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
当前位置:首页 > 节日庆典 > 清明 > 列表页

清明上河图歌女声版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7-03-27  分类: 清明 手机版

篇一:《观歌舞剧“清明上河图”有感》

观歌舞剧“清明上河图有感”

赵兰写于2006年

提起歌舞剧《清明上河图》中的舞蹈动作元素,说来话长......。 《清明上河图》发生地在北宋王朝的京都——东京汴梁(今河南省开封市),作为当时世界最大、最繁华的都市之一,昔日开封一定是个风景如画、人杰地灵的好地方。但是在今天,若想用舞蹈的形式体现当年宋都的人文景象却十分困难,比在任何一个地域做任何一个朝代的作品难度都要大。因为,在现今被普遍认可的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科书中,找不到宋代传统舞蹈的样式,也没有中原地区民间舞的代表性作品。什么原因呢?

其实舞蹈作为文化,是各民族和各地区人文进步历史的活化石。尤其是带有强烈地域色彩的民族民间舞蹈,它的动作在几千年漫长的岁月中,无论怎样颠沛,几乎都能保持着原有的根基流传于民间。这一是要归功于长期游走乡间、世代相传的民间舞蹈艺人和传承人。而要归功于上个世纪50年代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

中华民族的舞蹈史很特别,中国舞蹈经历过汉唐鼎盛时期之后,在历史的记忆中出现了长时间的空白。从隋唐五代起,特别是宋代以来,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舞蹈史出现了一个断层期,长达好几百年,间隔好几个朝代,这是我们民族舞蹈艺术的历史性悲哀。

造成这样局面的原因来自于皇室、宫廷,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官方”。在古代,宫廷艺术即代表着国家艺术。那时的宫廷有严格

的“宫廷乐舞”机构和制度,(也就是我们当今社会的“国家歌舞团”),由国家奉养的队伍,专门从事歌舞表演。不同的是她们不表演给老百姓看,而只为皇室服务,包括“外事活动”等,也可以说是一个为国家服务的机关。

到了公元907年唐代灭亡的动荡历史时期,出现了五代十国的格局,这个时期大约有50多年。开始时,五代十国还勉强延续着宫廷乐舞的制度和机构(也就是国家歌舞(转载自:www.xiaocaOfaNWen.com 小草 范 文 网:清明上河图歌女声版)团制度和机构),但虽然承袭唐制,却又远不如唐代兴盛。逐步,随着宋代的建立,宋家皇帝宋徽宗酷爱书画,加上那时经济状况远不如发达的唐代,那么随着皇帝的喜好,先后就解散了宫廷乐舞机构(即解散国家歌舞团),将歌舞艺人们发放生活费遣散到民间去了。这些艺人即不懂务农也不会务工,在民间只能靠卖艺为生,并不断在民间繁殖。也就是从宋代开始,“中国舞蹈”由宫廷流落到民间,民间舞蹈开始大规模流传和盛行。在史书上被称作“宋代的队舞”(即民间艺术社团,今天俗称“民间舞”或“社火”)。

自从宋代解散了“国家歌舞团”之后,宫廷艺术(也就是国家艺术)发生了很大变化,常说的“唐诗宋词元曲”,就是说宋代盛行“词”,元代盛行“曲”。“词和曲”紧密相联,都与说唱(吟唱)有关。在那个时代“曲艺”开始在官方盛行,皇家也逐渐改以“听书”作为精神享受。元代时间不长,即进入明代,此时在曲艺的基础上开始有了戏曲,直到清代,戏曲受皇家追捧,使得中国戏曲越来越讲究,越来越完善,发展到了极致。在介绍雍正皇帝和乾隆皇帝的书中都能够看到,

清代皇家经常和“戏子”交往,甚至皇子业余时间也会去做“票友”唱几场戏,各地的官家更以包养名戏子戏班为时髦,比方《红楼梦》中的贾府、包括民国时期的著名小说《家》等都有形象的描写。这时候,我们可怜的舞蹈在中国的艺术舞台上彻底消失了。并且一消失就是八九百年。

在中国的词汇库里有一个词叫“看戏”,很长时间以来,这个词是所有“舞台艺术”的代名词,中国人只会说“看戏”,找票的时候会说“谁有戏票”,连我们遗留下来的文物古迹也都叫做“戏台、戏楼、戏园子”,在那么漫长的历史时期,那么大中国、那么多的人口,再也没有出现过如汉代赵飞燕、唐朝胡姬那样名垂千古的舞蹈家,直到1949年中国共产党解放中国的时候,在中国大地上,仍不存在任何一个正规的歌舞艺术团体和可以供舞蹈演出用的剧院。

直到上个世纪50年代,中国舞蹈艺术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当时的文艺工作者在中国共产党的号召下决心重建中国舞蹈艺术体系,这个重建的工作从50年代开始,使中国舞蹈的艺术体系从无到有,在人类艺术发展史上留下浓重一笔。

