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报材料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报告 > 申报材料 > 列表页

文化特色建设示范镇申报材料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6-10-07  分类: 申报材料 手机版

篇一:接山镇关于申报省级文化特色建设示范镇的材料

接山镇关于省级文化特色建设示范镇的

申报材料

接山镇共有52个行政村,6.5万人,12.8万亩耕地,区域面积150平方公里,2014年度财政收入4246万元。接山镇位于东平县东部,与肥城接壤,距泰安市60公里,331省道从境内穿过,境内有丁接路、鄣王路、龙蔴路、接黄路、象山路、滨河大道贯穿境内,交通便利。接山镇是山、丘陵、平原各占三分之一,物质丰富。接山镇南临大汶河,汇河从境内穿过,水利资源丰富,接山镇区域内文化资源雄厚,有鄣国、古遂国遗址,传统村落呈星状分布与境内,古民居保存良好,一一五师东进支队司令部办公室旧址和香山战斗遗址分别位于境内常庄村、徐坦村,接山镇文物古迹众多。

一、接山镇扎实有效的开展乡村文明行动。

1、以泰东路形象提升工程为重点,强化交通沿线环境整治。投资300多万元,对泰东路沿线进行整体形象提升,主要是镇驻地、鄣城村两侧实施绿化带、人行道改造,安装路灯,镇驻地、鄣城、席桥、接山等村文化广场建设,镇政府开放式办公场所改造,镇驻地排水沟改造,沿线村内沿路街道硬化、绿化、排水沟建设等工作,有力的提升了沿线整体形象。

2、以清理农村“四堆”为工作重点,强化村内环境卫生整治。以实施“人人动手、清洁家园”为抓手,借助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各村以清理“四堆”为重点,充分调动党员干部群众参与村庄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全员行动的氛围。以沿泰东路、鄣王路、丁接路、龙麻路、

接黄路沿线村庄为主线,把大街小巷内的柴草堆、粪堆、垃圾堆、建筑垃圾进行彻底清理,尤其对进村主要道路、环村路、硬化了的道路为清理重点。

3、以推广“边角经济”为重点,强化村庄绿化力度。围绕村集体增收和群众增收,借助“边角经济”的经验,各村抓住春季绿化有利时机,采取多种方式,选择适宜苗株,广泛进行植树进行绿化。

4、加快文体小广场建设速度,落实文化惠民工程。目前,接山镇52个行政建起57处文化广场,配备体育健身器材的村有40个村45处,有12个村已建好小广场。同时,各村培养一名文化带头人,以文化大院、农家书屋、文体小广场等设施为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体活动,目前,接山镇有庄户剧团3个,广场舞队伍24支,实现了文化共享。

5、以文明一条街创建为基础,扎实开展“四德”工程建设。接山镇各村选一条村内主要街道作为文明一条街建设,制作了以村规民约、十大不文明行为、我的中国梦、新二十四孝图、文明宣传栏、科普宣传栏、志愿者服务、村务财务公开栏为主的宣传版面。各村建起了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等群众组织;通过“美在接山 感动齐鲁”活动的开展,选树一批各类典型,各村都评选出了“四德”人物,制作了版面在村内显著位置进行宣传;同时,积极开展“和谐家庭”、“好婆媳、好妯娌”、“五好家庭”、“文明诚信户”评选等群众性文明风尚创建活动,营造了“人人遵守公约规范,处处树立文明新风”的浓厚氛围。

6、以建立保洁长效机制,强力推进乡村环卫一体化建设。接山镇环卫一体化工作以健全各村保洁机制、成立保洁

队伍、垃圾池建设、建立垃圾处理中转站为工作重点。接山镇共有保洁队伍53支,保洁人员195人。各村在主要街道集中、定点建设了垃圾池,安放了垃圾桶,全镇共建垃圾池156个,安放垃圾桶151个。镇成立了6人的保洁队伍,购买了垃圾清运车,总投资70多万元建设了垃圾处理中转站。

2014年接山镇被命名为泰安市“乡村文明行动”建设先进单位;市“四德”工程建设先进单位;山东省旅游强乡镇;山东省生态建设先进单位。

二、接山镇传统文化别具特色,底蕴丰厚。

接山镇因所处的地理位置、自然特色,文化遗迹、传统村落和古民居众多,呈星状分布于境内,传统文化底蕴深厚。接山镇物质文化在鲁西一代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保存较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丰富,传播范围广,影响较大,不但是地方特色文化“东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于我国古代建筑史尤其是民居研究以及当地民风民俗研究都具有较高的历史参考价值。

1、古国遗址。接山镇境内有两大古国遗址,分别是位于鄣城村的春秋战国时期的鄣国遗址和位于上遂城村的距今有三千年历史的古遂国遗址,在当地至今流传着古鄣国和古遂国的民间传说。这处古国遗址对考究东平具历史和科学价值,给接山镇历史文化添上了浓厚的一笔,显示出接山镇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2、戴村坝。在接山境内,大汶河与大清河交界处矗立着有素有江北都江郾之称的戴村坝,戴村坝建于明朝初期,距今有600多年历史,戴村坝其水利设施功能造福汶水两岸人民,也给其带来独特的自然风貌,成为东平十大旅游景点。

