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际礼仪
当前位置:首页 > 礼仪范文 > 交际礼仪 > 列表页

中国交际礼仪ppt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7-01-27  分类: 交际礼仪 手机版

篇一:职场人际交际礼节礼仪PPT

职场人际交际礼节礼仪PPT!西方饮食文化 英文版

2010-05-11 作者:admin 来源:网络 文字

文章标签:西方节日介绍英文版 节日饮食与食品安全

文档资料介绍

职业礼仪

有礼走遍天下

非礼勿视

非礼勿听

非礼勿言

非礼勿动

一、服装礼仪

1、注意服装仪容

任何人都可以找到以貌取人的理由。别让外表损害和污染我们的精神中国的饮食文化观念面貌,让原本属于我们的生意擦肩而过。更何况,可以从服装仪容获得真正的自信。

公司服装仪容的基本要求

个人卫生:外表朴实、干净、整洁。发式要求朴素大方,并保持头发清洁。 服装:男士西服、衬衣、领带、长西裤、有领T-SHIRT 女士着职业装、涂口红、施淡妆。着装不宜夸张、暴露、性感,严禁超短裙。

鞋子:皮鞋、袜子洁净无破损。

二、拜访礼仪

拜访过程

二、拜访礼仪

1、访前准备

确认拜访地点与时间

文件包或文件夹

公司产品资料

名片盒或名片夹

餐纸英文版法律专业介绍

镜子、梳子

小礼品等

2、到达拜访地点

先整理衣装

再清点文件内容与数量

自信地对自己笑笑

3、正式拜访

(1)握手礼仪

握手是商场中最常见的礼节,它象征着和平友好。

握手方式可以显示你的个性。

坚定的握手方式,代表自信、热诚、开放与诚恳,软

弱静止的方式则代表反面的意义。如果象是要把对方

的骨头捏碎,则代表独裁支配且敏感的一型。

正确的握手姿势:身体稍微前倾,面带微笑,眼睛注

视对方,保持手向前举,大拇指朝外,虎口向上。

不要用左手与对方握手或表示过分的亲昵。

双手紧握的握手方式适合于德高望重的客人或久别重

逢的朋友。除了握手,不要碰触对方!

(2)微笑礼仪

微笑是人际交往的魔力开关。

微笑是人类最甜、最美、最动人的表情,他是上天赐给人的专利。

美国社会学家亚当斯指出:“在问题还没发生之前,我就用微笑把他笑走了,至少将大问题变成了小问题。当你微笑的时候,别人会更喜欢你。而且,微笑会使你自己也感到快乐。他不会花掉你任何东西,还可以让你赚到任何股票都付不出的红利。

(3)名片礼仪

递名片:

名片应整齐干净地摆放在上衣口袋或包里备用。

向对方递名片时应恭敬地用双手拿住名片的两边,并将名片正面朝上顺维吾尔族的礼仪特点向对着对方。

应避免:事先缺乏准备,需要交换名片时,没带;各个口袋掏、包里乱找;取出的不是自己的名片或是已折皱弄污的名片;一只手将名片塞给对方或随意扔在对方面前的桌上。

接名片:

当接取对方名片时,应停下手中工作,起身双手接过名片。

接过名片后应仔细阅读,必要时可读出声来。如有不认识的字应向对方询问。 把接过的名片保存好,放进名片盒或包里。

应避免:接到名片后随意往衣服口袋一塞,往桌上一扔;名片上压东西,弄污名片;离开时将名片遗忘在桌上。

(4)记住对方的名字

确实听清楚对方的名字

不清楚时请对方重复一次,自己清楚地复诵一次,在心中逐字默念几遍,再用笔把它记下来。

尽快使用那个名字

使用对方的名字是沟通表达上最有效的一种办法,但要适可而止,不要用得太频繁,引起对方反感或让人觉得做作。

(6)谈话中的礼仪

1. 记住特征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与众不同的特征,设法利用这些特征并与他的名字联想在一起。

