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况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报告 > 情况报告 > 列表页

大学大学生就业情况报告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6-12-14  分类: 情况报告 手机版

篇一:2014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

关于当前大连大学生就业和就业制度问题的调查报告

【导语】:2014年727万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年,再度被称为史上更难就业年。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我们应该分析大学生就业现状,从根本上弄清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在哪里?让699万名2013届毕业生为之拼搏的就业季刚刚落幕,2014年727万名大学毕业生又迎来了新的就业季。就业难的背后,既有求职者深深的无奈,也体现出就业市场一些长期难除的问题和痼疾。

当前大连大学生就业和就业制度问题分析如下:

难点一:基层就业“非主流”

在近日举办的一些就业双选会、招聘会上,城市就业岗位竞争激烈,但是一旦涉及“基层锻炼”“基层服务”等字眼的岗位都少人问津,尽管各方面待遇和优惠条件与城市基本无异,但急需人才的基层医疗单位、基层事业单位等常常出现招不到人的情况。

尽管我国近年来逐步加强基层就业引导,但鼓励政策、待遇保障等对于求职者来说都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并且还存在着发展机会受限、工作环境差等问题,导致基层就业“看上去很美”,实际并非求职者的主流选择,基层就业未能起到缓解一线、二线城市就业压力的作用。

难点二:“专业”冰火两重天

近日,“最赚钱的十大专业”“就业前景最好的十大专业”“薪资最低的十大专业”等榜单引发了一场关于就读专业与就业之间的讨论,一些就业率低、竞争力不强、缺乏特色的专业让毕业生直呼“坑爹”。某研究机构发布的“2013年度就业前景最不看好的本科专业”中,动画、生物工程等曾经令人趋之若鹜的“好专业”赫然在列。

近年来,教育主管部门根据就业率等指标统计对一些专业亮出了“黄牌”甚至“红牌”,然而高校受到利益制约以及长期以来形成的僵化思想影响,不能根据市场需求及时做出富有预见性的调整,导致部分专业人才供过于求,陷入“滞涨”。就今年的就业情况来看,高校专业建设跟不上市场的情况依然没有得到缓解。忽视市场需求闭门造车,只能加剧专业发展的危险性,“热门”变“冷门”,导致毕业生的切身利益受到损害。

过去大学生国家统一分配,跟公务员似的,好坏给你安排个工作,不管对口不对口,喜欢不喜欢,对于单位也一样,不管新分配来的大学生是不是有能力有素质都要接收。其中有些还是不错的,像医生、老师等,工作不错,基本能对上口。

过去大学不好考,含金量很高,当时的中专都比现在的大专难考。能考上的水平都不太低,尤其是机械电等理工类的大学生,水平还是相当高的,很多都成了企业的中坚力量。

过去人们知识水平低,企业对人才需求门槛较低,所以大学生就业优势十分明显。例如,过去企业基本是人工操作,技术含量低,要求也相对低,大学生就业机会也大大增加。

近年来,中国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大学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加上金融危机的影响,毕业生的就业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大学生在毕业后能否顺利就业,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曾几何时,被誉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找工作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如今就业前途却不容乐观。

1.经济原因 金融危机直接影响行业就业,并可能引发更大规模的就业冲击。因美国次贷危机而引发的国际社会金融海啸导致了金融机构的连锁性破产,引发了金融行业的裁员风潮。金融危机渗透到实体经济领域,会对整个经济增长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就中国而言,作为国际金融体系的组成部分,行业性的冲击不可避免。此外,与国际贸易相关的行业就业会受到最为明显的冲击。如果这个过程继续影响到经济增长,这对就业增形势将是一个非常不利的信息。

2.社会原因 在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同时,用人单位也普遍存在着“选材难”的问题。好多企业虽明知其公司的栋梁和骨干是大学生,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大学生,但是,他们每年基本上不要应届大学生。此外,大学没有迅速适应就业市场对高等教育所提出的日益苛刻的要求。从传递知识的角度上看,在整个大学教育中,知识教育仍然是非常大的一个比重,理论功底及其相应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构建仍然极为薄弱;对于大学生从学校到工作的转换,大学缺乏系统的职业指导与服务规划。

1.政府方面 政府要发挥它的宏观调控作用,就要通过各种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手段进行调节。首先实现经济稳定发展,提高经济增长的就业含量;其次面向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市场竞争意识;第三,积极拓宽就业渠道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缩小自主创业制度的门槛。最后,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发挥市场服务功能改善就业评估体系和加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

