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秘写作 > 新闻报道 > 列表页

屠呦呦获诺奖新闻报道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6-10-25  分类: 新闻报道 手机版

篇一:屠呦呦获诺奖带给我们的启示

屠呦呦获诺奖带给我们的启示

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屠呦呦。因为青蒿素的发现,获得2015年世界生理学或医学的诺贝尔奖,引爆了国人继莫言之后对诺贝尔奖这一至高荣誉的再一次狂欢。如果说莫言获得诺贝尔奖是世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奖励和弘扬的话,那么,此次屠呦呦的获奖,则是对中医这一国粹的认定和传承。

首先,追寻青蒿素的来历,早在1700年前东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就有记载:“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而屠呦呦的研究正是藉于这一典籍,所以,对于中医这一中华文化的传统经典据此以正视听,不应再存质疑。

其次,关于青蒿素治疟疾这一项目的研究背景也应有所了解,以对新中国在生命科技发展方面所做的贡献加以肯定。上世纪六十年代、在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指示下,着手研究青蒿素治疗疟疾这一科研项目,虽然耗时漫长,但是终让颇具争议的中医学绽放出灿烂的光芒。 再次,加强保护、弘扬中医刻不容缓。对于中医的理疗效果,各界仍然争论不一,但是,经过了几千年发展的中医,其中草药的种类成百上千,这是由国人通过一代一代发现、实验、总结、提炼出来的,青蒿素的治疗疟疾的成功,正是现代科技对传统中医的最好验证。所以,加强保护、开发利用中医刻不容缓。 美国《生命科学》杂志上发布了一项极有价值的科学成果:华盛顿大学生物工程系研究赖亨利和助理研究教授纳伦德拉星在离体实验中

证实,从中草药艾蒿中提炼的青蒿素具有神奇的杀死癌细胞的能力。药理研究证实:青蒿尚有调节免疫、抗血吸虫病、抗病毒、抗菌、抗内毒素及祛痰、镇咳、平喘等作用,近年来越来越多地投入到青蒿的抗肿瘤研究中,并称“它有可能成为无毒的抗癌药”,那么 能有一种价廉、高效、无毒、能使门诊病人接受的青蒿口服药这是我们制药人的责任,更是世界人民的期待。

黄小军

篇二:托福阅读素材:屠呦呦参加诺贝尔奖颁奖典礼

智课网TOEFL备考资料

托福阅读素材:屠呦呦参加诺贝尔奖颁奖典礼

摘要: 北京时间11日00:12,屠呦呦接受诺贝尔奖生理学或医学奖。当地时间12月10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市政厅,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和丈夫李廷钊出席2015年诺贝尔奖晚宴。

最近这段时间大家应该不陌生屠呦呦的名字吧,没错她就是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对于这种世界级奖项在 托福 阅读考试中经常会出现,因此我们应该来了解一下获奖的经过。

屠呦呦因开创性地从中草药中分离出青蒿素应用于疟疾治疗获得今年的诺贝尔医学奖。这是中国科学家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而首次获诺贝尔科学奖,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

今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奖金共800万瑞典克朗(约合92万美元),屠呦呦将获得奖金的一半(约300万人民币),另外两名科学家将共享奖金的另一半。

托福阅读 素材:屠呦呦英语简介

Tu Youyou (China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Beijing) developed a therapy that has saved millions of lives across the globe, especially in the developing world. An artemisinin-based drug combination is now the standard regimn for malaria, and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lists artemisinin and related agents in its catalog of "Essential Medicines." Each year, several hundred million people contract malaria. Without treatment, many more of them would de than do now. Tu led a team that transformed an ancient Chinese healing method into the most

powerful antimalarial medicine currently available.

托福阅读素材:屠呦呦获诺奖新闻报道

Tu Youyou, an 84-year-old female scientist, became the first Chinese citizen to win a Nobel Prize in science on Oct 5. While the news has stirred China’s national pride, it has also highlighted differences in prize-awarding practices between China and the world.

10月5日,84岁的女科学家屠呦呦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类奖项的中国公民。她获奖的消息激发了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也将中外评奖标准的差异推向了舆论的中心。

Tu, a researcher at the China Academ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hared the 2015 Nobel Prize for Medicine with Irish-born William Campbell and Satoshi Omura of Japan for unlocking revolutionary treatments for parasitic

diseases. Campbell and Omura were honored for their anti-roundworm treatment, while Tu came up with a new drug for malaria.

