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代表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范文 > 三个代表 > 列表页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试题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7-04-08  分类: 三个代表 手机版

篇一: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试题及答案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复习题一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以及最新理论成果

三大理论成果:

第一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遵义会议—党的七大—开国大典)

第二大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南方谈话—党的十四大)

第三大理论成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一届四中全会—党的十五大—党的十六大)

最新理论成果: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党的十七大)

2.20世纪的百年历史,经历了三个不同时期:

第一时期:前50年,战争与革命得时期

第二时期:50年代至80年代,冷战与对抗的时期

第三时期:20世纪80年代后的20年,和平与发展时期(最后没有得到解决)

3.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从各自的历史中认识到,战争也好,和平也好,民族独立也好,最根本的还是取决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力、政治力、文化力、科技力和综合国力。)

4.邓小平理论的形成经过了四个阶段:

(1)提出理论命题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1982年党的十二大

邓小平第一次提出了“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科学命题。

(2)理论轮廓形成

1982年党的十二大—1987年党的十三大

党的十三大第一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3)理论体系确立

1987年党的十三大—1992年党的十四大

党的十四大第一次使用了“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4)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发展

1992年党的十四大—1997年党的十五大以来

党的十五大,第一次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成果命名为“邓小平理论”。

5.江泽民同志得出“三个代表”最早在2000年2月,提出这个问题,“是经过了长时期思考的”结果。“长期思考”的起点是1989年6月召开的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

6.2002年11月8日,(党的十六大)召开。这是我们党在新世纪召开的(第一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

7.十六大的一个历史性贡献,就是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新修改的党章中),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作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8.“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内容是:(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这一系统的科学理论的最主要内容和集中概括。)

9.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10.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理论。它体现在:第一,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一脉相承。

第二,理论品质的一脉相承。

第三,基本原则的一脉相承。

第四,宗旨立场的一脉相承。

11.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多选)

12.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多选)

13.(党的十二大以中央文件的形式)把我们党的思(本文来自:WWW.xiaocaoFanwEn.cOM 小草范文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试题)想路线准确地表述为(“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

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14.邓小平1978年12月发表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成为我国进入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第一个宣言书。

15.1992年邓小平视察南方谈话,是开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新阶段的第二个宣言书。

16.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科学的评价了毛泽东及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地位。

17.什么是与时俱进?

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18.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19.进入21世纪,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20.大体来说,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经历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胜

利到多国实践的几个发展阶段。

21.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发表的《共产党宣言》,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22.邓小平理论的主题:

始终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的再认识,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23.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是一个很好的名词,但是如果搞不好,不能正确理解,不能采取

正确的政策,那就体现不出社会主义的本质。”

24.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著名论断: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

共同富裕。

25.社会主义本质论断的含义(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内容)是:

第一,突出强调了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第二,体现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统一。

第三,体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第四,突出了社会主义的目的。

第五,突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实现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26.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27.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立论基础。

28.十三大党的主要工作是:

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明确界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

阐明了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及其解决的途径,

完整地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2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论断包括两层含义:

一是我国已经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二是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还没有从根本上摆脱贫穷落后的不发达状态,必须从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30.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程度是: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于初级阶段。

3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总特征是:

这个阶段, 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

32.我国必须经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原因是: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33.我国最大的实际及基本国情是:我国仍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1956年到2050年左右)

34.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目标是: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

35.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36.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3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决定了必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

38.邓小平于1992年南方谈话中进一步强调:“要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关键是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

39.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必须把改革开放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统一起来。

40.党的十五大明确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基本纲领分为经济纲领、政治纲领、文化纲领。

41.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的科学命题。

42.“发展才是硬道理”是邓小平理论中一个带有根本性和全局性的科学命题,原因在于: 第一,发展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需要。

第二,发展是当代中国的最大政治。

第三,发展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43.2005年5月31日,江泽民同志提出了一个新的命题:“执政党“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44.新世纪党承担的三大历史任务是: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

45.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46.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

47.邓小平在总结我国以往发展战略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台阶式发展战略。

48.1987年4月,邓小平在会见西班牙客人时明确提出了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

49.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特点是:

第一,既具有雄心壮志,又坚持实事求是。

第二,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出发点和归宿点。

第三,注重了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第四,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50.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首次提出了中国现代小康的概念。

51.在十六大上,江泽民同志正式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新世纪头20年的奋斗目标。

52.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程度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53.邓小平在20世纪80年代曾提出了“两个大局“的思想。

54.1999年6月18日,江泽民同志提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发展战略。

55.1995年,党中央和国务院召开全国科学技术大会,首次正式提出了实施科教兴国发展战略。

56.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的原因是;

第一,是相对于新民主主义革命而言的。

第二,是从解放生产力,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这个意义上而言的。

第三,是从改革的深刻性和广泛性而言的。

57.改革、发展和稳定的辩证关系是:发展是目的、改革是动力、稳定是前提。

邓小平在1979年前后及时地提出了对外开放的政策,并把它当作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58.1980年5月,党中央、国务院根据邓小平的倡议,正式下文将特区命名为“经济特区”,接着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置四个经济特区。

