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格式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秘写作 > 论文格式 > 列表页

学报的论文格式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6-10-29  分类: 论文格式 手机版

篇一:学报论文格式要求

学报论文格式要求

1、论文中文题目。(二号宋体加粗) 2、作者姓名:作者所在单位名称,所在省和城市名称,邮编,如多名作者则分行依次排列。(作者:小四号仿宋;单位等:六号宋体)

3、摘要:150~300字,需有简明的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结果、结论等,摘要书写中不能出现“本人”、“本文”等第一人称称谓。(五号宋体,摘要两字加粗) 4、关键词:3~8个,每个关键词之间用“;”隔开。 (五号宋体,关键词三字加粗)

5、正文:论文的核心,要求主题新颖,观点明确,有理论高度,有实践基础;论据充分,引文准确,数据可靠;层次分明,文字简练,图表清晰。

6、(可省)结论:对本论论点的强调,是对论文的最终的和总体的高度总结,是本论的最终的必然逻辑发展,也是整篇论文的归宿和作者认识上的升华。

7、参考文献,基本格式如下:

例:

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的著录格式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1] 蒋有绪,郭泉水,马娟,等.中国森林群落分类及其群落学特[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30-33

[2] 中国力学学会.第3届全国实验流体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天津:[出版者不详],1990.45-49

[3] 志祥.间断动力系统的随机就动及其在守恒律方程中的应用[D].北京:北京大学数学学院学位论文,1998.20-22

[4]广州运动与体适能专业学院,2005中国健身俱乐部调查报告[R], (AASFP)200

期刊文章的著录格式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1]肖林鹏,蔡劲燕. 我国体育经纪人市场供需矛盾问题研究[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6,30(6):10-13,

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的著录格式

[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C].原文献主要责任者(任选).原文献题名[文献类型].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起始页码

报纸文章的著录格式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1] 丁文祥.数字革命与竞争国际化[N].中国青年报,2000-11-20(15)

专利的著录格式

[序号]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

[1] 刘加林.多功能一次性压舌板[P].中国:92214985.2,1993-04-14.

篇二:学报论文格式

ACTA ARMAMENTARII

基于神经网络的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

工艺预测模型的研究(二号黑体)

X X1,XXX1,2(四号仿宋)

(1. 北京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北京 100081(五号宋体); 2. 南京理工大学机械工程与动力学院, 江苏 南京 290014)

摘要(小五黑体): 将人工神经网络理论和算法应用于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工艺的研究,在对网络进行训练的基础上,建立了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工艺与渗层表面成分和元素总质量分数、渗层厚度和吸收率之间的数学模型,试验结果与计算结果十分吻合。(小五宋体)

关键词(小五黑体):(二级学科关键词,根据学报网站左栏中的二级学科关键词一栏中查询); 双层辉光;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小五宋体)

中图分类号(小五黑体): TG156(小五宋体) 文献标志码:

RESEARCH ON ANN-BASED PREDICTION MODEL USED TO DOUBLE GLOW

PLASMA SURFACE ALLOYING PROCESSING(小四)

X X,XXX1,2(五号)

(1.College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Beijing 100081,China;

1

2.Schoo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anjing 210094, Jiangsu,

China)

Abstract(小五黑体): The theory and the algorithm of the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are applied in the research of the technique and the composition, the gross mass fraction of element, the t

学报的论文格式

hickness of surface alloying layer as well as the absorption rate is built. The calculation results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小五)

Key words(小五黑体): (二级学科关键词对应英文);Double glow;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Prediction model

0 引言(四号宋体)

(五号宋体)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是我国在国内外都获得专利的一项等离子表面冶金新技术[1~4]

,它可以在普通材料表面形成具有特殊物理、化学性质的表面合金层。双层辉光离子多元共渗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各种合金元素在源极表面溅射的特性、工件表面的沉积扩散,等离子体空间传输存在较大的差异。而且宏观工艺参数较多,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关系复杂,以往人们都是借助于经验,很难找到反映其内在规律的数学模型。

人工神经网络理论的提出与发展为研究非线性系统提供了一种强有力的工具,它已成功的应用于许多研究领域,在材料热处理学科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5,6]。首次以美国HAYEN公司生产的 Hastelloy C—2000镍基耐蚀合金为源极,进行 ?