屠呦呦,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同爱尔兰科学家威廉?坎贝尔和日 本科 学家大村智一起获得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以表彰他们在寄生虫疾病治疗研究方面取得的开创性成就。坎贝尔和大村发现了有效治疗线虫的药物,而屠呦呦则创制了新型抗疟疾药物。

Tu conducted research in the 1970s that led to the discovery of artemisinin, a drug that has considerably cut the number of malaria deaths and saved millions of lives. The treatment is based on an herb used in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called sweet wormwood. Artemisinin-based drugs are now the standard treatment for malaria.

20世纪70年代,屠呦呦就开始进行抗疟疾药物研究,最终发现了青蒿素。青蒿素大幅地降低了疟疾患者的死亡率,拯救了千百万人的生命。这种疟疾疗法是由中医草药——青蒿而来。目前,使用青蒿素复方药物已经成为治疗疟疾的标准疗法。

When news broke that Tu was being awarded the prize, there were cheers as well as doubts. Some said the

achievement was the result of collective efforts by lots of Chinese scientists, so it is unfair to award the prize only to Tu, China Youth Daily reported.

当屠呦呦获奖的消息被报道后,有人欢呼,也有人质疑。《中国青年报》报道:有人认为青蒿素的发现是大批中国科学家集体努力的成果,而诺奖却只颁给了屠呦呦,这显然不公平。

Indeed, domestic science awards are primarily presented to projects, instead of individual scientists, the newspaper pointed out.

该报还指出:国内的科学奖项确实主要都是颁给科研项目而非科学家个人。

But Western awards tend to honor individual scientists who are the first to come up with a new idea or method, said Li Zhenzhen, a researcher with the China Academy of Sciences. “The West believes that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originates from individuals’ creative minds,” said Li.

中国科学院研究员李真真告诉记者,西方奖项更倾向于将荣誉授予第一个提出某个新理念或新方法的科学家。李真真还补充到:“西方科学界认为科学的进步缘起于个人的独创性思想。”

Tu got the award for three “firsts”. She was the first to bring artemisinin to her project team, the first to extract a form of artemisinin that can altogether inhibit malaria, and the first to complete a clinical trial, according to Zhang Boli, director of the China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屠呦呦获奖因为她的三个“第一”。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张伯礼院士说,屠呦呦是第一个把青蒿素带到523项目组(523项目旨在研究抗疟疾药物)的人;她也第一个提取出有100%抑制力的青蒿素;她还是第一个做临床实验的人。

“Awarding prizes to scientists with creative ideas is the source of national innovation,” Li suggested. “The key is to create fair rules to find the most convincing candidate.”

李真真认为:“科学研究必须承认和奖励提出原创思想的科学家,多一些奖励个人的,这才是国家创新的源泉,关键是设定合理规则选出让人信服的那一个。”

托福词汇 学习:

parasitic [,p?r?'sitik]

adj. 寄生的(等于parasitical)

malaria [m?'lε?ri?]

n. [内科] 疟疾;瘴气

roundworm ['raundw?:m]

n. 蛔虫

extract [ik'str?kt, 'ekstr?kt]

vt. 提取;取出;摘录;榨取n. 汁;摘录;榨出物;选粹

Originate [?'rid??neit]

vt. 引起;创作vi. 发源;发生;起航

inhibit [in'hibit]

vt. 抑制;禁止

托福阅读素材:屠呦呦英文介绍

The landmark success of herbal expert Tu Youyou, the first Chinese woman national to win a Nobel prize in science, has arousedan intense sense of national pride and hopes on the futur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Tu, born in 1930, shared the 2015 Nobel Prize for Physiology or Medicine with Irish-born William Campbell and Japan’s Satoshi Omura for her discoveries concerning a therapy against malaria.

Shediscovered Artemisinin, a drug that has significantly reduced the deathrates for patients suffering from

malaria.“Artemisinin is a gift for the world people from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curing malaria and other infectious diseases and for protecting the health of the world people,” Tu said in Beijing.“ The discovery of Artemisinin is a successful example of collective research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 prize winning is an honor for China’s science cause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their course of reaching out to the world.”

