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范文 > 诗句 > 列表页

纵情山水的诗句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7-05-13  分类: 诗句 手机版

篇一:谢灵运山水诗与《楚辞》

刘勰在《文心雕龙•辨骚》中谈到《楚辞》对后世的影响时说“是以枚、贾追风以入丽,马、杨沿波而得奇,其衣被词人,非一代也。故才高者菀其鸿裁,中巧者猎其艳辞,吟讽者衔其山川,童蒙者拾其香草。”两晋以后,《楚辞》流行甚广。《世说新语•任诞》载“王孝伯言,名士不必须奇才,但使常得无事,痛饮酒、熟读《离骚》便可称名士。”从王恭的这段反讽的话语中可见,修习《楚辞》已经成为当时名士不可或缺的素养。而成长于以艺文见长的家族环境、周旋于士族谈宴之中的谢灵运,对《楚辞》的理解和感受更是有相当高的造诣。方东树言“康乐固富学术,而于《庄子》郭注及屈子尤熟,其取用多出此。”(《昭昧詹言》) 纵览谢灵运山水诗,其取法《楚辞》主要体现在情感抒发和写景铺排两端。 在“忧愁幽思而作”的精神内涵上,谢灵运的山水诗与《楚辞》一脉相承。身怀与世不遇的忧愤和对自身定位的迷茫和焦虑,使得屈原的生平际遇和《楚辞》所表达出的感伤格调在谢灵运心中最能产生共鸣。如谢灵运在赴临川内史途中写成《道路忆山中》一诗“采菱调易急,江南歌不缓。楚人心昔绝,越客肠今断。断绝虽殊念,俱为归虑款。存乡尔思积,忆山我愤懑。”作者以“楚人”指屈原,而以“越客”自谓。谢灵运在诗中明确表示自身思虑与屈原乱世忧国所“念”不同,但仍与屈子同列,正是要借用屈赋中的百转忧愁,叙写自身无限惆怅的感伤情绪。这正体现了晋代以后,人们对《楚辞》的体认已经从两汉时代的社会伦理评判转入对其情感表达方式、审美观念的探求。这种从文学的角度予以继承的新变,具有强烈的时代文学特色。 在情感表达方式上,谢灵运也采用了《楚辞》迂回而非直抒胸臆的方式。《楚辞》的情感表达是通过山川景物、香草美人的比德来实现的。“托芳草以怨王孙,借美人以喻君子,遂为汉魏六朝乐府之祖。古人之不得志于君臣朋友者,往往寄遥情于婉娈,结深怨于蹇修”。朱鹤龄《李义山诗文笺注•序》在谢灵运的部分诗作中,借鉴了这样的写法。如《石门岩上宿》“朝搴苑中兰,畏彼霜下歇。暝还云际宿,弄此石上月。鸟鸣识夜栖,木落知风发。异音同致听,殊响俱清越。美人竟不来,阳阿徒晞发。”开头和结尾都直接化用《楚辞》成句。将个人情感融入山水,形成伤感、凄婉的格调,足见《楚辞》对谢诗的影响。 应当指出的是,在《楚辞》中,尽管情感的表达大多是通过比、兴和象征等委曲的手法实现的,但读者仍然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作者充沛的情感奔泻。然而,经过两晋玄风清谈的涤荡,谢灵运虽承袭《楚辞》情韵,其情感表达却更为遥深。在谢诗中,诗人以山水的清美对应世俗的污浊,以纵情山水的超迈掩饰内心世界的压抑。谢诗中的感伤情绪,往往隐藏在清丽脱俗的山水描摹背后,总是以对山水的赏好、对故乡的眷恋以及对自身的病患情结来实现的。屈作的情感虽迂回,却是张扬、外向的,而谢作则趋向潜藏、内敛,故而谢诗往往被指为“酷不入情”。其实,这恰是二人各自的时代风尚加诸文学的印记。 南方山川湖泽的“江山之助”成就了《楚辞》写景细腻精致的文风,而巫风民俗更是诗人想象力的源泉。同时,由于《楚辞》突破了《诗经》的四言模式,因而在描写景物方面有了更加从容的空间,其表现力也大为增加。钱钟书先生指出,《楚辞》改变了《诗经》有“物色”而无景色的局面,“开后世诗文写景法门”“《三百篇》涉笔所及,止乎一草、一木、一水、一石??《楚辞》始解以数物合布局面,类画家所谓结构、位置者,更上一关,由状物而写景。”(《管锥编》) 自曹丕“诗赋欲丽”说,至陆机“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的提出,追求华美文风,已渐成为文坛主流。从《文心雕龙》论《楚辞》“骚经九章,朗丽以哀志;九歌九辨,绮靡以伤情;远游天问,瑰诡而惠巧;招魂大招,耀艳而深华;卜居标放言之致,渔父寄独往之才”等语可见,《楚辞》之“艳”、“丽”在六朝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谢灵运能在山水诗创作中别开生面,正是吸取了《楚辞》以来刻画山水的文学经验的结果。如《石门新营所住,四面高山,回溪石B,修竹茂林》一诗“跻险筑幽居,披云卧石门。苔滑谁能步,葛弱岂可扪。袅袅秋风过,萋萋春草繁。美人游不还,佳期何由敦。芳尘凝瑶席,清醑满金樽。洞庭空波澜,桂枝徒攀翻。结念属霄汉,孤景莫与谖。俯濯石下潭,仰看条上猨。早闻夕飚急,晩见朝日暾。崖倾光难留,林深响易奔。感往虑有复,理来情无存。庶特乘日车,得以慰营魂。匪为众人说,冀与智者论。”不仅全篇有7处自《楚辞》语中化出,而且状物以游览足迹为踪、写景随视线

