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节日
当前位置:首页 > 节日庆典 > 其他节日 > 列表页

古代节日庆典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7-03-21  分类: 其他节日 手机版

篇一: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内涵及其现实价值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现象分析

13教育技术学周芸

随着改革开放和对外交流的日益加深,外国特别是西方节日逐渐在中国流行起来。我们看到,现在很多的年轻人特别热衷于过情人节、圣诞节,而中国传统节日中必须有的一些习俗被淡化了。比如春节回家、清明扫墓、中秋赏月吃月饼等等。而且,很多节日都流于形式,甚至仅仅变成了一种吃的节日,其中一些深层次的文化的东西渐渐被人们淡忘了。对此,国务院对国家法定节假日进行了调整,明确规定: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这三个传统节日为法定节日。笔者认为此举是及时的,而且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中国传统节日作为一种行为层面的传统文化,它根植于古代农业社会文明。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它通过对天人、群己、义利等关系的约定,形成了自身特定的文化内涵。同时,它还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有效方法,提高民族自信心的重要途径,因而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价值。

表现形式:

传统节日中的饮食文化:

众所周知,中华民族的节日里蕴藏着丰厚的“吃”文化。在某种程度上,我们的节日就是一路“吃”过来的。如:春节吃饺子,正月十五吃元宵,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等等。而且,绝大多数传统节日都是在古老祭祀仪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些伴随着祭神、祭祖以及节日饮食而逐渐形成一种习俗的食物,都负载着一种深厚的民俗情感。它们不仅为后来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且,节日食品的献祭、馈赠与集体分享,构成了中国节日物质生活的重要传统,体现着中国人处理天人关系与社会关系的表达方式。

传统节日中的服饰文化:

每逢节日来临,人们都会穿上节日的盛装,这在春节时候体现得尤为明显。可以说,节日是一个民族的特色盛装的展示舞台。与便装相比,盛装雍容、典雅、庄重、讲究、繁琐,它更注重节日文化内涵的表达与展示,是我们研究一个民族历史、文化、艺术、工艺的重要参照,具有更为重要的历史认识价值、艺术价值、文化价值①

和科学价值。比如唐装的演变和发展就是很好的例证。

传统节日中的节日仪式文化:

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最早起源于祭祀。发展到今天的节日庆典活动大多都与古老的祭祀仪式、迎神赛会、驱邪免灾等活动有密切关系。保留到现在的民俗活动,如安塞腰鼓、端午龙舟、上元花灯等,不仅增添了中华民众的节日乐趣,也成了中华民族文化独特的一部分。

另外,作为与节日仪式相关的民间文艺,如祭神神词、神话、传说、故事等民间文学样式,祭神歌舞、戏剧等表演艺术以及搭建神棚、扎纸结彩等民间工艺,也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宝库。

历史原因:

天人合一的自然和谐:

中国传统节日根植于中国古代的农业社会文明。几乎每个节日都是一个节气,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总结大自然的运行规律而逐渐产生的。在节日的选择上体现了人顺应自然的理念,让民众依照自然节奏、适应气候周期的规律进行农业生产,而对节日的庆祝体现了人们祈盼农业生产的风调雨顺。这一点很好地阐释了中国传统节日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另外,在节日中,人们非常注重人与自然的亲近。如:在春天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在清明踏青娱乐,端午节划船竞赛,中秋节仰望天空中的明月等等。这些节日活动都可以让人们亲近大自然,感觉到“天人合一”的氛围,使人们更加注重自身与大自然的和谐。

人与自己内心的和谐:

“伦理本位是中国文化的一个基本特征”。中国传统节日都有贵人伦、重亲情的特点,显著体现着中华民族传统伦理和礼俗,成为维系中国社会人际关系的重要感情纽带。比如合家团聚是春节和中秋节最显著的特点。另外,贵人伦还体现在对孝道的重视。每个节日几乎都有对祖先的祭祀仪式,表达对先人的怀念和孝思之情。重阳节注重敬老孝亲;端午节又称“女儿节”,妇女回娘家,女婿看望岳父母等。这些都体现了对长辈的关心和孝道。

还有不可不提的是,中国传统节日还具有协调人际、增强成员凝聚力的道德功能。传统节日中包含着各种礼仪、仪式,这些礼仪、仪式实际上是一种道德约束。而这些约束又会体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成为人们生活中伦理道德的一部分。所有的

人都要遵循此种伦理关系,遵守其内含的道德要求。

现实原因与价值:

从2008年开始,我国的公休假进行了较大调整。其中最大的亮点就是把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这三大传统节日列为法定节假日。同时还将春节放假日期提前至除夕。在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等洋节日日益冲击我国的传统节日文化之时,国家从制度层面上确立了传统节日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具有特殊的时代意义。中国传统节日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和文化内涵,是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的文 化载体。它的重要的现实价值需要我们从全方位的角度进行挖掘和开发。 中国传统节日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有效方法:

中华民族各种传统节日均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多彩的风俗习惯,堪称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是铸造“民族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多元文化并存的世界上,如果能剔除其中的糟粕内容,充分挖掘其中的有用成分,就能起到提升中华民族的整体文化素质、满足人民的文化需求,并促进民族文化传承的作用。例如,人们利用节日定期进行传统的表演与传统的教育,使传统在民众生活中得到延续和加强。传统有时隐藏在生活的背后、隐藏在人们的思想深处,人们要选择具体特殊的时间将它呈现出来。通过各种习俗活动,让人们在耳濡目染中自觉理解、接受传统,从而实现传统文化的传递与继承。

传统节日能够促进旅游经济的发展,促进节日消费,改善人民生活:

现在,春节、“五一”、“十一”三个旅游黄金时间已经形成。其中,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一直是节日消费的热点。例如,春节期间,仅北京的地坛庙会就有200多项文化活动,有时每分钟进入庙会旅游参观的人数竟能达到126人,其中不乏外国人。据不完全统计,北京市每年春节就有300万人左右参加庙会活动。东城区群众文化工作委员会的民意调查显示,99.5%的人认为,庙会恢复了文化传统,活跃了节日气氛,体现了社会的安定团结和人际关系的友好祥和。这是利用传统节日文化发展经济,促进节日消费的典型例证。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

传统节日文化的发展能够增强民族凝聚力,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安定团结、维护祖国的统一:

古往今来,传统节日承载了太多的人文内涵特别是情感内涵,人们对它格外珍重,因此很少有人会在这个时候去蓄意破坏这个难得的社会和谐;有时,节日甚至还能

使战争中的人们暂时乃至长期放下武器,实现和解和和平。每逢春节、中秋等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海内外华人华侨、中华儿女,无论是国家首脑还是普通百姓,无不欢欣鼓舞,普天同庆。这些中华民族传统佳节成为我们振奋民族精神、弘扬民族文化、发扬民族传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认同感的契机。例如,每年的春节从除夕夜到正月初一凌晨的春节联欢晚会,都会有无数观众守在电视机前欣赏。遍布世界各地的华人华侨也都能通过电波感受到节日气氛。此时的民族自豪感、民族认同感无疑能得到最深刻的强化。每当清明来临,台湾、东南亚和其他地区的炎黄子孙、华人华侨纷纷回祖国大陆省亲,祭祖扫墓,无形之中就增强了祖国大陆与台湾地区以及其他国家之间的联系,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可见,在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方面,节日文化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⑤

个人评价:

传统节日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大历史文化遗产,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民族成员情感、知识、智慧、伦理规范的凝聚。它不仅是我们民族创造新文化的凭借与基础,同时它也构成了我们时代生活的一部分。虽然从整体上看,传统文化已经成为过去,但其中优秀的文化精华部分已经融入了我们的生活,依然拥有着巨大的现实价值。因此,我们一定要重视传统节日文化资源的保持、保护与挖掘,让中国传统文化不断发扬光大。对于节日在文化上的内涵,从全世界来看都有淡化的趋势,东西方参与节日庆典的人们,大多已经剥离了对各自节日起源及背景的束缚,文化起源及节日背景的意义,已经成为传统文化跨出国门时的一种特别护照,有了这种文化内涵,优秀的节日才更容易被全世界的人们所接受。今天的中国正在进行着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正在更紧密地融入到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并积极学习西方的先进文明和经验。在这样的变化中,中国要保持自身文化的优越性,才能不被时代所抛弃,才能不落后于世界潮流。

篇二:中国传统礼文化

中国传统礼文化

一、礼是什么

礼仪之邦,“礼仪三百,威仪三千”

1、礼的本质:是一种社会实践(《说文·示部》:禮,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也是一套复杂的表情达意的符号系统(礼、乐、诗)。它有观念系统、行为系统、物质系统,有视觉系统,也有听觉系统,还包含心理感受。

与法的异同:礼需要践行,法不能违背,背礼受舆论谴责,违法受刑罚处罚,礼靠自觉,法靠强制。它们都具有社会规范功能,礼的某些规范可以经统治者的立法机关认可而成为法律,某些法律规范在经过长期的传承后可能会变成礼。中国古代的很多礼仪规范实际具有现代意义上的法的特点。

