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报告 > 调查报告 > 列表页

火灾事故调查报告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7-03-27  分类: 调查报告 手机版

篇一:火灾事故报告范文

学校“9·12”茶炉房失火事故报告

**公安分局消防科:

2010年9月12日(星期天)上午10点50分左右,**学校茶炉房发生一起失火事故,过火面积约11平方米,上午12时左右火被扑灭,未波及其他房屋建筑,无人员伤亡,直接经济损失约100.00元。

一、学校概况

***学校位于**区**镇**村,学校始建于1974年,占地面积17000多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6000多平方米。学校现有教职员工97人,从学前班到高三共有29个教学班,在学生1571人。学校实行安全责任校长负责制,主管副校长主抓安全工作,下设学校安保处和政教处共同负责学校具体的安全保卫工作和安全教育工作。

学校茶炉房位于校园内小学生操场边,与学校食堂为同一建筑体(食堂于2009年已停业),砖混结构,平房、预制楼板,茶炉房建筑面约11平方米,安置一台1000KG/小时的燃煤加热常压开水锅炉,主要供住校学生的饮用水和生活用水,取水龙头安装在茶炉房隔壁的另一间房屋内,每日下午17:00---18:00时供水一次。茶炉房内除常压开水锅炉外,再无其他设备设施,作业人员由学校聘用的门卫管理员***兼职。

二、事故经过

9月12日(星期天)午10时左右,作业人员***将茶炉引燃,准备下午供住校学生用水,由于其本职工作主要是门卫管理,星期天

学校高二、高三年级全体学生又在补课,于是***引燃茶炉后,就将茶炉房锁闭,回到了门卫室。10时50分左右,校园外当地的老乡发现茶炉房窗户冒出火苗,便及时跑到学校告知门卫管理员李**,李闻讯后就立即赶到茶炉房,打开房门实施浇水救火,在校老师***和保洁员余**也闻讯随即赶到,就地取用二氧(本文来自:wwW.xIaocAofanwEn.coM 小草 范文 网:火灾事故调查报告)化碳干粉灭火器进行灭火,共计使用了四瓶灭火器(两瓶2KG :两瓶4KG),但因茶炉房堆放的引火用的费旧木材,火势较旺,未能将火扑灭,于此同时,家住学校附近的一位老师拨打了119火警电话,两台救火车于11点40分赶到学校,上午11时50分时左右火被扑灭。

三、事故损失

茶炉房着火时,恰逢星期天,除高二、高三年级的补课学生,正在上课外,茶炉房附近无其他学生和老师,参与初起救火只有门卫管理员李**、文**老师和保洁员余**三人,因而,本次事故中无人员伤亡。

茶炉房为砖混结构、预制楼板,除放在房内引火用的费旧木材被烧毁外,未波及到其他房屋建筑,常压开水锅炉也完好无损,直接经济损失,估值约100.00元。

四、事故原因

1、本次事故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兼职司炉工李**安全意识不够,于9月2日上午将假暑期间学校维修课桌、凳子的一些费旧木材,做为生炉引火材料,堆放在了茶炉房内引发的。9月12日上午,兼职司炉工李**为了保证下午能按时供应热水,上午10点左右用引火木材

点燃茶炉,由于烧水工作是李**的兼职工作,其主要的本职工作是门卫管理,因此茶炉点燃后,他就锁闭了茶炉房,离开了烧茶炉的工作岗位,回到了门卫室,茶炉房内无人监管,可能是炉内火星迸出,将引火用的费旧木材点燃,未及时发生现失火苗头,控制火势,造成了火灾。

2、学校人力资源匮乏,财力有限,是导致本次失火事故的另一原因。李**是本校聘用的临时工,身兼门卫管理员、住校男生管理员、报刊杂志邮件收发员、茶炉房司炉工等数职。由于学校财力有限,无力聘用多人分担他的工作,就形成了顾此失彼的局面。虽然学校有司炉工岗位管理职责规定,工作期间不得擅自离开工作岗位,但李**身兼数职,不能兼顾,当日茶炉点燃后,他为了看护学校大门,就暂时离开烧茶炉的工作岗位,致使茶炉房内无人监管。