戴村坝于2014年成功申请世界自然物质文化遗产。

3、接驾坊,位于接山镇滨河大道与泰东路口处,是接山镇标志性文化建筑,给接山文化旅游带来亮丽的一道风景。据《东平州志》记载,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宋真宗东封泰山,途径东平,地方官员在此接驾,此后当地政府在此建起此接驾坊,接驾坊于2010年进行重建。接驾坊也是泰安方向游客来东平旅游“双线串珠”的起始点。

4、接山镇传统文化村落和古民居。接山镇境内传统文化村落和古民居众多,从大汶河北岸向北依次分布着前口头、鄣城、苍邱、常庄、尹山庄、山神庙、蔴子峪、尹山庄、上遂城、朝阳庄、中套等十余处传统文化村落和古民居。2014年接山镇结合“乡村记忆”工程,申报了镇和村8处传统文化古村落。其中常庄、中套被命名为省级传统文化村落,在大众日报、泰安日报、泰山晚报、今日东平、东平电视台等媒体进行了报道。下面重点介绍几处传统文化村落和古民居。

前口头传统文化村落和古民居,它位于大汶河北岸,具有独特的历史、地理、自然风貌,形成于元明时期,村内至今分布着栗氏大院、解元府、戴家楼、栗氏两兄弟院、栗氏劣绅院、栗家家庙和一些清、民国、文革时期的古民居、民房。其中,戴家楼,现保存两层,据村中老人讲,戴姓在老村中心建起七层高的楼,当地谚语:“先有戴家楼,后有扁担沟”,意思是当时站在戴家楼上看大汶河,只有一扁担宽,说明村的历史悠久。解元府,是该村清解元栗文英的府邸,光绪年间考中解元,当职于济南常山府,现保存良好,其孙居住。

苍邱传统文化村落和古民居,据说东汉时的东平王刘苍驾崩后,安葬于此,故以“苍邱”命名,沿用至今。以“樊家大院”、“李家大院”为代表的古民居,其中清代樊家大院原为三进院落,现存前堂和后楼等建筑5栋,总面积290平方米。李家大院有300多年历史,现存东西厢房、大门及门等,其建筑结构多以青石为地基,墙体外包青砖内加土坯,顶是木与瓦结构,地基多高50至1米多,主房多高出配房,村居多是四合院结构。

常庄传统文化古村落和古民居,分布着常庄寨、颜氏大街南院和北院老宅、大圈门、窟窿门、保险楼、复圣庙、72胡同等明、清、民国、文革时期的具有鲁西建筑风格的古民居,以及庄北颜家林、庄南赵家林等现今仍保持着原有风貌。其建筑材料取自当地的青石,配以青砖、木,结构浑然一体,独具匠心。其中最有名气的是颜家家庙,即复圣庙,建于明朝早期,现存三间正殿,因“复圣庙”还有一段流传至今着钦差拜庙的故事,明朝后期,东平有一知府,听说常庄南门为八字门,即认为有反意,命人勘实上书皇上,皇上即命饮差巡查结案,这一日行至蓆桥村,探听常庄之事,有一老者向饮差说道:“常庄虽修八字门,原有圣人庄中存。”饮差忙问缘由,方知常庄有“复圣庙”(颜回庙)。即步行至常庄,三拜九叩至庙赡仰。知原是州官枉奏,回京复命,并弹劾其;常庄村内还有一处抗战时期历史文化遗址,即一一五师东进支队司令部办公室遗址,在抗日战争时期,一一五师东进支队在陆房战役后,东进支队指挥司令部设在该村颜景润家,故称“窟窿门”,一一五师在此总结陆房战役的经验和教训,对干部进行整顿,并在此休养和扩充队伍。因传统文化村落

篇二:市“十佳乡镇文化站”评选活动事迹申报材料

市“十佳乡镇文化站”评选活动事迹申报材料

胡庄镇地处高港区东南角,是黄桥革命老区经济基础薄弱乡镇之一。北与姜堰接壤,东临新街镇,西靠宣堡镇,全镇下辖16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镇域面积58平方公里,人口5.1万人。随着经济的发展,我镇的文化、教育、体育和卫生事业均有了很大的发展,现有老年活动室,社会福利院、图书室、村村设有篮球场、健身器材等体育娱乐设施齐全,全镇共有初中2所,小学2所,在校学生5680多人。有民营幼儿园1个,,敬老院1座,中心医院2所,设施和文化活动场所较为完善。我镇先后荣获“江苏省群众文化先进乡镇”、“江苏省体育先进乡镇”、“泰州市新型示范小城镇”、“泰州环境优美乡镇”、“泰州市安全文明乡镇”等荣誉称号。

