们教师就像耕地时牵牛的人一样,牢牢地拉紧缰绳,生怕牛儿跑了,使自己的教学偏离轨道。今天的课堂彻底改变了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每位教师都在导入新课伊始,都能引导学生利用学案上的学习目标,或者课件出示目标,确定本课学习的重点。学生们明确了目标后,有抓手,有方向,学习起来目的明确,目标清楚。导学案尤如一盏前照灯,引导学生自己看清前方的路。

二、自主学习培养习惯。

在这个环节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对子互学,组内群学,每个学生忙的不亦乐乎。能在自学提示的帮助下进行圈点勾画式的学习,能从其他同学身上学到自己所没有的知识与方法,学生主动探索知识得以落实,还培养了良好的助人习惯和不耻下问的学习习惯。

三、课堂展示挖掘潜能。

“展示”是课堂上学生“我参与我快乐”的集中体现,只有让学生在开放的课堂中轻松地“说、谈、演、写、吟、唱”,才能有真正意义上的激情释放、思维扩散、个性张扬。在这里,学生不再是整齐划一举止呆板的木偶,不再是知识的容器,不再是应试的机器,不再是分数的奴隶,而是一个朝气蓬勃的生命体。在这里,学生活动的时空与老师干预的时空达到了有效融合,找到了一个最佳结合点。每一个学生的表现都令我们惊讶,原来我们的学生潜能是如此巨大,是我们小看了自己的学生,限制了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师我们也应该放权,让学生参与教学。

四、人人参与提高效率。

学生的“展示 ”“评价”“挑战”激发了学生参与意识,每个学生都在学习的舞台上演绎着自己的节目,尊重与被尊重使每个学生都乐于进取,心灵得以满足。这样宽松和谐的氛围何愁学生不学呢?

总之,是教师打开了学生思维的闸门,是教师点燃了学生智慧的火花,是教师激发了学生创新的欲望。广大教师应增强科研意识,积极投身于教学研究之中,做到人人都有研究专题,进而创造出一种浓厚的教科研氛围,形成一种教科研网络。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抓科研,课改必将出现欣欣向荣的新层面

篇二:《初中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江苏省教育学会“十一五”课题:

《初中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结 题 报 告

宜兴市官林第二中学课题研究小组

2012年6月

我校省教育学会“十一五”课题《初中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于2008年4月10日申报,经市、省教育学会课题专家组评审后,于2008年5月审核通过立项并顺利开题,现历时四年。在省、市教育学会的指导下,课题组围绕课题研究目标,依据课题实施方案,开展了扎实有效的实践研究,较好地完成了预期研究任务。现将课题研究情况报告如下: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课题的提出:

有效教学的理念源于(原文来自:wWw.xiaOcAofANweN.coM 小 草 范 文 网:初级中学高效课堂(有效教学)内容的专题培训计划)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西方比较有影响的教学理论与模式,如杜威的儿童中心论,布鲁纳的结构主义教学,克拉夫基的“范例教学”,维果茨基的儿童最近发展区和最佳教学阶段学说,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理论,巴班斯基的最优化教学和布鲁姆的目标分类说等等,从中我们可以发现对教学有效性的探寻。

国内有效教学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下半叶,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崔允漷教授写的《有效教学理念与策略》。崔教授对“有效教学”的内涵、核心思想作了清晰的界定,提出有效教学的理念:一是“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教师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二是“有效教学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三是“有效教学更多地关注可测性或量化”,如教学目标尽可能明确与具体;四是“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五是“有效教学也是一套策略”。在有效教学的行动研究中,我们认为叶澜教授的“新基础教育”实验独树一帜,经过长达10年研究形成的报告及叶澜教授完成的《重建教学价值观》《重建教学过程观》《重建教学评价观》,对有效教学的研究提供了极为有价值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讲效益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教学的优劣也应从效益角度来衡量。实施新课程以来,基础教育领域又一次开始关注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实现有效教学的研究。在课程改革轰轰烈烈展开的时候,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有很多精彩的教学范例。

