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代表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范文 > 三个代表 > 列表页

三个代表的科学含义及意义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6-12-27  分类: 三个代表 手机版

篇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是什么

1.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是什么

答:“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

(1)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2)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体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3)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质是什么?

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治路线

3.党员如何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党员如何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我认为要作到以下几点:

一、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必须进一步坚定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

二、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必须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宗旨。

三、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必须以“三个代表”为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四、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立足本职岗位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总之,我们应当按照这些要求,进一步深化认识,坚持勤奋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本领,在本职岗位上更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使先进性教育活动不断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4.四川汶川大地震,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如何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1、带头捐款捐物。

2、组织身边的人捐款捐物3、投入救灾一线4、关心灾区儿童

一要大力宣传中央、省、市、区有关抗震救灾工作精神,在武装自己头脑的同时,做好人民群众思想发动工作;

二要发扬不怕苦,不怕累、不怕牺牲的精神坚守工作岗位,教育和引导群众不信谣、不传谣,树立战胜自然灾害的信心和勇气;

三要积极开展捐款捐物献爱心活动,把党的温暖及时送到灾民手中,确保抗震救灾工作落到实处。

1、“八荣八耻”是胡锦淘总书记什么时候提出的重要论述?

答:胡锦涛总书记2006年3月4日在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委员时提出来的。

2、“八荣八耻”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

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3、“八荣八耻”的内涵是什么?

答:“八荣八耻”的重要论述,涵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时代要求,反映社会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明确了当代中国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是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精辟概括,是新时期社会主义道德的系统总结,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

4、大力提倡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有何重大意义?

答:对于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打牢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社会风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5、“八荣八耻”的核心、原则、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八荣八耻”坚持了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

6、“八荣八耻”引导人们摆正哪些关系?

答、引导人们摆正个人、集体、国家的关系,正确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竞争与协作、先富与共富、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等关系。

7、“八荣八耻”针对社会上哪些消极现象提出来的?

答、针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见利忘义、损公肥私、不讲信用、欺骗欺诈等消极现象和社会公害提出来的。 6.中共17大召开的时间

2007年月10月15日在北京召开

内容:

一、过去五年的工作;二、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五、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六、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七、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八、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九、开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十、推进“一国两制”实践和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十一、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十二、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意义:一、党的十七大是我国改革开放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对于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二、党的十七大凸显科学发展观这个灵魂和主线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发展理念的新进步。

三、党的十七大回答了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发展目标继续前进等重大问题。

篇二:三个代表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三个代表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三个代表的内容 1: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2: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3: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个代表”主要内容是: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是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体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创造性,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

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统一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发展先进的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条件。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个代表”的重大意义(人民日报)

“三个代表”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提出,无产阶级要获得彻底解放,必须建立自己独立的无产阶级政党。列宁系统地提出了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理论,他十分强调党的先进性问题,认为新型的革命政党是无产阶级的先进部队。毛泽东同志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提出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根本宗旨,明确指出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和批评与自我批评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并把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作为党的重要任务。邓小平同志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党建理论,提出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在抓好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必须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开创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在此基础上,江泽民同志进一步深化了对党的先进性的认识,并把这种先进性具体化,即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个代表”的重要论述全面完整地揭示了抓好党的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与办好中国的事情之间的辩证关系。

“三个代表”是无产阶级政党本质特征的具体体现。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这体现了党的根本任务和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全党同志的一切奋斗,归根结底都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党的一切方针政策都要最终促进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促进国家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在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同时,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努力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一切优秀文化传统,努力学习和吸收国外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既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又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则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根本标志,是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集中体现。共产党人除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没有自己的任何私利。

“三个代表”是检验无产阶级政党先进性和战斗力的根本标准。1992年,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提出了“三个有利于”,成为我们各项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判断标准。世纪之交,江泽民同志提出“三个代表”的论断,不仅对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性质和任务作出新的理论概括,也为检验我党的先进性和战斗力提出了衡量标准。在战争年代,我们党通过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进步纲领领导人民开展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斗争,并以自己英勇无畏的牺牲精神,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广泛赞誉,体现出自己的先进性和战斗力。新中国成立后,作为执政党,我党的先进性通过领导广大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推进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实践来体现。这些具体实践的检验标准就是看是否符合“三个代表”的要求。我们党只有真正做到“三个代表”,才有资格领导中国各族人民不断前进,并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信赖。