转移而迁,以上下遍览的方式写景,构筑纷繁变化的山水之美;以朝暮更替互见、虚写与实摹勾连的方式,营造亦幻亦真的境界,实取《涉江》篇中“深林杳以冥冥兮,乃猨{之所居。山峻高以蔽日兮,下幽晦以多雨。霰雪纷其无垠兮,云霏霏其承宇”的精髓。其中,景虽繁复,但能以一情贯之始终,因此景物之间浑融一体,并不零散,也正是《楚辞》所创造的艺术魅力的延续。

篇二:陶渊明山水田园诗的自然之美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摘 要:本文分析了陶渊明、王维的田园诗,阐述了他们诗作中体现出的自然之

景、自然之性、自然之语——自然美的美学意义——人与自然和谐融溶、天人合一这一至高至美的境界。

关键词:人与自然和谐境界

孔子曰:“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隐。”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中国历代都有这样一些隐士,他们有道德、有才华,有为官的可能,却因为某种主观或客观原因没有进入官场或最终离开官场。他们或徜徉明山秀水之间,或安居宁静祥和的田园;他们以极高的文化修养进行艺术创作,表达对山水田园的热爱,表现自己的人生态度。

自然之景,自然之性,自然之语

东晋诗人陶渊明,年轻时怀有兼济天下的壮志,却无法让自己的心安于污浊官场的周旋委蛇。于是纵情山水,隐逸垅亩。诸多客观、主观条件,历史的、时代的、个人的因素,产生一种“合力”,凝冻于陶潜田园诗,体现着人与自然的和谐。

钟惺评价陶渊明说:“陶公山水诗文朋友之乐,即从田园耕凿中一段忧勤讨出,不别作一幅旷达之语,所以为真旷达也。”(《古诗归》卷九)“情之所蓄,无不可吐出;景之所触,无不可写入。——晋惟渊明,唐惟少陵。”(王圻《稗史》)“陶彭泽诗,颜谢潘陆皆不及者,以其平昔所行之事赋于诗,无一点愧词,所以能尔。”(许颛《彦周诗话》)??.由此推知,前人评陶诗,谓之朴素,自然,冲淡,飘逸。在这里,我给陶诗概括为“景之自然,性之自然,语之自然。”

一、自然之景

取景摄象,随手拈来,毫不费力。如“白日沦西河,素月出东岭。遥遥万里辉,荡荡空中景。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日月不肯迟,四时相催迫。寒风拂枯条,落叶掩长陌。弱质与运颓,玄鬓早已白。”(《杂诗》之二、之七)白日素月,物自然也;日月四时,时自然也。顺其自然而不强夺,应其物理而不造作。用司空图话说就是:“俯拾即是,不取诸邻,与道俱往,著手成春。如逢花开,如瞻岁新,真与不夺,强得易贫。”(《诗品》)

再如《归园田居》(其一)中有这样诗句:“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这里描写自己的居住环境:宅院、草屋,屋后榆柳成荫,堂前桃李盛放。远处村庄隐约可见,近处墟落炊烟袅袅,一切是那么宁静祥和;狗叫鸡鸣,又处处蕴藏勃勃生机。日常平凡的生活,诗化了;普通常见的景物变美了。真可谓生活本身即为诗,田园景物就是美。

