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公文写作 > 调研报告 > 列表页

社区科普大学调研报告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6-10-06  分类: 调研报告 手机版

篇一:14-关于社区科普需求调研报告论文

关于社区科普需求调研报告

北京市丰台区科技馆 田凤兰

按照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召开的全国“十一五”规划编制准备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指示精神,做好规划编制的基础调查、信息搜集、课题研究、项目论证等前期工作的要求,根据丰台区“十一五”规划前期调研和编制工作的总体方案,针对确立的规划目录,区科委编制了《丰台区科技“十一五”规划总体方案》,针对“科普型社区发展方向研究”的课题,科技馆受科委的委托展开了编制前期的研究调查工作,现将丰台区社区科普需求情况的调查报告汇报如下:

一、科普型社区创建的必要性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城市社会的变化趋向由“单位制”社会变成“社区制”社会,由“单位人”变为“社区人”。由此也就带来一些新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同时,需要由社区来管理的事物也越来越多,最突出的就是下岗失业人员、离退休人员、农村富裕劳动力和城市流动人口大量增加。即使是单位的在职职工,也有住地教育和管理的问题。这些人汇聚在社区,给城市建设带来许多新的课题。新形势下社区的管理和教育问题,显得日渐突出。创建科普型社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和手段。

科普型社区是通过营造整个社区地域内的科普氛围,整合区域内各类社会资源,以充分发挥社区内各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组织、家庭及居民个人创造性思维能力,自觉传播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精神,建立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新形式,建立科普工作的社会化运作机制,实现政府、社会、企事业组织相互融合、相互作用的新型社区,加速构建和谐社区、和谐社会的建设步伐。

创建科普型社区就要了解社区居民的科普需求,只有对社区科普需求作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才能有针对性地满足其需求,注重科普的个性化发展,同时为丰台区城市建设和“十一五”规划的制定提供可靠的数据保证。

二、调查内容:

此次调查表中设置了辖区人员组成结构的基本情况、学习科普知识的来源、最喜欢或最关心的科普话题,其中包括健康问题、环保问题,居民喜欢的科普宣传形式、宣传地点、活动时间及已创建的科普型社区对科普活动室的活动情况、满意程度进行广泛调查。4月14日,科技馆向已创建的4个“科普型社区”和其它街道随机抽取的两个社区发放调查表,每个社区50份,共计300份,由居委会负责下发到个人,要求尽量含盖不同类型的人员,一星期后收回294份。此次调查表的回收率为98%。通过对调查表的分析,使“十一五”规划中关于科普的发展方向和制定的工作目标,符合社区发展方向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

三、结果:需求很丰富,形式要创新

1、大部分人员没有继续教育的培训计划。高学历的人有培训计划的所占比例较大,

高收入的次之,学历低、经济状况又不好的所占比例最少。

2、主要通过新闻媒体获得科普知识。选择学习科普知识来源于电视的人为79.93%,选择报纸的人为67.35%,而选择图书的人仅为40.14%,选择广播的人为38.78%,选择网络的人为17.69%。选网络的年轻人居多。渴望了解生活中的科学知识也占有一定的比重。因此,加强报纸、电视等新闻媒体的科普宣传力度是提高公民科普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

3、健康知识最受关注。很多居民通过媒体了解食品与健康、污染与健康、气候与疾病等与健康有关的话题。尤其是社区辖区范围内的环保问题、生活用水污染、噪音治理问题成为居民关注的焦点。此次调查的对象中老年人占的比例较大,因此,渴望了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更年期综合症等中老年人易发病的排在第一位。其次是肿瘤、心理、肥胖等疾病的预防与治疗。因此定期在社区中开展关于常见病的预防与治疗的宣传,不仅会有大批参与者,而且会对居民起到正确的指导作用。

4、居民对科普宣传形式要求不高,常规的形式就可以满足其需求,对于把科普知识编成小品、相声、曲艺等符合居民特点的宣传形式将是科普宣传的新形式,应注意在社区中加以提倡,主要是由社区自发开展,由专业人员指导社区创作,然后进行社区间的比赛或展示,提高居民的参与意识。

