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6-12-26  分类: 培训心得体会 手机版

篇一: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北京师范大学)

赴北京参加培训心得体会

2010年8月6 日,我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了首都北京,有幸成为由北京师范大学培训中心阳泉矿区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的一名学员。短暂的几天学习紧张而充实,专家们的讲座高屋建瓴,让我收获颇丰,感慨万千。它使我对教育事业有了新的认识,对班主任工作有了更深刻的感悟,不仅增强了我对教育事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也让我更深刻地领悟了一些有助于教育教学的方法与智慧,理论水平得到很大提升。下面,我把这次学习的收获与心得和大家交流一下:

一、更新育人观念,谱写爱的教育

8月7日,来自北京史家胡同学小学的全国十佳班主任、全国优秀教师万平老师做了题为《教育是温暖的》讲座。万老师是来自教育一线的老师,她以自己的亲身感受为我们讲述了她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的心得体会。万老师给我最深的体会是,她不仅仅是一位好老师,还是学生的好妈妈。她为我们讲述了她与学生之间的故事。这些故事虽然平凡,却深深地打动了我的心。万平老师说:班主任是最平凡的教育者,是幼小心田的播种者,是童蒙养正的奠基者,是良好习惯的谛造者,是目标理想的引导者。她以朴实无华的语言,用真挚的情感告诉了我们:教育是温暖的,我们每一位老师都应该有一颗热爱学生的美好心灵。她不仅温暖了学生的心,也温暖了在座的每一位老师的心。她的一言一行,我们确实感受到了做老师的幸福感,从她的演讲中,我除了学到班主任工作的技能技巧,更多的是感受到万老师那崇高的人格魅力。她使我更加懂得了,我们要像爱护最宝贵的财富一样爱护我们的学生,我们要用我们的善良,我们的智慧,我们的温厚,我们的博学,我们的信念和情操去赞美学生,鼓舞学生,用我们美好的话语去点亮温暖、照耀他们一辈子的心灵之灯。

二、培养创新精神,享受幸福人生

8月7日下午,我们听了原中国科协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科普研究所所长袁正光教授的报告《基础教育的根本目标------科学与人文》,我不禁为袁教授的激情所感染,心中激动万分,久久不能平静,甚至在讲座结束后依然让我久久地回味。我从心底里感觉到了深深的震撼,感觉到了一个人应该做些什么,他对科学与技术的概念的理解,他对文化与审美的阐释,他对中国问题那鞭辟入里的分析,让我深深地折服。

讲座伊始,袁教授就给我们提了十个发人深省的问题:

1、为何四大文明古国在近代逐渐走向落后而英美飞速发展,领先于世界?

2、为何中国的近代科学由西方传入,而且(从近代)至今尚无重大的科学发现?

3、为何工业革命发生在英国,而非更早的西班牙、葡萄牙、法国等国?为什么英国的殖民地现在强盛而其他国家的殖民地现在相对落后?

4、世界科学活动中心从意大利转移到英国再到法国以及德国最后到了美国。它在向着什么样的国家转移?

5、为何近代中国的文学大师(如鲁迅等)、艺术大师(如齐白石等)、科学家(如钱学森等)恰恰出现在战争时期?

6、有九位中国华人曾经获得诺贝尔奖,而他们的共同特点是没有受过近六十年的大陆教育,这说明了什么?为什么作为超声速时代之父冯·卡门的得意门生的钱学森对世界科技贡献最大的时候是其在加州理工大学的时候?

7、黑猫白猫,能抓到老鼠的就是好猫、摸着石头过河能否使改革走向成功?

8、美国科技发达,为何还有90%以上的人(包括爱因斯坦等诸多科学家)相信上帝?科学与宗教是什么关系?

9、为何我们认为个人主义的资本主义国家,其团队、协助、诚信、规则意识比我们要强?

10、什么是进步?什么是发展?什么是幸福?人生究竟为了什么?