二、自然之性

陶诗中的自然之景传达的是自然之性:时光流逝,志业未就,玄鬓已白,哀情可感,真率,坦诚,没有矫情,没有伪饰,活脱脱托出本来面目。这是其《杂诗》之二、之七所传达出的自然之性,自然之情。

“自然”也正是《归园田居》的落脚点:园田,是自然的环境(景之自然),与之相对的是尔虞我诈的官场;朴拙,是自然的人性(性之自然),与之相对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勾心斗角。他把对自然的热爱融入笔底,不事雕琢,省净质朴,达到了豪华落尽,凝练隽永的意境。

三、自然之语

自然之景、自然之性,又是以自然之语为媒介,借以连缀,借以表达。像前引白日、寒风各二句,取景抒怀固已极是自然,用语何尝不是自然之至?白日、西河、素月、东岭、寒风、枯条、荷叶、长陌,均系日常用语,平淡无奇,仿佛也是俯拾即是,自然可得。

陶渊明的这种田园美,真正达到物我统一,天人合一的境界,这种至高而美的境界,在《饮酒》之五中更是表现得淋漓尽致。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自然景物,是那么天然自然,没有一点人为的做作,浑如自然本身一样朴素;诗人心境,是那么天然自然,没有丝毫世俗的矫揉,似乎人的性情本来就这样冲淡;语言表现,是那么天然自然,不显任何斧凿痕迹,好像顺手拈来那般飘逸。景物——性情——语言,和谐浑化,通体融贯。物化于我,我化于物,物我融溶,真意自在,言近而旨远,可意会而难以言传,哪里还能分辨呢?

人化于景,景化于人,天人合一

一、自然美的泛化

在中国田园山水诗史上,陶渊明是一个“里程碑”,开创我国山水田园诗派,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王维又是一个“里程碑”,他更是真正将田园山水诗派发扬光大的人。

陶渊明长时期躬耕实践而感受到景物的宜人,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他所写的内容就是田园生活本身,就是对于田园生活的直接感受,侧重表现田园景物的美:方宅草屋,良田美池,榆柳桃李,鸡鸣狗吠,统统入诗,统统诗化。而王维过的是半官半隐的生活,是由于关照欣赏而感受景物的宜人,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他更是把描写对象拓展到广义山水,表现了整个自然之美。举凡山川河流,日月星辰,鸟禽虫鱼,树木花草,雄伟与幽静,凄清与奇险,大与小,浓与淡??种种形式,形形色色自然美,都在摩诘诗中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这已表现出,田园景物之美的特性在向一般山水景物的自然特性泛化。

二、人化于景、景化于人,

在王维的诗中,一般自然美更多具有独立意义和特殊价值。广阔的自然已具美的特性,广阔的自然界已以美的特性呈现于人。无论是宏大壮丽,雄浑开阔,崇峻浩渺,还是秀美幽奇,柔媚静谧,清新明丽,两大类型而千姿百态的美,都被摄入诗中,完美表现。

(一)雄浑壮阔的自然美

你看那《终南山》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情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开篇极写山之崇峻、山之亘远,夸张而不失实,一起笔就显出恢宏气势。远景接转近景,云霭变幻,奇极妙极,一为回望而合,二为入看而无,物的气象与人的心态交互流动,朦胧而清晰,明丽而隐没,神往而留恋,惊诧而畅意,客观与主观交相融溶而又变幻无穷,这是何等奇妙之境界啊!下一联更转向雄伟壮观:一中峰而有不同星座分野,众壑之间竟然明暗各殊。不言雄而雄,不言壮而壮,大笔挥洒,语震千古。上面六句没有写人而人情自见,景语即情语,景物摹状中回荡着豪迈之气。末二句出现了人物,却以人寡反衬山之辽廓荒远。整首诗以雄浑的气势突出了终南山之壮美。

再看《汉江临泛》: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运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首联十字,勾出雄浑壮阔的背景,莽莽苍苍,浩浩漠漠,造成“先声夺人”的气势。颔联写江流山色,互相辉映烘托,“天地外”与“有无中”,浩瀚渺远,迷蒙隐约,伟而奇,丽而新,用墨清淡,言近意远,引人遐想。颈联更是浩荡磅礴,壮丽流动,静景动态化,物象人性化。一“浮”一“动”,外物而有了灵气,客体而有主体性,前浦使得郡邑浮,波澜使得远空动,“浮”“动”两字下得妙,诗句充溢着生命,气韵生动。尾联两句切地切事切性,流连忘返,积极乐观,给人以健康壮美的艺术享受。

