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报告 > 研究报告 > 列表页

小学语文个性化作业设计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7-04-19  分类: 研究报告 手机版

篇一: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有效性策略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有效性策略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1、《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教师要精心设计作业,要有启发性,分量要适当,不要让学生机械抄写,以利于减轻学生负担。

2、《基础教育改革纲要》对课程改革目标作出了明确规定:要改变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风,培养学生获取新知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每一个学生的智力都各具特点并有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有自己的学习类型和学习方法。"因此,让作业特别是识字作业,怎样使其成为学生展示个性;成为孩子们学习、创造、游戏的乐园;成为快乐成长的平台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但综观目前作业现状,传统作业的种种缺陷仍然有目共睹。为此,本课题组通过对学生课内外的作业进行调查、反思、分析、归类和思考,发现了以下几种常见的弊端:

1.形式上:

1单一性,为应付考试而训练;

2要求单独完成,强调独立思考,缺少合作性;

3作业由教师或教材提供,缺乏自主性。

2.内容上:

1机械重复地抄写生字、词语等;

2课后练习,配套习题一律写在作业本上。

3.方式上:

1面对不同学生实行无差异的作业设计。

2排斥学科以外的作业,人为地造成学科间的隔阂。

4.答案上:作业答案绝对化,扼杀学生的创造性。

5.评价上:作业评价片面性、单调化。

6.目标上: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忽略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综上所述,虽然传统的作业设计对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方面有一定的优势。但它对学生今后的成长却极为不利,如果不加以改变,必将使作业陷入机械重复的误区。学生终日陷于“题海”之中,苦不堪言,身心的发展也必将因此受到抑制。所以本课题在对目前作业的设计进行调查之后,吸取国内外优化作业设计的理论精华,提出相对应的对策形成合理的作业机制,从而构建科学、高效的课堂教学,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通过该课题的研究逐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他们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减轻学习上过重、不适当的心理负担和恐惧心理;创设一定的条件关注学生的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通过改变作业的组织形式和呈现方式,让学生富有个性的学习,在丰富多彩的作业内容和形式中获得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实现完美人格。并在实践中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注重学生个性化的作业方式。

(三)研究基础

1.本组成员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多年,处处留心教学中的点滴经验,在切实

了解小学语文作业现状,掌握一定的小学教学理论的基础上具备了一定的实践与理论水平,善于反思,潜心研究,形成了一定的教研能力。

2.完成本课题研究的时间充足,教师精力均有保证。

3.本组成员所在的学校教学设施完备,学校领导非常重视课题研究工作,具备开展课题研究的软硬件。

4.新课程的颁布与实施为优化作业设计创造了重要的契机。学校、家庭、社会已为优化作业设计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也将为此创造更佳的条件。

二、课题研究过程

(一)课题研究步骤教育教学的对象是学生,我们的研究课题就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贯穿于学生生活的各个环节,为了保证课题实施的有条不紊,我们将实验过程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准备阶段: ( 2015年3月 ——2015年4月)

1、学习小课题研究理论设计研究方案,撰写研究方案。

2、参加相关各级教育教学科研课题研究的学习培训活动。

实施阶段: (2015年4月 ——2016年2月)

1、尝试进行各种形式的个性化作业设计

2、课堂教学实践研究,验证观点,上交流课

3、留意过程的经验积累,与课题小组成员交流作业设计的实践信息,并写出中期小结。

4、收集新课程理念下的作业设计精品个案

5、撰写教学案例、经验文章,整理好作业设计

6、课题组撰写相关论文

总结成果阶段:(2016年3月)

收集整理课题研究过程性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提炼、总结,撰写结题报告,申请成果鉴定。

(二)研究方法

本课题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通过对相关理论进行课堂实践,通过反思、验证、探索出更有效的成果,加以推广。在实验中还要用到的辅助研究方法有:

1、调查研究法:调查研究学生作业的数量、时间、评价、作业习惯及作业效果。通过调查了解到教师在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2、文献研究法:查阅与本课题相关的基础理论,并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来研究分析,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进行语文作业的优化设计。

3、实验法:课题组成员即按照课题研究目标,有计划地进行分析研究、不断实践总结。

4、个案研究法:通过个案追踪调查分析,了解作业的方式、效果与习惯,便于针对性地研究。

5、数理分析法:在研究过程中,不断收集本校学生作业的相关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找到解决我校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三、研究成果

(一)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深深地体会到:

1.兴趣是影响学生作业质量的前提条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研究中发现只有学生对所布置的作业感兴趣,才能更快更好地完成。为了激发学生对作业的兴趣,教师在作业设计上要灵活多样,多增加语文实践性作业。

