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论文
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范文 > 经济论文 > 列表页

当代世界政治经济论文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6-12-14  分类: 经济论文 手机版

篇一: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论文

南京农业大学课程考核情况表 20 11 —2012学年第 二 学期

学 院: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 课程名称: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学分: 2

学号 16311324 姓名:胡文婷 考核方式: 课程论文考核内容(论文题目): 日本政治、经济、外交形势及其

趋势

评分标准:

教师签名: 王 燕

时间:2012年6月

摘要: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与日本泡沫经济崩溃而经历的十余年发展低谷调整期相伴随,日本已经在政治、外交和安全防卫等各个领域逐渐完成了重新定位和调整的历史过程。走向政治大国化的国家发展战略以及重视日美同盟与加强亚洲外交的外交政策方针已经基本确定。同时,在政治与外交领域依然存在不确定性因素并继续进行政治改革的课题,外交政策还存在较大的摇摆空间。

关键词:政治形势、经济形势、国际关系

1. 日本的政治形势及特点

新世纪以来,日本政治已经由战后的保守与激进相对立的格局向过渡型政治多元化转化。尽管目前自民党依旧维持了一党优势,但已经无力扭转因强大的在野党出现所带来的混乱局面。目前参众两院的朝野政治势力之间“扭曲”对立的局面对国家政治经济的影响正日益扩大,并影响到政治与外交的决策与实施。

日本在政治及外交上不断加强与美国的军事同盟关系,将中国的国力增强和朝鲜半岛的和平趋势视为其国家安全的威胁。在安全防卫战略和政策方面不断挑战和平宪法的基本原则,在国际政治军事等各个领域跃跃欲试,要扩大日本的“国际贡献”。日本近年来主张在坚持日美同盟为基轴的同时重视以共有价值观为基础的国际关系,重视亚洲外交,提倡重视和改善对华关系,要使重视日美同盟与推动亚洲外交产生“共鸣”。这种外交理念的转变,推动着日本在东亚地区国际问题上发挥积极作用。

目前,日本政治发展的主流可以说就是争取日本的政治大国化、“普通国家”化这个国家战略目标的基本确立并为此做出各种政治努力的过程。从小泉内阁到福田政府,在有关国家战略方向调整和具体的政策制订方面具有继承性和连续性。

2007年在继承安倍内阁政治遗产的基础上成立的福田内阁一直饱受各界的恶评。由于福田独特的领导风格和政府在国内政策方面面临的左右为难的局面,因此,福田内阁在处理国内政治经济难题等方面的“无所作为”受到批判,国民对福田内阁的期待也日益丧失,导致内阁支持率持续下滑。

在内政方面,由于国会参众两院政治势力的“倒挂”形势,福田内阁不得不在国会运营上采取低姿态,同各政党和政治势力保持对话路线却招致“无为无策”的批判。在继承往届政府的内政难题处理方面所显示的左右摇摆姿态也增强了国

内外对福田内阁是否会摆脱过渡性政权的担忧。

国民意识正在出现转变并对舆论和政治外交产生影响。对政党政治的不信任、对生活安全的不信任、对政府经济政策的失望和对个人未来生活的不安成为大多数日本国民的普遍心态。

在外交政策制订方面,福田政府继承了安倍政府的基本框架,在具体的政策制定上更加体现出重视亚洲的姿态,在中日关系、日韩关系、以及同东南亚和印度等双边关系上都有积极的作为,亚洲外交取得了一定成效。日本同东亚邻国之间的外交关系得到全面恢复与提升。但是,在日朝关系上依然未能取得突破性进展。

继续加强联合国外交,争取加入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外交努力在福田政府的外交日程上依然占有重要地位。同时,日本开始重视东亚地区的区域合作,并且把能源与环境领域确立为今后日本亚洲外交的重要支柱。在加强和具体实施中日战略互惠关系的同时,日本积极促进关于能源、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的国际合作,有意识地扩大和增加日本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与影响力。

2.日本的经济形势及特点

自2002年2月以来,日本经济已连续6年多保持了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势头,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说法,“这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日本经济持续增长时间最长的一次”。其中2006年增长率达到2.1%,2007年的日本经济继续保持增长的势头。日本内阁府2008年2月1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因企业投资增加和日本对亚洲其他经济体出口帮助日本企业抵御了美国经济放缓的冲击,2007年第四季度日本国内生产总值初值折合年率增长3.7%,大大高于此前彭博资讯对全球37位经济学家的预测中值1.7%,也远高于第三季度的1.3%。