5、固定宣传栏最受欢迎。从调查结果来看,居民最喜欢到固定宣传栏看,其次是参加社区活动,组织到科技馆等地参加活动所占比例最少。一方面,宣传栏的内容在一定时期内不变,随时可以阅览,不受时间限制,因此喜欢的人多。另一方面,到科技馆参观受到距离的限制,近的社区来科技馆参观方便,远的社区就涉及找车,组织人员等问题。因此,政府相关部门或街道办事处一方面要协助社区把宣传栏充分利用起来,加大对科普宣传栏的管理力度,使各社区的科普宣传栏内容达到每半年更换一次。另一方面将科普宣传单位的科普活动移到社区进行开展,把社区作为活动的中心和重要载体,通过多种形式向居民渗透科普知识。

6、科普活动时间有要求。居民普遍认为在社区开展活动较为合适的时间为每月一次,早9:00——11:00,原因是上午时间较为充裕,下午居民要午睡,晚上看电视。对于退休人员什么时间都可以,但对于在职人员平时参加社区活动的时间很少,只有节假日能够参加社区内的活动,因此,在开展科普活动时要注意针对不同的群体,选择不同的宣传时间。

7、从调查结果看,居民对社区的科普工作还是满意的。选择满意的人为44.9%,选择非常满意的人为15.31%,选择不满意的人只有3.74%的人。其中有59.86%的人愿意参加社区科普活动,从来不参加活动的人只有5.1%,可见,在社区活动中,选择宣传主题和形式成为社区活动的主要内容,也是科普宣传单位必须掌握的技巧。

居民希望开展健康知识讲座、组织参观科技馆、博物馆等科普场所、举办科普知识图片展览、科技小制作比赛、建立科普图书阅览室、介绍公共安全知识、科学的健身方法及生活科普常识、青春期教育问题、环保知识等内容。可见社区居民已经由以前的被动接受科普,已开始向主动需求科普转变,他们对科普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有自己的需要,因此,如果选择居民喜欢的科普活动,有针对性地供给,不仅易于被居民接受,而

且还会提高科普宣传效果。

科普活动室开展活动,向居民收取成本费,大多数居民认为是合理的,有少一部分人认为不合理,因此,要收费必须向居民讲清楚收费的原因和去向,增加透明度,使居民能够心甘情愿地参加活动。

8、科普活动需要创新。原计划对“科普型社区”科普活动室设备配备的满意程度进行调查,以此在总结去年创建的基础上,引导和带动其它社区积极开展科普活动。但是大多数居民都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填写了其它内容,为此,我们通过到已创建的科普型社区实地走访,了解到科普图书、光盘、迷你机床、陶艺、编织项目最受居民欢迎。因此,在今后创建科普型社区的过程中要不断创新、形式多样、注重时效,增加居民的参与互动内容,贴近居民生活,使科普活动成为居民生活的组成部分。

四、问题:管理有欠缺,推广有困难

近几年,丰台区社会经济发展迅猛,社区科普教育方面也取得突出成绩,尤其是基层科协的建立,形成了科普宣传的组织网络,通过调查可以看出居民对社区的科普活动还是比较满意的。但是也存在着以下的问题:

1、 缺乏管理办法和必要的考察评估机制

科普型社区创建工作已经开展3年了,今年又要创建三家,以后还会陆续创建,但对于创建工作缺乏一套系统化、规范化的管理办法,对于已经创建的科普型社区又没有任何考评机制,使各社区的重视程度和开展活动情况存在很大差异。

2、 社区居民参与科普活动的积极性还不高

从调查结果来看,有59.86%的人愿意参加社区科普活动,25.51%的人不经常参加活动,还有5.1%的人从来不参加社区活动,可见,居民参与社区科普活动的积极性还不高。

