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范文 > 诗句 > 列表页

角字,诗句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7-05-11  分类: 诗句 手机版

篇一:古典诗歌写景的角度有哪些

鉴赏古典诗歌写景特色的五个角度

高中《语文教学大纲》规定“初步鉴赏文学作品,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受到感染和启迪。”大家都知道,我国古典诗歌或借景抒情,或触景生情,或寓情于景,要想读懂一首古诗,关键是读懂其写景特色,写景特点能把握住,就能把握住一首诗歌的思想感情,在此基础上就可以析形象、品语言、赏技巧。我们平时做古典诗歌鉴赏题时,经常也见到这样一类问题:

(1)你认为这首词写景优胜之处主要表现在哪里?请就其中一个方面作简析。

(2)这首诗在写景方面有哪些特点?

(3)请简析本诗的写景特点。

(4)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

(5)这首诗是如何描写春色的?

(6)试从“静”“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以上问题问法不同,但无论开放还是限制都是要求对古典诗歌写景特色做赏析。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这句话也强调了写景在古典诗歌创作中的重要性,诗人是通过写景来表现自己的感情。既然写景在创作时重要,那么在鉴赏时也很重要,究竟该如何去鉴赏诗歌的写景特色呢?我在平时的教学中总结出以下五个鉴赏的角度:

一、从描写景物的角度去赏析。

不同诗歌写景角度不同,有的偏重于空间顺序,有的偏重于色彩描绘,有的则从人物感觉器官角度去描写景物。我们在阅读时,读出这些角度的话,就能读懂诗歌写景的特色。

(1)空间角度

凡写景总有一个顺序,高低、上下、内外,无论怎样,总是层次分明。苏轼《鹧鸪天》,上片写景,由远到近、由高到低,层次分明。“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先写远处林尽头,高山清晰可见,再写近处翠竹遮隐墙头,小池塘旁长满枯草,蝉声四起,接下来“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由高到低,井然有序。可见空间顺序是写景诗句鉴赏的一个角度。

(2)色彩角度

诗歌中所写景物色彩不同,把不同色彩的景物组合到一个画面中,就收到诗中有画的效果,鉴赏时可以从景物色彩角度分析写景特色。王维《田园乐》中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两句诗,红绿相映,色彩分明,让人联想到一夜春雨过后鲜艳的桃花盛开,碧绿的柳丝笼罩在若有若无的水烟之中的迷人景象。“红”“绿”两种色彩在鉴赏时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赏析诗歌抓表示颜色的词语,分析绘形绘色的画面美,写景的特色就突出了。

(3)感觉器官角度赏析

诗歌中作者写景,往往从自身的听觉、视觉、嗅觉等角度去写,这就要求我们在赏析时,把诗人所见所闻所感的内容品析到位。比如白居易《夜雪》这首诗,描写对象是雪,诗中句句写雪,可作者依次从自己的感觉、视觉和听觉写来,突出了雪之大。作者的感觉是又一个鉴赏角度。

二、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

诗人写景时,除安排顺序外,总要运用一些表现手法。最常见的是一些抒情方式和描写方式,前者如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乐景衬哀情;后者如动静结合(或以动衬静)、虚实结合(或以虚写实),这些手法是我们在鉴赏诗歌时需要结合诗句具体分析的。王昌龄《送魏二》前两句写实景,是送别时的环境描写,后两句虚景,想象别后的情景,虚实结合,扩大意境,深化主题。表现手法的运用,使诗歌更加精彩,赏析时当然不能错过了。

三、从诗歌的结构特点角度赏析

古诗讲究起承转合,词一般上片写景叙事,下片抒情议论,如果一首诗词没有按一般规律写作,那在结构上就会有自己的特色,鉴赏时需要对这方面的特点加以分析。或一句一景,或句句写景,或景语作结,或前后照应好,结构严谨。这些都是诗歌结构方面的特色,是赏析时容易忽略的,我们一定要有结构观念,从结构角度鉴赏诗歌,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前面提到的王维的《田园乐》,依次写了红桃、绿柳、落花、啼莺,一句一景,并且“落花”照应“桃红”“莺啼”照应“柳绿”,使诗歌结构严谨,这一点同样可以成为这首诗写景的一大亮点,而不应只看到它色彩方面的特色。

四、从锤炼字词的角度赏析

古人写诗非常注重字词的锤炼,留下了如“一字师”的佳话,“推敲”的故事,鉴赏时抓住这些运用传神的字词,可以了解所写景物的特点,营造的意境,表达的感情,甚至可以了解一首诗的结构特点。“昨夜一枝开”“僧敲月下门”“春风又绿江南岸”“遥看瀑布挂前川”??诗句中都有运用传神的字眼,这些字眼的运用,把整个景物都写活了,能给人一种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的感觉。一个字就惟妙惟肖的再现了景物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的感情,鉴赏诗歌怎能把这些遗忘呢?