2.社会方面 企业应提供尽可能多的就业岗位,在保证企业利益的前提下接纳更多的大学生。在这一点上,企业领导人应该设身处地的为大学生们着想。作为工作第一线的各高校,更是把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更积极的态度,更有力的措施,更扎实的行动做好就业工作。

3.大学生方面首先,强化择业的竞争意识,在正确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充分相信自己的实力,敢于通过竞争去达到理想的目标。在心理上必须从社会进

步和深化改革的角度来加深对竞争机制的认识,强化自身的竞争意识,自觉地正视社会现实,转变观念,做好参加竞争的准备。

其次,要学会正确对待挫折,在求职择业中遇到挫折是正常的,切不可因此而自卑。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对人生总保持着自信心,如丧失了自信心,就失去了开拓新生活的勇气。顺境中有自信心不足为奇。逆境中更需要自信心的支持。生活中的挫折是造就强者的必由之路,挫折是锻炼意志、增强能力的好机会。遇到挫折后应放下心理包袱,仔细寻找失利的原因,调整好目标,脚踏实地前进,争取新的机会。

大学毕业生要充分利用整个社会营造的就业市场,按市场规律办事,把个人融入其中。也就是说,面对就业形势和就业市场,大学毕业生不能“等、靠、要”,更不要指望天上会掉馅饼。要以积极态度,树立市场经济观念,不断提高自己的竞争意识和综合竞争能力。

毕业生所应具备的素质

对于就业市场供求的双方,只有了解了需方企业所需要的是什么,我们才能有方向去提升自己,才能更具有竞争力,因而我们必须知道毕业生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或技能才能为企业所青睐。为了让这部分更具有说服力,特别邀请到了麦肯嘉顿王先生为我们解答关于这方面企业的态度。

问:你认为“人才”的概念应该如何介定?答:人类所拥有的一切资源中。人力资源第一宝贵的,人才的概念太大, 其实所谓的人才应该是不同的人在不同岗位上所发挥的作用及所展现的潜力、动力。我个人认为人才即把应该做的做好同时发挥自己的所长,向其它方向延伸。一般人才应具有的能力为专业知识、发展眼光、动作能力,指挥能力、协调能力、社会能力及其它各方面的相对具有的理解能力。

问:贵公司中,招聘应届毕业生的数量多吗?在招聘中最看重他们那方面的呢?答:不多,如果要招聘应届毕业生我首先会考虑他的专业是否对口再次是 看他们的沟通、演讲水平。因为专业只是代表他们以前的学习好坏,沟通、演讲基本一个人的可塑性。还会注意一些人接物的细节问题,细节能代表一定的素养及个人的观察性、能动性。

问:您认为当代大学生应具备那些素质?其中您认为最重要的是哪一点?答:当代大学生普遍较浮躁。我认为当代大学生应具备以下素质: ① 所学专业性知识;② 与人沟通、交流、协调的能力;③ 吃苦耐劳的精神;④ 知识面要广,专业性要强;⑤ 良好的个人养成习惯;⑥ 良好的动手、动脑能力,学以致用;⑦ 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及心态的调整能力;我认为较全面发展比较好,当然不是十全十美,只是全面的人协调力较强。

大学生应采取的对策与态度

在解决问题的所有方面而言,我们主观的意志与行为是我们唯一能去改变和做到的,先修炼好内功才能在应对竞争时占据主动地位置,面对这样严峻的就业形势与激烈的竞争环境,我们需要在态度上和行为上做出一定的改变。

(一)接受客观现实,调整就业期望值

从文章的第一部分我们可以看到,其实中高等级的职位需求是较少的,而较低等级的职位需求是巨大的,但是,许多大学生对“市场”残酷的一面认识不足,对就业市场的客观实际了解不够,只是停留在自己对“美好前途的幻想”之中,这就导致了就业市场上许多大学生找不到工作的同时,仍然有大量的职位空缺的现状。我们说,与其不停地成天怨天尤人,浪费了时间、影响了自己心情,还不如勇敢地承认和接受当前所面临的现实,彻底打破以往的美好想象,脚踏实地地寻求解决问题的好办法。这就要求我们调整就业的期望值。

