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句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范文 > 上一句 > 列表页

乐而忘优的上一句是什么?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7-05-07  分类: 上一句 手机版

篇一:《发愤忘食,乐以忘忧①》阅读答案附译文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①

叶公②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③曰:女④奚⑤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⑥。

注释

①选自《论语·述而篇》。②叶(sh )公:姓沈,名诸梁,春秋时楚国大夫。因封地叶城(今河南叶县南),所以叫叶公。③子:指孔子。④女(r ):同汝,你。⑤奚:何,疑问代词。⑥云尔:如此而已。云,如此。尔,语气词,相当而已。

阅读训练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①子路不对_____________ ②女奚不曰_____________

2.下列加点的于与问孔子于子路中的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苛政猛于虎 B.行者休于树 C.告之于帝 D.生于忧患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4.这段文字表现了孔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①回答 ②何,为什么 2.C 3.发愤忘食,高兴得忘记了忧愁,连快要老了都不知道,如此而已。4.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刻苦勤勉,兢兢业业的态度

译文

叶公向子路问孔子(为人如何),子路没有回答。孔子(对于路)说:你为什么不这样说:他的为人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主张)而发愤忘食,高兴得忘记了忧愁,(甚至)连快要老了都不知道,如此而已。

篇二:孔夫子曾经说过“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以及“发愤忘食,乐 …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孔夫子曾经说过“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以及“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诸如此类的话,并且还说过“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孔子一直活到了七十二岁,五十七年的经历使他仁德兼备,学问渊博,成为冠绝一时的大学问家,大思想家,可谓是震古烁今(不敢说后无来者,也起码是前无古人了)。以如此身份,当他的高足问他时,他的回答竟然是“朝闻道夕死可矣”,多么令人不可思议!

作为一个完全有足够的资本炫耀自己的大学问家,孔子还有必要孜孜不倦的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学习探索中去吗?答案是肯定的。

孔子的特点不是探求天地万物的具体性理,而是探求社会与人生的具体性情。 因为世间万物的客观规律也许是有限的,但是人的具体感情是无限的。作为有限的“人”,探究的是无限的“人”,这也正是让孔子感到学无止境的原因。人的性情举止,是处于不断的变化

过程中的,每探究出新的内容,就打破了原来的旧的规律。“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孔子把话已经说得很明白,去了解人性,才是最困难的。而孔子最精辟的论述,也自然而然体现他对人性的入木三分的见解。

陶行知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在这一点上,和孔夫子几千年前提出的主张“仁与德”的观点不谋而合,两人都是伟大的教育家,为什么相隔千年,提出的观点却是惊人的相似?毫无疑问,两人都是把“仁与德”当作自己去不断努力实现的目标,不断的学习,从而提高自身的修养与品德,这是有必然性的。

为了学习,可以三月不知肉味,这足以见孔子的勤奋,可如果仅仅是勤奋,恐怕孔子就不会如此得到世人的尊敬了。他的好学表现在方方面面: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是谦虚;我不如老农,我不如老圃,这是实事求是;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这是一种乐观。他的学习精神,不仅仅限我们常人的思维:这个是学问,那个不合(本文来自:wwW.xIAocAofaNwEn.com 小 草范 文 网:乐而忘优的上一句是什么?)适。孔子会以最博大的胸怀,去接容包纳世间万物,这就是我们所不及的。

两千年前的孔子,就是一位具备着各种谋生技能、又具备着对于生命意义有深隧洞见的哲学家及教育家。他一方面具备着各种礼、乐、射、御、书、数的专业知识,又具备着经营管理政治的理念,又对教育的目标有着明确的方向指引,因着他的众多的知能,他成为中国文明史中最重要的教育家,他的许多谋生技能的知能细节固然没有保存下来,但是他的人生智能的谈话却成了绵延两千年的中国知识分子立身处世的智能宝典,当我们阅读吟咏他的话语之时,每一句话都发每一个人都可以从他的智能中找到自己生命的目标。

这就是孔子的学习!这就是圣人的学习!

