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商
当前位置:首页 > 合同范文 > 房地产商 > 列表页

房地产商的区别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6-10-25  分类: 房地产商 手机版

篇一:开发商与建筑商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开发商与建筑商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1、开发商是建设单位,建筑商是施工单位;

2、房地产开发属于第三产业,建筑业属于第二产业;

3、开发商是建筑产品的投资者,建筑商是建筑产品的建造者;

4、开发商是甲方,建筑商是乙方,是为甲方“打工”的。

5、开发商负责一个房地产项目的全过程,包括项目立项、销售,而建筑商只负责盖房。

简单的来说开发商是投资建造项目的(是投资方) ;建筑商是承建项目的(是建设施工方)

政府和开发商的关系

房地产开发公司的成立必须经政府部门许可,当然是政府(受人民委托)对开发企业进行监督。

至于盖房,需经申请然后经政府部门许可。如果未经征收程序,不允许盖房,属滥用行政权力。

开发商与物业的关系

从法规上说,物业公司应该是由全体业主(业主委员会)挑选确定的,但一般的做法是由开发商选择与其有业务关系的公司或者就是开发商自己成立的公司,业主委员会一般也会接受。房子全部交完后发

生的问题是依据售房合同的条款来约定有关方面的责任的,仔细看看购房合同就能知道,开发商在上面一般是不会承诺很长时间的房屋质量方面的责任的。当然,如果在一定期间内,房屋发生了非常严重的涉及建筑安全的问题时,政府建筑主管应该会出面处理相关问题的。对于一般性质的质量问题,是由物业公司使用全体业主在购房时交的维修基金来解决的。

建筑工程招投标,谁能详细的给我说说步骤

建筑工程的招投标,首先有招标才有投标

一般开发商邀请招标机构对一个建筑工程项目发标,也就是招标,对这个工程进行发包,发包给施工单位

可一般有资格的施工单位很多啊,这时招标机构就必须择优定出和选择合适的承包商,承包商就必须通过合理的竞争方式拿到这个工程的承包权,这个合理的竞争手段就是投标,投标分为企业资质、工程报价、施工组织等竞争项目,招标机构就是通过这种择优的模式选择符合自己的施工企业

一般招标机构在建筑领域定义为甲方施工单位就是乙方 这只是简单的说了说概念,希望能解决你的疑虑

建筑招标投标流程

一、招标:1、政府批准发改局项目立项。2、设计勘察3、图审建设审批备案、项目超过30万元,要请中介机构就是招标代理、制作招标文件、清单编制、预算编制等。4、建设主管部门备案经当地招投标中心或机构上网公告。按当地法规结合招投标法设定招投标时间、资质、投标保证金这些主要体现在招标文件和招标公告上边如果有请代理机构的话让他们做就好了。5、接下来就是开标定标评标。6、中标公示按规定执行各地方公示期不一。有3个工作日的也有10天的。

7、领取中标通知书。8、签订合同。9、请监理单位通常也要抽签决定。10、施工许可证。

注这是政府部门要求的程序。当然如果是企业或私人招标的话可减去很多程序。直接公告,确定中标人。

二、投标

投标就更简单了,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一点一点的去做。但是要非常细心。我给你一个政府招投标中心网站作为参考。里边可以看到实例。也有招标文件公告预算清单的电子文档。还有相关的法律法规。希望可以帮到你。 http://

回答人的补充2010-07-09 23:23

工程招投标流程

(一)招标项目备案(当日):招标人到综合招投标交易中心领取并填写《招标申请表》,并将项目审批、土地、规划、资金证明、工程

担保、施工图审核等前期手续报招投标管理办公室和行政主管部门核准或备案。

(二)招标人自行招标或招标代理合同备案(当日)。

(三)招标公告备案(当日):招标人或委托代理机构发布招标公告或发出邀请书,招标公告经招投标管理办公室和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后,由综合招投标交易中心在指定媒介统一发布。

(四)招标文件备案(3个工作日):招标人或委托代理机构依法编制招标文件后提交招投标管理办公室和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五)受理交易登记(当日):招标人提交招标备案登记表,综合招投标交易中心安排开标、评标日程。

(六)投标报名(5个工作日):公开招标的项目,投标人必须按招标公告的要求,携带全部相关证件到综合招投标交易中心报名,由行政监督部门、综合招投标交易中心和招标人(或招标代理机构)共同对投标单位所报资料进行审查。

