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礼仪
当前位置:首页 > 礼仪范文 > 商务礼仪 > 列表页

中外商务礼仪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6-12-14  分类: 商务礼仪 手机版

篇一:中外文化商务礼仪差异

中外文化商务礼仪差异

及对策 班级: 0431003

学号:2010212104

姓名:陆超

目录

一 文化的分类....................................................... 1

1.1 文化的分类.................................................. 1

1.2 礼节、礼仪与文化和策略...................................... 1

二 三种基本文化..................................................... 1

2. 1 基本特征和分布区域......................................... 1

2. 2 影响三种文化模式的其它因素................................. 2

2. 3 三种文化型态的交往规则..................................... 2

三 差异类型......................................................... 2

3.1 价值观差异.................................................. 2

3.2 时间观差异.................................................. 3

3.3 饮食观及宴请差异............................................ 3

3.4 语言习惯差异................................................ 4 3.5 禁忌习俗.................................................... 4

中国是礼仪之邦,有着灿烂的五千年文化华夏文明,在世界上影响深远。当在近200多年,随着西方国家的崛起,西方主导着世界。现今国际通行的礼仪基本上是西方礼仪。在今天中西方礼仪文化的融合过程中,我们中国,更多的还是借鉴西方。但无论是借鉴西方的礼仪,或者是我们是自创一套自己的礼仪系统,这在形式上都不难。难的是我们也能有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有对自身文化的高度认同和深刻觉悟。

众所周知,商务礼仪在国际交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商务礼仪要求不尽相同,本文试图探讨商务礼仪的一些特点及策略。先从文化的分类谈起:

一 文化的分类

1.1 文化的分类

美学者亨廷顿教授按地域把世界文明划分为西方文明、儒学文明、日本文明、伊斯兰文明、印度教文明、斯拉夫- 东正教文明、拉丁美洲文明和非洲文明。美学者利普托特教授将文化划分为三种类型,即多元主义型、部落主义型和集体主义型。

1.2 礼节、礼仪与文化和策略

礼节规则产生的原理— 即文化所包含的价值观念礼节是做什么,礼仪是如何做以及如何优雅地做好,只要懂得了正确的礼节,就能适应礼仪对人们行为优雅和尊重人的要求。我们只有懂得了礼节所产生的文化背景,才能形成得体的礼仪,并采取相应的策略。

二 三种基本文化

2. 1 基本特征和分布区域

(1) 多元主义型

文化特征:个人为自己负责;人从上帝而来,通过上帝来获得独立,心灵社会与上帝是分开的;上帝是慈爱的,人在本性上是完美的,上帝帮助人用一生来实现完美;宗教是一种个人关系,每人与自己的方式与上帝联系。分布区域:北美、欧洲大部份和大洋洲

(2) 部落主义型

文化特征:个人身份源于家族单位;上帝被人格化,具有无上权力,个人与上帝是分开的;不提倡个人成就,等级中的上上下下取决于资历;生命的意义在于执行上帝的旨意;较主观、极端、有偏见;宗教是一种根本的社会结构。分布区域:南美洲、非洲、阿拉伯半岛、西亚、东欧等。

(3) 集体主义型

文化特征:个人通过与一个大群体的连接来确定身份;强调集体观念,个人不得突出;神既不是人格画,也不理性话;万事万物的和谐统一,个人生命遵从宇宙法则;对个人关心甚少,全心全意为群体服务;宗教和灵性是集体主义型社会的内在品质。分布区域:东亚。

2. 2 影响三种文化模式的其它因素

虽然三种文化模式都建立在宗教模式之上,但这并不意味着每种文化都有统一的宗教。在部落主义文化中有伊斯兰教、天主教、尤太教、东正教;集体主义文化中有佛教、道教、儒教和印度教;多元主义型文化中则有数不清的教派。我们在确定某地区的文化类型时,往往要考虑在这一地区占统治地位的宗教,在历史上有无其它文化入侵的历史。所有这些,都会影响具体地区的文化特征。在某些地区,往往是两种文化类型的同时并存,形成混合型文化,如马来西亚、印度等。