(二)充分认识职业价值,树立合理的职业价值观

当下,很多大学生在选择就业时所考虑的因素不外乎经济收入、工作条件、地点等因素,其实不然,我们选择时也要考虑到职业对自我一生发展的影响与作用,应看重职业是否有发展的潜力,能否帮助实现自我价值。对于那些虽然现在工作条件不怎么样,但发展空间大,能让自己充分发挥作用的单位要优先考虑;对于那些现在经济发展水平不太高,但发展潜力大,创业机会多的工作地点也要重视。

(三)修炼内功,直面竞争

除了面对就业有一个正确的态度外,能力是面对竞争脱颖而出的更为关键的决定因素。修炼好内功,才拥有谈判的筹码。在大学期间,我们大学生就应该树立一个明确的方向,这个方向应细致到具体的行业与职位,之后再去了解这些职位需要哪些方面的技能与素质,并通过大学的学习不断往这个方向靠拢、深化,让自己具备这些方面的技能,当我们在毕业应聘的时候,哪怕面对着激烈的竞争,修炼过内功的我们会赢在起跑线上。

(四)鼓起勇气 适度自主创业

我国教育局常常鼓励有条件的毕业生选择自主创业,这能够纾解就业的压力,也为毕业生通往成功提供了新的道路,但是,由于我国高等教育模式存在一定局限性,在大学期间没有为生存做好必要准备,导致很多学生放不开手脚,特别是自主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普遍不强,而创业者恰恰除了应该具备一般的知识结构、思想品质和心理素质外,还应具备积极主动的心态和强烈的创业精神以及不怕失败的勇气和毅力,这就导致了只有极少数的大学生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选择创业,而许多人错失了机会。并不是说鼓励所有人去自主创业,只是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应该正视这方面的选择。

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从大的方向上说,这关乎社会的稳定与国家的发展;从小的方面说,它关乎着我们的切身利益,也是当下和不久的将来我们会面临的严峻的问题,因而全社会需要不断地探讨和关注这个问题,并为解决它作出不懈努力,

而我们自己也需要树立正确的态度和培养自我内在的素质,为不久后迎接激烈的竞争做好准备。

篇二:关于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报告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2013~2014学年上学期)

学 院:经济学院

专业年级班级:金融学2012级四班

指导教师: 李文生

目录

1、邹小婷.关于大学生就业状况的调查报告................................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关于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报告

——来自2013年福建省福州市各大高校的实地调查

邹小婷 3126409032

前言

高校毕业生是重要的人才资源,然而随着近几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的急剧膨胀,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就业难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从教育内部分析,就业难问题主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变化与高校专业设置调整相对滞后、市场需求与人才培养结构失衡等诸多方面。大学生就业状况已经成为衡量高等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如何解决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是推进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大课题。此前,我国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提出,“要进一步加强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努力构建一个更加完善的、符合‘全程化、全员化、专业化、信息化’四化标准的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可见,就业难的问题严峻而紧迫。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一)调查对象

2014年2月8日、9日、10日,笔者以我省福州市4 所高校(福建农林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福州大学阳光学院、闽江大学)的2013年夏季毕

大学大学生就业情况报告

业班学生为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以此来了解福建省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发展情况。 (二)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以书面问卷为载体,采用自行编制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问卷”,通过随机调查, 让他们自行填写,并向福州市8所就业指导机构发放问卷8份。向4所高校学生发出100份,随机抽取100名学生调查,以较客观的方式收集到一定数量真实可靠的原始数据。

二、 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108份,回收问卷96份,其中有效问卷96份,回收率89%,问卷容量为108。

经统计结果显示,61%的学生认为目前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而大多数学生在半年内才找到工作,约占47%。结果也显示很多人对自己毕业后能够很快找到工作的自信度均偏低,非常自信的仅占8%,分别有47%

的认为一般般和31%认为没自信。从学历层次的比较来看,就业状况落实率呈现两头高中间低的特点:博士生和硕士生的落实率最高,均为86.2%;其次是专科生,为79.7%;本科生的落实率最低,为67.4%。67%学生认为高学历者更容易就业。同时,在调查的学生中各有38%和42%认为职业的高低好坏和岗位的薪酬高低较为重要。他们在应聘时认为用人单位最关心的是综合能力和发展潜力,比其他条件约高出25%的比例。

