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总结报告少数民族与汉族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6-10-22  分类: 社会实践报告 手机版

篇一:少数民族问题的实践报告总结

少数民族问题的实践报告总结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广袤的国土上生活着56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长河中,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相互学习,相互依存,不可分离,共同创造了辉煌的中华文明。但是,当前的民族关系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和谐。最近几年,关于民族矛盾的话题上升为社会热点问题之一,我们针对此话题进行了一次实践活动。

为了获取汉族和少数民族同学对于民族问题的看法,我组在全校范围内进行了一项问卷调查,最终统计结果如下:

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去过的都喜欢

对民族问题的关注程度:一般

对许多少数民族特殊节日了解程度:一般 不关注

对祖国民族和谐发展的态度:很看好

少数民族和汉族的差异:不大

少数民族同学对自己民族的特殊节日了解程度:一般

少数民族同学对民族问题的关注程度:一般

少数名族同学对我国的民族政策了解程度:一般

在本校中还是汉族占大部分。

学校里的包括是少数民族的学生对民族问题的关注度都很低,有的人甚至不关注。

大家可能平时忙于学习,并不会去在意一些社会上发生的问题,老师对此的关注也很少。 自2008年西藏拉萨“3.14”事件和2009年新疆乌鲁木齐“7.5”事件发生之后,一些学者在报刊上发表文章,提出了许多新观点,有的则对一些现行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工作方法提出了质疑甚至否定。而一些学者在报刊上发表文章进行反驳,讨论或争论颇为热烈。一时间,本来相对平静的民族理论界顿时热闹起来。

除了这两个影响较大的事件,也时不时在发生一些小的民族之间的摩擦。

但是就算现在经常出现民族问题,大家对祖国的民族未来发展都还是很看好的。

基本上所有人都觉得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差异其实并不大,除了习俗有所不同,其他的都基本上是相同的。

很多去过少数民族居住处旅游的学生或者老师都表示很喜欢那里,想要再去一次,吸引他们的不仅是那里的美食和风景,还有那里的风土人情。

但是不关注并不代表没有发生。

中国还是一直在面临着各种民族问题。。

究其原因,可以总结出以下方面:

第一,民族间发展差距仍然比较严重。

第二,贫困问题突出。

第三,民族地区市场化进程缓慢。

虽然中国经济处于飞速发展阶段,但依然面临很多问题,民族方面一旦出现麻烦,势必火上浇油。过去这个问题没有爆发,但随着经济的增长,在贫富差距悬殊越来越大的情况下,民族问题也随之而来。

在以汉族同学为对象的教育中,近些年讲得最多的是中国人是“炎黄子孙”、“龙的传人”,中国文明是“华夏文明”,由政府出面组织“祭孔’等仪式。但是许多少数民族人士并不这么认为,他们并不认为自己是“炎黄子孙”。许多少数民族地区的汉族同胞进行教育时,全然不顾少数民族民众的感受,简单地把“中华民族”等同于“汉族”。而在对我国少数民族的教育中,又并没有特别突出“中华民族”的概念。这样不同的两类宣传教育,造成了民族差异的拉大,怎么会不出问题呢?对此,我国在教育上采取了措施。 这种措施就要淡化各少数民族的“民族”意识,强化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和国民意识、公民意识。我们真正认同的对象应当是“中华民族”,而不是各自所属的“汉族’、“蒙古族”等。对于56个“民族”这一层面的各个群体的认同,应该逐步消除彼此的差距,但是保留各自传统的文化认同,尊重各自不同的文化传统,包括语言、宗教和生活习俗,但是不要把这些“民族”单独分割开来。长期以来,政府在许多宣传活动中把汉族等同于中华民族,没有重视少数民族的感受,忽视他们的文化特殊性。而少数民族在政府的“民族”理论形成了具有隔阂的民族意识。这就是民族问题之所在,就在于我们把56个少数群体都认定为“民族”

在拉萨的“3·14”事件和乌鲁木齐“7·5”事件发生之后,有一些现象让大家十分忧虑。街头发生的打砸抢烧杀等暴力事件确实很血腥,也深深地伤害了各族间彼此的感情,不利于民族团结。但是同时我也发现,许多少数民族到内地后,感到被汉族社会所排斥,比如乘出租车、住旅店、乘飞机的安检等,都受到排斥和歧视,这是内地部分民众中汉族至上的表现。这种情绪让我非常担忧。实际上各少数民族对中华民族的产生和发展,对我们国家的建设事业,从历史到今天为止,都做了很大贡献。这种狭隘的情绪是不健康也是非常有害的,在少数民族中造成了很坏的影响。所以,我们确实需要反思。