2. 3 三种文化型态的交往规则

(1) 多元主义

输赢观念上,以双赢为观念;认为时间是线性的可度量的,以目标为导向,在一段时间内做一件事,制定计划、并遵守计划直至实现目标,认真履行时间方面的承诺,强调快速价值;自己制定空间,并控制;交流风格上,精确、清晰的口头表达,不依赖暗示语;物质方面,强调私人占有,对获取地位有浓厚兴趣;对待权力方面,尊重权威,但不崇拜;自我意识方面,强调突出个人,个人成就摆在高于一切的地位;职业道德方面,认为活着是为了工作,突出个人成就。

(2) 部落主义

输赢观念上,以总和为零,即输方的负结果等于赢方的正结果为观念;时间观念上,认为时间是相对的,上帝控制着一切,过程比目标重要得多,不守时,做事不专心;人们的交往空间距离表现为亲密无间;交流风格上,喜欢用含义不确切的口头表达和用身体语言,喜欢通过非正式的方式来收集信息;物质方面,占有物属于家族而不是某个人;对待权力方面,当权者有特权,等级分明;这种文化下面的人报酬和工作稳定。

(3) 集体主义

输赢观念上,以双赢为观念;认为时间不一定是线性的;人们的交往空间距离越近越舒服;喜欢用抽象的语言和暗语来交流;物质方面,强调财富公有;对待权力方面,成员精神上平等,权力在大多数层次上趋于共享,领袖的权威和力量是绝对的;自我意识方面,整体利益放在第一位,活着就要为了群体利益工作。

三 差异类型

3.1 价值观差异

在中国的文化观念中,人生的价值往往体现在其社会价值之中,总是把个人或者自我放在社会关系中去考察,否定个体的自我主体性。它追求的是这一种群体和谐的、稳定的伦理道德社会,个人可以弘扬个性,但不能将自我置于国家、集体之上;西方则不然,其主张以自我为核心的个人主义价值观念。个人是社会的核心,追求个人利益的主观能动创造性是社会进步的内在动力。因此,应将个人利益置于高于一切的位置,实行利己主义和自由主义。这种价值观的差异可以说是根本性的,它是决定中西方商务礼仪差异的根本因素。

在与人交谈时,切不可谈及个人的私事,诸如年龄、婚姻、收入、信仰等等。看到别人买的东西不可问其价格。而在中国,人们对个人隐私的界限远没有这么深刻

中外商务礼仪

,人们并不会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生活作一般了解。但在中国人与美国人打交

道时,在中国人看来很普通地问对方一些家庭情况,美国人就很可能认为你侵犯了他的隐私,一桩生意很可能就这样泡汤了。

西方人见面时,不一定会握手,只要笑一笑,打个招呼就行了,即使是第一次见面,而中国人则视握手为一个基本礼节。但在中国握手并没有太多的限定,而西方人握手是有一定礼节的。例如男女之间,若女方无握手之意,男子就只能点头鞠躬致意;长幼之间由长辈先伸出手;上下级之间,由上级先伸出手;宾主之间由主人先伸出手。而且握手时应注视对方,并摘下手套,否则会被视为不礼貌。 在商务谈判中,见面礼是对方对你的第一印象。让对方认为你很重视这次谈判,也让对方看到你的诚意所在。尊重他人的文化,是我们在商务活动中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并且愉快且轻松。

3.2 时间观差异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领域中,人们推崇一种环形的时间观念。因此,中国人利用时间比较随意,比较灵活;西方人奉行的则是线形的时间观念,认为时间是一去不复返的。因此,他们的时间观念非常强烈,做任何事都有严格的日程安排,时刻保持“紧张”的时间观念。这种差异表现在国际商务礼仪中,主要导致例如以下两个方面的中西差别:首先,在国际商务活动中,中国人不重视预约,有时候即使预约,也不严格遵守预约时间,而西方人则注重预约,且严格按照预约时间安排活动。其次,在商务谈判中,西方人喜欢开门见山,且在谈判中不喜欢停下或者保持沉默,而是习惯于速战速决。然而,中国人则喜好感情投资,喜欢宴请或者送礼物,在交杯换盏中达成一致,商务活动进程一般比较缓慢。

