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商
当前位置:首页 > 合同范文 > 房地产商 > 列表页

美国房地产商转型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7-03-01  分类: 房地产商 手机版

篇一:房企转型的四个方向

房企转型的四个方向

浓缩观点

2008年底,肆虐全球的金融危机不经意间拯救了众多中国房企;2009年,中国房地产业迎来超乎想象的上涨行情。巨大反差让房地产企业开始思考转型问题。于是,一个以房地产为核心,上探金融创新、下延互联网思维、左突大地域扩张、右进多元化的大地图正在形成。

关键词索引:房地产转型

转型,一个在当前很时髦的词汇。而只有亲历其中的企业们,才知道个中滋味。

房地产企业的转型始于5年前。2008年底,肆虐全球的金融危机不经意间拯救了众多因紧缩政策已徘徊在生死边缘的中国房地产企业;2009年,在被整整压抑了一年之后,中国房地产业以一轮超乎想象的上涨行情,引发了诸多社会舆论的高声质疑;一冷一热,先悲观后燃起希冀最后遭到质疑,巨大反差让房地产企业陷入冷思考。

于是,在经历了始于2003年开始的房地产不间断调控之后,房地产企业开始探寻一种“以期平衡住宅市场大起大落引起的收益变动”为目的的模式或方法。不同量级、不同背景和不同理想的开发商在转型这杆大标尺下开始逐渐分化。 虽然房地产企业似乎习惯了始终处于一种短期震荡的走势,但转型中的生存环境变化依然让他们惊异。正如杰克?韦尔奇描绘的,“它远远超过了企业所能够反应和变革的速度。” 其中最大的变量是来自于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思维冲击,

从线性发展到非线性的速度,从最初的对营销环节的渗透到对产业链甚至经营战略的改变,这些几乎超越了所有房地产企业的掌控。

然而,转型没有退路。一路走来,房企们的步伐虽然蹒跚但却坚定。他们以“归零”的心态,采取属于自己的解决方案,初步迎来了企业发展的新阶段:万科把自己的未来定位城市配套服务商;万达的目标是,2020年公司进入世界文化企业前十名;在房地产界以“唯快不破”而闻名的恒大放慢了脚步,形成了多元化布局;绿城和万通的轻资产模式虽然截然不同,却同样做的有声有色…… 在对房地产企业转型进行分析之后,我们发现:虽然这些房地产企业目前还无法做到全部撤出房地产业,但一个事实是,他们发展的脚步正在逐步远离单纯的房地产开发和销售。一个以房地产为核心,上探(金融创新)、下延(互联网思维)、左突(大地域扩张)、右进(多元化)的大地图正在形成。而伴随着这四者之间的纵横交错、相互作用,房地产企业一改过去人们曾经的印象,以不同的新形象和新境界展现在人们面前,一个新的规则和新的商业世界正在逐步浮出水面。

房企转型的四个方向

多渠道金融

地产与金融从来就是相伴相生。在转型的路上,资金的地位更是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在“资本为王”的时代,房地产和银行、金融机构“暧昧不清”并非稀奇事,有不少地产企业家曾在银行任职,或对银行有投资。泰禾集团董事长黄其森、泛海系的董事长卢志强、新湖系的控制人黄伟都是这方面的典型例子。

2009年开始,一些房地产企业如绿地集团、复地集团、华润置地集团、越秀集团、莱蒙集团、万科地产等相继在进入金融业。随着政策对民营银行的松绑,为开发商的转型提供了新的路径。而一个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控股或者入股银行。2013年至今,先后有越秀集团、万科、恒大地产等打通银行融资渠道,成为不同银行的股东。

除了与银行联姻,金融板块正在成为一些企业新的经济增长极,为其盈利能力注入新动力。比如2013年,绿地就先后与贵州、江西、广西签订一揽子金融合作协议,涉及小额贷款、金融租赁、消费金融、金融资产交易、产业投资基金、商业银行、金融控股集团等多种金融业态。

