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秘写作 > 新闻报道 > 列表页

青岛大虾新闻报道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6-12-14  分类: 新闻报道 手机版

篇一:青岛大虾事件及评论

青岛大虾事件及评论

事件:2015年10月4日,肖先生在青岛市乐陵路92号的“善德活海鲜烧烤家常菜”吃饭时遇到宰客事件引发网友热议。在吃饭前,曾详细询问过菜价,向老板确认过大虾38元究竟是一份还是一只,肖先生称当时老板说的是38元一份。但吃完饭后,老板却称大虾价格为38元一只。

接到游客投诉后,青岛市、市北区两级物价部门赶到位于乐陵路92号的“善德活海鲜烧烤家常菜”大排档进行调查。现场检查发现,该烧烤店提供的菜品虽已明码标价,但是极不规范,涉嫌误导消费者消费。鉴于此,将根据《价格法》有关规定,责令其退还非法所得,并按照涉嫌价格欺诈、违反明码标价及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规定,依法进行立案查处。

青岛市7日对“天价虾”事件相关部门人员作出处分决定,青岛市市北区市场监管局主要负责人停职检查,对该区物价、旅游等部门主要负责人进行诫勉谈话。青岛市同时提出,坚持问题导向,查处旅游市场违法违规行为。

评论:

最近,“天价虾”事件让青岛“火”了一把。当然,这把“火”烧到了青岛这座城市的“眉毛”,此事件不仅给青岛的城市形象摸了黑,还让热情好客的山东人民背了黑锅。

此前也有人抛出过这样的问题,国庆节就是“国庆劫”,商家逢节或多或少都要捞一笔,“宰客”现象早已司空见惯了。早在2012年春节,“三亚宰客门”事件就引发了社会强烈的反响,时隔3年时间,三亚“宰客”的阴影还没有完全消除,此次青岛“天价虾”事件又再次发酵,让民众那段想封存的记忆再次被唤起,在触动民众敏感神经的同时,也痛痛戳中了经营者与政府的软肋。

赚钱本是商人之本性,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为商之人理应把诚信与道德作为立身之本。时代在不断发展与进步,但商人不该为图个钵满盆盈,就把道德丢的一塌糊涂。青岛店家既然把“善德”二字高高挂起,那么也应多多积善行德,不仅把“善德”挂在嘴边、刻入牌匾,还应言行一致,把道德落实到行动上。

纵观事情的来龙去脉,商家肯定是有错在先,但有关执法部门却错上加错。首先,被骗游客拨打110报了警,警察来了之后却说:“这事不归我们管,这个是价格方面的问题”。对此,我们不禁要问,价格问题不该管,那店家谩骂、威胁,甚至要拿棒打游客,难道这些警察不该问、不该管?警察明知道此事属于欺诈行为,头天还发生了类似事情,但为何要把责任推的干干净净?为了嫌麻烦就简单粗暴的处理,这不是“懒政”的体现?其次,游客千辛万苦拨通了物价局电话,本以为找到了声张正义的“主儿”了,但有关部门人员却答道:“现在市场价都放开了,他们也不好处理”。“放开”的意思就是此事做不了主、投诉无门。政府当前提倡“简政放权”,但也要求“放管结合”,有关执法人员只会吼“放开”,纵容商家为所欲为,那么请问,你们该管的管了吗?履职尽责了吗?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你们与商家之间是否存在着某种特殊关系?