50年代的采风活动结了一个很大的果实,就是促成了建国以来的第一届全国歌舞调演。很多被挖掘整理出来的舞蹈都被冠以地域的名称,在那一次调演中首次亮相,并被社会迅速认可,随后又经过各路专家反复规范和流传,成为现今中国各民族和各地域民间舞蹈的“代表性”语言,例如:胶州秧歌;安徽花鼓灯;陕北秧歌;东北秧歌;云南花灯??,东西南北煞是好看,却惟独不见中原!其实现在

来看,很多舞蹈虽然来自民间采风,却绝对还要归功于采风之后,艺术家们对素材进行的深入加工整理和美化规范工作。而50年代的那次重建中国舞蹈体系的历史机遇期,可能被刚刚走出战争阴影的苦难的中原人民无意间放过了。

无论是史书也好、近代的民间采风也好,“宋代舞蹈”和当年的京都“东京汴梁舞蹈”始终无人触摸过。那个朝代、以及生活在那个朝代的开封人(也许是整个河南人)成为“被舞蹈遗忘的角落”,那里的人们似乎并不想知道自己的祖先是否有“舞蹈”,也不关心宋代舞蹈究竟是什么样子?当年的东京汴梁人究竟是怎样一个生活状态?

因此,寻找这个剧目的“动作元素”就成为当今舞蹈艺术家门遇到的最大挑战。我们没有可以参考的动作图片,也没有前人留下的任何舞蹈影像,怎样让我们剧中的角色活在被人们认可的、那个充满浪漫、悠然、闲散的宋代古都“清明上河园”中?他们应该跳什么样的舞?以什么样的步态和姿态出现?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有句老话“一张白纸好画最好最美的图画”,宋代舞蹈的缺失和中原舞蹈的空白使我们遇到困境的同时也拥有了极大的想象和创造、发挥的余地,我们要寻找各种理由,来创造剧中所需要的特殊动作语言,它必须符合《清明上河图》中描绘出的环境性格,符合当年开封人拥有的“皇城根”文化特定的安逸、优越感。编导们需要用艺术创作的眼光来扑捉那个时代留给我们的“想象”,手中只有那张发黄的、珍贵的、世界级文化遗产《清明上河图》,当把它细细地看过来看过去,不放

过一点点激发艺术想象的火花......果真,我们从这幅画卷上发现了独特的“性格特点”!在北宋时期,社会还没有进入真正的农业化时代,当然更不用说工业了。那么作为一个世界最大的都市来讲,它的市民构成主要是城市手工业者、商贩。开封府作为“皇城”是一个典型的“消费城市”,住满了来自各地的“达官贵人”、“文人学士”、“浪人艺伎”,特别是王孙贵族聚集。因此,在“清明上河园”中的人,大多数有一个共同特征——游手好闲!这一点从图中人物形态中可以看到很多。其中最能使人眼前一亮的就是画中出现多次的“斜肩松胯”的人物形象,看起来不怎么美,却非常另类,非常有性格特点,很有意思。

艺术创作绝不是重复。创作者必须要“活着”,以一个艺术家的眼光来观察生活中每一点细微之处,对每一个瞬间都要敏感,对每一个形态都要敏感,把自己的生命和生活的生命融合在一起??,我强烈地意识到这个“斜肩松胯”的形象,将成为舞蹈家用来进行这个剧目创作的“语言元素”,找到这个点的我兴奋不已!

??

篇二:观《清明上河图》有感

观《清明上河图》有感

清明上河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北宋张择端所作。这幅风俗名画生动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北宋汴京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是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

在五米多长的画卷里,既有远处郊外的驼队马帮、农院田庄,也有近处街市的士农商贾、街坊摊贩。既有贯穿全画的交通枢纽汴河,也有楼宇街边的算命说书艺人。全画共绘了814个各色人物,牛、骡、驴等牲畜73匹,车、轿二十多辆,大小船只二十九艘。房屋、桥梁、城楼等各有特色,体现了宋代建筑的特征。如此丰富多彩的内容,为历代古画中所罕见。各色人物从事的各种活动,不仅衣着不同,神情气质也各异而且穿插安排着各种活动,其间充满着戏剧性的情节冲突,令观者看罢,饶有无穷回味。

说起《清明上河图》,就不得不提及明代著名画家,“吴门四家”之一的仇英,他根据“清明上河”这一题材,参照“宋本”的构图结构,以明代苏州城为背景,采用青绿重设色方式,重新创作了一幅全新画卷,风格与宋本迥异,描绘的是明朝中期苏州热闹的市井生活和民俗风情。仇英版《清明上河图》要比宋本长一倍,达到987厘米,高度是30厘米,画中人物超过两千。与呈现汴梁风土人情的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相比,仇英版《清明上河图卷》中房屋建筑更为规整宏大,崇楼台阁、深宅大院,连商铺的门面也颇为宽敞,画中裱画店、银楼、香楼、古玩瓷器店等,正是明代新兴的行业,加之女伎歌舞弹唱、校场骑射练武等场面,明代的繁荣景象可见一斑。

张择端版《清明上河图》不仅仅是一件伟大的现实主义绘画艺术珍品,同时也是一幅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风俗长卷,成功地描绘出汴京城内及近郊在清明时节社会上各阶层的生活景象。对人物、建筑物、交通工具、树木、水流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处理,非常巧妙,整体感很强,具有极大的考史价值。此后历代绘制的都市风俗画,无不受其影响。