与以上房地产企业相比,占据国内商业地产霸主地位,总资产3800亿元,年收入1866.4亿元的万达,走的似乎是另外一条路。虽然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曾经多次透露创建民营银行或者收购银行的想法,有关万达集团招聘高管的消息也在业内传开,包括银行、基金在内的许多金融机构人士都曾接到过类似的“邀请”,甚至原中国建设银行投资理财总监兼投资银行部总经理王贵亚开始出现在万达集团的各类内部会议上,身份为万达集团高级副总裁。但万达在金融方面的动作远未停止, 就在3月25日,王健林又公开表示“房地产的核心就是金融、货币问题,万达今年会组建金融产业集团。”

万达在金融方面的动作与其自身转型密不可分。万达现金流主要来自商业地产的预售,以及竣工物业的抵押贷款。随着万达转型做零售做文化旅游,万达在全中国的文化旅游项目在加速建设。巨大的建设量对万达的现金流状况和资金管理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而依靠营收盈利和银行输血的模式已经不能适应万达的需要。王健林对此并不讳言,“万达的现金流主要靠商业地产销售支撑,这种模式要有所改变,至少还需要5年时间。”

事实上,在转型的道路上,围绕资金的流向,房地产企业的探索并非以上几条路径。在房地产业,对于香港模式与美国模式的探讨由来已久,万通就是最早提出转型“美国模式”的企业之一。万通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冯仑认为,房地

产发展要转型成为“美国模式”,即不挣下游,把房地产变成建筑业;而是挣上游,使房地产企业变身为服务业、金融业。

按照这一思路,万通将业务链、产品和公司都做了重新的架构,开始变身成为不同于传统意义的房地产公司。万通有意控制了传统的高负债、高资本密集的住宅开发业务,开拓了纽约、台湾市场以及工业地产和资产管理及基金方面的业务。围绕地产投资,万通控股打造了两大业务方向:直接投资和基金投资,涉及房地产开发、工业地产、基金管理和资产管理等众多领域。2008年年初,万通控股(持股55%)和TCL集团(持股45%)合资成立万通新创工业资源投资公司进行工业地产开发尝试,在工业地产业务开辟了一个全新的方向与模式。据公开资料,2010年以来,万通先后成立了四只基金,依托基金平台管理的资产规模已经达到25.42亿元,同时,万通的基金管理规模还将在近期成倍增长。

除了万通,美国模式在万科进军海外的路程中也逐渐清晰。在引入美国帕尔迪公司的合作开发模式之后,万科开始尝试美国铁狮门公司的小股操盘模式。万科在3月6日发布的年报首次对外提出,未来公司将探索“小股操盘”的轻资产运营模式。郁亮在业绩说明会上坦言,小股操盘实际上是在瓦解“老大”意识。“小股操盘后,万科在一个项目里也许只有百分之二三十的股份,怎么还算销售额?”这种探索轻资产运营,欲瓦解“老大”的新思维实质是万科的一次自我裂变。 互联网思维爆发

最近,太多的人在研究互联网怎么影响和改变房地产,房地产的互联网思维一时风头无两。建平台、抢资源、做规模、占先机,电商从当初网上拍卖、秒杀的星星之火

美国房地产商转型

,发展到现在被多路资本看好、各种平台对擂的燎原之势。微博、微

篇二:房地产商向投资商转变

房地产商向投资商转变??类似房地产基金的操作大量出现 房地产进入金融运作时代 2004年房地产企业的融资活动空前活跃。仅从房地产信托来看,根据云南信托的有关统计,2004年全国约有31家信托投资公司共计发行了约83个房地产信托产品,募集金额约122亿元。

方炎/文

一些房地产企业还引入了外资房地产基金和投资商。如上海复地、顺驰等地产商与摩根士丹利先后合作开发地产项目;北京、上海等地的房地产项目也得到了荷兰国际集团以及排名世界前三强的荷兰房地产基金ING等的巨资投入。资料显示,近一年来仅在北京就有近20 个房地产业项目引入了外资投资,总建筑面积在500万平方米以上,涉及投资总额近30亿元。

通过分析和研究目前房地产企业的各种融资创新和模式,我们认为中国房地产行业正在发生一场革命性的变革,这场变革的核心就是房地产行业的重心将由土地运营向金融运作转变。这场革命最终将可能产生两个结果:一是现有的开发商模式将最终裂变成投资商+建造商的模式,向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房地产模式靠近。而且在这一过程中,房地产企业的走向必然分化出不同的路径,像万科、金地、招商地产这样的一些正在探索多种融资渠道的公司可能由房地产开发商转型为专业房地产投资商和运营管理商,还有一部分公司将转变为具有品牌的建造商,成为开发各环节的组织者。二是随着这种变化趋势的出现,现有的房地产开发食物链也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最终房地产基金和投资商将成为主导中国房地产市场的两种主流业态。??