以上两首,一写登山,一写临水。是王诗崇高一格的代表作,写来宏大开阔,雄浑壮丽,超乎前人,开乎诗风。

(二)幽雅清新的自然美。

王诗更多属于优美一格,突现景物的幽深,静谧,秀丽,雅洁。无论淡妆浓抹,都韵致有余。 如《桃园行》第一节:

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去津。

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不见人。

山口潜行始隈澳,山开矿望旋平陆。

遥看一处攒云树,近入千家散花竹。

樵客初传汉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

——开始就是渔舟春山,红树青溪,色彩缤纷,景致绚烂,调式艳丽,意兴盎然。接着是山口幽曲,忽而又豁然开朗,再由远及近,白云、茂树、繁花、修竹,纷至沓来,应接不暇。气氛恬然,生机勃然。尤其是“一处攒云树”、“千家散花竹”,辉映而益趣,真淳而愈美,一“攒”一“散”,仿佛物随人意。下文接写月明松下,房拢静静,日出云中、鸡犬喧喧。。。。。。更是声色俱佳,韵味悠长。

优美秀婉的另一类型是轻描淡抹,重在表现幽深,静寂,安谧,恬适之境界,清新淡雅,素朴自然,却又淡中见美,朴中见醇请看《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首联白描,引出静谧空灵的主旋律。地点——“空山”,天气——“雨后”,时间——秋天傍晚。此中“空”字,不是空寂荒凉,而是空旷静谧,“新雨”似乎让

人感受到雨滴打在皮肤上的那伤凉冷与舒适;雨后天晴,秋天傍晚,这十个字朴素如同口语,为全诗定下情感基调。

中间两联,清幽明澈,高洁雅致,用字平淡,意境优美。秋月映照雨洗之后的青松,凝重树色衬托着柔美的光辉;道道清泉,在山间石上流淌,发出悦耳的淙淙声响。竹林深处传来欢声笑语,那是浣纱的女子结伴归来;莲叶纷纷,那是轻盈的渔舟顺流而下。正是竹喧而后见浣女归,莲动方知渔舟下,浣女渔舟与雨后空山互相映衬,相得盖彰。有这雅洁纯朴的美,才有尾联的王孙可留,洁身自好。于是,自然美与人格美浑化为一。

这里,广义的山水,整个自然都已成为审美对象,人同自然的审美关系上升到更高境界,进入更深层次,自然的人化和人的对象化的统一,进入更深层次。王维更拓展了自然美的范围及艺术表现的范围。

更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塞外风光,荒漠野火,也有了美的特性,成了审美对象。单说《使至塞上》中两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何等雄浑开阔,奇特壮丽!“大”“长”对举,气势恢宏,磅礴笼盖。“直”字“圆”字,出人意表,不可改易,突现出孤烟之劲拔而又刚毅,落日之苍茫而有温暖。合看两句,大漠长河的特征性景物,确乎蔚为“千古壮观”(王国维语)。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终南别业》)——人化于景,景化于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是人的无机的身体和无机的精神。人与自然和谐融洽,浑化为一。这是人与自然的高境界、深层次的完美统一。王维意识到这个统一,并艺术地表现了这个统一。超乎陶潜的是,这里的自然的范围更加拓展了,统一的程度更加深化了。

篇三:古诗三首

2010.

7~8/C 本版主持/高瑞卿 课 创新设计

备 【设计理念】 以诵读为主,调动学生经验背景、引进学习资源为辅,在感悟语言情感,体会诗词意境中,把握诗文的审美韵味与内涵。在积累语言与情感的基础上,注重对生命的感悟,展示学生自己对古诗的个性解读,培养初步的文学作品欣赏能力,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教学目标】 1.认识2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3.学习通过看注解、查找资料、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 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4.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美的熏陶,激发热爱祖国语言文化的情感。 【课前准备】 1.查阅有关词的资料以及三位诗人的生平和创作情况。 2.课文插图或相关的多媒体。【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一、学习《独坐敬亭山》(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导语:我们先进行课外知识抢答。唐朝是我国古诗创作最旺盛的时期,在众多诗人中,有两位最著名的诗人,他们是谁? (根据学生课堂反应,教师提示:一个是李白,人称“诗仙”,一个 是杜甫,别称“诗圣”。) 2.揭题,谁来背李白的诗,会背几首就背几首。 (学生可能会背要学习的这首,应该表扬,且要顺势揭题板书。 )【设计意图】盘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变被动的学习为主动的建构,变静态的吸收为动态的表达。 (二)整体诵读,初步感受。1.启示学习方法和要求:(1)自由读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看注解理解词句;(3)连起来说说每个句子的意思;(4)反复朗读,体会诗人当时的思想感情;(5)先自学,再小组合作学习,相互交 流、启发,然后在班上集体交流。2.学生自由读古诗,后指名朗 读古诗,听听是否读得既正确又通 顺。