3、 辖区资源利用率不高

虽然辖区各单位有责任和义务协助社区开展科普活动,但因为没有硬性指标,有的单位有钱出钱,没钱出力,热心社区建设,而有的单位怕麻烦,敬而远之,对社区建设漠不关心。因此,社会资源整合力度不够,科普资源的利用率也不高。因此,整合社会资源,发挥各自优势,积极开展科普活动是当前最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4、社区科普工作缺乏长效机制

社区科普教育工作属社会公益性事业,目前社区科普宣传还是依靠政府拿出经费来支持活动,有些全区性的大型活动可以顺利开展,但小规模的活动就缺乏资金的保证,在全区的科普整体规划中,缺乏长效机制,影响和制约了活动的开展。

5、社区科普工作者的队伍素质有差距

虽然各社区有专兼职的科普工作者,有热心公益事业的志愿者,但是由于他们的能力、水平不一样,在社区活动中起的作用也不一样。因此,开展活动的结果也存在很大差距,难以满足推广科普型社区的需求。

6、各社区科普活动设施不完备

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社区科普还存在着诸如人力、财力相对短缺,社区科普活动场地少、设施不完善等情况,严重制约了科普在社区工作中的顺利开展,也影响着构

建和谐社会的推进。

7、领导重视程度不一样

各街道社区领导对科普工作的重视程度不一样,重视程度高的社区,开展活动多,重视程度低的社区相对来说就少。

五、建议:管理应到位,建设要加强

1、 制定科普型社区管理办法和考评机制

由于以往创建科普型社区都是从申报表中了解情况后,对符合基本条件的饿社区进行考察、认定,但对于其他社区来说,认为透明度不高,他们不了解创建的程序。因此,为了规范科普型社区创建工作,应制定《丰台区创建科普型社区工作管理办法》,做到严格程序、明确工作标准、确定工作内容,形成网络体系、联动机制,使科普型社区的创建工作程序更加规范,制度更加完备,内容更加科学合理,符合社区发展方向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

到目前为止,丰台区已经创建四家科普型社区,开展活动的情况不一样,有的社区能够充分发挥作用,科普活动室的利用率非常高,而有的社区科普活动室的饿利用率非常低。因此,建议制定考评机制,由区科普联席会议办公室考核,在两年内不能按照管理办法的要求开展活动,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的社区,将取消创建资格,并收回科普活动室设备。

2、 建立、健全科普型社区领导责任制

对于已创建的科普型社区,由于街道社区重视程度不同,其示范作用的效果也不一样。因此,建议要求各街道把科普型社区创建工作摆上重要位置,作为实施“科教兴丰”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工作日程,明确科普工作发展的目标和要求,充分发挥区科普联席会议的作用,在全区上下普遍推行“一把手”工程,即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对科普遇到的关键问题要亲自部署,及时督办,对涉及全区经济发展的科普工作,要结合实际,制定工作方案,明确目标,强化落实,切实加强对科普工作的宏观指导,为社区科普工作的运行提供有力保障,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科普型社区工作的开展。

3、 重视加强对社区科普工作者的业务培训

目前,各街道都有科协组织,街道科协秘书长大多由宣传部部长兼任,因为不是专业人员,工作又很忙,对科普工作关注较少,只有在科技周、科普之夏这些时间开展活动稍微多些。社区科普工作者的能力、业务水平更是不一样,要求他们积极开展科普活动,有一定难度。因此,建议各街道切实加强社区科普工作者的队伍建设,结合各自工作特点,采取多种形式对社区负责人和科普工作者进行分期分批的培训,及时更新知识,提高工作水平,做到培训工作制度化、经常化、正规划,并列入街道工作日程。

建议街道的科普工作应由专人负责,由政府拨出经费对科普工作者定期进行业务培训,或组织参观学习,加强他们对科普活动的能力。

4、 加大对科普宣传经费的投入

目前,已经创建的科普型社区科普活动室要收成本费,以收回的钱再购置新的材料,形成较好的循环态势,但是社区之间的活动就需要政府拨付经费,通过社区间的活动,

不仅加强经验的交流、学习,而且促进社区发展。因此,为实现丰台区科普工作的目标,政府要加大科普型社区建设和开展大型科普活动的经费投入,尤其是对科普型社区建设要给予长期持续性的支持和指导。只有这样,才能避免科普工作的短期行为,保障科普型社区的良好运行。