近年来,我镇以大力发展群众文化为切入点,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经济建设和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积极探索和研究本镇文化活动特色,开创创新,大力发展公益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切实加强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规范培育文化市场,繁荣文艺创作;坚持寓教于文,寓教于艺,寓教于乐,培养群众崇高思想、美好心灵、纯洁情操、高尚人品,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提高全镇人民的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为全镇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思想保障和精神动力。2008年被省文化厅表彰为先进文化站,我镇创作组织的大型歌伴舞《你是放飞“嫦娥”的人》荣获了创作奖、演出二等奖,并参加省“五星工程”的评比,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 落实责任,全面营造文化建设浓烈氛围

1.统一思想,全面提高文化意识。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省委提出了建设“文化大省”的奋斗目标,泰州市委、泰兴市委相继提出创建“文化先进市”的要求,对此,镇党委、政府专题组织学习了有关文化建设的文件、会议精神及相关要求,适时提出“人文胡庄”、“文化强镇”的建设理念,并且形成了文化建设是经济发展的有力推动器的共识。在工作思路上,必须确立正确处理好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必须确立发展先进文化与发展先进生产力一样是我们实现现代化的伟大战略任务,只有不断提高文化竞争力,发挥文化凝聚力和创造力的巨大作用,

才能为经济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以及正确的方向保证。在此基础上,我们确立了胡庄镇群众文化工作的发展思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围绕镇党委、政府不同时期的重点工作,积极开展相关的文化宣传活动,普及文化知识,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提高群众的文化品味,激发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和自觉性。

2.建立组织,为文化建设提供保证。为了整体推进我镇的文化建设和文化活动的开展,真正把文化建设工作作为党委、政府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民办实事的重要内容来抓,根据泰州市和泰兴市政府制定的文化建设的目标和要求,年初,我站专题向镇分管党、政府负责人进行了汇报,并拟定工作计划和工作思路供党、政联席会讨论通过。镇党委、政府实行由党政负责人牵头的分工负责制,随后召开了全体机关、村班子成员、企业法人、个体工商业主参加的动员大会,在此组织有关人员外出参观学习,同时,对工作小组成员实行分片包干,落实责任,镇政府与村、有关单位签订责任状,落实考核奖惩措施。并且按月、按季召开例会,及时检查了解文化建设和文化活动开展情况,对未完成序时进度的,责令加工“补课”。

3.广泛宣传,动员全镇干部群众参与。为了营造文化建设和开展文化活动的浓烈氛围,我们定期不定期深入村、厂、学校及有关单位,了解文化活动的开展情况,活动器材的配备情况、活动阵地的建设情况、活动参与人员以及经费的落实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同时在有关单位开辟宣传橱窗和宣传专栏,制作悬挂了近20条过街横幅,公路沿线刷造永久性标语12条。通过多层次、全方卫的宣传活动,从而使全镇干群乃至全镇上下深刻地认识到实现现代化不仅是物质的现代化,也是文化建设的现代化。我镇要实现跨越式的发展,必须狠抓文化工作。

二、对照目标,狠抓各项措施的落实

1.以提高农民素质为目标,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农村文化建设和文化活动开展的主体是农民。为了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我们着力在提高农民文化素质上下功夫,通过活动开展,促进农民素质提高,再以提高农民素质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而开展活动。为此,我们联合成人教育中心校、劳服所等部门开展了一系列学习培训、技能培训和科学教育活动。我镇专门组织种

养大户免费出外参观学习,并进行家政服务、建筑安装、

读书人文档频道给广大网友提供最实用的文档资料http:///data/

服装加工等实用技术的培训,有652名学员拿到了结业证书;举办了养鸭、养猪、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培训班8期,有814名农民参加了学习培训,有效提高了我镇农民的文化水平。积极倡导科学精神,大力宣传和普及科技知识、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反对各种伪科学和封建迷信活动,引导人民群众崇尚科学文明。普及新型婚育文化,全面完成人口与计划生育的各项目标任务。加强殡葬改革宣传教育,推进农村移风易俗,火化率达100%。通过开展各种文化教育活动,提高了农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

2、创新机制,文化工作彰显特色

在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2008年元月建筑面积达2500平方米的文化活动中心正式投入使用。为整合社会资源,拓宽服务渠道,我站对文化活动中心进行了切块租赁,承包经营。一是利用省希望工程捐赠的数字电影机,在全市首家率先实行市场化公开竟标经营,通过张贴公告,竞争报价,最终由原电影院改制人员中标,年获租金2、4万元,不仅使“2131”工程正常有序推进,而且给全镇16个行政村和社会福利院、中小学校送去近200场公益电影,极大地丰富了全镇人民的文化生活;二是充分利用阵地,创新机制,成立社区教育中心,通过近5个月的跟踪、洽谈,引进外地能人承租中心三楼进行文化艺术培训辅导,5年租期获取文化活动经费12.5万元,此外,成立了胡庄镇“蓓蕾少儿舞蹈班”、“青蓝绘画班”、“风灵小提琴班”填补了我镇艺术培训班的空白,为繁荣胡庄镇的文化事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生机。