3.借助诗文注释,整体感知内容。 (1)释题意。敬亭山:又叫昭亭山,在现在的安徽宣城北部。独坐:单独地坐。连起来题目意思是什么? (2)抓景物。这首诗写了众鸟、孤云、敬亭山三样景物。 【设计意图】读通、读顺是理解、感悟的前提和基础。学生疏通诗句的意思,整体把握内容,为深入体会诗情,感受诗境铺平道路。 (三)分步解读,感悟诗情。第一步,学习“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1.画。根据自己的理解,让学生用简笔画画出这两句诗的意思。 (预测:大部分学生可能会画“众鸟”和“孤云”,没有注意“尽”和 “去”,可趁势作如下教学。) 2.议。说一说为什么画好多只鸟?为什么只画一片云?帮助理解“众鸟”和“孤云”。再出示一空白的 画面,让学生说说为什么需要这个画面?以此理解“尽”和“去”。 3.转。教师语言过渡:看来,静止的画面是无法表达作者的情感和用字的精妙的。众鸟飞走了,孤云离去了,现在只剩下诗人李白一个人了,难怪题目里是———“独”坐敬亭 山。 4.品。作者的这种孤独的内心世界是通过什么来表达的?你从哪些字词中看出来的?引导学生品味语言的内蕴。 5.读。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读出孤独的味道。 【设计意图】这两句诗中,“众鸟”和“孤云”是很吸引学生眼球的,而“尽”与“去”、“闲”却容易被忽略,而这三个字恰恰是理解的关键。所以,教师提供空白的画面,意在引起学生的注意,引发思维,深刻感悟 诗句。 第二步,学习“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1.汇报。指名学生说说自己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2.质疑。学生提出自学这两句诗的疑难问题。可能有:既然“只有敬亭山” ,为什么会看不厌呢?敬亭山真的那么好看,令人看不厌吗?课题中的 “独”是很狐独,这里却写“相看两不厌”,这不矛盾了吗?

3.释疑。

(1)提供敬亭山的文字资料或图片,体会李白看敬亭山看不够的表面原因是景美。追问:李白仅仅把敬亭山当作一个景物来看吗?

(2)联系生活经验理解诗句内涵。(指班上一对好朋友)就像你看她,看不厌,很喜欢;她看你,看不厌,很喜欢。她把她当成是自己的朋友。而李白之所以看敬亭山看不够,也把敬

亭山当成了知心朋友。

4.感悟。猜一猜看,此时诗人在想些什么?投影李白写这首诗的背景资料,紧扣“只有”,引导学生理解:从表面上,诗人找到了朋友,显得轻松自在,其实作者的内心却十分孤独,因为他只能在大自然中找到“知已”,求得心灵的安慰。

5.品读。此时,你就是诗人李白,你来吟一下这首诗吧,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读出应有的语气。

【设计意图】这两句是诗旨所在,学生理解有难度。先让学生质疑,再通过联系生活经验、介绍写作背景、推敲语言内涵、把自己当作诗人等方法,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感受到诗人当时复杂的心绪,体味到诗人内心的孤寂和纵情山水的无奈。

(四)表情朗读,升华诗意。1.《独坐敬亭山》看似写景,其实也在抒发作者的感情,就让我们也带着作者的感情来读一读这首

诗。

引导学生用各种形式朗读全诗。2.背诵全诗。

【设计意图】在学生理解诗意、感悟诗情后,有感情地朗读无疑是升华感情、加深体会的有效方法。

二、学习《望洞庭》

(一)导入揭题,简介背景。1.板书:《望洞庭》,刘禹锡。2.让学生根据课前收集的资料来介绍洞庭湖和刘禹锡。

3.多媒体出示洞庭湖的画面。

4.能用一些词语形容看到的景物吗?在学生说的基础上,卡片出示:波光粼粼、银光闪闪、水平如镜、水天一色、迷迷蒙蒙、朦朦胧胧、宁静和谐。(学生读。)