5、 完善科普志愿者队伍建设

各社区都有一支科普志愿者队伍,街道应采取措施鼓励科普志愿者发挥一技之长的作用,发挥其主体意识,利用志愿者的资源优势为居民开展科普教育工作服务。如与每位科普志愿者签定服务协议,明确工作内容,定期开展科普活动的同时,组织他们参观、学习,一方面是扩大视野,提高业务水平,另一方面是对志愿行为的鼓

社区科普大学调研报告

励。社区还要不断吸收热爱公益事业的人加入进来,扩大和完善科普志愿者队伍,使科普志愿者队伍能够为社区居民起到带头和推动作用。

5、最大限度地发挥科普活动室的作用

在卢沟桥街道创建科普型社区时,要求有100平方米的专用房间,街道腾出3间房,摆放展示物品,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弊端显现出来,因活动室建在五层,平时活动人员少,大多数时间房间是闲置的,街道感觉建科普型社区是个负担,如果租出去还可以有房租,现在却无可奈何。因此,建议创建科普型社区要求有50平方米以上的固定专用科普活动场所,要因地制宜、合理安排现有场地、设备和设施,提高科普活动室利用率,做到一室多用,一物多用,加强社区科普功能的建设,积极争取社会支持,实现资源共享。

6、 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

以往开展活动,都是有什么展板就用什么展板,讲座一般比较有针对性,但对内容的需求和形式,活动时间考虑比较少。因此,建议在社区开展科普活动时,不仅要针对居民的不同特点和不同需求,开展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科普活动,而且还要根据不同的对象选择不同的活动时间,除在形式和内容上下功夫,扩大宣传效果外,还要掌握科普宣传的技巧,要积极争取居民的广泛参与,鼓励居民自觉地接受科普教育,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推动科普事业快速发展,达到提高我国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

7、整合社会资源,形成科普工作新格局

目前科普社会化运作机制还不健全,各单位对科普工作的支持力度还不够,因此要鼓励和引导社会各方面力量发挥各自优势,积极参与到创建工作中来,在有条件的社区和街道,逐步完善科普宣传设施。要加强与大众媒体合作,充分利用电影、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现代传播方式开展科普工作,开辟社会化、多元化、市场化、产业化的科普工作新格局。

8、及时总结经验,扩大创建效果

由于创建科普型社区工作是一个长效机制,因此建议要加强对科普型社区创建工作的督导,定期召开以社区科普为主要内容的创建科普型社区联席会和经验交流会,组织各单位共同研究在创建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并及时总结推广创建工作中的好做法、好经验,大力培育典型、树立典型、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全面推动创建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使科普工作在创建的科普型社区中取得明显成效。

篇二:社区科普调研报告

XX社区2011年上半年科技工作

调研报告

邓小平同志指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多年来,学校坚持把“科学育人、育科学人”作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成立科技小组,同时请市、区科技人员到校讲课,给教师“充电”,为学生“指路”。举办“萤火虫科技夏令营”,并通过“科技十个一”推动科技活动向纵深发展,使科技活动掀起了新的高潮。

保持环境:共建家园山水秀。

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整治环境、挽救人类,已成了世界各国面临的重大问题。作为21世纪的小主人,当务之急首先要让他们从小树立环保意识,并从保护身边的环境做起,让居住环境变得更加清洁、更加美丽,使他们从小担负起保护环境的历史责任。为此,我校开展了“地球——我们共同的家园”的主题活动,积极开展争做“洁净小卫士、环保小监督、卫生小宣传、文明小公民”四小活动。,向学生宣传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意义。

学习现代科学技术和市场经济知识,从战略高度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科教兴国战略,增强领导干部的科技意识和对科学技术的理解能力,及时了解科技发展的趋势和动向,不断提高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判断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管理和决策的科学性。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科技培训和教育工作。技术改造、产业引导等方面提供咨询、论证、献计献策。对民营企业高层管理人员采用分期、分课程培训方法,

