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范文 > 案例 > 列表页

ceo,战役,案例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6-10-08  分类: 案例 手机版

篇一:CEO管理案例

作为第一代打工者,俺只是八十年代末期的专科生,啃完了三年的经济管理课程,有幸踏上了毕业分配的最后一班列车,进入国有企业,做了5年的厂长秘书,补回了学校没有开设的一门“职场学”课程,见识了职场政治和企业管理“平衡的艺术”,这段经历,为以后的职业发展奠定了扎实的“谋略”方面的功底。

当时,从学校能进入国企,并直接担任6000多人企业的厂长秘书,无论在同学们眼里,还是在社会上看来,都是一件比较风光的事,但历经五年时,仔细权衡和规划自己:年近而立,仕途无望,一是朝中无人,二是囊中羞涩,纵观前几任秘书的职业之路,有的荣归厂办,挂名第X副主任,有的进入工会,混了个闲差,他们的职业之路,似乎也就是俺的最终归宿。

思前想后,内心总有几分不甘寂寞的冲动,日积月累,这冲动便成了行动,于是,停薪留职,毅然南下,再次从零开始,一步一步走来,转眼间,在南方的16个年头又过去了,其间,担任过制造业中型企业的行政助理、人事助理、总务助理、行政主管、人事主管、大型集团公司绩效管理经理、行政经理、人事经理、分公司总经理助理、副总经理、中小型集团公司董事长助理、执行总裁,所有行政、人事主导和辅助性人力资源类的管理职位几乎全部尝试了一遍。

今年某日,欣逢昔日国企的第一任同事,聊起职场话题,俺心中又有了一份冲动:闲暇之余,将这些亲历的案例回顾一下,供更多的职业人士分享。

【天外天职场系列01】四个动作,让俺在企业中站稳脚跟

我们这代人,适逢珠三角老板经历了暴发过程,企业内部需要理顺的时期,在这个特殊时期,把握了机会的职业人士,都能有所作为,都有一些故事值得大家分享。

转眼间,俺在现在的公司混了六个年头了,如何走过来的?总结一下:与进入前后的动作有直接关系。

进入这家企业前,俺是一家四万人国内知名企业的HR经理,此前,几乎做完了行政、人事的所有职位,现在的东家,通过猎头公司的朋友介绍,看到俺更早以前做过总经理助理、董事长助理等职位,对主导全局有一些了解和实际操作经验,应该说,老板当时看重的是两个方面,一是俺所在的那家大公司的品牌效应,二是俺以前的工作经历。

在猎头公司的周旋下,现在的东家与俺“热恋”一个多月以后,俺终于走进了这家企业。进入前后,俺成功说服老板做了四项工作,通过这四项工作,巩固了自己的位置,并霸占这位置达六年之久。

第一个动作:成功说服大老板调整董事会分工

进入企业前,通过分析组织架构与人员分工,面对7个老板、8个老板娘,15个皇亲国戚,还有背后的数位太上皇、太皇太后,并且从老板到皇亲国戚,人人分管和任职重要岗位的局面,俺说服大股东实现高度集权制,剥夺其他股东的管理权限,让他们只参与公司重大决策,不参与日常管理,将管理权限集中在董事长(兼总裁)——总裁办——分厂厂长(部门经理),实现垂直领导,其他股东作为顾问,实质上,是让他们不顾不问,免得妨碍别人做事。

俺在进入前与大老板的多次面谈中,历陈集权制的好处和效益,痛批分权制的弊病,终于说服老板接受了建议,这是俺与大老板“恋爱”期间提出的进入这家企业的前提条件,也是为改变以后的工作环境打下基础。

试想,面对这么多老板,这么多皇亲国戚,作为职业经理人,你纵有三头六臂,也斗不过他们,他们甚至随时会将你吃掉,而剥夺他们的管理权限,平时的工作,只面对一个老板,听令于一个老板,才能免除日常纠纷,才能站稳脚跟,生存下去,同时,只有将管理权限集中在大老板这里,俺作为大老板的具体执行人,才有戏可唱,才能玩得下去。

第二个动作:打击不听号令者,树立自己的威信

我们都知道,一个公司,只能有一个声音,只能有一个发令者,职业经理人进入企业后,充分利用自己与老板的“蜜月”期,树立自己的威信,是关键的第一步。让下属做到令行禁止,以后才可以施展自己的拳脚,才可以推行更多的政策。

在老板召集的工作会上,俺发出一号指令:让下属分公司和部门经理完成一项工作:一周内,生产部门拿出员工的日产能数据,职能部门分析下属的岗位工作饱和度,写出专题报告,违令者斩!