他把人的情感进行了提升,他从完善人格的角度提出要塑造四种人格素质:科学素质真,艺术素质美,信仰素质善,人文素质爱。

篇二:北师大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北师大骨干教师暑期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贺 鹏

短暂的暑期学习使我受益匪浅,感触颇多。通过这次学习使我更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新

课改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下面就谈谈我对暑期学习的点滴体会:

1、发展的教师教学观处于这种职业境界的教师认为,教师是一种发展学生、完善自我的职业,能以服务社会

为自己的职业理想,并从服务社会的高度赋予自己发展、完善的实践意义,明确自身发展与

学生发展的互动关系,在发展学生中发展自己,在发展自己中服务社会。他是以一种高度的

责任感从专业角度来审视自己的教学,反思自己的情感,净化自己的品德,完善自己的智慧。

他能够自觉地注重教育行为的科学和教育情感的理性,并不断地追求着学生发展和自我发展

的更高效益。

2、教师角色的转变

在过去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很多教师只满足于在其中扮演“教材的执行者”的角色,这

和教师本身的教学观有关,也和课改以前我国的大教育体制环境以及其对教师的相应要求有

关。但在新的课程改革的要求下,再走老路,在教学中按照课程的严格规定亦步亦趋地进行

操作,而很少发挥教师的自主性,那就很难再适应新课改的要求了。那么新课程对教师新的

要求是什么呢?

通过华应龙老师的讲座我认为新课程要求教师努力和学生建立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教

学过程首先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这种交往主要表现为以语言为中介进行沟通,教师与学

生凭借自己已有的经验,用各自独特的精神表现方式,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心灵的对话、意见

的交换、思想的碰撞、合作的探讨,实现知识的共同拥有与个性的全面发展。它要求教师不

仅有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的改变,而且要有角色的转化——从传授者、管理者变为引导者和

促进者,同时还有个性的自我完善—民主的精神、平等的作风、宽容的态度、真挚的爱心和

悦纳学生的情怀。此外,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会受到很多启发,对学生有更多的了解,这些

无疑对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也是十分有益的。

3、学生地位的转变

变过去传统的被动学习状态的客体地位为主动学习的主体地位,变“要我学”为“我要

学”、“我爱学”、“我会学”,真正让学生成为主宰学习的主人,学习活动参与者、探索者与研

究者。学生是共同管理学习过程中的参与者,这个观点必须牢固地札根于教师的头脑中,切

实贯彻于课堂教学的实践中,这是培养学生主体的必然要求。因为只认识到这一点,教师传

统的一些做法才会相应地改变,才不会像以往那样强迫

4、在学习新教师法、义务教育法的过程中,我不仅更新了自己对法律的认识,更是清楚

的了解到自己的法律地位,每个人都享有一定的权利,“平等”的口号不应是嘴上说说而已,

落实到实处才拥有意义,否则有法也等于无法了。同时我也认识到作为一名教育前线的教师

所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总之,这次学习是我收益很大,我一定要加强学习,努力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篇二:

北师大骨干教师培训心得赵顺利 北师大骨干教师培训心得瑞廷学校 赵顺利

下午是甄珍老师的课,我从中收益颇多,理解了文化是民族的根、是民族的血脉、是人

类共同的家园。教育的最根本任务是培养更优秀的人。教育就是引领孩子过一种我们期望的

文化生活,就是通过文化引领和造就人。同时,甄老师的许多观点让我明白,如何培养和感染自己的孩子。只有用正确的、发展的眼光去评价孩

子,陪伴孩子成长,才能让我们的孩子成为一个更优秀的人。

在班级建设方面我感受更多,让每个孩子爱自己的学校不是一句话,而是要把其中的文

化渗透给孩子让他们的爱在情理之中,在心中埋下种子。又是新的一天,上午蔡苏老师为我们介绍了翻转课堂和微课并重点介绍了慕课这种新的

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是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发生情况的颠倒,也就是指教育者赋予学生的自