三、狠抓文化载体建设,提高文化品位

1.抓好文化阵地建设。胡庄镇文化中心位于镇文化路主干道,中心占地面积

6.5亩,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由镇人民政府投入380万元兴建,是新农村建设“5+1”实事工程之一。主要由电影院、文化站、室外广场三大部分构成,内设八大功能室:分别是电影放映厅,老年、少儿活动室,综合展示厅,多功能厅,书刊阅览室,教育培训室,体育健身室,文化信息资源基层点,是一个集演出、电影、会议、休闲、娱乐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共设施,是目前泰州部市乡

镇中功能最齐全的大型文化中心之一,为百姓提供一站式的休闲服务,同时为广大企事业单位搭建一个宣传自身形象的舞台,也成为胡庄镇的一个标志性建筑。目前,所有功能室已建立起来,有数码影院、MTV歌厅、舞蹈排练厅、溜冰场、图书阅览室、多媒体阅览室、乒乓球室、棋牌室、桌球室、老人活动室、综合培训室等。每到夜晚,文化中心大楼灯火通明,各功能室挤满了人,当地群众在尽情地参与自己所喜好的文化活动。

2.加快有线电视进村入户步伐。投入了200多万元进行光纤线路的全面改造,提高了有线电视传输质量,同时加大有线电视布网覆盖力度。今年上半年,又投入120万元,把尚未接通有线电视的37个自然组全部接通有线电视,率先100%完成"组组通"的任务目标,为我镇开展文化活动提供良好的条件,通过有线电视的传播,所有文化活动信息能在最短时间内家喻户晓、老少皆知。

3.搞好老干部活动中心建设。我镇的老干部活动中心目前已有100多个老人经常在那里开展各种文体活动。活动室不仅为老人订阅了《新华日报》、〈〈乡镇论坛>>、〈〈世纪风采〉〉、〈〈家庭医生〉〉、〈〈老年周报〉〉等20多种书报,而且开办2个阅览室,添置了8台空调、8台电视,创办了卡拉ok室、棋牌室、健身室,经常组织老人们学习,开展一些文化娱乐活动, 真正过着"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学"的幸福日子。

4、全力搞好文化市场管理。大力抓好文化市场的管理,整顿文化市场秩序,净化文化市场,使我镇文化市场迅速繁荣起来,镇内现有卡拉OK歌舞厅3家;书店6家,音像店3家;电子游戏室、网吧4家;电影院2家。目前,基本能做到按章经营,守法经营。

5、开展高尚健康、丰富多彩、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充实群众文化生活。我镇组建了书画、音舞、棋牌、摄影、盆景、足球、乒乓球、篮球、羽毛球、桌球、醒狮、文艺等业余文体协会,一边大力发展会员,会员已达300多人,一边加强培训引导,落实各个协会的负责人、活动场所和活动内容。组建胡庄镇文体协会,为胡庄镇的文学艺术人才建立了一个联系和沟通纽带。广场举行的文艺演出和电影晚会就有30多场。为了丰富全镇人民春节文化生活,在春节文艺的节目创作中,结合省委提出的“三创”要求宣传主题,联系本镇在“三创”过程中涌现的先进典型和人物,认真筛选出刘茂尧、李新宏等先进人物和事迹,作为

春节文艺宣传的主元素;在节目的编排中,在我镇没有专业人才的情况下,调查发掘人才,最终通过市场化运作将春节文艺承包给史庄村文艺爱好者,其间,主动邀请上级主管部门专业老师辅导;在节目的组织演出中,春节文艺宣传队一班人,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机会,克服路途遥远、天气寒冷、交通不便等困难,在全镇16个行政村顺利完成了18场次的演出,总体效果良好,营造了浓烈的节日气氛。另外,我站联合有关部门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在庆“五四”活动中,4月中旬与镇团委、妇联联合举办了“迎奥运,庆五四,改革开放三十年”广场 书画比赛活动;5月10日牵头组织了胡庄镇首届全民运动会;运动会项目包括中小学生田径、跳高、跳远比赛、老年钓鱼、“八十分 ”、农民拔河、定点投篮等比赛;6月份按照上级“三下乡有关活动的部署,认真组织“送戏下乡”活动,圆满完成了任务;在庆“元旦”活动中,本月的12月19日,与镇妇联、团委成功举办了 2009年“庆元旦,颂廉政”演讲比赛活动,得到区相关部门的一致好评。

四、注重组织引导,精心培育企业文化

我镇的工厂企业比较多,达60多家,工人4000多人。长期以来,我镇主动服务上门,组织引导、协调帮助企业发展企业文化。至今,我镇已成功举办了三届企业文化艺术节。同时帮助他们建立起各种业余文体娱乐团体。每逢佳节,我镇都要组织他们进行各种文体表演,吸引了许许多多工厂员工前来观看,使我镇的企业文化得以红红火火地开展 起来。