“Tu’s winning the prize signifies China’s prosperity and progress in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field, marks a great contribu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o the cause of human health, and showcases China’s growing strengths and rising international standing,” Premier Li Keqiang said in a congratulatory letter Monday evening.

In 2011, Tu became the first scientist on the mainland to win America’s respected Lasker Award for the anti-malaria therapy. Graduating from the Beijing Medical Collegein 1955, she is chief researcher and professor at the Beijing-based China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On China’s Twitter-like Sina Weibo, the breaking news has been forwarded by at least tens of thousands of users and received numerous “thumb-ups.”Netizen “Shengxiaxohuiyi” wrote, “ Now I feel truly proud of being a medical student.”

托福阅读中文翻译

屠呦呦成为第一个在中国本土成长的获得诺贝尔奖的药学家,她的里程碑式的胜利点燃了人们的民族自豪感,并且对中国传统医药的未来抱有希望。屠呦呦出生于上个世纪30年代,她和爱尔兰医学研究者威廉·坎贝尔、日本学者大村智以分享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她提取了能够极大降低疟疾病人死亡率的青蒿素。“青蒿素是中国医药送

屠呦呦获诺奖新闻报道

给全世界人们的礼物。它在治疗疟疾和其他传染疾病方面和保护世界人们的健康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屠在北京说“青蒿素的发现是中国医药全体人员集体努力的成果。这个奖项是中国医药科学的荣耀,也是传统中国医药走向世界的取得的巨大成就的证明。”

“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是中国科技繁荣进步的体现,是中医药对人类健康事业作出巨大贡献的体现,充分展现了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李克强总理在周一晚上的贺信中说到。

早在2011年,凭借她发现的有效对抗疟疾的药物,屠呦呦在2011年获得了深受众人尊重的拉斯克奖。屠呦呦于1955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药学系,她现在的任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研究员。

在类似推特网的新浪微博上,这条爆炸性新闻被成千上万的用户转载,并且收到数以万计的“点赞”。网民Shengxiaxohuiyi写到“作为一个学医药的学生,我感觉真的特别自豪。”

托福阅读素材:屠呦呦呼吁抗击疟疾

"Joint efforts are urgently needed to combat malaria", China’s Tu Youyou who won 2015 Nobel Prize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 said on Sunday.

“社会急需共同努力来抗击疟疾问题”,赢得2015年生理学或医学诺贝尔奖的屠呦呦说道。

Tu, sitting together with the other two laureates William C. Campbell and Satoshi Omura, made such an appeal during Sunday’s press conference for the Medicine Laureates at the Nobel Forum, Karolinska Institutet.

在卡罗林斯卡学院,屠呦呦和另外两个诺贝尔医学奖的获得者William C. Campbell 和 Satoshi Omura 一起出席新闻发布会时,发出了这样的呼吁。

"Malaria is a pandemic that can go easily out of control, especially in low income regions such as Africa. So all parties should, under the framework of the WHO(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try their best to delay the process of Artemisinin resistance. "

“疟疾是一种很容易失控的流行病,尤其是在非洲这样的低收入地区。因此,各方应该在世界卫生组织的框架下一起努力来延缓青蒿素药性。”

"It’s hard to develop a new drug in the next decade, during which it would be too late, if malaria became

widespread." She said, adding that she was "deeply worried about this possible outcome".

“在未来10年里研发出一种新药是很困难的,如果疟疾继续蔓延下去,一切都会晚了。”屠呦呦说道,“为可能产生的严重后果感到非常担心。”

Talking about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 where she found the source and inspiration in successfully developing anti-malaria drug, she emphasized on the value of TCM with "thousands of years’ history and empirical

篇三:人民日报评屠呦呦获诺奖

人民日报评屠呦呦获诺奖:以自信,以自省

北京时间10月5日,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和其他两位外国科学家分享了2015年诺贝尔奖生理学或医学奖。由于在发现青蒿素和治疗疟疾的新型疗法上的贡献,这位85岁的女性获得了这项世界公认的卓越学术荣誉。她所从事的科学工作,显著降低了疟疾患者的死亡率,为促进人类健康和减少病患痛苦作出了无法估量的贡献。这正是科学研究的终极目的之一。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在寻找青蒿素的艰难跋涉中所付出的智慧和汗水,诺奖的肯定,是对屠呦呦最好的回音。对这位药学家而言,40多年前的研究发现直到今天才获得诺奖,或许是姗姗来迟。而对一项科学发现来说,40多年来人们所目睹的其对于人类巨大的贡献,恰恰更证明了这项科学成果的牢固,因而对屠呦呦本人和她的科研伙伴们来说,并不嫌迟。更何况,实验室里千回百转后柳暗花明的那一刻惊喜和满足,应该会比不曾奢求的荣誉更永恒一些。