但为何教师学来学去学不像?为何浮华落尽,涛声依旧?个中原因有很多,但关键是:如何应对各种新课改理念做到融会贯通,逐步形成教师自身的教学理念?如何针对本校的实际情况来开展行之有效的教学改革?我们不禁自问:我们的教学有效吗?我们的教学有哪些不合理的存在?进而追问: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教学?怎样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我们官林二中是一所乡镇农村中学,随着凌霞实验中学的创办和外来民工子女的逐年增加,官林二中学生整体素质有所下降,三个年级中有一半多的学生跟不上教师进度,有的学生根本不愿意听教师讲课,课堂上不是“开小差”,就是趴在桌子上睡觉,厌学思想严重,辍学现象时有发生,课堂气氛极其沉闷;教师情绪浮动,师生关系紧张,造成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的下降。进一步深入课堂研究发现:课堂上大多是教师在唱独角戏,教师口讲、手板书,学生耳听、手录,被动地学习,这是导致学生厌学、甚至辍学的重要原因。显而易见,传统的以“教”为主的教学方法,把学生看成是接受知识的罐装桶,而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这已经成为农村中学推进新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一大障碍。

据此,我们提出了《初中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这一课题方案。我们将着眼于促进学生健康、长远的发展,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生长和学习方式的转变,以分析和研究教师的教学行为为抓手,通过研究建构适应新课程理念的有效课堂教学理论与方法体系,重建科学、合理的教学价值观,探究优化课堂教学的技术策略,给处在迷茫中的新课程教师提供一种有效课堂教学的行动方案和有效指导,探索适应新课程理念的有效教学方法,从而大面积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课题理念的界定

1.概念界定:

“有效”:是指教师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获得的具体进步和发展。关注的是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者学得好不好。

“教学”:是指由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关注的是“教”学生如何“学”。 新课程明确要求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索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于合作的能力。

教学策略: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帮助学生以自己的学习努力达到每个教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相对系统的行为。它既包含解决某一实际问题的教学理论,又包含解决某一实际问题带有规律性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策略依据教学的一般规律和学生年龄特征,对课堂教学程序以及方法进行指向性调节和控制操作,以逐步实现创新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方式,其落脚点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它包含以下几层含义:第一,教学策略包括教学活动的元认知过程、教学活动的调节过程和教学方法的执行过程。第二,教学策略不同于教学设计,也不同于教学方法,它是教师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活动的整体性把握和推进的措施。第三,教师在教学策略的制定、选择与运用中要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入手和着眼,要兼顾教学的目的、任务、内容、学生的状况和现有的教学资源,灵活机动地采取措施,保证教学的有效有序进行。第四,教学策略是一系列有计划的动态过程,具有不同的层次和水平。

2.有效教学的含义:

①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明确“教学”是“教”学生如何“学”,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

②有效教学关注教学效益。正确理解时间和效益的关系,教学效益并非教师在规定时间内教多少内容,而在于学生在单位时间内学到多少内容。

③有效教学要有明确的测量性,即评价目标。每一时段的学习都要建立评价的目标,要让学生明确我学懂了什么,学会了什么。

④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有一种反思的意识。要求每一为教师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持续地追问“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我的教学有效吗?”“是否还有比我更有效的教学?”

⑤有效教学更是一种策略。要求教师对需要完成的教学目标或教学意图提出系统具体的问题行为解决方式即教学策略。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1.通过理论学习和总结反思,寻求符合本课题研究的相关理论支撑,使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行为发生本质改变。

2.改变教师偏重于知识传授、技能训练的教学方式,促进教师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努力实践“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基本理念,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教学模式操作策略。

3.改变学生偏重于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行为、学习方式、学习能力有实质性变化促进学生主体意识和能力的发展。并通过尝试合作学习,促进“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的形成,从“学生”角色向“社会人”角色的衔接与过渡。

4.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增强教师的教科研意识,提高教师的教科研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