二)调查问题分析

1、在校期间很多学生并未对自己的未来打好坚实的基础,导致立即就业形势困难

很多学生认为走入社会脱离校园这还是很一件很遥远的事情,因此,在刚踏入大学时,他们整日沉迷游戏,自甘堕落,消磨了大把美好时光,在大学四年既没有认真学习基础知识,又没有积极参与实践活动,等到临近毕业才开始醒悟过来,但是一切都已经来不及了。在大学他们没有做好完整的规划,没有压力感与观念,因此在愈来愈激烈的人才市场,他们无法找到合适的岗位。

在被调查的学生中,82%的学生并未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打好规划,其中35%的认为有没有规划是一件无所谓的事情,未来的发展谁也说不准,就因为这样的想法,他们空虚的度过了本该努力的时光,错失了培养发展自己的舞台。严峻的就业形势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了个人的综合能力,没有基础知识,没有任何社会经验,我们终将被紧迫的就业市场淘汰

2、大学生就业观念存在问题

很多大学毕业生,尤其是名校的毕业生,刚刚毕业,刚刚踏入社会,就认为自己高人一等,希望自己的薪水高出社会现实水准。从而对一些企业的相对较低的薪水不屑一顾。调查显示,42%的毕业生认为薪酬高低是自己选择岗位的考虑的一个很重要因素,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薪酬高低成了评判工作好坏的标准,然而由于近几年来大学毕业生数量的激增,很多公司对于新手的工资并没有很大提升,好的工作工资高的岗位也越来越高。因此很多毕业者自信心开始被打击,失去了继续找工作的热情。其次,很多求职的毕业生不顾自身的条件,片面追求大城市,不愿去一些小城市发展,数据显示有65%认为不愿意或者实在没办法才选择去小乡镇发展;对单位选择过高,看重国家机关、大单位等,对一些小企业不感兴趣,致使高不成低不就。同时,多数学生一味追求高福利好待遇。据统计,38%的被调查者对于职位,例如政府单位很有偏向。

3、各企业选人挑剔,严格的要求阻碍了多数求职者

在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同时,用人单位也普遍存在着“选材难”的问题。很多企业为了装门面,对于博士硕士生优先入取,让刚毕业的大学生失去了竞争机会。企业注重学历也是导致就业难的一个问题,尤其是面对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的当今社会来说。据调查,68%的毕业生认为企业在招人的时候注重个人文凭的高低。同时,企业人士认为"对社会缺乏了解"及"能力不足"也是困扰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因素,这与大学生的选择有一定区别。大学生更倾向于"求职方法技巧欠缺"及"对企业的用人标准不太了解"是困扰他们的主要因素。

尽管高学历对于找工作是个很大的优点,但是由于博士硕士数量也是每年都在不断增长,因此,很多企业要求求职者应有丰富的社会经验或者专业技能,而不是仅有的基础专业知识,这将是应届大学生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企业是不会无缘无故不要应届生的。在我们调查的问卷中也发现,大于60%的毕业生认为公司在应聘时注重个人的社会经验以及综合能力和专业技能。这将对越来越多缺少社会实践经验的大学毕业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由于缺乏实地操作。很多中的他们拥有优秀的专业成绩,动手能力却远远落后。

4、就业政策不够完善

我国缺乏完善的大学生就业发展促进体系,如全国性的大学生就业信息数据库、大学生职业发展跟踪信息、大学生就业力评价体系等等。同时缺乏政府、高校、企业、社会等全民参与的大学生就业创业平台;这就导致了大学生自主创业偏少,工作岗位竞争激烈。据统计,约有67%的毕业生认为当今企业注重学历,学历越高,提供的职位也就越好,然而显然这就对那些学历并不是很高但是综合能力很好的人来说是极不公平的,那么社会也就会错失一名具有极大潜力的人才。目前就业市场上,现行政策很少关注大学生的职业的导向、社会交际的培养,这就导致了他们在就业市场上处于弱势地位。

三、解决对策

(一)坚持科教兴国,促进大学生提高自身能力,制定职业规划

全国高校应重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施予学生压力,适当开展讲座,向他们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同时,学校应加大职业指导的力度,让学生对自己的未来职业有一定的了解和目标。同时,加强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在教材选择上,要充分考虑到理论联系实际。职业规划关键是要依据自我实际,这就要求所有学生要对自己有所了解。通过个人分析认识自己,估计自己的能力,确认自己的性格,

