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报告 > 研究报告 > 列表页

关于中华美食的社会研究结题报告1500字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6-10-06  分类: 研究报告 手机版

篇一:研究中国美食之八大菜系结题报告1

研究背景:是我们小组成员认为“民以食为天”中国的中小学生应该对中国的美食有所了解,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

研究中国美食之八大菜系结题报告

此次研究性课题由牛娟,茅雨婷,王思雨,王新霞共同完成。牛娟负责写论文,茅雨婷负责查资料王思雨和王新霞负责整理资料。

经过查阅资料,我们了解到了很多关于中国“八大菜系的”相关知识,以下就是我们的收获。

首先菜系,也称“帮菜”,是指选料切配烹饪等技艺方面经长期演变而成的体系, 具有鲜明的地方风味特色 ,并为社会所公认的中国菜肴流派 。我国的菜系, 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由于气候、地理、历史、物产及饮食风俗之间、经过漫长历史演变而形成的的一套自成体系的烹饪技艺和风味, 并被全国各地所承认的各地名菜肴。 菜肴在烹饪中有许多流派, 鲁川苏粤四大菜系形成的历史较早 。后来 ,浙、闽、湘、徽 等地方名菜也逐渐出现,于是形成了我国的八大菜系。

经历代名厨传承至今中国的烹饪技术历史悠久。除影响较大的川菜【四川】、鲁菜【山东】、淮扬菜【江苏】、粤菜【广东】四大菜系之外还有浙菜【浙江】、湘菜【湖南】、闽菜【福建】、徽菜【徽州】、本帮菜【上海】等地方菜系代表了各地方特色香味俱佳的传统特色烹饪和技艺。

清代的时候中国饮食分为京式苏式和广式。

民国开始中国各地的文化有了相当大的发展。民国时分为华北讲着华南和西南四种流派。后来华北流派分出鲁菜、 江浙流派分出浙菜、 苏菜和徽菜华南流派分为川菜和湘菜 、川鲁苏粤四大菜系形成历史较早。后来浙闽湘徽等地方菜也逐渐出名就形成了我国的八大菜系。一个菜系的形成和它的悠久历史与独到的烹饪特色是分不开的,同时也受到这个地区的自然地理气候条件资源特产饮食习惯等影响。有人把八大菜系用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为:苏浙菜好比清秀素丽的江南妹子; 粤闽菜就像风度儒雅的公子;川湘菜就像内涵丰富坚实才艺满身的名士。

中国八大菜系的烹调技艺各具风味,其菜肴之泽色也各有千秋随民众们关于菜系之首的评论颇多, 但都为意气之言, 并无从考究。

据明史记述 ,当时大商人中以徽商和晋商最为突出, 富商之称雄者首推新安。 自唐代以后历代都有老徽不成组之说。 可见古代江南徽州商业之发达商贾之众多 。随着徽商出外经商, 徽菜也普及各地。 在江浙一带及武汉洛阳、 广州山东北京陕西等地拥有徽菜系。 尤以上海最多。 而且是最早进入上海的异地风味。

我国菜系有两种划分法:

按省划分分为四大菜系或八大菜系 【四大菜系:山东菜、 四川菜、 江苏菜、 广东菜、 】、

【八大菜系:鲁、 川、 苏、 粤、 闽 、 浙、 相、 徽】

按流派划分为:有东北菜 、北京菜 、冀菜、 胶辽、 山西 、中原、 西北 、 正江、 江淮 、 江浙 、 江西 、 湖南 、 福建、 广东、 客家等。

以湘菜为例做简单介绍 :湘菜, 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一个地方风味菜 。湘西菜擅长香辣酸,

具有浓郁的山乡风味。 湘菜历史悠久 ,早在汉朝就形成菜系烹调技艺已有相当高的水平。

湖南地处中南地区 ,气候温暖 ,雨量充沛 ,自然条件优越 。湘西多山, 盛产笋, 山珍野味。湘东南多丘陵和盆地, 家牧副渔业发达;湘北是著名的洞庭湖平原素称西末之乡, 在《史记》中记载:“楚地 ,地势饶食 ,无饥馑之愚。”

关于各个菜系的菜名也有很多我们熟知的 。如鲁菜: 糖醋黄河 、三彩大虾。 川菜: 鱼香肉丝 、宫保鸡丁、 麻婆豆腐。 淮扬菜 : 清炖蟹 、粉狮子头等。

通过此次研究性课题 ,我们的不足之处是对于工作的分配和落实没有做到明确。 有的工作都交给一个人负责, 负担重 ,不利于研究性可以的顺利进行; 小组成员的积极性不高, 做工作是不积极, 导致结题时间有所推迟。 在以后的研究课题时我们将克服困难改正不足。 希望此次研究性课题能让大家有一些收获!