在2011年拿到号称“诺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奖时,屠呦呦和屠呦呦现象就已引人瞩目。作为中国大陆第一位自然科学领域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真正了结多年以来国人的“诺奖情结”之时,人们仍然感觉幸福来得有点突然,来不及品味。有人开玩笑说,以后万能心灵鸡汤句式“中国人为什么拿不了诺贝尔科学奖”将不复存在。除此之外,这个“幸福”的确还有更多值得咀嚼的地方。

屠呦呦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现为北京大学医学部),选择药物学系生药学专业为第一志愿,是中国本土科研体系所培养的获诺贝尔科学奖第一人,她的获奖可以增强我们这个时代科学家们的自信心。在40多年前相对简陋的科研条件下,和外面的世界交流不多、可供查找的文献很少的科研人员就能够作出如此重要的原创突破,40多年来,人才的积累厚度、科研条件的优越程度、全球交流合作的深度广度,以及对创新的热爱程度,都在不断水涨船高。正如李克强总理在贺电中所言,屠呦呦获奖,正是“中国科技繁荣进步的体现”。中国科学界水平在许多领域已经赶超甚至领先国际先进水平,有足够的理由相信会出现第二个、第三个“屠呦呦”。

同时,屠呦呦在青蒿素工作上的成就,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青睐,也会帮助人们意识到,无论是诺贝尔奖,还是SCI论文,或是《科学》《自然》等看着高大上的国际刊物,也都只是评价手段而已,最重要的是做好自己,有足够信心坚持自己的方向,没必要妄自菲薄。有些人还在坚持“诺贝尔科学奖这次有没有照顾中国人”的疑问,这种缺乏信心的表现已经不合时宜——科学大奖并不会照顾任何人,只要有了足够的资格,自然就会被关注到。

另一方面,屠呦呦代表中国大陆科学家的诺贝尔奖首破纪录,也是对那些希望毕其功于一役的速成论者的提醒。科学有自己的科学规律,最忌的就是急功近利。它无法严格地用投入去预测产出,不是简单地资源叠加就能创造出新事物,也很难按部就班达到预定的目标。有人为屠呦呦抱不平,这位诺奖得主居然是一位“三无”科学家:无博士学历,无院士头衔,无留洋经历。但这很可能只是个例——第二个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可能不会“三无”,但也很难说一定就是院士。我们没有必要因此给一位科学家本人贴上或许她并不情愿的标签,也并不合适通过这样一个标签来透视整个学术界。

但“三无”之于屠呦呦因为诺奖而再次放大后,倒是提醒我们,真正重要的是让科学回归科学,让热爱科学的人更容易碰触到科学的进口。科学的通途可能有很多走法,无论有什么样的头衔和身份,无论是在哪里,只要是做科学的人,就是一位科学家,无关其他。有人描述得很形象,真正钟情于科学的人并不想着拿奖,也许一辈子都不会有惊艳的成果,他们只是用毕生精力,在科学的某个关口书写了四个大字:“此路不通!”

对这些科学家来说,更灵活、更多元的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更加至关重要。日本的诺贝尔科学奖的很多获奖者,都属于来自民间机构和企业的科学家。在美国,像微软这样的大公司,都集聚了一批有才华的科学家从事基础研究。实际上,对于科学和技术的创新体制机制认识是在不断刷新和提高的。最近刚刚出台的《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中,也可以看到这种政策和导向落实落地的迹象:“研究制定科研机构创新绩效评价办法,??突出中长期目标导向,评价重点从研究成果数量转向研究质量、原创价值和实际贡献”,类似的举措将让有志于献身科学的人坐下来,让被浮躁之风侵染的学术界静下来。

