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划文案
当前位置:首页 > 公文写作 > 企划文案 > 列表页

语文案例教学论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7-01-06  分类: 企划文案 手机版

篇一:_语文课程与教学论_的课程性质与案例教学_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案例教程_导言

第 22卷第 3期内

江师范学院学报(2007) JOU RNAL O F N E IJ IAN G T EA CH ER S COLL EGE(2007)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课程性质与案例教学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案例教程》导言

李山林, 李 学

(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 湖南 湘潭 411201)

摘 要:高师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的本质特征是联系性。从课程内容特征看,它要建立语文专业知识

和教育学知识的联系;从课程功能特征看,它要建立理论与实践的联结。要实现语文专业知识与教育知识的 联系,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联结,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教学只能采用体验性课程范式。案例教学正是一种关注 真实情境、关注实践过程的体验性教学形式,关键词: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案例教学;联系性;体验性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它关涉该课程理论方面的教学 ,也关涉该课程的功能、任务等问题。该课程的基础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本知识理论和教 问题是,,育学、心理学,特别是一般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理论,是这两 并用它来指导该门课程的教学实践。对于事物性质的研究,方面理论的整合,综合性就体现在这两方面理论的整合和融 首先要区分事物本身的属类,从而确定研究的方向。对于客合上。整合和融合不是简单的 1+ 1,不是拼凑,不是混合,是 观存在的事物的性质研究主要是探究它“是什么”即它本身按照自身理论建构的需要,互相吸收、渗透、交叉组合而成的 , 具有的质的规定性和区别性特征。而对于主观人为事物的性“知识改组”通过“知识改组”创立的新学科,通常被称为“边 。

N o 13 V o l122 质研究主要追问它“应该是什么”即它所产生和存在的价值缘学科”“横断学科”“交叉学科”这种交叉性、边缘性、横 , ,、、 趋向性和功能性特征。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显然是一种人断性就是本课程理论知识形态的本质特征。正如舒尔曼认为 为事物,所以对它的性质研究主要是一种价值追问,也就是的:在教师专业知识中,学科教学法知识是特别重要的,因为 说,我们在高等师范院校设臵这门课程,并把它作为专业必它确定了教学与其他学科不同的知识群,体现了学科内容与 修课程,其目的、意义是什么,要实现什么功能,用术语来说,教育学科的整合,是最能区分学科专家与教师的不同的一个 就是这门课程的教学价值和育人价值是什么,其课程功能是知识领域。有论者将语文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称为该 什么。这样说来,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的性质问题就包含课程教学内容的知识,把教育学、心理学特别是一般课程与 了其课程意义、课程目的、课程功能并涉及其课程教学任务教学论的知识称为该课程教学组织的知识 [1 ]。这在一定程度 乃至教学内容等问题。如果这样理解,其性质的内涵就显得上点明该课程进行知识改组与整合的一些规律。语文课程与 特别丰富了,其指导教学的意义就更直接更具体了。教学论课程的这种知识形态特征决定了它的功能特征,也就

我们如果对上述的性质定义作一分解,就可以概括出语是说,该课程的功能是将学生的语文专业知识与一般的教育 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的三个特征:综合性、理论性、实践性。教学知识联系起来,使语文专业知识服务于语文教学,运用 但这三点似乎是所有学科教育学课程的特征。因此,要真正于语文教学,形成具有专业特点的应用性教学知识。高师中 把握其独特的内涵,还必须进一步地深入探讨。文专业的学生通过专业课程学习了汉语言文学 (语文)的系

在这“三性”中,综合性是首要的,实际上它包含着理论统知识,又通过一般教育学、心理学的课程学习了教育教学 性 (理论性只是为了与实践性对举才独立提出的)。综合性是知识,但这两种知识如果不结合起来,是不能形成语文教学

收稿日期: 2007- 01- 08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新课程实施背景下的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XJ K06CJJ 088) ; 作者简介:李山林 (1958- ) ,男,湖南安化人,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

语文案例教学论

院教授。

: G642 3

总第 96期李山林,李 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课程性质与案例教学

?111?