民族团结是中华儿女共同的心愿,我们知道,国家统一、领土完整,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关系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任何分裂祖国的行经,都会遭到全国各族人民的反对,任何分裂国家的活动,都使中华民族更加紧密团结。 民族团结需要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建设。只要我们每一个人自觉平等对待各民族,中华民族就一定能够团结,拥有无穷的力量,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

篇二:民族理论与社会实践报告

民族理论与社会实践报告

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发展现状与困境

姓名:黄密

学号:10141032

院系:药学院

专业:药学

任课教师:

完成日期:2011-8-17

丹东满族文化事业发展与困境

摘要:满族民间传统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如:满族工艺、满族音乐、满族美术、满族歌舞、满族语言、满族剪纸、满族故事、满族歌曲、满族文字及满族风俗礼仪、满族传统节日等等,这些浩如烟海、博大灿烂的民间传统文化,是我们宝贵的文化财富,是满族世世代代的创造和积累。丹东满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自己民族的灿烂文化,是满族人民代代相传的文化财富。但是,在今天,体现丹东文化多样性的满族民间传统文化却受到了经济、社会发展和外来文化的巨大冲击和挑战。由于各级组织、文化团体和文化商人对民间传统文化的遗弃、淡忘和冷淡造成了满族民间传统文化载体正以很快的速度流失和消失。

关键词:丹东 满族 民俗文化 发展与困境 文化保护

一 丹东概况

丹东,是一个以工业、商贸、物流、旅游为主体的沿江沿海沿边城市,是一个国家级边境经济合作区,是中国最大最美的边境城市。是中国也是亚洲唯一一个,同时拥有边境口岸,机场,高铁、河港、海港、高速公路的城市。丹东也是满族聚居的地区,丹东满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自己民族的灿烂文化,是满族人民代代相传的文化财富。在今天,体现丹东文化多样性的满族民间传统文化却受到了经济、社会发展和外来文化的巨大冲击和挑战。由于各级组织、文化团体和文化商人对民间传统文化的遗弃、淡忘和冷淡造成了满族民间传统文化载体正以很快的速度流失和消失。为了打造“中国最美丽的边境城市——辽宁·丹东”城市名片,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的需求,大力推进体现先进文化,具有丹东特色的文化建设,为经济跨越式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对丹东满族民间传统文化的抢救、传承与创新已迫在眉睫。

二 丹东满族民俗文化

丹东满族剪纸——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

满族是丹东市人数众多、历史影响最为显赫的少数民族之一,满族文化已经渗透到丹东百姓生活的各个角落。剪纸作为满族传统文化中一个重要部分, 2008年被列入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丹东满族剪纸这朵历史悠久的民间艺术奇葩再次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由树皮到纸张的演变

满族剪纸由来已久,相传早在16世纪,女真人就已经有了剪纸,那时的剪纸材料多为树皮、动物皮、树叶、麻布等,图案也较为粗犷和简单。据有关资料记载,丹东满族剪纸最早产生于明朝末年。在一些祭祀和节庆活动中,满族妇女常常用树皮、动物皮等剪一些图案,张贴在活动现场,以此烘托祭祀和节日气氛。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纸张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满族剪纸的材质也被 “新材料”所取代,剪纸的装饰性不断增强。每当逢年过节时,勤劳的满族妇女们便会用纸剪出各种福字、寿字、喜字、花卉、鸟兽、人物等贴在窗户上、屋檐下,单调的农家小院一下子因为这些大红剪纸而生动、喜庆起来。除此之外,剪纸在衣着方面也得以应用,许多鞋底、帽子、衣服、刺绣等的制作都是先以剪纸作为参考依据的。

相传到如今

满族剪纸是一种口传文化,我市最传统的满族剪纸多数也由家族长辈们口传心授传承下来。在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目前确定的满族剪纸传承人有:东港市孤山镇的董宝君、新农镇的刘和秀、宽甸满族自治县宽甸镇的曾雪艳、青山沟镇的孙丹,他们大多也是从自已的长辈那里学到的剪纸技艺。传统满族剪纸风格粗犷,技法简洁,造型古朴,民族特点浓烈,随着满、汉经济生活的交流,满族剪纸在传承发展过程中也受到汉族文化的影响,工艺上开始追求精致和细腻。