2.作业的设计是影响学生作业质量的关键

(1)作业内容突出趣味性

课题组教师结合教学内容特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达作业内容的趣味性。

①引导学生用绘画的方式巩固,应用所学知识,在实验初期对他们进行相应的指导,即设计绘画代作业。

②在课堂教学中,给枯燥的作业设计一定的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根据课文内容让学生选择喜欢的角色去模仿、体验情境。引导学生续编故事,演课本剧等形式的作业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③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寻求家长的配合,检察督促。将所学的知识寓含于游戏中,让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家长在课外玩。

(2)作业要求突出层次性教学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因此,我们设计和布置作业也应该针对学生在适合自己的作业中获得成功,获得轻松、愉快、满足的心理体验。

①作业量的分层。一个班级中的学生,由于各种原因造成不同层次的发展,教师布置作业的量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调节。在实验中,我们对于那些学习态度认真、能力强的学生,基础性的作业可以减少,对于那些学习懒散、态度不认真、基础知识薄弱的学生,就适当增加作业量,并加大对这些学生的检查力度。

②作业难度的分层。作业的难度应略高于学生知识水平,具有思考的价值,学生才会对其产生兴趣。因此,我们针对学生语文能力有差异的客观事

篇二:小学语文个性化作业的设计与研究开题报告

衡水市教育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

课题研究开题报告

课 题 类 别 青年专项课题

课 题 名 称 小学语文个性化作业的设计与研究

课 题 负 责 人 万宁

负责人所在单位 故城县西半屯完小

填 表 日 期 2012年11月29日

一、立论依据 (研究目的、意义)

小学语文作业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它与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一起构成了完整小学教学体系,是对课堂教学的巩固和运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和新《语文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人们在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组织学生自主学习方面已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现实教学中,学生的作业多机械重复,少创造活动;多抄抄写写,少思维训练;学生厌烦,教师头疼。反复的听、读、写、练,虽然能够识记大量语文课文知识,但难以提高语文学习能力和语文实践能力,更难以孕育实践意识和创新精神,应试训练色彩浓厚,造成了作业失去发挥创造性、探究性的作用。如今,相关的教辅材料到处都是,《课课练》、《一课一练》、《全优训练》、《五洲导学》等练习书籍和各类试卷被许多教师或家长加压在学生的身上,造成了语文学习过程中,有许多学生常常为作业而伤脑筋。很多学生将不要布置太多的作业,少写作文和日记等作为对语文老师最大的希望。

有研究表明:当学生对其所学知道的东西仍感不足的情况下,学生的学习才最有效。适量、适当的作业和要求,能有效地帮助学生体会成功地喜悦,树立信心。对优生是如此,对后进生更是如此。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层次、难度的作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不同层次的作业上得到相应的知识,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不同的收获,。 本课题针对学生作业单调、枯燥,量多而脱离实践,与新课程的理念显得格格不入的现状,我们将积极尝试,努力创新,从作业形式、

内容和评价等方面着手,在形式上追求活泼多样,内容上体现个性化、生活化和社会化,在评价上倡导参与、激励,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性,使他们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并运用新课程关于作业设计的理论依据、素质教育的理论和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的“优化”的理论为依据实施本课题的研究。

二、研究目标、研究内容

(一)研究目标:

通过优化小学语文作业内容、形式和评价的实践探索,加强作业设计内容的应用性开发,形成作业设计的新概念,减轻学生学习上过重、不适当的学业和心理负担,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主动性、自主性、积极性和他们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发挥作业对学生成长的教育发展功能。

(二)研究内容:

1、调查本校学生语文作业量、作业形式和教师作业设计的现状及本校学生对语文作业和心理负担的现状。

2、探索优化小学语文作业个性化设计的原则。

3、探索优化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创新的几种类型。

4、探索小学语文作业多样性评价形式 。

三、与本课题有关的信息分析

(1)对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的分析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已在教学中广泛生根,语文作业的设计也充分地体现出尊重学生的个性,能较好地

抓住学生的兴奋点,使学生由被动作业到主动作业,由讨厌作业到喜欢作业的心态变化。但在欣喜的背后,也存在着许多误区,如果不加以重视,必将失去作业的功效。

语文作业贯穿学生学习活动的始终。它是一种有目的、有指导、有组织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的第一手书面材料,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载体,最能凸显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最能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不应忽视的形成性评价内容。语文教学心理学告诉我们,作业是教科书这个外因转化为学生认知结构这一内因的重要途径,也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基本途径。因此充分发挥作业的最佳效能,已成为提高语文训练效率的重要环节。语文作业设计要反映课文的教学要求,体现课文的特点、难点,并力求做到内容和形式生动活泼、丰富多彩,使之引导学生自觉地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