的专业素养的。将这两种知识在互相独立的沉睡状态中唤醒 并建立联系,激活其各自的活动因子,从而构成具有实践性 特征的教学工具知识,是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的独特功能 和特殊任务。这一独特功能和特殊任务是别的课程无法替代 的。

对于理论性与实践性特征的内涵不能分开来理解,或者 特征。准确地说,该课程具有的是将理论与实践联系的性质。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作为新兴学科的特征之一,就在于它既 重视语文教育基本理论的探讨而具有现代教育科学的特征, 又重视语文教育技术理论的研究而具有应用科学的性质,表 现出明显的变革语文教学实践的指向性,是一门联结了理论 与实践的中间学科。”所以,与其说,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具 有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特征,还不如说具有“联系性”的特征。

[2 ]

一般的方式是:用一学期开设这门课 (56~ 72学时) ,进行课 堂教学,主要由老师讲授该课程的基础理论,然后是教学见 习 (一周) ,教育实习 (六周)。这种教学范式显然是不符合该 课程理论联系实践的本质特征的。它将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 截然分开,而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重理论性学习,轻实践性学 习,其结果只能是教师与学生一起追求被假定为真理的知 反思理论,根本不可能建立理论与实践的联结。

要实现语文专业知识与教育知识的联系,实现理论与实 践的联结,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教学只能采用体验性课程范 式。其教学形式应该是理论学习与研究语文教学的真实情境 相结合,也就是说,将理论臵于一定的教学情境之中来学习 理解。正如有论者说的:“语文课程与教学论面对和研究的应 该是语文学习的真实情境,关注的是学生涵养言语能力、思

说单纯提“理论性”和单纯提“实践性”都不是该课程的性质 识。这样的教学既不能用理论来指导实践,又不能用实践来

这种“联系性”特征主要体现在“应用”二字上。语文课程与维能力和情感态度的实践过程; 教 为事实, 学论的研究一般不在基础理论的层面,而主要在应用理论和 应用技术的层面。就研究内容来说,按李海林的看法,基础理 、

, ,[4 ]像这种关

关 。 教学形式。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高师的教师教育课程改 ,应用基础 革也势在必行。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是教材与教法的改革。 理论来研究实践问题,着重于理论向实践的扩展和延伸。其 研究要害是理论与实践的沟通与联系。如果说。 ,应用理论的 研究形态仍是“理论”,那么,应用技术研究则直接指向实践,

几十年来,高师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语文教学法课程尽管名称 几经变化,“语文教学法”→“语文教学论”→“语文教育学” (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但教材体例与教学方法几乎没有

它研究“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实施方式”它的研究成果表 多大改变,因循沿袭的是纯理论的阐述和纯理论的讲授。这 术;二是模式化形态,即整体实施框架和步骤。

现为两种存在形态,一是细节化形态,即一些细节的操作技 种教材和这种教法所暴露的弊端是明显的。如上所述,语文

[3 ]

课程与教学论是一门教育应用理论课程,其教学目标除了让 学生掌握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基础理论外,还应着重体现“应 用”二字,也就是说,该课程还应担负培养高师生教学实践能 力的任务。而几乎纯理论的讲授方法使教育理论与教学情境 脱节,既制约了学生对教育理论的理解,更不利于学生教学 实践能力的提高。同时,脱离教学情境的教育理论的学习,学 生的思考空间很小,有可能养成学生理论脱离实际的学风。 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在很大程度上 有赖于把所学的专业知识运用于教学之中,而纯学科教育理 论的讲授,也无助于学生将专业知识与教育教学理论知识进 行整合。再者,学科教学理论相对于本科生来说,不可能作深 入的研究,往往停留在一般的教学原则和方法层面,而“教学 原则”和“教学方法”是与教学实践联系紧密的,一旦脱离具 体的教学实践情境,“原则”和“方法”就显得“上”不能“上”, “下”不能“下”于是,这门课程既不能以理论思辨的深刻性 。

来吸引学生,又由于缺乏具体的教学情境显得抽象枯燥而引 不起学生的兴趣,成为学生最不喜爱的课程之一。要改变这 种状况,只有依靠教材和教学方法的改革,编写具有新的体 例的教材,寻求新的教学方法。而近年在师资培训中引进并 运用的案例教学法就是有可能改变上述弊端的一种新方法。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出更切近实际的语文课程与 教学论课程的本质特征,即联系性。从课程内容特征看,它要 建立语文专业知识和教育学知识的联系;从课程功能特征 看,它要建立理论与实践的联结,具体是建立基础理论→应 用理论→应用技术之间的联结,目的是将理论导向实践,从 而发挥理论指导实践的作用。