(七)投标人资格预审:招标人需要对潜在投标人进行资格预审的,应当在招标公告或者招标邀请书中载明预审条件、预审方法和获取预审文件的途径,由招标人在综合招投标交易中心组织资格预审。

(八)在综合招投标交易中心发售招标文件和相关资料,组织投标人现场勘察,并对相关问题作出说明。

(九)组建评标委员会:由招标人提交评标专家抽取申请表、合格投标人明细表报招投标管理办公室和行政监督部门备案,并在其现场

监督下,从市综合性评标专家库或省综合性评标专家库中随机抽取专家名单,组建评标委员会,负责相关招标项目的评标工作。评标委员会的组建应当在综合招投标交易中心进行。

(十)开标、评标、提交评标报告:投标人在规定截标时间前递交投标文件并签到。招标人在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下按程序组织开标、评标。评标委员会完成评标后,应当向招标人提出由评标委员会全体成员共同签字的书面评标报告,推荐前3名合格的中标候选人,并标明排名顺序。

(十一)定标:招标人应当在开标之日起7日内,根据评标委员会提出的书面评标报告和推荐的中标候选人确定中标人。招标人也可以授权评标委员会直接确定中标人。

招标人应当按排名顺序从中标候选人中选择中标人。中标候选人除因排名顺序被自然淘汰,或者放弃权利外,凡无法定淘汰情形者,招标人不得将其淘汰。

(十二)中标公示:招标人提交定标报告经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后,将中标结果在招标投标网公示,公示期不得少于3日。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十三)发出中标通知书、签订合同:公示期内没有异议或异议不成立的,招标人经相关行政监督部门和招投标管理办公室备案后向中标人发出中标通知书,同时通知未中标人,并在30日内按照招标文件和中标人的投标文件与中标人订立书面合同。招标人应当在签订合同之日起15日内将合同报招投标管理办公室和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篇二:商业地产与住宅地产的十点区别

商业地产与住宅地产的十点区别

区别一,地理位置的要求不一样。

1、商业的价值首先是体现在地理位置上的,所以一定要选择商圈的核心或有发展潜力的商业地段。但对于住宅来讲,地理位置选择的弹性就很大了,荒郊野岭也可以做别墅,只要能 走人,能进车就可以了;

2、商业地产项目最好处在道路十字路口,客流、人流、车流的交汇处,这样不仅有利于商业企业的形象展示,更满足了商业对于“易达性”的要求;

3、商业地产项目对于外观形象展示面即临界面的要求很高,而住宅就可以不要临界面,不需要形象的展示;

4、我们讲商业地产的植树原理,首先就是立地选项。如果地选错了,那是一定种不活的。这块地适合种橘子,你种苹果是活不了的;北方的地适合种苹果,种上南方的椰子,也肯定是活不了的。所以,商业地产和住宅的区别,首先是对地理位置的要求不一样。

区别二,目标顾客不一样。

住宅的目标顾客通常会根据自身的项目定位,锁定一定的目标客层,例如小资阶(转载自:www.xiaocaOfaNWen.com 小草 范 文 网:房地产商的区别)层、白领阶层,又或是普通老百姓,只要具备投资能力,都可以成为目标顾客,而商业地产的目标顾客则相对固定。通常来讲,商业地产的目标顾客第一类就是一般的经营户,第二类是商业的投资者。 经营户又可以细分很多种,例如主力经营户,即我们通常所说的主力店,还包括品牌 商和一些配套商户,比如说做餐饮、娱乐的配套商户,还有一些做小生意的租户,他们对商业物业、店面面积、配套功能等的要求都不一

样,而住宅的目标顾客对物业功能和配套的要求则很单一。

区别三,功能、用途不一样。

住宅的功能和用途一般来讲就是居住,但是商业则有太多的功能。例如,购物功能、餐饮功能、娱乐功能、休闲功能、商务功能等等,功能都是不一样的。即使是购物功能,又可以细 分为百货店、大卖场、仓储超市、生活超市和专业店等。