由,把知识传授的内容放在课堂外,而慕课则更公开、更自由、更多的关注师生的互动,在

互动中参与 个人的观点,使课堂更生动且具有研究性。 下午迎来的是一位和蔼的女教师----吴正宪。课程一开始我就被她的魅力打动了,她的

一些理念清晰朴实,但却终身受用。一位好老师要扎根课堂,善于研究,脚踏实地,厚积薄发,善于学习。我们在教育孩子

的过程中要关注孩子的人格特点和兴趣所向,我们给予孩子的应该是求真求实、科学的探索

精神、方法、态度。更要以饱满的热情和浓浓的爱去对待孩子。吴老师一下午为我们介绍的方法并不多,但她那种浓浓的师爱,以及对待工作,对待数

学的一丝不苟持之以恒的态度和精神才真正感染我们,影响我们。也让我感受到作为一名老师我们应该感到幸福,并

有了一份深深的责任感。因为我们的一举一动和一句鼓舞激励的话语,将会影响孩子的思想

成长,甚至孩子一生。

引用纪录片中一位老前辈的话“吴老师就是一本书,一本没有写完的数学教育研究的厚

重的书”。她在年复一年的付出,也在年复一年中收获,为满园的春色奉献着自己。 晚上又

安排了课程是张渝鸿主任的阳光心态与压力管理的讲授。她讲到教师是用生命影响生命的教

育,而且让我们知道微笑胜过一切肢体语言和文字。我们要关注孩子发展的五个层次即温饱、

安全感、归属感、最后才是自我。所以关注孩子的所需所想是一个好老师的标准。就如习主

席讲的“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

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 好老师应该把自己的温暖和情感倾注到每一个孩子身上。用欣赏增强学生的信心,用信

任树立学生的自尊,让每一个学生都健康成长,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如果

说听吴正宪老师的课是崇敬中充满感动,那么,听张渝鸿老师的课就是愉悦中透着哲理。由

于听了张老师的课很多学员聊到了凌晨,让我们反思做一个好老师如何看待学生所谓的错误,

更让我们反思作为一个人如何才能让自己舒服 的同时,更要让他人愉悦和幸福。 13日到15日是课与讲座的结合,让学员们更深刻的理解了如何快速备课,如何评课,

使课堂在有效的前提下充分设计,培养孩子的创造力,避免教育的千篇一律。除课程外,润

丰学校的建设和布臵充满了创意,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让人感动。 总之,为了学生对我们的热爱,为了我们孩子的梦想,我们怎能不以一份热情,一份爱

心,一种责任,来要求自己,激励自己。 一周的培训结束了,我们满载着收获与不舍迈出了北师大的校门。我们将把此次学习的

理念带到我们的学校,带给每一个孩子。感谢此次培训让我认识了你们----可爱、可敬的老

师们!再次向你们致敬!!! 北师大骨干教师培训心得瑞廷学校 赵顺利篇三:北师大培训心得体会 北师大培训心得体会 会宁县甘沟中学 王映甲2013年9月8日至9月22日,白银市教育局组织我市中小学骨干教师赴北师大学习,我

荣幸参加了本次高级研修班的培训。非常感谢有关领导为我们搭建了一个学习的平台,使我有

如此珍贵的机会从各方面提升自己。在有限的时间里,我们聆听了15位北京教育专家、教授

及校长的精彩讲座。他们以鲜活的实例、丰富的知识、幽默的语言、独到的教育观念及精湛

的理论阐述,深深地吸引着我们、感染着我们、引领着我们。让我们在解读自己的同时,深

刻感悟新课改的发展方向和目标,进一步反思以往的教育教学工作,不断拓宽视野、更新教

育观念。同时,我们还相继考察参观了崇文小学、润丰学校、第八十中学三所知名学校的硬

软件建设,观摩了五节展示课,参加了三次学员研讨会。对我来说,感受颇深,受益匪浅。

与名师、专家面对面交流并聆听他们的教诲,实在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他们给了我一个共同