5.过渡:是啊,洞庭湖的景象非常迷人,从古至今有无数文人墨客被它吸引,写下了许多描写洞庭的美诗佳句。

纵情山水的诗句

在一千三百多年前,唐朝有位大诗人刘禹锡看到洞庭湖的美景,不禁诗兴大发,写下了《望洞庭》这首千古传颂的佳作。听,他正在吟

诵呢!(多媒体出示诗和配乐朗诵。

)【设计意图】交流资料、观看画面、提供词语,其目的在于开阔学生的视野,引发阅读兴趣,为理解诗句、丰富想象、创意表达埋下伏笔。

(二)初读感知,扫清障碍。1.自读全诗,明确要求。读准字音,读不准的生字看生字表,读通诗

句。

2.检查自学效果,正音:洞(dòng)、潭(tán)、螺(luó)、磨(mó)。3.再读,边读边思考,你读懂了哪些字或词,来说一说。

【设计意图】经过反复朗读,伴之于自学检查,使初读目标得以真正落实,也为下一阶段的学习做好准备。

(三)品词析句,想象悟情。1、找出诗中表示景物的词语:湖光秋月潭面君山

玉盘

青螺

2.根据自己的理解,联系诗句,用上课始老师提供的词语,对上述景物加以描绘,教师有选择地进行

板书。朦胧迷人的湖光柔美似水的

秋月波光粼粼的潭面苍翠欲滴的山水银光闪闪的玉盘玲珑剔透的青螺

3.再读诗句,选择一个或几个词语,说说这些词语表达了怎样的

美。宁静朦胧的湖光、柔美隐约的秋月:秋天的夜晚,月光如水,水映月光,两者融合,如仙境般和谐、美

妙。(结合理解“两相和”。)

波光粼粼的潭面:洞庭湖面上略带水雾,在月光映照下,呈现出一

种别有情致的朦胧之美。(结合理解“镜未磨”。)

银光闪闪的玉盘、玲珑剔透的青螺:把月夜下洞庭的山水说成是一个精美绝伦的工艺品,真是美不胜收,令人心向往之。

4.想象:这是一幅什么样的洞庭秋月图?让学生闭上眼睛,听配乐

朗诵,展开丰富的想象,进行情境练

说:(1)秋天的一个夜晚,我们登上岳阳楼,遥望洞庭湖,银色的月光洒在水平如镜的湖面上,月光如水水如天。朦朦胧胧中,那君山就像是白银盘里的一个青螺,十分惹人喜爱。在这个宁静和谐的夜晚,能欣赏到这一人间仙境,真是不枉此行啊!

(2)月明星稀的夜晚,我漫步在洞庭湖边,那柔和的月色和湖水融合在一起,整个湖面像笼罩着一层

薄纱。朦胧中,那君山就像一个放在白银盘里的青螺,我被这迷人的景色陶醉了。

5.媒体渲染,感受意境。多媒体播放秋月朗照下的洞庭湖,让学生感受诗句所描绘的美妙意境。提问:此时,你有什么感受?诗人的这种情感是通过哪些词语表达出来的?

6.吟读背诵。你能通过读将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吗?多媒体先是逐一播放诗句所描写的画面,出现一个画面,学生就朗读相关的诗句;接着,配上音乐连续播放,学生入情入境吟咏诗句;最后,背诵整首诗。

【设计意图】

阅读感知—事物联想—情境练说—情感朗读,环环相扣,步步深入,再加上多媒体运用、展开想象、语言品味,让洞庭湖的优美意境一一在学生的脑海里浮现、定格,让诗句的内涵和精妙,一一让学生得以感悟、品味,净化学生的心灵,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四)拓展延伸,完成作业。

2010.