2007年年初,日本政府提出了该财政年度经济增长率保持在2%以上的目标。从目前形势看,尽管实现这一目标有些难度,但日本官方和经济界对此却普遍持较为乐观的态度。进入2008年之初,日本用“高油价、高日元、低股价”来概括本国经济新一年开端的不利局面。对于2008年的经济走势,各种预测和分析基本上都认为日本经济目前处于“低迷”阶段,但下半年有望回升,今年总体上将继续保持缓慢增长。

尽管存在家电、住宅建设等部分行业的萧条局面,同时还有受美国“次贷”

危机影响而出现经济波动的可能性,但以企业为主导的景气恢复局面仍在持续。因此,从总体上看,自2002年以来日本经济的增长步伐没有改变

2. 对日本政治经济形势的综合判断

在政治领域方面:

第一,新世纪以来,日本已经逐步在政治、外交和安全防卫等各个领域完成了重新定位和调整的历史过程,走向政治大国化的国家发展战略以及重视日美同盟与加强亚洲外交的外交政策方针已经基本确定。从小泉内阁到福田政府,在国家战略调整和具体的政策制订方面具有继承性和连续性。

第二,日本外交自主性正在进一步增强。日美同盟重新定位,修改和平主义外交方针,建立外向型安全防卫体制,提升政治大国形象,以及提倡价值观外交理念等等。同时,在政治与外交领域依然存在的不确定性因素以及继续进行政治改革的课题,将导致外交政策存在较大的摇摆空间。

第三,日本开始重新重视价值观外交和亚洲外交。在外交政策制订方面,体现出重视亚洲的姿态。在进一步强化日美同盟关系的同时,强调共有基础价值观的重要性,重视和改善对华关系。但在日朝关系上依然未能取得突破性进展。

第四,开始重视东亚地区的区域合作,并且把能源与环境领域确立为今后日本亚洲外交的重要支柱。积极促进关于能源、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的国际合作,有意识地扩大和增加日本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与影响力。

第五,日本一直对中国的和平发展抱有强烈的担忧和竞争意识,不仅在东亚区域合作等领域,而且在世界范围内也在有意识地抗衡和抵消中国的政治影响力。这种消极的担忧意识也间接地影响到了日本积极参与东亚地区合作。

在经济领域方面:

第一,经济开始复苏并增长,已经逐步走出上个世纪末长达十年的“低迷”局面;连续6年多保持增长,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日本经济持续增长时间最长的一次。

第二,本次长期持续增长的主要动力,主要来自于出口增长这一“外需”,其中中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尽管可能还会有小幅波动,但增长势头还会持续。

第三,受“外需”拉动复苏起来的日本经济,未来的主要动力将逐步会转

变为“内需”。

3. 日本与周边国家政治关系

日韩政治关系:面向21世纪的新型日韩伙伴关系

面向21世纪和平与繁荣的东北亚时代的日韩合作在福田首相和李明博总统时代得到进一步加强,重开首脑穿梭外交,开拓日韩新时代成为当前和今后日韩关系的主导潮流。

日俄政治关系:伙伴关系与邦交正常化的障碍

在两国关系正常化交涉持续进行的同时,日俄两(原文来自:wWw.xiaOcAofANweN.coM 小 草 范 文 网:当代世界政治经济论文)国政府间高层互访和对话都有新的进展。在国际反恐,朝核问题及东北亚安全问题上的合作,以及推动和加强在远东地区的经济合作关系都达成重要共识。但日俄双方由于领土问题的障碍,阻碍了经济交流与合作的全面展开。

日朝政治关系:邦交正常化谈判与朝核问题、绑架人质问题

日朝关系正常化问题是关系两国关系的最重要课题,但由于相关的朝核问题、绑架人质以及美国对朝政策等问题的干扰,日朝两国关系依然处于较为紧张的状态。经济制裁成为日本“对话与压力并举”的对朝外交政策的重要杠杆。