的信念:那就是把教育当成自己的信仰,做一名勤于读书、善于思考的教师。在与名师专家

近距离的接触中,感受到他们灵魂的高尚,掌握了许多做人成事的道理,实实在在感到自己

的浅薄,使我重新看待自己的工作,审视自己的个人价值。下面就从几个方面来谈谈自己的

体会与心得:

一.乐观对待教育事业;静心教书,潜心育人 鲍传友教授的《教师专业发展及其生涯规划》专题讲座,让我心生感慨,使我懂得从平

常的工作中去体验幸福。每天从事的是紧张而冗杂的教育工作,背负的是沉重的责任,有时

简直喘不过气来。教育是激情与智慧并重的事业,我们必须时刻永葆激情,每天以无比愉快

的心情面对学生,咀嚼幸福,体会快乐。面对如此重大的压力,我们必须先学会爱自己,要

学会调节自己的心态。因为一个人的心理因素不仅影响到人的健康和寿命,还关系到人的成

败。在反思的过程中,我为自己日后的工作做了一个简单的规划:第一,调整与学生相处的

方式,遇到问题,首先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去考虑问题,而不是从教师的感情角度去求得心理

平衡。第二,拥有积极良好的心态,宽容别人,善待自己,超脱自己,少与学生斗气,把自

己从疲惫与劳累中解放出来,做一名幸福的老师。高金英教授的“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就班主任工作给我们做了精彩的报告----

班主任工作要有阳光的味道。我

北师大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们需要的是有价值的教师,教师的工作任务应该实现由“教

书”向”育人”的转变,从“教会知识”转变为使学生“学会学习”,使学生从“接受”转变

为“创造”.这就决定了教师需要明确自身的任务转变,明确自身的价值定位。高教授指出:

“今天的教师需要的是一股静气:静下心来备每一堂课,静下心来批每一本作业,静下心来

与每个孩子对话,静下心来研究学问,静下心来读几本书,静下心来总结规律,静下心来反

思,静下心来细细地品味。静下心来收益的是学生,而最终收益的是教师自己.

二.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教学需要教师不断刷新,而不是复制。特别是现在的新教材新理念,为教师提供了更宽广

的舞台,同时也对每位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更需要有创新的思想。其中王建宗教授

的话,依然在我耳畔回响:“你永远不能休息,否则你就永远休息。”新时代、新知识、新课

程都要求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目标,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学习不只是专业方面,要扩充

到各个领域,不断的提升自身的修养和素质。首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把不断学习

作为自身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其次,教师应把学习贯彻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将学习与实际

教学结合起来,努力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再次,在丰富自身专业知识的同时,广泛涉猎

各种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从而更好地适应教学的需要,通过总结经验,提高自身,向

更完善的目标努力。最后,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扩大学习资源和学习空间,及时

了解专业领域以及其他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注重与其他教师和专家的合作探讨,教师要秉

承终身学习和教育理念,以适应教育改革的浪潮。要想让自己的课讲得更好,吸引学生,就必须提高个人素质。“什么是教育?教育首先就

是爱。爱他的学生,没有爱的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培养对学生的爱就是要帮助他,帮助学

生克服成长的障碍,帮助他就要成全他,成全他拥有美好的生活,获得走向幸福的能力。”赵

德成教授独特的观点引起了我深深的思考,我们在面对学生的时候,过多的关注的是学生的

成绩,不研究学生的特点,学生在繁重的学业负担下似乎也变得麻木,没有动力,只有课堂

上的生动语言和有深度的提问才能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我们提高了自己的

文化素质,才能讲出生动的一课。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必须要多读书,读好书,丰富