五、强化管理,确保文化设施正常运作

为充分发挥文化中心和文化广场这些文化设施的作用,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我镇具体落实了责任单位、责任人和资金,组建了广场管理队伍,并投入大量资金不断去完善广场的配套设施。为让群众在广场上健身,我们安排专人负责播放舞曲、维持秩序和广场卫生工作。现在,每天到广场休闲娱乐的人越来越多,彰显了广场文化的活力。

总之,在上级党委、政府和文化、宣传等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认真践行"三个代表",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贯彻落实十七三中全会精神和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建设文化大省的目标要求,紧紧抓住机遇,切实加大了资金投入,大力抓好文化设施建设,实行"常规化管理,市场化运作",推动了我镇文化工作的开展,

篇三:示范镇建设汇报材料

2013年,***镇将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省级示范镇建设为总抓手,以新型

工业化带动新型城镇化,新型城镇化促进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总体思路为统领,坚持科学发展,

坚持统筹发展,坚持和谐发展,坚持生态环保发展,着力实施创新驱动,着力强化工业支撑,

着力完善城镇功能,推动产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镇区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全面建设实

力、魅力、活力***。 三是构建>和谐社会环境,建设活力***。充分注重民生需求,进一步推动科技、教育、

文化、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进一步规范镇敬老院运行制度,提高入住率。建

成容纳420人的镇中心幼儿园,做好***中心学校争创省级规范化学校各项工作。完善社会保

障体系,抓好城乡养老、优扶对象医疗、城乡低保、劳动就业等各类政策的落实。推进社会

管理创新,抓好镇社会管理服务中心的运行,实行村级事务“五代理”、村民事务干部代办,

建设全面覆盖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抓好>安全生产、信访 稳定工作,认真做好矛盾纠纷、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努力把问题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

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不稳定因素,实现镇域和谐稳定。篇二:零溪镇小城镇示范建设情况汇

零溪镇小城镇示范建设情况汇报尊敬的各位领导:

今年,零溪镇被确定为省级第三轮小城镇建设示范镇,为抢抓这一良好机遇,顺势而为,

促进我镇社会经济健康快速发展,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将推进示范镇建设摆在工作重中

之重,围绕示范镇建设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现将工作开展情况向各位领导作简要汇报

如下:

一、零溪镇基本情况

零溪镇地处慈利县东南部,省道s306线,常张高速公路和县道零甘公路穿镜而过,距县

城13公里。是张家界的东大门。镇域总面积155000亩,其中耕地面积22300亩,林地面积

85000亩,森林覆盖率60.8%。全镇辖16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 27860人。11个村属于新

农村建设示范片,其中8个村为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片。零溪镇是省级“安全生产示范镇”,

2010年又通过了国家级“生态镇”的评审验收。零溪镇基础设施条件相较其他乡镇要好,实

现了村村通水泥路,象鼻嘴和河塌两村实现户户通水泥路,其他各村已有70%的通组道路实

现硬化。全镇有工业企业53家,其中投资上百万的企业22家,年产值超过500万元的规模

企业6家;农业产业以柑桔、水稻、蔬菜为主,另有西瓜等水果基地,蜈蚣、蛇等特种养殖

基地及多处垂钓休闲娱乐基地等等。全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2.3亿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达

到4600元,年均增长15%。

二、小城镇建设工作开展情况

(一)统筹谋划,启动规划编制工作 俗话说:城镇要发展,规划要先行。我镇从“打基础“的角度出发,在原有的建设发展

规划基础上,启动了镇域村镇布局规划、镇区规划和村庄规划的编制工作。目前,已完成实

地测绘工作,预计规划编制工作将于9月底全面完成。在规划的编制上,我们结合实际,明

确功能区域划分,注重经济发展与现代文明的结合,注重突出民族特色和文化底蕴,规划具

有前瞻性、务实性和科学性,为城镇建设和村庄发展指明了方向。

(二)工农并重,大力培育支柱产业 围绕“支柱产业特色化、特色产业规模化、规模产业生态化”的思路,建立高效持久的

经济发展格局。一是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在原有“四个农业”的发展基础上,积极调整产业

结构,规划部署“两片四区”发展,即:优质果蔬示范片、花卉苗木示范片,旅游垂钓休闲

产业区、油茶油桐产业区、特种养殖产业区、柑橘产业区。现已发展城郊蔬菜基地4000亩,

其中绿色蔬菜大棚100亩;培育优质麒麟西瓜340亩;发展花卉苗木300亩;发展休闲垂钓

农家乐4家;发展油茶1500亩;发展种养殖大户17户;发展柑橘面积近20000亩,柑橘年

产量达2000万公斤,为农民创收4000万元。二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盘活现有企业资源,