Ni-Cr-Mo-Cu多元共渗工艺研究。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建立了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工艺与渗层合金成分及合金元素总质量分数、渗层厚度和吸收率之间的预测模型。

1 试验方法和试验方案(四号宋体)

1.1 试验方法

渗金属试验在自制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炉中进行,源极材料为Hastelloy C—2000合金,尺寸为130 mm×50 mm×4 mm,工件材料为20钢,尺寸为80 mm×25 mm×3 mm。采用脉冲放电模式:源极采用直流电源,工件采用脉冲电源。源极材料Hastelloy C—2000的质量分数:wNi=59%,

基金项目(六号宋体,此处为角注,和正文分开)

wMo=16%,wCr=23%,wCu=1.6%,wC<0.01%. 1.2 试验方案(五号黑体)

为了选定正交试验各个工艺参数的取值范围,先结合以往试验研究的经验,然后又进行了20余炉的摸索性试验,确定了正交工艺参数。正交试验按照L16(4)正交表进行试验。指标项目为渗层表面合5

设第p组样本输入、输出分别为

up=(u1p,u2p,?,unp)

dp=(d1p,d2p,?,dnp) p=1,2,?,L

节点i在第p组样本输入时,输出为

yip

?

?f[xip(t)]?f??wij(t) Ι

?

jp? (1)

金元素成分及总质量分数、渗层厚度和吸收率。因素水平表如表1所示。

表1 因素水平表(小五宋体)

因素(六号宋体) 1 2 3 4 源极电压U/V 1 050 1 000 950 900 工件电压U/V 275 250 350 300 气压p/Pa

35 30 45 40 极间距d/mm

15

20

25

22.5

2 数学模型

在网络学习部分,采用三层BP神经网络来完成函数的映射。误差逆传播神经网络是一种具有三层或三层以上的阶层型神经网络,如图所示为一个三层前馈神经网络:它包括输入层、隐含层(中间层)、输出层;输入层有i个节点,隐含层有j 个节点,输出层有t个节点。上、下层之间各神经元实现全连接,即下层的每一单元与上层的每一单元都实现权连接,而每层各神经元之间无连接。网络按有教师示教的方式进行学习,当一对学习模式提供给网络后,神经元激活值从输入层经各中间层向输出层传播,在输出层的各神经元获得网络的输入响应。这以后,按减小希望输出与实际输出之间误差的方向,从输出层经各中间层逐层修正各连接权值,最后回到输入层。

图1 典型BP网络示意图(小五宋体)

算法步骤:

(1) 设置初始权系w (0)为较小的随机非零值。

(2) 给定输入/输出样本对,计算网络的输出:

??j

??

式中:IjP——在第p组样本输入时,节点i的第j个

输入

f是激励函数,采用Sigmoid型,即

f(x)?

11?e

x

(2)可由输入层经隐层至输出层,求得网络输出层节点

的输入。

(3) 计算网络的目标函数J

设Ep为在第p组样本输入时网络的目标函数,取L2范数,则

E(t)?1d21

2

p2

p?yp(t)

3

?

? ?dkp?ykp(t) ? 2

2

?

1

2

?ekp (t) k

k

(3)

式中 ykp(t)——在第p组样本输入时,经t次权值调

整网络的输出,k是输出层第k个节点 网络的总目标函数为 J(t)?

?EP(t)

(4)

p

作为对网络学习状况的评价。

判别: 若J ≤? (5) 式中:? —— 预先确定的,?≥0

则算法结束,否则,至步骤(4)。

(4) 反向传播计算 由输出层,依据J按“梯度下降法”反向计 算,逐层调整权值。 wJ(t)ij(t?1)?wij(t)?η

??w ij(t)

?wij(t)?