李凌??刘猛??国信证券??

从美国等成熟房地产市场的经验来看,当土地实现完全市场化的公开供给后,土地的转让价格将基本体现市场对土地未来价值的预期;与此同时,土地交割以巨额土地转让金在短期内支付为前提,银行将不再向开发商放款以支付土地价款。结果是开发商将难以从低价囤积土地并高价卖出中获取暴利,也难以借助银行信贷资金“妙手空空”。在这种情况之下,开发商必须具备强大的金融运作能力或雄厚的自有资金实力以支持房地产开发对资金的巨量需求。否则,失去土地和资金两方面的寻租能力,开发商就只能凭借在房屋建造的组织方面的专业能力赚取与其付出相适应的合理利润。近期万通宣称参与集资建房并担任承建商的角色,其期望的利润率据称为“8%-15%”。

招商地产董秘陈宇认为,随着房地产行业的进一步发展,行业内的专业分工将越来越细。结果是政府赚土地的钱,投资商(也可以包括个人集资)赚取资金的回报,建造商赚取产品创造的价值。

开发模式向投资模式转变

在一系列政策的影响下,房地产行业的游戏规则正在发生变化,其实质就是产业的核心由开发营建向金融运作转移,而房地产企业的运作模式也由开发模式向投资模式转变。迄今为止的一些房地产与金融结合的方式,正越来越清晰地展示了这种转变的路径。

土地供应方式的市场化、银行信贷政策的紧缩挤压、外资房地产基金的强力进入等,冲击并改变着固有的房地产开发模式。20年来中国房地产模式的核心是房地产商统揽土地—融资—规划—施工—销售—物业管理的全部环节。在这一产业价值链中,土地是房地产商能够进行开发的原始支点,融资只不过是整个运作的一个环节而已。

然而在近两年房地产企业寻求资金渠道多元化的运作过程中,一些主流房地产商越来越重视融资环节,将这一环节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而且其金融运作展示了一种行业趋势:房地产商正面临角色转换,即由开发商向投资商、运营管理商转变。

金地集团转向投资商的尝试

金地集团参与金信双龙房地产信托计划是其向投资商转变的尝试;而与摩根士丹利等联手参与银行不良资产的操作,则体现了其将多年积累的房地产开发经验和管理经验运用到存量物业的管理和再开发,向运营管理商转变的思路

2003年6月,央行“121号文件”出台,几乎所有的房地产商都深刻体会到资金已是一个严重制约发展的瓶颈。对于资金密集型行业,解决好融资问题成为许多房地产企业的重中之重。作为上市公司,金地集团(600383)除了寻求以增发等形式再融资外,也在房地产信托等领域进行了尝试。

2003年12月18日,金地集团公告称,公司与其第二大股东金信信托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签署金信双龙房地产投资资金信托合同。根据《金信双龙房地产投资信托计划》及信托合同,金地集团为特别委托人和受益人,金信信托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为受托人和管理人。该信托产品的运作模式借鉴了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的基本原理,以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股权投资为主(图1)。

从运作模式看,金地集团第二大股东金信信托作为融资平台推出双龙房地产信托计划,金地集团、杭州绿城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和通和置业(金地集团第四大股东通和控股旗下企业)是该信托计划的特别委托人,其中金地集团委托金额为2500万元。

西南证券信托研究专家孟辉认为,该产品的一个突出特点是金地集团及其股东等利益相关各方,将各自的优势资源捆绑在一起,以达到合理的风险匹配和利益共享。从该信托计划的几个特别委托人的背景来看,都属于传统的房地产开发商,“通过设立信托的方式,特别委托人获得了金信信托这一融资平台的支持,获得了一条新的融资渠道。”

