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报告 > 研究报告 > 列表页

社会过程研究方法论文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7-04-20  分类: 研究报告 手机版

篇一:社会研究方法 课程论文

南京农业大学课程考核情况表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

学 院: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课程名称: 社会研究方法 学分: 3

学号: 2012110007 姓名: 郭振 考核方式: 课程论文、课堂讨论、课堂考核及报告评分标准:

教师签名:

时间:

团体中个人角色的塑造和断裂:对《死亡实验》的内容分析

社会学专业郭振 2012110007

摘要:角色是社会学研究中的一个基本概念,也是互动论经常论及的一个概念,它是一个人对于自己或者他人的位置的确定,同时它也附带着社会对个人的期望价值。本文试图通过对电影《死亡实验》的内容分析,进一步深刻理解作为社会化的个人在一个新的情境中是怎样通过互动适应自己的角色的,并进一步探析影响个人角色塑造和断裂的诸多因素。 关键词:角色 《死亡实验》 内容分析

一、剧情梗概

为了研究在一个封闭的制度环境下人类行为的攻击模式,瑞恩教授决定开展一个时长两周的行为实验,他用一千美金的高额报酬雇佣来一群普通的平民百姓,将他们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扮演“狱警”,其他人则扮演“囚犯”,用“狱警”来管理“囚犯”,以此来模拟两周的监狱生活。在模拟的监狱中,其生活条件与真实的监狱无异,而且还有配套的规章制度,瑞恩教授宣称如果有人违反了规则,指示灯会亮起,宣告实验结束,实验者将会失去报酬。在刚开始的几天时间,“狱警”和“囚犯”处于和平相处的状态,但随后,“狱警”和“囚犯”分别进入自己扮演的角色状态,“狱警”开始对“囚犯”进行不断升级的羞辱和迫害,“囚犯”们的人身安全也没有如同实验前科学家承诺的一样得到保障,“囚犯”们也和“狱警”发生冲突,最后当这种冲突无法调和后,“囚犯”们不堪重压,发动了暴动,以暴力手段冲出了监狱,而实验也以失败而告终。

二、团体中个人扮演角色的过程

(一)角色预知

在踏进监狱的那一步起,科学家就会告诉实验者,谁该扮演什么角色,规章制度是什么,哪些做法是合适的或者非法的,如果违反了会受到什么样的惩罚以及何时会终止实验等等,通过这些讲解“狱警”和“囚犯”就会对自己的角色有一个初步的判断,会形成对进入这一角色的期待,引起实验者的兴奋和好奇。

上述过程就是一个角色预知的过程,角色预知可以是自己通过某种途径预想到的,也可以是他人告知的。我们在经过长期的社会化过程之后,即将进入某个团体,首先会对自己的角色有一个预期,而这个预期实际上是会受到社会或他人对于这一角色期(转载自:www.xiaocaOfaNWen.com 小草 范 文 网:社会过程研究方法论文)望的限制,在一些公司或者工厂招聘人员之后,一般都会对人员进行一到两天或者更长时间的培训,这个培训也就是让团体内部的成员明白如何才能成为一个合适的员工,什么样的价值标准是团体所需要的,什么样的行为才是符合团体预期的。通过这个过程,就会使成员形成一个角色概念,并在情绪上形成一种兴奋或紧张的冲动感。

(二)角色模仿

在初步对自己将要扮演的角色进行定位以后,“狱警”们开始向他们在电视电影中或真正遇到的狱警学习,向他们一样昂首阔步地清点“囚犯”们的人数,也一起聚众开会喝啤酒,或者大声的呵斥那些行为过火的“囚犯”,他们可能并没有什么真正的管理经验,有的时候会对自己所扮演的角色自嘲一下,但是这种模仿让他们体验到了一种真实的存在感。而“囚犯”,也向一个真正的犯人一样,无精打采地盯着铁窗发呆,有时候也会打下篮球消遣一下时光,总之,他们要表现得如同真正的囚犯一样无二。