整个世界都在感谢青蒿素和科学。中国科学家也要感谢屠呦呦先生,诺奖的这层窗户纸终于被捅破:无论是中国人没能力拿诺贝尔科学奖,还是没能拿,都已经不再是一桩心魔。

社评:屠呦呦获诺贝尔奖的4点强烈印象

瑞典卡罗琳医学院5日宣布,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以及另外两名日本及爱尔兰的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寄生虫疾病治疗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屠呦呦有“青蒿素之母”的美誉,她一人将分得所受诺贝尔奖的一半奖金,另两人分享另一半。由此看出屠呦呦是本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第一主角。

屠呦呦已年届85岁高龄,她2011年获得拉斯克奖,那时起就被认为是最接近诺贝尔科学类奖项的中国人。今天她获得诺贝尔奖终于成为现实,我们向她表达诚挚的祝贺和敬意。她在中国现代科学走向世界的路上树立了一块里程碑。

这一世界医学界最高荣誉奖给中国科学家,可谓实至名归。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为了对付疟疾,中国发动了国家级别的科研攻关。屠呦呦和她的团队对发现青蒿素以及对它的有效提纯做出先驱性贡献,回头看,正是这一了不起的成就挽救了非洲及东南亚等地至少数百万疟疾患者的生命。 在祝贺屠呦呦并且为她骄傲的同时,这一喜讯在第一时间给人们留下了一连串强烈的印象。一是屠呦呦是新中国培养出的科学家,一直在中国的科研体系下工作。长期以来,一直有新中国“没有培养出大师”的说法,舆论中对国家科研体系不自信、乃至质疑的氛围蛮强的。屠呦呦获诺贝尔奖对这样的看法形成了挑战。

第二,上述挑战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人们普遍注意到,屠呦呦无博士学位,无留洋经历,而且既非两院院士,也没在中国国内得过什么著名的大奖。她虽为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但她真正受到国内舆论关注是2011年获拉斯克奖之后。屠呦呦从在中国“默默无闻”到一举成为世界医学最高荣誉奖的获得者,这中间有明显的跨度。这至少说明中国的评价体系同外部的评价体系是有差别的,而这一差别值得思考。

第三,屠呦呦获奖的理由,在很多年前就已实际存在了。由于诺贝尔奖的授予理由大多需经过时间的沉淀来验证,这样的拖后是正常的。但它也告诉我们,今天的中国肯定业已存在一些其他诺奖级别的科学成就,它们有待“发现”、验证和确认。

第四,屠呦呦2011年获拉斯克奖后,中国相关领域就有争论。由于屠呦呦是在国家攻关项目中取得的成绩,其他人和小组同样功不可没。有人认为应当奖励集体而不是突出一个人。甚至关于谁对青蒿素的发现“贡献最大”,也有不同看法。这样的“集体主义荣辱观”与诺奖颁给屠呦呦个人也让人感到了差异。对这个问题进行思考和厘清,在中国许多领域恐怕不是很轻松的事。无论如何,屠呦呦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是一件大好事,它是诺贝尔奖大门对中国科学家的一次真正开启。中国正疾步走在现代化的路上,我们的经济、科技和思想积累都有了相当的厚度,未来一些年中国各个领域都可能涌现出一批世界级的强者和大师,不寻常的机会向着中国各行各业的佼佼者走来。

我们应不再妄自菲薄,同时充满理性地解决当下的各种问题。我们需要很清楚,一个13亿人大社会的崛起,必须经历创造性的时代,而我们今天就身处这个时代之中。

姚树洁: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 中科院应该开心吗

10月5日北京时间下午5点半左右,一道惊人的消息横空爆出,中国中医研究院85岁高龄的屠呦呦研究员,与爱尔兰和日本两位科学家,同时获得2015年生物与医学诺贝尔奖。

一时间,朋友圈,网页,到处出现了屠呦呦的名字。我相信,这是中国人最骄傲的日子,是中国科学和教育界最骄傲的日子。本土出生、教育、成长的中国人,得到了世界科学最高的奖励。中国科学界出现了零的突破。

相信在屠呦呦获奖之前,不知道有多少中国人不相信自己的科学家能够得到诺贝尔奖?有多少人一直在发问,中国每年1万亿人民币的科研经费,为什么就生产不出诺贝尔奖?更有人说中国有一千多名中科院院院士,为什么就没有人能够得到诺贝尔奖?

