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况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报告 > 情况报告 > 列表页

市新农村建设情况报告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7-03-27  分类: 情况报告 手机版

篇一:例文3 关于北京市新农村建设情况的考察报告

关于北京市新农村建设情况的考察报告

加入时间:2010-6-11

11:11:55

10月25日—29日,由区委书记王宝平,区长董胜利,区委常委、副区长桑春果带队,率区发计、财政、农林、水务,新农村办以及乡(镇)、街道办主要负

责同志,前往国家部委争取项目资金,顺道考察了北京市大兴、顺义、延庆三县(区)新农村建设情况,并与北京市、县(区)有关领导进行了交流研讨,考察学习

活动收到良好效果。

一、北京市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成效

近年来,北京市适应新形势需要,以统筹城乡发展为突破口,以改善农业和农村生产生活环境为重心,扎实开展以“树立新理念、培育新产业、培养新农民、探索新机制”为主要内容的新农村建设活动,村镇道路改造、农民饮水安全、污水垃圾处理、乡村卫生服务、农业基本条件等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欢迎和拥护,新农村建设工作走在全国前列,成为其他省市、县(区)学习借鉴的样板。

(一)农村经济结构特色化、多元化。各村不再依靠单一的农业发展经济,而是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倾力打造特色牌,多渠道发展经济,加速一产向二、三产延伸,农村经济得到长足发展。大兴区北蒲州营村充分利用区位、交通和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都市型农业,实施多种经营,用民俗旅游业带动农业产业快速发展,建成高标准设施大棚200多座,并以“观光采摘节”为载体,吸引大批市民前来消费,农产品价值大幅提升,每棚收益1.5万元,有效增加了农民收入,农村经济发展较快。顺义区榆林村依托区位优势,发展村办企业20多家,涉及钢构等多个领域,村级集体经济年收入达100多万元。同时,充分采取出租土地、村民就近打工等形式,多渠道实现增收致富。延庆县岔道村依托八达岭长城,大力发展民俗旅游业,建成民俗旅游一条街,沿街全部为典雅别致的明清风格店铺,2006年二、三产业从业人数占全村劳动力的76%,农民人均收入2万多元,成为京郊百富村之一。

(二)农业产业呈现出科技含量高、带动作用强的特点。现代农业均以高科技为突破口,并借助信息手段加速农业生产升级增效,实现了由传统、粗放、经验型向智能、精准、数字化方向的转变,有效提高了农业生产力的水平。大兴区采育镇鲜切花基地以数字农业力促农民增收,投资80多万元配置了国内先进的“温室娃娃”和电子控温系统,对棚内温度、湿度和土壤水分实施自动控制,实现了农业数字化、科技化,当地农民亲切地称其为小管家。更重要的是,基地生产的鲜切花全部出口日本等国,每棚可实现收益10万元(纯收入5万元),并成为精准农业推广的示范基地。北京市科委、市农委和顺义区政府合作共建的顺义三高科技农业试验示范区,立足高标准、高科技、高效益,采用“政府引导、企业运作、科研院所合作、农合组织参与、产业化经营、利益对接”的运行机制,入区的26家企业辐射带动农户1.8万户,开创了农业园区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联合的先河,成为国内农业园区的成功典范。

(三)广大农村发生了由表及里的深刻变化。参观所到之处环境优美,道路整洁,并配套实施了太阳能路灯,家家装有太阳能供热系统,村级卫生室一村辐射四村,环境干净卫生,价格规范合理,工作人员实行乡镇卫生院统管。村村设有高标准超市,商品统一配货,村民们真正感受到“价格动心、质量放心、服务称心、购物舒心”。公益区建设整齐划一,设施齐全。