3.3 饮食观及宴请差异

在中国,饮食已经上升到一种几乎超越其他一切物质形态和精神形态的举足轻重的东西,“民以食为天”是其最好的表达。中国的菜肴讲究“五味调和”和“色、香、味、形、器俱佳”,追求美味,而忽略营养均衡;西方人饮食追求科学搭配,营养均衡,菜肴的“色、香、味”是次等要求。他们喜欢清淡少油、原料新鲜的食物,只是将饮食当做一种摄取营养的手段,吃得比较简单,不会过分地追求口味。因此,在商务活动中,中方喜欢安排圆桌筵席,美味佳肴置于中心,与客人相互敬酒让菜、热闹非凡,在形式上形成一种团结、礼貌、共趣的气氛。然而,西方的宴会则讲究优雅温馨,富有情趣和礼仪,通过与邻座客人之间的交谈,达到交谊的目的;在宴请礼仪方面,中国从古至今大多都以“左”为尊,要将地位很尊贵的客人安排在左边的上座,然后依次安排。西方则以“右”为贵,“女士优先、尊重妇女”是人们宴会排座位的标准。宴席中,男女间隔而座,夫妇也分开而座,女宾客的席位比男宾客的席位稍高,男士要替位于自己右边的女宾客拉开椅子,以示对女士的尊重。此外,西方人用餐时要坐正,认为弯腰,低头,用嘴凑上去吃很不礼貌,但是这恰恰是中国人通常吃饭的方式。吃西餐的时候,主人不提倡大肆的饮酒,中国的餐桌上酒是必备之物,以酒助兴,有时为了表示对对方的尊重,喝酒的时候都是一杯一杯的喝。中国就餐中这些热情的举动,在西方可能会被视为不太注重礼节,但在中国,这些都是商务谈判中对对方重视和表现自己诚信的方式。在餐饮氛围方面,中国人喜欢很多人围在一起吃吃喝喝,说说笑笑,在吃饭的时候都喜欢热闹,大家在一起营造一种热闹温暖的用餐氛围。而西方人在用餐时,更喜欢幽雅、安静的环境,并且在吃饭的过程中很注重自己的餐桌礼仪,要表现的很有涵养,不能失去礼节,比如在进餐时不能发出很难听

篇二:中西方商务礼仪差异

专科毕业论文

题 目学 院: 专 业: 姓 名: 学 号: _ 班 级: _ 指导教师: 职 称: 完成日期:

毕业论文诚信承诺书

摘 要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华民族是唯一传承千年的文明和民族。中国的商务礼仪,始干夏商周,盛于唐术,经过不断地发展变化,逐渐形成体系。西方社会,是几火古代文明的继承者,曾一直和东方的中国遥相呼应。经过中20纪的黑暗,最终迎来了文艺复兴,并孕育了资本主义和现代文明,产生了现代科技和文化。中国人和英语国家的人生活住不同的文化背景之中,在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思维方式、道德观、价值观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作为两种不同的社会文化及其环境下生长的人们来说,各自表现出商务礼仪也备有不 。随着中西方文化的不断发展,中西方的商务礼仪难住相互融合,西方人逐渐地接受了东方文化中重情感等合理因素,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而对商务礼仪仪产生的影响还多。

【关键词】 商务礼仪 中西方文化 差异

Abstract

China is one of the four great ancient civilizations, the Chinese nation is the only heritage of civilization and national millennium. Chinese business etiquette, dried before the Xia Shang Zhou, in the Tang Sheng operation, through constant development and change, the system gradually formed. Western society is fire, several ancient civilizations successor, and has been the East China echo each other at a distance. In the 20 century after dark, finally ushered in the Renaissance, and capitalism and gave birth to the modern civilization, have modern technology and culture. Chinese and English people living in different cultural background, religious beliefs, customs and habits, the way of thinking, moral values, values and so on, there is a big difference. As two different social and cultural environment and its people grow, each showing a business etiquette also have no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ulture and Western culture, Chinese and Western business etiquette on mutual fusion, Westerners gradually accepted in the oriental culture emotion such as rational factors, in the Western cultural differences on business etiquette instrument impact more.

