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代表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范文 > 三个代表 > 列表页

如何践行三个代表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7-03-11  分类: 三个代表 手机版

篇一:认真贯彻“三个代表”要求

江主席提出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从根本上回答了新时期我党的性质和宗旨,指明了共产党人追究的崇高目标,提出了对党员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在政治合格上当表率的根本指导和依据。通过开展的“践行三个代表,争做五个模范”教育活动,我觉得作为团级机关的党员干部,理所当然应该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当好政治合格的表率,具体就从以下五个方面当标杆、做样板。一、政治信念坚定理想信念坚定是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安身立命之本,丧失理想信念就意味着背叛。我们每个同志都应当清醒地看到,理想信念并不是虚无飘渺的东西,而是实实在在存在于我们工作和生活之中,它虽然是看不到、摸不着的,但它的作用是巨大的,影响是深远的。马克思主义认为,存在决定意识,而思想意识和思想观念一旦形成便具有很大的反作用。而正确的思想观念、理想信念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经过刻苦学习以及与错误的思想斗争中逐步确立起来的。唯有头脑清醒,信念坚定,才能经受住考验,才能有献身的热情,才能有毅力持之以恒地为党的事业而奋斗。在这个问题上没有中间路可趟,要么保持清醒,站稳立场,要么丧失警觉打败仗。所以我们坚信党的基本路线,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信党中央的的正确领导,做到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听招呼、守纪律,保持高度一致。在这些根本性的问题上,任何时候都不能含糊和动摇。二、思想道德高尚政治品质与道德情操是紧密相连的。一个道德低下的人,一个思想上腐化的人,一个人生价值取向扭曲的人,一个缺乏高尚思想道德修养的人不可能成为政治上的坚定者。通过”践行三个代表,争做五个模范”教育,我认识作为机关干部,能不能保持高尚思想道德情操,不仅是个人的名节名声问题,而是关系政治、关系部队性质的重大原则问题。常言道,做人应看松竹梅,就是说在立身做人上,要有松一样的节气,梅一样的性情。作为部队的干部,应该自觉地把思想道德的标尺定得高一些,自律严一些。做到在事业和名利上,视名利淡如水,看事业重如山;在工作与享乐上,自觉讲奉献、讲奋斗,把勤奋工作作为共产党人的最大的享乐;在爱好与情趣上,要做到耐得住寂寞,经得住诱惑,贞守住气节。只有做到淡泊名利、讲奉献、耐得住寂寞、经得住诱惑,才能有高尚的思想境界,才能站得高,看得远,才能心胸开阔,才能成为毛泽东提倡的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三、营建良好的风气风气正不正,是衡量一个同志、一个集体政治素质好差的重要标志,是检验事业心强不强,有没有战斗力、凝聚力的重要尺度。正风气是关系机关建设的一项根本任务,关系到事业的成败,关系到职能作用的发挥,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所以我们一定要树立以下五种风气:一是学习研究的风气。要按照“践行三个代表,践行五个模范”的要求,大兴学习研究之风,争做学习的模范。通过刻苦学习,不断扩大知识面,不断校正自己的人生坐标,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成为政治上的明白人和思想道德上纯洁的人。要善于运用学习的成果来研究问题,指导工作,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观察、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增强预见性、洞察办和实际工作能力,成为工作上的能人和强手。当今世界是知识的时代,要通过开展各种学习活动,形成刻苦学习和研究的良好氛围。二是团结共事的风气。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战斗力和凝聚力。如果一个单位没有团结共事的风气,就会伤感情,就会败事业,就会害人害己,因此,我们一定要做争做团结的模范,创造亲密无间的内部关系,坚持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相互之间既讲原则又讲感情、讲友谊。要有团结共事的意识,主动搞好团结,主动维护团结,不能斤斤计效,在非原则问题上,不能得理不让人。要不争功诿过,不背后议论,遇到名利就让,遇到困难就上,有了责任要积极承担。只有这样,我们的团结才能亲密无间。三是聚精会神于事业的风气。可以这样讲,我们机关的业务繁忙,只要我们一门心干工作,才能圆满完成党和人民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作为我们部队来说,贯彻“三个代表”思想最重要的是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领导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安全保障。聚精会神干工作,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要谋事而不谋人,一心想着革命事业,一心想着部队建设,一心想着肩负的责任,把心思和精力用在做好工作上。所以作为组织,