仇英版《清明上河图》虽说以宋本为参照,但茶肆酒楼、装裱店、洗染坊细微处体现的则是江南水乡特有的生活情致,天平山、运河、古城墙,当时苏州地区标志性建筑皆清晰可辨,整个画卷充满山清水绿之明媚。此画虽曰摹本,但房屋结构,人物服饰,均已明显地呈现明朝的特点,它真实的向我们展示了明代江南一带经济、政治、文化、军事、民俗等社会状况。为研究明代历史提供了可靠的资料。此画本身也是一份极难得的风俗画杰作,包含着艺术家的自身风格。 两幅《清明上河图》,各自描绘了清明时节北宋和明代社会各阶层的生活情景和繁华,展现了各自朝代的盛况规模宏大,场面壮观,结构严整谨密,笔法细致古雅,均可称之为国宝中的精品。

篇三:清明上河图赏析

清明上河图赏析

清明上河图历史背景:北宋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最繁华、文化最繁荣的王朝。我国四大发明中的活字印刷术产生于北宋,指南针和火药也在北宋得以完善并开始实际运用。北宋在农业和工业方面也是最发达的,北宋初期几十年,全国耕地扩大了将近一倍,经济总量远超盛唐。在文学艺术方面,北宋更是成就斐然,唐宋八大家中的6位都是北宋时期的,宋词更是与唐诗并称为我国古典文学艺术的两大瑰宝。特别是在城市发展上,北宋彻底打破了“坊”(住宅区)、“市”(商业区)的界线,商铺可以临街开设,不再采取集中封闭的方式,人身更加自由,因此现代意义上的城市实际上是从开封开始的,这是城市建设史上一个重要转折点。这在《清明上河图》中都有充分的反映。

《清明上河图》图中画宋汴梁的都市生活万象:首段,描写郊原景色。枯树草桥行旅不绝。中段,描写虹桥之景。大船两艘穿过虹桥,行人云集。末段,画城内街景。歌楼酒市,作坊医家,人物众多,街头繁华。全幅场面巨大、结构严整、笔法细致,是历代流传有绪的名画。 张择端,字正道,南北宋之交的画家,东武(今山东诸城)人。《清明上河图》是张择端在宋徽宗朝任朝翰林画院画史时所作。这幅长卷为绢本,淡着色,画幅高24.8厘米,长528.7厘米。它是一幅用高度现实主义手法创作的长卷风俗画,通过对市俗生活的细致描写,生动地再现了北宋汴京升平时期的繁荣景象。

张择端完成这幅歌颂太平盛世历史长卷后,首先将它呈献给了宋徽宗。宋徽宗因此成为此画的第一位收藏者。作为中国历史上书画大家的宋徽宗酷爱此画,用他著名的"瘦金体"书法亲笔在图上题写了"清明上河图"五个字,并钤上了双龙小印。

清明上河图在当今社会也有重要的意义: 一、以人为本。关注人的生活,注重人的感受和需要,不断提高人的生活水平。《清明上河图》最打动我的,正是普通的市井小民悠闲地过着属于自己的生活。长久以来,我们对城市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片面追求空间的拓展和延伸,或认为城市是钢筋水泥的简单叠加。其实城市不是高楼大厦、钢筋水泥,也不是霓虹闪烁、豪车如流,城市的根本在于人,人才是城市系统的主体,才是城市发展的目的和动力。我认为,这是《清明上河图》最根本的价值观。

二、文化保护传承。就是要注重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文化不仅是对时空的最好见证,也是一个城市区别于另一个城市的本质特征,更是人们的精神家园,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情感认同与心理慰藉的作用。同样,文化也是最好的城市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宣扬载体,它的真切与深刻是任何标语口号不能企及的。因此,我们一定要把文化作为一个城市的根基和灵魂,认真研究建设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积淀和文化特征,以及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反映,不断使文化得到延续和发展。这也是《清明上河图》解读的城市价值观给我们的重大启示。

三、注重和谐。《清明上河图》不仅描绘了热闹的街道,鳞次栉比的屋宇,还有卖茶水、算命的摊贩,坐轿、骑马、挑担、赶毛驴运货的过往行人;不仅有市内的繁华,还有青色的城郊,以及穿城而过、给城市以滋养、以生命的汴河,整个画面呈现的市井风韵、人景相宜,是对和谐理念最生动的阐释。和谐是中国古老的价值观,和谐不仅是物与物的和谐,还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每个人内心的和谐。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不仅要考虑城市与依托的山川、河流等大自然的内在和谐、内在血脉联系,还要充分考虑人与物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使城市成为和谐的产物,和谐的集合体。这也是《清明上河图》传递出的又一价值理念。我认为清明上何图留给我们最精华的部分就是它的文化,特别是宋文化。宋文化留给我们的不仅是文化风俗、历史遗迹,更是其承载和体现的精神价值。宋文化的核心价值是什么?就是宋词中体现的对生命、爱情、祖国的热爱,就是《清明上河图》体现的市井文化,更 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穿越时空的精神财富。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