4. 中日关系

自安倍内阁以来,一度恶化、“政冷经热”的中日关系得到修复。福田内阁重视对华外交的姿态更使中日两国关系进一步回暖和发展。中日关系发展的主流方向依然是积极的,双方努力构建中日战略互惠关系,对于中日政治经济关系稳定发展,促进东亚和平与发展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目前,中日两国都处于上升和社会转型阶段,在各个领域都面临着许多共同的难题和挑战,同时,也在许多领域形成竞争与合作的局面。日本一方面在中国周边构筑以日美双边同盟为基础的安全网,防止中国的崛起产生的冲击效应。另一方面则保持着同中国的广泛接触与合作,以日美同盟关系作为外交政策基础展开对华外交。

参考文献:《现代国际关系》2000年第1-2起

《日本金融研究》阎坤著

《日本政治经济形势及其与图们江地区开发的关系》李玉潭等著

篇二:当代世界政治与经济论文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世界政治格局 ----中国崛起

[摘要]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当今世界的经济局势已经从二战结束时美国独霸天下变成了多元化发展,随着世界经济格局的改变,政治格局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从20世界50年代

中期形成的帝国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对峙的两极格局,到90年代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级格局的结束,世界的政治格局呈多极化曲折的发展。随着中国的逐渐崛起,世界经济正朝着北美自由贸易区、欧洲统一市场、亚太经济贸易区这三大地区集团化方向发展。然而随着中国经济和综合国力的逐渐强大发展,美国和一些欧洲国家明显感受到了政治上带来的压力。面对经济全球化这把“双刃剑”,我国应深入研究其发展趋势和应对措施,尽快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大潮,实现中国经济政治在新世纪的跨越式发展。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经济危机中国崛起中国发展对策

前言

2008年,经济危机再次席卷全球,大半个世界倒在了这场经济危机中,但是中国却没有,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2009年年会上发表特别致辞时称,中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中国金融的稳定发展,本身就是对维护国际金融稳定和促进世界经济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曾高度赞扬中国政府在此次危机中的发挥的角色称,中国经济能够保持快速增长、中国金融稳定对当前世界经济来说本身就起了重要的贡献。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各项科研领域均取得了突破式的发展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军事力量的增强,世界政治、经济及军事等格局发生了新的变化,美国等西方国家在世界中的地位有可能也随之发生变化,美国的单极世界受到多极世界的挑战。

“经济全球化”---这个术语,至今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目前,学术界普遍认同的观点是指世界各国经济在生产、分配、消费诸环节趋于全球一体化,各国经济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融合,并在全球建立起规范的经济行为和运行机制。

经济全球化是生产社会化和经济国际化发展的新阶段。

1.经济全球化

1.1当代世界经济的发展变化与基本趋势

世界经济是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与国家集团所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共同运动的经济有机整体。企业、跨国公司、国家、区域和国际经济组织是当代世界经济的主要行为主体。在当代世界经济中,世界经济组织和区域性经济组织发挥着十分重要作用。当今主要的世界经济组织是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 它们共同构成了世界经济的三大支柱,成为国际经济调节的重要杠杆。但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占主导的世界经济中,这些组织也有很大的局限性,突出表现在它们被发达国家所控制,因此在运作中较多地向发达国家的利益倾斜,有时甚至被少数国家用来对发展中国家进行约束和限制。区域性经济组织主要是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此外还有众多的经济集团遍布世界各地,跨洲际的集团之间的联系也十分密切。

1.2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是随同社会生产力发展而产生的一种客观趋势。它正在给

全球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等诸多方面带来深刻影响, 既有机遇, 也有挑战。 发展中国家既要适应全球化趋势,又要趋利避害。当今世界需要的是各国"共赢" 、平等、公平、共存的全球化。区域经济集团化是全球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是最终实现全球化的具体步骤和途径,是全球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二者既有相互排斥的一面,又有相互促进的一面,从长远和整体来看,则是并行不悖的。

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载体,它有利于各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发展。 但是跨国公司也有一定的消极作用。在现存的国际经济秩序下, 它强化了发达国家的资本优势和技术优势,加深了南北矛盾。一些跨国公司甚至凭借强大的实力,操纵弱小国家的经济命脉,插手它国内政。 发展中国家必须采取正确的政策, 利用它的积极作用, 缩小或限制它的消极作用,使其为本国经济服务。