3、学校对后勤辅助人员,特别是聘用的临时工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不够,使得个别员工安全意识淡漠,是火灾发生的另一个原因。本学期开学前,8月31日学校安保处会同总务后勤、校工会等部门,对校舍、教学设施进行了全面检查,未发现安全隐患,当日也检查了茶炉房,没有发现里边堆放有引火的材料。在学校调查事故发生原因时,李**自述:是9月2日开学的第二天,才将学校假暑期间维修课桌、凳子的费旧木材作为引火材料,取了一些搬进茶炉房的。李**是本校聘用的临时工,文化水平不高,学校忽视了对其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使得兼职司炉工李**的安全意识不足,擅自将易燃物放在茶炉房内,埋下了安全隐患。

五、事故教训和今后的防范措施

尽管本次失火事故所造成的损失不大,但也给学校的管理敲响了一个警钟,学校要认真牢记本次事故教训,树立“安全第一,安全无小事”的指导思想,加强学校安全管理,防止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今后的防范措施如下:

1、进一步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特别是各部门领导的安全生产责任制,真正把安全生产法规、制度、措施、规程等落实到每个教研组、每个办公室和每个后勤作业人员,形成有效预防事故的管理机制。

2、加大安全检查的力度,定期对学校的各个场所进行安全隐患排查,除重点部位要勤查外,对一些不起眼的部位也要定期、定时检查。

3、积极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坚持每个学期对全体教职员工进行一次安全常识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防止防止类似安全事故和其他安全事故的再次发生。

***学校

2010-9-14

篇二:上海11.15特大火灾事故调查报告

目录

一.事故概况 ...................................................................................................... 1

1.事故工程概况 ............................................................................................ 1

2.项目涉及单位关系与结构图 ........................................................................ 1

二.事故调查报告 .............................................................................................. 2

1.事故模型描述 ............................................................................................... 2

2.初起火灾发生点的确定 ................................................................................. 2

3.起火时间的确定 ........................................................................................... 4

4.火灾经过的确定及事故再现 .......................................................................... 4

三.事故原因分析 .............................................................................................. 4

1.直接原因 ...................................................................................................... 4

2.间接原因 ...................................................................................................... 5

3.事故性质 ...................................................................................................... 6

四.结论及建议 .................................................................................................. 7

1.施工总包企业要建立健全安全质量管理制度并落实 ..................................... 7

2.监理单位切实落实履行监理职责 ................................................................. 7

3.政府主管部门加强监督管理的职能 ............................................................. 7

4. 高层逃生知识培训,让居民与工作人员了解逃生方法 ................................... 8

参考文献 .............................................................................................................. 8

附件 ...................................................................................................................... 9

附件1 问询记录 ............................................................................................. 9

附件2 模拟实验报告 .................................................................................... 11

附件3 相关照片 ........................................................................................... 12

附件4天气情况记录 ..................................................................................... 13

附件5消防队灭火行动记录 ........................................................................... 14

上海11.15教师公寓特大火灾事故调查

一.事故概况

1.事故工程概况

(1)事故项目名称:上海静安区胶州教师公寓(728号)节能墙体保温改造工程

(2)项目内容:外立面搭设脚手架、外墙喷涂聚氨酯硬泡体保温材料、更换外窗等

(3)大楼概况:大楼于1998年1月建成,公寓高28层,建筑面积17965平方米,其中底层为商场,2-4层为办公,5-28层为住宅,建筑高度85米。

2.项目涉及单位关系与结构图

上海市静安区建设总公司承接该工程后,将工程转包给其子公司上海佳艺建筑装饰工程公司,佳艺公司又将工程拆分成建筑保温、窗户改建、脚手架搭建、拆除窗户、外墙整修和门厅粉刷、线管整理等,分包给7家施工单位。

其中上海亮迪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出借资质给个体人员张利分包外墙保温工程,上海迪姆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出借资质给个体人员支上邦和沈建丰合伙分包脚手架搭建工程。支上邦和沈建丰合伙借用迪姆公司资质承接脚手架搭建工程后,又进行了内部分工,其中支上邦手下郝某负责胶州路728号公寓大楼的脚手架搭建,同时支上邦与沈建丰又将胶州路教师公寓小区三栋大楼脚手架搭建的电焊作业分包给个体人员沈建新。而沈建丰手下的焊工正是无证焊工。

图1.1 项目承包单位关系图

二.事故调查报告

1.事故模型描述

经过事故现场勘察、查取有关资料、模拟实验及认真讨论分析得出了事故发展概况:2010年11月15日,上海市静安区胶州路728号胶州教师公寓正在进行外墙整体节能保温改造,约在14时14分,大楼中部发生火灾,随后火灾外部通过引燃楼梯表面的尼龙防护网和脚手架上的毛竹片,内部在烟囱效应的作用下迅速蔓延,最终包围并烧毁了整栋大厦。消防部门全力进行救援,火灾持续了4个小时15分,至18点30分大火基本被扑灭;最终导致58人在火灾中遇难,71人受伤。