走进顺义区榆林村,柏油路平坦宽敞整洁,绿树掩映下的农家庭院雅致清新,优美的环境令人心旷神怡。该村投资700多万元将昔日的垃圾场、臭水坑改造成“凤阳广场”及湿地公园。垃圾清除了、污水没有了、环境变美了,既为本村居民提供了休闲纳凉的地方,也成为奥运水上场馆周边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延庆县小浮陀村是个名副其实的绿色村庄,村上组织村民开展了以各家各户门前三包(即包绿化、包秩序、包卫生),村内五化(即绿化、美化、硬化、亮化、靓化)为主要内容的环境美化工程,实现了柴草不进村,街道无粪堆。大街小巷都栽植了刺槐、香花槐、海棠等经济树种,既美化环境,又增加收入。家家屋内装有北方特色、经过改良的吊炕,既美观实用,又环保节能。该村许多老党员还自发成立了“夕阳红”巡逻队,为村里义务巡逻,保护环境,维护治安。

(四)新文化促成新农民。大兴区榆垡镇西黄垡村投资120万元建起了标准高、设施全的文化大院和农民俱乐部,图书室、娱乐室等设施一应俱全,群众乐意进去,并能够学到东西,有利于转变观念、实现致富。在市、区两级投资建成的“数字家园”里,定期聘请专业老师给群众培训授课,广大村民对电脑和网络知识产生浓厚兴趣,1/3以上的家庭购买了电脑,大部分村民可通过网络查询信息、参与生产,实现了产品供销网络化,成为全市信息化试点样板村。村里还成立了秧歌队、小车会、戏曲队等6支专业队伍,村中的20多名文艺骨干自编自演小品、山东快书、京东大鼓、京剧、评剧等节目,丰富了干群的业余文化生活,也团结凝聚了人心。如今农闲时节赌博等歪风没了,邻里关系更加和谐,该村连续三年被评为“全国文明村”,并荣获全国和北京市民主法制示范村等称号。

二、北京市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做法

(一)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市、县(区)财政每年预算安排足量的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农村产业促进资金等,新增事业经费也向新农村建设倾斜,政府投资向郊区的比例由2002年的20%逐步提高到去年的52%。2006年用于新农村建设的专项资金达16亿元,协调各部门为新农村建设注入资金180亿元,主要用于各村的道路建设、太阳能路灯、卫生室工作人员工资、村级经费补贴等。仅顺义区财政每年用于农村垃圾处理方面的资金就达4000万元,政府对农村发展的支撑力度明显增强。

(二)整合社会各方资源。一是充分发挥“帮扶结对子”活动的作用和社会各界力量,依托科研院所、驻区单位等独特优势,从技术、资金、信息等方面给予支持。二是为每个村选派两名大学生任“村官”,充分发挥他们理论水平高、动手能力强、接受新事物快的优势,合理采纳他们的新思路、新办法,有效解决村民在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三是整合群众力量。强化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功能,充分发挥村民自治组织的作用,把阶段性集中整治与日常性规范管理结合起来,建立健全村规民约,完善门前“三包”责任制,以及全员自觉保护环境、爱护卫生的责任机制和约束机制。

(三)创新工作体制机制。北京市建立并完善了组织领导、部门联动、公共财政投入、项目建设管理、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管护运行机制,以及社会保障、乡村治理、社会力量参与、督查考核机制等,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特别是借鉴城市管理办法,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建立起水管员、公路养护员等队伍,既解决了6万农民的就业问题,又解决了农村公共设施的长效管护问题。

(四)用文化凝聚人心,以乡风文明促进发展。开展丰富多彩和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通过举办农民运动会及建设文化大院等形式,使村民成为有文化、讲道德、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在思想上更加凝聚,在加快发展上信心更足。同时,大力倡导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深入进行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职业道德教育,不断提高村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形成良好文明和谐的村风民风。