“三个代表”是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指针。在新的历史时期,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党的建设也面临着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比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如何正确处理全局利益与局部利益的关系,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如何发挥好国有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推动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如何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好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等等,都是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新问题。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要把党建设成为用邓小平理论武装起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能够经受住各种风险、始终走在时代前列、领导全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要完成这项任务,就必须努力加强党的建设。“三个代表”的重要论述,是对全体党员的新要求,为继续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三个代表”是推进各项改革包括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理论依据。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而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党的十五大提出,政治体制改革必须有利于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发

挥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和优势,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促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三个代表”的论断,为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篇三:正确认识“三个代表”的科学内涵

正确认识“三个代表”的科学内涵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又一次历史性飞跃,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新发展。

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实现了我们党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由来

2000年2月21日至25日,江泽民同志在出席广东茂名高州市领导干部“三讲”教育会议之后,在讲话中他指出:总结我们党70多年的历史,可以得出—个重要的结论,这就是:我们党所以赢得人民的拥护,是因为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总是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并通过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为实现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不懈奋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如何更好地做到这“三个代表”,是一个需要深刻思考的重大课题。

随后,2000年5月8日至15日,江泽民同志在江苏、浙江、上海考察工作,重点就加强新时期党的建设进行调研。他再次强调了坚持“三个代表”的思想,指出: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和力量之源。在迈向新世纪的征途上,我们党要解决好诸多复杂矛盾,经受住新的考验和锻炼,把我们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必须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进一步提高执政水平和领导水平。

二、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l、坚持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对我们党80多年历史的新总结,是对我们党性质、宗旨和根本任务的新概括,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新发展,也是新形势下对党建工作提出的根本性的新要求。“三个代表”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同时又有各自特定的内涵和要求。生产力的发展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也包括党的建没,具有决定性意义。面向新世纪,保持党的先进性,首先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好组织和领导作用。

坚持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根本要求。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始终是与党的先进性联系在一起的。无论战争年代,还是建设时期,我们党都不断面临着走在时代前列还是落在时代“后列”、领导时代潮流还是落后于时代潮流的严峻考验。我们党要永远保持先进性质和生命活力,就要紧紧把握时代脉搏,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

走在时代前列,首先就要走在生产力发展的前列。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生产力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最一般条件,也是推动人类历史发展和进步的决定性力量。在社会生产方式,如,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生产力总是处在不断发展和变动的过程中。先进的生产力替代落后的生产力,落后的生产力让位于先进的生产力,如此循环往复,进而带动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带动上层建筑的变化,以至带动整个社会的发展。

正是对生产力作用及其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认识,决定了共产党人的政治信仰和历史使命;也正是生产力的发展进步,对共产党人的全部活动提出了根本性的要求,并最终决定着共产党人的历史地位和命运。首先,共产党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建立于和顺应着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这一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都是要尽最大努力推动和促进生产力更加迅速地发展,都是要通过革命或改革的手段解脱旧的生产关系对于生产力发展的羁绊。第二,共产党人把建设社会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就是因为生产力是推动社会由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发展的最终原因。第三,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其组织的构成成份及其先进性,也建立在生产力的基础之上。工人阶级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以及它的基本特点,都是由生产力的进步性质所决定的。第四,共产党人的各项政策正确与否,归根结底要用生产力标准来衡量。毛泽东早在民主革命时期就指出:“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帮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3卷第1079页)

当然,在不同国家历史时期,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很不一致的。我们不能简单地以发达国家的生产力水平来要求发

展中国家,并以此衡量我们这样处于比较落后经济环境中的共产党的活动和政策。中国共产党的一切活动,都必须立足于中国的国情。中国共产党所坚持代表的,只能是中国这样一个范围内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但同时,作为主观的要求和努力的方向,我们也应该瞄准世界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力求尽快赶上比较发达的生产力水平。

坚持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必须在我们党的一切活动中体现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就要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通过我们党的领导及其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促进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促进国家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

首先,坚持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主要内容。社会主义要发挥自己的功能和优越性,就必须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放在根本和首要的位置上。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增强国家综合国力、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才能在与资本主义的竞争中逐步取得优势地位。

第二,坚持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把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一心一意搞现代化,发展生产力,这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领导我们全党所作的最根本的拨乱反正,也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伟大的转折” (《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59页)。把经济建设放在中心地位,这是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的要求,同时,也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要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个长时期的战略方针。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20多年中,国内外不断地出现—些风波,但每次我们党都清醒地把握住局势,及时排除“左”和“右”的干扰,牢牢地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没有离开这个中心。面向新世纪,无论遇到什么问题,我们仍然要抓住这个中心不放。