事故模型如图2.1所示

11月15日14:14

11月15日14:40 11月15日6:30 11月15日15:45

图2.1 上海11.15教师公寓特大火灾事故模型图

2.初起火灾发生点的确定

(一)环境勘察

该教师公寓位于胶州路728号十字路口,为百米内最高的建筑,在气象局调查当日风向(附件5)得知当日2点至8点风向为西南风,天气晴,排除雷电引燃的可能。风向使得此次火灾未波及到它旁边的同样高度的正在进行同样工作的718号建筑。据调查,火灾大楼旁边的建筑当日没有动火记录,排除了外部火源进入的可能。在了解了公安局收集的责任人及目击证人的证词后(附件1.1)确认首先起火的范围是大楼8至12层,研究重点

放到8至12层。

(二)初步勘察与详细勘察

调查大楼的装修内容可知,大楼的建筑外墙保温采用的是硬泡聚氨酯喷涂薄抹灰结合EPS板薄抹灰保温系统,硬泡聚氨酯喷涂薄抹灰系统主要用于大楼主体,EPS板薄抹灰系统用于建筑阳角和窗口部位。火灾发生前,四名焊工正在十层电梯对面的窗外进行焊接作业。仔细观察、分析大楼8至12层的墙体(附件3.2)及室内(附件3.3)的情况发现,8层、9层墙体已经进行了砂浆找平覆盖,聚氨酯硬泡基本完好,并没有参与燃烧。因此在10楼以下部位,聚氨酯硬泡在火灾中并没有助长火势蔓延。而10层、11层聚氨酯硬泡在火灾中起到了助长火势的作用,燃烧殆尽,并形成黑烟。而12层及以上的部位,并没有聚氨酯泡沫存在,因此也不存在聚氨酯硬泡导致火势蔓延的问题。分析大楼8至12层的墙室内(附件)的情况发现,室内火灾烟熏痕迹均为由窗台至门口逐渐变弱,甚至在门边的木质桌椅还有未完全燃烧的残留物,室内混凝土墙体从窗至门得颜色变化为由淡黄色变为白色,说明温度逐渐降低;室内的木质四腿椅子的倾倒方向均为朝向窗部;室内电线熔痕均退火变软、珠粒大且垂直下落、有粘连、无气孔晶粒粗大且组织晶粒由等轴晶粒组成,均证明为电线是火烧熔痕。由此排除室内电线短路燃烧和室内先燃烧的可能,确定起火部位为8至12层窗外。再结合室外脚手架受热损坏的程度为9层最重,确定可能的起火部位为9层的脚手架附近。根据责任人证言表明火灾发生前后,脚手架上并没有其他人出现,结合9层发生火灾处的室内并未住人可排除他人防火的可能。

(三)专项勘察

根据9层脚手架上留下的碳的痕迹确定脚手架上有木质物品存在。根据证人证言确认了脚手架上毛竹片的存在,并得知大楼整体均被尼龙防护网覆盖。由责任人证言火势发展迅速和密集火源的存在可确定首先被引燃的物质为燃烧迅速、量大且集中的物质,结合当时脚手架上存在聚氨酯物质分析可知首先燃烧的物质为聚氨酯。跟据责任人证言,当日中午十二点以后四人并未抽烟,为确定结果,对烟头引燃进行试验,根据实验结果,烟头不能引燃聚氨酯硬泡,则推断起火的原因则推断为当场的唯一可能引燃聚氨酯硬泡的火源,即焊接工作时的焊渣。验证试验(附件2)结果表明,发生初期火灾的物质是聚氨酯,引火源为焊工作业焊渣成立。明确了起火点为9层窗外脚手架上的聚氨酯硬泡,起火原因为十层正工作的焊工产生的焊渣。

篇三:火灾调查报告

目录

一、事故概要 ............................................................. 1

二、起火单位 ............................................................. 1

三、事故过程 ............................................................. 1

四、现场勘查 ............................................................. 2

五、事故原因 ............................................................. 3

1、起火时间的确定 ...................................................... 3

2、起火点的确定 ........................................................ 3

3、起火原因的确定 ...................................................... 3

4、事故原因分析 ........................................................ 4

5、火灾模拟实验 ........................................................ 4

六、整改措施 ............................................................. 5

七、结论 ................................................................. 6 参考文献 ................................................................. 7 附录 ...................................................................... 8