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质。

三.重视教学艺术

鲍传友教授在讲座中特别提到北师大教授于丹在百家讲坛的火爆。他说,于丹教授本身

也一般,但她能用非常艺术又生活化的手法,将论语呈现出来,这就是她的成功之处。另外,

高金英教授讲课,抑扬顿挫,又像相声,又像快板,简直是一种享受。丰富的表情和夸张的

肢体动作表达观点,活泼如孩童;而且不乏中学教师的严谨认真:大量的摄影资料和精美丰

富的文件让我们感叹教授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工作的严谨,为每一次讲座精心准备、呕心沥血

可见一斑;最可贵的是,高教授不仅如所有大学教授一样对学术研究深刻而独到的见解,而

且还像中小学教师那样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状态,与每一位倾听着眼神交流、表情会意、

俯身对话??如果我们的每一节课也能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提高了教学效率。教师必须在各个方面提高自己,其是在教学方面,要有多种多样的课堂方式。只有形式

多样的课堂,才能更好的吸引学生,让学生喜欢上课,从而在各个方面提高自己的水平。一堂

课下来,教师一定要明白给学生教了什么,学生发展了没有,改变了没有,学生走出教室与

走进教室有无变化?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的时候不仅备教材,更要关注学生,关注学生能学会

什么,是否发展了。同时,要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采用更多的学习方法、教学方法,使

课堂变成思维的舞蹈者。好 的课堂是有生成感,推进感的课堂,教师不仅要给学生什么样的挑战,更要看学生能提

升什么,突破什么?实践证明,尝试多种教学方法,创造多彩课堂势在必行。

四、要做创新型、研究型的教师通过此次培训,进行自我反思,寻找自己与“名师”之间的距离。怎样做才能算是一位好

老师?怎样才能成为学生的好引导者?平时我们疲于应付日常教学,很多问题都没有认真去

探究和思考。细想起来,我觉得自己还有很多不足:

1、角色定位不准。

此次培训真正使我认识到了准确定位教师角色的重要性。在以后的教学中一定要准确定

位自己,转变教师角色。高萍教授反复强调: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才是

课堂的主体,老师应尽可能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课堂,把“主宰”权

还给学生。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学以致用,而不是单纯地为了考试,为了升学。因此,作为教

师确实有必要转变一下自己的角色,顺应课改的需求,把放飞心灵的空间和时间留给学生,

营造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在这种轻松的氛围里真正地引导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学习。这样

一来,学生有了较自由的学习空间,有了与老师平等对话的机会,变得越来越大胆,在课堂

上踊跃发言,积极地表现自我,教学效果自然良好。

2、教与研分离。

李方教授的《文化底蕴与教师专业成长》专题讲座中指出:“教师在行动研究中成长”,

要想成为一名教育科研专长的骨干教师,光会教还不行,还得研。要朝着教育特长型发展,

在一定行为规范的基础上,要将自身调节机制放在教育活动的控制执行环节上,在平时的教

学活动中要多做创新尝试,要多研究教育教学理论,以堆积、沉淀并吸收经验。通过本次培训,

使我认识到一个教师不仅要具有一定的教学经验,还应该从经验型逐步向研究型转变,教育

科研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3. 缺乏激情和创新。通过聆听各位专家的精彩讲座、观摩学校课堂教学、与各学员的相互交流,使我感觉到自

己有许多不足:安于现状、自满自足多;紧迫感、危机感少;被俗念束缚、惰性大、闯劲少;

课堂上展示自己才华多、给学生参与的机会少。通过培训,使我更清醒地认识到:激情和创

新是成就你走向名师的必要因素。

五、要学会欣赏与宽容。一是要学会欣赏。如果学生老是遭受打击,久而久之就失去了兴趣与热情。相反,你能

发现错误中的闪光点,学生看到了希望,会投之更多的热情,直至成功。给我们的启示是要

学会欣赏每一个学生,努力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不要戴着“有色眼镜”看人,要把每一

名学生都看成“折翅的天使”。正如陶行之先生说的:“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

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特别是对那些学习基础差、纪律松散的学生更要努力发现他们身