从目前该信托计划资金投入的项目来看,特别委托人如通和置业在杭州的一个项目、杭

州绿城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在合肥的一个项目都获得了该信托计划资金的支持。尽管目前该信托计划融资规模不大,已使用了31份信托计划筹集了2.79亿元,“但预计未来的融资目标是30-50亿元。”金地集团董秘、企业发展部总经理郭国强告诉《新财富》。

值得注意的是,金信信托与金地集团、通和置业等特别委托人之间的股权关系和战略合作关系是实现这种模式的一个重要基础。对于房地产信托这类具有高风险特征的信托产品而言,风险管理能力的高低几乎决定了产品开发的成功与否。金地集团、通和置业作为开发商,能够在房地产项目选择、项目评价以及项目管理方面提供专业建议,保证了信托产品能够成功推出和持续运营。

在这一案例中,“房地产专业机构+融资平台”成了金地集团房地产金融运作的基本要素。“金地集团+金信信托进行的其实是房地产金融运作,而且它们担当的是投资商的角色。”孟辉认为。

金地集团作为专业房地产开发商,在如何实现专业技能与融资功能的紧密结合方面一直在进行探索。2004年6月22日,公司公告称与摩根士丹利房地产基金IV(简称MSREF)、上海盛融投资有限公司合作设立公司,共同投资中国的不良资产。合作方式是三方共同出资设立一家项目公司,项目公司注册资本约为5亿元,股东出资比例为:金地集团出资约750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15%;MSREF出资约2750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55%;上海盛融投资有限公司出资约1500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30%。

该项目公司受让中国建设银行账面总值为28.5亿元的不良资产包,包括了中国建设银行16家分行分布在华中和华南地区的154项资产。这些资产大多为中国主要城市中的商业物业,其中部分资产为在建工程。从该项目公司的股东构成看,“摩根士丹利和上海盛融主要解决资金问题。”郭国强说,金地集团在不良资产处置(如再开发、出售、出租、物业管理等)中,将在这些物业的再开发和管理上发挥主要作用。显然金地集团扮演的是运营管理商的角色。

万科加紧调整融资结构

万科通过发行可转债、利用信托资金、与外资合作等,拓宽融资渠道、调整融资结构;通过收购做大规模,追寻美国Pulte Homes公司的脚步,其欲成为专业房地产投资商的意图日益明显

万科近年来力图打造更加合理的融资模式和融资结构。

作为上市公司,万科充分利用了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两年来通过发行可转债筹集资金34.9亿元。

与此同时,万科也尝试利用信托资金。2003年12月31日,万科与新华信托达成总额

2.602亿元、期限2年、年利率为4.5%的信托贷款协议,用于深圳大梅沙万科东海岸项目的

开发。2004年6月9日,万科全资附属子公司深圳市万科房地产有限公司又与新华信托达成总额1.9995亿元、期限2年、年利率为4%的贷款协议,用于深圳十七英里项目的开发。该贷款资金由新华信托发行“新华信托—万科十七英里项目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的方式筹集,同时,投资者可以享受十七英里项目购房优惠权。2004年12月22日,万科又与深圳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签署期限2年、总额1.5亿元的信托贷款协议,用于“深圳万科云顶项目”的开发(表1)。

值得一提的是,万科“新华信托—万科十七英里项目集合资金信托计划”颇有特色(图

2)。该信托计划灵活选择融资方式,实现了财务费用的最小化。该信托贷款的年利率为4%,与同期银行贷款利率5.49%相比,低了1.49个百分点,按照2.602亿元的融资规模,万科每年节约财务费用近400万元。

另一方面,房地产项目作为一个特殊的商品,本身有其独特的使用价值,该信托产品在设计过程中通过对这一使用价值的挖掘,加入了购房优惠权,使得万科十七英里信托计划具有独特的卖点。信托计划的投资者在购买该产品的同时,不仅享有通常意义的投资收益,更重要的是还可以获得对该房产的优先购买权以及购房价格的高折扣率。这一模式在随后的房地产信托项目中被广泛地运用。