[ Key words ] business etiquette difference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

目 录

一、交际方式的差异 .................................................. 1

1.1 语言不同 .................................................... 1 1.2 文化不同 .................................................... 2 二、餐饮商务礼仪的差异 .............................................. 2 三、服饰商务礼仪的差异 .............................................. 3

3.1 个人人生观的差异 ............................................ 3 3.2 社会习俗的不同 .............................................. 4 3.3 等级观念的差异 .............................................. 4 结束语 .............................................................. 5 参考文献: .......................................................... 6 致 谢 ............................................................ 7

篇三:中外商务礼仪差异浅析

中外商务礼仪差异浅析

【摘要】跨文化商务沟通中,非语言交际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涵盖了体态语、商务礼仪,以及时空安排等多方面内容,体现了跨文化商务沟通中人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发挥着独特的社会语用功能,但不同文化下的非语言交际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为商务活动顺利进行提供参考。

【关键词】商务沟通;礼仪意义;差异

【ABSTRACT】I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t covers many aspects, such as body language, business etiquette, and time and space arrangement, which reflects the value orientation and behavior criterion, which plays a unique social pragmatic function, but there is a great difference between different culture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analysis and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the business activities.

【KEY WOEDS】Business communication:Ceremonial significance:Difference

礼仪是人际交往过程中,对他人表示尊重和友善的行为规范和惯用方式。通过书面文字传情达意是人类的一种重要交际方式,自然必须遵守礼仪规范,也有一套约定俗成的惯用方式,这些规范和方式即为文书礼仪。

一、礼仪的意义

1.礼仪: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纷繁绚丽的文化宝库中,

传统礼仪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其内容丰富,涉及范围广,渗透于古代社会的各个方面。我国古代还形成了一系列重要的礼仪论著和论文,这些典籍皆一脉相承,可视为我国最早的礼仪教材。如,被称为“三礼”的《周礼》、《仪礼》、《礼记》是我国最早最重要的礼仪论著,其后又有《弟子职》、《颜氏家训》、《小学》、《蒙童须知》、《三字经》、《训蒙文》等。这些著作几乎涉及了我国古代礼仪的各个方面,从礼俗到礼制,从儿童教育到成人教育形成了完备的礼仪规范体系。

2.礼仪: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学习礼仪是对外开放、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对我国公民提出的新要求,也是我国公民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现代信息社会的需要。教育和培养每一个公民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已成为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的强烈要求。

3.礼仪:个人素质提高的有效途径任何人都离不开社会,任何社会的交际活动都离不开礼仪,而人类越进步,生活越社会化。礼仪是现代生活人际交往的前提条件,是交际生活的钥匙。身居礼仪之邦,应为礼仪之民。经过礼仪知识的学习、训练和长时间的修养,礼仪知识得到内化,个人心理素质和外在仪表都得到提升,气质美逐渐完善。在人际交往中通过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衣着服饰等都能够展示出独特的人格魅力和优雅风度。同时,还有助于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和谐的心理氛围,提高心理承受力,增强自信,进而促进个人的身心健康发展。

不同文化的商务礼仪中非语言交际表达的内涵不尽相同商务礼仪涉及到如何选择合适的时间、地点、赠送或接受礼物等,是商务活

动中重要的一环,虽然通常有一些国际惯例需要遵从,但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仍有很大的区别。赠送礼物是商务礼仪的必要环节。中国虽有“礼轻情意重”一说,但实际操作中却讲究以礼物的厚重来表示重视对方;但在欧美国家,礼物过重反而会引起误解,会被认为送礼者有所求。被作为礼物赠送的物品在另一种文化下却可能成为忌讳的东西,如中国的手绘、刺绣、真丝手帕是许多国际友人喜爱的工艺品,但在地中海沿岸,手帕代表“诀别”,是商务交往中非常忌讳的东西。拜访或约会也是常见的商务活动,但在时间上不同文化有不同选择。中国人常喜欢选择周末、节假日进行拜访,因为在中国节假日是亲朋好友欢聚的最佳时间。但欧美人却不喜欢在这一时间接待朋友或接受邀清。他们认为节假日是个人与家人团聚的时间,如果被邀赴约,尤其是公务约会,则认为对方有意妨碍他人。