加大企业技改和科技创新力度,引导企业扩产扩能,发展扶持建设 新型材料砖厂等绿色环保企业,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鼓励金冠果业建设高优

柑桔示范基地,扩大生产规模,推进精深加工。近两年,全镇共新建、扩建项目17个,完成

计划投资近3000万元。目前,我镇工业初步形成了能源、矿产建材、农产品加工三大产业。

(三)筑土培基,致力基础条件改善 依托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和小城镇建设发展机遇,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改善群众

生产生活条件。近两年,我镇共硬化道路58.6公里,整修道路8.2公里,完善了通村到组入

户公路的大畅通格局。集镇功能不断完善,投资30万元改造了政府办公楼;实施集镇街道美

化、亮化工程,整修了集镇长约500米的下水道管网,安装了40盏太阳能路灯。投资200

多万元修建了集镇供水处理厂,今年又申报了集镇供水改扩建工程,计划项目投资1000万元。

农田水利设施得到改善,投资近4000万元,完成了象鼻嘴村的土地整理项目,新修了排灌渠

68条,机耕道46条,水渠、档坝整修14处、山塘整修3个、河堤护砌1200米,修建零溪

河流域护河大堤6公里,新建水轮泵站、电排站各1个。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大为改观,实现

了灌溉有渠、排水有沟、进田有路。

(四)注重环保,推进生态建设进程 一是开展垃圾治理行动。以主要道路和溪沟沿线为重点开展垃圾治理行动,在全镇已形

成了讲卫生、爱清洁的良好氛围。大力整治集镇街道的脏、乱、差现象,先后投入资金近6万余元,修建了40个垃圾池,购

臵了一台盘式拖拉机,聘请了2名专职清扫人员,保证日常的街道卫生。另外投入近2万元

在熊家垭租地4.5亩,新建了一个可处理垃圾能力达30年以上的垃圾填埋场,解决了垃圾易

扫难处理的问题。二是在象鼻嘴村实施省级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示范项目,获得了较好社

会反响,辐射带动作用较大。三是继续开展生态村创建活动。我镇在近几年狠抓生态村创建,

已建成5个省级生态村,7个市级生态村。四是下大气力集中整治马路市场,规范街道两旁

的摆摊设点行为。目前,马路市场这一特殊经营现象,在我镇已悄然退出历史舞台。五是推

进以“三清六改五普及” 为主要内容的生态建设项目进程。近几年来,全镇已经新建沼气池

3000多口,添臵液化气灶2050台,太阳能用户已达450户,实施改宅、改厨、改厕、改栏

圈的农户有6821户,改厨、改厕率分别达到了86.10%,全镇新型能源使用户数达农户总数

的70%以上。

(五)关注民生,稳步推进各项社会事业。积极开展民生服务工作,确保各项惠民政策

落到实处不打折扣,严格贯彻执行国家基本药物零利润销售政策,积极做好了移民工作,严

格管理移民扶持资金。积极做好居民就业工作,“零就业家庭”消除率为100%。积极推广社

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险参保率和基金征缴率在全县名列前茅。教育、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形

势喜人。积极开展农民教育、技能培训工作。

三、主要措施

(一)加强了组织领导。示范镇建设是零溪镇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镇党委、政府高度

重视,成立了领导小组,由镇长任组长,安排了一名经验丰富的班子成员具体主抓这项工作。

同时做好宣传发动,全民动员。示范镇建设是一项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系统工程,离不开

群众的理解、支持和参与。我们通过召开会议等多种形式宣讲示范镇建设的意义、重要性、

必要性,自上至下统一思想认识,营造出全民参与的良好建设氛围。

(二)制定了工作方案。年初,我们按照示范镇建设内容,制定了小城镇示范建设工作

方案,并要求各村相应制定了村庄建设工作方案。在工作进程中,我们还根据工作实际,结

合示范镇创建目标不断对工作方案进行修订。

(三)加强了部门配合。一是实行小分工、大合作,平时在工作中各部门各负其责,积

极主动,指导做好职权范围内的各项工作。在遇到难关或重点工程项目时各部门协调配合,

集中力量攻关。三是在项目申报上通力配合,同县级主管部门加强联系和沟通,积极向上争

取项目和资金,提高建设项目入库率。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重视程度不够。各级对小城镇建设的认识程度不一,重视程度不够,实实在在地

投入和行动举措较少,在土地使用、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等很多方面,缺乏具体的优惠和扶

持政策。

(二)资金投入不足,工作开展难。一是经费投入不足,由篇三:建设省级示范镇工作

汇报

建设省级示范镇工作汇报尊敬的各位领导:

正值我镇深入贯彻落实市第三次党代会、县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奋力推进示范镇建设,

全力推动全镇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省厅领导对我镇示范镇建设进行检查指

导,这必将对我镇示范镇建设乃至全镇社会经济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在此对各位领导

莅临我镇检查指导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向长期关心和支持帮助油墩街镇建设发展的领导表

