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
当前位置:首页 > 节日庆典 > 元宵节 > 列表页

元宵节没人回老宗送灯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6-10-13  分类: 元宵节 手机版

篇一:关于枣庄地区元宵节送灯的习俗

关于枣庄地区元宵节送灯的习俗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宋朝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描述了正月十五元宵节的盛况。虽离此间盛况距离已久,但是元宵节的习俗依旧传承下来,枣庄地区也不例外。接下来将要讲述枣庄地区的元宵节送灯习俗。

一、元宵节送灯的起源和发展过程

据正史记载,“元宵节”起源于我国西汉时期宫廷祭祀“太一神”(主宰宇宙一切之神)的活动。随着朝代更迭,这一节庆逐渐由宫廷延伸到民间成为重大节日,到唐宋时期空前繁荣,称为“元宵节”。而据民间野史杂录记载,元宵节的一些庆祝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即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是天官的生辰,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是地官的生辰,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是水官生辰。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故人们为迎接天官赐福,到处张灯结彩,大肆庆祝。

公元前108年,汉文帝为纪念平息吕氏家族叛乱的日子而首次设置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东汉明帝永平年间,街头开始流行放灯的习俗,元宵节也被人们称作灯节。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族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 到了隋唐时期,赏灯活动更加兴盛。皇宫、街道上到处挂灯,还要建灯轮、灯楼和灯树。宋代更是重视,赏灯活动愈加热闹,而且要进行五天,灯的样式丰富多彩。清代的赏灯活动虽然改成了三天,但是赏灯规模宏大,盛况空前。除了燃灯之外,嗨放烟花助兴,后来又添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的内容。 而关于元宵节送灯的传说更是很多,如传说在很久以前,凶禽猛兽很多,四处伤害人和牲畜,人们就组织起来去打它们, 有一只神鸟困为迷路而降落人间,却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立即传旨,下令让天

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间放火,把人间的人畜财产通通烧死。 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无辜受难,就冒着生命的危险,偷偷驾着祥云来到人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众人听说了这个消息,有如头上响了一个焦雷。吓得不知如何是好,过了好久,才有个老人家想出个法子,他说:“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里张灯结彩、点响爆竹、 燃放烟火。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人们都被烧死了”。大家听了都点头称 是,便分头准备去了。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发觉人间一片红光,响声震天,连续三个夜晚都是如此,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以中大快。人们就这样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财产。为了纪念这次成功,从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悬挂灯笼,放烟火来纪念这个日子。

另一个传说是元宵节是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之子刘盈登基为汉惠帝。惠帝生性懦弱,优柔寡断,大权渐渐落再吕后手中。汉惠帝病死后吕后独揽朝政把刘氏天下变成了吕氏天下,朝中老臣,刘氏宗室深感愤慨,但都惧怕吕后残暴而敢怒不敢言。吕后病死后,诸吕惶惶不安害怕遭到伤害和排挤。于是,在上将军吕禄家中秘密集合,共谋作乱之事,以便彻底夺取刘氏江山。此事传至刘氏宗室齐王刘囊耳中,刘囊为保刘氏江山,决定起兵讨伐诸吕随后与开国老臣周勃,陈平取得联系,设计解除了吕禄,“诸吕之乱”终于被彻底平定。平乱之后,众臣拥立刘邦的第二个儿子刘恒登基,称汉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来之不易,便把平息“诸吕之乱”的正月十五,定为与民同乐日,京城里家家张灯结彩,以示庆祝。从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个普天同庆的民间节日--“闹元宵”。

类似这样的传说还有很多,如黄巢和挂红灯,东方朔和元宵姑娘,朱元璋寻母等,在此不一一赘述。众多的传说,给元宵节送灯添上神秘的色彩。为这古老习俗的传承加上浓墨淡彩的一笔。

二、元宵节送灯名称的来源及现存状况

农历正月十五,春节刚过,对于许多人说,春节这段时间已经过去。但是,对于枣庄地区的人说,正月十五仍是很隆重的日子,枣庄有“正月十五前都是年”的俗语,意思是从初一到十五,没来得及拜年的人,都可以拜年。因此正月十五