篇二:闽台小吃文化研究结题报告

闽台小吃文化研究结题报告

题组长:曾渊煌

小组成员:吕银城,庄振,苏闽南,林瑛琪,林素芬,陈颜颜

指导教师:吕剑青

一、课题背景分析

作为一名厦门人,我们有义务了解和学习关于闽台的文化。“民以食为天”,特别是闽台美食文化更是值得我们去了解。但作为厦门人的我们,很大一部分是不了解闽台美食文化的。有的人吃过,但不了解这些美食的由来、典故。有的人略知一二。更有些人从来没吃过,甚至是排斥闽台小吃的。或者有些人“崇洋媚外”,认为闽台美食低俗,不入大雅之堂。那也就别说去了解它们了。此课题正是根据这一背景组成研究小组,展开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通过我们的探究,通过我们的成果展示,可以让同学们了解闽台美食文化底蕴,重新认识闽台美食。鼓励同学们作进一步深入的了解。同时,通过这次的探究,也能让我们懂得如何去品尝闽台美食,如何吃出美食的精华,传承它们,创新它们,发扬它们。做一个名副其实的厦门人。进一步说,此课题的研究意义更在于鼓励新一代的我们将我们新一代的气息,内涵注入闽台美食中。让它代代相传,让闽台美食文化不断更新。

三、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网上调查、走访调查

四、条件分析

相关知识的资料较难得,因为关于美食的文化历史长远,但得到的材料科学性相对强。所以这要求小组必须有坚持的精神和判断是非的能力。“闽台美食文化”的乡土特色浓厚,活动简单但探究效果明显。有利条件还包括:活动小组所在地区为厦门,方便探究的进行;小组成员大部分为厦门人,有一定基础的乡土知识。

五、研究过程

1.人员分工:

主持调度:曾渊煌

材料收集:吕银城,庄振

调查访问:苏闽南,林瑛琪

考勤记录:林素芬

材料整理:林素芬,陈颜颜

2.阶段任务安排:

第二周:学习、选题

第三周:组队、开题

第五周: 完成小组课题研究方向与方法的讨论。

完成研究方案讨论与制定。

第九周: 完成小组成员分工。

完成活动安全预案。

第十周: 制作问卷调查。

完成“关于闽台美食文化”的问卷调查。

活动过程中反省。

小组对校外人群关于“闽台美食文化”访问调查。

第十一周:闽台名小吃店的采访。

活动过程中的反省。

小组至美食店亲身品尝闽台特色美食。

第十二周:网上关于闽台美食文化的资料收集。

图书馆关于闽台美食文化的查阅。

第十三周:活动整合

第十五周:资料汇总

第十六周:结果讨论

结题准备

六、课题持续研究方向及完善设想

如果有机会能够进一步探究,我们将做以下改善:

(1). 扩大被问卷调查人群范围。

(2). 在各个阶层进行关于“闽台美食文化”的知识宣传,持续完善课题思想。

(3). 对闽台美食店进行跟踪采访,了解现代人对闽台美食文化的实际态度。

(4). 小组成员亲手学小吃烹饪,并将手艺带到家庭。让闽台小吃更具“家常味”,也让成员体会烹饪文化的乐趣。

(5). 课题研究时间较短,实际深入生活时间较短。如果可以,我们将利用更多的时间进行社会实践。

持续方向:

将研究文化与研究美食更好的结合起来,从研究闽台美食文化扩大到研究闽台美食传承。

七、研究成果

(1)闽南小吃总结:

闽南风味小吃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流传着许多“食”文化的故事。小吃注重口味、营养、多样,一般喜酸甜不喜辛辣,喜清淡不喜油腻。小吃品种繁多,式样翻新,造型美观,且用料考究、美味可口,做工精细,有小菜、热菜、汤羹、主食、甜点、水果六种类别。厨师利用丰厚的特产,融合了闽南地方美食炒、炸、煎、烩等传统工艺,综合体现了闽南小吃的风味特色,既保留了唐宋遗风,又有创新内容。闽南小吃既保留了唐宋遗风,又有创新改革。小吃注重口味、营养、多样,一般喜酸甜不喜辛辣,喜清淡不喜油腻。其品种繁多,式样新颖,造型美观、美味可口;且用料考究,做工精细,风味独特。