2、礼的形态

(1)礼义:礼的精神内涵

我们通常礼理解的礼是礼仪、礼节、礼貌、礼物等意思。这些只是礼的外在表达形式。在涵古人看来,在这外在的形式后面有更为根本的精神内涵,没有这种精神内的礼是虚伪的,也不能很好地践履礼,所以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这种意义上的礼通常被称为“礼义”,有时也单用一个礼字。如,孟子的的“四端”中的礼就是这种形而上层面的礼;荀子说的“礼者,人道之极也”,《礼记·乐记》说:“礼者,理之不可易者也”,都是这个意义上的礼。

正是礼具有这样一层含义,所以《礼记·曲礼》中说:“敖不可长,欲不可纵,志不可满,乐不可极。贤者狎而敬之,畏而爱之,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积而能散,安安而能迁。临才毋苟得,临难毋苟免,(很)恨毋求胜,分(忿)毋求多,疑事毋质,直而毋有(坚持?)。”

这段话讲的是礼的作用,很明显这里的礼是指人行为的内在尺度,也就是一种行为原则。

(2)礼仪:礼活动的程序与形式

我们通常说的婚礼、丧礼、寿礼等都指是礼仪,还有古代“五大礼”的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各项中的具体典礼活动也都是礼仪的意思,它们一般都有一套相对固定的行为、器具和礼品的规则秩序。

(3)礼制:具有政治色彩的礼仪质、量化规范(礼数)

礼的一大功能就是孔子说的“正名”,即表征不同阶层人的身份、地位、权利等,所以根据礼仪活动目的以及礼仪主体者身份的不同,古代各种不同的礼仪活动都有相对固定和统一的规制。

《郑伯克段于鄢》:“祭(zhai)仲:‘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

孔子的“是可忍,孰不可忍!”,原因:季孙氏举行“八佾之舞”。按照周礼规定,八佾是天子的规制,诸侯是六佾,大夫是四佾,士是二佾。

《礼记·礼器》:祖庙建制: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一祖),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庶民无庙)。丧礼:天子七月而葬,诸侯五月而葬,大夫三月而葬;天子五棺二椁,诸侯四棺一椁或三棺二椁,大夫二棺一椁,士一棺一椁;木材:君椁松木,大夫柏木,士杂木;含饭:天子珠,诸侯玉,大夫玑(不圆的珠子),士贝,庶民谷实。宫室:天子之堂高九尺,诸侯七尺,大夫五尺,士三尺。等等

(4)礼俗:具有民族性或地域性的礼仪传统与习惯

为了同样的目的,在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礼仪形式往往有很大差异。以婚礼为例,汉族的婚礼跟少数民族就同,土家族至今还流行“哭婚”。丧礼差异更大,汉族以土葬为主,少数

民族有的是水葬,有是天葬,有是崖葬等等。

(5)礼节:人与人之间社会交往的礼仪形式

包含态度即礼貌,也包含礼仪。尤其国家之间的交往尤其重要。

胡锦滔没有受到国宴待遇国人不满。

前592年晋(卻(却)克瞎一眼)、鲁(季孙行父秃头)、卫(孙良夫跛脚)、曹(公子首驼背)四国残疾使臣出使齐国(朝聘之礼),遭齐顷公戏弄,后卻克为四国联军统帅打败齐军,兵临齐都临淄,齐顷公只好让人带着传国之保送给四国,并答应承认晋国盟主地位,答应以后按期朝见,并答应归还以前侵占鲁卫的领土。四国还不依不饶,要萧夫人(顷公夫人)做人质,该齐国垄亩为东西走向以利于晋国兵车来往。