η

?

?Ep(t)?w(t)??wij(t)

(6)

p

ij(t)

?wij式中:?—— 步长或称为学习率,本文中n取

1 000 000,?取0.9

3 计算结果与比较

为检验程序的可靠性与实用性,对双层辉光离

子多元共渗工艺参数:源极电压、工件电压、极间距、气压对渗层表面的合金元素总质量分数、渗层厚度、各合金元素质量分数、吸收率(工件增重/源极增重)的影响进行了网络学习,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模型的输入节点数为4个工艺参数,隐含层节点数为5,输出分别为上叙各指标项。为保证网络训练准确可靠,同时又具有一定的推广能力,在正交试验16组数据中选择13组作为训练样本,余下的3组以及正交优化工艺作为检测样本。经过1000000次训练的试验数据与计算结果的比较见表2、表3.

表2 预测渗层表面的成分

编号 5 预测值 12 预测值 16 预测值 17 预测值

质量分数w/%

Ni Cr Mo Cu 49.881 51.734 50.514 51.171 50.290 50.826 57.168 59.891

14.695 16.962 16.691 17.509 19.164 18.104 19.655 20.107

11.365 11.211 14.071 13.048 6.4807.8130 14.732 12.163

1.605 1.661 0.912 0.415 1.308 1.333 1.353 1.403

从表2、表3可以看出训练样本和检测样本的网络实际输出值与期望值都很接近,说明应用神经网络描述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工艺参数与渗层的表面合金成分和合金总质量分数、渗层厚度、吸收率之间的映射模型是十分有效的。

4 结论

通过对基于神经网络的双层辉光离子多元共渗的工艺研究,建立起工艺参数与渗层的表面合金成分和合金总质量分数、渗层厚度和吸收率之间的映射模型。该模型的建立为多元共渗这种多变量、非线性系统的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工具。

表3 人工神经网络训练与预测值

试验编号 1 2 3 4 5* 17*

源极电压 工件电压 U∕V U∕V

1 1 1 1 2 1

1 2 3 4 1 2

极间距 d∕mm 1 2 3 4 2 1

气压 p∕Pa 1 2 3 4 3 1

吸收率s∕%

试验值

70.900 61.200 33.330 44.650 48.100 79.340

预测值 70.587 60.871 32.847 44.401 47.753 80.920

渗层厚度δ∕μm 试验值34.5 36.5 19.0 21.0 25.5 38.0

预测值 34.579 36.380 19.245 20.871 24.950 38.459

元素总质量分数w∕%试验值 预测值

87.496 87.437 89.796 89.237 84.895 84.508 77.579 77.321 77.546 76.796 92.908 92.210

注:*为检测样本值,试验编号17为正交优化工艺(六号宋体)

参 考 文 献(五号黑体)

1 Zhong X,Yuan G,Su Y A, et al. Double glow surface

alloying process.In:Third Pacific Rim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d Materials and Processing,Hawaii. 1998,6:1 969~1 978.

2 高原,贺志勇,赵晋香. 机用锯条齿部表面强化组织的研究.材料科学与工艺,1995,3(3):62~66(小五宋体). (英文对照)

3 霍龙军,贺志勇,赵晋香.一种新型的表面高速钢的形成方法.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1996,27(1):33~35. (英文对照)

4 高原,贺志勇,刘小萍. 离子渗铬钼手用锯条合金元素与切削性能的研究.兵工学报,1998,19(4):331~335. (英文对照)

5 李延民,潘清跃,黄卫东,等.应用人工神经网络于激光加工工艺优化. 金属热处理学报,1998,19(4):14~17. (英文对照)

兵 工 学 报

说明 公式的表达格式如下: P=KF/100?