既有元宵节之称,又有小年之称。而元宵节除了吃元宵之外,更多的是送灯这一习俗。灯,用杂面做成,常常是自己家亲自做的,以示心诚。元宵节关于祈求添丁生子的信仰十分明显。因为“灯”与“丁”谐音,许多地区在元宵节前,娘家送花灯给新嫁女儿家,或一般亲友送给新婚不育之家,以求添丁吉兆。祈求平安的习俗更为普遍。由于灯火具有驱魔降福、祈许光明的象征意义,所以燃灯又具有避邪平安的意义。一些地区元宵节期间放天灯(孔明灯),称之为“祈福灯”或“平安灯”,上面写满各种祈愿,希望天灯能上达天庭,带给人无限的希望和光明。在枣庄地区,送灯的寓意更多的则是辟邪平安和对未来的美好愿望。 灯有面灯和萝卜灯。面灯用豆面、玉米面、高粱面等杂面制作。一般是月份灯,月份灯的寓意在于祈祷该月收获的农作物、水果和蔬菜取得丰收。月份灯便是做出十二个灯,闰年的时候则是十

元宵节没人回老宗送灯

三个灯。做法是先用开水把面烫好,捏成各种形状的灯。主要有二种:一种是捏成碗盏形。另一种是捏成上粗下细,中间有碗,形状如倒挂金钟。把捏好的面灯,上笼屉放到大锅里蒸,熟后在面灯中间放灯捻。有玉米面做的灯其颜色是黄的,被称为金灯;用白面做的灯,其颜色是白,被称为银灯;用荞面做的灯,其颜色白中有青,被称为铁灯。在夜幕降临,天空中布满星辰,月亮也悄悄升起时,家家开始送灯。元宵夜如果不刮风,认为是吉利顺当。民间传说,元宵节的灯光,是吉祥之光,能驱妖避邪除百病,老人举灯照遍住宅内外。人们端着灯相互照脸庞和眼睛,以避免害眼病。

现在,随着社会的进步,一些民俗开始渐渐地消失。元宵节送灯的习俗虽然传承下来,但是,已经显示衰微的迹象。人们开始慢慢忽视元宵节送灯的习俗,不再亲自做灯,少了几许虔诚,慢慢的,送灯习俗或许会渐行渐远。对于这一现象,不得不深思。元宵节送灯这一习俗,含义深远,应当薪火相传,值得重视。三、送灯在今天存在的原因和意义

和某些地方送灯寓意不同,送灯在枣庄地区更多的是象征着美好的祝福和对未来一年的期望。现在的人们生活越来越富足,对于未来有更多的美好设想。庄稼人希望新的一年能够顺顺利利五谷丰登,家里人平平安安,小孩儿健康成长。这里的寓意是美好的。而任何一种民间习俗都是人类的精神文化遗产,它是以人为载体,一代代传承下来的。它的价值在于,是对远去历史文化的记忆和传承。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商品经济的冲击,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很多源于远古时期

的民间习俗正在消亡或已经消亡,能够留下来的,还在传承的,弥足珍贵。任何事物都不可能一成不变。与时俱进,不断调整、变化,才能生存发展,否则,就会面临淘汰。正月十五“送灯”习俗,在传承的过程中,不论是内容还是形式,甚至思想形态,都和最初的说法有着非常大的不同。现在“送灯”,没有人再和鬼神联系在一起,已经注入新观念,那就是喜庆、祥和,还有对美好、幸福、安康、丰收、和谐的祈望。代代相传,不断地添加新意,进行新的解释,这就是很多民间习俗“不死”的原因所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民俗的重视程度不再像以前那样。但是,就像之前所说,代代相传,必有其意义。我们在今天,依旧需要传承这些东西。不只是风俗,更是一种文化,一种精神。出门在外的游子,家里的田地。即使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生活安康依旧是追求。通过对送灯这一习俗的继承,来传承美好的祝愿。一种现在人们所追求的平安幸福和来年的五谷丰登。

篇二:“元宵节的文化内涵 ”阅读理解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元宵节的文化内涵 (陈连山)

和其他传统节日强调阖家团聚不同,元宵节更强调普天同庆。元宵节被人们视为春节最后的高潮,因为过了这天,人们就要真正进入新一年的生产生活,所以人们在元宵节全民欢庆,以祈求上苍保佑来年风调雨顺、庄稼丰收,这也表达了人们对新年的美好期盼。正因如此,在中国民间有正月十五闹元宵的习俗。