要善于坚持真理,明辨是非,作为我们每名同志,要勇于同不良风气作斗争,勇于揭露和批评坏人坏事,这样我们的干事业和风气才能正。四是爱党、爱国、爱集体的风气。一心为公,大公无私是我们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爱党、爱国、爱集体是这种品格的具体体现。一个单位、一个机关只有具备很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才能有战斗力。工作才能朝气蓬勃,事业才能兴旺发达。

篇二:践行三个代表,加强党的建设

践行三个代表,加强党的建设

一、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二)基本观点概述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创造性地运用它们分析当今世界和中国的实际,为我们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认识和把握社会发展规律、更好地推进我国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了新的理论概括。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新世纪新阶段全党全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根本指针。 新时期新阶段我们党面临三大历史课题,即科学判断和全面把握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科学判断和全面把握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科学判断和全面把握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肩负的历史使命。能否始终解决好这三个重大课题,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成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这些重大课题提供了科学理论和科学方法,指明了方向。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本文来自:wwW.xIaocAofanwEn.coM 小草 范文 网:如何践行三个代表)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我们说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这里的“本”、“基”、“源”,说到底就是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所以,我们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必须把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要求、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必须落实到党和国家制定和实施方针政策的工作中去,必须落实到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和行动中去,必须落实到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中去。

4、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于与时俱进,核心在保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党的先进性是具体的历史的,必须放到推动当代中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中去考察,放到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奋斗中去考察,归根到底要看党在推动历史前进中的作用。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无产阶级政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本质区别。

(2)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使全党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必须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新力量。必须以改革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不断为党的肌体注入新活力。

(三)理论分析思考

1、与经济常识的结合点

(1)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就要求我们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狠抓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大力发展生产力,也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党的先进性。

2、与哲学常识的结合点

(1)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及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在新形势下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党的建设的实践中提出的,而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又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党的建设有重大的指导作用。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根本指针。

(2)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新时期新阶段现代化建设和党的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3)事物是不断发展的、认识是不断发展,这就要求我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它要求我们根据它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不断结合变化发展的实际,探索解决新问题的方案,从而也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正是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今中国实际的结合,在继承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的新的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

(4)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核心在保持党的先进性,但党的先进性是具体的历史的,必须放到推动当代中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中去考察,放到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奋斗中去考察,归根到底要看党在推动历史前进中的作用。

(5)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实践的主体,必须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

中国共产党只有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才能保持党的先进性,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本质就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同时,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还必须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新力量。

(6)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7)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

在改造主观世界中,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改造处于核心地位,在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践活动中,将会不断完善自身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与政治常识的结合点

(1)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由党的性质、宗旨决定的。

中国共产党不仅是工人阶级先锋队,而且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其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只有切实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持党的先进性,才能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2)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由党的执政地位决定的。

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本质区别,因此,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三个代表”。同时,也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自身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爱戴,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3)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进宪法是由我国国家的性质决定的,也有利于国家机构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指导地位,使得我国国家机构在“三个代表”思想指引下开展活动,体现了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坚持了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四)热点新题示例

【例一】河南省辉县市回龙村党支部书记张荣锁,带领群众改造荒坡、办企业,把自己以前跑运输、办企业收入的近百万元资金投入到修路中,终于在悬崖峭壁上修了一条通天路,把一个“极贫部落”变成了一个“小康群体”。如今,生产的“无污染香茹”打入国际市场,年收入100多万元。过去无人问津的各类石材畅销全国十几个省市,产值数百万元。有人说:“你把千辛万苦挣来的

钱花在别人身止,不值。”他回答说:“作为共产党员,好爹好娘是人民,儿子挣钱父母花,最值。我放着''百万富翁''的日子不过自讨苦吃,图的是借一个舞台实现走出大山的梦。”如今,他的梦想变成了现实。

(1)张荣锁是如何实践“三个代表”的?

(2)张荣锁是如何实现人生价值的?

【解析】第一问直接考查“三个代表”思想在材料中的体现,要求能够从“三个代表”思想的三个方面分别结合材料分析。第二问是把“三个代表”思想和人生价值结合起来,很具现实意义,要求能够从人生价值的两个方面的统一中去分析。

【参考答案】

(1)张荣锁带领群众改造荒坡、办企业、修筑通天路,使回龙村由穷变富,实践中国共产党代表先进生产力的要求;他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提高了回龙村人民的生活水平,实践了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要求;他埋头苦干,不计名利,无私奉献,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人生价值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人生的真正价值是对社会的贡献。张荣锁带领群众,把一个封闭的“极贫部落”变成了“小康群体”,并融入现代生活,实现了他的社会价值。同时,他得到了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实现了他的自我价值。

(如果从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来分析,言之有理,亦可给分)