7~8/C 本版主持/高瑞卿 课 创新设计

备 1.教师总结谈话:同学们,洞庭湖是我国的名胜,观光旅游的人很多,你们有机会一定要到湖南的岳阳市边上去看一看洞庭湖,登一登岳阳楼,好好地领略一下祖国的锦绣风光。

2.布置课内外作业: (1)在生字书写本上写生字。(2)想象《望洞庭》所描绘的景色,用几句话写下来。 (3)收集描写洞庭湖风土人情、名胜风光的诗词、图画等资料。 【设计意图】 将课本知识有效地扩展到学生的现实生活中,是对课堂教学的延伸,使学生能充分利用课本以外的教育资源,突破文本内容的单一性,丰富知识视野,让学生自主地、创造性地学习语文知识,全面提高学生素养。 第二课时 学习《忆江南》。 一、引———盘活经验,丰富表象1.教师导言:一说到春天,你的脑海中会浮现出怎样的画面?请你用一两个词语或一首诗词或一两首歌来描绘。 2.春天是美好的,古来今往,有多少诗人用优美的语言来赞美她。唐代诗人白居易就写了一首《忆江南》 。(教师有感情地吟诵《忆江南》)请同学们听一听,想一想:它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古诗有什么区别? 3.你知道什么是词吗?让学生介绍:词初名曲、曲子、曲子词。也就是为曲所填的词。由于词的长短不一,还被称作长短句。这是与诗的不同之处。 4.解题:“忆江南”是词牌名,它与音乐曲谱有关,而与词的内容一般没有什么联系,作词者只是依谱填词。而白居易的这首词,内容恰与词牌相吻合。此时他身在洛阳,写的又是自己对江南春色的记忆,或许这正是作者选此词牌来抒写自己江南情结的用意所在吧。 【设计意图】启发学生展开想象,进入作者描述的意境之中,让学 生回忆对春天的感受,并用词语、语句来描述,既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关于春天的表象感知,同时也为学生的学习创设情境,激发了他们对春天的兴趣,调动了他们感受春天的欲

望,学生的求知欲也就自然而然地调起来了。 二、读———疏通词句,整体把握1.俗话说,诗画一家。请同学们听着词朗诵,闭上眼睛在脑子里勾画出一幅美丽的图画,好吗?(播放 配乐词朗诵,想象江南风光。) 2.这么美的词,想读吗?自由读词,练习读正确、读流利,注意“谙”的读音。 3.谁愿意读给大家听?选择你喜欢的方式读给别人听,看谁读得最好。(找伙伴、找老师共读,男女生对读,小组分配读等。) 4.再读词,通过查找资料,借助注释,按照学习古诗的方法自己理解词的意思,对词的内容有大致的了解,并画出难理解的句子。 重点理解的词句有:“蓝”的古今异义; “谙”的意思;“红胜火”、“绿如蓝”的比喻写法等。 【设计意图】古代教育家朱熹说:“大凡读书,须是熟读,熟读了则 自然精读,精读后,理自见得。”留给学生充足的读书时间,就是为了扫除阅读障碍,总体把握诗文,为进一步的学习和理解奠定基础。 三、议———研讨探究,解决疑难这首词的意思总体上比较容易把握,最大的疑难可能有二:一是对 “日出江花红胜火”中“江花”的理 解;二是江南究竟 “好”在哪里?(因为词中具体写江南好的只有“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一句)可组织学生在读议中加深理解。 1.对“江花”的理解。 生:“江花”指的是江畔的红花。红花在朝阳的映照下,显得艳丽夺目。 生:我觉得“江花”写的并不是花,应该是江面上的浪花在阳光的照耀下红得胜过了火焰。 师:看来,你们在理解“江花”时出现了分歧,请同学们再仔细地读读这首词,看看插图,联系上下文,想想 “江花”到底指什么?(生再次与学习伙伴研读,读后交流) 生:从图画上来看,“江花”应该是江畔的花,而不是江面上的浪花。 生:作者把“江花”和“火”进行比较,既然是比较,两种事物应该有可比性。江水本身是绿的,火焰是红的,它们没有可比性。由这一点也可以看出 “江花”应该是指江边的花。生:我有补充。江边的红花正因为有了阳光的照耀才会更红,因此它红得胜过了火焰。 生:如果把“江花”理解为“江面上的浪花”,那么这一句词写的就是江水,而下一句“春来江水绿如蓝”写的也是江水,那不就重复了吗? 师:现在,你们明白了“江花”的意思了吗? 生:明白。 2.理解江南“好”在哪里?(1 )研读课文,各小组派代表进行全班汇报交流。(各小组之间、同学之间互相补充,有不同看法可以争议。) 生1:江南“好”在“江花”。(读“日出江花红胜火”)你看,太阳升起来了,天边是通红通红的朝霞,江畔是大片大片鲜艳的红花,江花被朝霞映得火红火红的,胜过了燃烧的火焰。(多媒体展示这一画面,让学生尽情欣赏,诵读诗句。) 生2:江南“好”在“江水”。出示“春来江水绿如蓝”一句。它的颜色像蓝草一样青绿,整个江水就像晶莹碧透的翡翠。 生3:江南“好”在“朝阳”。红花、绿水固然是美的,但如果缺少了朝阳的光辉,这景色就逊色了一半。 朝阳,使江花更艳,多美啊;没有了阳光,江花也不会那么有光彩了,绿水也显不出那么碧绿澄清。 生4:正由于江南好,所以作者才发出“能不忆江南”的感叹。这是2010.7~8/C