婚丧嫁娶、敬神祀祖以及馈赠亲友的风味小吃有:榜舍龟、大花包、满月粿、糖粿、糯米丸子、田螺肉碗糕、白糖碗糕、米糕、松糕、塘头甜粿、麦馅粿等。其中较有特色的榜舍龟,用糯米粉为皮,豆沙为馅心,蒸成形似龟状,面染橙黄色,上面覆有大红团寿图案,以祈延年益寿。大花包以发面为皮,白糖、花生仁、冬瓜糖为馅。蒸成大如海碗的甜包,上面覆盖红色喜庆图案,专门用于婚嫁纳彩时,男方馈送女方的食品。满月粿,是生小孩子满月时要做的小吃,同时煮红皮鸡蛋及线面馈赠亲友乡邻,祈求小孩健康成长。在农历七月初七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里,家家户户都蒸糖粿、烧鹊桥,以示怀念。糯米丸子是冬至这天要做的小吃,而“红丸子”是喜事宴请时祝颂甜蜜、圆满,祈求平安美好生活时的小吃。

(2)闽台小吃的发展

闽台小吃中仅有通用名称和资料记载的就有200多种之多,叫不出名字或没有被记载和流传下来的更是数不胜数。然而,目前实现品牌经营的还不多,较有名气的传统小吃品牌大多创立于上个世纪中叶。

在过去,闽台的小吃业者们的祖上大多是挑着扁担游走于大街小巷,高高低低地吆喝着,便是最初的市场经营选择。现在的诸如土笋冻的摊位,也是一小箱,小小地摆在一个小小的角落,等着人们品尝。

在具有了一定的资金积累及客流后,这些挑担经营的小吃业者们便会寻找一间不大的店铺,固定地方,开始做薄利多销的小本经营。如黄则和,吴再添,他们都曾经历过这样一个阶段,他们以名字或称呼为招牌的命名方式本身就遗留着挑担经营的痕迹。

闽台的小吃保持着“小”的特点,小桌小凳小规模经营,也许是这样才稳妥吧,不会遭遇大的风险。很多的闽台小吃都是家族事业,家族经营在创业之初无疑有着极大的优越性,家庭成员之间对家族的事业一般都有着极强的责任心和奉献精神,而且大多数家属是长期参与小吃制作工作的,制作工艺熟练甚至颇有研究,这都对小吃店的经营和发展有很大的益处。这种家族事业的传承在中国很是常见,大抵业余中国人千百年来的传统思想脱不了干系。 但事物总是向前发展的。小吃店无疑比走街串巷赚的钱多,这样一来家族事业便要扩大。但在这一问题上,家人间如果对品牌经营的理念和利益分配有分歧,就很容易对品牌效益造成冲击,这就让闽台传统小吃店向现代餐饮公司化管理转变的道路充满荆棘和曲折,很多小吃商家都是历经多年阵痛才实现这种转变,而且目前还有很多商家至今没有绕出这种“困局”。 随着闽台城市形象的日益提高,闽台小吃走出闽台,面向全国。但不像天津的狗不理,北京的全聚德,闽台并没有形成一定经济规模效益。相反地,闽台小吃散布于各个角落,官方和民间都希望能够形成一定小吃集聚区,这样不仅有利于小吃业之间的良性发展及优势互补,同时也方便了市民以及外来游客能够快捷地享受闽台饮食文化,也有助于提高城市文化软实力。

对此我认为,闽台小吃若要求得长久有效发展,除了修建美食街一法,更应加大宣传力度,还应深入市民生活,严格筛选闽台小吃,力图在游客心中留下美好的印象,做闽台小吃的免费广告。

闽台小吃作为厦门文化的一部分,我们在享受的同时也应冷静地思考,不要让这珍贵的历史人文风情于不经意间消逝在时间的侵蚀作用中。

(3)地方风味小吃:

厦门春卷、烧肉粽、鱼丸、五香、芋包、韭菜盒、芋枣、章鱼、油葱馃、厦门卤豆干、厦门卤鸭、蚝仔粥、面线糊、炸枣、糖葱饼、薄饼、沙茶面、鱼丸、麻籽、贡鱿鱼、"翻煎"豆干、加滋螺、花螺、芋馃炸、海蛎煎、马蹄酥、炒馃条、面茶、虾面、烧豆花、花生汤、厦门炒面线、炒米粉、豆包仔馃等等。

其中蚵不仅营养丰富,且烹制的食品味道鲜美。闽南人有食粥的习惯,他们会根据季节的不同选择时令食物,调配糯米制成粥。土笋冻,是用一种生长在浅海滩涂里,像蚯蚓的软体动物熬成的胶状体,不仅美味,还能降火消炎,清凉解热。鲎羹是闽南特有的海产,鲎全身可食,风味特殊。

民间传统小吃有五香、芋包、韭菜盒、芋枣、章鱼、油葱馃、卤豆千、厦门卤鸭、蚝仔粥。

(5)蚝仔煎的历史由来:

籍贯:厦门 年龄:1000余年

掌故:泉南沿海产蚝,所以厦门风味小吃有蚝仔煎。因其价廉物美大众化,尤受海外侨胞的珍爱。传说在蚝仔煎形成过程中,曾涉及不少历史名人。最有趣的传说是宋徽宗时,河南开封将门之子张蕴,因抗金有功,并光荣负伤,因此受到朝廷褒奖,特许到海边疗伤,传说也来过福建。后来张蕴出征安南,在同安吃到厦门东石蚝仔汤后很兴奋,就命人用蚝与绿豆粉做成羹慰劳士兵,这是蚝仔煎制作的初始阶段。 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陈振龙从吕宋岛带回了番薯种。翌年,广东、福建受灾,番薯成为推广救灾品种,吃不完即制成番薯粉。同样,礁石上的蚝仔,也被挖剥来充饥,数量不多的人家,则将其与番薯粉蒸煮煎炒。至清代,闽督李鹤年吃到的蚝仔煎已发展到了掺入少许的葱花蒜丝,配上鸡蛋、肉片,煎熟后,再以乌醋、椒辣、佳酱(甜咸均可)拌和。这也是我们今天在厦门大街小巷看到的蚝仔煎。

八、组员感想

每个地方都有它的特色,厦门也不例外。闽台特色之一就是小吃了。在这一次的研究型学习中,我了解到了闽台美食文化,开阔了我对厦门美食的认识。俗话说的好:“民以食为天”,我们每天都要吃,那么尝尝不同的食物也是很有必要的。我还了解到了各种特色的我从未吃过的厦门小吃,味道妙不可言。

但是,在如今的社会上,已经很少人会去关注这样一种美食文化了。许多年轻人认为其无聊,这是为什么呢?到底还是因为不了解,所以片面地否定。在这里,我认为我们应该要有意识去了解跟学习它,秉承其精华,不断加以创新跟传承。

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我明白了合作的重要性,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必须合作,才能发挥出完美的实力。总之,这一次的研究型学习让我收获颇多。

——庄振

通过此次的课题研究,我更深入地了解了闽台地区的乡土人情以及它的文化底蕴。孰不知,在这些美味的传统名小吃上,会有如此令人称叹的历史故事。这让我不仅在身体上,也在精神上饱餐了一顿。

闽台美食文化,在当地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特别是在节日里,闽台的美食文化体现得更加淋漓尽致。美食文化是如此的博大精深,它的精髓看似遥不可及,其实一直与我们相伴而行。在研究过程中,它的特色、以及其中的文化韵味,都着实让人着迷。

同时,这次的研究性学习更让我懂得了“一把筷子”的力量是无穷的。一个有凝聚力的研究小组的办事效率与一个懒散的小组相较,简直是天壤之别。“一把筷子”能够让研究充满乐趣,充满快乐。

同时,这也让我更了解我生长居住的地方,让我对它更添一份热爱一份爱惜。

——林素芬

闽台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这短短时间以来的研究,我们了解到了许多在我们身边的文化。在这一过程的调查中也让我们增长了许多关于闽台美食文化的认识。一些在平日看似平凡的味道,经过很深入的调查,才发现它原来也是这样的不一般。闽台美食文化是如此的博大精深,它的精髓看似遥不可及,其实上确实是一直影响着我们一代代人的童年记忆。这次,我们也走访了一些乡村,访问了几位老人。老人们热情地向我们讲述了许多闽台美食的由来,即使这些由来或多或少都带有些神话色彩,但我们都听得开心有趣,老人也讲得很高兴。这次的学习让我收获很多,不仅是对“润饼菜”,“麦煎”,“土笋冻”等的了解。

通过此次的研究型学习,我懂得了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只有团结合作,才能让我们更快乐,更投入,更充满激情。也只有合作,我们才能成功地完成这次的研究性学习。一个问题,许多人想总是比较快的。一项研究,大家一起合作总是比较精简的。

——林瑛琪

通过这次的研究型学习,我对闽台地区的美食都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不仅是做法,更重要的是我们知道了美食背后的故事以及名字的涵义,许多传统美食都有着长远的历史和经典浪漫的故事,当然也有一些传统美食是包含着鲜为人知的故事的。这次,我们也走访了一些乡村,访问了几位老人。老人们热情地向我们讲述了许多闽台美食的由来,即使这些由来或多或少都带有些神话色彩,但我们都听得开心有趣,老人也讲得很高兴。这次的学习让我收获很多,

不仅是对“春卷、烧肉粽”,“土笋冻”等的了解,

同时,这次我更深刻体会到了集体活动的好处和乐趣,学会了如何到社会上与人交流,与人合作,团结互助。并且,这次的研究性学习也增进了我们大家的感情,让我懂得聆听,懂得如何待人待事。