《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不但要求我们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评价等都是必须富有人文色彩,同样也要求我们的语文作业设计要富有人文性、个性化和最优化的色彩。

(2) 本课题预计有哪些突破

通过课题研究,使小学语文作业个性化设计科学化、生活化和最优化,促进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发挥作业对学生成长的教育发展公民功能。构建适应素质教育的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作

业设计的新思路、新方法、新概念。

四、完成研究的条件分析(包括现有的研究工作基础、研究的外部条件、课题组人员结构、研究经费、设备)

我校领导有很强的科研意识,经常组织教师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教师的科研能力得到了不断提高。特别是学校多次加大了教育科研方面的奖励力度,因此本课题的研究更有现实意义和推动作用。

本课题有长期从事在教学第一线的小学语文高级教师领衔实施研究工作,由学校教学管理的行政领导和骨干教师参与研究,有较强的科研教科研能力,具备了一定的研究基础,相信本课题的研究会顺利完成。

本课题的研究得到了学校领导的重视与大力支持,在研究经费和研究时间上会有相应的保证。

五、课题实施计划 (包括研究的方法、手段和步骤)

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通过计算机网络、图书资料的查阅,了解国内相关指导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进展状况,为本课题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调查研究法:

通过座谈、问卷等方法,分析本校学生语文作用量、作用形式和教师作业设计的现状,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实施依据。

3、行动研究法:

行动研究法是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贯穿于整个课题研究的

篇三:小学语文课外分层作业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语文课外分层作业设计研究》

结 题 报 告

迎泽区马庄小学

语文课题组

2015.05.05

《小学语文课外分层作业设计研究》结题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及意义

1、研究背景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把学生看成学习的主体、发展的主体。真正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2010-2020年)》还指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新课程理念下的小语文教师,不仅要关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而且要关注课外作业的有效性。

小学语文作业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它与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一起构成了完整的小学教学体系,是对课堂教学的巩固和运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应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并能够根据社会的需要,不断自我调节、更新发展,应当密切关注当代社会信息化的进程,推动语(本文来自:wwW.xIAocAofaNwEn.com 小 草范 文 网:小学语文个性化作业设计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文课程的变革和发展。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课外作业绝不是灵机一动、信手拈来的,而是一项充满创造性、艺术性的行为,它应该具有学生鲜明的价值追求和理想愿望。作为教师,我们应该让课外作业成为学生课外、校外的一种生活过程和生活方式,让学生在完成课外作业的过程中体验到幸福和烦恼、快乐与辛劳,并在知识与能力的不断互动中,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不断碰撞中获得进步与发展。这就需要我们摒弃传统的应试教育观念,以新课程理念来审视自己在课外作业的设计、布置与评价中的种种做法,扬长避短,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和实践经验。

2、国内外的相关研究

从国外看,西方一些教育先进国家的课外作业形式改革,对我们很有启发和借鉴的意义。如英国中小学生课外作业主要有四种类型:一是实践作业,即指有教师指导的各种实验、独立观察、独立完成美术作品及各种动手能力的测试;二是书面作业,即指客观性测试,其形式有回答简答题、抢答题、写随笔、论文、观察报告、评论、调查报告

科研项目等;三是口头、听力作业;四是表演作业。再如美国教师经常设计一种贴近生活的课外作业,他们认为应当鼓励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达到学以致用;当学生们意识到所学的知识很快能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实现自己所学知识的价值时,那么, 学生就会觉得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对他们来说特别显得有意义。又如在日本,中小学生家庭作业非常关注学生生活的实际。如教师布置给小学生的家庭作业:“自己设计自己的郊游”、“和三个以上的小朋友一起玩”、“听老人讲发生在过去的故事”等等。

在我国,致力于此研究的人也很多,特别是减负以后,很多教育工作者对小学语文课外作业的有效性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研究,他们力求使语文课外作业“打通”学生的课内外生活,连接学生课内外生活,进而向更广阔的社会生活延伸,从而让语文课外作业促进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诸如“开放性作业”、“主体性作业”、“发展性作业”等创新设计也层出不穷,他们在丰富作业形式,激发学生作业兴趣方面取得了不少宝贵的经验,并形成了一定的文献资料,如江苏省教育学院附属小学副校长兼语文老师刘春生在1998年开始尝试研究的“互动作业”,著有《作业的革命》,就很具有代表性。