系统学习有关科学知识和现代企业管理知识,促进企业管理上档次、上水平。

街道各行各业职工和社区民众

针对不同时期公众需求及不同对象的特点,用全新的科学技术知识武装市民头脑,向公众导入科学文明的生产、工作、生活方式,净化社会环境,用科学战胜封建迷信和愚味落后,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是提高全区人民科学素质的战略任务和关键措施。因此,要使街道各行各业职工和社区民众学习科学技术和市场经济知识,增强对社会的适应能力,积极投身科技强区,发展社区经济和文化的实践。尤其要对弱势群体给予极大的关注,加强培训,为转岗再就业创造必要的条件。

以创造力开发为主线,营造有利于开发职工创造能力的工作环境,启迪创造思维、普及创造知识、培养创造人才、开发创造成果、大力开展“讲理想、比贡献”活动;充分利用科普宣传周、国际纪念日和本区重大活动的机会,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科普宣传活动;在街道各业和社区,宣传人民群众关心的科技问题,树立与科技发展相适应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自觉地破除迷信、扫除愚昧、反对伪科学。

向社区居民传授各种实用新技术、帮助社区居民学习科学知识,广辟生产门路,科学利用资源,发展规模产业,理解自然现象,讲究卫生保健,实行计划生育,自觉抵制愚昧迷信思想的侵袭等等。

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坚持技术培训、技术推广、技

术服务一体化和两个文明建设一起抓的方针,使学员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居民。结合推广2-3项先进农业实用技术,每年短期培训社区劳动者300人;积极开展科技下乡活动,完善社区科普网络建设,兴办技术经济实体。

做好青少年科技工作,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使之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多渠道多形式向青少传播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思想,激发科学兴趣,扩大科学视野,提高思维能力、动手和创造能力,树立正确的科学观、世界观和人生观。

根据青少年各年龄段的生理、心理特点和知识能力因地制宜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活动。命名一批科技活动示范校;开展青少年科技传播活动;与教育部门、团委配合组织好学科奥林匹克竞赛、计算机竞赛和科技创新大赛;组织寒暑假青少年科普活动;举办科技夏令营;组织青少年科技讲座与考察活动;举办校园科技节,组织科技兴趣小组活动等,全面提高中小学生科技素质。

XX社区科普办

2005年5月

XX社区开展“科技之冬”活动实施意

科技进步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但是科技发展也有赖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社区根据自治区科协下发《新疆科协“十五”后三年科学技术普及纲要的通知》,一方面要让全社会都认识到科技进步是需要全社会都关注、都支持的基础性工作,另一方面要让每一个科技工作者都认识到,必须脱离开“项目科技”的狭隘思路,树立“大科技”的思想,把科技工作融入到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之中,才能激发科技工作本身的活力和朝气,社区认真学习文件精神。

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发展必须得到优先发展。只有依靠科技进步,区域经济和社会各个方面才可能不断获得后继发展的动力,才可能尽快完成区域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才可能尽快形成明显的区域发展特色和强劲的竞争力,才可能彻底扭转以牺牲后继发展能力为代价的、简单拼资源的发展思路。

江泽民同志指出,“振兴经济首先要振兴科技。”他还说,“我们要牢记一条道理,这就是没有强大的科技实力,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在二十一世纪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在我国日益深化的改革开放进程中,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都离不开科技进步,都必须依靠科技进步。认

识不到这一点,就是没有准确把握当代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所包含的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双重意义,就是没有真正领会党的十六大所提出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真实内涵。

在这种大背景下的科技工作必须突破“项目科技”的狭隘视角,树立“大科技”的思想,一手抓科技创新,一手抓科学普及,而且要做到两手都要硬。科技工作要注重经济实效,也要重视创造浓厚的科技氛围。一方面在三个产业领域中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技术革新和技术改造,另一方面在社会发展领域推动科学普及,提高全民科技素质水平,营造全社会注重科技进步的大氛围。