满族剪纸的题材多以古代流传的神话传说为主,民族文化色彩十分强烈。如着名剪纸作品《布库里雍顺的传说》,讲述的就是一个与满族起源有关的美丽传说,着名满族剪纸《嬷嬷人儿》则十分清晰地表露了满族人们对嬷嬷神的崇敬。《风情丹东》里记载,满族发源于长白山,先人信奉萨满教,认为万物有灵,对天地顶礼膜拜,对许多动、植物都视之为神。可能是由于这个原因,满族人也往往会将这一类的剪纸作为吉祥物贴在墙上。这样一来,我们常见的诸如狗、龟、鹊、鹿、熊、蟒、鹰等此类动物出现在丹东满族剪纸中也就不足为怪了。更让人称奇的是,在满族剪纸中,几乎每一种崇拜都有一个相关的神话传说,如《乌鸦救罕王》、《黄犬救主》分别造就了满族人们对乌鸦和狗的崇拜。

满族人的性格向来以粗犷与豪放着称,然而满族文化却具有一定的浪漫色彩,在满族剪纸中也不乏有一些如《人参姑娘》、《白山狩猎》、《姐妹易容》等家喻户晓的童话故事。其中,流传最广的数《人参姑娘》,它讲述了一个勤劳勇敢的农村砍柴郎与善良的人参姑娘结为夫妻的神话爱情故事,成为民间广为传诵的爱情佳话。

丹东市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区,满汉文化互相交流,互相影响,两个民族的文化相融也对剪纸工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代表我市剪纸艺术的现代剪纸艺人蔡雅新、王中朝等,他们的剪纸作品无不融合了满、汉族民间剪纸的特点,开创了独具风格的丹东现代剪纸。满族剪纸已不单纯是满族人剪满族的作品。

丹东满族婚俗

丹东地区满族先民的婚嫁风俗与其它兄弟民族有些不同。在婚姻的选择上,满族先民“不计其品位之高下”, “一时之贫富”。后来,受汉族影响,逐渐讲究门当户对,以免“以高就下,人多耻之”。

满族人在嫁娶年龄上,过去多在十七岁以上,方能嫁娶。谱书中记载:“宜确准婚律,不得过早”,待年十七八,乃成婚礼”。

满族婚娶旧俗较多,其中主要的有:问门户:满族女长大,开始聘婚,但婚姻不自主,完全由家长包办。先是“年老为媒”,或“亲友作伐”,议定婚姻。由男方托人到女方家说亲,女家如有意,方可开列某旗某佐领下人及三代情况,还要写清地址、功名、职业、属象、生辰八字等,这叫“门户贴”。由媒人转交,男先于女,两家借此了解对方家世等情况,其贴必压置于家奉灶神前三日,这是古礼中问名之义,谓之“问门户”。

合婚:“相看”后,如双方同意,便开写生辰等情况,双方还要问卜确认属上中下何等

婚姻,并有无妨克翁姑父母之相,这叫“合婚”。

男家送聘礼至女家时,女家受之并将手饰等物品陈于祖先位前,两亲翁并跑,以盅斟酒互相递换,然后醮祭,表示两家正式定婚成为亲家,亦有在订亲宴上,两亲翁于席间行换盅仪式的。

响棚:男方家这天要杀猪,在室外搭喜棚、锅灶,并开始接待远方亲友,房左侧还搭一个喇叭棚子,吹打起来,以使四邻能知道这家开始操办喜事,称谓“响棚”。

迎亲:婚礼正日,男家备喜轿彩车,新郎骑马及父率本家亲族、傧相、吹鼓手、仪仗等前往下墅迎新娘。在出发前还要“亮轿”,去时不空轿,轿里坐一小男孩叫“压轿”。迎新队伍的人数必须是单数,以便回来时加上新娘成双成对,以示吉利。

射三箭:新娘未下轿时,新郎于院内要连射三箭。弓、箭由司仪递与新郎,射毕再由其接过。新郎搭上弓,向天射一支。司仪唱:“一射天狼!”向地射一支,司仪唱:“二射地妖!”向轿前射一支,司仪唱:“三射红煞!”所用之箭为无镟者,以免意外。