米德曾经在他的角色理论中认为,社会化的实质是“角色扮演”,即学会理解他人对于角色的期待,并按照这种期待从事角色行为的能力,而儿童进行社会化的首要阶段就是“模仿阶段”,也就模仿父母的动作,但尚未形成真正的“客

[1]我”。本文中所提到的角色模仿则是在角色转换和新角色建立过程中一个个体对于同类群体或成员行为的模仿。在一个群体中,一个成员要融入这个集体,除了接受必要的教育以外,最好的做法是模仿业已存在的同质成员的举止言行,因为这会让他们感到安全,获得社会对他们的认同感,而这种认同感会给予他们以自信和自尊,同时会减弱先前角色预知的兴奋和紧张感。然而,这种角色模仿并不是单纯“主我”的体现,而是在“客我”的指导下进行的,因为它其中内化了社会的期待和要求。

(三)角色博弈

然而“狱警”们渐渐并不满足于把这个实验当做一个游戏。在刚开始的时候他们也和“囚犯”们嘻嘻哈哈,打成一片,也和“囚犯”们做朋友,他们在这时还处于一种理性状态,因为这种角色实在不过是一种“拟象”,当他们在两个星期后,又会回归到他们原来的普通生活。可是他们对现状并不满意,因为他们感到他们的尊严和权威在“监狱”里面受到了挑战和质疑,特别在博什(“狱警”)在无意间被“囚犯”的球击中以后,他们召开了紧急会议。尽管有的“狱警”并不赞成实施惩罚措施,但通过利弊的权衡,他们还是认为有必要对“囚犯”实施相应的惩罚,而这也符合“监狱”内部的管理条例,尽管它是不人性的。

在“狱警”下达了惩罚的命令后,很多“囚犯”是存在着异议的,把它看做一件小题大做的事情,但是当有的“囚犯”认为这并不会带给他们太多坏处并照做时,“囚犯”们这是便达成了一致,接受了这种微不足道的惩罚。

上述是一个角色博弈的过程,在整个过程中可以说是“理性”战胜了“人性”,这种理性同科尔曼提出的“理性人”概念大致相当,这种“理性”不仅包括经济利益上面的计算,也包括情感、尊严和地位的考虑[2]。而这里所说的“角色博弈”,实质上是一个取舍的过程,它包括角色的替换、价值标准的选择,而且这个博弈是必要的,经过这个博弈之后,事实上就表明了我们对于这个群体的认同和群体价值观的认可,个体才能够真正地融入群体之内。如果不能认同这一点,通常他会被认为是群体的“异内”而加以排除。但是,并不是每个个体都能够做到“舍小我,取大我”,就像“囚犯”中的77号特拉维斯由于并不认同自身的角色身份,因而从始至终他都没有对这个群体产生归属感,并不能将他看做这个群体的一部分,因此,最后他也成为被惩罚的主要对象而成为冲突的发起者。

(四)角色维持

在对自身的角色有一个深刻的顿悟以后,“狱警”便开始想办法充当一个出色的狱警,一个好的方法是主导冲突然后重新“洗牌”以加强权力。这一点不仅体现在对监狱规则和规章制度的极度维护上,也体现在重新创造新的规则上。伯瑞斯(“狱警”)由于能够创造出许多整治“犯人”的小点子而成为“狱警”们的

领导者和崇拜对象,他先要求“囚犯”做俯卧撑,在经历“豆子风波”之后,他进一步剥夺了“囚犯”们的人身自由,将他们单独隔离,最后为了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又对“囚犯”们进行了人身迫害,致使冲突的范围进一步扩大,他们自己也会因为。而“囚犯”们因为处于一个被管理的阶层,在经过与“狱警”的一番斗争后,也都成为了“顺民”,大多按照要求吃完食物,在规定的范围内活动,并竭力遵守“狱警”所提出的要求,并从心理上接受了“囚犯”的定位,甚至在后来见到亲人时,都因为“囚犯”的身份而感到羞怯,表明这种团体内的归属感事实上已经形成。