这个传承已有两千多年的传统节日,不仅盛行于大江南北,就是在海外华人的聚居区也年年欢庆不衰。每到元宵节期间,人们都会走出家门,涌上街头,除了闹花灯、猜灯谜外,还有舞龙、舞狮、踩高跷、跑旱船、敲舟山锣鼓&&其中,有很多风俗和活动都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同庆佳节,让广大群众参与其中,共同享受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给我们留下的审美记忆。

其实,元宵节不是一个孤立的节日,它是春节的一部分。要理解元宵节的意义,不能不把它放在春节之中来考察。

春节从除夕关门守岁开始,到元宵节,是一个人们不断扩大活动范围、人际关系不断得到扩大的过程。初一给家长拜年,初二回娘家拜年。以后逐步扩大拜年范围到一般亲戚朋友。在这个时段,人们的活动范围局限在熟人之间。初五是破五,农活可以开始干,商店可以开门了。这个时段,社会开始正常运作。到了正月十五,全体社会成员不分男女老幼都加入到节日活动中。所以,元宵节具有确认全体社会成员(包括彼此不认识的)相互关系的意义。

元宵节是真正意义上的全社会的狂欢节,连平时被限制在家的古代妇女也可以自由出门游玩了。当然,个别礼法之士反对这个习俗,比如宋代的司马光。元宵夜,他夫人打扮了准备出门赏灯。司马光问:家中点灯,何必出看?夫人回答:兼欲看游人。司马光说:某(我)是鬼耶?!这就太不讲理了,总不能只让夫人终年只看他一个人一张脸吧?好在社会不买这些礼法之士的账,大多数妇女照样游乐。元宵节允许民众自由娱乐,这是古代社会针对过分严格的礼法制度而设计的一个发泄渠道。一些年轻人乘机会见意中人。正如辛弃疾所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元宵节主要活动是大众娱乐,但是其社会文化意义却不仅仅是娱乐。

正月十五有很多信仰活动,祈求神灵保佑。古代人祭祀泰一(太一)神,因为他是最高神,掌管人类命运。祭祀他,可以获得丰收和平安。古人祭祀地神,是要保佑蚕事丰收。

元宵节也是一个求子的节日。宋代陈元靓《岁时广记》卷十二《偷灯盏》解释当时人在元宵节偷灯的原因时说:一云,偷灯者,生男子之兆。这里灯谐音丁,就是男丁。这样一来,偷灯就象征着生育儿子。根据同样的道理,观灯也具有求子的涵义。于是,古代妇女出门观灯有了这个理由,就名正言顺了。一直到民国时代,各地多有送灯给那些无子家庭的习俗,祝愿他们添子孙。清代有摸城门门钉的活动。钉,也谐音丁。人们希望通过摸门钉而祈求生育儿子。有些地区的人们还赋予汤圆以象征意义。

当然,在人口压力巨大的今天,元宵求子活动已经很少看到。现代人又赋予汤圆以新的解释,那就是甜甜蜜蜜,团团圆圆,象征一家团圆,幸福美满。它很符合人们的内心希望。元宵节因此获得了新的文化意义。 (《人民日报海外版》)

1.下面对元宵节的文化内涵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和春节不一样,每年的元宵节更多的是强调普天同庆,全社会的狂欢。

B.元宵节的活动主要是出门娱乐,如赏花灯、猜灯谜、观舞龙舞狮,看敲锣鼓等。

C.伴随元宵节而产生的是民间进行的信仰活动以及因渴望子嗣而产生的各种习俗。

D.元宵节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吃元宵的习俗从节日诞生到今天一直延续着。

2.对文中画线的元宵节具有确认全体社会成员(包括彼此不认识的)相互关系的意义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春节期间从除夕关门守岁到元宵出门娱乐,是人们由家庭关系走向社会关系的过程。

B.元宵节期间人们走街串巷,走亲访友,通过这种形式增进人们之间的感情和社会的和谐。

C.通过各种娱乐活动,元宵节把社会中的人们聚集了起来,营造出欢乐与祥和的气氛。

D.元宵节为社会中不同种族和不同阶层的男女老幼提供了放松心情的良好契机。

3.下面对本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元宵节除了娱乐之外,更重要的是承担着长辈们对子女能够传宗接待、香火延续下去的朴素愿望。