区别四,消费环节不一样。

住宅销售以后就直接进入了消费终端,经过装修就可以居住,可以使用了。而商业地产在销售过后,是不能直接进行消费的,这时的商业地产项目在某种程度上是不具备使用价值的,它还要进行招商、装修、进货和经营。所以,住宅是一个终端,销售后就进入了终端消费, 而商业地产则是开端,销售只是商业经营的开始。假设花20万买了一个住宅,那再花点钱装修一下就可以住了,只要有水、电就可以。而商业地产呢?用20万买个商铺,装修还要花多少钱?进货还要花多少钱?风险费用金需要多少钱?整个运营费需要多少钱?买得起商铺就一定能经营得起来吗?这和住宅是完全不一样的。开发商卖住宅的时候,来的都是客,只要有钞票可以。卖商业地产呢?不但要有投资能力,还要有经营能力,如果投资了商铺今后活不了, 那开发商也是活不好的。所以,商业地产和住宅地产的消费环节是不一样的,不 能用住宅的思维模式来解决商业地产的问题。

区别五,对物业的要求不一样。

住宅对物业的要求相对简单,只要能满足居住的功能就可以,

对层高、荷载等的要求也不高。但对于商业地产而言,对物业的层高、

柱距、荷载、电梯(扶梯、坡梯、升降梯、观光梯、货梯)等都有很细致的要求,任何一个方面都有可能影响商业地产项目的生存。不同的商业业态,对物业的要求也不同,一般百货店楼板的承重要达到500 公斤,仓储店的荷载就要达到1500公斤,层高可能要求8米,甚至是9米,而住宅的层高达到2.8—3米就可以了。所以,对物业的要求不同也是商业地产与住宅地产的区别之一。

第六,产品的设计不一样。

住宅地产的设计,主要是基于一般性使用功能的需要,而对于商业来讲,不同的业态、 不同 的功能、不同的产品,商业设计也是不一样的。例如,电影院的产品设计主要考虑层高、柱距和消防等问题,而餐饮店的设计对物业硬件的要求就不那么高了, 主要是解决上、下水和排风等问题。商业地产的设计需要依据自身的需求,依据市场的需求,设计主要是为了满足商业经营的需要。

我们拿商铺切割为例,有的开发商把临街店铺的门脸(即我们所说的面宽)切的窄些,里边(进深)切的深些,这样有限的物业可以多切出几个临街店铺,以提高销售利润。但是这样的切割方法,即便卖出去了,让投资者如何很好的经营呢?4 米的面宽在两侧摆商品,一个柜台要45公分,那么中间要加一个人,共60 公分,中间还要摆货架,大家算一算,这样的面宽如何进行科学、合理的商品陈列?商铺切割时,如果面宽大了,进深浅了,则公摊的面积就大了,商铺就不好卖。店铺的进深与住宅的要求是完全不同的,切割商铺也是一门学问,通常有 “回”字形和“非”字形两种切割方法。“非”字形切法适用于“长条型”的物业,以商业步行街的形式将客流导向两侧,实现卖场客流的均好性; “回”字型的切割方法较适用于正方型的物业,通常会通过中庭将客流吸

引至物业的几何中心,使客流由中心向四周均匀散去。所以,住宅的设计与商业地产的设计也是不一样的。

区别七,销售、营销不一样。

台湾、香港的一些销售公司认为,“卖住宅的是小学生,卖商业地产的是大学生”,从这个比喻可以看出,商业地产的销售、营销要比住宅地产复杂很多。住宅可以一卖了之,目的很简单,也很直接,而商业地产是以物业升值和商业经营收益为投资动力的,商业地产卖出去以后,还要考虑经营问题,还要考虑返租、回报和风险的问题。因此,住宅与商业地产的销售、营销在销售理念、销售形式和销售控制上都是不同的。 区别八,投资回报的形式是不一样的。

商业地产的投资回报形式有三种,一是销售,二是获取经营收益,三是物业升值,而住宅的投资回报形式只能通过销售来实现。销售只能获取短期的资金回笼或者解决开发商后续开发的资金问题,而经营收益和物业升值才是商业地产投资回报的最主要形式。我们都知道北京的世纪金源购物中心,60多万平方米一寸都没有卖;上海的梅隆购物广场建设的时候投资不到5个亿,前年有家机构出50亿要收购,但被拒绝了,因为这个物业每年都在升值,而且经营收益很高。2001年,某华联曾在呼和浩特投资近6000万,去年则被一家机构以5个亿收购了,所以,商业地产真正的价值并非是销售,而是获取长期的经营收益和物业升值。