(6)礼教:以礼为内容的教育活动

二、礼的起源、发展与变化

1、礼的起源

礼作为一种表情达意的特定仪式起源于原始人的宗教性活动,如图腾崇拜和亡灵悼念。《礼记·礼运》:“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其燔黍捭(bai,分开)豚,汙尊而抔饮,蒉(kui,盛土的草包)桴(fu, 鼓槌)而土鼓,犹若可以致其敬于鬼神。及其死也,升屋而号,告曰:‘皋——某复!’然后饭腥而苴(ju, 大麻的雌株)孰。故天望而地藏也,体魄则降,知气在上。故死者北首,生者南乡,皆从其初。”这种活动表达的是一种尊敬之情,是一种“爱”之情,所以当社会发生分化,处于对上层人物的尊敬还爱戴,对上层人物的礼也就出现了。由于礼能让人高兴(荀子:礼以顺人心为本??顺人心者,皆为礼),处于交际的需要,不仅对上层而对同层次的人也施礼,甚至对低于自己层次的也施礼。在这里尽管礼的形式和内容可能有差异,但其基本精神——敬重人让人愉快,则是相同的。例如,古礼中的九大跪礼不仅有臣对君的跪礼也有君对臣的跪礼。礼实践的这种相互性,是礼区别于法和刑的一大特点,后者是单方面行为。通俗语言中的“礼尚往来”、“有来无往非礼也”,正是对礼实践这种相互性的反映。这是由“礼以顺人心为本”的精神实质决定的。(这里我们就能很好理解孔子说的“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的依据了)

礼后来泛化到社会关系的各个领域,成为调节社会关系基本手段,有人也从这个角度来解释礼的起源。如荀子说:“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起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以求。使欲不穷乎物,物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礼论》)这里荀子的礼,带有国家法律制度的色彩。很明显,这种意义上的礼,是在政权产生之后或与政权同时产生的。

关于礼的起源还有别的说法,如《礼记·昏义》说:“夫礼始于冠,本于昏”;《礼记·内则》说:“礼始于谨夫妇,为宫室,辨内外。”这主要是作为伦理规范意义上的礼,它也较作为宗教性仪式意义上的为晚出。

关于礼起源的这后两种说法,实际是礼由神文精神向人文精神转向的产物。

2、礼的发展与变化(作为上层建筑和民间习俗)

中国古代礼的发展肯定经历了有民间礼俗到国家制礼、有原始礼仪到文明礼仪的发展过程。孔子曾经说:“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论语·先进》)这是说从礼的发展看,礼先存在于民众(野人),后发展至上层贵族于文人(君子)阶层。

中国礼的发展连同中国整个社会基本是一个连续发展过程,其中有继承也有变化,但一直到中国古代社会结束没有中断过。孔子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论语·为政》)周礼继承殷商之礼,殷商继承的是夏礼。当然礼的起源不是夏代。《通典》中说:“自伏羲以来,五礼(嘉、吉、军、宾、凶)始彰;尧舜之时,五礼咸备。”至于这是否属实,现在并没有可靠的证据,它说明

的问题则是中国古代的礼文化源源流长,是在继承中发展的。

在礼文化的发展上,周代初期的周公记但姬旦有过巨大贡献,相传是他制定了《周礼》。周礼是在继承夏商两代礼文化的基础上制定,比前两代有更大进步。在孔子对夏商两代礼文化的评价是:“夏道尊命,事鬼敬神而远之,近而忠焉。先禄而后威,先赏而后罚,亲而不尊。其民之敝,蠢而愚,乔而野,朴而不文。”“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先罚而后赏,尊而不亲。其民之敝,荡而不静,胜而无耻。”(《礼记·表记》)对周礼的评价则是“周监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八佾》)

周礼可能并不是一人所作,甚至可能不是一个时期的成果,但姬旦作为发起者组织者的贡献应该是不可否认的。

《周礼》在当时的作用可是说就是一部立国法典,准确的说是一部国际法典,内容涉及宗教、政治、军事、教育、经济、外交、节日庆典、日常生活等社会领域的所有方面,因此成为其后中国各朝各代制定各种礼仪的经典参考文献。但其后任何一个朝代都没有再制定如此全面的礼仪典籍,其中主要原因是自战国开始中国逐步走上“法治”社会的道路,法代替礼成为调节社会关系、维护社会关系的主要工具。此后中国源源流长的礼文化主要以大众文化的方式流传于民间(老子:礼失,求诸野)。但是,在某些方面统治者还重视礼文化建设的,特别是为了配合和加强其集权式统治,各朝都重视朝廷礼仪。《史记》当中就记载过秦统一天下后“悉六国礼仪,采其善,虽不合圣制,其尊君抑臣,朝廷济济,依古以来。”(《史记·礼记》)汉政权建立后汉高祖命孙叔通指定礼仪,孙“采古礼与秦仪杂就之”。其后各朝也有相应的礼仪制定活动,但跟秦汉两代一样大都限于朝廷礼仪,且大都继承前代,变化不大。

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始(大陆加上文化大革命),传统文化受到强烈批判,传统的礼文化也就到此出现了断裂。现在传统礼文化尽管在民间还有遗存,但那种体系化建制化的礼文化已经找不到了。现代法治代替了传统的礼治,但中国礼文化和礼治传统仍旧给我们的现代教育以可贵的启示:在对人的规范上首先应该注重良好观念和良好习惯的培养,然后才是借助强制和惩罚。