B.古代由于礼法制度严格,所以只有到了元宵节这一天人们压抑已久的感情才得以彻底释放,尽情宣泄。

C.现在的元宵节吃汤圆,寓意一家团团圆圆,幸福美满,是现代的人们重视亲情的体现和家庭观念的回归。

D.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元宵节的活动内容也在不断地变化,说明现代人在不自觉地摒弃旧传统。

答案:

1.D

1.B

1.C 答案解析: 1.诞生之日开始吃元宵,一是于文无据,二是吃元宵大体是从宋代开始的

1.元宵节人们出门不是为了走街串巷,走亲访友,而是为了娱乐

1.A.元宵节的主要功能应为娱乐而非求子。 B.元宵节这一天不对,应该是期间。 D.现代人在不自觉地摒弃旧传统不对

篇三:豫南部分地区元宵节送灯习俗调查

豫南部分地区元宵节送灯习俗调查

对于大多数的的孩子们来说,寒假似乎有着更强的吸引力,因为毕竟寒假包含着春节、元宵节等中国传统节日,孩子们不仅可以大吃大喝、像长辈索要红包,还可以逛庙会、看花灯。而对于像我们这样的大三在读学生,春节和元宵节似乎对我们的吸引力不是很大,但是作为全家人少有的团聚时刻,我对春节和元宵节还是比较期待的。

相信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除夕”或者说“过年”的渊源应该是比较清楚的,但是如果要问及“元宵节”是如何流传下来的,似乎没有几个人能够回答上来。因此,在今年寒假期间,我在我的家乡------河南省信阳市商城县,关于元宵节,特别是关于该地区元宵节上坟送灯的习俗做了一番调查。

众所周知,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汉族的传统节日之一的元宵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元宵节又被称为“上元节”。

元宵节作为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该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

而还有另外一种说法认为,元宵节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而负责赐福的天官喜欢热闹,故民间就有了闹元宵的习俗。

当然还有其他多种传说,以上两种说法分别代表了佛道两家的思想,但是由于佛道两家长期在我国融合发展,因此很难确定哪个更具说服力。而且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很多习俗在流传过程中变化比较大,所以关于元宵节的习俗在全国各地也不尽相同。

在商城人的心目中,元宵节甚至比春节更为重要,当地也有这样一种说法,认为一个家可以每人回来过年,但是不能没人会来过十五(元宵节)。因为当地元宵节流传着上坟送灯的习俗,如果在正月十五日的夜里没人给逝去的亲人们上坟送灯,就说明这家后继无人了,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在当地元宵节与清明节有点儿相似。根据相关资料,在豫南也只是部分地区流行元宵节上坟送灯上网习俗,其中有光山县、罗山县竹竿、庙仙等乡镇、潢川的付店、卜塔集、彭店、仁和、双柳等乡镇,以及商城县县城以南各乡镇,息县淮河以南的曹黄林等六七个乡镇和新县除南部和湖北接壤的郭家河、陈店、箭厂河、泗店、田铺等乡镇以外的所有乡镇,均有灯节给祖坟送灯的习俗。信阳市其他县区再无此俗,河南省其他市县也未曾听说。就全国而言,经互联网搜索发现,也只有江西的新建县及其以北至庐山以南的几个县市、山东省宁阳县、黑龙江省宜春市及湖北等地有此习俗。其余地方尚未发现。由此可见,豫南部分地区元宵节给祖坟送灯的习俗,在

全省独具特色,在全国也不多见。

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商城人一般会用一个上午的时间来准备一桌丰盛的饭菜,就像吃年夜饭一样,全家老少会一起吃个团圆饭,然后利用整个下午的时间为晚上的上坟送灯做准备。一般需要砍几根竹子,然后把它们削成一根根的指头粗细的竹签。与此同时要把五色彩纸裁剪、糊裱成灯罩,当地人把它形象地称为“灯笼裤子”,接着就是准备蜡烛、火纸、鞭炮等等。待到夜幕降临后,家人就会带上准备好的东西来到先人的埋葬地,为先人们点燃几盏彩灯、焚化纸钱,以寄托自己的哀思,同时传递着新春祝愿。最后在绚丽的彩灯前,在温暖的火光中,伴随这阵阵鞭炮声磕头祈福。