区别九,专业程度不一样。

商业地产与住宅地产对专业要求的程度和重点都是不同的,我以前讲过,商业地产除了要遵循住宅地产所遵循的建筑规范和消防规范外,还要遵循第三种规范即商业规范。商业地产的运作对于商业专业性的要求极高,是多个商业微观问题综合解决的结果,住宅地产的运作则 不需要进行复杂的商业设计。从过程上看,住宅地产销售后就进入了终端,而商业地产的销售只是经营的开始,还需要招商、开业和经营管理。所以,商业地产运作与住宅地产的运作对专业程度的要求是不一样的。

区别十,综合实力不一样。

从资金运作的角度讲,对于住宅地产,销售便是资金回笼的开始,用销售带动项目的后续开发是目前很多开发商的做法。相对于住宅地产的销售,商业地产销售的风险要高很多,如果商业地产也按照这样的思维进行开发,就很有可能导致项目因销售不佳而影响后续开发,这 也是一些商业地产项目夭折的主要原因。商业地产的运作对于后期资金的需求量也是很大的,项目建成开业后,还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才可以完成商业经营的培育期,实现赢利。换句话 说,商业地产是不能急于回笼资金的,需要一段时期的培养才能将商业经营做好,才能将商 业物业做热,才能将商业项目做出升值空间。

篇三:商业住宅地产区别

一、价值层面的差异

1.物业价值

商业物业的价值在于经营,通过经营创造高于价格的价值。一个商业项目必须要系统考虑项目的商业定位、招商、经营,才能实现高水平的商业物业开发,达到预期的赢利目标。

而住宅的价值在于居住,保值升值。其关键是准确的产品定位及目标消费群体定位,最后通过销售实现开发价值。

从投资角度来看,住宅可以买来自用,是保值投资,风险性极小,而商业项目一旦没做旺,其价值就极低,甚至一文不值,风险性极大。

2.利益关系

从主体上说,住宅地产的价值链显然单一得多,即“开发商——终端消费者”。商业地产的利益参与者更为复杂,它的价值链是“投资者——开发商——营运商——经营者——终端消费者”。其中包含这四种权益关系,开发者的权益、所有者的权益、经营者的权益、管理者,的权益,它们与商业地产的开发模式密不可分。

开发者是商业地产开发商;所有者是商铺真正的拥有者;第三是经营者,就是进入这个商业里面从事商品经营者;大型与中小型商场都需要有一个统一的管理者实施有效的管理。

开发者通过项目获得利益;所有者通过出租商业物业获取租金收入;经营者通过经营获取经营效益;管理者通过管理获取管理利益。

与住宅开发相比,住宅仅仅通过发展商和购买者两个环节就可以构成单一价值链,而商业地产的价值链上除了开发商,还包括消费者、经营者和投资者,每个参与者都有自己的利益出发点,因此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许多矛盾,像发展商要求铺位划分要好卖而经营者要求好用,投资者要求高回报而经营者要求先培育市场,以及商铺租与售的矛盾等。商业地产开发要权衡“四角恋爱”的利益关系。因此,为了平衡不同主体的利益,商业地产开发商不仅要考虑地段,更要考虑市场定位、业态组合、功能布局、管理模式、销售策略、投资回报等因素。

3.市场风险

开发商在看好商业地产开发利润的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市场风险。除土地成本、土建费用及一些税费管理等因素比住宅用地高外,一般投资商业的人群相对较少,加之现今人们理智投资理念加强,所以为降低市场运作风险,商业地产开发必须具有有前瞻眼光的开发商、专业的商业地产顾问及经验丰富的物业管理公司三大要素,以有场有市为开发目的,这样才能增强投资者的信心,降低开发风险及提高开发价值。

而住宅相对来说开发风险较小,因为住宅消费群体较广,住宅业态既具有居住功能,也具有投资功能,其双重作用为销售提供了更广阔的购买群体。

二、开发层面的差异

1.产品属性

住宅地产开发的住宅是终端消费品,主要功能是用来满足消费者的居住要求。楼盘除了消极被动的随市场供求关系变动而升值外,无法带来额外的利润,因此增值空间小。而商业地产开发的从严格意义上说不仅仅是产品,更是资本,它通过经营能不断衍生出新的价值,增值空间很大。但应该同时看到,商业地产的风险也要更大,因此商业地产的成功需要具有前瞻眼光的开发商、专业的商业地产顾问及经验丰富的物业管理公司。其次,商业地产的表现形式也更多,有shopping摩购物中心、主题商场、商业街、社区街铺等。