三、丰富繁荣的中国古代礼文化

中国传统以礼治国,因此礼遍布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一)中国古代礼仪的主要分类

中国古代礼仪分类不只一种。《周礼·春官·大宗伯》有“五礼”之分,即吉、凶、宾、军、嘉。《礼记·王制》有“六礼”之说,即冠、昏、丧、祭、乡、相见。《大戴礼记·本命》则分为九种,即冠、昏、朝、聘、丧、祭、宾主、乡饮酒、军旅。“五礼”说主要是以国家为礼仪主体的分法,且具有更强的概括性,因此是最通用的分法。“六礼”说更贴近民间大众生活。“九礼”说基本是对前两种划分的取舍合并。

吉礼,“以吉礼事邦国之鬼神祗”,即祭祀之礼。由于祭祀的目的是为了向神灵祈求吉祥安福,所以叫吉礼。

凶礼,“以凶礼哀邦国之忧”,即遭遇不幸时实施的礼仪,又分为丧、荒、吊、襘(gui)、恤等礼。

宾礼,“以宾礼亲邦国”,顾名思义就是接待宾客之礼,主要是指周王朝接待各诸侯国的国君或使臣之礼:春见曰朝,夏见曰宗,秋见曰觐,冬见曰遇。

军礼,“以军礼同邦国”,就是用军(兵)维护统一秩序之礼,分大师、大均、大田、大役、大封等五种军礼。

嘉礼,“以嘉礼亲万民”,顾名思义就是“嘉奖”性质的礼仪,其目的是为了赢得人心,维护团结。又分为饮食(乡饮)、昏冠、宾射、飨燕(天子举行的大宴小宴)、脤(shen,去声)膰(fan,阳平)、贺庆等礼仪。

上述五种礼仪是指周礼中礼仪,主要是以天子或国君为主体的具有浓厚政治色彩的礼仪。先秦典籍中说的“礼不下属人”中的礼,应该主要是指上述礼仪。但社会的发展和大众文化素养的提高,使得礼不再是王室和贵族阶层的专利,且上述五种礼仪的内容也发生了变化。

(二)中国古代祭祀之礼

昭穆制度,用尸制度

礼起源于祭祀,祭祀之礼也是中国古代礼仪中最种类最多的一类礼仪。中国古代是个泛神教的国家,不仅有天地山川日月星辰,还有先宗先祖先帝先师,四面八方行行业业,祭神祭鬼祭仙祭佛。这样的祭礼仪也就不计其数,所以这里只能择其要者而述之。

1、祭祀天地

天地之神是中国最大的神,因此只有他们的儿子——天子才有资格祭祀他们。周代祭天叫“郊祭”,因为祭祀的地点选在国都的郊外,一般是在南郊,要建筑一个圆形的祭坛,叫圜丘。时间一般选择在冬至,因为这天开始白天变长,也许在古人看来这标志者天地之神开始复苏,由阴转阳。祭祀这天天子早起身着礼服带领百官来到圜丘,天子面西而立,鼓乐齐鸣,然后开始祭天。祭天的主要内容是向天帝祭献礼品、牺牲和美酒。礼品主要是玉璧、玉圭、缯帛。祭天的牺牲叫太牢,主要牛、猪、羊,在祭坛前把它们宰杀,连同带去的其它礼品一同放在柴垛上,由天子亲自点燃柴垛焚烧它们。烟雾升腾至天上,天帝也就享受到献给他的礼物了。此即为“燔燎”或“禋祀”。酒和牺牲的鲜血无法燔燎,那就找一个代表天帝的“尸”向他敬献。献完鲜血以后,要依次献五种酒,这叫“五齐”。除了向尸献酒、血还献其他食物如全牲、大羹、黍稷等。尸也要代表天向祭献者答谢三种酒,称“酢”。这些仪式之后,天子跟舞队一起跳“云门之舞”。最后是天子与其他祭者分享酒醴,后世叫“饮福”。天子还要把祭祀用的牺牲分给宗室属臣,称“赐胙”。

秦汉以后尽管祭天的具体形式发生很大变化,但祭天作为国家最高的祭祀活动却一直流传下来。北京的天坛公园就是明清两代帝王祭天的场所。天坛公园的主体建筑仍旧是由周代流传下来的圜丘,分上下三层,每层的栏板、望柱、台阶都取天数,即九或九的倍数。天坛公元还有两个建筑一个是用于祈求丰收的祈年殿,一个是供皇帝更衣休息用的斋宫。