——陈颜颜

闽台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这次学校让同学们自行组织进行研究性学习。为 了锻炼自己,我选择了语文的课题——关于厦门美食文化的研究。

研究性学习是实践性很强的学习。其中充满了乐趣也极富挑战。我们必须亲自去做 才能体会到该“如何做”这要比整天在教科书中寻找答案更有意义,这是显而易见的。 通过这次的研究性学习,对于美食,对于闽台,我们都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这一 切,都是多亏了有这次学习的开展,才让我们主动去发现以及了解美食背后的故事文化。—— 吕银城

闽南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这次的研究性学习,使我了解到了闽南文化的博大, 也体会到了闽南文化的精深。作为一名闽南人,了解闽台文化,了解闽台美食等都颇为重 要的。了解美食的历史,让我更多的了解了这个风水宝地的极为美丽的内涵。

在这次的研究性学习中,我们品尝了各地的小吃,拍了很多照片,也实地去学习如 何做出美食。这都是令人难忘的。我同时也深深体会到了家乡人的热情,可爱。特别是在 学习制作美食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闽台美食深深的美丽。

——苏闽南

九、教师感言

闽南小吃是一类地方特色小吃,集中分布在福建省各地,由当地闽南人历来讲究饮食而成的多种多样的独特风味小吃,不仅如此还蕴涵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与闽南小吃有关的历史典故可追溯到2500年前,以及产生了各种关于闽南小吃的古话等。研究闽南小吃贴近地方文化,贴近生活实际,切入口虽小,但有利于学生加深对闽南传统文化的认识,激发对家乡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这是很有意义的。

在这次的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小组成员围绕着本次的课题中心,小组的成员不但以调查问卷的形式调查了不同群体对闽南小吃的认知情况,还深入家庭、食品作坊采访,尽量亲自品尝闽南各地有名的小吃,关注闽南小吃的特点、各种闽南小吃的做法、闽南小吃的历史掌故,查找了大量的图片和文字资料,经过筛选与整理,最后将的精华进行整合,撰写了研究报告,举(转自:wWw.XiAocAoFanWeN.cOm 小 草 范文网:关于中华美食的社会研究结题报告1500字)办了成果展示会,出色地完成了研究任务。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了闽南小吃文化,体会到闽南小吃文化的博大精深,拓展了视野,增长了知识.

在这次的研究调查过程中,小组成员展现出强烈的探究的热情、实践的精神和创造的萌芽,表现出良好的学习素质、巨大的自主探究的潜力,研究能力让人惊喜。

——吕剑青

十、附件:

1、研究课题提出的背景

作为一名厦门人,我们有义务了解和学习关于厦门的文化。“民以食为天”,特别是闽台美食文化更是值得我们去了解。但作为厦门人的我们,很大一部分是不了解闽台美食文化

篇三:2015课题结题报告范文

2015课题结题报告范文

第1篇:教科研课题结题报告范文

新课程下个性化阅读和写作教学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一、课题实验的背景及意义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新的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指明了基础教育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对现代的语文教学赋予了新的定义,提出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在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和科学思想方法的启蒙教育,培育学生的悟性、灵性,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爱美的情趣,发展健康的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的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核心。个性化阅读和写作教学注重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挖掘语文教育中人文内涵,而写作是运用文字进行表达交流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是一种精神产品的独创,写作能力也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培养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务对于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道德修养有很大帮助。

二、课题实验的进展

1、方案的制定

语文作为一门传统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我们必须认识到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我们以个性化教学理论和《新课标》思想等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课堂教学实际为研究主渠道,从教学的两个基本要素即教师和学生入手,关注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建设,力求师生和谐互动互进,突破传统的教学方式,让教师教出个性,学生学出个性,实现"以科研促提高,以提高赢发展,以发展求质量"的目的。

2、研究的重点

新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让每个学生的个性充分发展,培养出丰富多彩的人格。心理学研究指出:"思维能力是人的智力的核心。培养青少年的思维能力是教学工作的中心任务。"传统教学是教师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精于分析,教学形式单一,很显然,学生的思维受到严重的束缚,更谈不上培养出丰富多彩的人格。采取何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在教学中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实现个性化的教学,达到教学相长,师生共进,提高教学质量,亟待研究解决。基于此,我们确定以下几方面作为研究的重点:

(1)写作教学现状和对策。

(2)个性化阅读写作教学和语文教师的创新意识培养。

(3)个性化写作中科学的思维训练体系。

(4)写作教学和语文课堂的交融、整合。

(5)个性化写作过程中资源的开发。

通过重点研究,达到以下目标:

(1)课堂教学:师生民主,氛围宽松,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形成自、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发展学生个性;