商业地产的核心是要搞活商业,而住宅地产追求的是居住的舒适度,也有人说住宅地产开发的是“城”,商业地产开发的是“市”,这是两者之间的本质区别。因此,商业地产的可持续性发展是项目能否成功的重要条件,它更着眼于一种长期效益。而住宅地产相对要简单的多,房子只要卖出,投资的价值就可以实现。 商业地产的核心决定了商业地产的运营模式要更复杂。正是因为商业地产更具复杂性和风险性,因此商业地产更注重项目的可行性调研、分析,更要充分运用SWOT分析法,发现商机,发挥优势,弥补不足,降低风险。

2.开发技术

商业地产开发要考虑到不同业态的具体要求。在建筑设计方面,户型、景观不再是重点,配套设施会更多,规划、设计、施工、交验在每个阶段的技术要求都高于住宅;在物业管理方面,商业物业的功能增加,管理成本增加,对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在销售方面,前者针对的目标群体的行为属于典型的专业理财行为,而后者主要是一种消费行为,因此相应的销售手法呈现多样性,如委托经营、售后返租、整体转让、分割出售等;在资金回笼方面,住宅开发商通过预售融资来进行资金周转和滚动开发,很快实现资金回笼,而商业地产收益很大部分来自租金。

商业地产根据项目开发的不同环节有不同的客户群,如在招商阶段的客户是商家,而且特别重视主力店的作用;在销售阶段的客户主要是有一定经济实力投资者;在经营阶段的客户群则是终端消费群。总之,商业地产与传统住宅地产的千差万别,必然要求开发商进行理念和心态的调整。 希望中国的商业地产业在机遇和挑战中朝更理性、更专业、更合理、也更繁荣的方向发展,在赢得巨大财富同时为活跃商业、繁荣经济作出贡献。

3.规划设计 规划设计决定商业项目的存亡。多数商业地产的开发商在开发之

初,根本就没有考虑过“做什么”的问题,他们多数先把项目盖起来,最后到了商业定位的时候问题就出现了,要么就是结构不合理,要么就是布局不规范,从而导致招商异常困难,往往出现“理想的商家不愿进,进驻的商家不理想”的结果。商业地产由于各种业态对商铺的要求具有特殊性,而大型商业地产项目业态和功能均比住宅复杂,人流、物流、垂直交通、消防疏散、停车等诸多方面相当繁琐,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如何满足未来大量商家以及消费者的需求,这是关系到一个商业项目能否成功销售、招商和做旺的关键。

4.开发流程 商业地产开发流程更为严谨、复杂。 商业地产的调研在住宅开发市场调研基础上,增加了区域结构、城市商业发展规划及政策、区域零售业结构、商铺分布及经营状况、未来供应量、地块交通、自然、社会条件、商圈等方面的分析

商业地产的选址过程更严谨:通常情况下,无论是住宅开发还是商业地产开发,均要在投标拿地前进行初步的市场调研。但在商业地产开发中,发展商不仅要考虑商铺投资者的利益,还要考虑经营者、消费者的利益,所需平衡的地方很多,所以商业地产项目的选址过程比住宅开发更为严谨。

商业地产的定位更为复杂和系统化:商业地产的定位来自广泛而细致的调研,包括城市商业发展规划及政策、区域商业结构、未来供应量、消费力的需求、租售目标客户细分、商铺升值潜力等方面的分析。

商业地产推广更具针对性:商铺作为非生活必需品,与住宅推广相比,其推广的核心是投资价值和投资潜力,侧重于商铺的回报率和回报周期,以及未来的经营管理,确保市场能够持续经营。

5.招商与经营

商业地产开发比住宅开发多出开业、运营、管理三个环节:在住宅开发中,开发商有机会当“甩手掌柜”,开盘、营销、交楼后就结束。一个商业地产如果想持续盈利,必须在前期预留一部分商铺用于旺场后自营,所以,开发商不能抱着当“甩手掌柜”的心态开发商业地产,而必须抓好运营、管理两个后续环节,这样才能减少纠纷,获取最大化利润。