中国古代在宇宙观上有“天圆地方”之说,因此祭祀天的祭坛建为圆形叫圜丘,相应地祭祀地神的祭坛则建为方形,称方丘。所以北京除了在东南郊有天坛在东北郊还有一个地坛。古人还认为大地四周是大海环抱,所以地坛是建在水中。祭地的时间是夏至,祭献牺牲礼品的方式也不是焚烧,而是掩埋。这都是针对于地在下主阴的理念。

天子还有一种更为隆重的祭天地的仪式,此为“封禪”。封是祭天,禅使祭地。这种仪式不是在国都的外郊,而是去泰山。泰山古代被认为是最高的山,且在中国的最东边,所以就成了“五岳之尊”。在泰山上祭天是因为那样离天帝更近,也就对天帝更尊。所以封的仪式在泰山顶上,而禅的仪式则在泰山脚下某个地方(一般是东山脚的梁父山)筑坛进行。

去泰山封禅是一件举国上下的大事,去一次无论在时间还是在人力物力上都能称得上糜费巨大,且沿途惊扰民生甚重,所以真正到过泰山封禅的只有秦始皇、汉武帝、汉光武帝、唐高宗、唐玄宗,宋真宗等寥寥数人。

2、祭祀日月星辰

太阳古人称“大明之神”,月亮古人称“夜明之神”,在古人看来是仅次于天地的两大自然神。故此,北京除了有天坛地坛,还有日坛月坛。日坛在朝阳门外(北京城东面),朝西,月坛在阜成门外(北京城西面),朝东。日坛月坛均为一层方坛。祭祀日月分别在春分和秋分。从明代开始,规定每逢天干为甲、丙、戊、庚、任的年份由皇帝亲自去日坛祭日,其他年份有文臣代祭。每逢地支的丑、辰、未、戌之年,皇帝亲自到曰坛祭月,其他年份由武臣代祭。

星辰之祭主要是五星二十八宿(xiu,去声)。五星分别是东方岁星、西方太白星、南方荧惑星、北方辰星、中央镇星。二十八宿指东方苍龙七宿、北方玄武七宿、西方白虎七宿、南方朱雀七宿。此外还有别的重要星辰。

3、祭望山川

在中国古人看来,名山大川各有神主,所以祭祀这些名山大川也能祈求福佑。亲往山川祭祀为祭,在京都四郊远望而祭之为望,所以祭祀山川有这两种形式。中国传统的大山就是五岳,大川为江、河、淮、济,诸朝所祭就是它们。武则天时给五岳四川封了爵号:东岳泰山为天齐王,西岳华山为金天王,南岳衡山为司天王,北岳恒山为安天王,中岳嵩山为中天王;河渎为灵源公,济渎为清源公,江渎为广源公,淮渎为长源公。到宋代山川封号又提升了,五岳为帝号并配帝后,四渎四海为王号。明代朱元璋时废除封号,以其原名称神。

4、祭祀社稷

社稷是现代汉语中国家的代名词,其本义却是两种神。社即社神,名后土,在古代演说中常会听到“皇天后土”之说,后土即指社神。稷,是稷神,本是周人的祖先,相传擅长农业,故被尊为农业神(转自:wWw.XiAocAoFanWeN.cOm 小 草 范文网:古代节日庆典)即谷神。社神稷神本为分祭,后合二为一,大概二者实属难分。社稷不象天地日月名山大川离人遥远,而是与民生息息相关,所以其庙与宗庙并列,通常是“左宗庙,右社稷”。现在北京的中山公园即是明清两朝的社稷之庙的位置,在故宫的西面。

祭祀社稷不象祭祀天地日月那样只有天子才有权利,而是自天子至庶民都有权利祭祀。《礼记·祭法》载:“王为群姓立社,曰太社;王自为立社,曰王社;诸侯为百姓立社,曰国社;诸侯自为立社,曰侯社;大夫以下,成群立社,曰置社。”立社不仅要封土为坛,还要种植当地有代表性的树,称社树。

祭祀社稷也不象祭祀天地日月那样严肃,而是热闹非凡。在祭社这天,全社的人要停止一切工作,参加祭祀,蒸社羔,做社饼,吃社饭,食社肉,喝社酒,还伴有歌舞。所以,祭祀社稷活动实际就成了民众集会的一个重要节日,由于参加的人多,所以很多人借此机会进行个人社交,或者进行买卖往来。在中国古代,祭祀社神的日子实际是一个集宗教、社交、娱乐与贸易于一身一种重要社会活动形式,所以当西方的society一词来到中国时就被翻译为“社会”了。中国古代土地庙就是民间的社稷庙,几乎村村都有,可见古代此活动之普遍。