五、从修辞手角度赏析

文学作品描写景物离不开修辞的运用,修辞能把景物写活,古典诗歌也不例外,写景诗句中同样也会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常用的有比喻、拟人、夸张、对偶、双关、互文、设问、反问等,这些修辞不仅能形象生动地再现事物的特征,而且能恰到好处地表现作者感情,也能使诗歌语句整齐,体现音乐美。鉴赏时同样不能忽视修辞的欣赏。“露似真珠月似弓”这句写景的诗句只能从修辞的角度探讨其妙处,探讨作者流露的思想感情。

看到写景的诗句如果能从以上五个角度赏析,那么,一首诗就能读懂,读懂诗句不管从哪个角度发问,都可以自如地回答问题。

当然,欣赏诗歌写景的角度还有其它,无论从哪种角度入手,都要注意解决这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诗中描写了哪些景,这些景物的特点是什么;一是作者运用哪些表达技巧写景的,这些技巧的效果怎样;一是作者借这些景物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这些方面都必须具体阐述,才能恰到好处的回答开头提出的问题,才能多角度的赏析写景特色,才能写出全面准确的赏析文字。

篇二:一首诗的八个角度

一首诗的八个角度

——从诗歌的切入和取角谈诗歌创作

黑岩

一首诗如何切入,是一首诗成败的关键。许多初学者往往诗歌写完了,却没有切入“诗核”,也就是说,写出来的诗歌缺乏诗质,没有给读者留下可回味的空间。那么,

“诗核”到底是个什么“东东”?

我可以从一个通俗易懂的故事说起。古时候,有四位书生进京赶考,途经芦花地段时,天空冒起零星雪花,雅兴起兮,遂以“雪花”为题,一人一句地对起诗来。第一位书生说:“一片一片又一片”,第二位书生接:“两片三片四五片”,第三位书生亦如是:“六片七片八九片”,第四位书生没法接了,便丢开套路:“飞入芦花都不见。”若把四位书生的“对诗”联起来,诚然是一首极不错的小诗。说它妙,就妙在尾句,它使全诗有了升华,假如没有这一句,整首诗就立不住,也就不成诗了。

由于这首诗是从尾句切入的,这种切入可称为“尾切”。“尾切”适于写短诗,假如长诗也用这种“尾切”,读者读了老半天,也品不出半点味道,恐怕早就失去胃口了,尾句即使再精彩也没有用了。切入诗歌“内核”,如同菜刀切鸡蛋,要切到那个“蛋黄”,那个“蛋黄”就是诗的“精华”,可称之为“诗核”或“诗的内核”。要想切入诗,就得切入诗的“内核”,切不到诗的“内核”,就等于没有切入诗。有诗友曾这样说,“我力求写出来的诗每句都是精华”。我听

之暗笑:这不是存心让每句诗都变成“蛋黄”吗?这种想法固然好,诗歌确实有“双黄蛋”的、“三黄蛋”的,甚至更多,但你总不能让句句诗都成为“蛋黄”,若真的那样,那就意味着你的诗没有“蛋清”了。我始终怀疑“字字珠玑”之说。一首好诗,不能句句都有味道,也不能句句诗都没有味道,正如一首歌,不能全是高音,也不能全是低音。好的诗歌要有铺陈,有升华,不可能句句铺陈,也不能句句升华。铺陈,是为了升华;升华,必先铺陈。一首有味道的好诗,是在“铺陈”与“升华”的往复中推进的,这样的写作才能让读者不断进入佳境。在一首好的诗歌里,“飞入芦花都不见”这种画龙点睛的“蛋黄”类句子要有,“一片一片又一片/两片三片四五片/六片七片八九片”,这种起铺陈作用的“蛋清”类的句子也要有,这样才能构成我们可爱的诗歌世界,写出来的诗歌才会有“诗质”,才会有嚼头,才会给读者留下可回味的空间。那么,

什么样的语言才是诗歌的语言呢?