三、北京市新农村建设带给我们的启示

这次考察时间虽短,但大家都感到收获颇丰。一是统一了认识,理清了思路。大家对发展现代农业、都市农业、生态农业有了新的认识,对采取不同形式推进新农村建设有了新的启示,思想更解放,思路更开阔。二是学习了可资借鉴的成功经验。北京市所辖县区广大农村的地形地貌、产业结构等,与我(本文来自:WwW.xiaOCaofAnweN.Com 小草范文 网:市新农村建设情况报告)区在很多方面都有相似之处,其经验有很强的借鉴价值。三是增强了搞好工作的信心和决心。北京市的做法与经验可看、可信、可学,在某些方面,我们也具有一定的优势,完全可能也应该做得更好。结合我区实际,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要努力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要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的原则,突出规划的先导地位。北京市在抓新农村建设工作之初,就明确了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的思路,积极探索“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新机制,严格按照“特色鲜明、内涵全面、设施配套、环境优美”的要求,实行城乡统一规划,因地制宜,适度超前。高度重视城市化进程、发展布局、农村自然和文化发展脉络需要,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同时,按高、中、低档三个标准,为农民设计各种符合本地风俗习惯、地方特色的户型,使新住宅与自然景观相得益彰,避免一代人屡次建房的现象,从根本上解决村庄建设杂乱无章问题,彻底改变“有新房,没有新村”的状况。结合我区目前现状,要把每个行政村纳入统筹城乡发展的总体规划,科学区划农村居民集中区、农业园区、工业集中区、公益区,并根据各村不同地理位置和村情,设计一批适宜农民需求、造价较低、具有关中建筑风格的住宅图纸,及时汇编《杨陵区新农村建设农民住宅推介图集》,免费提供给各乡镇,各乡镇要严格实行“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管理一个法”制度,力求改变目前我区农宅建设千篇一律、特色不够明显的现状。与此同时,要区别城中、城郊、远郊不同类型,合理确定村庄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先易后难,稳步推进,一年迈上一个新台阶。

二要坚持致富农民的原则,加快发展农村支柱产业。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实现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物质基础。只有产业发展,农民增收致富,新农村建设才有说服力,才能从根本上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良性互动发展。此次考察的几个典型村,去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均在8000—12000元之间,腰包逐渐鼓起来的北京农民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就我区而言,必须根据各乡镇的产业基础、区位特点和市场需求,科学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深化农业结构调整,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科技推广,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引入工业的理念抓农业,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坚持“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大力发展农村块状经济,走规模化、产业化经营路子,进一步壮大畜牧业、设施农业、良种业和名优杂果业等主导产业,加快发展铜鼓加工、民众接待、观光休闲等特色产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全面激发广大农民建设新农村的巨大热情。

三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发展村组集体经济。新农村建设离不开村级组织的坚强领导和村组集体经济的有力支撑。此次所考察的8个村,村村都充分发挥各自优势,采取以集体土地出租、入股等形式,吸引了一批农产品加工和制造企业,既壮大了村组集体经济,又为村民在企业打工、学技术提供了便利,同时村级组织也具备了配套市、县(区)两级加大投入的经济实力。近两年村级组织年投入新农村的资金均在20—60万元不等。目前,我区除几个城中村外,村级集体经济普遍比较薄弱,无钱办事的问题直接影响了新农村建设步伐。因此,各乡镇要指导村组加大对旧宅基地改造利用、土地复垦工作力度,努力提高运作土地的能力和水平,依托两所大学的科技优势,广泛吸引各类示范园区、农产品加工企业以及各类小型制造企业,千方百计壮大村组经济实力,增强村级组织自我造血功能,夯实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

四要坚持因地制宜,突出农科城特色。北京市在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中,不是简单的为建新村而筑新房,而是着眼于农村经济长远发展和农民生活环境改善,把新农村建设作为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提升生态农业档次、加速都市农业发展进程的示范工程,努力把每一个示范点建成特色产业发展的基地、新村建设的样板、生态环境保护的典范、科技普及推广的先导、农民增产增收的园地、精神文明建设的先锋和党员发挥先进性作用的舞台。参观考察的8个村有的以改善村庄环境为主,有的以发展现代农业为主,有的以推进农村信息化为主,有的以村风民风建设为主等等,形式多样,各有千秋,异彩纷呈。我们在指导新农村建设工作中,要以发展现代农业为抓手,突出农业科技示范、农村信息化水平、生态环境建设等三大方面,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彰显特色,树立典型,促进新农村建设向多元化发展,为全省新农村建设打造不同类型(模式)的新样板。