(经济特区性质:社会主义性质)

59.“三个有利于”的内容:

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

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三个有利于”的内容是判断我们改革和各项工作得失成就的标准。

60.在社会化大生产的条件下,资源配置方式主要有计划配置和市场配置两种。

61.我国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逐步建立起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计划经济体制为传统的经济体制)

62.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6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一般特征)是:

⑴经济关系市场化

⑵企业行为自主化

⑶宏观调控间接化

⑷经济运行法制化

64.1997年党的十五大全面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第一次明确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这一制度的确立,是由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

65.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66.在公有制经济中,国有经济控制着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主要应当体现在控制力上,即:

控制国民经济和经济制度的发展方向,

控制经济运行的整体态势,

控制重要的稀缺资源的能力。

67.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6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主要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港澳台投资经济和外资经济。

69.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原则为:必须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70.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

71.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在促进效率的前提下,体现公平。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72.党的十五大提出了规范收入分配的具体措施:

保护合法收入,

取缔非法收入,

整顿不合理收入,

调节过高收入。

73.社会保障是一个庞大的体系,主要由社会救济、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和社会互助等方面组成。

74.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特色的无产阶段专政。

75.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就是无产阶级专政。

76.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保障自己当家作主的地位。

77.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它的常设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常务委员长为吴邦国。

78.人民代表大会具有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等。

79.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方针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16字方针)

80.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主张。

81.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根本的要求就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82.依法治国的主体是党领导下的人民群众。

依法治国的客体是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

83.依法治国的核心是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以宪法和法律为依据治理国家。

84.依法治国(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是:“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8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党的十五大提出的一个新概念。

8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其主要内容来说,同改革开放以来一贯倡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致的。

87.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88.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上进一步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8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

90.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

9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二为方向、双百方针)

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9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是:

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

9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是:

一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二是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三是加强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94.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

95.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是:

(坚持三个主义、加强三德建设、树立一个共同理想和正确三观)

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引导人们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96.思想道德建设主要包括理想建设和道德建设。

97.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引导人们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98.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区别和优越于其他道德的显著标志。

99.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三者之间的关系:发展教育和科学,是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

100.精神文明是人类改造主观世界的积极成果,包括思想建设成果和文化建设成果。

101.党的十七大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大繁荣,和谐文化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102.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是提高整个民族科学文化素质,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103.新时期繁荣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方针是“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洋为中用,重在建设”。

10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篇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试题库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试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现实根据是(D )。

A、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B、当代世界的新变化

C、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 D、国情和党情的新变化

2. 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D )。

A、 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B、无产阶级专政

C、人民民主专政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冲破“两个凡是”的禁锢,开辟新时期新道路、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是(D )

A、邓小平的南方谈话 B、《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C、《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4.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根据是 ( C )。

A、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B、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践过程

C、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 D、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5.下面哪次会议提出了“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个科学命题(B )。

A、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B、党的十二大(十六大专题) C、党的十四大 D、党的十五大

6. 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 A )。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B、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

C、实现共同富裕 D、三个有利于的标准

7.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根本问题是(A )。

A、“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B、“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

C、“发展才是硬道理” D、“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

8.第一次比较系统地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是(C )。

A、《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B、《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方针的决议》

C、党的十三大报告 D、党的十四大报告

9. 在国际国内政治风波严峻考验的重大历史关头,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进到新阶段的又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是( D )。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B、《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C、《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D、邓小平的南方谈话

10. 社会主义的一切基本问题之首要的、最基本问题是( A )。

A、社会主义本质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1、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的报告中指出,邓小平理论是( B )

A、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阶段

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C.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

D.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最高峰

12、邓小平在党的( A )上的讲话首次使用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个科学命题。

A、十二大 B、十三大 C、十四大 D 十五大

13、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 A )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发展是硬道理

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两手抓

14、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B )

A、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坚持马克思主义

B、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D、 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

15 邓小平首次使用“社会主义本质”的概念,是在(C )

A、1980年 B、1978年 C、1992年 D 1997年

16、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A )

A、从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

B、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C.从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到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D.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

17、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A )

A、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B、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C.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D. 城乡矛盾

18、我们党正式把“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作为重要的奋斗目标和指导方针是在( C )

A、党的十二届五中全会

B、党的十三届五中全会

C.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

D.党的十五大

19、我国的改革( C )

A、是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

B、目的是改变社会形态

C.中心是发展社会生产力

D.是社会制度的根本变革

20、在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相互关系中( B )

A、改革是目的 B、发展是硬道理 C、稳定是绝对的 D 改革可以不管稳定

21、20世纪90年代我国对外开放发展到一个新阶段,标志是(C )

A、从兴办经济特区到广大内地的开放

B、从吸引外资到广泛的国际合作

C.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D.积极参与经济合作

22. 中国最大的实际就是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 (D )。

A、社会主义高级阶段 B、共产主义过渡时期 C、社会主义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3.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键在于(C )。