2.当代世界政治主体与发展趋势

在国际社会, 世界政治行为主体经历了一个由一元走向多元的发展过程, 除主权国家外,还包括各种国家集团和国际组织。国际组织,特别是联合国在战后世界政治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2.1多极化发展趋势的必然性

多极化趋势必然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各方力量都要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 决不会牺牲或放弃自己的国家利益,屈服于别国利益。苏联解体以后,中国逐渐发展强大,欧盟和日本在经济上对世界,对美国的牵制,种种因素导致了世界政治格局从美国的“独霸天下”开始朝着“百家争鸣”的方向发展。当然,多极化不会一帆风顺,而是在曲折

中发展,多极化格局的形成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3.中国崛起

3.1.中国与美国

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最强大的军队武器,但是这并不可怕,美国是由千千万万不爱自己国家的人组成的国家,但是他们都很爱美国,民族的凝聚力很强。最可怕指出还是其精英体制。美国的精英体制不可小觑美国的精英体制不可小觑。他的干部制度,他的竞选机制,能够确保决策者是一批精英。我们中国的悲剧,大到国家,小到一个单位,多数的情况是,有思想的人不决策,决策的人没有思想。有脑子就没位子,有位子就没脑子。美国正好相反,他的宝塔尖体制,正好把一批精英弄上去了。因此,第一,他不犯错误,第二,他少犯错误,第三,犯了错误他能很快改正错误。我们是犯错误,这是第一。第二,常犯错误。第三,犯了错误很难改正错误。美国用一个小小的台湾牵制了中国整整半个世纪。他把这个棋子走活了,走神了,一个台湾,改变了东亚的国际政治生态。我最担心的中国新世纪发展的战略框架因为台湾而扭曲。现在对强势民族来说,领土的重要性大大下降,已经变追求领土为追求国势。美国人对任何国家都没有领土要求。它不在乎领土,它在二十世纪的全部作为都是造势,什么叫造势?除了经济强大以外,民心!有了民心国家就有凝聚力,失去的领土可以回来;没有民心,你拥有的土地肯定会失去。有的国家领导只看一步。美国行事往往看十步。因为如此,所以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发生的每一次重大的全球性事件都在加强美国的地位。如果我

篇三: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论文

三明学院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论文

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影响与挑战.

姓 名:马菡蔚

院 系: 外国语学院

年 级:11级

专 业:商务英语A班

学 号:20110461109

提交日期: 2013 年 11 月 1 日

【内容摘要】:经济全球化不仅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且还通过市场经济机制、政府管制机制和文化渗透机制,直接、全面、深刻和持久地影响着我国社会生活的稳定发展。我们必须根据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和我国社会的实际情况,通过观念更新、政策调整和制度创新,建立和完善新型的社会主义体制和民主法治国家,保持我国社会政治稳定,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

经济全球化不仅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也给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带来了不同程度的经济波动和政治不稳定。近年来,墨西哥、俄罗斯、东南亚等国家的金融危机及其政治动荡,就是有力的佐证。其代价之惨痛、教训之深刻,足当引以为鉴。经济全球化已经叩开中国的大门,在带来千载难逢的发展良机之同时,也对我国社会政治稳定产生了威胁和影响。我们必须正视挑战,探索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中国社会政治稳定与发展的规律和对策。

【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机遇 影响 挑战 对策

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影响与挑战

一、经济全球化对当代中国社会政治稳定的影响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和世界交往高度发展的必然产物,作为一种客观的自然历史进程,不断地表现出日益“超越民族国家”的特性。但在实践中资本主义主导了经济全球化,试图按照其面目改造整个世界,使之完全走向“全球资本主义化”。这种双重性质决定了经济全球化对世界历史的发展,同时具有推动与阻碍的双重影响。它对社会主义中国的冲击,实质上就是资本主义对社会主义的挑战。其格局总起来看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但是在一定条件下也可能是挑战大于机遇。这不仅体现在它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挑战上,更集中地体现在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稳定与发展的挑战上。

(一)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社会生产力和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挑战,直接地影响我国社会政治稳定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基础。