第三,坚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面临着极为重要而紧迫的发展任务。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抓住经济建设不放,都是要使中国尽快发展起来。邓小平明确指出,中国的主要目标是发展。我们所做的可以概括为一句话:要发展自己。归根到底,发展才是硬道理。他还明确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称为“中国的发展路线”。加快发展,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强社会主义凝聚力、保持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需要。加快发展,也是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加强我国国际地位的需要。维护世界和平,反对霸权主义,离不开发展;振兴中华民族,使中国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离不开发展;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说服那些不相信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人们,离不开发展;解决国内各种问题,保持稳定局面,做到长治久安,离不开发展;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离不开发展;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全社会的文明程度,离不开发展;坚持“一国两制”方针,和平统一祖国,离不开发展。中国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当然,这个发展,既是以经济为中心的发展,也是整个社会、包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在内的全面发展。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前进,文明在升华。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日益加速,科技革命迅猛发展,人类社会的生产力形态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生着变化,生产力的水平大幅度地提高。所有这一切,都对我们如何代表生产力发展要求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也向我们如何促进生产力发展提出了更多更新的课题。坚持代表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要紧密结合我国以及世界生产力的最新发展和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的实际,认真研究和解决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一系列重大问题。

第二,关注和研究世界科技和生产力发展的最新趋势,根据这一趋势提出我们的对策。

第三,深化改革,建立起能够促进生产力较快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四,研究世界和中国生产力发展的规律和最新要求,制定和实施最适当的经济发展战略,促进国家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

按生产力发展要求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全面的要求。三个“代表”各有侧重,紧密联系。从生产力这个“代表”来说,要代表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不仅要组织和领导好生产力的发展,而且要按照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来加强和改进我们党的自身建设,使我们党在思想、政治、组织、作风等方面都能切实承担起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责任。

首先,在全党加强“三个代表”包括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的教育,深刻理解作为社会主义中国执政党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性和按生产力发展要求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性。

第二,牢牢坚持党的建设的指导原则,紧紧围绕党的基本路线、联系党的中心任务、朝着党的建设总目标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建设社会主义,要在全党的思想上、行动上以及各方面的政策上,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坚持改革开放和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使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发挥领导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作用。

第三,认真学习和研究生产力发展的规律,提高党治国理政、领导经济建设、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水平。

第四,全面提高领导干部的素质,大力培养适应新世纪要求的干部队伍,为我们党坚持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提供组织上的保证。邓小平说:“正确的政治路线要靠正确的组织路线来保证。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08页)21世纪是知识加速积累和加速更新的世纪。谁掌握了最新的知识,谁能够更好地运用最新的知识,谁就能赢得竞争,赢得未来。所以,领导干部一定要认识到当好“三个代表”包括当好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代表,不仅是全党的责任,也是每一个干部的责任。

2、坚持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思想中非常重要而又富有新意的内容。我们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不仅要推动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且要促进中国文化的发展进步。面向新世纪,我们要把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与其他两个“代表”融为一体,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要求,推动党的建设和各项事业的发展。

我们通常所称的“文化”,大致包括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两个主要部分。按党的十五大的说明,文化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精神文明相对于物质文明而言。

重视文化建设,是我们党的一贯思想。新形势下,江泽民同志把文化作为“三个代表”的重要内容之一,表明了文化问题不仅有其本身的重要性,而且还直接与党的先进性相联系,是关系到党的性质、宗旨、历史地位和历史作用的大问题。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一个新发展。

物质决定精神,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必然要有一定的上层建筑包括意识形态与之相适应。一个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既需要以生产力的发展为基础,同时也离不开精神、文化的发展。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这种发展进步在精神领域的一个重要标志。我们党既是适应社会先进生产力发展需要而诞生的党,同时,也是适应社会先进文化的发展需要而产生的党。中国共产党既要遵循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规律,通过革命和改革的手段,不断解放和发展中国社会的生产力,同时,也要遵循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要求,相应地改造建立在旧的经济基础上的旧文化,建立起符合社会历史发展方向的新文化,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所以,中国共产党不仅应该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走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前列,而且应该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走在先进文化发展的前列。