一周时间到了,俺召集开会,一名分厂厂长拒不上交产能报告,并以满不在乎的语气说出:不会算!!!

不会算产能的,也能混到厂长的位置?并且,还能在这位置上混上二年?!看来,前些年老板只注重了暴发期间的赚钱,根本没有注重职员队伍的培训和干部队伍的培养。

具有一些阅历的职场人士都会明白,新任领导安排工作任务,首先注重的是下属的态度,而不是你的能力,作为下属,是否能胜任,是否专业化的问题,那是领导下一步考察和考虑的问题。此时,新任领导安排你做的事,你做了,即使做得不正确,作为新领导,暂时也不会动你,在会上至少也能给你三分面子,不会直接批评你,但你没有做,并且在众人面前直接顶撞,那就是自寻死路!

俺这时候正需要这样一位直接对抗的下属出来祭刀!这厂长正好撞到枪口上了!

会上,各路诸候看着俺如何应对,俺慢慢品茶??

不紧不慢地,俺开口说道:你可以去财务结工资了,你的工作,我安排会做的人来做!

温柔一刀,震慑各路诸候!自此,再也没有任何人敢于有令不行、有禁不止! 接下来,俺在内部管理方面,从计划、制度、流程、反馈等方面着手,外部从销售、技术、售后服务着手,一步步理顺。也许是运气好,俺进入企业三年后,年销售额整整翻了一番,达到了历史的顶峰,而管理费用却达到了历史最低点,员工的满意度调查,也达到了建厂以来的最高点。

老板高兴了,其他股东银子多了,也高兴了,高兴的同时,信任也就增加了,依赖感不知不觉中也增加了,俺的日子也就开始好混了。

第三个动作:瓦解皇亲国戚,提拔一大批中层领导

面对皇亲国戚占据公司许多重要岗位,而又不能职业化、效率化处理问题、公平化对待其他员工的现状,俺时刻准备着搬开这些“石头”,但又担心搬起石头打了自己的脚。同时,俺心里明白,不搬开他们,迟早有一天,这些“石头”还是会打自己的脚。

怎么办?用什么办法解除他们的“兵权”?如何说服老板?

俺想出一计策:按照企业五大职能:销售——开发——生产——人力资源——财务这一条主线,设计面试与笔试问卷,让勇者上、能者上。

当然,这样做的目标,内心深处的出发点,单纯只是撤换皇亲国戚,不会引起大的动荡,往好的方面着想,员工更可能支持,因为这一步,也可以给更多的打工者提供更好的向上的机会和台阶。比如,想换掉皇亲国戚类经理,那么,让他下属的主管与他同时做一份问卷,现场分别回答同一个问题。不同部门采用不同问卷,现场提出不同的问题,围绕效益、成本、激励、员工满意度等方面设计;想换掉皇亲国戚类主管,就让他下属的助理与他同时做一份问卷,也是在现场分别回答同一个问题。

谁任评委?当然是大老板与俺自己了??

俺与老板评选的最后结果,老板也感觉到了这些皇亲国戚的知识结构、管理水平、处理问题能力,远远低于外来打工者!老板想通了:企业要提升,不能只用自家人!

但如何安排这些皇亲国戚?这又成了老板的难题,那些人,毕竟是一起打天下的亲兄弟、亲姐妹和父老乡亲啊!俺再次建议:单纯依靠外来人做主管、经理、厂长,你们不会放心,董事会其他股东心里也不会舒服,有一个两全其美的好事:让这些一起打天下的皇亲国戚,去做那些主管、经理、厂长们的助理,一是监督他们的工作,二是可以从他们身上学到一些东西,更有利于培养企业持续发展的梯队人才!

大老板眼睛一亮:好主意!一道公文:除采购与财务以外,以前所有皇亲国戚占据的位置,全部改为外地人担任,同时,任命十多名助理,这些助理就是那些曾经占据企业各重要岗位的皇亲国戚!