在这个阶段,个体对于角色的意识已经明显的表现了出来,而且在行为上已经不仅仅满足于初始的模仿了,而进入了一个凭借“手头库存知识”进行行动的阶段,这种“手头库存知识”的形成,按照舒茨的解释就是,“狱警”们经过与“囚犯”们的互动,获得基本的经验和常识,当这种经验逐渐积累,“狱警”就会从若干经验当中挑选出对管理“囚犯”行之有效的若干经验流,当这种经验流不断增加就形成一种意义结构,这种结构通过有序的安排和整理之后,就会形成经验图式,在需要进行行动的时候,“狱警”会从经验图式中找寻若干的经验赋予行动以意义[3]。这种“手头库存知识”会帮助“狱警”维持目前的角色,因为“狱警”总会从其中找到能使“囚犯”学会服从的方法,而“囚犯”也从和“狱警”打交道的经验图式中意识到和“狱警”进行持续性地对抗并不是上上之策,所以他们倾向于采用保守、消极的方式来维持目前的现状。

但是这一点不够,仅仅靠过去的做法并不一定能够维持目前的状态,因为有越轨者的存在,像特拉维斯那样的越轨者对于一个团体和一个相对稳定的结构带来的后果,不仅仅在于打破常规,还在于带动其他成员可能的越轨行为,从而引发局势的失控。由于这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结构环境,结构通过制度关系和规则限制和规定着人们的角色,然而“狱警”通过对于研究者的意图的揣摩和底线的观察,认为建立这种规则是可能的,他根据“监狱”的实际情况和“狱警”在同“囚犯”互动中产生的控制的需求来建立规则,并最终力图实现“狱警”和“囚犯”两个角色新的平衡。

三、影响团体内个人角色建立和稳定的因素

(一)数字代码:标签系统

在《死亡实验》中,“囚犯”们没有自己的名字,有的只是有以数字号码来代替名字的符码。为什么要以数字来代替姓名呢?这不仅仅是一个数字简明易记也易于管理的问题,还因为它能够让“狱警”彻底的理性化。在监狱中,犯人一般用数字来称呼,这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因为它通常能够泯灭“狱警”对于“囚犯”的同情心和残存的好感。一般而言,如果称呼一个人的名字,我们通常会联想起来关于他的一切事情,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它会唤醒一个人的内心情感,从而会使得“狱警”不能足够地客观,他可能会动恻隐之心而给予某个“囚犯”以特殊的待遇。但是数字则不会,它会让你足够地理性,抹杀掉除去数字以外的信息。直接以数字来称呼“囚犯”,似乎是犯人们的“专利”,事实上它更加强调的是一种归属感,它强化的是某个个人属于“囚犯”这个群体,而与其他群体划清界限,以此来确定自身的角色位置。事实上,并不只是数字才表现了这一点,所有与这种区隔密切相关的事务和行为都可以明确的指向个人的角色性。在“监狱”中,“狱警”有单独的休息室,闲暇时可以抽雪茄烟,打桥牌,穿专有的警服,而“囚犯”则居住有专门的牢房,穿专门的囚服,特定的活动区域都可以体

现这种角色的区别,而这种打上烙印的标签系统起到的作用就是强化人们对于自身角色的认识。

在其他团体中,这种标签系统也同样存在,每一个团体都以不同于其他团体的标签来区别“自己”和“他人”这两个圈子,而团体中的成员也因为这些附加于自身的这些符码来区别于其他群体的成员,不管这种符码是强加的还是自愿的。在生活中,公司职员的工号,工人们特有的制服,交通警察的指挥棒,还有企业高喊的口号都能成为特定角色所包含的标签。这些标签是群体间得以区分开来的基本标志,也是个体角色得以彰显的必要手段,为此,团体为了强化集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经常会有意识或无意的创造出一些标签以使个体更好的为集体的目标奋斗。