开脸:坐帐时要开脸,也有的在拜完天地后开脸。又称“绞脸”。由一全科女人,用新镊子和五色彩丝线为新娘拔去脸上的汗毛,同时开齐额发和鬓角,以标志此女已是成婚之人。揭盖头:辰时,吹鼓手又开始吹打,鞭炮齐鸣,由新郎家的长辈全科女人端来红糖水,让新娘子喝下,意味着以后“嘴甜”。还把鸡蛋煮熟,剥掉皮,给新娘子擦脸,意味着新娘子脸上今后不生麻子。之后,叫新郎上前,以秤杆或马鞭子将新娘“盖头”挑下,抛于屋顶或帐篷顶。新郎揭盖头后,立即用手抚发,象征“结发夫妻”。此时新郎新娘才能互相看到对方的模样。现在农村揭盖头的仪式仅是一种形式。

回门:结婚的第三天,新娘要领新郎回娘家,这叫“回门”。“回门”之前,头天晚上要倒“宝瓶”。此时新婚夫妇对坐炕上,以手拉衣服成兜状,由亲友家中一年长妇女将婚礼时新娘所抱“宝瓶”取来,向两个衣襟内左右各倒三下,接连三次,同时口念“一倒金、二倒银、三倒儿女一大群”为祝愿之词。倒毕,以瓶内原装之“金银米”熬粥,称“金银米粥”,新婚夫妻食之。“回门”时,凡打下墅的,要回去看望房东,不打下墅的直接回娘家。在时间上,回门必须带日头走,带日头回,不能起早贪晚。新郎要带上四合礼品,以示对岳父岳母的敬重。

到了第七天,新娘还要回趟娘家,可以住一宿,叫做“接七送八”。

到了一个月,新娘要回娘家住一个月,这叫“住对月”。从娘家回来要给婆家每人带一双新布鞋。

丰富多彩的满族饮食文化

满洲饽饽:满洲饽饽是满族的传统食品。流行于东北等地。满族人民把馒头、包子等面食统称为饽饽。其式样繁多。主要有以下几种:黄米饽饽:用黄粘米加配料制成。随制作的季节和所加配料不同,分豆面饽饽(春天,将黄米磨成面,加豆面蒸制而成)、椴叶饽饽(夏天,“椴”是一种乔木,叶大似木槿,卵形,叶清香。椴叶饽饽的做法是用粘米面和成面团,擀成如包饺子样的面皮,包上小豆馅,再用椴叶裹上,上笼屉蒸熟即成。还有苏叶饽饽,做法同椴叶饽饽,只是用苏子叶代替椴叶)、粘糕饽饽(秋天,用黄米面夹豆泥蒸熟而成)。

馓子:用荞面或粘高梁粉和面,揉搓成细条状,放笼屉上蒸或者用油煎、炸,熟后,拌卤酱成汤,入口筋道好吃。满族祭祀时,常供馓子。

打糕:以粘高梁、大小黄米、江米的粘性体物为原料,把米上屉蒸熟成粘饭,取出淋上清水,放在打糕石上用木榔头捶打成团面。做时须撒拌熟黄豆粉,即可揉制成各式各样的饼类。吃时,蘸糖与蜂蜜食用,十分可口。

淋浆糕:将粘高梁面、江米面、黄米面搅拌均匀后,舀在布袋中,使淋成的汁滴在容器里,淋好后,上笼屉蒸熟,切成方块或菱形块即可食用。其质地细腻、松软,味道香甜。

洒糕:粘米面为原料。将屉放到锅上,按屉面大小,先洒上一层小豆,然后撒上一层粘米面,蒸熟后再撒第二层。如此反复,一直撒到与屉帮大体相同的高度为止,最上面再铺上一层小豆。待此层小豆蒸熟,糕便做得,其味甘美香细。

萨其玛:驰名全国的满族糕点,其前身是搓条饽饽。做法与打糕大体同,即把蒸熟的米饭放在打糕石上用木锤反复打成面团,之后蘸熟黄豆面搓拉成条形,油炸后切成块,洒上一层熟黄豆面或白糖即成。此外,还有金丝糕、太阳糕、凉糕、驴打滚等。