举个例子说吧。老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用“养”字造句, 生一:“妈妈养大了一大群鸭子。”

生二:“乌云养大了一汪池塘。”

两个造句相比较,显然是生二的造句饶有味道,因为生二用的这个“养”字超脱了一般意义的“养”字,这个“养”字用得活,具有某种“张力”。所谓“张力”,就是由语言本意扩展到另意。 再如用“点燃”造句:

生一:“爸爸点燃了一袋旱烟。”

生二:“一席话,把大伙儿的笑声给点燃了。”

显然,生二的“点燃”有味道,因为它“点燃”的不是一般的易燃品,而是人的举止行为。再比如用“握”字造句,

生一:“我握住了你的手。”

生二:“奶奶握住了大片阳光。”

显然,第二个“握”字对象超脱了“握”的本意,是具有张力的语言。所谓诗歌有张力,也就是说有“弹性”

诗歌是一种“游离”艺术,不能老在语言本意上打转转,而这种语言张力是建立在丰富想象力的基础上的,它常常需要某种修辞格来完成的,譬如比喻、拟人、夸张、借代,通感、错接、曲解等等,都是诗歌中常用的修辞方法。人人都知道,“比喻是构成诗歌庙宇的琉璃瓦”。我在初学诗歌的时候,最先是从比喻开始的。后来发现,诗歌如野坡里的兔子,不太爱吃窝边草,诗歌需要“远取譬”,换句话说,用譬不能太像,也不能太不像。“不像则欺世,太像则媚俗”。诗歌常用的手法是“错接”,不会“错接”,似乎意味着没有走进诗歌,只是个诗歌的门外汉。那么,什么是“错接”呢?“错接”就是打破词语衔接的惯常结构,重新组合一种新的词语衔接模式。举个例子说吧:“花朵枯萎了”,“雪花融化了”,这两句话读起来是索然无味的,假如把这两句话相互错接,可成为“花朵融化了”“雪花枯萎了”,读起来则是另一番味道了。其实,“错接”手法不是现代诗歌才有的。宋朝诗人柳宗元有题为《绝句》的诗:“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人踪”与“灭”相搭配就

是错接。“独钓”与“寒江雪”相搭配也是“错接”。

我很欣赏著名诗人桑恒昌老师的名言:“其实,写诗就是胡说八道。当我说出这句话时,自己也大吃一惊,可细一想,还颇有理趣,拙诗句:‘母亲的黑发/一根根一络络/在我的头上变白。’唐古拉山最早的那滴春水,‘终于在太阳生长的地方/长成大海’可为例证。但是,这些错变、扭曲、颠倒时空,以不类为类之等等,必须在真情和诗意的导引下进行,不然,就真的是胡说八道。这句话说过几遍,连自己也胆虚起来。中国文化传统心态出来作怪,不先从先人那里找到依据,岂不是妄言之语。依据还真找到了,准确地说,是碰到了。那就是曹雪芹的一句话:诗从胡说始。”啧,说得真好!读了多少篇宏观诗论,也不如桑恒昌老师的这段话有份量,有价值。从某种意义上讲,诗歌就是在艺术理念导引下的某种“胡说八道”,这种“胡说八道”,暗示了诗歌的创造意义。老老实实说话不是诗。“胡说八道”避开事实真相,淡化真实,往往就有了诗意。说谎话的人远比说实话的人聪明。因为说实话不必动脑,只可照搬事实,说谎话就要在说谎话之前反复思忖怎样把听话的人引进骗局。而诗歌意义指控下的“胡说八道”,属于一种理性的“歪曲”,故意“歪曲”事实真相,是为了表现诗歌内核之所需。诗歌是不跟你讲道理的,那些违背常态的越轨的语言,时常在我们伟大的诗歌里发生。而诗歌的最佳境界往往是诗歌语言跑道上发生的某种意外,而这种意外呈现在你读诗过程中往往表现为喜出望外。

诗歌的语

角字 诗句

言离不开修辞。说诗歌根本不用修辞,那是唬人的。散文尚

且需要修辞,那么,作为文学中的文学的诗歌,为何就非要避开修辞呢?修辞是对我们汉语语言表现手法的概括。修辞种类在我们的汉语里应该很多,如“比喻”、“拟人”“夸张”等等都是我们常见的、熟知的,还有些修辞在汉语的土地上是生长在背阴里的、沟岔里的,有待我们悉心发现、挖掘和整理。有的修辞隐隐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我们在阅读过程中可以感悟到它的存在,却没有给它一个较为确切的概念或者定义。需要说明的是,写诗歌虽然需要修辞,但不是堆砌修辞、滥用修辞、生硬套用修辞。当然,并不反对初学者套用修辞格,对诗歌进行仿写练习。

为了更好地“切入”诗歌,作为诗歌的“初恋”者,宜大量阅读自己能够接受的精品诗歌,不断地开拓自己的语言疆域,丰满你的“诗歌语言库”,丰富你的多种语言表达方法,这样你创作起诗歌来才会左右逢源,行笔自如,诗法自然。假如你丰满了你的“诗歌语言库”,那么,

怎样才能写出一首你可满意的诗歌呢?