也许我们这些凡人是永远无法领会万世师表的学习的内涵,但每一个人也许都可以从中找到一个新的自我。

子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做人要不断学习,不感到厌烦;教育学生要有耐心,不感到疲倦。

“学而不厌”。作为教师尤其要做到这一点。教师是学生的示范,我们希望学生做一个终生学习的人,首先教师要做一个终生学习的人。“身教重于言传”,“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应该是学生很好的榜样。

教师要做到“诲人不倦”,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呀。“教师教育孩子要耐心”,我们经常这样说。但事实上,我们许多老师并没有真正理解这句话,老师会在课堂上生气发火,这是我们还没有学会耐心的佐证。

教师在课堂上失去理智,感情冲动,除了伤害了孩子的感情以外,别无他用;教师的喋喋不休,除了让孩子耳根的茧子更厚以外,没有其他功能。这些都不是我们想要的。我们想要的是什么呢?我想无非是希望孩子好好学习,好好成长,如此而已。有没有更有效的办法呢?回答是肯定的。我们可不可以这样尝试一下?当孩子上课走神的时候,原谅他,提醒他,

毕竟学习是孩子的事,他没做好,希望得到的是老师的帮助;当课堂秩序乱的时候,不要对孩子大呼小叫,我们应该考虑是不是我们的课堂对孩子没有吸引力呀?及时调整自己的课堂,把孩子们吸引过来;当孩子没有完成作业的时候,原谅他,帮他找出没有完成作业的原因,帮助他下次完成作业,使孩子体验及时完成作业的成功感;当孩子犯了错误,耐心一点,调查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找出孩子存在的问题,有的放矢的去跟孩子谈,帮他认识自己的错误,这才是我们的目的。

“诲人不倦”四个字简简单单,但蕴含的是教师的爱心。所以,作教师的,应该将“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这句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篇三:孔子如何知天命与乐而忘忧——从卜筮之书《周易》中参悟宇宙

孔子如何知天命与乐而忘忧——从卜筮之书《周易》中参悟宇宙

人生哲理

杨丹荷

《易》是孔子承传并且加以诠释的重要古代典籍。流传下来的《周易》由卜筮之书《易经》和解读《易经》的《易传》(又称《十翼》)组成。《易传》记载了儒宗孔子对宇宙人生奥秘(即天地人之道)的哲学认识。

孔子晚年时,对卜筮之书《易》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论语?述而》记载孔子说: “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和《史记?田敬仲完世家》皆称孔子晚年喜好研读《易》并作《易传》:

“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 (《史记·孔子世家》)。

马王堆汉墓帛书《周易?要》中记载:

“夫子老而好《易》,居则在席,行则在橐。”

为什么孔子晚年对《易》产生了如此大的兴趣?因为他从这部卜筮之书中能够解读出天地人三者的奥妙。孔子认为:

“夫《易》,圣人之所以极深研几也。”

“《易》之为书,广大悉备,有天道、地道、人道”(《易传·系辞》)。

孔子的学生子贡说:“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论语·公冶长》),据此,可见孔子不轻易跟学生讲论关于宇宙人生奥秘的哲学。不过,孔子对性和天道的认识,确有学生“得而闻”,并将之付诸文字而流传了下来。孔子关于“性”与“天道”的思想,不仅集中反映在《易传》中,还反映在《礼记》中的“礼运”、“祭义”、“乐记”、“大学”、“中庸”、“表记”等篇章中。

《论语·为政》记载,孔子称自己“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对“天命”的理解认识,以及他晚年对天命的自觉遵循实践,与他钻研《易》的心得密不可分。

《易》本是卜筮之书。卜筮的目的是征求天意,预测决定人事,趋吉避凶。卜筮本身就是对天意的敬畏和遵从,孔子从《易经》中读出了天道。

“子言之:昔三代明王皆事天地之神明,无非卜筮之用,不敢以其私,亵事上帝。是故不犯日月,不违卜筮。”(《礼记·表记》)

“龟为卜,策为筮。卜筮者,先圣王之所以使民信时日,敬鬼神,畏法令也;所以使民决嫌疑,定犹与也。”(《礼记·曲礼下》)