而且,在海外资金纷纷投资中国房地产市场之际,万科也适时跟上了潮流。2004年7月,万科与德国银行Hypo Real Estate Bank International(简称“HI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为即将开发的中山项目进行融资安排,合作方式是HI公司为中山项目提供总额不超过3500万美元,最长不超过42个月的贷款。为实现上述融资安排,万科将中山公司80%的股权转让给全资子公司—永达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永达中国又将这80%的中山项目与HI成立合资项目公司BGI(Best Gain Investment),占35%股份。上述转让完成后,万科对中山公司直接和间接拥有的权益为48%(图3)。2004年11月21日万科集团子公司成都万科房地产有限公司与新加坡政府产业投资公司的子公司—新加坡Reco Ziyang Pte Ltd.(简称RZP)签订协议,将其持有的成都万科置业95%股权中的40%转让给RZP,共同开发成都“万科新城”项目。

从万科在较短时间内连续发行两期可转债,以及信托融资、与海外房地产基金合作来看,其房地产金融运作的技巧日益娴熟,融资结构也渐趋合理(图4)。

如果说拓宽融资渠道是所有房地产商的题中应有之意,那么收购南都集团相关股权一案则昭示了万科欲成为专业投资商的意图。

2005年3月4日,万科公告以18.58亿元收购南都有关股权。根据有关协议,万科此次受让资产为上海中桥集团持有的上海南都70%的股权及与之相对应的股东权益、苏州南都49%的股权及与之相对应的股东权益、浙江南都房产集团20%的股权及与之相对应的股东权益。交易定价主要依据标的公司的净资产值、所拥有的项目的评估值,同时考虑了标的公司

的品牌价值。交易金额18.58亿元,涉及21项物业,占地面积627.57万M2,建筑面积598万M2,按权益算,本项交易完成后,万科权益土地储备增加194万M2。

我们的分析表明,这项收购使万科的权益土地储备超过100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有利于完善万科跨区域发展的战略布局,使其大大增强了持续竞争能力。

被万科视为未来发展新标杆的美国Pulte Homes公司的运作模式,可能是万科意图的最佳注解:在房地产基金占主导地位的美国房地产市场,作为上市公司的Pulte Homes,其主导权不在公众基金手中,而是以房地产投资商的身份,采取收购兼并的方式做大规模,巩固自己的市场占有率。目前该公司在美国市场的占有率约为5.3%,而美国前十名地产商的市场占有率不到20%。

其实还有相当一部分房地产开发商也敏感地看到了这种转型的脉络。“我们也正在思考向专业房地产投资管理公司转型的可能。”百仕达地产副总裁罗雷说。

房地产业食物链正在发生变异

从金地集团和万科的金融运作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大投资商、信托资金及海外房地产基金的介入,正在颠覆传统的房地产业食物链:20多年来长期处于食物链顶端的开发商不得不将垄断利润与这些参与者分享

传统的房地产开发链条显示,开发商是整个链条的上端,也是利益传动的第一环。而且开发商往往也利用这种“核心”的优势,通过带资承包等形式使得施工企业承担部分开发资金利息、出让他们应得的部分利益,通过预售的形式让消费者承担部分开发资金利息,等等,实施对施工企业、消费者的掠夺。

但在投资商、信托资金以及海外房地产基金参与的项目中,它们参与瓜分了以前由开发商独自享有的高额利润。显然传统的房地产开发和利益分配模式已经发生了变化(图5)。事实上,目前海外房地产基金及其他投资商与国内开发商的合作,基本上都如HI公司与万科中山公司的合作方式一样,一般都是成立项目公司,双方各自持有项目公司一定比例的股权,并按此比例享有项目利润。与传统房地产开发相比,这意味着站在整个开发链条上端的除了开发商以外,还有海外房地产基金以及其他投资商,它们共同瓜分房地产项目的大部分利润。

我们认为,随着各种主体的投资商以及海外房地产基金越来越深入地介入中国房地产市场,它们将连同由开发商嬗变而来的专业房地产投资商一起共同占据产业链条上端的位置。而这种变化趋势,可能正是推动万科、金地集团等一大批房地产开发商积极向投资商和运营管理商转变的根本动力。