这里,我们要区分本课程的几个相似的名称:语文教学 法,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语文教育学。人们一般将这三个名称 通用,都是指称一门课程。实际上,名称不同,其性质也应相 应有所变化,名称就是概念,理论创新往往表现为概念创新, 新的概念就应有新的内涵。我们认为,以上三个概念虽然指 称的是一门课程,但这门课程随着名称的改变其性质也相应 有所改变。它们的区别在于课程内容与课程功能的侧重点不 同:语文教学法侧重应用技术;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侧重应用 理论,也不忽略应用技术;语文教育学则侧重基础理论。从三 者对比中也可看出,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理论与实践的中 介,它凭着它的应用理论与应用技术的特殊内容联系着理论 与实践。

对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这种联系性的本质特征的认识,使

?112?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第 22卷第 3期

案例教学在许多方面符合新的课程与教学理念。首先, 在理论知识的学习上,符合知识建构的理念。案例教学中的 理论知识的学习不是完全由老师授受的,它要结合真实的教 学情境让学生去感悟和理解,这其中有学生自己对知识的体 验过程。在案例教学中,理论知识不只是静止的静态的呈现, 还呈现为一种动态的生长状态。也就是说,在这种教学形式 中,理论知识既有预在的,又有生成的。预在的理论是老师准 备讲解传授的教学目标中的知识,生成的理论是案例中包含 的其它理论因子。一个案例包含的理论因素是很丰富的,老 师用来例说一种理论,而包含的其它理论因素学生通过学习 案例也会有所体验和感悟,这种感悟和体验虽然不一定形成 明确的理性认识,但能成为学生的个人性的默会知识,而这 种默会知识在形成实践能力上起着很大的作用。

其次,案例教学在师生关系上,体现了学生主体思想。关 于学生主体,基础教育中提得比较响,但在高等教育中,似乎 不当回事。课堂教学中,老师仍是高高在上的知识霸权,话语 权几乎全部掌握在老师手中,学生只有接受和聆听的权利。 老师们关心的是如何将授课内容传达好,如何顺利地完成教 学任务, 的角色会发生变化,,,,,引导学生分析案 例,

读、分析案例,其最终目的是总结实践的得失,提炼最有价值 的经验,这本身充分体现了反思的特征。从上面看出,案例教 学包含了两个类型两个层次的反思活动,一是案例执行者的 反思,一是案例阅读者的反思。教学反思的本质是教学理想 与教学实践的对话,“教师反思过程实际上是使教师在整个 教育教学活动中充分体现为双重角色:既是引导者又是评论 家,既是教育者又是受教育者”[5 ]。案例教学的核心是用教学 理论来审视教学案例,又用案例分析来印证和检验理论,这 恰恰是教学反思的本质。案例教学中的教师角色也恰好符合 教师反思过程的特征。

第四,案例教学要求师生参与课程建构。在案例教学中, 只有三分之一的课程内容 (理论阐述)是预定的,还有三分之 二的内容 (案例与案例分析)是开放的,包含了许多不定的课 程因素。这三分之二的内容要求师生参与建构生成,师生们 , , 把“教学课型”转变为“学习课型”,以学生阅读、分析、理解案 例为主要教学内容,注重学生的过程体验。其教学思路与教 学安排从原来的以教材为本转向以“教学理念与能力形成” 为本,教学设计为“问题解决”模式,树立以“理解”为核心的 教学观。这些都只能以学生为主体。

第三,案例教学是一种反思性教学。其一,真正意义上的 完整的案例就是对教学实践的反思,所以,案例中包含了案 例执行者教育教学反思的成果。其二,案例教学的过程是阅

沙: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第八次学术

Properties of The Cu r r icu lum of Ch inese a nd Theory of

Tea ch ing and Ca se Teach ing

——P reface to A C ou rse of C ase in the C ou rse of C h inese and T heory of T each ing

Abstract: Connection is the in trin sic p rop erty of the cou rse of Ch inese and theo ry of teach ing in no rm a l un iversities. In

view of its con ten t, it is requ ired to estab lish a connection betw een the know ledge of Ch inese and p edagogy and in the ligh t of

p rocess of p ractice, w h ich is in confo rm ity w ith the p rop erties of Ch inese cou rse and the theo ry of teach ing.