“亡羊补牢,为时不晚”。有关部门应及时吸取此次事件的教训,加大对落实责任的经常性检查督办力度,对于此类“不严不实”问题,务必要“严”字当头,用好执纪问责的“利剑”,做到有责必问、问责必严,及时纠正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懒政”行为,从而营造一个良好的执法氛围。其次,要对经营者开展经常性宣传教育。旅游执法部门要努力提高经营者的职业素养,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培训,提升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工商管理部门要加大法制宣传力度,及时向经营者宣讲有关法律法规,帮助他们树立法制意识、责任意识、诚信意识。通过多部门之间的有效联合,切实抓好对市场经营的监管工作,严厉打击欺骗消费者的卑劣行为,规范本地市场的秩序,杜绝“宰客”行为再次发生。

“天价虾”事件戳中了经营者与政府的软肋,不仅严重质疑经营者的道德素质,也深深拷问政府的工作水平。希望此类事件真的不要再次发生了,毕竟世界那么大,大家都想去走走,如果总是提心吊胆的出门在外,那么我们又有多少的心情去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又能达到放飞心情、轻松度假的目的吗?

也许对被宰的游客来说,对他们伤害最大的尚不是被宰,而是被宰之后遭遇执法者的冷漠。失去正义比等不到正义,更让人沮丧。好在在舆论关注下,当地执法部门迅速行动,予以补救。即便如此,当地管理者应从此事中深刻反思,疏通不畅的管理体制,督促执法者有所作为,守土负责。

一个地方的旅游业要想获得长远发展,着力营造诚信的旅游环境必不可少。特别是在国庆黄金周这样的旅游旺季,执法监督更不能麻痹大意、马放南山。加强监督巡查,建立投诉快速反应机制,帮助游客在公平、祥和的环境中欢度节日,也是维护当地市场秩序、打造健康旅游业环境的一个重要着力点。

当(本文来自:wwW.xIAocAofaNwEn.com 小 草范 文 网:青岛大虾新闻报道)然,宰客也好,敲诈也好,制度概念上首先不是旅游的问题,而是商业经营与市场监管问题。不管出于哪个角度的考量,相关部门都要依据物价、工商管理法规依法调查和处理。即便是当地市民被宰,与旅游没有任何关系,也应依法办事,该重罚的就重罚,而不是息事宁人。本质上,这一事件主要是消费者权益与市场秩序范畴的问题。所以,希望舆论对“一盘大虾”的吐槽,止于“大虾”,而当地也能依法妥当处理,以平息舆情中的激愤情绪。

论点:诚信 道德 实事求是 负责任 素质 合作

篇二:用媒介框架理论浅析对青岛大虾此类新闻的报道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新闻二班 马统斌 20131324218

用媒介框架理论浅析对青岛大虾此类新闻的报道

“‘框架’原本是一个很平常的英文单词,1974年,社会学家高夫曼出版《框架分析》一书,使得‘框架’作为一个理论概念而进入社会科学领域。”[2]高夫曼认为,人们在不知不觉中监控着社会环境以便根据周围的变化来调整自己的期望和行为。高夫曼提出框架概念本身是要阐述人们如何理解每天生活中发生的事件。但后来其他学者将这一概念引入了新闻学,指出就新闻报道而言,理解框架有助于揭示其中包含着的、加以强调的元素。新闻框架帮助记者按照现行主流论调来撰写报道同时塑造读者对事实的理解 。

框架研究自20世纪80 年代兴起,被有的学者称之为“研究媒介与民意关系的新典范”。

迄今为止,研究加姆桑在高夫曼的基础上进一步认为框架定义可分为两类,一类指界限,也就包含了取舍的意思,代表了取材的范围;另一类是架构——人们以此来解释外在世界。

首先,从取材看,媒体在收集新闻素材时,以新闻事件的主体单位来获取,承认这件事确实发生在了这个地方,地方政府也积极的调查和参与解决这件事情。从这一点上发生天价事件的几个地方都是一样的。对新闻素材的取舍基本一致,都是从政府,消费者,经营者等渠道获取素材。

其次,我们从报道来看,媒体在报道这类事件时都以调查的方式来报道,给受众架构一个新闻环境,即此类事件只是这家店的事情,并非这个地方整个行业都是如此,这样的一个架构会使当地商业的损失降到最低,也对当地的旅游业影响降到最低。这就是媒体对此类新闻的一个基本架构,同时经过后续报道也来削弱此次事件的影响。