房地产基金及大投资商将主导中国房地产市场

房地产基金和投资商将成为未来的两种主流业态。按照中国目前房地产市场存量及未来

篇三:地产模式之争, 香港“地”王VS 美国“财”神

地产模式之争, 香港“地”王VS 美国“财”神

俗云“前车之鉴,后世之师”,以前咱们建设社会主义伟厦,不就是一切唯“苏大哥”马头是瞻嘛。房地产亦如此,万通高唱“学习万科好榜样”,万科则立言“以美国普尔特为目标”。市场化至今,香港模式一直被业界奉为圭皋,突然有人振臂一呼“美国好,抄美是正途。”一时业界哗然更兼茫然。

对于中国房地产这艘被列为国家经济支柱的产业巨轮的航向,业界人士都想能站在“好望角”上,以便看得更远。嗜“港味”者多矣,冯仑首发“捧美”,潘石屹则把“港式”和“美式”各打五十大板。地产大腕们尚且意见相左,其它“小辈们”只能是一头雾水。好在,理不辨不明,且待笔者以“小刀解大牛”。

既起争端,必有因缘。近三年中国地产江湖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潜涌。能量累积至今年春夏之交,终于集中释放,宏观调控“巨石投湖”,激起浪千尺。一些涉及中国地产行业深层次的问题,也由沉淀层中搅起。其中就包括有关行业整体发展模式的这一最大课题:向左走,还是向右走。所谓“左”是有点计划经济色彩的“香港派”,所谓“右”是指市场化专业化的“美国派”。

香港地产模式的背景及特点:其一,地皮最值钱。香港拥有660万人口,却只是1070平方公里的弹丸之地,而作为中国人口高密度最高的上海,1700万人却拥有6340平方公里。这就跟解放前的中国农民一样——一辈子的梦想可能就是置下五亩地。对香港地产商而言,有地才是生存的硬道理。

其二,长期作为支柱产业。作为亚太地区的国际贸易、金融和航运中心,城邦经济的特性使港府财政依重房地产业。二战至今,香港房地产业经历了五次盛衰,虽然几经起伏,但房地产业一直是香港经济的支柱之一,占GDP的比重在20%以上,是香港经济的“晴雨表”。

其三,土地垄断性经营。政府高度垄断土地,大开发商高度垄断市场,房地产发展商占有了最具稀缺性的土地资源后,其它行业和社会财富自动如“苍蝇叮蛋”样聚拢而来,想不赚钱都难。

其四、地产巨头全能运作。即开发商利用大量银行资金拿地、盖房、销售、物管一条龙式的敛财滚动开发模式,可称作“全能开发商”。长江实业、新鸿基地产、新世界发展、恒基兆业等十家地产集团开发量约占香港总开发量的80%左右,市场集中度非常高。比如,善于“逆市拓展”的李嘉诚在目前宏观调控之下,反其道而上,以和记黄埔为载体在内地大肆圈内,囤地已达600万平米,其策略为逢低建仓,坐等地价上涨,赌的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大势。

其五、期房预售制。1953年,在香港严重供小于求的买方市场下,李嘉诚首创卖楼花的游戏规划,从而在资金要求上大大降低了开发商的入行门槛,有效促进了开发速度和开发规模。

综而言之,香港地产模块式具有土地开发的垄断性、融资渠道的单一性、项目运作的全程性、经营暴利的独占性等几个鲜明特点。

美国地产模式的背景及特点:其一,土地自由供应。理论上讲,在1990年代初日本地产泡沫最大的时候,东京卖掉可以买下整个美国,由此可知日本地价之高,美国地价之低。如果再追溯一下历史,当年美国西部大开发时,只须交纳10美元手续费就可以免费获得无人居住土地160英亩,只要定居和开垦5年,土地就永远归私人所有;由此形成美国62%土地私有的格局,政府无力如我国那样严控土地供给。

其二,高度专业化。开发模式走的则是另一条专业化道路,投资、开发、物业经营等各业务板块相对独立。专业化程度越高,社会化大生产的效率也就越高,同时也是充分市场化的明证。

其三, 融资多元化。在美国,融资方式除银行提供贷款外,还依靠退休基金、不动产信贷等多种金融工具,只有15%左右是银行资金,70%是社会大众的资金,其中35%是退休基金,35%是不动产基金。

其四,收益大众化。美国的房地产行业是长期投资型的,基本属于全民投资型的产业,追求股东权益的最大化,由于利润被民众摊平,所以开发商难以敛聚暴利,也就不会出现“丧心病狂式”的危害行业健康的行为。