这些问题,随着一位伟大的中国女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而得到了答案。对普通学者和科学家来说,屠呦呦给无数中国学者,带来了希望,更带来了信心。

不过,诺贝尔奖为什么会奖给屠呦呦,却是很多人想不到的。中国科学院更是想不到,它有一千多名院士,没有人率先得奖,而屠呦呦,一位多次被拒绝在“院士”大门之外的女科学家,一无博士学位,二无出国留学经历,三无“中科院院士”称号的老人,却得到了诺贝尔奖。中科院的院士们,你们是怎样评选院士的?成了民间一个很大的问号。

对中科院来说,要不就不承认屠呦呦的学术成就,要不就无法向国人交代。为什么一位能够拯救数百万人命,青蒿素的最初发明者屠呦呦的院士申请多次没有通过?

记住两年前,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饶毅没有被评上院士,直接宣布退出院士的竞选。你不能说中国的院士评选制度不存在问题,而且问题还很大。袁隆平落选院士,更是引起了许多争论和愤愤不平的声音。

那么,屠呦呦和袁隆平为什么会落选院士?主要的理由是他们两都没有发表高水平的SCI文章,他们可能都不会说英语,没有出国留学,没有名牌大学的博士学位,等等。

没有博士,没有英语,没有SCI高水平文章,就不能成为院士? 但是,屠呦呦为什么可以超过目前所有的院士而得诺贝尔奖?中科院的院士们,可能还不会理解,诺贝尔奖可以奖给实验科学家,可以奖给能够拯救无数生命的科学家吧?

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在水稻种植面积不断减少的情况下,使中国的的水稻产量不断提高。中国人的吃饭问题,是天大的问题,能够解决吃饭问题的科学家,却当不了院士,这是怎样的科学评价体系?

饶毅的研究成果我不懂,但是,他早在2011年,就对屠呦呦能够得到诺贝尔奖进行了科学的论证。饶毅敢于批评院士的评选制度,敢于批评中国科学研究经费的低效率利用,这是爱国者才有的胸怀,为什么某些有权力评选院士的院士,就把他当成眼中钉了呢?

屠呦呦必需通过诺贝尔奖才证明中国院士制度的根本缺陷,而中国到底还有多少像屠呦呦这样优秀的科学家,被中国的人才评价体系所埋没?这个,谁也不知道。

当然,我们不能因为屠呦呦得了诺贝尔奖而去全盘否定中科院的院士评价体系,更不能因此而否定中国广大院士对科学事业的伟大贡献。我们只是觉得,应该通过屠呦呦和袁隆平的事情,对目前院士的评选机制,进行一次反思。

评价科学家,发论文,得奖,得到科研经费,当然非常重要。许多科学论文,是衡量一个科学家水平的标准,但是,这不是唯一重要的标准。科学研究的成果,如何影响人类的生命、生活,在某种程度上,比论文本身更重要。我们现在的大学,片面追求论文的数量和发表的杂志出处,对人才的评价,对人才的成长,是一把双刃剑。如果光看论文,不看论文对社会的影响力,就是评价科学成果片面的标准。

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不仅是对中科院的挑战,而且,也是对中国科学研究的反思。

首先,屠呦呦是1971年发现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的,同时,发现这两类药物,不是她一个人,而是一个群体。而诺贝尔奖为什么只是承认她一个人呢?那是因为屠呦呦的原创思想。因此,研究的原创思想非常重要,其他人后来的贡献再大,也没有原创思想的重要。2012年的医学奖,多

利羊的发明者没有得奖,而剑桥大学的一位教授,因为发明了克隆青蛙而得了奖,就是这个道理。2003年格兰杰得了经济学诺贝尔奖,是因为他对时间系列稳定检验的原始贡献,而哥本哈根大学的约翰孙教授发现VAR单位根检验法,在技术上远超格兰杰的二元回归法,却没有得奖,也是一个道理。

其次,发表高水平杂志的论文重要,但是,原创思想更重要。屠呦呦没有SCI论文,她学的还是中医,不懂英文,哪能发表在世界的权威期刊?而目前不管是院士,千人计划专家,还是长江学者,如果没有过得硬的英文文章,是很难被评上的。

在这里,我们不应该否定发表“上等”杂志文章的重要作用,但是,我们必须强调,在考察一个人的科学贡献时,文章和实际贡献一定不能孤立起来看,而是要全面考虑。例如,一个人的文章类别很高,但是,没有多少人引用,或者没有多少社会影响力,这样的人才,该怎样评价?而有些人,文章不是很多,但是,所提出来的观点,见解,或对社会的真实影响力却很大,那么,是不是对这样的人,就不认为是人才呢?