接着,俺组织开了两次小会,一次是新任主管、经理、厂长会议,敲打他们认认真真做事,踏踏实实做人,让这些人在感激俺给了他们机会,甚至改变了他们命运的同时,给俺争一口气,让别人心服口服!

第二次小会,是召集这些皇亲国戚在一起大吃大喝一次,缓解与他们的正面矛盾。酒会上,俺装出恋恋不舍的样子,给他们一个一个敬酒,一个一个为他们歌功颂德,直到喝得酩酊大醉,一个个口头上为了企业的未来,表现得慷慨激昂、感激不尽为止。这事,虽有点“杯酒释兵权”的味道,但为了更长远的目标,不得不做!

后来,这些皇亲国戚为了报复,私下说服老板,给俺玩了一曲“以其人之道,还其人之身”的游戏!

那是俺进入这家企业一年后的某一天,老板直接签署一道公文:三名皇亲国戚成了俺的助理、秘书、司机!这样,俺整天便在这些家伙的监视中了!

打工以来,这是俺从未遇到过的事,高度的不自由!大家知道,人在职场,谁都有几个知心朋友的,这种环境下,朋友来了,说几句话也不方便了,只能说说“今天天气如何?”“茶水味道不错,呵呵”之类的废话,根本不敢涉及公司、涉及职场。

痛苦中,俺在苦苦思索,寻找良策解除这无形的束缚??

想啊,想啊??

急中生智,想出一毒招:让HR给俺招回来一妖精美女去做老板秘书!上岗前,先培训一个月,通过培训,让她成为自己的亲信,成为HR的朋友,然后,让她给老板建议:采购和财务是公司的重要部门,关系到钱和物的进出,绝对不能大意,应该把那些皇亲国戚集中到采购部门,这样,做老板的和各位董事才能放心啊!

毕竟是出身于草根阶层的民企老板,容易被说服,何况是功力深厚的妖精秘书提出的建议呢!

大老板一听,有道理!心动不如行动!妖精秘书的“合理化建议”仅仅提出三天,俺解脱了!这几名皇亲国戚也如同得到老板高度信任一样,高高兴兴地到财务和采购部门去了!

革命成功!只是事(转载自:www.xiaocaOfaNWen.com 小草 范 文 网:ceo,战役,案例)后感觉有点对不起这妖精秘书,那是后话,按下不表。 第四个动作:敲打供应商,为员工争取福利,赢得员工的拥护

在一家企业工作,职业经理人仅有老板的信任,没有员工的拥护,没有基层的支持,也是混不好的,而我们基层员工的要求,往往是最简单,也是最容易办到的,因为我们大多数员工的内心深处,都具有一种中国人原始的、质朴的感情,在这种纯朴文化的氛围下,给他们办几件实事,是很容易得到大家认同、拥护和支持的。

篇二:《只有CEO才能做的事》案例分析

【课后作业】

《只有CEO才能做的事》案例讨论

学生姓名:

院系名称:合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专业名称:

导师名称:

完成时间:

罗丰 工商管理硕士(MBA) 郭文臣2015年6月

【内容摘要】

2004年10月,临危受命,担任宝洁CEO四年的雷富礼见到了彼得·德鲁克。回想起自己最初那些艰辛的日子和这四年的历程,他向德鲁克请教了一个问题——“CEO的工作是什么?”。德鲁克认为: CEO是企业内部与外部的联结者,内部指的是“组织”,外部则包括社会、经济、技术、市场和客户——组织内部只产生成本,结果则只反映在组织的外部。雷富礼根据德鲁克的观点和自己的工作经历,总结出了CEO的四个基本职责。

1、界定并阐释外部的重大意义

2、时不时地问自己两个重要的问题——我们从事什么业务?我们不从事什么业务?