招商是商业地产成功开发的关键所在。一个商业项目,如百货、专业市场、区域商业中心等,一般都实行“招商先行”的营销策略,以招商来带动销售。“有主力店的地方,就有无穷的商业机会”,以招入主力店作为吸引其它商家的手段。其实主力店周边商铺的经营主要是“寄生”业态,它本身不具备“聚客”能力,所以也不具备使商铺升值的潜力,只有借助主力的作用才能充分挖掘其商业价值,使商铺作旺并不断升值。

统一销售,统一经营,统一管理,使拥有权、经营权、管理权三权分离。商

业项目要充分发挥经营管理公司的作用,尽早介入项目整体开发,为招商及后期经营管理作好准备。

而住宅一般不存在招商问题,带底商的住宅,具体销售依住宅定位而定,是以招品牌连锁店为主,或是一般经营户,但一般前者居多,以品牌店来带动住宅销售,提升住宅价值。但底商需要科学合理的业态经营及规划比例,这点也非常重要。

三、营销层面的差异

1.营销主题

消费者在购买任何一种商品的时候,购买的实际上都是一种梦想,这种梦想在某一个方面满足了他们的需求,所以愿意付出货币等值或不等值交换。对于住宅来说,消费者购买的是一种他们需要的“生活方式”,因为无论怎样讲,房子本身没有特别大的差异,不同的只是赋予房子的内涵,所以宣传主题往往侧重于对未来生活梦境的憧憬和提前写真。

商业地产实际上更多的是一种投资的概念。作为投资而言,回报率和回报周期才是消费者真正关心之所在。

2.推广对象

住宅房地产面对的消费群体主要分两种:用于自住的购房者和用于投资的购房者。用于自住的购房者又分为首次购房自住和二次及多次购房者,他们的心态是完全不同的。住宅地产纯投资在目前的经济水平下相对消费群不多,但有快速增长的趋势,他们关心的是该区域长远发展以及今后出租的前景问题。

在商业地产上,推广对象是分阶段来划分的。首先是将商铺出售或出租出去,推广的目标也分两类:用于自己经营的业主和用于投资的业主。自营客户关心的是商圈的成熟度、消费群基数和消费能力;投资客户则更注重该地段的发展前景和投资回报的周期。

在整体交房、商场开始运作后,推广对象将发生转移,重点是怎样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光顾商场,从而提升整个商场的人气和形象,这是摆在商场经营管理面前一个迫切的问题。

3.营销周期

营销周期和市场供给量是密不可分的。目前的房地产市场上,住宅地产的提供量远超过商业地产,所以消费者可选择的机会就多,考虑的周期也长,加上住宅开发已经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所以住宅地产的营销周期相对就很长,在具体的作业方式上,通常分成几个大阶段来执行。

商业地产在这一点上与住宅地产完全不同,商业地产能永续存在的前提是需要足够的市场支撑和足够的人群消费,所以商业地产一般都是在一个相对成熟的区域

进行开发,这样投资总额相对很高,但是实际开发面积相对小,吸收的客户也少,所以营销周期要求尽可能短,否则战线过长,市场冷却后再积聚温度那就困难得多。

4.消费者关心的问题

住宅消费者关心的几个关键指标排序是:价格、地段、户型、品质、开发商实力、服务、配套。

商业地产客户关心的问题是:地段、价格、后续管理、开发商实力、主力店。因为商业地产必须有足够的人气才能支撑,所以一个商业地产项目能否取得成功,很大程度上是由地段等先天因素决定的。

5.推广节奏

房地产推广的一个营销周期一般由几个递进的阶段构成:预热期(市场引导/培育期)、内部认购期、开盘期、强销期、持续期和清盘期。作为住宅地产来说,因为要分成几个营销阶段推广,所以它是由几个营销周期组合而成,每一个营销周期基本上都要完整包括上述阶段;否则市场引导不够,项目优势展示不全、消费者对今后生活的了解不够,市场接受就有限。

在商业地产,可能只需包括上述部分阶段,比如预热期和内部认购期合并,或者直接从预热期进入开盘并立即转入强销期;如果先天条件优越,不违背当地市场价格体系,可能开盘时就直接进入了清盘期。

------------------------------------------------------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