Key word: Ch inese cou rse and the theo ry of teach ing; ca se teach ing; connection; exp erience

(责任编辑:于军民)

篇二:课程与教学论(语文)专业论文题目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毕业论文写作参考题目

一、教材教法研究

1、新教材高中文言文教学刍议

2、高中语文新教材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途径

3、《我与地坛》教学方法与艺术

4、浅谈《孔乙己》中的人物描写

5、浅谈《荷塘月色》的写景艺术

6、《边城》的人物性格分析

7、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导入与收束艺术

8、语文教师备课的艺术

9、浅谈教材处理艺术

10、语文课堂教学方法浅谈

11、语文阅读教学的切入艺术

12、中学语文教材中的传统文化与爱国主义教学

13、中学语文教材文化的视角研究

14、文言文教学的新思考

15、浅谈阅读教学中独立阅读能力的培养

16、谈新教材中的审美情趣

17、浅论中学语文课内外阅读教学

18、农村语文课堂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19、论中学语文教学方法的选择和应用

20、中学语文教材中小说导读角度初探

21、中学语文听说教学现状调查与研究

22、中学文学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23、中学古典诗歌教学方法研究

24、中学语文教学语言研究

25、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修辞教学研究

26、口语交际教学策略之研究

27、浅谈新课的导入的艺术

28、试论《林黛玉进贾府》精妙绝伦的艺术特色

29、谈谈如何确定语文的教学目标

30、谈谈如何确定语文的重点

二、教育教学

1.试论学生的语文素养与新课程的语文教学

2.浅谈语文教材中的人文性

3.试论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人文功能

4、试论中学语文研究性学习

5、语文学习兴趣研究及对策思考

6、试论朱自清的语文教育思想

7、试论中学古诗文中人文精神

8、论蔡元培的语文教育思想

9、论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

10、浅谈对语文课程的认识

11、试论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

12、语文教学培养创新思维的艺术

13、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思考

14、语文教学中如何开展探究式学习

15、浅谈教师的语言修养

16、语文美感教学的理论思考

17、创新教育与中学语文教学

18、浅谈课堂提问的艺术

19、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20、陶行之创造教育思想和语文教育改革研究

21、试论语文综合性学习

22、阅读教学模式的思考与实践

23、在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欣赏品位

24、浅谈语文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25、中学语文情感教育探究

26、中学语文教材教育思想的研究

27、阅读教学的原则

28、试论语文教学的创新

29、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途径

30、论中学语文学习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31、语文自主性学习的教学模式初探

32、中学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

33、试论语文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

34. 浅谈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教学

35. 论阅读与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

三、教育教学改革

1、口语交际的话题选择与活动组织

2、教学活动中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3、语文课程标准下的中学作文教学策略

4、高中语文选修课开设的思考

5、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评价

6、新课标下作文教学研究

7、新课标背景下的文言文教学初探

8、新课程理念下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9、对新课程标准下古诗文教学的思考

10、浅谈新课程课堂教学语文教师角色的转换

11、新课程语文教学评价研究

12、新课程教学对语文教师素质的要求

13、新课标理念下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途径

14、新课标理念下的语文综合性学习

15、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与教学实践

四、多媒体与教学

1、多媒体与阅读教学

2、现代教育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3、试谈现代教育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4、谈多媒体课件对语文课堂教学的优化

5、中学语文阅读课多媒体课件的类型

五、写作理论与作文教学

1、浅谈学生作文教学

2、作文教学之我见

3、试谈中学生创新作文写作

4、学生作文创新能力的培养

5、口头作文与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6、试论开放式作文教学

7、试论话题作文

8、命题作文研究

9、高中作文思考

10、浅谈中学作文教学

六、班主任工作

1、班主任工作的艺术

2、班级管理中如何培养创造性个性

3、浅谈班级管理中的创新意识

4、浅谈班级凝聚力的形成

5、班主任素质之我见

6、班主任实施素质教育的原则

7、班风建设与班主任自身素质

篇三:语文教学案例分析 经典哦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汉语拼音教学的要求是:能 读准 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 准确地拼读 音节,正确书写 声母、韵母和音节 , 认识 大写字母, 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2、《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高年级“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像作文,能学写读书笔记和常见应用文。”

3、巩固识字的最好办法是 复现 。

4、口语交际的核心是 “交际” 二字,注重的是人与人之间的 交流和沟通。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在 语言实践中进行。