二、中西方商务礼仪差异的背景

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产生和发展的,没有孰优孰劣的问题。就西方来说,它的历史相对比较短,而它的人民是从各个地方移民而来的,众多不同民族和种族都融合在一起。他们信奉的誓言是:只要我们能够梦想的我们就一定能够实现!这是西方精神,是在英雄主义和献身精神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虽然他的历史较短,却创造了人类史上的灿烂文明,它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这就是西方的魅力。造成中西方商务礼仪差异的根本原因,是中西方文化环境的不同,使得各国的人民有着完全不同的道德标准体系和价值观。

三、商务礼仪行为差异的文化因素分析

从文化因素层面探究,商务礼仪的行为差异主要体现在时间观念、空间观念、价值观念及语言习惯等方面。

(一)时间观念

时间是客观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之一,是物质形态交替的序列。时间具有客观性和可感知性,人的时间观念是对于客观时间的反映和认识。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对时间观念的认识深受儒道两家思想的影响。孔子主张克己复礼,他认为自己是信而好古,因此儒家文化历来重视历史,主张以史为鉴,借研究过去以指导现在和将来。道家思想认为,万事万物都出于道,经过生长变化之后又都复归于道。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中国人使用时间灵活性较强,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说,中国人对时间不是严格遵守,随意性较强。与东方人的时间观念不同,西方人认为时间是一条有始有终的直线。他们使用时间非常精确,做任何事都严格按照日程安排。如在美国、西欧商务活动应提前两个星期、甚至更长来安排好约会。日程安排对美国人、德国人和北欧人是神圣的。 由于观念的不同,中西方在商务活动中对时间的处理方式也不同。例如,西方商人在会晤中喜欢开门见山,直入主题,在会谈的过程中,他们喜欢集中精力,速战速决。西方人觉得时间是有始有终的,有强烈的紧缺意识,这种紧缺意识使西方人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对未来事情的计划和实现上。而中国人经商比较注重关系,通过宴请对手或非正式会晤等商业活动,慢慢和对方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二)空间观念

作为商务礼仪所讲的空间,是指人们在交往时,特别是个人与个人、个体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交往时,因彼此的关系不同,周围的环境不同,而无形中感到彼此间应保持的一种特定的距离。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博士将人际交往距离划分了四种区域。第一:亲密距离。这是人际交往中的最小间隔或几乎无间隔,即我们常说的亲密无间。就交往情境而言,亲密距离属于私下情境,只限于在情感上联系高度密切的人之间使用,在社交场合,两个人如此贴近,就不太雅观。第二:个人距离。这是人际间隔上稍有分寸感的距离,正好能相互亲切握手,友好交谈,这是与熟人交往的空间。人际交往中,亲密距离与个人距离通常都是在非正式社交情境中使用,在正式社交场合则使用社交距离。第三:社交距离。这已超出了亲密或熟人的人际关系,而是体现出一种社交性或礼节上的较正式关系。第四:公众距离。这是公开演说时演说者与听众所保持的距离。这是一个几乎能容纳一切人的门户开放的空间,这个空间的交往,大多是当众演讲之类。人际交往的空间距离不是固定不变的,它具有一定的伸缩性。西班牙人和阿拉伯人交谈会凑的很近,而对俄罗斯人来说意大利人交谈是过于靠近,拉美人交谈时几乎贴身。英国人与意大利人交谈时,意大利人不停的进攻,英国人不断的撤退。实际上他们交谈时都只不过是要占据对自己适当的,习惯的实际距离。在对个人空间的要求方面,中国人、日本人以至大多数亚洲人要比西方人小的多。这是因为不同的文化习俗的缘故,西方人看中宽松的氛围,崇尚个人自由和个人权利,而东方人的传统文化根深蒂固。通过以上比较,我们知道,只有了解交往中人们所需的自我空间及适当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