上的闪光点,并把这闪光点放大,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在成

就感中获得自信。当我们面对“恨铁不成钢”的学生时、面对家庭和社会的烦恼时,一定要

冷静。如果我们把指责、批评、抱怨,换成启发、表扬、激励会是另一种情景。 二是要学会宽容。王晓春教授说:“教育光有爱是不够的,还需要宽容”。莎士比亚说过:

“假如他没有一种德行,就假装他有吧!”教育就是有时要昧着良心说好话,把花环带在学生

头上。每一位教师都要怀着善心,不以惩罚为目的。应当允许所有的孩子偷偷地改正自己独

自一个人犯的错误。用宽容的方法,比任何东西都有力量。

六、多读些杂书

李春山教授说“只有为数不多的国家就包括中国,存在师范院校,绝大多数的国家,老

师来源于综合性大学”。这说明一个什么问题?时常在思考,教育家和教书匠根本区别在何处?

李教授的讲座让我豁然开朗,不要把教育家看得多么神秘,每个教师都有可能成为在中国有

影响力的教育家,关键在于是否做到一个有心人,是否执著,是否有恒心。一个想成为教育

家的教师必须从最基础的做起,生命不止,学习不息。除了参加培训,互相听课等学习形式

外,教师最重要的学习方式就是读书。

(1)多读各类杂书。老师必须不断的充实自已,让自已的知识不断更新,必须要有“源头活水”,而这源头活

水从哪来呢?惟一的办法就是多读书了,中外名著、天文地理、百科全书都应该涉猎,这样

站在讲台上才能底气十足,真正成为孩子心中的“百科全书”。

(2)应该读教育教学专著。读陶行知,读杜威,读苏霍姆林斯基,与大师进行对话,找到理论上的支柱和共鸣。

(3)读教育教学杂志。领略专家科学的教育理论和先进的教学方法,站在理论的前沿,把握教改的脉搏,不断

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更好地指导自己的教学。 暑期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会宁县东关小学李彩霞我有幸参加了北师大教师培训班学习。自始至终,我都在努力地学习,力争做到不辜负

学校领导的期望。在学习过程中我慢慢地认识到了自己的贫乏与稚嫩,学习又逐渐地使我变

得充实与干练。是的,在培训学习的每一天都能让人感受到思想火花的撞击与迸发,整个培

训的过程就好像是一次“洗脑”的过程,给了我太多的感悟和启迪! 同时又仿佛是一剂“兴

奋剂”,给了我无限的工作激情和留下了太多的思索!在本次培训中有幸让我们听到了北师大培训中心专家、以及亚太实验小学和白家庄中心

学校领导对教育方面的前沿的思考、精辟的理论、独到的见解,对生活、对工作、对事业、

对学生独特的感悟,李方教授的“高质量的学习的思考和思维可视化的培训”的报告激起了

我内心中的心弦,触及到我思想的深处,我一次次禁不住问自己我该怎样做、做什么样的教

师能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怎样做一名优秀的教师。在这里就从听取的报告中浅谈几点自己

的感悟。

一、教师必须多读书、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修养

篇三:河南省骨干教师北师大培训心得

河南省骨干教师北师大培训心得

名校学习收获大 观念更新感受深

(河南省洛阳市第八中学 陈玉孬)

从接到来北师大培训的通知起,我的心里就充满着激动、期待和不安。因为,能够有资格成为河南省骨干教师培训班的一员,本就让人高兴不已,而能够来到百年名校中国教育界的最高学府----北京师范大学学习,更是让人心潮澎湃;同时,也感到了一丝忐忑,不知道能否承担起培训所赋予的重任。可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教授和专家们的讲解让我的疑虑烟消云散一扫而光,他们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教育理念,以及深入浅出的讲解,的确让我感受到了名校名师的风采,获益匪浅啊!通过感悟领会专家们的先进思想,我更是感受到了更新观念的紧迫性,可以说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而与省内这些一线同行们的交流和沟通,则更让我感受到了自己的落后和不足,且有了再不学习,再不更新观念,放手去改,就会越拉越远,成为新课改的牺牲品的深切体会。具体说来,我的感受可以用以下几个关键词来概括:

一、 浓厚。我说的浓厚是说北京的文化氛围浓厚,时时处处都可以

体会到皇城帝都的王者之气,大到故宫天安门的恢弘大气,小到一条胡同一个地名,无不让人有敬畏仰慕之感。而步入北京师范

大学则更是让人感受到了浓厚的教育改革氛围和孜孜求学之风。 走在北师大的校园里,到处能让人感受到的是浓郁厚重的文化教育气息。高端大气的图书馆,随处可见的“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校训,古朴凝重的木铎金声,富有诗情画意的曦园,简洁典雅的鲁迅雕塑,都让人感受到了学校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而

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则是教授们渊博的学识,风趣的语言和先进的教学手段。其中,北师大教育学部教育管理学院教授赵德成老师的《有效的教学评价》讲座,让我为之震动,他说的评价标准中不是只评老师的教,而是要评学生的学,让我们跳出学科和学段来看教学,这种评价标准切合了新课改中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是改革的方向。而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务处处长郑国民教授的《语文课程与教学研究》,则详细讲解了语文课堂教学的广度和深度,尤其是“以问题为核心的阅读课”的理念,更是让人大开眼界。可以说,浓浓的改革创新之风,先进的教学理念已经在北师大落地生根,使它不自觉地成了中国教育界改革的先头堡。而在北师大的培训和学习也真正让我们这些语文教师开阔了视野,更新了观念,这也为今后我们积极参与课改提供了动力。

二、 改变。以前在参加业务培训时,总是会有疲惫和厌烦之感,而

这次的北师大之行则让人倦意全消,总感觉时间过得太快了,有种还没有听够的感觉。从12月10日上午开始到最后结束,我都感觉时间不够用。项贤明教授的《试解钱学森之问---国际比较视野下的创新人才培养》让人对创新的认识豁然开朗,明白了我们是如何丢失创造力的,他的“用错误的方法来解决虚假的问题”的观点更是得到了培训老师的一片掌声。而他的讲解也解决了我们头脑中的许多疑惑,认识到了人的复杂性,切实理解了“教育不是万能的”这句话的真正内涵。而北大教授教育学院副院长尚俊杰老师的《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未来教育》,则让我们感受到了信

息技术对教育的巨大促进,改变了以前对信息技术就是学电脑的狭隘认识,并感受到自己在学习应用信息技术方面的缺陷和不足。改变认识,积极学习,主动应用将会成为今后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

三、 践行。这次培训学习与以往的最大不同便是专家教授们深入浅

出的讲解,让每一个听讲的人热血沸腾,决心按照专家所说的去实施践行,把学到的理念贯穿到平时的教学中,将先进的思想传授给同事和学生,学以致用。在我看来,李永教授的《微课 翻转课堂与课堂教学》让我们知道了微课的含义,明白了翻转课堂对传统课堂的颠覆,以及它的莫大益处,而它对学生个性差异的照顾,刚好符合了因材施教的传统教育观念。而河南省基础教研室的丁亚宏老师和北京西城区教育研修学院研修管理处主任王立军老师的关于语文课堂研究与教育科研的讲授,则不仅让我们看到了改革的目标,还给我们指出了具体操作的方法,尤其是一个个鲜活的案例,不仅彰显了她们工作的实效,更让我们看到了自己教学中的不足,并下定决心去改进提高,在新课改的征途上不断探索前行,为课改做出应有的贡献。

北师大之行,不仅让我们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更让我们感受到了滚滚的改革之潮势不可挡。为此我们应早作准备,积极学习,做好调研,从校本研究中去获取第一手的资料,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担当重任,以身作则,将改革落到实处进行到底!

2014年12月14日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