3、在短期丰厚收益和未来必要投资之间取得平衡。

4、建立组织的价值观和衡理标准。

本人从事教育培训业,并担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用宝洁CEO雷富礼总结的CEO四个基本职责,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择题作以下讨论

【讨论一】德鲁克说:我们无法驾驭变革,我们只能走变革的前面,我们现今所处的是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变革是常态。那么在开展一项变革之前,应考虑哪些影响变革的因素。

作为CEO要充分接受“运动是永恒的”这样的哲学思想,接受管理中“变化是常态”,但又要有“因敌之变化而屈人之兵”的勇气和信心。在开展一项变革之前,考虑影响变革的因素通常有以下几点,1、内部因素,哲学告诉我们,内因起主导作用。内因中,首先是人的因素,管理以人为本,内部员工是推动变革的主力军,也可能是阻滞变革的最大障碍。其次是财力因素。很多向好的变革,都需要财力的支撑,或投入财力引进先进的技术进行变革,往往想法非常好,但是受限于财力,无法实现。例如:当下的互联网+非常热门,大数据的收集与分析,对管理非常大的作用,但是受限于财力投入,中小企业只能望洋兴叹。2、外部因素,外因起辅助作用。外因中首先考虑宏观因素,比如国家政策、社会环境及经济未来的发展趋势。其次考虑行业现状及趋势等竞争性因素。根据企业领导力大小不同,外因中的首要因素和其要因素可能会顺序倒置。

本人从事的教育培训业,不会对国计民生产生重大影响,且公司属于小微规模。因此,我在开展变革时,考虑影响变革的因素是:首先从“外部为重”为考虑出发点,即考虑该项变革是否有利提升公司业绩?其次,公司现有的人力资源,有没有能力实现该项变革,是支持还是阻滞?再次,该项变革是否需要大量的投入?投入与产出比如何?现有的财力能否支撑该变革?最后,该项变革是否与国家教育方针吻合、符合国家教育的发展趋势?

【讨论二】宝洁公司是如何调整产品结构的?又是如何处理与各类公众之间关系的?

德鲁克曾说:“唯CEO能做的事一个重要工作就是决定我们丛中的是什么业务。我们应当从事什么业务?我们不从事哪些业务?我们不该从事哪些业务?”宝洁公司界定外部的意义,确定了消费者企业的衣食父母后,用以下三个标准来决定所从事的业务,1、公司已有业务和拟从事业务的结构性吸引力,这是最重要的一项;2、公司在其参怀况争的现有行业中的领先地位;3、公司核心竞争力或竞争优势——消费者洞察、品牌建设、创新、产品上市能力和全球规模——与不同行业的战略契合度。当所从事的业务决定后,产品结构调整则水到渠成。宝洁公司全球范围内极少的多品牌、多产品线成功的案例。就产品结构而言,我个人不赞同多品牌、多产品线的多元化发展战略。

宝洁公司处理与各类公众之间的关系,依据是界定外部的意义。在宝洁公司所有的外部利益相关者之中,哪些最为重要?哪些结果对公司最有意义?在宝洁公司,认为消费者就是公司的衣食父母,没有他们就没有宝洁。虽然其他外部利益相关者的需求也很重要,但是如果出现冲突,宝洁公司在解决时还是会倾向于消费者,因为消费者对公司最为重要。

只有CEO才能做的事,不是说只有CEO才应该做的事,企业经营模式不断发展,经营和创新有越来越多的管理者,甚至普通职员参与。因此,作为企业管理者、业务负责人或部门负责人,不妨以“CEO”的心智模式来思考自身的工作,参与到企业战略发展中来,献计献策,成为良性企业变革的参与者、推动者!

END

篇三:2015年中国社会十大社会化营销案例

第一章2015十大社会化营销案

——重新定位,名人效应、美好及疯狂

转眼之间又到2015年年末,我的印象中昨天才写过《2014年十大社会化营销案例和特点》,就又到了要盘点2015年案例的时候了。在2014年的十大案例中,我指出了社会化营销的三个特点并认为它们会一直延续,这三个特点是:产品创新驱动营销,技术驱动营销和内容驱动营销,这三个特点在2015年被表现得淋漓尽致。

2015年我用了4个词:重新定位、名人效应、美好和疯狂来概括今年的案例,某种程度上概括了今年的营销现象,当然它们本质也没有脱离上述三个特点。我的盘点中大部分是更有社会效应和大众认知度的社会化营销,因此有意忽略了仅在公关广告圈有认知度的不错的案例(比如吴亦凡征兵H5,杜蕾斯艺术馆等),闲话少说,还是来看案例吧。

重新定位:产品即营销

2015年年初,一场关于定位的争论在移动互联网圈展开,这一争论源于中国的定位大师邓德隆的一篇文章——《小米正在输掉未来,而华为应该瞄准超越苹果》,他认为“小米的定位是直销手机,因此过去成功了——小米还要推出电视、平板、智能家电,会彻底背离定位理论,从而让消费者不知小米为何物,进而走向衰退甚至失败。”邓德隆言论一出,立即遭到各方面反驳,定位理论似乎遇到了诞生以来最大的挑战。