但总体来说,目前这些研究与尝试尚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且一些理念和做法不适合我市的教育教学现状。不过,其中也有很多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是很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了解相关研究,可以让我们在本课题的研究中,把一些好的理论、经验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加以有效利用,使之成为我校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南。

3、研究现状

“人生天地间,各自有禀赋”说明了人存在个性差异,小学生在学习上同样存在智力的差异和能力的不同,因此就造成了学生学习成绩上的差异性。这种情况在我们学校就更为明显,每个班大多有半数以上的学生来自外地农民工家庭,学生水平层次相差较大,家庭教育的差异也较大,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正视学生差异,特别是依据因材施教和可接受性原则进行教学。但是怎样才能有效检测教学质量,监控教学效果同时更好的关注学生的发展呢?我们的途径无外乎从作业着手更直接、更全面、更有效!而作为课堂学习的有效补充与巩固,课外作业显得尤为重要。而当前我们很大一部分教师还是采用以前那种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同一内容,期望达到同一目标的作业形式,这样做必然忽视了 学生的个性特点,不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那什么样的课外作业可以更好地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主动、全面、协调的发展呢?那

就是布置课外分层作业,从作业形式、内容和评价等方面着手,在形式上追求活泼多样,内容上体现个性化、生活化和社会化,在评价上倡导参与、激励,全面地解决“优等生吃不饱,后进生吃不了”的两难状况,客观有效地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个体要求,从而使他们的个性得到最优的发展。

从作业存在的现实问题入手,对当前小学作业改革中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行透视和剖析,吸取国内外先进的评价理念和教育学、心理学成果,改革作业设计的内容、形式、评价的方法,才是符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需要。为此,我们课题组经过谨慎的研究,决定利用小学语文教学、教材的特点,立足文本、设计分层化的作业并确立“小学语文课外分层作业研究”的课题,积极探索分层作业的形式和评价体系,以更好体现现代教育的平等性和针对性,帮助教师开展各项教育教学活动。

二、课题的界定

1、分层作业,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实际情况,设计若干层次的作业使不同的学生都能在“跳一跳”的情况下“摘到桃子”。分层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根据学生个性差异分层

作业一段时间后,再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进行调整,它是一个不断流动更新的过程。

2、课外作业:又名家庭作业。是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在上课以外的时间独立进行的学习活动。是教学组织形式之一。《教育大辞典》中关于“课外作业”的定义是这样表述的:“根据教师要求,学生在课外时间独立进行的学习活动。在教学活动总量中占有一定比例。……它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有助于巩固和完善学生在课内学到的知识、技能,并培养学的独立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情意原理、序进原理、活动原理、反馈原理。作业研究中要激发学习者的动机、兴趣和追求的意向;遵循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的规律,注意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精心组织作业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及时地反馈调节,使学习者的心理和行为达到预期目标。

四、课题研究目标、内容及原则

(一)研究目标

1、通过调查,了解学生语文作业现状,分析出当前语文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2、通过理论学习,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形成一定的根据学生的认知结构和智能结构的独特性对学生、作业进行分层的认知,充分认识到课外分层作业设计有效性的现实意义和重要价值,并以此制定出分层作业设计的学生、作业分层标准和方法。

3、通过实践操作,教师找到针对不同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设计分层作业内容的操作模式、方法及评价标准,努力形成一套与新课程理念相适应的小学语文课外分层作业实施策略。

4、通过实践研究,教师探索如何在分层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自我开发学习资源,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5、通过实践研究,使学生由课内走向课外,由书本走向生活,由统一走向多元,并在课外分层作业过程中,内化知识,学以致用,感受乐趣,陶冶情操,进而最终获得积极、主动、全面的发展。

(二)研究的内容 课外分层作业的布置不是多多益善,而应在确保实现教学目标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控制作业总量,激发起学生的兴趣,让他们愿做乐学,既提高质量,又不增加负担,体现出课外分层作业的有效性。鉴于此,根据本校小学语文课外作业现状,结合小学语文教材和新课程标准和研究目标,从“实效”的角度出发,我们尝试从3个层面进行探索:

1、根据调查、理论学习及学生认知、能力水平,确定对学生进行分层的标准和分层方法。

2、通过作业设计、案例反思等方式,针对不同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设计分层作业内容。

3、进行作业分层评价,利用评价在分层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课题研究的原则

1、创新性原则:课题研究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得出适合的、优化小学语文高段作业分层化设计的题型。

2、活动性原则:学生是活生生的,作业分层化设计离不开学生的实践活动。

3、主体性原则:作业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高段作业分层化设计研究主张尊重生活,就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