五要坚持高标准建设,确保新农村建设的每项工程取得实效。北京市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从不贪大求多,不做表面文章,不搞“飘彩带”,而是集中财力和物力,根据各县(区)乃至各个村的实际情况,从农民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建设,通村公路及村内街道均实现了柏油化,每公里补助高达20万元;给试点村安装太阳能供热水系统和太阳能路灯,平均每盏路灯投入8000多元;结合北京市气候特征,实施了“暖起来”工程,在广大农户中全面推行“吊炕”,冬季房间温度比以前平均提高了4-5度。同样是沼气池建设,北京市并没有采取单家独户的建设模式,而是采取村子集中建造大型沼气池,分管道通户安装,基础设施建设的理念非常超前,既体现了环保意识,又节约了能源,也防止了低层次建设。不干则已,干就干好,干就干得超前,成为北京市新农村建设的主要特征。我区在今后的新农村建设中,要谨防建设资金“撒胡椒面”、建设标准低的不良倾向,积极顺应示范区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发展的新形势,每年确定一批新农村重点工程,集中捆绑使用项目资金,调动一切力量,使每项工程充分体现实用性、示范性和超前性,真正成为广大农民得实惠、周边县(区)学习的样板工程,通过一批又一批的重点项目工程建设,推动我区新农村建设不断取得新实效,为建设经济强区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篇二:全市新农村建设督查调度会情况汇报

全市新农村建设督查调度会情况汇报

尊敬的市委x书记:

您好!

根据市委、市政府的统一安排,我参加了全市新农村建设督查调度会,在王市长的带领下,看了10个兄弟县(市、区)30个新农村建设参观点。感触很深、启发很大。下面结合10个县(市、区)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情况,谈谈几点体会。

一、呈现的主要特点

通过四天的参观学习,让我感触最深的,可用“清、鲜、高、新”四字归纳起来,具体为:

1、“清”即思路更加清晰。各地都能积极按照市里的工作要求,根据本地实际,理清工作思路,明确工作目标,强化工作措施,做到了目标更明确,措施更得力。如会昌县注重建管并重的原则,开展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探索出周田镇半岗村江塘坎整村推进点农村垃圾不出村、就地处理消化的模式,让原本不多的垃圾消化在村庄内部,开辟了农村垃圾处理的新路径。

2、“鲜”即特色更加明显。大家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和方式,扎实做好新农村建设工作。如:信丰县正平镇积极探索创新土地流转机制,建设现代烟草农业示范基地,增加了农民收入。石城县开展以执行规划“先进理事会、模范户、建筑工匠”为内容的三项创评活动,实行建房户交保证金和工匠押金

上岗施工等措施,有效破解规划执行难题;同时,整合部门有效资源,对贫困户进行安置,较好地解决了农村贫困户建房问题,体现了政府对贫困户的关怀。

3、“高”即工作水平更加提高。我们都切实抓好现代农业建设、村庄整治、好班子创建、新风貌塑造等工作,并强化工作措施,狠抓工作落实,高位推进了新农村建设工作,工作水平不断提高。如龙南县渡江镇象塘村中心村以社区为单元进行统筹城乡一体化综合试点,围绕打造集商贸、金融、教育、文化、医疗为一体的综合性社区的发展定位,创新城乡社会保障、户籍管理、土地流转、金融信贷等服务内容和形式,符合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4、“新”即内容更加丰富。各地进一步整合了各种有效资源,完善督查考评机制,形成了高位推进新农村建设“五新一好”整体推进的强大动力。如:赣县站在统筹城乡发展高度来谋划圩镇建设与管理,把茅店镇圩镇建设成聚集和转移、培训农民的中心。龙南县通过组建新妇女学校,为农村妇女提供免费培训,接受了新思想、新知识的农村新妇女,成为了新农村建设的忠实支持者。该县做法为我们培育新型农民提供了新的理念,就是要根据不同群体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培训方式、文化教育、家政教育、礼仪教育也是培育新农民的重要内容。

二、参观后的几点启示

1、围绕优势产业,壮大龙头企业,进一步完善的产业支撑体系

一是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公司经营的发展理念,把农业当作工业来抓,把农业当作企业来抓。