这不是三斧子两斧子能“砍”出来的,做一名真正的诗人,要想在诗歌创作上有所成就,恐要倾其一生的努力。提高自己的诗歌创作技艺,似乎没有什么捷径可走,最有效的就是多读、多写、多积累。诗歌来源于生活,来源于积累。积累与灵感,积累是第一性的,灵感是第二性的。积累是易燃物,灵感只是一根火柴。一首诗歌的诞生往往取决于灵感火花的瞬间一闪,你迅即地捉住它,这个飞翔着的“小东东”就归你了,你若捉不住它,它就如同翩翩起舞的“黄蝶”,“飞入菜

篇三:古诗多角度赏析示例

由于文学鉴赏内在的规律性,一般说来,古诗鉴赏题的命题者都不会在题干中限定某一个具体的角度。因此,考生在读懂全诗的基础上,对同一个问题可以找到多个切入点即角度,然后选择一个最相宜的,深入感受和领悟,最后进行文字表述。例如:

阅读下面一首诗,答题。

咏蝉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响多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注:此诗作于高宗仪凤三年(678)。当时骆宾王任侍御史,因上疏论事触忤武后,遭诬,以贪赃罪名下狱。西陆:指秋天。南冠:指囚徒。玄鬓:指蝉。白头吟,又是乐府曲名。相传西汉时司马相如对卓文君爱情不专后,卓作《白头吟》以自伤。

昔人称这是一首“寄托遥深”的咏物诗。其中,三四两句写得尤为凄恻动人,为什么?请结合全诗赏析之。

古诗鉴赏当然提倡开放性,但也不是没有“度”的。例如,公认的写作背景、基本的思想内容、大致的艺术风格等。从这首诗提供的写作背景来看,大体的思想感情是诗人借咏蝉抒发自己在黑暗的政治环境里所遭受的不幸与痛苦。总的说来,三四两句抒发诗人年华已逝,一事无成的感慨,隐喻执政者辜负诗人对国家的一片忠爱之忱,产生了凄恻动人的艺术效果。应当说,无论你从什么角度用什么语句表述,基本内容应大致是这样的。

然而,切入的角度却至少可以有九个方面:

(1)、借物言情。从这个角度入手,可以做这样的表述:“玄鬓影”,蝉儿的影子,诗人看到蝉的黑影就悲伤地想到自己的满头白发,更何况它这时总是对着自己高吟呢?这蝉的影和声里,不正抒发了??(省略的基本内容同上文画线句,以下亦然)

(2)、思维流程。从这个角度出发,可以做这想的表述:全诗由物及人,又由人及物。就三四两句看,一句说蝉,一句说己,由物及人,把物我联系在一起,,构成一个浑然一体的意境,抒发了诗人??

(3)、对偶。从这个角度思考,可以做这样的表述:诗人用“不堪”和“来对”构成流水对,让我们看到诗人的经历与痛苦:大好的青春,经历了政治上的种种折磨已经消逝,头上增添了星星白发,于是他自然感叹自己??

(4)、对照。从这个角度着眼,可以做这样的表述:诗人运用了对照的方法。在狱中,看到这高唱的秋蝉,还是两鬓乌玄,而自己却已两鬓斑斑,对照之下,不禁自伤老大,因此发出了??

(5)比喻。从这个角度鉴赏,可以做这样的表述:“玄鬓”,乌玄的蝉儿。诗人看到这高唱着的乌玄的蝉儿,联想到的自己少年时代,又何尝不如同这秋蝉的高唱,可而今呢?因此说,诗人以蝉喻己,抒发了自己??

另外,可以抓住起兴、双关、用典等,也可以紧紧抓住一两个词,如“玄鬓”“白头”。总之,方法种种,角度多多,怎样入手尽可以灵活机动,只要切合三四两句的实际,而且顺理成章的揭出诗句的内涵及效果,均可用之。

古诗鉴赏题要从某一个相宜的角度赏析作答,须在一定量的鉴赏训练中,储蓄古诗常识(主要指常见的方法与技巧),并能熟练准确辨识。这样,才能披“法”入境,体物察情,品出诗味。此外,还要注意一点,即对角度的寻找和切入不要机械,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灵活机变,抓住自己认为最有把握的点;一个角度可以,两个、三个综合赏析又何尝不可?只要赏析得当,都可得分。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