(2)队伍建设:积累语文学科教学改革经验和教学案例,提高参与教学改革的教师的

业务素养和学科科研能力水平,为学校培养学科骨干和学科带头人,提高我校语文教学质量;

(3)学生能力:提高学生阅读写作水平,同时也促进学生思维品质、健全人格的形式和发展。

3、主要研究方法:

①调查研究法:我们在课题的研究中,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了解和把握学生、老师在教学中的现状和感到的困惑,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②文献分析法:课题组及时搜集、整理、借鉴国内外教学的相关理论、实践经验和教学案例。

③行动研究法:通过一系列社会活动,让学生在生活中不断观察和感悟,注重挖掘材料和积累素材。

④经验总结法:将在实践中搜集到的材料进行归类整理,并从中总结出具有推广价值的经验和方法。

4、课题实验的组织与实施

课题起止时间从2015年至2015年,具体分三阶段开展:

(1)从2015年10月至2015年9月为起步阶段:转变观念,更新理念。制订方案,明确思路,做好计划,组织实验教师学习"个性化教学"课题相关理论,要求教师教学时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自身经验,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实施个性化教学。

(2)2015年10月至2015年9月为攻坚阶段:理论创新,有所突破。探索语文个性化教学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尤其是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关系。

(3)2015年10月至2015年10月为总结阶段:运用整合,总结结题。对各阶段的测试数据、资料统计进行分析整理,撰写实验报告,介绍实验做法。

现将各阶段的具体做法总结如下:

(一)起步阶段:转变观念,更新理念

1、领导重视,骨干参与,更新理念,深化认识

课题开题后,语文组成员人人参与,深入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新的《语文课程标准》,认真研究"新课程语文个性化教学实验研究总方案及实施方案";课题组教师一起交流谈心得,认识传统教学带来的弊端。通过学习讨论,深化了对课题的认识,在沉重的反思的同时,打开了教学的一扇新窗户。

2、结合本校实际,制订课题方案,明确实验研究思路。

课题开题之初,要求教师转变观念,从上好第一堂实验课开始,课课落实,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自身经验,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实施个性化教学。结合语文学科教学的特点,明确要重视语文基础,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我校语文教研组围绕"新课程下个性化阅读和写作教学研究"这一课题,进行了广泛的探索。作为课题的领衔人,我带领全组人员作了以下几方面的尝试。

一、开展"经典重温"阅读工程

阅读自古以来就被人们认为是传播人类文化、吸取思想精华、培养审美情趣、提高精神境界的最佳方式。新课程标准要求,在课内阅读的基础上,强调学生"课外自读文学名著(10部以上)、科普书刊和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300万字"。与新课改相适应的新高考也明确地将十部名著列入江苏省高考考查范围。因此,为学生开列书目,指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阅读积累已成为语文老师的当务之急。我校语文教研组经过认真研究后,决定三个年级一盘棋,高中三年学生必须有整体阅读的计划。

除阅读教育部推荐的经典著作外,我们还要求学生做到以下几点:

1、天天三个"一":要求学生每天诵读一首古诗;课前交流一句座右铭;回家向父母背

诵一句格言。

2、周周三个"一":每周写一篇读书心得;举行一次读书会,在交流中互相促进和积累;每周一次专题讲座,由语文组教师分工协作,就写作中的基本理论进行指导。

为配合读书计划,各年级在平时及寒暑假的作业布置上特别注重阅读、写作的安排,例如:2015年高一年级布置的寒假作业是

(1)阅读:完成新课程推荐篇目阅读任务——罗贯中的《三国演义》;阅读时需做读书笔记,开学后将举行读书报告会,进行交流。

(2)写作:完成四篇小作,其中两篇为《三国演义》的读后感或文学鉴赏。

(3)积累:完成20首诗歌及其欣赏内容的背诵任务,一天一篇,开学前的作业检测将从中挑选五首进行考查。

为落实教学大纲的要求,适应新课程改革的潮流,高二语文备课组于2015年推出文学名著导读系列校本课程。老师们带给了同学们一份红楼大餐,解说了《围城》的经久魅力,诠释了《哈姆莱特》。让高二学生走进了文学的殿堂,享受了一次文化的盛宴。2015年12月,在校园文化艺术节上,我校举办了"弘毅读书报告会",学生们就自己的读书经历与思想感悟作了交流。一项项活动的开展让阅读真正成为了"悦读"。经典的重温,让学生陶冶了情操,放飞了思想,积累了素材,拓宽了视野,成了学生写作的源头活水。2015年由语文组陆纪登老师参与编写的名著《快捷通》出版,成为文科学生阅读名著的辅助资料。