【例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实现合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解决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必须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当前,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科技革命迅猛发展,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国际竞争更加激烈。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将长期存在。对于当今世界形势的深刻变化和发展趋势给我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增强紧迫感和忧患意识。要积极进取,努力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不能因循守旧、丧失机遇,国内外形势要求我们,必须坚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根据上述材料,

(1)用经济常识的有关知识,说明发展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

(2)用哲学常识的有关知识,说明发展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

(3)用政治常识的有关知识,说明发展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

【解析】本题是一道学科内的综合题,要求围绕发展这一党执政兴国的要务,分别从三个常识的角度进行分析,旨在培养学生多角度认识问题的能力。由于涉及三个常识,所以每个常识部分的分析无须谈太多的原理。

【参考答案】

(1)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只有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才能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2)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中处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这就要求我们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只有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才能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实现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

(3)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一国能否在经济和科技发展上争取主动,并增强综合国力,将最终决定其在国际上的地位,决定其维护国家利益的能力。在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的形势下,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既有机遇也有挑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牢牢抓住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努力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否则,将丧失发展机遇,在国际竞争中处于被动。

二、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加强与改进党的建设

(二)基本观点概述

1、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十六大报告指出,在我们这样一个多民族的发展中大国,要把全体人民的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毫不放松地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2)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执政党的建设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只有加强党的建设,才能保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和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增强党的战斗力和凝聚力,才能密切党和群众的关系,才能担负起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重任。

(3)当前我们已进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面临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所带来的种种矛盾和考验,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并在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关键在于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

2、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目标

保证我们党始终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始终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党的建设的两大历史课题: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不断增强拒腐防变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

4、党的建设的主要内容(课本P78~79)

5、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必须坚持四个“一定要”:①一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全面反映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时代发展的要求;②一定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进一步解决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③一定要准确把握当代中国社会前进的脉搏,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领导体制和工作制度,使党的工作充满活力;④一定要把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既立足于做好经常性工作,又抓紧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

6、“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地回答了新世纪新阶段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党为谁执政、怎样执政,什么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先进性、怎样保持先进性等一系列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政党学说,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强大的理论武器。

7、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必须加强和改进党群关系(党的作风建设的核心就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群工作,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关于组织群众、宣传群众、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8、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反对和防止腐败

要进一步抓好党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坚决查处各种违纪违法案件,切实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注重思想道德教育,加强廉政法制建设,完善监督制约机制,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三)理论分析思考

1、与经济常识的结合点

(1)加强企业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性。

企业党组织是在企业中处于政治核心地位,对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引导和监督企业遵守国家的法

律法规,领导工会和共青团等群众组织,团结凝聚职工群众,维护各方的合法权益,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2、与哲学常识的结合点

(1)事物是不断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同时党的地位、队伍状况和历史使命也发生了重大变化,这就要求我们党必须适应新的历史形势,不断加强自身建设。

(2)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

党的作风总的是好的,这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但也存在着一些亟等解决的问题,其消极影响是不可低估。如果不注重党的建设,听之任之,党的性质就会发生改变,就会失去民心,失去政权。

(3)意识的反作用、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地回答了新世纪新阶段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党为谁执政、怎样执政,什么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先进性、怎样保持先进性等一系列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政党学说,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强大的理论武器。对新时期党的建设具有重大的指导作用。

(4)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是一个有机统一体。党的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最终都是为了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5)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归根到底是这了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党的建设过程中,也必须走群众路线,紧紧依靠人民群众。

3、与政治常识的结合点

(1)党的领导、执政地位。

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当今中国的事情办得怎样,取决于我们党,取决于我们党的思想、作风、纪律、组织状况和先进性战斗力、创造力及领导水平,所以我们必须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也只有加强党的建设,才能赢得民心,巩固自己的执政地位。

(2)党的性质、宗旨。

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其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只有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加强自身建设,尤其是作风建设,才能切实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四)热点新题示例

【例三】

据中纪委随机抽样、直接入户的党风廉政建设问卷调查结果显示,51.92%的受访者对过去一年反腐倡廉工作成效表示满意,这是1996年以来连续进行的第8次调查。前7年,对反腐倡廉工作表示满意的受访者比例依次为:32.8%、39.96%、37.7%、38.4%、42.03%、42.43%和48.18%。 请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谈谈加强反腐败斗争的重要性。

【解析】

解答此题一是要白领腐败斗争的重要性,二是落脚点必须放在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上。