1.影响课堂教学学生有效学习行为的因素分析。

通过观察、调查和个案分析法,了解初中学生在课堂上参与学习的表现、学习的兴趣和态度、学习的主要方式等。分析教师无效或低效教学行为的表现及原因。 2.开展教师教的策略研究。

(1)开展有效教学设计策略研究。通过对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材料的处理、教学行为的选择、教学组织形式的编制及教学方案的形成等策略的研究,探索可采用的一系列具体学科有效的教学方式。

(2)开展有效教学的实施策略研究。通过探讨各学科有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重建课堂教学中教学互动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参与课堂,进行课堂有效学习活动组织行为、辅助管理行为的等方面的研究,构建官林二中教师有效教学的课堂教学策略的操作体系。

(3)开展有效教学的评价研究。通过对教学过程中,学生自我评价、学生相互评价、组际间集体评价、教师综合评价及教师教学行为综合评价等评价策略研究,探讨评价的内容、方法和评价结果的运用,构建各学科有效教学评价指标和评价体系。为改进教师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方式提供全面而具体的依据。

3.开展学生学的策略研究。

(1)深入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的研究,促进自主、合作、探究与接受式学习方式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形成探究、合作、倾听等良好的习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提高学习效率。

(2)探讨学生课堂学习及课外学习中适用的途径、方法、技巧、调控方式等学习策略,使学生认识学习的规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策略,轻松愉快地进行学习。

五、研究过程与措施

(一)研究的过程

第一、课题界定、开题论证阶段(2008年3月—2008年6月):采用文献研究法,通过多种渠道了解“有效教学”的教育理念,收集各类期刊、出版物中有关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认真研读,制定方案,提炼升华,撰写课题研究方案。会同市教育学会进行课题论证,设计课题研究方案,完成申报工作,举行开题论证会。

第二、前期实施阶段(2008年9月—2009年6月): 成立课题研究小组,分解子课题研究任务。采用调查法,对全校师生进行教学活动有效性调查问卷,分析影响教学活动有效性的因素和行为表征,展开第一阶段的实验研究工作。

第三、中期实践阶段(2009年9月—2010年6月):定期进行课题研究课,立足课堂进行草根化实践研究。要求课题组成员每月撰写一篇教学反思或教学随笔、每学期写一篇课题教学论文;每学年组织两次课题研究经验交流。课题组成员每月进行一次课题理论学习与研究,努力探索提高课堂有效性的教学策略,鼓励教师在有效性教学指导下大胆创新,提出案例。对各子课题组进行检查验收,进行回顾总结,完成中期报告。及时调整改进后期研究思路,进行验证性研究。

第四、策略形成阶段(2010年9月—2012年3月):根据课题研究中期评估意见,制定第三阶段课题研究计划,及时调整改进后期研究思路,通过建立课题研究攻关骨干教师队伍,出台教学研究课方案,开设课题研究课、骨干示范课、行政督查听课、实验教师会课及对外教学研讨交流等活动进行强势推进,开展“问题---困惑---小课题”的校本化问题即课题研究,解决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瓶颈,构建官林二中“自学,展示,反馈”有效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教学策略体系。

近年来,学校认真学习有效教学理论,大力推进有效课堂教学,以课题《初中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的研究为契机, 根据校情及时调整课题研究重点和方向,自2010年上半年中期课题评估后,从下半年起着手进行“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校本化专题研究和实践,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重树教学制度,构建新的教学文化,认真制定对教师上课、备课、业务学习等方面的绩效考核规章制度。随着有效教学课题研究的深入,我们深感到一所学校要得到可持续的发展,必须在教学上有所创新。于是我们从2011年上半年起积极

篇三: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研究课题总计划

《初中英语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研究》

(2012年4月—2012年8月)

课 题 实 施

薄文君

2012年4月

计 划

为了更好地进行我县对《初中英语高效课堂与有效教学模式研究》课题的研究,我县将以深化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为中心,以“减轻学生负担,增加课堂效益”为重心,以教研课为载体,努力提升我县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力求全面提高我县教师的教科研水平,在此就本课题研究制定了如下计划:

一、加强理论学习,推进课题的实施工作

1.任何课题的研究必须有理论来支撑,而理论学习贯穿在整个课题实验过程中。为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本课题成员将进行针对性的理论学习,不断探求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最佳结合点,使课题实验始终处于先进的教育理论指导下。

2.要扎实推进有效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进程。我们要“研”起来,要先“学”后“研”,努力实现两个“零距离”:向理论学习,研究理论发展的最新动态,努力实现本课题的教学与我县教育教学改革最前沿的“零距离”;向学生学习,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努力促进教师与学生的“零距离”,在教学中不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从而减轻学生的负担,提高学生的成绩。

3.加强课题设计研究,提高课程实施能力,力求突破课程改革中的重点和难点,促使课改形成由“全面推进”转化为“由面带点,由点带面”的跟进模式。及时总结经验,精心培植典型,提升研究品质和影响力。

二、改变教研形式,激活教师研究热情

教研活动要在“实”上下工夫,在“新”字上做文章,要改变过去接受式的教研模式,实行探索参与式,体验式教研活动形式,激发教师参与教研的主体意识和创造热情。要想教师的教学有效、乃至高效,还必须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本学期我校主要通过一系列活动、培训、比赛来练兵,把提高教师的教学业务能力与校本培训相结合,对教师进行“如何制定教学目标”、“怎样的教学设计是有效的”、“如何设计学生作业”以及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如何制作课件”等方面培训;我县开展了“教学设计比赛”、“案例分析比赛”、“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等活动,以此来提高我县教师的教育教学业务能力。

三、本阶段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课题的研究时间为2012年4月——2013年12月,共分为三个研究阶段。

第一阶段:课题准备阶段(2012年4月—2012年8月)

1、组建课题组,选题论证,申报立项,制定研究方案。

2、组织教师学习新课程理论、新课标、教改动态,结合自身教学实际,话教改,谈困惑。

3、通过开展问卷调查、教师访谈、学生座谈、课堂观察等途径,了解我县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4、举行开题论证会。

第二阶段:探索和全面实施阶段(2012年9月—2013年7月)

1、学校成立《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课题组并开题,各校制定子课题实施方案。

2、各子课题组成员在课堂教学中改革实践,上研究课。各子课题组加强理

论学习和实践研究,不断实践、反思、学习、探讨、改进、再实践。

3、各校课题实施小组,认真研究形成自己特色的教学案、导学案等。

4、改变课堂教学评价方式,“以学论教”,初步制定出能指导课堂教学改革总体方向的“课堂教学评价表”。

5、各校课题组全面、深入地开展课改研究。子课题组成员加强相互听课和研究。各子课题组负责人要带头上模式研究课,课题组每周要推出至少两节组内模式研究课,并及时评课、总结、改进、调整。

6、对实验班的学生进行纵向跟踪对比研究,对实验班和非实验班学生进行横向定期对比研究。

7、课题组定期开展新模式验收课活动。

8、课题组组织公开研讨课、请优秀教师上示范课、课堂教学比赛、经验交流会、专家讲座、专题培训等多种形式,不断提高教师的研究水平,改进实践模式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追求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

9、各校子课题组初步总结形成本学科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和课堂评价体系。

10、各学科在全校全面开展新模式的课堂教学。各班各学科都要按各子课题组总结出来课堂教学模式来组织教学。

11、加强学习和交流,积累经验。各校每周组织两节校级示范课,推广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经验。使各校不断改进、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模式。

12、依据新的课堂教学评价表,组织开展人人上达标课活动,全面推进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13,各校课题研究组组长撰写阶段报告、课题研究教师撰写研究论文、教学设计、心得体会、教学反思、教学叙事等。

第三阶段:总结深化阶段(2013年9月—2013年12月)

1、各校整理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并传播、推广有效课堂教学经验。

2、各校进行总结、撰写研究报告,形成结题报告。

3、课题组申请结题。鉴定课题研究成果及结题报告。

4、举行结题论证会,表彰先进,深化完善。

5、大范围推广有效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