式中:?为步长或称为学习率;K为 安全因数。 注释中以二字线对齐

用公式编辑器输入公式时,应设置符号的格式如下,才能保证与论文中的文字大小一样。公式太长时,可以转行(特殊情况可通栏排列),不能把公式大小进行缩放。

注:页面设置:上边距、下边距为:2.15cm,左边距、右边距为:1.95cm;页眉为:1.35cm,页角:1.27cm;栏宽:22.07字符,栏间距2.02字符

篇三:学报论文格式

(空1行)

论文题目2号黑体

(空半行)

作者姓名1,作者姓名24号楷体

(作者单位,城市 邮编;作者单位,城市 邮编)五号宋体

(空半行)

□□摘要小五号黑体:□□□□□□□□□□□□□□□□□□□□□□□□□□□□□□□□□□□□□□□□□□□□□□□□□□□□□□□□□□□□□□□□□□□□□□□□□□□□□□□□□□□□□□□□□□□□□□□□□□□□□□□□□□□□□□□□□□□□□□□□□□□□□□□□小五号宋体

□□关键词小五号黑体:□□□□;□□□□;□□□□;□□□□小五号宋体

□□中图分类号小五号黑体:□□□□□□文献标识码小五号黑体:A 文章编号小五号黑体:1000-6613(2008)00-0000-00 12

空1行

英文题目四号Times New Roman

(空半行)

作者英文姓名1,作者英文姓名2五号Times New Roman

(1作者单位,城市 邮编;2作者单位,城市 邮编)五号Times New Roman 空1行

□□Abstract粗:□□□□□□□□□□□□□□□□□□□□□□□□□□□□□□□□□□□□□□□□□□□□□□□□□□□□□□□□□□□□□□□□□□□□□□□□□□□□□□□□□□□□□□□□□□□□□□□□□□□□□□□□□□□□□□□□五号Times New Roman

□□Keywords粗:□□□□;□□□□;□□□□五号Times New Roman 空1行

(以下为正文部分5号书宋,行距2 mm)(英文用五号Times New Roman)

□□□□□□□□□□□□□□□□□□□□□□□□□□□□□□□□□□□□□□□□□□□□□□□□□□□□□□□□□□□□□□□□□(英文用五号Times New Roman)

(空半行)

1 一级标题(小4号黑体)

(空半行)

□□□□□□□□□□□□□□□□□□□□□□□□□□□□□□□□□□□□□□□□□□□□□□□□□□□□□□□□□□□

(空半行)

2 一级标题(小4号黑体)

(空半行)

□□□□□□□□□□□□□□□□□□□□□□□□□□□□□□□□□□□□□□□□□□□□□□□□□□□□□□□□□□□

2.1 二级标题五号黑体

□□□□□□□□□□□□□□□□□□□□□□□□□□□□□□□□□□□□□□

2.1.1 三级标题五号宋体

□□□□□□□□□□□□□□□□□□□□□□□□□□□□□□□□□□□□□□□□□□□□□□

□□□□□□□□□□公式用五号宋体或Times New Roman体居中排,标出序号

2.1.2 三级标题

□□□□□□□□□□□□□□□□□□□□□□□□□□□□□□□□□□□□□□□□□□□□□□□□

2.2 二级标题

□□□□□□□□□□□□□□□□□□□□□□□□□□□□□□□□□□□□□□□□□□□□□□□□

(空半行)

3 “结语”或“结论” (小4号黑体)

(空半行)

□□□□□□□□□□□□□□□□□□□□□□□□□□□□□□□□□□□

□□□□□□□□□□□□□□□□□□□□□□□□□□□□□□□□□

空1行

参考文献五号黑体

[1] □□□□□□□□□□□□□□□□□□□□□□□□□□□□□□□□□□□□□□□小五号宋体及小五号Times

New Roman

[2] □□□□□□□□□□□□□□□□□□□□□□□□□□□□□□□□□□□□□□□□□□□ 收稿日期小五号黑体□2007-00-00;