我们党自创立之日起,就与中国文化发展的前进方向相联系。马克思列宁主义是世界先进文化的结晶,它传入中国后,对我们党的成立和发展,起了根本性的指导作用。我们党的成立,得益于“五四”新文化运动准备的思想和文化条件。新文化运动的领袖和中坚大都是我们党早期的活跃分子。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先后经历了两次历史性飞跃。作为其两大理论成果的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都是既植根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之上,同时,也植根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沃土之中,顺应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要求,是中国先进文化的宝贵结晶。我们党的历史证明,什么时候党的思想、理论、观念、精神等等体现了先进文化的精神,代表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党就能健康发展,党就有生命的活力;什么时候党的思想精神状态出了问题,理论、观念发生失误,党就会遇到挫折。所以,任何时候,党都不能忽视社会的文化建设,更不能忽视党自身的文化建设。

面向新的世纪,文化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的交流和传播越来越成为各国相互关系的重要内容,文化的矛盾和冲突也越来越成为国际竞争和国际冲突的一个方面。一个国家强大与否,既取决于经济的实力,同时也取决于文化的实力。我们不仅要发展生产力,在经济上提高自己的竞争能力,而且要大力发展先进的文化,巩固自己的文化阵地,在人力吸收先进文化的同时坚决抵制西方在文化上对我西化、分化的图谋。江泽民同志指出:“面对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和综合国力剧烈竞争,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面对小康社会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全党必须从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和民族振兴的高度,充分认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只有牢牢把握世界发展的这一趋势,把文化建设放在重要的位置,切实走在中国和世界文化发展的前列,我们党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按先进文化的要求加强党的领导,促进文化建设。

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要按照先进文化的客观要求,加强和改善我们党的思想文化建设,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事业。

首先,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在思想文化领域的指导地位。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党和国家的精神支柱,也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决定着我国文化事业的性质和方向。在这一科学理

论的指导下,我们党确立了文化在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中的战略地位,科学地规定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目标、发展方向、内容要求和方针原则,从而使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得到蓬勃发展。这一科学理论,起着凝聚和激励全党全国人民奋发向上,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作用。面向新世纪,我们必须旗帜鲜明地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在指导思想上决不能搞多元化。只有这样,才能在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形势下,在错综复杂的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中,使我们党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始终坚持正确的方向,在同形形色色反马克思主义思想文化斗争中取得胜利。

第二,着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着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培育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的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这是我国文化建设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党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要承担好时代赋予的这一“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党应该自觉加强对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领导。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文化的教育功能和认识功能,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把全国各族人民的力量凝聚起来,同心同德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倡和引导干部群众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树立科学精神。高度重视知识创新、人才开发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大作用,全面提高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大力繁荣科学文化事业,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

第三,大力弘扬文化建设中的主旋律,正确处理主旋律与多样化的关系。自觉地摒弃那些腐朽、落后、低级庸俗的文化,发挥好先进文化团结人民、教育人民的作用,为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面对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挑战与影响,采取有力的措施和对策。始终把握好前进的方向。

第四,组织创作更多的优秀文化作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努力用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人民,给他们以积极进取,奋发图强的精神。

认真解决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新课题。

世纪之交,我们党面临的形势、任务和环境正在发生深刻而复杂的变化。国际上“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的主题,世界文化的交流为我们学习先进文化提供了很好的机会,但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也有新的发展,西方敌对势力企图用它们那一套政治观点、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影响我们:国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了社会生活和思想文化许多积极的变化,但也出现了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消极的东西。在今天的社会生活中,我们党如何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如何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条件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需要解决许多新课题。比如:

第一,处理好中国文化与外国文化的关系,解决好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与磨合问题。我们要按照“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指导思想,不断创造新文化。既要在社会文化的领域处理好这种关系,也要注意党自身思想理论建设中遇到的这类矛盾,在党内创造健康、积极的文化精神和文化氛围。

第二,解决好经济建设中的文化问题,以文化促进经济发展,以经济带动文化建设。经济与文化“一体化”的趋势,要求我们党高度重视“文化力”的开发与建设,切实加强企业等经济组织的文化建设,大力提高经济组织的文化品位。引导经济组织不断推动技术创新,把智力和知识注入到产品开发之中,注入到创立名牌的实践之中,注入到企业管理之中,提高文化、科技在投入产出中的贡献率,提高现代商品中的文化含量和文化的附加值。

第三,加强法制文化的建设,为依法治国提供良好的文化环境。依法治国是我们党在新时期的基本的治国方略。实施这个方略,需要以一定的文化建设相配套。依法治国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保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维护社会稳定,国家的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我们党要更好地坚持依法治国的方略,就要加强法制文化的建设,将“人治”文化转变为“法治”文化,使依法治国的观念在全体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思想中扎根。