其实,中国工程院院士制度的设立,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为了弥补科学院院士制度的某些不足,工程院更讲究实际社会影响力,科学的应用贡献率,而不完全是文章的多少和“档次”。

再次,屠呦呦得到诺贝尔奖,不仅体现中国传统中医的魅力,更是从根本上摘掉“中医不是科学”的帽子。如果说,中医不是科学,那么,在西医出现之前,中国人不管得到什么病都没有药治了?这是一种非常荒唐的结论。应该说,西医的出现,为人类的健康贡献更大了,而不是因为西医比中医在许多方面的优势,而去简单的否定中医。

中国人能够把中医和西医结合起来,不仅能够充分展现中医的魅力,更是为医学和药学的发展,提供一条新的,更加能够造福人类的路径。屠呦呦和她的团队,所发明的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就是中西医结合一个非常成功的范例。

最后,特别要强调的是,屠呦呦得了诺贝尔奖,是中国科学家破冰式的开始。中国经济的快速崛起,中国的科学和教育也正在快速崛起。我相信,屠呦呦不是中国唯一最优秀的科学家,中国其实还有很多很多像屠呦呦这样的科学家,例如袁隆平等。他们的科学研究,一定能够得到世界科学界越来越广泛的承认。

今年,QS大学排名,已经把中国的4所大学排到世界100强。泰晤士报把30多所中国大学排到了前6百名。请中国人不要再自我诽谤了,中国的大学有问题,而且问题很多,这些问题亟待解决。但是,中国的大学在世界同等发达水平的国家中,却在不断地取得进步,而且,进步非常惊人。今后,越来越多的诺贝尔奖出自中国大学,也不再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附)屠呦呦获奖的消息一经传出,在国内再度引发热议。此前,屠呦呦在2011年获得拉斯克奖时,曾引来“一人获奖公平吗”、“三流条件何以创造一流成果”、“为什么落选院士”等疑问。人民日报记者赵永新当时曾以“柏木钉”的笔名,在人民日报发过三篇评论,对这些问题一一回应。

一、屠呦呦获奖:一人获奖公平吗?

公平!科研奖励尊重“第一”、崇尚“首创”

“不能把团队的成果归于一个人”;“把奖颁给她一个人,对项目的其他参与者不公平”??自屠呦呦获得拉斯克奖以来,类似的言论就不绝于耳。

我们不妨对青蒿素研究的历史稍作梳理——

1967年5月23日,中国政府启动“523项目”,旨在找到克服抗药性的新型抗疟药物。科研人员筛选了4万多种抗疟疾的化合物和中草药,但没有找到令人满意的结果。1969年1月,年轻的实习研究员屠呦呦,以组长的身份加入该项目。经过200多种中药的380多个提取物筛选,该小组最后把焦点锁定在青蒿上。受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治寒热诸疟方》中“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的启发,屠呦呦改用沸点较低的乙醚提取青蒿素。1971年10月4日,她成功得到了青蒿中性提取物“191号样品”,该样品对鼠疟、猴疟疟原虫的抑制率为100%。

1972年3月,屠呦呦在南京召开的抗疟药内部会议上首次公开报告的全部内容,引起参会人员的极大兴奋。

在这一研究成果的启示、鼓舞下,云南药物所的罗泽渊与山东中医药研究所的魏振兴,也分别提取到含量更高的青蒿素。在此后的临床应用、结构测定和新药研发中,广州中医药大学的李国桥、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的周维善、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的李英等也作出了重要贡献。

不难看出,长达10多年的青蒿素研究的确是协作攻关的集体结晶。但拉斯克评奖委员会之所以把奖杯颁给屠呦呦,所依据的是三个“第一”:第一个把青蒿素带到523项目组,第一个提取出有100%抑制率的青蒿素,第一个做了临床实验。