经济全球化是20世纪新科学技术革命的产物。经济全球化以新科技革命为动力和基础,彻底打破各国国家之间的自然和社会界限,把这种无限创造力进一步扩大到了全球范围,但是由于各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它在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在更大范围内产生国际经济政治的不稳定状况,特别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我国是一个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新科技革命固然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但也使我国社会发展遭遇巨大的冲击,人口多、底子薄等发展劣势日益彰显。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全球性高科技竞争格局之中,我国虽然占有一席之地,但是还不具备绝对竞争优势,仍然存在着许多高科技风险和隐患。这从根本上对我国社会政治稳定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基础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和威胁。

(二)资本主义主导的世界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政权形成了根本性的威胁。

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和发展道路。这必然同资本主义主导的经济全球化产生根本性的冲

突和尖锐的斗争。西方国家始终妄图以自由市场民主模式取代我国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政治制度,其西化、分化中国的和平演变攻势从未停止,反而借经济全球化之名,变本加厉愈演愈烈。其实质是要瓦解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摧毁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政权,这是对我国政治稳定的一个最大的威胁。

第三,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的国家主权、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提出了挑战。

当今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中国的发展需要一个和平的发展环境,但是,当今国际局势并不十分安宁。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是国际经济政治动荡不安的主要根源,对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安全产生直接和巨大的威胁。全球化的发展带来了传统国家主权的相对弱化,国际经济政治不平等、不公正、不合理的旧秩序没有发生根本改变,全球性跨国公司利用这些有利的国际条件,主导着全球性经济发展,并且不断向各国扩张和发展,甚至支配了发展中国家的民族经济主权。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参与到国际竞争之中,必然受到这个不合理的国际旧秩序的束缚。作为一个相当重要的因素,由经济全球化引发的国际恐怖主义、民族分离主义和极端宗教原教旨主义活动,以及具有国际支持背景的台独、藏独等民族分离势力和“东突”恐怖组织,也对我国的国家主权独立、领土完整和国家安全提出了挑战,直接影响我国实行“一国两制”,实现祖国统一、民族团结与共同发展。全球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状况,更进一步加剧了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社会经济政治不稳定发展状况,这也会对我国的国家安全与政治稳定产生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在全球化条件下如何维护国家主权的独立、统一和国家安全,已经成为当今我国政治稳定发展的重大课题。

二、经济全球化影响我国社会政治稳定的方式和特点

当前,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社会稳定发展的影响,呈现出这样一些特点。第一,在影响的方向上是国际国内双向互动。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社会政治稳定产生直接的影响,我国经济政治发展也对国际社会经济政治的稳定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第二,在影响的内容上是经济、政治和文化交叉渗透、相互转化和全面扩展的一体化发展态势。经济全球化直接地推动各国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的世界一体化,不仅是国家之间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一体化发展,而且是一个国家内部经济、

政治和文化之间的一体化发展。第三,在影响的机制上是结构—功能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社会政治稳定的影响,既有功能性影响,更有结构性影响,是一个结构功能关系的整体互动或者制度化发展过程。第四,在影响的格局上是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共容并存。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社会政治稳定的影响,既有破坏安定团结的不利一面,也有促进政治稳定的有利一面。总起来看是有利因素大于不利因素,但是不利因素具有巨大的破坏性。第五,在影响的趋势上是政治稳定与政治不稳定交替发展。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社会政治稳定的影响,是一种客观的、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现实存在。

三、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保持中国社会政治稳定的对策选择

面对全球化的挑战,如何实现和维护中国社会政治稳定与政治发展,我们提出以下的对策选择。

(一)不断解放思想,实现观念更新,这是我们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保持中国社会政治稳定的前提条件。

首先,必须树立改革开放的社会政治稳定观。在全球化条件下,要维护我国社会的政治稳定,必须在改革开放条件下、在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实现和保持中国社会的政治稳定与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以实现国内政治稳定为基础,争取实现一个和平、稳定的国际经济政治环境。同时积极参与建立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不断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强化中国的国际经济政治地位和作用,在动荡不安的国际局势中保证中国社会与政治的稳定发展。其次,必须树立全面发展的社会稳定大观念,实现经济、政治与文化的全面稳定与协调发展。

(二)是不断适应形势发展的变化,及时进行社会政治稳定的政策调整,这是我们应对经济全球化,保持中国社会政治稳定发展的关键。

首先,必须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实行对外开放,全面参与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走一条全球化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之路。不断实行中国社会与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