满汉全席:满汉全席可以说是满族文化的集中体现,满汉全席是享誉中外的清代宫廷宴席。因集满、汉两族烹调技艺精华于一席而得名。据说始于乾隆年间,主要采用满族的烧、烤、蒸和汉族的炸、炒等烹饪方法,大量名菜、名点兼收并蓄。全席菜式多达200多款,其中热菜134道,冷拼48道,以及数十种各式点心。原料多为各地贡品,有山珍、海味、珍禽、异兽、鲜蔬、名果等,取精用宏,争奇斗胜。餐具亦十分讲究,以金杯、银盘、玉盏、象牙筷等珍品为主。辛亥革命以后已大为减化。

别具一格的服饰文化:旗袍

由于寒冷的生活环境和射猎生活的需要,过去满族人无论男女,均多穿“马蹄袖”袍褂。努尔哈赤建立八旗制度以后,它成为“旗人”的装束,所以后来人们就叫它“旗袍”(满语称“衣介”)。

旗袍有单、棉、皮之分。清初,其式样一般是无领、大襟、束腰、左衽、四面开衩。穿着既合体,又有利于骑马奔射。出猎时,还可将干粮等装进前襟。这种旗袍有两个比较突出的特点,一个是无领。努尔哈赤为统一衣冠,曾厘定衣冠制,规定“凡朝服,俱用披肩领,平居只有袍”。即常服不能带领子,只有入朝时穿的朝服方可加上形似披肩的大领;二是在窄小的袖口处还接有一截上长下短的半月形袖头,形似马蹄,俗称“马蹄袖”。平时绾起来,冬季行猎或作战时放下,使之罩住手背,既起到了类似手套的保暖作用,又不影响拉弓射箭,故又称之为“箭袖”(满语称之为“哇哈”)。满族入主中原以后,“放哇哈”成为清朝礼节中的一个规定动作,官员入朝谒见皇上或其他王公大臣,都得先将马蹄袖弹下,然后再两手伏地跪拜行礼。

旗袍的外面还习惯套一件圆领、身长及脐、袖长及肘的短褂。因这种短褂最初是骑射时穿的,既便于骑马,又能抵御风寒,故名“马褂儿”。清初,马褂儿是八旗士兵的“军装”,后来民间也渐渐流行,具有了礼服的性质,式样、面料也更加繁多。

满族入关以后,由于受汉族“大领大袖”服饰的影响,其式样开始发生变化。箭袖变成了喇叭袖,四面开衩变成了左右两侧开衩,下摆由宽大变为收敛。传统的箭袖袍已由常服变为礼服,只有官员入朝、一般旗人外出时才穿着。嘉庆、道光以后,箭袖袍越来越少。到了20世纪30年代,古老的箭袖袍已完全被直筒式的宽襟大袖长袍所取代。40年代以后,由于受新式服装潮流的影响,男式旗袍基本被淘汰,女式旗袍又由宽袖变成窄袖,直筒变成紧身贴腰,下摆回收,长及踝骨,变得更加爽身合体。并且逐渐成为满、汉等民族妇女通用的服装款式之一,至今仍深受人们的喜爱。

丹东满族语言

辽东是满族人兴盛的地方,俗称龙兴之地。随着时代的更迭,而今在咱们丹东这个地方,满族人口才四十多万,而这四十多万还是户口统计,要是扣除前些年凤城和宽甸为了变成满族自治县而人为变更的民族,我估计真正的满族人,可能二十万不到。仅仅占咱们丹东总人口的十二分之一,百分之十都不到。再加上解放以后这些年,满族的语言文化基本上就汉化了,满族话在咱们丹东还真就留下不多。据说丹东还有会说满族话的人还有六七个。 满族话消失了,但是在老百姓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农村,满族人聚居的地方还能多少听到一点满族话。茶余饭后,走到哪儿能听到几句和几个单词的满族话,其实也有点意思。大概这就是一个民族留给后人的一点记忆吧。

满族人,尤其是老人说年轻人不注重小节,做事没有章法,一般就用“啦啦乎乎”这个词,“你看你干点什么都啦啦乎乎地!”,这是满族话的一个词。一般都是说的比较重的时候用这个词,都是长辈说晚辈,上级说下级。