示衷心的感谢,现就我镇2012年示范镇建设工作汇报如下,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今年以来,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强工兴城、争先进位,实现由人口大

县向人口强县快速跨越”的战略部署,坚持以推动项目建设为纲领、以完善规划设计为前提,

以服务人民群众为基点,脚踏实地、精心谋划、合理布局,将示范镇建设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一、以规划为前提,全面完成各类规划修编工作 我镇聘请江西省城乡规划设计院编制《油墩街镇2010—2030总体规划》、《油墩街镇控制

性详细规划》、《中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目前修编工作已全面完成并获得评审通过。 通过对镇区经济发展现状及发展条件的分析,结合镇区用地布局与交通道路状况并广泛

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按照“立足实际、亮点突出、合理布局、平衡发展”的规划理念,以

“有序完善老城区、快速推进示范区、稳步发展工业区、积极开发旅游区”为发展思路,未

来规划形成“一核一轴半环、三片三心”格局。“一核”即油墩街镇区;“一轴”即沿景湖公

路形成的镇域经济发展轴;“半环”即县乡公 路经由两中心村和彭丰村等形成的镇域北部经济发展环;“三片三心”即以镇区为中心的

油墩片和潼莲片及以桥头为中心的桥头片。按照规划将集中精力发展三个经济区即:镇区经

济区、桥头经济区、潼莲经济区;着力建设六大产业基地:果业种植基地、泡桐种植基地、

商品粮种植基地、水产养殖基地、旅游基地、药材种植基地。

二、以项目为核心 全力推动项目建设工作

(一)新建了一批重点建设项目今年以来我镇陆续进行了灾区集中建房安臵点、庙前路开发、油墩大道(北段)综合开

发等项目的建设,其中墩大道(北段)综合开发项目位于我镇集镇中心地带,为我镇向北扩

展的黄金地段,项目占地面积约81.3亩,建设内容包括房产、地产、城镇主干道及市政基础

设施等。该项目对进一步拉开城镇框架、盘活城镇资产、提高土地利用效益、积极探索城镇

开发模式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申报了一批城镇建设项目在充分加强自身投入的基础上,我镇积极与帮扶单位联系,申报了一批确有必要实行,

又困于政府财力有限无法启动的项目,包括:

(三)完善了一批原有建设项目

上一届党委、政府匆忙上马了一批城建项目,致使一些项目建设手续不完善、操作不规

范,影响了一些项目的有序开展。今年二月,县委、县政府充分考虑油墩街镇当前所处的困

境,抽调组织部、国税、地税、审计、公安局等十几个县直部门的骨干力量成立工作组入驻

我镇,从十四个方面开展了历时一个月的全方位集中清理,为今后我镇项目建设的全面有

序开展作好了铺垫。

(四)落实了一套有效工作机制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逐步摸索出一套有效的工作制度。首先必须坚持规范操作、阳光操作,

严格按照政策法规和项目建设要求开展工作,其次成立了城镇建设项目指挥部,指挥部下设

综合协调、纠纷调处、审批规划、资金结算和工程推进等五个工作组,每个工作组组长作为

该组第一责任人。在日常的项目管理中要求做到:一是坚持日常值班管理制度。指挥部每天安排专人值班,并作好值班记录;二是坚持请

销假制度。指挥部人员请假,一日内由副指挥长批准,一日以上由指挥长批准;三是坚持例

会制度。指挥部每星期不少于一次集中办公例会,用于通报情况、梳理问题、统一思想、布

臵工作,每次会议后形成“会议纪要”。指挥部下设各组,每周向指挥部汇报工作进展;四是

坚持重大事项报告制、民主集中制、听证制、备案制及结果公开制。利于完善决策机制,最

大限度防止决策失误。

建成,另一栋厂房和综合楼即将动工建设,六月份将批量试产;桐源林业科技公司两栋

厂房和一栋综合楼已基本建成,设备即将安装到位,有不少订单正在等待生产;绍强鞋业厂

房和员工宿舍建设已基本完工,即将进行设备安装调试,积极准备投产。

四、以管理为抓手 构建城镇管理新格局 今年在原有城管中队的基础上增设环卫所,进一步加强城市管理的组织力量。同时将修

建垃圾池,购臵垃圾箱等环卫设备,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建立卫生保洁长效机制,倡