总体来说,美国的房地产行业是长期投资型的,具有土地开发的自由性、融资渠道的多化性、项目运作的细分性、经营权益的分散性等突出特征。

大哲人萨特语:存在即合理。“美式”“港式”模式是“一方水土养育下的产物”,二者皆臻成熟,对我们而言,只有适合与不适合的区别。只所以十余年来中国地产企业的运营模式学习“港式”,首先是因为“近水楼台”效应,在内地房地产市场化初始阶段,开发商眼前一抹黑,“香港经验”轻松越过深圳河,自然被嗷嗷待哺的深圳开发商所顶礼膜拜;其次,随大批港资地产商深入内地攻城拔寨,其运营模式影响了内地开发商;最后,带着计划经济余威的生存环境,也让内地开发商在囤积土地、倚重银行、预售制度等多方面与港派一见钟情。

但是,当中国地产业的脚步迈进2005年的时候,“美国地产模式”突然成为中国地产圈内的高温词汇。“弃港投美”,有远见的品牌开发商趋之若骛。而“融资”问题成为这次集体转型的一根导火索。

《2004中国房地产金融报告》显示,开发商通过各种渠道从银行获得的贷款占总投资的70%,如此高的比例世界罕见,由此可以看出开发商对银行的倚重程度,由此也可以说明为何央行把房地产列为高危行业。而随着银行的紧箍咒越念越快,开发商们渐渐由不可一世的“齐天大圣”变成了抱头窜跳的“小毛猴”。这一过程,最早始于2003年央行“121”文件的颁发,加速于2004年国务院关于房地产开发项目自持资本金比例提高到35%以上的通知,而今年国家对房地产信贷监管力度的大幅加强,最终促使这一转变从量变跃进到质变阶段。

在银行断新奶催旧帐、市场低靡销售资金回笼停滞、承建商咸鱼翻身再不愿全程垫资等诸多利空挤压之下,许多开发商的资金链已变得岌岌可危。于是,对开发商而言,融资问题首次成为压倒一切、生死攸关的关键所在。融资渠道的单一性是“香港模式”的一大致命伤,因此房产新政自然引出对以往追随香港模式的全面而深入的反思。(leo:期房预售制度(1951年李嘉诚首创)可以充分发挥地产资金杠杆作用,顺驰以2亿遍建遍买完成30亿的项目,杠杆比例为1:15。)

反复比较之下,前进的方向已经比较明朗,中国地产发展趋势与美国地产模式具有更多的相似性。大致可剖析如下:首先,从土地资源上讲,两国皆土地资源丰富,城市和乡村、东部和西部之间存在极大的地租差,因此中国也应适当放开土地供给,实行适度的多元化土地制度,最近《物业法》第四次审议中对住宅用地70年使用权限的解禁已反映出这一趋势。其次,从融资渠道上讲,中国的金融体制改革势在必行,银行要规避风险,开发商以后只能走多元化融资道路,金融将统领房地产开发的各个环节,在信托、基金、REITS等方面可借鉴美国经验。最后,从提高行业的专业度上讲,中国地产业正经历急剧“洗牌”,行业门槛必将进一步提高,随着地产开发各环节专业分工的加速,投资、管理、经营将实行“三权分离”,只有美国模式,才能充分体现高度的市场化、社会化和专业化。

中国的房地产业正处于发展中的阵痛期,专业化程度越高,产业链上的单元愈细分愈有利于整合资源和组织社会化大生产;从构建和谐社会,增强行业稳定性上讲,美国模式也显示出了优势。我国房地产的周期一般为4-6年,香港为7-8年,美国则长达18-20年。万科为何以普尔特为标杆,不仅因为它是美国最大的地产商,更因为他专业的苛求,比如其对客户实行真正的终身服务,光是客户细分就达四大类11项,因此企业才能连续52年赢利。

当然,向“美式”转型,仅靠开发商的热情还远远不够,从宏观政策法规方面,政府也须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比如土地制度完善、信托基金立法等,才能保证模式移植成功,否则极有可能是“强扭的瓜不甜”,或者“淮南为桔,淮北为枳”。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