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秘写作 > 新闻报道 > 列表页

新闻报道,人文缺失的原因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6-11-07  分类: 新闻报道 手机版

篇一:灾难报道的人文关怀缺失现状及原因

灾难报道的人文关怀缺失现状及原因

摘要:灾害事件的报道主题是引领导向、消除疑虑、传播信息、服务大众。新闻记者除及时、客观、真实的地报道灾难、科学理智的分析灾难外,还应尽量还原生命个体在灾难中的真实情况,去挖掘生命在灾难中的尊严与价值,让人们感受到无私、坚强、智慧等人性光辉,以一种深刻的人文关怀去抚慰那些受难者以及关注灾难中的人们。阿伦布洛克在《西方人文主义传统》一书中指出,人文主义始终坚持“两个核心”不变。这“两个核心”就是,一是人文主义以人和人的经验为关注对象;二是人文主义尊重人的尊严,因为每个人都是有尊严、有价值、有权利的,无论弱者、强者。 简单的说,就是以人为本,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将人作为考查一切事物的中心的价值取向。

对于灾难报道的人文关怀的现状认识,学界基本存在较为一致的看法。新闻在报道灾难性事件中对于人文关怀的体现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但目前,灾难报道在人文关怀方面还不尽如人意,存在诸多方面的缺失,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追求轰动,漠视生命。学者任冬梅对于此现状举了这样的例子:2004年9月1日,俄罗斯北奥塞梯别斯兰的一所学校遭一帮武装分子袭击,400多名师生被劫持为人质,后来俄安全部队采取强攻,恐怖分子引爆炸弹,导致338人死亡。全球各大媒体都做了详尽报道,在图片运用上,不少媒体为了吸引眼球,都采用了同一张图片,图片上是一名遇难学生被炸得已不完整的遗体。从新闻角度看,这种处理或许可以给报纸带来短期的关注效应。但对于遇难者及其亲人而言,这无疑造成了二次伤害。

第二,隐匿消息,剥夺受众的知情权。学者饶瑶举了唐山大地震的新闻报道为例:1976年7月

新闻报道,人文缺失的原因

29日,即唐山大地震发生的第二天,《人民日报》采用新华社通稿——《河北省唐山、丰南一带发生强烈地震灾区人民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发扬人定胜天的革命精神抗震救灾》对这场灾难进行报道。该消息对灾情的报道极为简略,只有十几个字的概括陈述,灾情等内容被彻底地忽略了。学者陈南、周毓也指出:“非典”初期之所以在广州引起一片恐慌,就是有关部门对这个突如其来的灾难事件进行了隐瞒,剥夺了受众的知情权。而受众的优先知觉又容易被诸如此类的灾难性新闻激起。小道消息四起,没有权威部门的证实势必引起人心惶惶,有些不法商贩甚至乘机散布谣言,在混乱中大捞一把。

第三,深度报道与后续追踪不足。学者郭伟以2004年12月26日的印度洋海啸为例,指出:随着时间的推移,此次印度洋海啸的报道从最初的发布伤亡情况、记录幸存者逃生经历、追踪紧急救援进程扩大到质疑预警机制的缺失、预防传染病和瘟疫、呼吁全球赈灾等与海啸相关的更广阔范围,但是具有调查分析性质的深度报道比较欠缺。此次海啸过后的相关善后工作理应在媒体的配合报道下迅速展开。同时,公众得知灾难的消息后慷慨解囊,捐款人需要知道他们的钱

篇二:灾难报道人文关怀缺失现状及原因

灾难报道的人文关怀缺失现状及原因

摘要:灾害事件的报道主题是引领导向、消除疑虑、传播信息、服务大众。新闻记者除及时、客观、真实的地报道灾难、科学理智的分析灾难外,还应尽量还原生命个体在灾难中的真实情况,去挖掘生命在灾难中的尊严与价值,让人们感受到无私、坚强、智慧等人性光辉,以一种深刻的人文关怀去抚慰那些受难者以及关注灾难中的人们。阿伦布洛克在《西方人文主义传统》一书中指出,人文主义始终坚持“两个核心”不变。这“两个核心”就是,一是人文主义以人和人的经验为关注对象;二是人文主义尊重人的尊严,因为每个人都是有尊严、有价值、有权利的,无论弱者、强者。 简单的说,就是以人为本,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将人作为考查一切事物的中心的价值取向。

对于灾难报道的人文关怀的现状认识,学界基本存在较为一致的看法。新闻在报道灾难性事件中对于人文关怀的体现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但目前,灾难报道在人文关怀方面还不尽如人意,存在诸多方面的缺失,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追求轰动,漠视生命。学者任冬梅对于此现状举了这样的例子:2004年9月1日,俄罗斯北奥塞梯别斯兰的一所学校遭一帮武装分子袭击,400多名师生被劫持为人质,后来俄安全部队采取强攻,恐怖分子引爆炸弹,导致338人死亡。全球各大媒体都做了详尽报道,在图片运用上,不少媒体为了吸引眼球,都采用了同一张图片,图片上是一名遇难学生被炸得已不完整的遗体。从新闻角

篇三:新闻报道中人文关怀的缺失现象

试析新闻报道中人文关怀的缺失现象

[摘 要]新闻媒体作为重要的社会主体之一,必须以强烈的责任意识、社会意识,倡导社会先进文化,在报道中坚持以人为本的信念,体现出人文关怀,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舆论生态环境。本文就我国当前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缺失现象进行了分析,并对如何加强人文关怀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新闻传播 人文关怀 职业道德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10-0171-01

引言:

我们的新闻报道理应成为人们精神家园的守望者,成为能优化人们精神环境的一个宁静港湾。新闻媒体讲求人文关怀。才能更好地为民服务,从而真正被群众所接受,在群众心目中占据重要地位,但伴随着市场化的社会转型,新闻媒介的价值标杆也不断地受到商业化的社会价值观念的销蚀,有许多新闻虽然将镜头对准了芸芸众生,但却缺乏对人本身应有的尊重和关心,甚至漠视人的生存意义。 1 当今我国新闻报道中人文关怀的现状分析

人文关怀脱胎于欧洲中世纪的人文主义,在文艺复兴时期被提出,它反对中世纪以来的宗教蒙昧主义对人性的戕害,主张恢复人存在本身的自然本性。随着科学的发展,新闻传媒传播的信息量越来越大,涉及的范围也越来越广;人对外部世界的了解,越来越依靠于传媒所提供的信息。在建设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中,要想进入真正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