二、营造语文课堂文化氛围,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1、创设个性化课堂教学情境

学校在教室墙壁上张贴古今中外名言警句,并开设图书角,让学生家中的书籍流通起来。

2、挖掘教材中写作素材

高中新教材精选了大量文质兼美的文章,这些文章既是很好的课文,又是很好的素材。整合课本材料,指导学生运用到作文中去是提高学生作文切实有效的措施。为此,我校高三语文备课组做了,大量工作,编写了独特的校本作文材料。高三备课组长在2015年我校对外公开教学中展示了这一成果,得到了兄弟学校的一致好评。

三、课堂内外的整合行动

1、20XX年高一备课组开设了"快乐作文"校本课程,2015年开设了"经典阅读"校本课程,在校园网、校报上开设专栏,并定期印发刊物,将学生习作结集出版。

2、邀请专家来校讲学。王力群教授的讲座提高了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作家毕飞宇、祁智、范锡林的讲座放飞了学生想象的翅膀,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热情。校电视台定期播放名著的讲解,如"百家讲坛"的精彩节目的播放让学生在欣赏中得到提高升华,这些都受到了学生的热烈欢迎。

3、重组骥江文学社,不定期举行作文讲座、作文竞赛等,利用丰富多彩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语文组2015年先后组织学生参加了三次省作文大赛。在江苏省第六届"中学生与社会"现场作文大赛中,我校顾碧阳同学荣获高中组特等奖,朱葭同学荣获二等奖;在省教育学会主办的"高考作文杯"江苏省首届高中生现场作文大赛中,我校徐天娇获特等奖,展楠、田晓贝、秦晴荣获一等奖;蔡慧、郭煜、周逸人荣获二等奖,我校被授予了优秀组织奖;在教育厅主办"镇中杯"第七届高中生现场作文大赛决赛中,朱葭、田晓贝、鞠云三位同学荣获省一等奖。语文组辅导学生参加省中学生现场作文大赛,我校高三(19)班戴唯、三(21)班常晓丹获首届"高考杯"创新读写大赛一等奖,取得了南京大学自主招生的资格。在江苏省第七届"中学生与社会"中学生现场作文决赛中,高一(3)班赵宸艺同学荣获高中组一等奖。2015年11月23日我校组织部分学生参加了由江苏省教育学会主办的"高考作文杯"江苏省第二届高中生现场作文大赛,我校选手钱

梦姣获特等奖,赵宸艺、唐燕、黄诗婕、孙燕霏、周晗5名同学获一等奖,二等奖4名,三等奖8名的好成绩。我校被授予"优秀组织奖"。2015年组织学生参加"我与经典有约"征文比赛,高三(7)孙熙伟、魏艳波同学获省一等奖,另有二十位同学获省二三等奖。

4、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使课内知识得以拓展延伸。2015年5月,结合高二所学《唐诗宋词选读》,全年级举行了诗词名句默写比赛,又举行了"走进经典"唐诗宋词朗诵比赛,学生自己写串台词,自己主持,自选朗诵篇目和配乐,经过激烈的竞争,高二(7)班陈靖雯同学脱颖而出,先后参加了靖江市、泰州市"雅言经典朗诵比赛",获得了泰州市二等奖。

5、20XX年,在语文组的团结协作下,第二届"高考"杯(华东地区)创新读写大赛复赛在我校成功举行。我校高三两位同学获读写大赛一等奖,取得了名牌大学自主招生的资格;我校两位同学在"苏教国际杯"第九届江苏省高中生现场作文大赛中荣获一等奖;一位同学在"新语文学习杯"第八届"中学生与社会"现场作文大赛中荣获一等奖;七名同学在江苏省"高考作文杯"现场作文大赛中获一等奖。赵宸艺同学代表泰州参加了首届全国中小学生"中华诵"夏令营活动,我校被评为省语言文字工作先进学校。

四、走进生活,重在实践

"语文即生活,生活即语文。"我们经常组织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和考察活动。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考察家乡名胜古迹和地名由来、传统习俗、饮食文化等,拓展学生视野,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存在众多的写作素材。2015年高一学生利用寒假对靖江店铺名折射出的文化现象作了深入调查研究并撰写了调查报告。2015年汶川大地震后,语文组配合校团委在高一、高二年级中发起了"写给灾区孩子的一封信"征文活动,倡导学生将视野投向社会,关注生活,从而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锻炼学生的多种能力。

(二)攻坚、发展阶段:理论创新,有所突破

1、理论学习是基础,创新是根本。课题组所有成员认真交流探讨,并结合学校的课题科研实际做了认真反思。正是沿着这条教改科研的思路,每学期语文组成员积极撰写论文,三年来,有数十篇在国家级论文比赛中获一二等奖。