还有就是它的报道渠道也是一种构架,通过网络大幅度来报道此事,既显的事件的严重性同时在得到解决后能迅速的得到恢复。

从结果来看,这几次通过框架过的新闻对此类事件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正面影响,但也有可能会影藏一些真正的问题。所以不能说完全是没有换出的。

篇三:青岛大虾和舆情危机处理

青岛大虾和舆情危机处理 网络时代,一个城市的形象可以“毁于一虾”。国庆长假中的10月4日,有外来游客在青岛市“善德活海鲜烧烤”吃饭,点菜时已向老板确认“海捕大虾”是38元一份,结账时却变成是38元一只,而且告诉你一共吃了40只,结果那一盘冒充“海捕大虾”的普通基围虾,要价1520元。本来外出旅游是“步步开心”,结果却弄成了“步步惊心”。这事儿立刻引爆网络舆情,对一个著名城市的杀伤力,无异于投了一颗无形的“原子弹”。

这是一起极为失败的舆情危机处理,教训十分深刻。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政府职能部门没有舆情危机意识,没有遵循“黄金一小时”法则。英国著名声誉管理和危机公关专家唐纳德·斯蒂尔,担任BBC首席媒体发言人达11年,他认为涉及“声誉危机”的事件,一定要遵循“黄金一小时”法则,第一时间出面迅速处置,从而转“危”为“机”。在这次“青岛大虾”事件中,当地诸多相关部门偏偏是反着来的。

游客报案后,当地派出所没有任何的舆情危机意识,对明显的欺诈置之不理、一味推诿,称这事情管不了,属于价格纠纷,让受害游客去找物价局。由于事情发生在夜间,物价局倒是很干脆,说他们已经下班了,让游客报警找110解决,把皮球踢了回去;到了第二天,物价局仍然没有一点舆情危机意识,说必须过完节才能解决??只要有一点正义之心,行一点“匡扶正义”之举,有一点危机意识,做一点“危机公关”行动,这完全可以在当夜就变成“树立城市形象”的正能量故事:“无良老板,欺诈不成反被惩处;外地游客,盛赞青岛美丽正气。”可是没有,懒政已然成习惯,管它洪水将滔天。

结果是可想而知的:“一盘虾要价1520元”引爆网络,成为国庆长假“负面新闻”中的最热话题。其他在青岛挨宰的游客也纷纷向媒体诉说经历,最典型的是有游客遇上一只天价“帝王蟹”,“每斤398元,拔掉螃蟹腿上秤一称,2786元”!没有挨宰的网友,同样纷纷声援,因为“下一个挨宰的可能就是我”。最有才的段子手立刻创作了大量嘲讽的段子,并由此诞生了一个网络新成语——“青岛大虾”。

危机处理,决不可拖延推诿;信息发布,决不可“真相欠奉”——最需要的是:快发而不是慢发,首发而不是转发,真发而不是假发,实发而不是虚发。所有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是最好的;舆情危机处理如果错过了“黄金一小时”,后面怎么弄都会极其被动。

让人想不到的是,青岛旅游局随后竟然在微博上晒起了美食,立马引发网友疯狂吐槽。出了糗事就弄“正面形象”,这跟2012年2月“7道菜9746元”的“三亚天价海鲜”事件发生后,当地官方的做法异曲同工,三亚市政府新闻办在官方微博上自夸:“今年春节黄金周在食品卫生、诚信经营等方面,三亚没有接到一个投诉、举报电话。”这都是完全错误的危机处理方式。

青岛那个“不善不德”的“善德活海鲜烧烤”已被查处,罚款并吊销执照;有关市场监管的负责人也被宣布“停职检查”,但“青岛大虾”这张无比丑陋的“狗皮膏药”将长久贴在青岛的脸上,难以撕下。

舆情危机处理,关键是为民办实事,检验着一个城市管理者的治理能力。“治理能力现代化”不能成为一句空话。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