第四,进一步强化人民群众的观念,消除“官本位”的文化传统在党内的影响。“官本位”文化是封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强调封建官僚的作用,而忽视人民的作用。在社会主义社会,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的主人。党是人民利益的代表者。领导干部则是人民的公仆,人民是领导干部的衣食父母。领导干部必须为人民服务。这既是政治上的要求,也是一种文化观念的变革。在加强党的建设的时候,加强对这类文化问题的清理和建没,很有必要。

3、坚持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对党的先进性进行了新的全面而又完整的概括,从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上,进一步回答了面向新世纪“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学习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

的重要思想,就要躬身践行党的宗旨,坚持把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人民群众谋利益作为党的—切政策和行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坚持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党的全部事业的出发点和归宿。

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由党的性质和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决定的,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本质的集中体现。马克思主义确认,人类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生机勃勃的社会主义也是亿万群众自己创造的。如果无产阶级政党不能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不能保持其先进性的特质,就不能维持其执政地位。因此,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成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唯—宗旨,成为区别其他任何政党的根本标志。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三个代表”的核心内容。“三个代表”,是紧密联系、相互依存的统一整体。先进生产力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从根本上决定和影响着先进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是推进人类社会前进的精神动力,对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归结点和根本所在。战争年代,党领导人民推翻“三座大山”,打碎束缚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发展的桎梏,归根结底是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要求:新中国成立以后,党领导人民进行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开展人规模经济文化建设,归根结底也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今天,我们党要成为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代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要成为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代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归根结底还是为了更好地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说:“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要考虑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如果离开了这个根本点,生产力和文化发展的主体就可能发生质的变化。

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经验的深刻总结。可以清楚地看到:无产阶级政党的立党之本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什么时候很好地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就兴旺发达;什么时候脱离群众,就会在党与人民群众之间出现裂痕。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思想,揭示了无产阶级政党兴衰成败的基本规律,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

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实现跨世纪发展必须面对的时代课题。我们党从新民主主义革(转自:wWw.XiAocAoFanWeN.cOm 小 草 范文网:三个代表的科学含义及意义)命,到建立和建设社会主义社会,始终给人民群众以看得见的物质利益。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领导我们改革开放,开辟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给人民群众带来了巨大的利益。世纪之交,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经济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东西方思想文化相互激荡,“西化”、“分化”与反“西化”、“分化”的斗争错综复杂;国内,随着改革的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领导干部和广大党员的思想空前活跃,但我们的理想信念、价值尺度、是非观念等也遇到了这样那样的影响和冲击。在现实生活中,确实有—些人淡化甚至背离了党的宗旨,把个人利益顶在头顶上,把人民利益踩在脚底下,以权谋私,欲壑难填,沉溺酒绿灯红,甚至不惜铤而走险,以身试法。胡长清、成克杰就是这样的腐败分子。他们虽然是极少数,却从反面说明,能否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确实是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的大问题。江泽民同志告诫全党要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切中时弊,振聋发聩。

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要体现在党的活动的所有方面。

在世纪之交的新形势下,我们要通过制定和实施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来更好地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要时刻注意密切与人民群众的关系、认真解决脱离群众的问题,要时刻注意用好人民赋予的权力、遏止腐败现象的泛滥。江泽民同志说:“现在党的建设同新形势新任务不相适应的地方还相当不少,党内在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存在的不符合甚至违背党和人民利益的问题也相当不少。”解决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各种问题,关键是要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通过脚踏实地的工作,切实解决好对人民群众的态度、同人民群众的关系以及如何从根本上代表好人民利益的问题。

第一,坚持把代表人民、服务人民贯穿于党的事业和党的建设的一切方面。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党的根本利益,人民的根本要求就是党的根本要求,人民的根本意志就是党的根本意志。党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人民谋利益;党的一切政策,都要符合人民的意愿;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制定一切路线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人民赞成不赞成、满意不满意、拥护不拥护,是检验我们的政策措施正确与否的根本标准。在新的历史时期,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代表人民利益的最高体现。代表人民,就要始终服务人民。邓小平同志讲的“领导就是服务”,实际上就是为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服务。要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从根本上维护人民的利益,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代表人民是通过动员和组织人民在奋斗中实现的。这就要求进一步增强我们党的亲和力和聚合力,最大限度地集中群众的智慧,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把最广大人民动员起来,凝聚起来,投身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为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努力奋斗。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