2、我们以课堂教学为研究主渠道,抓住重点,探讨个性化教学的新模式,探讨个性化教学和发展学生思维的关系。

教学模式是沟通教育理论和实践的最好桥梁,我们通过一定的教学模式将个性化教学理论贯彻到个性化教学中去,这样才能达到经验普及的目的。研究过程中,课题组老师及时总结,并将成功的经验运用到教学实践。通过自主阅读,合作探究,师生互动的教学,展示了语文课堂的魅力,也体现了学生的个性。2015年我组羊琳老师在省语文优课评比中获二等奖;2015年我组荣雪飞老师在省语文优课评比中脱颖而出,荣获一等奖;2015年羊君老师在省语文优课评比中获二等奖;丁杰老师获泰州市语文优课评比一等奖。黄越前、荣雪飞、羊君、曹成玉、羊琳等老师胜任高中循环教学。

(三)课题总结阶段:运用整合,总结结题

艰辛的探索产生了可喜的实验效应。我们首先看到的是,实验教师乃至其他教师的教学观念变了,意识到教学同样需要与时俱进,能逐步意识到以新理论指导实践的重要性,教学方法灵活了,教学手段丰富多了,青年教师也由一个高起点迈入,在实验中成长起来,能够熟练的驾御课堂,实施个性化教学。课题实验所带来的教学教研成果是明显的,成绩是可喜的,教师业务素质水平提高了,教学科研能力增强了,课堂教学面貌焕然一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高考成绩稳中有升。然而,我们清晰地认识到,这只是提高我校教育教学水平的一个良好开端,在接下来的教学科研过程中,我们将把"语文个性化阅读与个性化写作教学"课题实验研究精神继续延伸,深入挖掘,拓展课题中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训练思维,个性发展的内涵。

三、课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

该课题进行了三年,形成了系统的理论体系,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尤其是创造性思维能力等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但还有许多实际问题亟待解决。例如,怎样促进学生由获取知识到形成能力的转化,怎样在语文个性化教学中促进学生个性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个性化教学的评价问题等等,都是我们今后继续要研究的问题。

教改的路是艰辛的,但也唯有这种艰辛才能带给我们快乐和欣喜。我们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效,但这只能作为我们今后继续课题实验的基础,我们将以此为动力,与时俱进,开拓进取。

第2篇:课题结题报告

对于一个科研课题来说,撰写结题报告是课题研究的最后一个程序。

结题报告如何撰写呢?尽管研究方法各有不同,具体的撰写因而也各有所异,但是,从其基本的格式来说,它们还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的。就其结构而言,教育研究报告的一般结构是:

1、研究报告的题目

研究报告的题目就是课题的研究报告。如"小学三年级数学思维能力训练报告";"'成功教育'实验报告";"'和谐教育实验'阶段性成果研究报告";"'初中语文教学思维训练'实验报告";"利用电教媒体优化课堂结构,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初中课堂教学TET模式实验报告"等等。一般在题目下面都应该写清楚课题研究组或课题研究报告撰写人姓名。

2、研究问题的提出

问题的提出实际上就是研究报告的开头部分,有如"引言"的功能。这部分主要内容是写清楚这一课题的研究目的、研究背景、价值和意义,以及这一课题目前在国内外研究的主要成果、现状,研究这一课题预计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研究理论框架。在这一部分还要分析清楚研究假设是什么,假设用语是否明确、是否具有可检验性,对课题假设要进行充分的论证,当然可以参考课题立项申请报告中的有关内容。

3、课题研究的方法

在这一部分主要写明进行这一课题研究所选用的方法。包括:

(1)根据课题的特点,选用何种研究方法。

(2)研究对象(即样本)的取样方法、数量(即容量)、条件(即研究前所具备的水平)。要求取样方法科学,样本容量合适且具有代表性。

(3)根据所选用的研究方法确定研究设计。

(4)明确操作定义。即对课题研究中所涉及的相关概念给出明确的定义或解释,使研究更具有可操作性。

(5)对研究的变量给出明确、具体的测量方法和统计检验方法。

(6)对课题研究的无关变量给出控制方法。

(7)课题的具体实施程序。即研究时间和步骤。

4、研究的结果

"课题研究成果"这个部分是整篇结题报告中最为重要的部分。一个结题报告写得好不好,是否能全面、准确地反映课题研究的基本情况,使课题研究成果具有推广价值和借鉴价值,就看这部分的具体内容写得如何。一般说来,这部分的文字内容所占的篇幅,要占整篇结题报告的一半左右。

"课题研究成果"这个部分内容的表述,要注意三个问题:

第一,不要只讲实践成果,不讲理论成果。一个结题报告的研究成果,应当包括理论成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