5、宗庙祭祀

在中国古代宗庙祭祀重要性仅次于祭祀天地,这仅仅是形式上的主次,在情感上或宗教情怀上,可能更重视宗庙祭祀,因为中国的宗教意识实际是祖先崇拜。战国时期,一个国家消灭另以国家必须毁掉的建筑就是原国君的宗庙和社稷庙。按照古代礼制,宗庙一般建筑在国君家院的左边,与社稷庙相呼应。北京的劳动人民文化宫就是明清两朝的宗庙所在地。

宗庙设置实行“昭穆”制,自始祖开始,父为昭,子为穆,依照世次递嬗排列。跟社稷祭祀一样,宗庙祭祀也不是天子独有的权利,但地位不同宗庙规模不同。周代宗庙制度是: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一祖),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庶民无庙祭于寝。

宗庙祭祀时间有月(初一)祭,四时(每季孟月)祭,还有三、五年一次较为隆重的祫(xia,阳平)祭和禘(di,去声)祭。此外,每逢大事如出征,新王登基等也到宗庙祭祀。

椐记载,周王祭祀宗庙时先占卜选择吉日。周王要斋戒,沐浴,独居十天,禁止一切娱乐性活动,禁止食荤茹腥,禁止心有旁骛。祭祀用的牺牲礼品都要精心挑选,牛、羊、猪、毛色要纯正,璧、琮(cong,阳平)和束帛要完好无损。祭祀过程中让小儿扮演先祖灵魂。祭祀后将祭祀用过的食物分赐给臣属。

(三)中国古代生产之礼

1、射礼

以弓箭为器具,以兽侯或布侯为目标(靶心称为“鹄”,鹄为小鸟,比兽更难射中,故以其为靶心),以诗乐为节奏(天子配《驺虞》,诸侯配《狸首》,大夫配《采蘋》,士配《采

篇三: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价值及其现实意义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价值及其现实意义

摘要: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国文化的集中表现,凝集着中华民族与中华儿女的思想价值与情感观念,贯穿中华几千年延传至今,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是在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的,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传统节日因为其特定的文化价值而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同时中国传统节日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民族自信心提高等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中国传统节日 文化价值 现实意义

2014年初,习近平总书记访问欧洲时谈到:“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蕴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今天依然是我们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其中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无疑是一朵灿烂之花,也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的精神家园,这也是和中国民族源远流长的多元化的文化发展一脉相承。但是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成果的日益深化以及国外文化的渗透,中国的传统节日中所蕴含的文化价值以及一些习俗被慢慢的淡化甚至是遗弃。

中国传统节日做为一种行为层面的传统文化,体现了强大的文化凝聚力和表现力,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传统代表,甚至在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影响到民族精神,所以我们有必要对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价值进行再现,并揭示其现实意义。

一、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价值

一种文化的起源必然有其重要的发展历史的渊源,而文化从本质来说应该是在长期的历史中由于宗教法制或者行为观念的发展而形成的一种价值观和规范,并且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的行为习惯、思想观念的转变,文化的价值和内涵也日趋丰富,而文化结构可以区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个层面。中国传统节日作为一种文化的代表和价值体现,自然也不例外。

(一)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价值的物质层面

1、中国传统节日的饮食文化

中国早期的自然环境和地位位置等决定了中国的农耕经济,由于当时低下的社会生产力,以及对大自然的力量的敬畏,古人出现了很多的祭祀行为,一方面是为了祈求神灵来年确保风调雨顺,阳光和丽,有个好收成,另一方面是为了祈求自身的健康,家人的幸福

等。因此很多的传统节日就在古老的祭祀基础上发展而来,这些伴随着祭神、祭祖等而逐渐饱含深厚民族情感的食物,这些食物不仅为后来中华民族的饮食文化发展奠定了基础,更重要的是节日食物的献祀、馈赠及分享,构成了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重要成分。

2、中国传统节日的服饰文化

服饰凸显的文化特征就是不仅仅是服饰,而是中国礼制社会的一种标志,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服饰不仅仅只是体现中国民族的审美设计倾向和思想内涵,更是特定的文化背景下的一种重要载体。这在春节这个传统节日尤为体现,与便装相比,传统节日的盛装大多是雍容、华贵、典雅、讲究。更关注节日文化内涵的表达和展示,这从我国服饰的特点和发展演变中窥得端倪,是我们研究文化、历史、工艺等的重要参照。