导文明、卫生、健康的良好风尚,对镇区范围内的乱搭乱建、乱停乱放等问题将开展一次综

合大整治,大力扭转城镇“脏、乱、差”的形象,逐步美化镇区环境。

五、存在问题及建议

(一)基础设施方面实行扶持在进行示范镇基础设施建设过程往往占地面积较大,而每年的用地指标相当有限,导致

一些基础设施项目无法实施,从而无法有效的完善镇区的功能结构。希望能够优先安排基础

设施建设项目,特别是城镇建设和返乡创业项目立项审批予以优先批复,建设用地指标和耕

地占补平衡指标予以优先安排,每年不少于100亩建设用地指标,帮助油墩街镇拉大城镇框

架,做大城镇商贸。

(二)税收分成方面实行让利在油墩街镇辖区内项目建设、条管企业等产生的税收收入全额下划油墩街镇;由油墩街

镇引进落户所有工业园区的企业所缴纳的各种税收,全额下划油墩街镇。

(三)部门职能方面实行延伸 县各有关单位在油墩街镇调整完善或合理设臵派出机构,加强业务指导,提升服务职能,

扩大服务范围,特别是尽快恢复国税、地税在油墩街镇分设机构。凡在油墩街镇设臵的派出

机构,对其领导班子调整时,业务主管部门要充分征求油墩街镇党委、政府意见。

(四)信贷机制方面实行创新在进行项目建设的过程中,资金问题一直是一个瓶颈,在乡镇缺乏良好的融资平台,融

资手段比较单一。建议金融机构在油墩街镇设立分支机构,加强信贷支持,建立政银企协作

机制,开展“村镇银行”试点和农户大额信贷试点业务。二0一二年八月二十六日篇四:安源镇示范镇建设调研汇报

安源镇示范镇建设调研汇报安源镇是安源区的中心城镇,是一座具有百年历史的工业重镇和历史悠久的文化名镇,

有全国产业工人中最早的青年团支部、成立了全国产业工人中最早的共产党支部等“十八个

第一”,在安源工运史、党建史、革命史上谱写了光辉,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工人运动

(本文来自:WwW.xiaOCaofAnweN.Com 小草范文 网:文化特色建设示范镇申报材料)

的策源地和秋收起义的主要爆发地,有国家级、省级、市级文物景点20多处,全镇总面积

25.2平方公里,辖5个行政村、6个社区居委会,常住人口5.6万,其中城镇常住人口4.4

万。

近年来,我镇和全省各地一样,获得了长足发展与进步。这得益于我们始终按照省、市、

区的安排和部署,立足安源镇情实际,坚持“小城镇大战略”发展理念,把推进新型镇化建

设工作融入到全镇的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中,走“以工业化推动城镇化,以城镇化拉动工

业化”的新路子,实现了小城镇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良性互动。荣获了全国小城镇建设重点

镇、试点镇、示范镇,全国文明村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全国园林镇、全省首届十佳环境

优美乡镇和全省历史文化名镇等多项国家、省级荣誉称号;短短几年,我镇的财政收入持续

攀升,从2001年的不足1000万元,到2009年完成1.41亿元,年均增速达到45%。现将我

镇开展城镇化建设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镇2009年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一)、财税保持高位增长。克服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通过培育税源、优化服务、强化

征管,财政收入再创历史新高,首次突破亿元大关。2009年共实现财政收入14136.4万元,

同比增长41.74%,完成工商税收11937.4万元,同比增长47.31%,其中,国税完成6136.3

万元,同比增长56.28%,地税完成5801.1万元,同比增长38.89%。

(二)、工业经济强势提升。2009年,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工业经济势力进一步增强,

新增规模企业4个,使我镇规模企业总数达到了21个。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亿元,实现

规模工业增加值8.27亿元,同比增长22%;完成规模工业销售产值24亿元,同比增长40%;

规模工业利税总额 2.4亿元,同比增长25%;完成新产品研发2项,工业产品竞争力不断提

升。

(三)、开放经济成效显现。引进了安源影视大酒店、凯天科技(动漫基地)、江西红源

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等15个项目,其中有7个项目竣工投产,8个在建,2009年完成内资

1.5亿元,完成引进外资507万美元,出口创汇504.3万美元。

(四)、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按照“融入新城区、改造老镇区、建设新农村、实现一体

化”的思路,投入200余万元完成了萍安大道花冲坳段的沥青改造项目,配合完成了319国

道景观大道、新区韶山西路贯通工程建设。开发建设了“雅典世纪花园”“东方巴黎”、“香溪

美林”等环境优美、品味高雅的高档小区。2009年,镇区新增绿化面积9.52万平方米,公

共绿化项目11个,绿化总面积达18.77万平方米, 绿化覆盖率达45.1%。加强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水泥公路户户通,改水、改厕

均达100%,引导农民自愿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 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7678元,同比增

长8%。

二、我镇新型城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在省、市、区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我镇的小城镇建设取得了日新月异的发展与变化,

但建设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制约了我镇的小城镇建设步伐。一是建设资金不

足。小城镇建设投资大,镇一级的财力很有限,一些配套基础设施因资金短缺难以得到及时

跟进完善。二是规划制约。虽然我们是乡镇,但地处城郊,实际上经过多年发展,我们已经

成为了城市的一部份,在给群众生活来断带来改善的同时,我们在产业发展上遇到的土地规

划制约也越来越明显。三是管理维护未纳入城市范围,镇本级压力大。全镇现有城镇广场6

个,各主要干道全部安装了路灯,维护成本相当大。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