孔子指出,三代以来的明王通过卜筮来征求和尊重天意。“不违卜筮”、“不违龟筮”表明了上古时代有明德的帝王们对天地神明和上帝的敬畏顺从。按照卜筮结果去行动,是为了使民“信时日,敬鬼神,畏法令”,相信确有天命鬼神的存在和法令的庄严。帝王们在行动前征求天意,也是要向人民表明,他们的行为和法令符合天意,并非一意孤行。所以,尽管经文中论“天”的文字很少,《易》本身就是一部有关天人之际的“玄”书,正因为这样,孔子和其后学才能对其进行哲学的诠释,才会有《易传》儒家哲学思想的产生。 在孔子看来,《易》中蕴含的天道的奥秘在于“德”。

马王堆汉墓帛书《易传·要》篇记录了孔子跟子赣谈他对《易》的研究心得: “夫子曰:“《易》之要,德之谓也。”

“夫子老而好《易》,居则在席,行則在橐。子赣曰:‘夫子它日教此弟子曰:‘德行亡者,神灵之趋;智谋远者,卜筮之繁。’赐以此为然矣。以此言取之,赐循之为也。夫子何以老而好之乎?’

夫子曰:‘君子言以矩方也。前祥而至者,弗祥而巧也。察其要者,不诡其德。尚书多於矣,《周易》未失也,且有古之遗言焉。予非安其用也,予乐其辞也。’”

“子曰:‘《易》,我后其祝卜矣,我观其德义耳也。幽赞而达乎数,明数而达乎德,有仁存者而义行之耳。赞而不达于数,則其为之巫;数而不达于德,則其为之史。史巫之筮,向之而未也,好之而非也。后世之士疑丘者,或以《易》乎!吾求其德而已,吾与史巫同途而殊归者也。君子德行焉求福,故祭祀而寡也;仁义焉求吉,故卜筮而希也。祝巫卜筮其后乎!’”

儒家的政治大典《尚书》的核心观念在于以德受天命,以德配天命。孔子联系《尚书》来研究《易》,指出“察其要者,不诡其德”,他用《尚书》的“德治”政治文化理念来解读《易》,认为《易》也蕴含着“德”的思想,故说“《尚书》多於矣,《周易》未失也”,“幽赞而达乎数,明数而达乎德,有仁存者而义行之耳”。

在孔子看来,“德”,也就是《尚书》中所体现的仁义道德价值才是《周易》书中蕴含的精华和最深奥的道理。这种对《周易》的新看法,是个重大的文化突破,所以孔子指出“后世之士疑丘者,或以易乎?吾求其德而已。”《周易》本是卜筮之书,“祝卜”,即预测人事的吉凶,是其功用所在。孔子与传统的做法不同,对于《周易》,他“非安其用也”,而是“乐其辞也”,他“后其祝卜”,“观其德义”。这并不是说孔子不关心人事的吉凶祸福,不想求福避祸,趋吉避凶,而是他从对历史经验的学习研究中,特别是从《尚书》和《诗经》的政治智慧中,深刻认识到了“德行”与人生祸福的内在关联,这就是“知天命”。孔子自称“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他所认识的天命是什么?就是“仁义道德”:

“君子德行焉求福,故祭祀而寡也;仁义焉求吉,故卜筮而希也。祝巫卜筮其后乎。” 祭祀和卜筮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祈福和趋吉避凶。孔子看到,“德义”,即实践仁义道德是“君子”人生幸福的根本保障。认识到这一点,自然就超越了祭祀和卜筮。“祝巫卜筮其后乎”——一旦认识到人的命运和幸福依赖于仁义道德实践,命运在很大程度上便掌握在了自己的手里,因此,祭祀祈福和卜筮预测吉凶的重要性就相应减少了。