关于我们那一地区元宵节为什么要上坟送灯的问题,我曾不止一次的请教过很多人,但是即使是七八十岁高龄的老者,也很难清楚的解答这一问题。其中我姥爷告诉我说:春节作为全家人团聚的时刻,活着的人当然不能忘了那些已经去世的亲人,因此我们会在吃年夜饭之前要在屋的正厅中祭奠先人(当地的确有此风俗),迎接他们回家过年,然后在正月十五元宵节这一天送他们回去,通过上坟送灯这一方式来照亮他们回去的路。但是这一说法并没有完全解开我心中的疑问,因此我又查阅了很多资料,请教了更多的人。

如果将元宵节与燃灯与上坟送灯联系起来的话,有一个说法似乎具有一定的说服力。

相传“元宵节”起源于汉代的“火把节”,远古时期,正月十五这一天,汉代民众聚集一起,手持火把到乡间原野驱赶虫兽,希望减

轻虫害,祈祷获得好收成。直到今天,中国西南一些地区的人们还在正月十五用芦柴或树枝做成火把,成群结队高举火把在田间地头或晒谷场跳舞。此俗因为是在夜间进行,时而路过荒郊野外的故人坟地,冬天的大风经常刮起,时而把手中的火把吹灭,有人立刻想到夜间定有鬼神出没,必是故人的亡灵在作怪。故此,有人想出了个好主意,给故人坟前也点上灯火,好让他们在阴间助一臂之力。然后再用木棍或铁丝,把结实的纸或透亮的布支撑起来,围在火把的四面,不管是圆形、方形还是长形、棱角形的,只要是能遮挡住风不吹火把就行,然后是经过长时间的演变,就逐渐发展成为上面所说的元宵节上坟送灯的习俗。

这一说法似乎合情合理,而且与“除夕”除年兽的传说也有几分相似,而且与我们当地的民俗传统有一定的联系。因为当地人都说如果正月十五这一天无风又下雪,就预示着来年庄稼一定会获得好的收成,意为“收灯”。相反如果下雨或者刮大风等恶劣天气则“不收灯”。其实这与“瑞雪兆丰年”的农谚的含义是一样的,由此看来我们那个地方元宵节上坟送灯的习俗还是有一点渊源的,而且有时候不得不佩服先人的智慧。

同样关于元宵节上坟送灯的习俗,还有另外一个版本更为有趣。 据说灯节送灯的习俗是从明朝开始的。传说朱元璋自小失去父母,在亲戚家寄养长大。成为皇帝后,便无从找到父母坟墓的下落,于是军师刘伯温出了个主意,说:“你是皇帝,没有人能够接受你的跪拜,除非你的父母。皇上可以令人在每个坟头前都插上蜡烛,能经

你跪拜而蜡烛不灭的就是你父母的坟墓,朱元璋依此行事,果然效验。而为了弘扬中华民族“孝”的传统美德,从此民间便留下了元宵节上坟送灯的习俗。

可是传说总归是传说,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我发现豫南部分地区的元宵节上坟送灯的习俗也是有历史的。

根据明朝嘉靖年间1556年修成的《光山县志》,元宵节习俗为“自十三日为始,市民各于门首悬挂灯毬织巧不一,至十六、七方止。游者竞观之”。清朝顺治十一年(1654年)和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修成的两部《光山县志》,记载元宵节习俗更为简单:“元宵张灯,清明扫墓。”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修成的《光山县志》,记载元宵节习俗为“上元节自十三夕始,张灯连五夕,家户屑米为浮团子会食,入市游观。十六日,民家复掩户如元旦(此处指春节),复云过年。人多出游,曰走百病。俗用小儿扮演故事为台阁,金鼓遍游街巷,而泼陂河镇尤盛。”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的《光山县志约稿》及1959年《光山县新志》稿中,均无灯节给祖坟送灯习俗的记载。只是1989年修编的《光山县志》有记载:“家人团聚吃罢十五饭,大人带着子孙去先人墓地送灯插亮,烧化纸钱,以示对先人的悼念。”此记载无从知晓送灯始于何时。旧县志虽无记载,但是光山民间老人都肯定的传说,送灯习俗很早就有,他们孩童时候就听其祖父介绍送灯之事。按此推想,此俗至少有几百年历史了。

关于元宵节上坟送灯的习俗,虽然历史比较久远,但是在变化日新月异的现在社会,这一习俗也并没有因为年代的久远而沉默。今年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