当然定位理论在这个时代遇到挑战是正常的。定位理论最经典的案例是万宝路香烟,它重新将万宝路打造为具有硬汉性质的男性香烟品牌,它的成功有赖于产品的定位,有赖于定位之后推出的一系列硬汉形象的广告。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当一个产品足够优秀并且持续被用户认知,事实上产品就已经形成了在用户心智中的认知,它们并不需要特别做什么广告去强调。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产品本身对于营销的作用远远大于广告对营销的作用。以下三个产品在2015年基本没有特别去做传统意义上的广告,但它们在社交网络上的表现可以说逆天。

1.大疆无人机

作为一家创业型企业,大疆在2013年年初才发布了它的第一款产品:大疆精灵,在那之前以及它发布后的一段时间内,它同大多数创业产品一样默默无闻,当然也没有什么时间和精力去做广告。大疆产品最大的优势就是产品足够可靠并且吸引人,因此作为一款小众产品,它在关注这个领域产品的爱好者中有着不错的口碑,并且它的用户遍布全球(虽然不那么多),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突然发现大疆无人机出现在全球的各个地方。比如2014年10月,有新闻报道叙利亚武装人员击落了一架遥控飞行器,称这台飞行器来自政府军,实际上它侧面有“Phantom”的字样。比如2015年1月,美国华盛顿执法部门发现一架小型无人机闯入白宫,这架小型无人机正是大疆,当然还有它在生活大爆炸中的亮相,这些新闻都在社交网络上被大量讨论。

高潮是今年2月汪峰在章子怡36岁生日派对上通过大疆无人机送来了一颗钻戒并向章子怡求婚,在这个娱乐至死的国度这一消息瞬间引爆社交网络,而大疆无人机也至此一下登上网络热议话题榜,并一直保持至今。无人机产品在中国绝对算得上是一个小众领域产品,但凭借其产品的魅力而引发的讨论却比大部分大众领域产品还多。

2.特斯拉

公关界有句话叫“No news is bad news.”这个困扰了不少品牌的公关问题,对于特斯拉来说却从不是问题,几乎每一天你都可以在一些媒体上看到特斯拉的最新新闻动态,从不缺新闻,显示了媒体和大众对于品牌的巨大关注。特斯拉自其第一款汽车

诞生后就从不缺少话题,其高高在上的价格,让人梦寐以求的产品,颇具创奇色彩的创始人(他的Space X同样让特斯拉在品牌声量上受益)让特斯拉“生来尊贵”。

特斯拉在营销上有一个理念就是不做广告,正是因为上面所说的“生来尊贵”,使它即使在不做广告的情况下也在很多区域人尽皆知。在2015年,特斯拉在社交网络上被广泛讨论,不管是好的、坏的、尊敬的还是调侃的,其巨大的关注度在社交网络上形成大量段子和自发UGC,类似这样的情形我几乎只在iPhone4火爆的那个年代看到过。

3.Uber

作为在2015年讨论量巨大的一个品牌,Uber在社会化媒体营销上的成功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如果你要说Uber在2015年做了什么惊天动地的社会化营销大案,似乎也没有。Uber在2015年的成功有两点,一是产品本身引发的讨论,作为共享经济的始祖级别产品,Uber的出现有利于闲置社会资源的利用,也更有利于居民的方便出行,它是一个对用户来说足够好的产品,共享经济汽车的竞争者是另一端的垄断性出租行业,因此Uber当然会损伤受益者的利益,但因为其产品的价值,每当管制部门作出不利于Uber的决策,它总是会在社交网络上得到声量巨大的支持,它在社交网络似乎给人造成这样一种错觉——反对Uber就是反对经济和社会进步。

当然除产品本身的价值点之外,Uber成功的第二点是基于平台的巨大用户量作出的一系列营销案例,而且由于其一直持续不下的声量,很多其他品牌都将与Uber进行跨界营销合作视为一种荣幸,这点看看年末刷爆朋友圈的那篇《微信平台全面封杀UBER的24小时里,优步做了什么?》就会有所了解。

名人效应:名人即营销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