附录1 问询笔录 ......................................................... 8 附录2 现场勘查照片 ..................................................... 9 附录3 技术鉴定报告 ................................................... 10 附录4 新闻报道 ....................................................... 11

一、事故概要

2009年5月21日上午7时30分,汕头市潮阳区谷饶镇一家生产内衣和耳机护套的家庭作坊发生一起重大火灾。经汕头市消防部门及时组织抢救,大火于上午10时零5分被全部扑灭。火灾共造成13人死亡,15人住院救治,其中3人重伤。

二、起火单位

该建筑2005年建成,2007年8月开始生产耳机护套和内衣。起火建筑业主叫张培雄,今年四十一岁,起火楼房平时为居住和生产场地,主要生产耳机套件和内衣。过火面积为202平方米,楼层高3.5米,楼总高15米。该建筑物为钢筋混泥土建筑,共四层半(局部五层)。第一层主要为生产车间和男工宿舍,第二层为生产车间,第三层为业主住宅,第四层为女工宿舍,第五层则用于堆放废料等杂物。

该家庭作坊无证无照非法生产经营,生产经营场所是典型的集生产经营、储存和住宿为一体的“三合一”建筑,属于重大火灾隐患。该作坊未配备室内消火栓、消防喷淋系统、防排烟系统等必要的消防设施。

三、事故过程

5月21日上午火灾发生之前,建筑内的人员尚未起床,大门也没打开,。7时26分,该家庭作坊首层的生产车间突然着火,因车间内堆积大量泡沫、海绵、皮革等易燃或可燃物,火势在车间内迅速蔓延,同时产生大量有毒有害高温烟雾。火灾产生的浓烟迅速形成“烟囱效应”,高温有毒烟雾沿楼梯迅速蔓延到四楼,封锁了整个楼梯,并沿楼梯蔓延到四楼。该家庭作坊内无任何消防设施,被困人员只能向外求救。火灾发生后,住在一楼的三名男员工和三楼的业主一家五口及四楼的女员工被火灾的浓烟熏醒,并向外求救。有两退伍老兵看到建筑起火和人员求救后,就找来木棍撬开一楼的防盗窗,救出三名男员工,三楼的在室内找到工具将三楼的防盗窗撬开后,因楼势太高无法跳逃,最后还是两老兵找来一长竹竿,递上红绳到三楼,张培雄一家五口才逃脱,四楼的女员工却因楼势太高而无法施救,直到消防官兵接报赶到后,在着火建筑后面架设三节拉梯,并用切割机对四楼窗

户进行破拆,打开了“救命窗户”,救出十多名已被烟熏得中毒晕倒的女工。消防员依次对她们进行人工呼吸,但仍有13名女工不幸死亡。消防官兵到达时,现场指挥员命令立即铺设水带控制火势,大火于上午10时零5分被全部扑灭。

四、现场勘查

当日下午2点进行现场勘查,天气晴朗,无任何雷击暴雨气象。

在建筑四面,发现一楼与四楼的窗户外上沿墙壁均有明显的烟熏痕迹,二三楼的烟熏痕迹不明显。一三四楼的一些防盗窗均被救援撬开。楼房的大门已被强制打开,地面到处都是灭火后留下的污水。

一楼:格局为一室二厅一间,两厅均为生产车间。进门为一大厅,该厅内四周墙壁及天花板都已被浓烟熏黑,烟熏黑度随着距地高度增大而加深。大厅的左右两旁都堆积着一列生产原料,中间是两条生产车线。大厅后面是楼梯,左边是另一生产车间,右边是卧室,大厅与楼梯及另一大厅之间没有门,卧室有门。

大厅内的两条组成生产线的长木桌均被烧毁倒塌,两排生产物料表层都被烧毁,两排生产车桌残骸均是向右或原地倒塌,,车桌的左腿残骸比右腿多一点,车桌的残骸中有许多被烧毁的电线,电线连接着墙壁四周。卧室的门已被烧毁,其内靠近门的可燃物质都被烧毁,禳门的墙壁上的烟熏痕迹比其他墙壁重。另一大厅情景与该大厅类似,但烧毁的物料较少,远离门的物料甚至有部分未被燃烧。整个楼梯间全部被熏黑,楼梯中还有部分未被烧完的可燃物。