在蔬菜产业发展方面,充分发挥“两带六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两带”即以金龙镇、南迳镇、大吉山镇为重点的南线,以城厢镇、龙源坝镇、陂头镇为重点的北线万亩蔬菜种植示范带,“六区”即大吉山镇马安村、南迳镇大田村、龙源坝镇镇头村等六个大型商品蔬菜示范区。同时,继续做大做强我县国家级“高山蔬菜”品牌,强化品牌意识。我县国家级高山蔬菜标准化示范区项目建设已建立高山无公害蔬菜标准体系1个,制订全南县农业标准规范9个,在全县九个乡(镇)建立高山蔬菜标准化示范区基地40个。通过示范区“公司+基地+标准化+农户”的经营模式,不断扩大蔬菜的种植规模。上半年,蔬菜产业新增3900亩,累计达51600亩,其中百亩以上蔬菜基地24个,500亩以上蔬菜基地3个,规模基地达5056亩。

在果业产业发展方面,充分发挥两个千亩基地的龙头作用:大力发展南迳镇、陂头镇两个集中连片千亩果业基地,其它乡镇抓好1个100亩以上新开发示范点,发展品种以加工橙、椪柑为主,试种夏橙及其它适栽品种。上半年,全县新增果业面积370亩,累计达59263亩。现已着手开展今年的脐橙销售工作。

二是做大做强主导产业,打造产业集群,建立完整的产业体系。以土地流转做强做大优势产业发展。积极探索农村土地流转机制,通过建立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体系,完善农村土地流转政策和规范流转机制,依托乡镇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合理流转土地带动农户发展高山蔬菜和加工橙。该项工作已在南迳镇进行试点,目前,该镇沿龙小线山下建设以大田村、马古塘村、古家营村为重点的3个千亩无公害高山蔬菜种植示范带,山上建设以大田上下岐山、南迳大湖洋、中切直迳、武合合头、罗田南迳坑为重点的5个千亩无公害脐橙(加工橙)种植示范基地,现已成功流转3000余亩农村土地发展优势产业,年内力争完成土地流转6500多亩,全力将该镇打造成为粤港澳等市场的重要果蔬生产供应基地。

三是跳出传统的思路和模式,用工业化的理念来组织生产经营,通过新型合作化提高农民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围绕农业结构调整,

县财政预算安排50万元资金扶持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大力培育、扶持专业协会、种养大户和龙头企业为主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目前,全县打造了57个“一村一品”示范村,农民专业合作社36个,其中今年新增5个,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1596户;其它合作经济组织13个,参加农户1299户。有效地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经营水平,提高了我县主导产业的产业化水平。

2、因地制宜,创新模式,进一步提升建设水平与档次

一是不断扩大村庄整治覆盖面。实行了整乡(镇)推进工作机制,2008年实现了南迳镇、龙下乡整乡(镇)推进,今年新增了100个建设点,确定了大吉山镇、城厢镇、社迳乡3个整乡(镇)推进试点,并计划用2—3年时间基本完成县内村庄整治任务。

二是因地制宜打造主题特色新村。在新农村建设中,结合新村规划,充分利用村庄大多依山傍水的自然风光,因形造景,借景建村,打造了如南迳镇古家营村杨坊、金龙镇天龙村下坑、城厢镇镇仔村祠堂围等一批主题特色新村。

三是“三优一奖补”大力推广新户型。“三优”:即在推广新户型方面,对拆旧建新型的优先、异地新建型的优先、积极性高的村庄优先。 “一奖补”:即对县确定的新户型建设示范点,按时间和质量要求建好新房并完成立面装修的,由县财政采取以奖代补方式,县级示范点每户农户奖励5000-10000元,乡(镇)级示范点每户农户奖励3000-6000元,同时优先安排改路、改水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目前全县已确定了9个乡镇级、2个县级农民住宅新户型示范村并均已开始施工建设。

四是全面开展圩镇整治工作。加强了对大吉山镇、龙源坝镇2个2009年度重点圩镇整治试点的整治工作,不断加强乡(镇)、村、组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配套服务功能。