【参考答案】

(1)只有加强反腐败斗争,才能纯洁党的队伍,保持党的先进性,提高党的凝聚力,增强党的战斗力,从而更好地带领全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2)只有加强反腐败斗争,才能肃清党内存在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推进政治文明建设,促进先进文化的发展。

篇三:“三个创新”是实践“三个代表”思想的重要途径

江泽民总书记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全面地阐述了“三个代表”的思想内涵;与此同时,为了把“三个代表”的思想落到实处,江总书记在该报告中还提出了“三个创新”的科学理念,即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一)“三个代表”与“三个创新”的关系人的行为是有目的的。行为方向受目的的支配,是目的的实际体现。目的明,则方向明;方向明,则行为才不致走上歧路,其有效性也才更大。从根本上讲,“三个代表”是一切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的生活目的和奋斗目标,它应该而且必然成为支配一切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之行为的决定因素和原始动力。创新是人类特有之行为,也必然受目的或目标的支配,是目的或目标的实际体现。正因如此,一般说来,我们可以这样来概括“三个代表”与“三个创新”之间的关系:“三个代表”是“三个创新”的指导思想,而“三个创新”则是实践“三个代表”的基本途径。(二)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创新与守旧是两个对立的方面。创新,在任何人类社会中,都一定是主流,占据主导的方面;而守旧,则只能是支流,属于次要的方面。倘若不然,人类社会还能不断地走向文明和进步吗?那人类不就始终处于刀耕火种、茹毛饮血的原始境地了吗?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就是变革。变革,就意味着创新。马克思主义就是“创新”的主义。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所谓“创新”,概而言之,就是在求异思维方式的正确引导下,发现前所未闻之规律,发明前所未用之技术,实施前所未有之举措,造作前所未见之事物。我们当今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全新的时代,是需要在各个方面都能够得到全面发展的时代。因此,它要求人们扩大创新思维领域,在理论、制度、科技等对于社会进步和发展具有全局性影响的这三个大的方面,抓住机遇,接受挑战,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三)“三个创新”的基本要求根据总书记多次讲话的精神,我对“三个创新”的基本要求,初步认识如下:“理论创新”——对当代中国或世界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或者虽非关系全局但却对某个或某些局部有着重大意义的现实问题,给予理论上的阐释和令人信服的说明;重要的是,这种阐释和说明不是依靠引证,不是简单地重复经典作家或前人的某些言论或看法如何如何,而主要是通过对实际生活及社会实践本身的深度观察与慎密思考,发前人之所未发之感慨,说前人之所未说之话语,论前人之所未论之论题,而不是说旧话,“炒冷饭”。总之,要立足现实,总结过去,着眼未来,研究新情况,提出新问题,得出新结论。“制度创新”——目前在制度层面上,有两个问题:一是制度“空白”,某些方面尚没有相应的制度(从宏观的角度讲,法律也属于制度的范畴,只不过它是经过最高权力机关通过既定程序认可的具有国家强制力的制度而已)。譬如,我们的某些领域(如新闻报道、大众媒体、社会监督)至今还不见有一项较为完善的制度规范或法律法规(如《新闻法》、《人民监督法》)出台,所以,记者挨打、举报人遭报复的情况,时有发生。二是有制度,但不完善。我国现行的不少制度,都或轻或重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缺陷和不足之处。这并不奇怪,因为我们的许多制度才刚刚建立,某些制度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几乎都是改革不断深入过程中才出现的新问题,它的不完善,有漏洞,有薄弱环节,都是一时间难以避免的。因此,完善已有的制度,建立新的制度,使之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发展变化相适应,都离不开创新。制度创新,任重道远。“科技创新”——世界范围内的竞争,已经开始!谁是强国?谁是弱国?——看什么?看综合国力。在当代,综合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个“第一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及其实现程度是综合国力强弱的决定性因素。创新决定科学技术的发展状况及其实现程度。创新,可从三个层面上展开,即一般技术领域、高科技领域、未知领域。一般技术领域的技术改造、技术革新,无疑占有很大的比重,任何国家,概莫能外,千万千万,忽视不得。高科技领域,如生物工程、信息工程、航天技术,可说是“人心所向”,重中之重,谁在这些方面首开突破,谁就领先一步占据了该领域的“制高点”,谁就有可能在今后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处于主动的地位。至于未知领域,那是相对于今天而言的,说不定明天就成为已知的了,这多属于基础性研究,这方面的创新,难度最大,但也必须提上日程,它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具有长远

的战略意义。(四)注意解决影响和制约创新的几个问题创新,已经或即将成为我们时代的最强音。空谈误国,实干利国。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