满族语管“说话”叫“嘞嘞”(lielie),这话现在也有使用的,不过一般用的时候都是

贬义,“胡嘞嘞”、“瞎嘞嘞”、“一天到晚就知道嘞嘞,一点正事不干”和臭白话差不多。

今天还在用的满族话里面,最有意思的是“各央”、“央各”和“各色”。这三个词都是满族女性的专用语言,如今也都还挺常用,不是丹东这块的人,一般都听不明白。丹东,尤其是凤城和宽甸农村的女孩都很愿意说“各央”,“你真各央人”、“这事成的各央人了”、“各央死人了”,这个各央大概和烦人、讨厌、恶心等差不多,对不同的人说意思不一样,有的时候是真“各央”,真讨厌,有的时候确实一种“表达喜欢的代名词”,很多女孩愿意说自己的朋友“你怎么那么各央人啊!”其实本意是喜欢。而“央各”很多人就更听不懂了,意思是央求,一般也是女孩说的话,女孩和父母说,主要是和父亲说话,女孩和哥哥说话,一般都是“央各”,大概是赖赖唧唧说话的意思,总是有所求的意思,常常是拉着哥哥的衣襟,一边拉着一边“央各”。当然了现在孩子和父母说话,尤其是女孩和父母说话再也不用“央各”了,都是命令。“各色”相对用的多点,主要是女性的长辈说自己女性的晚辈,“这个姑娘成的“各色”了”,意思是“和别人不一样,不好管理”。老人对不听话和有逐渐的女孩愿意用“各色”,“这孩子太“各色”了”。

满族话对人的评价有两个词今天还比较常见“唰溜”和“忒嘞”(tele)。满族老年人评价一个年轻人干活手法好,干的又快又好,就说“这小伙子不白给,干活唰溜,带架!”。意思是说这个人不简单,干活又快友好,比较像样。而要是评价一个人干活不利索,就用“忒嘞”,“这活干的,太忒嘞!”,也有说“这个人干点什么都忒忒嘞嘞地!”,就是说一个不利索。

最近这些年凤城农村有个词慢慢地随着二人转的流行,也能被城里人听懂了,那就是“着笑”(zhaoxiao),和可笑是一个意思。满族人“真着笑”、“成地着笑了!” 、“这地蹦子跳的成地着笑了!”(地蹦子,类似于二人转的东北小戏)。

现在人能听懂的满族话还有“嘎肢窝”、“卡巴裆”等表示人肢体的词汇。

满族人还有很多口头语在生活中常见,看红楼梦我有一种感觉,就像到了宽甸和凤城的大山沟里和那里的老满族人说话一样,非常亲切。所以我非常愿意看,尤其是刘姥姥三次到贾府的故事更能表现满族话的味道。这里面有几个满族话最典型的字,你整懂了,说起来就有意思了。比如说“一奶同胞”的胞(bao),而满族人一般说胞(pao),一奶同胞(pao),听着很有意思。扔(reng)满族人常常说扔(leng)。这些不是满族方言,而是地狱发音的不同,但是听着也很有意思。

三 保护和发展

就目前的文化形式和社会环境来看,丹东满族文化保护传承任重道远。

对于丹东满族剪纸,有专家学者称,满族剪纸蕴涵了十分丰富的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是研究民族文化和习俗的“活化石”。然而,在那些剪纸艺人中,即便是在满族剪纸的传承人中,也有部分人并不了解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什么是知识产权,更不用说去保护自己作品的知识产权。就像剪纸艺人曾雪艳一样,她的剪纸并无固定题材和内容,看到的想到的,信手拈来,从不认为自己剪出来的作品有多么大的实际意义。剪纸艺人孙丹也告诉记者,自己的大部分作品连名字都没有就赠给他人了,剪纸多年,只有小部分作品还留在身边。随着时代的变革,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文化生活也日渐丰富,在人们的内心深处,具有现代意识的审美需求逐步淡化了传统的民俗观念。如今,根植于民间的丹东满族剪纸的传承还是以家族中长辈们对晚辈的传授为主,而年轻一代关注和学习剪纸工艺的人越来越少。如不及时抢救,银杏树一般珍贵的丹东满族剪纸将被人们逐渐淡忘,这不能不让人们对满族剪纸后继乏人的现状担忧。

篇三: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和谐社区建设

——以湖南省洞口县和谐社区建设为例

姓名

学号

院系

年级

专 业

任课教师

正文:和谐社区建设

摘要

自从“和谐”一词提出后,一浪高过一浪,成为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主旋律。

回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了执政能力的五大任务,其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的执政能力。此后,全国各地都在积极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祖国的和谐社会建设添砖添瓦。