3、整合资源,强化市场化运作,进一步完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 要坚持“三个整合”推进农民培育工作。一是整合县职校、县党校及就业培训机构等资源,以农民培训学校为龙头,完善全县254个农民培训基地,健全县、乡、村、组培训网络,加强新农民培育工作,全年完成农业实用技术培训3023人,完成职业技术培训5427人,完

成其它培训1550人。二是整合劳动就业部门、县内内外资企业等资源,结合农民工大量返乡和高考、中考后新增一批农村劳动力的实际,联合举办招工大会,增加就业“订单”,三是整合“二十条”措施,为返乡农民工和农村新增劳动力就业创业营造良好的环境。

4、“五新一好”整体推进,进一步拓展新农村建设内容

一是加快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从最迫切、最基本的义务教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抓起,不断扩大农村公共服务的覆盖面。

二是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农村道路、桥梁、安全饮水、农田水利、环境保护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要坚持以新型村落社区为基本单元,通过联村联组、集中连片的方式,推进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同时全面启动农村生态环保建设,妥善解决好一些农村污染源问题,抓好垃圾无害化处理,推进“一大四小”造林绿化工程。

三是打造新型村落社区。以自然村或行政村为基本单元,在位置处中、人口较多的村,按照“一组三会六点”的建设模式,建设了一批涉及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等配套设施齐全,功能完备的新型村落社区,把“为民服务全程代理”机制,延伸到村、到组、到社区。

四是创新为民服务体系。结合“机关效能年”活动,大力推行“为民服务全程代理机制”,推动村党组织实现任期目标,推进党组织“进区入会”,积极开展村级民主体制改革试点,推行“入户听述”工作,同时利用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优势,开展好农村党员教育培训,加强对农村工作干部队伍市场运作能力的培训,加强对一些新知识的学习,提高农业干部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

篇三:关于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调查报告

关于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调查报告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充分发挥某某单位职能作用,努力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通过实地走访、座谈等形式对**市新农村建设情况进行调查,并对调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一、基本情况:

**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展良好,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纳入日程,层层部署,层层落实整体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是组成了以市委书记、市长任组长,33个职能部门一把手为成员的新农村建设领导组织机构,下设了新农村建设办公室,制定下发了《2009年新农村建设目标及孝核方案》,明确了各部门、各乡镇的职责和任务。确定一名市级领导包扶一个乡镇、一个试点村,对所包乡镇新农村建设负总责。二是广泛开展了宣传动员。为了提高全市各级干部群众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要性的认识,层层召开会议传达贯彻中央、省、市会议精神。使各级干部树立了正确的工作指导思想。同时,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标语、宣传栏、简报等形式,努力营造新农村建设的舆论氛围,做到电视上有影,广播中有声,报纸上有字。通过广泛宣传积极引导,使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明确了目标,为推进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三是制定规划,实行整体推进。市委市政府坚持立足当前,放眼长远,科学规划,适度超前的原则,重点突出发展壮大主导产业。合理规划村屯布局,充分体现民俗、文化、地域特色。为我市整体推进新农村建设指明了方向。四是加强对接,协力共建。新农村建设工作全面启动后,市委、市政府主动与**驻村工作队、省帮建单位进行了对接,积极争取他们的支持和帮助。各驻村工作和省帮建单位也都积极主动地深入到试点村,帮助制定规划、谋划发展、协力共建。五是积极招商引资,加大项目投入。市委、市政府把项目建设作为推动新农村干部建设的重要措施来抓,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加大资金投入。今年以来己争取百万元以上项目11个,争取项目资金1、7亿元。己到位通村公路建设资金6800万元、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资金127万元、农村沼气建设资金336万元、植物保护工程建设资金270万元、扶贫资金210万元、农机作业合作社115万元,有利地推动了我市新农村建设。

通过市委、市政府及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市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

(一)、农村经济实现了快速增长。到2008年底农业总收入18、1亿元,比上年增长6.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127元,比上年增长11.2%;粮食总产值达到12.65亿斤,比上年增长10%。