5、“对话”是指教学过程中 教师与学生 、学生与学生、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就教学问题展开多向的 信息沟通 和多元的意义重构 。

6、《语文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明确指出:课程目标根据 知识和能力 、 过程和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 的整体提高。

7、语文素养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主要分为六个层次:一是必要的语文知识,二是 丰富的语言积累 ,三是 熟练的言语技能 ,四是良好的学习习惯,五是 深厚的文化素养 ,六是 高雅的言谈举止 。

8、课程资源从获取途径看,可以划分为校内资源 、校外资源 、 网络化资源 三大类。

9、汉语拼音教学的要求是:读准 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准确拼读音节 ;正确书写 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 大写字母;熟记 《汉语拼音字母表》。

10、《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 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 主动探究 、 团结合作、 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

11、“分解式目标”按照 “知识和能力”、 “过程和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三个维度进行设计,每个维度根据实际情况罗列若干 小目标。这种叙写方式,思路清晰,具体明确,便于操作。

二、名词解释。

1、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

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2、对话

“对话”是指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教师、学生与文本之间就教学问题展开多向的信息沟通和多元的意义重构。

3、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其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

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

4、生字复现是指生字在语言环境中多次见面.

三、简答题

1、你觉得在组织合作学习时最容易出现哪些问题?

(1)为“合”而合。教师缺乏教学目的性和针对性,一味滥用小组合作学习,营造表面的“热热闹闹”的学习气氛。

(2)作而不“合”。个人职责不明确,以及老师只关注小组的学习结果,不注意学习过程和个人的学习情况。学生不会意识到合作学习将带给我们的好处

(3)合而无“质”。在整个操作过程中,无论是学生提出问题还是回答问题,老师都是旁观者,不能给予及时、适度的点拨和指导。教师缺乏准确的定位,只是由过去的“满堂灌”变成现在的“旁观者”。

2、口语交际教学应注意哪些问题?

⑴激趣导入,创设民主和谐的交际氛围; 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互动交际的动机;

⑶双向互动,发展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 ⑷互动评价,促进学生良好口语交际习惯的形成.

3、新课程教师角色应如何定位?

新课程强调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把教师的角色定位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认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角色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由居高临下转向"平等中的首席".

4、语文教育应重视哪些特点?

(1)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和学生对语文材料反映的多元性。

(2)语文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3)语文教学应该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

5、低段的写话教学与中高段的习作教学侧重点有哪些不同?

答:低年级侧重激发兴趣,培植自信,乐于写话;中年级侧重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自由表达;高年级侧重多读书,广见闻,善思考,有个性地表达。

6、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选题十分重要,你认为有哪些途径?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选题有以下途径:(1)在语文教材中发现主题,即与阅读教学相结合;

(2)在校园活动中发现主题;(3)在社会大环境中发现主题。

四、观点论述题

1、有人认为,口语交际与听说训练没有区别。你有什么看法?

答:口语交际强调的是交际互动;听说训练注重的是“听”与“说”。

口语交际不等于听说训练,他们之间有交叉、相同的成分,又有不同的地方。根本方式都是用语言来传递信息。最大的区别:是前者强调的“交际”、互动,对人家的观点、立场、情感等要听懂以外,还要作出评价,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情感、态度等;后者注重的是“听”与“说”。说方来说,只要把自己的观点、意思、情感表达清楚了,目的就达到了。对“听”方来说,只要能听懂对方的意思,领会对方的情感、态度、要求就达到了。

2、城市学校中能开发的语文课程资源一定比农村学校多。这样说对吗?为什么?

答:这种说法不对。课程资源是指为语文教学服务的、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的、校内、校外一切课程资源。它可分为三大板块:一是物本语文课程资源,二是人本语文课程资源,三是动态语文课程资源。从中可以知道:对于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它并没有城市与农村之分。并不是说农村没有先进的教学设备、网络设备,能开发的语文课程资源就一定比城市学校少。我们语文是无处不在的,语文课程资源也无处不在。只要我们广大小学语文老师具备一定的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技能,树立正确的小学语文课程资源观,具有细致的观察能力,深入的挖掘能力和教学方案的实施能力,并投入到这充满热情与创新的工作中,一定能收获与城市老师同样多的语文课程资源。

3、《课标》提倡习作教学要鼓励学生自由表达,是否意味着教师要少指导?请你谈谈自己的看法。

答:少指导是必然的,不指导是不可能的。《课标》提倡学生自由表达,是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的束缚,但并不是不指导。作为教师,既要上顾课标,下思学情,利用教材,开发资源,沟通生活,激发想象,鼓励创新,给学生的习作创设广阔的自由发展空间,把习作引向其他学科的学习,引向大自然,引向社会生活,引向广袤的想象空间,鼓励“童话化”、个性化习作,让学生满怀信心地自由习作,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发展。

4、“‘自主学习’的就是让学生自己学习,而老师只在一边串接一下教学环节、维持一下教学纪律就可以了。”你赞同这种观点吗?为什么?