A、坚持党的先进性 B、坚持执政为民 C、坚持与时俱进 D、坚持开拓创新

24.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C )。

A、资产占有率 B、量的优势 C、控制力 D、市场竞争力

25.在社会保障中处于最低层次的是(B )。

A、社会保险 B、社会救济 C、社会福利 D、社会优抚

26. 我国外交的基本立场是( A )。

A、独立自主 B、自力更生 C、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D、不称霸,“不当头”

27. 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中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的是( A )。

A、教育 B、科技进步 C、可持续发展 D、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28. 掌握我国经济命脉,起主导作用,并影响国民经济发展的方向的是( C )。

A、集体经济 B、公有制经济 C、国有经济 D、非公有制经济

29.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 B )。

A、进行战略性改组 B、建立现代企业制度C、引入竞争机制 D、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30.中共十五大报告指出:“股份制是现代化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不能笼统地说股份制是公有还是私有。”对这些论述的正确理解是(D )。

A、现代企业制度就是股份制,国有企业改革就是实行股份制

B、资本主义国家的股份制是私有制,社会主义国家的股份制是公有制

C、公有经济单位入股的是股份制,企业职工入股是股份合作制

D、国家和集体控股,具体明显的公有性;私人控股具有明显的私有性

31.建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性指标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C )。

A、800美元 B、1000美元C、3000美元 D、9000美元

32、“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基本命题的明确提出,是在(C)

A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 B 《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

C 党的十二大 D 党的十三大

33、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起始于(B)

A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 B 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C 改革开放的起步 D 赶上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之际

34、评价社会主义条件下所有制结构是否优越的标准是(B)

A 是否符合公有化程度下不断提高的要求

B 是否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C 是否促进社会进步

D 是否实现共同富裕

35、当代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其核心问题是(C)

A 人口问题 B 东西问题 C 南北问题 D 环境问题

36、首次全面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会议是(D)

A 中国共产党八大 B 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C 中国共产党十二大 D 中国共产党的十三大

37、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把 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C)

A 改革 B 稳定 C 发展 D 创新

38、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关键是(A)

A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B 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不动摇

C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

D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

39、在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民主党派是(A)

A 参政党 B 执政党 C 反对党 D 在野党

40、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对市场经济认识上的重大突破是(C)

A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

B 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调节作用

C 市场经济不属于社会基本制度的范畴

D 市场经济是国家干预的经济

41、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是(B)

A 共产党专政 B 无产阶级专政

C 工农联盟专政 D 新民主主义专政

4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括(C)

A 民主和法制两大方面

B 理想和纪律两大方面

C 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两大方面

D 道德和纪律两大方面

43、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C)

A 人民民主专政 B 多党合作制

C 人民代表大会制 D 民主集中制

44、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C)

A 坚持社会主义 B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C 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D 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45、开创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时期的宣言书是(A)

A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B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C 《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D 邓小平1992年视察南方时的重要谈话

46、为认真履行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文件,我国制定的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文件是(B)

A 《中国21世纪议程》

B 《“九五”计划和2010年 目标纲要》

C 《我们共同的未来》

D 《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声明》

47、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是(C)

A 所有人都享有民主 B 民主集中制

C 人民当家作主 D 维护社会主义制度

48、一种社会制度是否先进和具有优越性,从根本上说是看其能否(B)

A 提高公有化程度 B 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C 实现按劳分配 D 化解社会矛盾

49、实现“一国两制”的前提是(C)

A 港、澳、台享有高度自治权

B 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C国家主权统一于中华人民共和国

D 港、澳、台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

50、从最终目标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的是(D)

A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B 消灭剥削

C 消除两极分化 D 实现共同富裕

51、“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基本命题的明确提出,是在(C)

A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 B 《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

C 党的十二大 D 党的十三大

52、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起始于(B)

A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 B 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C 改革开放的起步 D 赶上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之际

53、评价社会主义条件下所有制结构是否优越的标准是(B)

A 是否符合公有化程度下不断提高的要求

B 是否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C 是否促进社会进步

D 是否实现共同富裕

54、当代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其核心问题是(C)

A 人口问题 B 东西问题 C 南北问题 D 环境问题

55、首次全面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会议是(D)

A 中国共产党八大 B 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C 中国共产党十二大 D 中国共产党的十三大

56、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把 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C)

A 改革 B 稳定 C 发展 D 创新

57、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关键是(A)

A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B 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不动摇

C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

D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

58、在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民主党派是(A)

A 参政党 B 执政党 C 反对党 D 在野党

59、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对市场经济认识上的重大突破是(C)

A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

B 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调节作用

C 市场经济不属于社会基本制度的范畴

D 市场经济是国家干预的经济

60.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是(B)

A 共产党专政 B 无产阶级专政

C 工农联盟专政 D 新民主主义专政

61、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括(C)

A 民主和法制两大方面

B 理想和纪律两大方面

C 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两大方面

D 道德和纪律两大方面

62、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C)

A 人民民主专政 B 多党合作制

C 人民代表大会制 D 民主集中制

63、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C)

A 坚持社会主义 B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C 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D 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64、开创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时期的宣言书是(A)

A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B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C 《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篇三:全国2015年4月自学考试0370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试题答案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