基金项目小五号黑体□□□□□□□□(编号)。

作者简介小五号黑体□姓名(出生年—),性别,学位,职务职称。联系方式小五号黑体电话□□□□□E-mail □□□□

~~~~~~~~~~~~~~~~~~~~~~~

格式要求:

(1)版心尺寸:宽17.0cm,高24.5cm。全文通栏排,单倍行距,五号字情况下每页44行、每行45字。

(2)全文按顺序包括:题目,作者姓名、单位,中文摘要,关键词,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英文题目,作者英文姓名、单位,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首页地脚注明收稿日期、基金项目及其编号、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学

位、职称)和联系方式。

(3)须给出论文的中图分类号,按《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确定。

(4)文中的层次编号用阿拉伯数字,并以“1”、“1.1”、“1.1.1”形式编排。前(引)言编号为0。

(5)图、表、公式依出现的顺序编号。

(6)图表中文字除特殊用法外一律用中文,图题、表题小五号黑体,其余六号。

(7)图序和图题置于图的下方,表序和表题置于表的上方。

(8)表的结构应简洁,具有自明性,采用三线表。表头物理量对应数据应纵向可读。

(9)公式中文字小五号。采用公式编辑器时,标准9磅,下标6.5磅,次下标5磅。

(10)物理量注意用斜体。组合单位在正文中用“/”形式,如J/kg;在图、表中用指数形式,如J·kg-1。数字与单位之间加四分之一空格。图表中物理量与单位间用“/”斜线。

(11)参考文献以在正文中引用的先后顺序排列,序号加方括号。注意期刊文献必须写出文章题目。具体要求见后面附二。

(13)英文摘要要按照科技论文的标准写具体要求请见我刊首页---我刊动态—滚动栏目中有一个英文摘要的要求。

附一、

启 事

本刊已加入清华光盘版(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多家权威数据库,您在本刊发表文章的同时会被以上网站转载,凡作者向本刊所投稿件,均视为愿意进入上述各期刊数据库,作者著作权使用费已含在本刊所付的稿酬中,凡有异议者,请另投他刊或特别声明。

本刊编辑部 附二、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参考文献著录格式

“参考文献”四字为5号黑体,居中,不排序号,每字间空1字格;参考文献内容为小5号宋体,每条参考文献左起顶格排,序号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加方括号,空一字格后接内容,序号上下应右齐,文献内容上下应左齐(转行以左齐为准)。文献按文中引用先后顺序列出。

参考文献的著录项目和著录格式应根据国家标准GB/T 7714—2005执行。参考文献需是已经公开发表的,必须项目齐全。其作者著录时必须姓在前、名在后(英文姓名要大写姓在前,名简写在后),多名作者间用逗号“,”分开(三名及三名以内必须全部列出,三名以上列出前三位后加“,等”或“,et al”

表示)。起止页码用半字线“-”连接。作者姓名缩写不加缩写点。期刊刊名可列出全名,也可列出标准缩写刊名,缩写刊名须加缩写点。

具体格式如下:

1.图书、译著

序号[1] 主要责任者(编者).书名:其他题名[M/文献载体标志].其他责任者(译者,合作者).版次.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获取和访问路径.

2.期刊

序号[2] 作者. 文章题目[J/文献载体标志].刊名:其他题名信息,年份,卷次(期次):起止页码.获取和访问路径.

3.报纸

序号[3] 作者.题目[N/文献载体标志].报纸名称,出版地:年-月-日(版面).获取和访问路径.

4.电子文献

序号[4] 主要责任者. 题名:其他题名信息[文献类型标志/文献载体标志].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

[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

5.专利

序号[5] 申请者.专利题目:专利国别,专利号 [P/文献载体标志].公告日期或公开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

6.技术标准

序号[6] 作者.标准代号 分类号.顺序号—发布年,标准名称 [S/文献载体标志].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获取和访问路径.