科技进步工作进行深入分析和全面总结的基础上,通过参加科技进步考核非常有意义,非常有利于我们盘清家底,扬长补短,找准方向,迅速发展。则为社区今后几年的科技工作明确了一条主线:从科技进步先进的指标要求出发,重新全面调整科技工作的思路和重点,立足于依靠科技进步,增强区域经济实力,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争取从战略的高度为社区的科技工作重新定位,更好地满足社区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从而在社区经济和社会进步的过程中充分发挥科技的支撑作用。

XX社区

2004年11月

篇三:袁家湾社区科普大学创建材料

袁家湾社区科普大学创建材料

社区科普大学是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重要平台,是培育和发展社会主流意识的重要阵地,也是建设居民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载体。袁家湾社区以社区科普大学为依托,整合社区资源,以居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科学知识的传播,对于提高居市民文明素养、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社区科普大学创建的具体做法及成效分享如下: 一、社区及社区科普大学基本情况

袁家湾社区地处荷塘区红旗广场西南角,紧邻芦淞合泰路商圈,是典型的城郊结合社区。社区总面积1.0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366人,流动人口11000人,居民住宅楼446栋,总户数1481户。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推进和芦淞服饰产业商圈的打造,袁家湾社区形成了城市居民、农转非新市民、外来务工人员混居的格局,也因此带来了各种社会矛盾,城市居民与物业纠纷、农转非人员乱搭滥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等。

2012年3月,社区科普大学成立后,不断强化对居民的教育引导,使居民意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涌现了很多主动宣传政策、协助化解矛盾纠纷的志愿者。2012全年志愿者宣传政策1860人次,协助接待来访群众100人次,受理来信来访35件,办结32件,办结率97.5%。通过对下岗人员和残疾人等就业困难群体的针对性培训,新增就业人员从2010年全年65人提升至2012

年98人,2012年社区评为“充分就业社区”,2013年成为“残疾人就业在社区”试点单位。辖区居民满意度快速提升,社区成为全区多项工作的示范社区,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排头兵。

二、具体做法和成效

社区依托社区科普大学提升居民科学文化素质,主要着眼于教育居民、服务居民,坚持寓教于学、寓教于乐、寓教于行,积极构建“社区、社区各类资源、居民”三位一体的学习教育网络,架起了一座党委政府与居民进行心理沟通的桥梁。

(一)、领导重视,活动开展得到有力保证。袁家湾社区两委班子领导十分重视科普大学的创建工作,成立了陈卓书记任组长,刘琼主任任副组长,社区其他工作人员为成员的科普大学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组织班子成员研究制定社区科普大学工作思路,并且深入楼道居民家中了解情况,把科普工作的实际和居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统一到社区科普工作整体思路中,为社区各项事业的和谐发展服务。

(二)、开设各类讲座。一是政策宣讲讲座。2012年,社区科普大学组织了“居民楼栋长、居民小组长社区教育知识专题培训”、“党的十八大精神宣讲专题培训”、“社区干部综合素质培训”、“新党员及党组织成员的全员培训”等各类培训6次。二是道德讲座。邀请市、区和本辖区道德模范,现身说法,讲述他们自己在尊老爱幼、扶危济困、家庭和睦等方面的做法和体会,参加人员累计超过1600人,成为社区道德教育一道亮丽的风景

线。三是文化讲座。依托辖区小学、幼儿园、老年活动中心等共开设了舞蹈、书画、太极、摄影、歌咏等等多个学习型社团,并设立了图书阅览室、残疾人专用阅览室,参加学习人数达到500余人。成立的百合文化助残志愿者服务队,连续三年成功举办了全国助残日“残健同行、共享蓝天”大型文艺晚会,受到中残联、省、市、区残联的高度评价和全社会及居民朋友们的广泛关注。四是技能讲座。邀请辖区企业家、技术高管、行业骨干等实践经验丰富的社会人士,对农转非居民民、下岗职工和外来务工人员进行技能培训,对婴幼儿及其家长开展亲子早教培训,为重度下肢残疾人开设居家手工技能培训,在授以技能的同时,融入职业道德教育。五是社交大讲座。针对辖区城市居民、农转非新市民、外来务工人员混居的格局,居民们教育程度参差不齐,成长背景和生活环境不同,外来流动人口与本地居民言语沟通不畅,社区科普大学围绕居民交往过程中的言谈举止、沟通能力等内容开设社交讲座,参与者达800余人次。五大讲座的开设,在整个社区营造了“时时能学、处处可学、人人皆学”的浓厚氛围。