洞口县位于湖南西南部,雪峰山东麓,资水上游,历史上曾是“西控云贵,东制长衡”的军事要地。全县区域面积2200平方公里,辖22个乡镇、1个管理区,565个行政村、25个社区,总人口83万,以汉族为主,有瑶、苗、回等15个少数民族(其中少数民族乡3个)

我们在洞口县做了社会调查,特别是对少数民族的调查。从经济、文化、群众素质等几个方面,我们发现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区的必要性。

关键词:和谐,社区,少数民族,洞口县

一、和谐社区建设

和谐社区建设是指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把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各个社会群体和谐相处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建设和谐社区具体目标:民主法治健全。全面加强社区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基层民主法制建设,推进社区基层民主政治,健全基层民主自治组织,使社区居民在社区事务中能够依法当家作主;基本社保均衡。进一步完善城市社会保障体系,逐步扩大社会保障范围,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切实保障各方面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使更多的群众都能享受到改革与发展的成果;公共服务完善。进一步调整公共资源配置,加强社区五大服务网络建设,拓宽服务领域,改善服务质量,为群众提供便捷的服务;社会安全稳定。不断健全社区群防群治网络,坚持人防、技防相结合,完善安全防范体系,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与服务,使社区安定祥和,社会秩序井然,广大居民安居乐业;生态环境良好。切实搞好绿化美化、垃圾与污水处理,提高市民的公德意识、环保意识,使群众养成节约、环保、卫生的良好习惯;邻里互助友爱。邻里和睦相处,互敬互爱,守望相助,形成 遵纪守法、文明礼貌、尊老爱幼的良好社会风尚。

我和同学走在洞口县的路上,发现了几年来这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管是从环境还是经济发展还是人民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来说,这都是一次巨变。

洞口县民政局的工作人员还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以助我们完成调查。

洞口县这里的的少数民族众多,有维吾尔族、苗族、土家族、瑶族、蒙古族等等,我们向当地的居民询问为什么这边发展的这么快,他们连声道来,说党的政策好,新农村

社会实践总结报告少数民族与汉族

建设特别是新型社区建设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城乡面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市民素质有了极大提高,为实现“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夯实了基础。农村新型社区“上为政府分忧,下为百姓解愁”,在构建和谐社区方面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实现了村务职能的转变,加强了基层政权建设。随着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城乡一体化步伐的不断加快,村委会和地方政府的职能正在由行政型加速向服务型转化。同时,在农村改革与发展中,农村矛盾也日益显露,特别是宅基地、农民保障问题等等,如果解决不好,矛盾容易激化。这些问题很多,光靠传统的村务型管理已很难适从,为此,必须转变管理方式。双联村率先建设新型社区后体会很深,通过社区组织,行政管理职能下移,服务触角延伸到社区,让“社区人”不用走冤枉路,在家门口就能办到心想的事,及时、有效地调解了许多民间矛盾。同时,新型社区开放式的管理,吸收了更多居民参与村级事务,提高了村民民主自治积极性。

2.加快了城乡一体化进程,改善了农村投资环境。农村城市化、农民市民化是世代农民梦寐以求的愿望,也是提高农村人居质量的必然途径。以往农村在发展中,宅基地规划起点较低,村庄布局混乱,土地资源大量浪费。我镇双联、蔬菜、平梅等村提早决策,较早规划。通过社区建设,使传统农村散居式的生活率先走向集中式的小区生活,人居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享受到了城里人享受的人居生活。近二年来,我镇在社区建设中投入资金达3800多万元,通过社区、小区化联动建设,半数村面貌有了很大改观,投资环境也得到了很大改善。地势比较偏僻的花古、青山、王家等村,原来都是经济薄弱村,村容村貌十分落后,近年来,通过加快社区建设,重新规划工业经济与社会事业的建设布局,村容村貌、投资环境焕然一新,村级可用资金都将从原来的几十万元,到今年底增加120万元至180万元。