(二)警棍:暴力系统

在“监狱”里,警棍的作用在于它不仅表明“狱警”和“囚徒”两种截然不同的角色身份,而且还附带有警戒意义,即意味着,“狱警”在这里是秩序的维护者,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任何可能的违抗都会受到它的制裁。但是,它并非总是在被“狱警”使用时才体现它的优越感,因为它被使用的情况总是极少数,它是象征意义在于,“狱警”是有权威的,他有潜在的使用这种权力的控制力,如果谁意图挑战他们的权威,警棍就会起到震慑的威力。我们从反面来思考,如果没有警棍,那么“狱警”相对于“囚犯”的优势将不复存在,因为“囚犯”毕竟在数量上占上风,那么情况将会失控,“囚犯”对“狱警”的要求不予理睬或者采取不合作的态度而“狱警”则毫无办法,而暴力装置的佩戴则至少维持了这种相对的平衡。

在一个团体中,暴力系统可能并非是一些血腥暴力的控制手段,但至少是由权威和规则两个子系统构成。权威指的是对权力的一种自愿的服从和支持,它包含着人们对于一种正当合法权力的认同,一个团体中必须要有权威的存在,否则团体内部就会缺少约束力,不管这种形式的权威是传统权威、感召权威还是合法权威。权威的存在对于个体的角色而言,起着价值观的规范和导引的作用,权威的言行和表现对团体内成员角色的定位有重要的影响作用[4]。与权威同样重要的还有规则,规则构成了体系内对团体成员的监控,它使得成员按照社会所期望的角色行事而各司其职,但是规则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它的有效性上,它可以而且必须通过合乎规章制度的奖惩体系来维护规则的有效性,如果有人违反就必须施以适当的警告,伯瑞斯在判定博什违反了监狱规则之后,就毫不留情地将他由“狱警”变成了“囚犯”的一员,因为如果不这样做的话,规则就会成为“纸老虎”而得不到成员的认可和遵从,整个控制体系就会有崩溃的危险。在当代的公司企业中,通过有效的激励和相应的惩罚是促使人们按照既有的规则来行动的必要手段,物质性的奖励或惩罚、职位的升迁都表现了这种控制力。

(三)指示灯:互动系统

在影片中指示灯是贯穿始终的一个线索,但是它在最后才发挥了它应有的作用。科学家设立指示灯的用意是在发生特殊情况而面临失控局面或者有人违背规则时,它会发出警报而宣告整个实验的终结。如果单从灯的使用功能来看的话,我们可能更容易把它判定为上述所提到的监控系统中一种事物,但是事实上则不然。“狱警”和“囚犯”都对这展指示灯抱有希望,但二者的初衷不同。“狱警”通过指示灯来判定控制指示灯的科学家的态度并希望它不要发动警报,当指示灯一直处于熄灭状态时,“狱警”可能会认为,科学家事实上也赞同我们的做法,所以我们这样做并没有错,这样“狱警”就和科学家形成了互动。“囚犯”开始

篇二:《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论文

目 录

摘要 ············································································································································· 3 关键词 ·········································································································································· 3 引言 ············································································································································ 3 1留守群体的生存现状及存在问题 ····················································································· 4

1.1 留守儿童 ····························································································································· 5

1.2 留守妇女 ····························································································································· 5

1.2 留守老人 ····························································································································· 5 2 对策及建议 ························································································································· 6

2.1 对于留守儿童 ····················································································································· 6

2.2 对于留守妇女 ························································································································· 6

2.3 对于留守老人 ······················································································································· 7 参考文献 ······································································································································ 8

农村留守群体的研究

摘要

农村留守人群在生产生活、受教育和安全保护等方面存在很多的问题和困难,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农村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而它们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必须解决的一个十分现实而严峻的问题。农村留守群体的研究是当今社会发展研究的一个热门话题,同事也是加快农村经济健康发展所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视群体,这些群体的生存状况将直接决定着农村经济的发展现状。