本版主持/高瑞卿

创新设计

因为作者曾经生活在江南,亲身体验过江南之美,使他久久不忘江南。“能不忆江南”一句从侧面烘托出了“江南好”。

(2)填充练习:出示练习题: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

。能不忆江南?请把学过的描写江南美景的诗句填在横线上。

【设计意图】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引导学生对江南的好风光究竟“好”在哪里的探究,既

为学生的个性解读提供了机会,也使学生对江南美景认识和感知更加丰富。特别是填充练习的设计,放飞学生的想象,激活已有知识,通过自己的重新组合填补了“好”字留给读者的空白,使江南春色美景得到个性化、形象化、多样化的展现。同时,也提取和巩固了学生以前学过的知识,促进知识的融会贯通,增加了学生的语言积累。

四、品———体味语言,感悟诗情1.推敲语句。你认为哪些诗句写得好?为什么?

如:首句“江南好”。一个既浅又俗的“好”字,摄尽江南春色的种种佳处,而作者的赞扬之意与向往之情也尽寓其中。三、四句抓住朝阳、江花、江水等景物,通过强烈的色彩渲染,给人留下了浓得抹不开的光彩夺目的强烈印象。其中,既有同色间的相互烘托,又有异色间的相互映衬,充分显示了作者善于着色的技巧。末句,以“能不忆江南”收束全词,通过反问既衬托出身在洛阳的作者对江江南春色的无限赞叹与怀念,又造成一种悠远而深长的韵味,令人沉醉于江南春色的美景之中。

2.展开想象。指导学生反复朗读、仔细体会这两句词,想象画面,用自己的话描述江南之美:春天的太阳刚刚升起,金色的阳光照射在江边盛开的鲜花上,红红的显得更加耀人眼目,江水也因之更显得绿波粼粼,江花、江水两相辉映,红的

更红(红胜火),绿的更绿(绿如

)。3.蕴情吟诵。播放古筝伴奏曲,进行配乐诵读。

在读中,进一步感受诗词所描绘的优美景色,感悟语言的内涵和魅力。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文化底蕴是语文教学的核心所在,

因此,品味语言、欣赏语言,并在此过程中享受经典语言的内涵和魅力,促进语言积累,得到美的熏陶,乃是古诗词教学的应有之义。

五、比———比较异同,归纳总结1.比较学习。引导比较异同:这三首诗词都有什么共同的地方?不同之处又是什么?学生根据上面的要求自己独立思考,做好发言准备。小组合作学习,相互交流。

2.引导归纳。

相同点:诗人都在描写一处景物,在描绘景物的同时,都在抒发着自己的情感。

不同点:从诗人所在的时间、地点、

观察到的景物的特点,当时的心境等方面进行比较,对诗与词的不同形式加以区别。

3.感情朗读。体会三首诗词中诗人的不同心境,用适当的语调加以表达。

【设计意图】体现教师的主导,引导学生深入地思考,通过对比,使所学知识系统化,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鼓励学生探究发现,培养初步的文学作品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六、拓———课外延伸,丰富积累1.好美的江南,好美的词啊。同学们,你们打算用什么来表达你对这首词的喜爱呢?(画、歌、写小散

文、写导游词等)

2.有感情地背诵《忆江南》。自学白居易《忆江南》的其他两首词。

3.到课外找一找有关描写景物的诗词,读一读,背一背。

【设计意图】自学同题诗词是对知识的丰富和拓展,自主表达阅读感受,尊重了学生的学习差异,发展

了学生个性。

【板书设计】

【设计意图】

正如《忆江南》一词所描绘的美景一样,该板书也颇具美感。一是生动的形态美。外轮廓四个椭圆形线条流畅舒展,富有张力,加上中心的小圆,构成一朵艳丽的花瓣。其中,四个椭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