3.提高了市民素质,营造了奋发向上氛围。在建设新型社区中,我县把创建文明社区、绿色园林社区、诚信社区、健康社区等创建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把改善人居环境同提高市民素质结合起来,通过社区志愿者、社区居民自发活动,社区有组织活动,广泛开展群众性文明创建活动,营造了健康向上的文明新风。有关部门与社区共同组织开展“文化、道德、卫生、法律、科技”进社区系列活动,利用画廊、早市、文化演出、村民组长会议、党员会议、征文等各种形式,大力开展新时期农村政策,科技增收、公民道德建设、党员先进性、“八荣八耻”等内容的宣传教育,气氛十分浓烈。

二、少数民族地区建设和谐社区存在的问题

而洞口县少数民族地区和谐社区建设工作虽然取得明显的成效,但与全县其他地区相比较,建设仍相当缓慢,我县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面临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其中以经济方面的问题较为严重。

一、

农民整体素质较低,不能适应农业产业化的要求。现在的农村,有百分之六十左右具有一定文化基础和劳动技能的青壮劳动力都外出打工,留守村中大部分是老、弱、病、残、妇、幼,这部分人整体素质偏低,思想观念陈旧,习惯于传统农业,对效益农业接受程度低。目前各村效益农业虽有所发展,但规模较小,技术含量不高,而且随着扶持效益农业补助资金的减少,效益农业发展的步伐将会减慢,这些严重影响了农业产业化的进一步提升。

二、

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村级组织战斗力不强。少数民族村级集体基本上无经济收入,村级集体经济主要依靠帮扶单位给予解决,大多是“空壳村”,而且基本上没有税源,乡财政运行相对困难。乡村两级自身建设资金投入严重不足,村公益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增大。同时,随着各村劳动力外出的增多,在家党员年龄偏大,发展新党员后备力量不足,造成村党组织相对薄弱,缺少致富奔小康的带头人。

三、

农业生产经营规模过小,生产效率低。目前我县少数民族村人均耕地仅有0.65亩,加上

农户生产经营地块零碎、分散,难以形成规模效益。这不仅给科技推广、灌溉、排涝、病虫害防治、土地开发等带来了很大困难,而且农业生产相对成本高。同时由于缺少投入,管理粗放,组织化程度低,导致生产效率低下,直接影响了村民的收入。

四、

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近年来,虽然各方面对少数民族村建设加大了资金投入,但一些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仍然比较落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

由于地理环境制约,我乡村居分散,难以形成集聚效应,导致第三产业缺少发展空间,农村城镇化进程缓慢。

三、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和谐社区建设的对策思考

1、进一步转变少数民族的思想

民族群众的思想观念。思想保守,观念陈旧,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这是制约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一大障碍,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可以焕发出摆脱落后的巨大动力。为此,要想摆脱落后愚昧,建设和谐社区,改变落后的思想观念至关重要。政府在加大对少数民族群众帮资金、帮技术的工作力度的同时,要不断提高广大群众的思想意识和科学素质,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群众的“造血”功能,进一步激活农民群众要求和谐社会的强烈愿望。

2、发挥区域优势,大力发展民族特色产业。

发展旅游业既能发挥欠发达地区的资源优势,又符合欠发达地区保护资源和环境的要求,还能大量增加就业岗位。少数民族村要充分利用处在小冀镇的京华园景区,大力发展生态旅游,观光农业和民族风情游,同时大力培植生态经济,发展绿色食品产业,着力抓好现有形成的畜牧业、蔬菜、水果林等特色农业示范基地的后期管理和综合开发,加大对肉兔养殖和本地鸡养殖的扶持力度,推动肉兔产业和本地鸡养殖上规模、上档次,提升产业层次。加强生态公益林建设,保护山区原有的天蓝、水清、山绿、环境优美的面貌,使之集生产、生活和生态于一体,充分展示农业示范、农业观赏、休闲等多种功能,推进旅游富民。

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确实改善少数民族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继续帮助少数民族群众进一步加大中心村的基础设施建设,结合村庄整治,加大改水改厕力度,改善居住条件,增加居民提高文化素养途径。通过异地脱贫,政策鼓励等措施,引导其他少数民族村民向中心村和中心城镇集聚,推进城镇化建设。通过政府扶持,动员和组织农民修建小水库、山塘等小型水利工程,加快民族地区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抗灾能力。不断改善医疗卫生条件,解决民族地区缺医少药和群众看病难的问题,积极稳妥地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行大病统筹,杜绝因病致贫。把少数民族地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

谐,各个社会群体和谐相处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