二、三楼:因为二三楼的房间与楼梯的接到出有有一扇厚重的红木门阻挡,建筑内部都没有过火,只有少量烟雾漫进来,红木门一侧已被熏黑、焦化。

四楼:楼梯口的女工宿舍和员工活动场所只有一扇轻薄的普通木门,这扇木门以被高温有毒的烟雾烤穿,室内均是熏痕,越靠近楼梯口,痕迹越深。室内许多物品混乱,地面上有许多小物品。

五楼:楼梯口有一金属顶门,火灾前后均未打开,门一侧已被熏黑,痕迹不重。

五、事故原因

1、起火时间的确定

根据以男幸存员工的描述,在7点24分他曾经过大厅去卫生间,回来时未发现火灾迹象,在30分,他和宿友被空气中的刺激性气味熏醒,打开门发现大厅内的火势以蔓延开来,逃生路已被大火封锁,他们只好把门关住,通过窗户向外部求救。因此,可确定起火时间大概在7点27分左右。

2、起火点的确定

首先根据燃烧痕迹和逃生人员的描述,确定起火点在一楼生产车间,再根据两生产车间物料的燃烧程度,确定起火点在进门的大厅,再根据木桌的倒塌方向,进一步确定起火点在大厅右边,大厅门口的物料烧毁程度较内部轻微,因此确定起火点在大厅的右上部。

3、起火原因的确定

首先,排除外部人员从火原因,因为在起火前,楼房的大门没开,没有外来人员进入。其次,排除内部人员纵火,若是内部人员纵火,纵火者首先会给自己安排一条安全的退路,但楼房内的人员都是被外部人员所救,且救援稍有迟疑就会有生命危险,他不可能把自己的生命放在别人手里。业主一家首先排除;四楼女员工也好排除,十多名女员工直接死亡13人,重伤3人,不可能冒这么大的危险;一楼男宿舍内没有任何可撬开防盗窗的工具,且宿舍门是薄木门,火势很快就能蔓延到宿舍内,直接威胁男员工的生命。所以,起火原因是意外失火。

根据对起火点周围残留物的化学物理分析和现场勘查及员工的回忆,确定起火点周围堆放着海绵,海绵有底下六根电线穿过,电线周围有一些小金属熔珠。截取起火点周围的六根电线做金相分析,发现:其中两根搭在一起的电线的熔痕有气孔,气孔内壁不粗循、呈细鳞状,基本没有光亮斑点与纹痕,熔痕内基本无集中缩孔,熔痕的组织由细小的校状晶粒组成。这些现象明显是电线先短路,在经过火烧的现象,因此,基本可判定起火原因是电线短路。

通过对其他未被燃烧的电线的检测,发现盖楼房内的电线本身质量有缺陷——绝缘层太薄,且电线的布置不规范,许多电线拖在地上,电线上方没有覆盖防护条,总是被出入人员踩来踩去,电线的某些绝缘层已被磨损,导致里面的金属导线漏露出来。火灾发生前,有一男员工经过起火点去卫生间,而后又经过起火点会宿舍,六根电线在他去回的途中,很容易被脚踢到或碰到。

所以起火的原因经过是该员工在回宿舍途中,其脚不留意碰到某跟电线,使之移动,与另一根电线搭在一起,而两电线的接搭处的金属导线恰好都裸露出来了,因而发生短路,短路造成的高温与熔珠引燃周围的易燃物海绵,然后,随着海绵的燃烧,火势迅速蔓延到大厅各处,引起火灾。

4、事故原因分析

(1)、直接原因

典型的“三合一”场所,将员工宿舍设在车间内,火灾发生后熟睡的人员难以逃生。疏散楼梯不足,唯一的疏散楼梯设置也不符合要求,各层的窗口设置了防盗网,封锁了人员逃生之路。该作坊的原料为海绵、皮革等,发生火灾后散发出含有毒气体的浓烟,被困人员都是在短时间内窒息身亡。该作坊内未安装自动灭火系统和自动火灾报警系统,致使火势蔓延和人员不能及时逃离现场。5楼的天门被锁,使得女员工困死在四楼。 电路设施不规范,是导致事故的最直接原因。

(2)、间接原因

家庭作坊业主对消防安全和安全生产方面的法律法规不了解,消防安全的意识淡薄。员工火场的逃生技能较为缺乏,没有火场逃生的能力。政府部门对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法律法规和常识的宣传教育不够、不深入,基层少数干部对火灾隐患发现不及时,造成隐患得不到及时整治。

5、火灾模拟实验

在一间实验房里布置如火灾发生之前的场景,然后人为制造电路,发现电线电路有很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