篇三:2014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

2014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

一、中国高等教育社会需求数量年度指标

2013届就业率较高的主要本科专业(前50位)

2013届就业率较低的主要本科专业(前10位)

2013届就业率较高的主要高职高专专业(前50位)

2013届就业率较低的主要高职高专专业(前10位)

二、专业就业质量年度指标

2013届平均月收入最高的50个主要本科专业

2010届毕业三年后薪资较高的主要本科专业(前10位)

2013届薪资较低的主要本科专业(前10位)

2010届毕业三年后薪资较低的主要本科专业(前10位)

2013届平均月收入最高的50个主要高职高专专业

2010届毕业三年后薪资较高的主要高职高专专业(前10位)

2013届薪资较低的主要高职高专专业(前10位)

2010届毕业三年后薪资较低的主要高职高专专业(前10位)

2013届较2012届薪资增长较快的主要本科专业类(前5位)

2013届较2012届薪资增长较快的主要高职高专专业类(前5位) 2010届三年内薪资增长较快的主要本科专业类(前10位)

2010届三年内薪资增长较快的主要高职高专专业类(前10位) 2013届半年后就业满意度较高的主要本科专业(前50位)

2013届半年后就业满意度较低的主要本科专业(前10位)

2010届三年后就业满意度较高的主要本科专业(前10位)

2010届三年后就业满意度较低的主要本科专业(前10位)

2013届半年后就业满意度较高的主要高职高专专业(前50位) 2013届半年后就业满意度较低的主要高职高专专业(前10位) 2010届三年后就业满意度较高的主要高职高专专业(前10位) 2010届三年后就业满意度较低的主要高职高专专业(前10位) 2013届半年内离职率较高的主要本科专业(前10位)

2013届半年内离职率较高的主要高职高专专业(前10位)

2010届三年内职业转换率较高的本科专业类(前5位)

2010届三年内职业转换率较高的高职高专专业类(前5位)

2010届三年内毕业生职位晋升比例较高的本科专业(前10位) 2010届三年内毕业生职位晋升比例较高的高职高专专业(前10位) 2013届工作与专业相关度较高的主要本科专业(前50位)

2013届工作与专业相关度较低的主要本科专业(前10位)

2013届工作与专业相关度较高的主要高职高专专业(前50位) 2013届工作与专业相关度较低的主要高职高专专业(前10位) 2013届职业期待吻合度较高的主要本科专业(前10位)

2013届职业期待吻合度较低的主要本科专业(前10位)

2013届职业期待吻合度较高的主要高职高专专业(前10位)

2013届职业期待吻合度较低的主要高职高专专业(前10位)

三、高等教育2014年度职业需求特点

2013届本科毕业生从事的前50位高薪职业及其对应专业

2013届本科毕业生从事的薪资较低的主要职业(前10位)

2010届本科毕业生从事的三年后薪资较高的职业(前10位)

2010届本科毕业生从事的三年后薪资较低的主要职业(前10位) 2013届高职高专毕业生从事的前50位高薪职业及其对应专业

2013届高职高专毕业生从事的薪资较低的主要职业(前10位) 2010届高职高专毕业生从事的三年后薪资较高的职业(前10位) 2010届高职高专毕业生从事的三年后薪资较低的主要职业(前10位) 2013届较2012届本科毕业生薪资增长较快的职业类(前10位) 2013届较2012届高职高专毕业生薪资增长较快的职业类(前10位) 2010届本科毕业生从事的三年内薪资增长较快的职业类(前10位)

2010届高职高专毕业生从事的三年内薪资增长较快的职业类(前10位) 2013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后从事的就业满意度较高的职业(前10位) 2013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后从事的就业满意度较低的职业(前10位) 2010届本科毕业生三年后就业满意度较高的职业类(前5位) 2010届本科毕业生三年后就业满意度较低的职业类(前5位)

2013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半年后从事的就业满意度较高的职业(前10位) 2013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半年后从事的就业满意度较低的职业(前10位) 2010届高职高专毕业生三年后就业满意度较高的职业类(前5位) 2010届高职高专毕业生三年后就业满意度较低的职业类(前5位) 2013届本科毕业生社会需求量较大的职业(前50位)

2013届高职高专毕业生社会需求量较大的职业(前50位)

2013届本科毕业生社会需求量增长较快的职业类(前10位)