7.学位论文

序号[7] 作者.题目 [D/文献载体标志].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

8.科技报告

序号[8] 作者.题目[R/文献载体标志].出版地: 出版者,出版年.

9.会议论文集

序号[9] 作者.论文集名[C/文献载体标志].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获取和访问路径.

10.专著中析出的文献

序号[10] 作者.析出题目[文献类型标志/文献载体标志].其他责任者// 原文献责任者.原文献书名:其他题名.版次.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在原文集中的页码.获取和访问路径.

注:文献类型及其标志代码:普通图书M,会议录C,汇编G,报纸N,期刊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数据库DB,计算机程序CP,电子公告EB。

电子文献载体及其标志代码:磁带MT,磁盘DK,光盘CD,联机网络OL。

中英文摘要写作要求

1中文摘要应包括以下要素:

(1)目的—-研究、研制、调查等的前提、目的和任务,所涉及的主题范围。

(2)方法—-所用的原理、理论、条件、对象、材料、工艺、结构、手段、装备、程序等。

(3)结果—-实验的、研究的结果,数据,被确定的关系,观察结果,得到的效果,性能等。

(4)结论—-结果的分析、研究、比较、评价、应用,提出的问题,今后的研究课题,假设,启发,建议,预测等。

(5)其他—-不属于研究、研制、调查的主要目的,但就其见识和情报价值而言也是重要的信息。 2中文摘要书写规则:

(1)排除在本学科领域方面已经成为常识的内容;

(2) 不得简单地重复文章篇名中已经表述过的信息;

(3) 要求结构严谨,语义确切,表述简明,一气呵成,一般不分或力求少分段落;忌发空洞的评语,不作摸棱两可的结论。没有得出结论的文章,可在文摘中作扼要地讨论。

(4) 要用第三人称,不要使用“本文”、“作者”、“我们”等作为文摘陈述的主语;

(5) 要采用规范化的名词术语。尚未规范化的,以采用一次文献所采用的为原则。如新术语尚无合适的中文术语译名,可使用原文或译名后加括号注明原文;

(6) 不要使用图、表或化学结构式,以及相邻专业的读者尚难于清楚理解的缩略语、简称、代号。如果确有必要,在文摘首次出现时必须加以说明;

(7)不得使用一次文献中列出的章节号、图号、表号、公式号以及参考文献号等;

3英文摘要应包括以下要素:

(1)背景(background) —-研究提出的动机,与以往研究的关联;

(2)目标(objective) —-本研究要解决的问题;

(3)方法(methods) —-本研究采用的基本理论、算法,技术方案等;

(4)实验内容(content of main experiments) —-本研究的样区选择,数据类型及特点,选择标准;主要结果测定,包括本研究的主要结果是如何测定、完成的;

(5)结果(results) —-本研究的主要发现,包括确切的置信度和统计学显著性检验值;(6)与过往研究数据比较(comparisons with reviewed researches):本研究数据与以往研究数据相比的特点和差别;

(7)结论(conclusions)—-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是否完成,在何种程度上实现了研究预设目的;

(8)研究应用意义及改进方向(meanings) —-本研究对今后的理论研究或应用方面的启示或借鉴意义;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及改进方向等。

4撰写英文摘要应遵循的规则:

(1) 摘要中语句尽可能简短,结构上主谓尽量靠近;

(2) 文摘中不能出现图、表、及参考文献,二次文献信息应脱离原文而独立存在。如果文题包含缩略语无

法标明全称时, 摘要中出现相同缩略语则必须标明全称, 且避免使用自创的缩略语;

(3) 在摘要的表述中可适当强调研究中的创新、重要之处(但不要使用评价性语言);

(4) 摘要中用词应为潜在读者所熟悉,表达要准确、简洁、清楚;注意表述的逻辑性,尽量使用指示性的

词语来表达摘要的逻辑层次;

(5) 全文的时态力求自然妥当:概述某种研究趋势的,使用现在完成时;概述实验程序、方法和主要结果

时,使用一般现在时;

(6) 摘要的字数在400-600字左右。

本刊编辑部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