3、中过传统节日的原始观念文化

中国古人对大自然的崇拜源于对自然的敬畏,这里讲的自然除了太阳、月亮等也包括土地上的一切生物,比如端午节采粽叶、包粽子就体现了古人对植物的崇敬,中秋时节的赏月毫无疑问的是古人的月亮这种自然物体的崇拜,春节祭祖,清明扫墓是对祖先的尊敬,发展到今天的节日庆典多与古老的祭祀、迎神、驱邪等活动有关,如上元花灯、安塞腰鼓、端午龙舟等。

(二)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价值的精神层面

1、人与自然的和谐:天人合一

中国的传统节日从根本上说都是古代劳动人民在具体的生产实践和与大自然的搏斗过程中,总结的一些自然界的运行规律,可以说是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古人依照自然节奏、自然节气而进行农业生产,是人类的行为方式和自然界和谐统一的一个良好体现,对节气的庆祝预示着人们祈求天气的风调雨顺,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来天人合一实际上指的就是自然界和人类精神的统一。如春节迎新,清明踏青,中秋赏月,端午赛舟,重阳登高都是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

2、人与内心的和谐:贵人伦

中国传统文化一个基本特征表现在伦理本位,中国传统节日都有着贵人伦,重亲情的特征,中国传统节日成为维系中国人情关系的一个重要且是必要的途径,充分饱含着中华民族传统伦理。比如春节的阖家团圆,中秋也讲究家人的团聚赏月等。其实贵人伦还具体表现在中国民族的传统美德“孝”上,几乎每个中国传统节日都有对家族中族人尤其是祖先的祭拜,表达对先人的尊敬对家族的敬重,如重阳节重敬老,端午节中妇女回娘家,女

婿看望岳父岳母等。从这里看出来实际上这些中国的传统节日是一种道德约束,而这种约束又从传统节日中逐渐的引申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慢慢的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伦理道德理念,所有的人都要去遵循这里面包含的道德伦理。

二、中国传统节日的现实意义

中国传统节日作为中国传统精神文化的历史传承,不仅是在当初生产力低下时的一种历史演变,即使是在现代文明社会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尤其是今年来随着改革开放成果的扩大各种外来文化的冲击下,宣扬中国传统节日中的文化和摆正其现实意义的必要性愈发的凸显,比如从2008年开始,我国开始把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三大传统节日列为国家法定节日,从笔者来看,这绝对是一个值得肯定的做法,从法规法制的层面上确定了传统节日的地位。传统节日的现实价值值得我们从各方面进行深入的发掘与整理。

(一)中国传统节日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从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发展及历史传承来看,中国的传统节日内蕴含了丰富的人文精神、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以及形式各样的风俗习惯,属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因此在现代文明社会提倡的多元化的文化发展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看都是有着其进步的现实意义。对于提升中华民族的文化素质、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有着重要的传承作用。比如春节阖家团圆、清明扫墓踏青、端午节纪念屈原的赛龙舟比赛等传统节日内容所表现出的孝道、敬重、爱国等情怀,这些情怀很容易让人想起对传统文化的记忆、对传统精神的敬重,也有利于激励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不断前进。

(二)中国传统节日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契机

传统节日文化的丰富内涵自然也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而我们都知道越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就越应该是超越教条主义,是一种入夜细无声的影响。所以我们如果以传统节日为契机,在传统节日文化中予以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有效的避免传统的课堂或者学校的教条主义式的思想政治教育,而这种教育往往是空洞乏味很难引起青少年的注意从而缺乏实效性。

比如我们可以将传统节日中的历史人物作为丰富多彩的教育资源,有利于民族文化精神的普及,有利于培养青少年的民族自豪感和对民族精神的认同感。

(三)中国传统节日是人们对美的追求的向往

中国传统节日中的风俗和行为习惯都是人们对美的一种向往与追求,不论是清明踏青、端午赛舟、七夕赏星这种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节日风俗,还是春季回家、中秋团圆、重阳

敬老这种与亲人团圆的行为习惯都是表现出人们对美好意愿的追求。这种美,这种美好应该指的是生命、生活的美,人们通过中国传统节日的风俗自发的去亲近自然,去亲近家人,这无疑是对生命和生活的热爱,这些行为、这些愿望来自于人的内心的渴望,因此它是美的。

三、结语

中国传统节日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可以有效的促进中华民族的凝聚,同时也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有着其深刻的现实意义。因此我们一定要对中国传统节日加以保护,并努力的发扬光大。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