关键词: 留守 现状 问题 对策

引言

近年来,随着城市的发展,劳动力由农村不断输入城市,许多年轻力壮的青年群体为了养家糊口而背井离乡,外出打工,留下儿童、老人、妇女守在家里。由此产生了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留守妇女这一特殊群体,留守群体规模大、问题多,他们的生活、教育、生存现状、自理能力令人忧心。

1 留守群体的生存现状及存在问题

目前留守人口面临的各种问题已逐渐显现:父母的外出使留守儿童无法得到正常亲子家庭所给予的照料、关爱和教育,往往还要过早分担家庭的生活压力,面临着各种成长风险;丈夫的外出使留守妇女不得不独自承担生产、抚育、赡养等家庭责任,身心负担加重的同时,长期的两地分离更增加了婚姻关系的不稳定性;子女的外出使

的老人无所依、无人养,“养儿防老”日渐成了老迈父母们遥不可及的愿想。这些问题看似只是农村家庭自身的问题,但事实上已经超越了家庭的范畴,是我国向现代化转型过程中伴随着的问题,也是无法回避的新的社会问题。而农村留守群体的福利关乎社会公正,关乎农村的和谐与发展,因此,对农村留守人口问题的深入研究与探讨解决势在必行。

1.1留守儿童

1、家庭教育缺失。调查发现,留守儿童主要由亲戚或祖辈进行隔代抚养,受到自身文化水平的限制,不能在学习给予帮助和指导,不知道从心理上关心孩子、照顾孩子。多数留守儿童每年和父母生活在一起的时间屈指可数,打电话成为留守儿童与父母联系的主要方式。由于亲情缺失,监护不力,导致留守儿童与父母之间的亲情关系淡漠,性格大多存在孤僻、任性、冷漠、自卑等现象。

2、行为习惯较差。隔代教育"重养轻教",往往只满足孩子物质、生活上的需求,缺少精神、道德上的教育引导,甚至娇生惯养,放任自流,导致留守儿童出现心理、行为上的偏差,有的不听教导、不服管理,甚至出现打架斗殴、抽烟喝酒、迷恋网络等不良行为。

3、安全缺乏保障。留守儿童年龄小、力量弱,缺乏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对突发性事件也缺乏应变和自救能力,没有父母的直接监护,容易遭受伤害或侵害他人,加上不少留守儿童上学路途较远,尤其是女孩,人身安全令人担忧。

1.2留守妇女

1、劳动强度大,健康意识较差。家庭中男劳力外出务工后,留守妇女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力军,在抓好生产劳动的同时,她们还要教育子女、照顾老人,有限的精力与超负荷的劳动之间矛盾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她们的身心健康。调查显示,大部分留守妇女需要独立承担2亩地左右的农业生产,喂2头以上的牲畜。50%左右的留守妇女没有坚持体检,有的明知有病也拖着不看。

2、精神压力大,防范力量减弱。丈夫长期不在身边,留守妇女们承受着身体和心理的双重负担,据调查,丈夫外出打工时间最长的已经有6年之久,最短的也有一两个月,其中,38%的务工者每年回家两次以上,55%的每年回家一次,7%的两年及以上回家一次。部分留守妇女担心与丈夫失去联系,担心丈夫有外遇及在外的安全,同时,男性劳动力外出后,农村治安防范力量减弱,留守妇女还担心家庭遭遇偷盗,担心被异性骚扰,安全感大大降低,68%的留守妇女常常觉得没有安全感,60%的留守妇女常常感到孤独。

3、文化生活少,综合素质偏低。虽然很多村委会建立了农家书屋、农民活动场地,健全了各种体育设施,但由于受地域和时间的限制,大部分留守妇女在农闲时节的娱乐活动主要是带小孩、看电视、串门子、打麻将,极少读书看报、学习知识。由于社会交际圈狭窄、思想观念落后、知识更新慢,导致部分留守妇女无力对子女进行有效的教育与监管,与丈夫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直接影响到婚姻质量和家庭稳定。

1.3留守老人

1、体力负担重。青壮年外出打工后,家庭的生产劳动自然而然的由留守老人承担。虽然体力严重透支,但留守老人都还在坚持。走访中,大部分老人提起家里的生产状况时无奈的回答:"做不动也要做呀!田荒了多可惜啊!能动一天就种一季,种不动了再说!"