(三)、开通社区科普网站,居民足不出户进行科普学习。社区充分利用和发挥网络教育优势,在2013年开通了社区科普网站。网站分设学习板块,为居民提供道德修养、科学素养、文化涵养、公民意识、生活保健、家庭安全、家庭教育、休闲技艺、家庭理财、法律维权、就业指导、职业发展、婴幼儿早期教育、干部培训等类别的精品课程,居民可根据个人情况灵活安排时间

浏览学习。同时,设立四点半课堂和手机微信课堂,将下课的学生集中起来进行科普知识的学习,并通过微信平台发送和分享科普信息5000多条。今年,社区将不断完善社区科普网站,擅用远程教育网络,以教育党员干部为先导,带动辖区居民积极参学,努力把社区建设成为学习型社区。

(四)、举办各类沙龙活动。社区科普大学联合社区服务活动中心,组建文艺、棋牌、阅读等沙龙活动中心,以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活动感染群众、教育群众。开办“邻里节”活动,以居民喜爱丰富多彩的游艺活动,吸引居民广泛参与,让居民在活动中交流思想情感,拉进彼此距离。开展社区文艺汇演及科普大学教学成果现场展示会,充分展示居民朋友在舞蹈、小品、书法、绘画、唱歌方面的才华。尤其是社区图书阅览室开展的居民读书活动,极大限度满足居民朋友们的科普、文化需求。

(五)、组织志愿服务团队。社区科普大学免费提供的各种教育,增强了社区居民回报社会,服务社会的强烈责任意识。目前,组建了小红帽志愿服务队、青少年社区教育志愿服务队、老年社区教育志愿服务队和助残志愿者服务队、小区护绿志愿服务队、防火防盗志愿巡逻队等志愿服务队伍,拥有志愿者800余人。志愿者先后参加了“关爱空巢老人与残疾人”、“爱我家园—社区清洁大行动”、“十八大精神宣讲进社区”、“遵守交规,从我做起”的主题活动以及各类法律法规和政策宣讲活动,他们进

进社区、进家庭,用行动参与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有力助推了社区文明新风的形成。

(六)、开展“学先进典型,传递正能量”活动。社区在居民群众中,开展以“学先进典型,传递正能量”为主题的活动,邀请在省、市、区每年评选出的各行各业的先进典型社区演讲,传递正能量。如:社区重度残疾人唐波同志身残志坚,在生活和工作中诠释着“自信、自尊、自强、自立”的精神,获得“湖南省自强模范”、“株洲市三八红旗手”等光荣称号并荣立二等功;“敬老模范”xx、(这里列举一些在省市区获得某种奖项或者荣誉的人和事迹)。社区科普大学以先进典型模范为榜样,通过学习,传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传递先进楷模正能量。

三、社区科普大学创建分享的几点经验

(一)、最根本的是树立和谐社会的理念。随着社会的转型发展,特别是利益格局的重新调整,各种观念冲突、思想困惑交织并行,各种不平衡心理和不稳定因素增加。针对日益复杂的社会心态,袁家湾社区在社区科普大学实践中,牢固树立和谐社会理念,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广泛开展思想教育引导活动,逐渐形成了团结友善、和谐包容、充满活力的良好社会风尚,有力促进了家庭和睦、邻里和顺、社区和谐。社区科普大学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载体,只有通过对社区居民价值观念、行为规范乃至世界观、人生观进行有效引导,把每个居民培养成有知识、有道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