答:我不赞同这种观点。

因为“自主学习”,是指学生自己有目的的学习,对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有自觉意识和自我控制的学习方式。因此这是一种不听命、不依赖于别人的独立自主的学习。“自主学习”能提高学生的主体精神,是从物本到人本的提升,从认知活动到生命活动的提升,是符

合时代精神的儿童观。当然,“自主”并不是指那些无节制地沉湎与学业以外的活动,放任自流的行动方式,不是我想怎么样就怎么样,谁也管不着的“天马行空”式的学习态度。《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自主”在于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读书,有足够的时间思考,有较多的机会实践。“自主学习”是一种学习方法,在缺乏有效支持和正确引导的情况下,学生无法履行这种方法。所以如果教师在组织自主学习时为了体现学生的“自主”,一味地对学生放任自流,只在一边串接一下教学环节、维持一下教学纪律是远远不够的。教师支持性的参与对学生来说更有意义。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需要教师经常地启发、点拨、和引导,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自觉性,逐步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如何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决定了“自主学习”效率的高低。教师除了要在学生自主学习时串联教学环节、维持课堂纪律,保证活动有序进行外,还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多的支持。教师提供支持的形式可以包括:

(1)组织:组织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重视课堂上的师生情感交流,提供开放的学习环境。

(2)教学:教师应提供学习目标或方法上的建议,帮助学生训练技能、提供反馈,解释学习中的理论概念。

(3)引导:帮助学生完成向更独立、更高层次的学习方式的过渡。

总之,教师要调整好与学生间的站位关系。把自己变成“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与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同时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努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接受型的被动学习为探索型、发现型的学习。

五、教学设计题

1、请为习作教学《我发现了》设计一份教案。

《我发现了新开的商店》

目标:感受改革开放给家乡带来的变化,培养热爱家乡的感情,养成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学会有目的有顺序地观察.

过程:

一,审清题意

写一家"商店",而且是"新开的"店的位置,类别.

二,指导观察

1,整个小店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2,仔细看看小店的布置,商品,营业员.

三,课上交流你观察的小店

四,口头交流,教师同学帮助评改

五,撰写成文,交流纠正

六,小结:我们要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用心发现就能发现生活中都是美的.

2、在阅读教学中进行读写结合,是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请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拟一份教学设计。

《四季》

1,师:一年四季多奇妙,她们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美丽,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对四季的喜爱之情.

2,交流:

生:(1)用画的方式来表达 (2)用唱的方式来表达 (3)背古诗的方式来表达 3,读文悟文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4,仿课文写一写你最喜欢的季节

古诗、 儿歌、小散文

六、案例分析题

1、以下是浙教版第十二册《古诗两首》的教学目标设计:

(1)借助教材注释,结合课外资料,通过独立自主地学习,正确理解两首古诗的大概意思

(2)咀嚼和体悟重点诗句的情味,在反复诵读与融情想象中,感受诗歌的情绪和意象,受到心灵的熏陶和滋养。

(3)在两首古诗的对比参读中,初步感受借景抒情的表达方式,明白诗与诗之间的内在联系,体悟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请您从目标把握和目标叙与的角度进行评述。

1)本课教学目标很好地体现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纬度的整合;(2)目标表述清晰明确,表述语言准确且有分寸;(3)目标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测量性。(4)目标突出了本课的教学重点。

2、下面是一位教师关于“菜”字的教学:

师:小朋友,你是用什么办法记住“菜”字的?

生1:我喜欢吃榨菜,榨菜的包装袋上有这个字,我就记住了。

生2:我在菜场门口的牌子上看到过这个字。

师:你们能联系生活来认字,很好。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生3:我想写一写,记住这个“菜”字。

师:这是个好办法。

生4:“草”字头加“采”就是“菜”,青菜的“菜”。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