2、抚养负担重。子女外出打工后,大部分老人与孙辈组成"隔代家庭",还有不少留守老人的子女全部外出打工,仅留下老年父母及未成年的孩子,留守老人基本上没有子女在身边照顾。因此,老年人害怕生病,很多老人都谈到"有子女在身边要安心得多,有个照应。"并且留守老人还要照顾孙辈,有的孙子年龄小,不能离身,给老人农作及家务劳动带来极大不便。

3、心理负担重。农村老人大多识字不多,隔代教育力不从心,让老人极度担心却又无法监督管教。同时,子女外出后,电话成为留守老人与子女交流沟通的主要方式,有的子女一去多年杳无音讯,有些老人甚至"不知子女是死是活"。由于子女不在

身边,部分留守老人过着"出门一孤影、进门一盏灯"的寂寞生活,缺乏家庭温暖,使他们倍感孤独。特别是随着年龄增高,留守老人行动越来越不方便,他们与外界的接触也相应越来越少,除了看电视、聊天,老人基本上没有别的消遣方式,有的独居老人有心里话没处诉说,有时间没处打发,极易产生心理方面的问题。

2对策及建议

2.1对于留守儿童:

一是净化社会环境。深入开展“扫黄打非”、清理网吧、校园环境整治活动,加强对学校周边环境的监督管理力度。

二是健全留守儿童档案。学校应及时向监护人和外出务工家长通报其成长情况,加大价值观念引导、亲子之间沟通交流、家庭教育与心理疏导的工作力度,形成学校、家庭共同教育的局面。

三是提高家庭教育水平。通过举办家庭教育知识讲座,强化责任意识,倡导科学监护;规范家长学校和留守儿童爱心服务站管理,为留守儿童提供学习、生活、心理、安全、娱乐等方面的服务,帮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四是实施关爱工程。继续开展“爱心妈妈”牵手“留守儿童”活动,动员社会各界与农村留守儿童结成帮扶对子,爱心妈妈重点开展“双互”“双访”“双联”活动,即互认互知,访班主任、访委托监护人,“爱心妈妈”每月定期以电话、见面、书信等形式与孩子和委托监护人联系,指导孩子给父母写信或通话,每月定期或不定期到学校或家庭看望留守儿童,每年陪孩子过一次节日,使留守儿童真切感到“心有人爱、身有人护、难有人帮”。

2.2对于留守妇女

一是建立活动阵地。充分发挥"妇女之家"作用,组织留守妇女开展文娱活动,举办各类知识讲座,开展有益身心健康的系列活动。

二是开展技能培训。把留守妇女教育培训纳入农村劳动力培训的整体规划,开

篇三:浅谈对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认识

中央财经大学期中考试论文

谈对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认识

内容摘要:本文根据《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课程第3、4周所学内容,结合学习的实践,简述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观点、社会系统研究方法和社会过程研究方法,并结合马克思主义的社会观点和社会系统研究方法阐述了作者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认识;结合社会过程研究方法阐述了作者对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的观点。

关键词:社会系统研究方法社会过程研究方法实践 联系

1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

实践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认识发生和发展的基础,也是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对实践经验进行理论概括和总结,通过实践检验理论和发展理论,是社会科学研究应当遵循的首要的基本原则。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立足实践需要研究理论。首先,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类社会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产生和发展的,社会科学研究不可能离开实践。只有把社会的认识至于人的实践活动之上,才能确立科学方法的可靠基础(即社会科学研究模式:面向实践——概括实践——回归实践)。其次,实践的需要时理论研究的出发点。社会科学研究要关注社会需要,社会科学研究要把握时代的精神、反映人民的愿望。最后,社会科学研究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蛇和科学研究归根到底是对问题的研究,离开问题的研究不会有真正的理论。