(二)、农村主导产业进一步壮大。畜牧业实现总产值7.8亿元,比上年增长20%;占农业总产值的41%;绿色食品种植面积120万亩,占农作物种植面积的60%;新增劳务输出7,400人,新增劳务收入1.1亿元;特色产业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在新农村建设中,出现了农民与高级农业技术人员联合,引进高科技农业技术,发展全绿色农业,如**高丽米农民专业合作社,由高级农业技术人员与部分**镇**村和**镇**村农民联合创办的绿色农业生产基地。这个绿莹高丽米农民专业合作社是由**省***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和***、东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村农民***、***等人发起,由**镇**村、**镇**村、**乡**村等70户农民(20,000亩水田)共同组建的集服务、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实体型合作组织,合作实行“六个统一”的规划管理,即:统一加工、统一品种、统一品牌、统一种植技术、统一生态供应、统一销售。合作社投资50万元(占总股资金30%),农民投资35万元(占总股资金70%)。通过调查了解,在**镇**村,全村有130多户,共560多人口,外出打工人员200多人,人均土地150亩,全年依靠土地总收入7--8万元,人均收入2万元左右。**村村长***将外出打工户承包田集中起来,依托专业合作社,引进韩国的水稻“二段育秧”技术,集约整合闲臵的土地,统一水稻购种、统一水稻栽培技术、统一管理、按股份统一分配收入,充分利用太阳能,在投资兴建的大棚进行育苗,两段式育苗,苗秧质量好,分蘖进程快,光和能力强,与普通育苗方式相比,提高了水稻苗的抵抗病虫害的能力,水稻品质好,稳产高产,亩纯增收120元以上。在特色产业的发展中,还有***乡和***乡分别依托地域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建造了**农家游示范区,还有***乡***村和***村养殖户己达到500多户。

(三)、农村环境有很大改善。为了全面营造农村新环境,投入资金**亿元建设通村公路***公里,有15个乡镇、54个行政村、174个自然屯受益。

***乡通村公路66.5公里,实现了***乡路村村通。积极开展村镇环境综合整治大会战,对村镇2300公里的砂石路面全面进行了修整,清理了村边沟16万米,清运垃圾4万平方米,标准化厕所达到70%,开展了绿化,栽植绿化树20万株,多种花卉160万株,种草坪4200平方米。还积极组织实施了饮水安全工程。投入资金276万元,新打机井10眼。农民自来水入户率达到53%,积极组织实施了康居工程,新农村新建住宅576栋,4.6万平方米,其中样板房80栋,砖瓦化率可达70%。

(四)、民生活质量有很大提高。农村目前己全面推进了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实现大病救助,全市共有3.9万户,12.2万户农民参加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达78%;农村五保户集中供养面达40%。同时,全面落实了农村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制度,农村独生子女全部实行奖励,投入资金,2,788万元,改造农村中小学危房3.5万平方米,农村适龄少年入学率达到了100%,贫困家庭学生“两负一补”面达到100%,全市农民有线电视入户新增5,000多户,入户率达76%,农村信息网络发展迅速,投入资金400万元,新铺设光缆300多公理,宽带己通达100个行政村,建设信息服务站93个。

(五)、民主管理制度进一步建全。积极开展了村级党组织“五个好”标准评选活动,村委会的群众率达85%以上,建立建全了村级财务、土地绿色、计划生育、民政救济等村务公开制度,积极推进“一事一议”制度,建立建全了村级财务审计制度。杜绝了村级新增债务,积极化解村级债务。

(六)、农村社会进一步和谐稳定。在农村积极开展了“十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十星级文明户己达到20%以上,建立建全了农村治安联防组织,实行了群防群治,防火防盗措施,实现了农村社会和谐。通过开展新农村建设,农民真正得到了实惠。

二、存在问题:

(一)、乡村两级债务沉重,影响农村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制约了新农村建设的步伐。截至2008年底,我市己有14个村完全摆脱了村级债务而且有了一定的存款,但是,仍有140个村负债,债务涉及范围广、额度大、结构复杂,农村集体经济资金来源匮乏,无力兴办公益事业。加上近年来,农业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持续上涨,使农业生产成本不断提高,虽然“三补贴一