应该指出的是,孔子并不反对祭祀和卜筮,在敬畏天命、祭祀天地山川鬼神祖先,表达人对生存环境和生身父母祖先的崇敬感恩之情的意义上,他是传统祭祀和卜筮文化的积极继承者,前文中已经引述了孔子对卜筮的看法,他认为卜筮是对天意和天地间神明的尊重,是神圣的。孔子也是非常重视祭祀的,《论语》和《礼记》中有大量材料可以证明。 孔子相信鬼神的存在,主张要用虔敬的心态来对待祭祀: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论语·八佾》)

“子曰:‘鬼神之为德,其盛矣乎!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体物而不可遗,使天下之人齐明盛服,以承祭祀。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诗》曰: ‘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可射思!’夫微之显,诚之不可掩如此夫。”(《礼记·中庸》)

他崇敬上古的圣王禹,“禹,吾无间然矣”,原因之一是禹“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论语·泰伯》),禹不讲究自己的饮食,祭享供奉鬼神却极为郑重用心。只是在“祈福和趋吉避凶”的意义上,孔子认为可以“祭祀而寡也”,“卜筮而希也”,因为他认识到,与其通过祭祀和卜筮来祈福求吉,还不如自觉实践仁义道德以“自求多福”,因而就能够理解《论语·述而》中的这条记录:

“子疾病,子路请祷。子曰:‘有诸?’子路对曰:‘有之。《诔》曰:祷尔于上下神祗’子曰:‘丘之祷久矣。’”

重病折磨下的孔子,并不祈求通过向“上下神祗”祷告来趋吉避凶,他听天由命,精神坦然乐观,因为他相信自己长期的德行培养和仁义道德实践,是对天命的顺应,是对天道的遵循,是对神祗最好的长期祷告。

孔子发现,天道的核心是“德”,体现为人生价值就是“仁义”,这就是孔子研读《易》所发现的天地奥秘与人生真理。儒家语境中的“道德”、“义理”、“性命”的根本内涵都是“仁义”。仁义是为人之道,“仁”是理性与良知,“义”是在父系宗族家庭与君臣等级社会中本着理性与良知去履行自己的人生职责。“仁义”的具体要求是“孝悌忠信”,“仁义”价值在人际道德上体现为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主仁臣忠,朋友有信。

人生的意义就在于“仁以为己任”,在于重视德行的培养,在于仁人爱物,在于推己及人,在于“己欲立立人,己欲达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于实践“孝悌忠信”。仁义之道,是人生幸福安宁之道。能行仁义之道的人,内心安然,精神愉快,生活幸福,坦荡磊落,挫折不忧,困苦不惧。

对于“仁义”的实践,应当生命不止,践履不休,“仁义之道也,虽弗身能,岂能已哉! 日夜不休,终身不倦,日日载载必成而后止。”(马王堆帛书《易传》之《缪和、昭力》) 五十岁的阶段,孔子通过对“极深研几”的《易》的悉心钻研而得以“知天命”,从此自觉顺应天命,实践仁义价值,以德配天,他“发愤忘食,乐而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因而,“六十而耳顺”(“耳”字当为衍字),“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达到天人合一,精神愉快,情绪稳定,乐观豁达,不为挫折所困,不为疾病忧虑,不为老年所苦,不为死亡所惧。

孔子说,“朝闻道,夕可死也”(《论语·里仁》),此“道”即“仁义之道”。他指出,“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八佾》),此语后来演变为“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仁义价值高于肉体生命。仁义价值是人生真理,在知识的追求上,如果能得悉宇宙人生真知与为人的真实道理,就不虚此生,这正是“朝闻道,夕可死”的含义所在。

总体来看,孔子是以《尚书》和《诗经》“雅”“颂”部分的“德治”政治文化为基本框架来解读《周易》的,因此,他读出来的是仁义价值,是君子德行,是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易传》中揭明的“德义”即是后来《礼记》中“大学”和“中庸”篇所总结的修齐治平的人生道路,也就是弘扬道德、实践“仁义”价值的道路。

“德治”是上古政治文化的中心思想,“仁义道德”是其核心价值。 “述而不作”的孔子晚年通过对《周易》的解读,在哲学层面总结了他继承的古代文化,使得《易》这部卜筮之书成为了儒家理解天地人三才之道的哲学大典。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