二是对实践进行理论总结,即概括实践。首先,科学理论是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理论源于实践,但不是停留实践经验,而是要超越经验。其次,研究不是理论研究的出发点。研究问题不能从概念出发,只能从现实出发。最后,调查研究是社会科学研究的基础一环。调查研究是认识社会的基本方法,也是理论研究的根本途径,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归根到底是深入群众。

三是在实践中检验理论和发展理论。首先,在实践中检验理论。理论的归宿是实践(改变世界)。理论正确与否只能接受实践检验。其次,在实践中发展理论。世界上不存在永恒真理,实践是发展的,理论也是不断发展、与时俱进的。最后,要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破除迷信,真正做到“不唯书,不唯上,只为实”。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本质上是一致的。只有冲破传统观念束缚,才能达到对社会生活的深刻认识。

2社会系统研究方法

2.1马克思主义的社会观

马克思正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的本质。即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我们由此可以称马克思主义的社会观为实践的社会观。人类的实践活动特别是生产劳动的实践活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实践构成了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在于,人是以实践为本质的存在,实践既是社会从自然分化出来形成为社会的基础,也是人从动物分化出来形成人的基础。实践是人所特有的存在方式,人类的物质生产实践,制约着 整个人类的社会生活,是推动人和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决定力量。

2.2社会系统分析方法

人类社会是以系统的方式存在和发展的。系统研究方法是适用于各门社会科学研

究的重要方法。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人类社会发展的研究生动地体现了系统研究方法,以社会生产实践为基础,形成了对社会系统的构成要素、社会系统形态历史演变、社会系统的优化等一系列唯物又辨证的方法论原则,为研究和认识人类社会及其发展的客观规律指明了方向。在吸收当代系统科学思维成果的基础上,社会系统研究方法不断丰富发展,成为了社会科学研究和认识社会改造社会的重要方法论武器。

2.3从马克思的社会观和社会系统研究方法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 强调要坚持最广泛最充分的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2.3.1用马克思主义的社会观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观对于我国当前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首先, 社会和谐的本质是人类实践的对立面统一。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对立在实践活动中的统一,构成了社会和谐的两个扇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人与自然的实践的对立中把握统一。其次,社会和谐还应进行社会有机体内部的有效整合,就要求我们在实践中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要素和谐统一起来,确保社会公平,促进社会正义,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观是实践的、历史的、能动的、自由的、开放的,在多元竞争的社会观理论中独树一帜,久盛不衰,并最终合理地揭示了人类社会的本质及发展问题,正确而有效地指导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对目前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全面地学习并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社会观,并将它的理论精髓应用到人类实践,无疑是最终实现人类全面而自由发展的崇高理想的正确道路和重要途径。

2.3.2用社会系统研究方法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从社会系统理论的观点来看,社会不仅是一个有机的系统,而且是一个动态系统。随着历史向前发展,社会是不断变化和进化的。社会变化和进化的过程也是社会系统自身矛盾产生和解决冲突,达到系统和谐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被看作是社会系统解构及重构的互动。作为一种以社会和谐为追求目标的学说,社会系统论本身就是“和谐哲学”,更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社会系统论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基本原则与理论指导,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则充分体现和实践了社会系统论的基本要求。

任何社会系统,由经济、政治、文化三大要素或三大次级系统构成。这三大要素又可以分成若干子要素或子系统,这些子系统还可以再分解下去。这样,社会就构成了一个有机的系统整体。各子系统的各个要素相互联结、相互作用、相互碰撞与融合,共同促进系统的完善与发展;各子系统之间都有一定的界线,在各自的范围内完成自己的任务,履行各自的“边界功能”但又与其他子系统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作用。马克思主义也认为,社会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社会有机体是在人们劳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马克思指出:“社会关系不是由个人构成,而是表示这些个人彼此发生的那些联系和关系的总和”。这是一个有机联系的社会体系,社会系统的各种要素按特定的方式组合起来,彼此形成一种相对稳定的关系,表现出一定的秩序,形成有规律的运动。可以看出,在社会这个有机体系统中,我们要按照各个要素的运行规律来把握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而不应把社会体系的各个环节割裂开来,否则就不能正确说明和做到社会有机体内部各要素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社会系统论为我们正视社会结构及其相互作用、社会发展源泉、社会生长机制及运动规律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社会各要素在社会系统中有序联系交互作用才能更快地推动社会机体的发展,这就为我们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方法指导。