2013届高职高专毕业生社会需求量增长较快的职业类(前10位) 2013届本科毕业生从事的专业门槛较高的职业(前20位)

2013届本科毕业生从事的专业门槛较低的职业(前20位)

2013届高职高专毕业生从事的专业门槛较高的职业(前20位) 2013届高职高专毕业生从事的专业门槛较低的职业(前20位)

2010届本科毕业生三年内转换职业中被转入最多的职业类(前5位) 2010届高职高专毕业生三年内转换职业中被转入最多的职业类(前5位)

四、高等教育2014年度行业需求特点

2013届本科毕业生从事的高薪行业(前10位)

2013届高职高专毕业生从事的高薪行业(前10位)

2010届本科毕业生从事的三年后薪资较高的行业(前10位)

2010届高职高专毕业生从事的三年后薪资较高的行业(前10位) 2013届较2012届本科毕业生薪资增长较快的行业类(前5位)

2013届较2012届高职高专毕业生薪资增长较快的行业类 (前5位) 2013届本科毕业生社会需求量较大的行业(前10位)

2013届高职高专毕业生社会需求量较大的行业(前10位)

2013届本科毕业生社会需求量增长较快的行业类(前5位)

2013届高职高专毕业生社会需求量增长较快的行业类 (前5位) 2013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后从事的就业满意度较高的行业(前10位) 2013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后从事的就业满意度较低的行业(前10位)

2013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半年后从事的就业满意度较高的行业(前10位)

2013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半年后从事的就业满意度较低的行业(前10位) 2010届本科毕业生三年内行业转换率较高的行业类(前5位) 2010届本科毕业生三年内行业转换率较低的行业类(前5位)

2010届本科毕业生三年内转换行业中被转入最多的行业类(前5位) 2010届高职高专毕业生三年内行业转换率较高的行业类(前5位) 2010届高职高专毕业生三年内行业转换率较低的行业类(前5位)

2010届高职高专毕业生三年内转换行业中被转入最多的行业类(前5位)

五、大学毕业生社团活动年度指标

2013届本科毕业生在校参与度最高的社团活动及其满意度

2013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在校参与度最高的社团活动及满意度

六、读研年度指标

2013届读研比例较高的主要本科专业(前20位)

2010届毕业生毕业三年内提升学历比例较高的本科专业(前10位)

七、创业年度指标

2013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内自主创业最集中的行业(前10位)

2013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半年内自主创业最集中的行业(前10位) 2010届本科毕业生三年后自主创业最集中的行业(前5位)

2010届高职高专毕业生三年后自主创业最集中的行业(前5位)

八、高考志愿填报专题

2014年度就业前景最不看好的本科专业

2014年度就业前景最不看好的高职高专专业

2014年度就业预警本科专业

2014年度就业预警高职高专专业

2014年度就业前景最看好的本科专业

2014年度就业前景最看好的高职高专专业

2013届各类型院校毕业生的校友满意度

2013届各类型院校毕业生的校友推荐度

2013届女性比例较大的主要本科专业(前10位)

2013届女性比例较大的主要高职高专专业(前10位)

2013届女性半年后薪资较高的主要本科专业(前10位)

2013届女性半年后薪资较低的主要本科专业(前10位)

2010届女性三年后薪资较高的主要本科专业(前5位)

2010届女性三年后薪资较低的主要本科专业(前5位)

2013届女性半年后薪资较高的主要高职高专专业(前10位)

2013届女性半年后薪资较低的主要高职高专专业(前10位)

2010届女性三年后薪资较高的主要高职高专专业(前5位) 2010届女性三年后薪资较低的主要高职高专专业(前5位)

原书目录(略)

Ⅰ总报告

1技术报告/

2主要结论/

Ⅱ分报告一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 3第一章毕业去向/

4第二章就业数量/

5第三章就业质量/

6第四章专业预警/

7第五章能力与知识/

8第六章自主创业/

9第七章国内读研和专升本/ 10第八章校友评价/

11第九章社团活动及素养/

Ⅲ分报告二大学毕业生中期职业发展 12第一章三年后毕业去向/ 13第二章三年后就业质量/

14第三章三年后基本工作能力/ 15第四章三年后自主创业/ 16第五章培训/

17第六章校友评价/

Ⅳ分报告三专题研究

18教学培养评价/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