减免”给农民带来了直接收益,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的大幅涨价,影响了惠农政策带给农民的好处,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新农村建设的发展。

(二)、农民素质偏低。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大多数农民受教育的年限比较短,文化程度比较低,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己成为推进社会主义机新农村建设的迫切要求。

(三)、农民对新农村建设认识程度不足,“一事一议”活动开展难。在调查中发现大多数村民,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兴建农村公益事业中,认识不统一,行动不一致。“等、靠、要”思想浓厚,按照要求收取的每人12元活动经费更是难上加难。有的行政村领导缺乏凝聚力、号召力,“一事一议”活动流于形式,根本搞不起来。形成了事难议、钱难筹、事难办等现象。

(四)、村风民风亟待改善。一是部分农村党员干部在新农村建设中,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够。二是现在农村普遍存在着法律观念淡薄,社会风气不正的问题。在农闲季节农民赌博;部分子女不行孝道,不赡养老人,败坏了社会风气。

(五)、农村环境脏、乱、差现象仍然比较严重。有的乡村求建新村而忽视老村改造,重新房建设而不顾垃圾处理、污水处理和供水等基础设施建设。养殖业发展了。农民收入增加了,生活垃圾、粪便和废弃的农药瓶,乱堆、乱放,在改造猪圈、牛栏、厕所、柴灶等方面存在一定差距,人居环境有待于进一步改善。

(六)、农村土地纠纷问题有时还比较突出。由于近几年国家惠农政策的出台,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种地积极性,加上一、二轮土地承包遗留问题较多,由此引发了一些农村土地纠纷,造成农民因为土地问题上访的数量较大,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农村的社会稳定。

(七)、在新农村建设中,一些市级帮扶单位对新农村建设重视程度不高,对接不积极主动,支持和扶持力度不够。

三、几点建议:

(一)抓好农村经济建设,增加村级资金积累。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力、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全力推进绿色食品的战略升级,全力推进兴畜富民战略,加快养殖业基础规模扩张;全力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增加外出务工人员,扩大务工收入;全力培育壮大特色产业,大力发展旅游业和绿色食品生产;彻底清理村级债权债务,运用法律手段盘活村级集体资产。

(二)、抓好农村基础建设。加强水利建设和家机化建设,以组建农机作业合作社为重点,积极引进大中型农机具,提高机械化综合水平;加强农村信息网络建设,争取尽快实现宽带村村通和信息服务平台;加强农村市场体系建设,抓好农村社会公益事业建设。继续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积极推进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和农民养老保险制度。

(三)、培养新型农民,不断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力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将农民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根本途径。一是加强农民的技能培训。要充分发挥基层农技部门和科技人员的作用,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增强农民就业创业的能力。二是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办好农民图书馆、文化馆、老年活动室等,满足农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的文化需求。

(四)、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力度和农村环境建设。集中各方面的资金投入到新农村建设中。调整建设资金的投向和结构,更多地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农业综合生产、农村教育卫生文化、基层人才建设和社会保障工作,多渠道、大幅度增加财政对“三农”投入总量。坚持以房为基,以路为纲,以水为本,以新兴能源为重点,全面加强农村的环境建设。逐步形成政府扶持,农民自投入,社会广泛参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格局。

(五)、着力支持现代化农业建设。一是积极争取支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和农业产业化的各项扶持政策和补肋资金,重点支持专业合作社发展,扶持推广裴德镇德兴村“水稻两段育苗”技术,二是继续培育有竞争力、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和场乡共建生态示范基地,如华香肉联深加厂、青岛啤酒有限公司、三合公司等,增强龙头企业对农民增收的辐射带动作用。争取中央和省支持农业科技进步的专项资金,继续实施推进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三是加强设施建设。在大力争取中央和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基础上,要加大水、路和村容村貌的投入,回强支持农田和水利,农村安全用水和农村能源建设,大力支持农业综合开发和扶贫开发。

(六)、抓好农村体制与机制建设。进一步规范完善“一事一议”制度、村务公开制度、村财民理乡代管制度,充分调动了发挥广大农民建设新农村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