建立公平、互助、协调的和谐社会是人们千百年来的理想追求。“以‘和谐’为核心, 目标系统涵盖了当代人之间以及代际人之间生存与发展权利的公平, 使用与分配自然资源的公平, 凸显了人类对自然的权利与义务, 展现了人类的一种生存境界”。从功能上看, 和谐社会是社会一种状态, 就是说社会系统中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在整体意义上,“和谐社会是对整个社会系统(即社会结构的总体)而言的, 不是针对社会某一部分的而言。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各个领域和部分都紧密联系, 互相协调整个社会才能始终保持有序和谐的状态”。从要素的社会结构角度讲, 就是社会各个领域、各个部门、各个环节的关系的稳定、协调, 有序。从主体的社会结构角度讲,就是“让社会成员、群体、阶层、集团之间的关系融洽、协调, 无根本利害冲突。”按系统的基本观点和谐社会实际上是一种整体性思考的结果, 要求我们在把工作视野拓展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 运用政策、法律经济、行政等多种手段, 统筹各种社会资源, 综合解决社会协调发展问题。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提出的重大战略举措,构建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社会系统论是和谐社会构建的理论基石,同时,和谐社会又反过来促进社会系统的完善、内部要素的互动与共同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努力使社会系统首先成为一个和谐体,这样中国社会也就演化成了和谐系统。中国社

会主义和谐系统应该是一个要素功能完全、系统结构合理、运行机制科学且系统负效应较小,能充分发挥1+1>2 的整体功能,同时不断优化不断向着更科学更有序方向发展的社会系统。

3社会过程研究方法

3.1过程的含义

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就是说一切事物都是作为过程而存在,作为过程而发展的。所谓过程是指一切事物都有其发生、发展和转化为其他事物的历史,都是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在辩证法看来,一切事物都处在发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中,凡是在历史上产生的都要在历史上灭亡,任何事物都不能永恒地存在。

3.2社会过程研究方法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的指导

长期以来我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面临着两个现实性危机或者是挑战:一是职业倦怠;二是兴趣枯竭。前者是针对广大从业者而言,后者是就普遍的教育对象和受众而论。职业倦怠和兴趣枯竭共同导致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双重困境:理论探讨浮光掠影、学术研究缺乏整体战略,学科发展后继乏人、学科建设裹足不前;教育实践对于扭转社会风习、思潮和伦理道德的力度欠佳、实效低迷、备受责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热切呼唤着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和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热切呼唤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深入推进。所以分析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发展问题也要以过程思维来分析,运用客观的、联系的方法来分析。要想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发展,首先要确立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这种科学态度包括二点:其一,从世界历史的视野审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时代进程,认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思想文化体系的独特意义及其当代形式。自近代以来,中国人经过千辛万苦找到了马克思主义这个救国救民的普遍真理,在不断中国化的过程中它的思想精髓已构成了中国走向现代化的文化主线,它充满生命力地浸透在我们的民族精神之中,实际地存在于我们的时代和生活之中。因此,要透彻把握马克思主义对于中国价值的历史必然性,这样才能合理解释马克思主义成为党和国家指导思想的历史必然性。其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性,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我们需要革除教条主义和本本主义的影响,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马克思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只有发展马克思主义才能切实发挥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

其次,过程思维要求我们以联系的观点看待任何问题,也就是让我们以整体性的观点看待问题,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重要特征和学科规定性。这个整体性不仅体现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上,而且也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