以“第一”论英雄,并不是推崇“个人主义”、否定其他参与者的功劳,而是旨在强调第一发现者在科学研究中独一无二的贡献。在探索未知世界的茫茫黑夜中,是第一个发现者或发明人开启了希望的大门,为后来者找到了通往成功的路径,其地位和作用无可替代。试想,在青蒿素研究中如果不是屠呦呦发现了青蒿素的提取方法,之后的结构测定和药物改良就无从谈起,“东方神药”不知何时才能诞生。

科学研究不是“记工分式”的简单劳动,而是不折不扣的智力冒险。只有尊重“第一”、崇尚“首创”,才能激发更多的勇者不畏艰难,向着光辉的顶点执着攀登。如果在科技奖励中采取“人人有份”的平均主义,不仅不公,而且有害:这样做不仅消解了第一发现者或发明人的价值,也会打击他们的创新积极性,阻碍重大原创成果的产生。

二、三流条件何以创造一流成果?

扎实做事!科研人员应抵得住诱惑,耐得住寂寞

让人震惊的是,屠呦呦的科学创举,是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完成的。据屠呦呦介绍,当年是“要什么没什么,只能买来7个大缸,在几间平房里用土法做提炼”。就是在这样异常落后、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屠呦呦等年轻的科研人员怀着“为国家做贡献”的激情与梦想,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历经无数次失败,终于研制出挽救了数亿疟疾患者的“东方神药”,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尊重。

现在的科研条件比以前好多了,为何难得做出世界级的领先成果呢?

一位年轻的科研人员给出的答案是:我们这个年代的科学家大多数都太浮躁了,往往不能静下心来挖掘原创的成果。

这话可谓一语中的。由于急于求成、过于浮躁,虽然我国发表的科研论文数量连年递增,跟踪的速度越来越快,但就是缺乏能开辟新领域的重大原创成果。科技界的浮躁现象之所以难以改变,现行的科技管理体制难辞其咎。比如,科研项目政出多门、申请程序过于复杂繁琐、评估考核过于频繁,导致科研人员把大量精力耗费在申请项目、应付检查上;在考评机制上过分看重论文数量,许多单位还把论文与奖金、晋升等挂钩,致使科研人员只求数量不顾质量,甚至不惜造假。

非宁静无以致远,非淡泊无以明志。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饶毅曾就青蒿素的研究历史进行深入调查,他的这段话意味深长:青蒿素的科学史在今天最大的启示是“扎实做事”。发现青蒿素的工作不是天才的工作,而是平凡的人通过认真的工作,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做出了杰出的成就。

三、屠呦呦获奖:为何曾被称为“三无”科学家,落选院士?

是该检讨、改进两院院士的评选标准、方法和程序的时候了。

因为没有博士学位、留洋背景和院士头衔,屠呦呦被戏称为“三无”科学家。无博士学位和留洋背景是“文革”前的历史条件所致,落选院士则值得探究。据了解,前些年屠呦呦曾几次被提名参评院士,但均未当选。像屠呦呦这样做出国际认可的重大科学贡献而落选院士的,在我国并非个案:“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比袁隆平晚一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的中科院上海系统所研究员李爱珍,享誉海内外的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饶毅??

这些人是因为学术水平不高、科学贡献不大而落选院士吗?答案显然不是。从上述几位“落选院士”的治学为人风格中,人们或许能得到一些启示。袁隆平至今仍像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一年到头大部分时间扎在水田里研究超级水稻;李爱珍数十年如一日呆在实验室里搞研究,如果不是因为她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恐怕还不为社会所知;屠呦呦除了“不善交际”,还“比较直率,讲真话,不会拍马,比如在会议上、个别谈话也好,她赞同的意见,马上肯定;不赞同的话,就直言相谏,不管对方是老朋友还是领导”。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四川大学副校长魏于全、中国农大原校长石元春、哈尔滨医科大学校长杨宝峰,虽然因涉嫌学术造假而屡遭检举、质疑,却依然稳坐院士的宝座;相当比例的政府高官和企业高管,顺风顺水地当上了院士,风光于政、学、商诸界。

默默工作、不善交际、敢讲真话、贡献卓著的落选院士,涉嫌造假、擅长公关、有权有钱的却顺利当选、风光无限。两相比照,向社会传递了怎样的信号?给公众造成了怎样的印象?

是该检讨、改进两院院士的评选标准、方法和程序的时候了。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