2. 深入了解

问些较深入的话题,如工作、兴趣或喜爱的运动等,然后在心里反复记忆上述内容,并试着和姓名、特征联系。用正面积极的态度取代消极被动的态度。

3. 集中注意力

注视对方的眼睛、嘴唇、说话的手势及面部表情等。换句话说,专心注意他的一举手一投足。

对方忘记了你的名字时,立刻复诵一次你的名西方节日介绍英文版字。

主动重复自己的名字,而不苛责对方,不但可以解除对方的压力,而且马上可以获得认同。

过分介入别人的安全地带,可能招致厌恶。

选择适当的座位

保持良好的坐姿,放松而自在地坐着。

控制你的声音

你说话的内容往往不比你说话的方式更具影响力。

音量适中,保持平稳冷静。

谈话进行中务必控制你身上通讯设备发出声音。

(6)谈话中的礼仪

倾听别人说话

聆听别人说话并显得对谈话内容很感兴趣,这是与人相处最重要的礼貌之一,对他人而言也是一种最高的恭维。

耐心有趣的倾听表现:身体前倾、移近距离、留神、表情变化、适当提问等。 你与对方意见不一致时,先听完对方意见,简要复述以确定没有会错意,再平静合理地陈述自己的观点。

绝不轻易打断别人的谈话。

提醒:

若会见是在会客室或是办公室,进门前请记住敲门。离开时请顺手把门关上。 谈话时请用变通话,若客户特殊要求,可使用方言。

座姿不要随意更换,注意自己的双腿摆放位置。

随机应变

(7)电梯礼仪

电梯内切勿谈论公司内部事情或对刚才的拜访进行评价,以防“小耳朵” 勿大声喧哗

勿与他人拥挤

不在电梯内接打电话

应让女士及尊者先出入

若是送客人时,应为其按好楼层并目送其离开

三、如何在办公室会客

1.亲自到前台或楼下大厅迎接重要客人或初次来访的客人。

2.以职业化形象出现,客人对你的第一印象即代表公司给人的印象。假若你表现得很谦卑、神经质、胆怯、畏首畏尾,在你还没有开口以前,你已经输掉了一半。如果你以负面的态度接待客人,对方也将给予你同样的回应。

3. 见面时向客人致以问候,会见不认识的客人应先进行自我介绍。

4. 结束会面时,礼貌地与客人道别。两眼平视对方并与对方坚定地握手,感谢他的拜访,亲自送客人到电梯口。

四、替上司接待客人

见面后立刻向客人进行自我介绍。

接受对方的名片。

拿到客人的名片,不但可以以此向上司介绍,也可以存入档案中。

介绍访客时,顺手将名片递给上司,或放在上司看得见的桌面。

向客人指示方位或带路时,采用礼貌的语言和态度,引路语如“请跟我来”“请走这边”之类,避免用“跟我来”或“走这边”之类的命令式口气

五、介绍(本文来自:WwW.xiaOCaofAnweN.Com 小草范文 网:中国交际礼仪ppt)与引见

通常先介绍位尊者、年长者、重要者。介绍时使用对方官衔职称。如先说“张经理,这位是李市长。”再说“李市长,这位是张经理。”

最容易破坏礼貌的行为是,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或名字来称呼对方,而不是用对方喜欢的称呼。

商场上并不适合昵称或绰号,除非对方喜欢这样。

每个人对自己的名字都很敏感,切忌讲错对方的名字。

在自我介绍或被介绍时,应起立并与对方握手。

篇二:社交礼仪课件(word版)

社交礼仪第一讲课件(word版)

第一讲 中西礼仪文化的发展及其异同

一、中国礼仪的起源与发展(1、礼仪之邦?)

n中国自古就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其漫长的礼仪发展史大致可以分为礼仪的萌芽时期、礼仪的草创时期、礼仪的形成时期、礼仪的发展和变革时期、礼仪的强化时期、礼仪的衰落时期、现代礼仪时期和当代礼仪时期等8个时期。礼仪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低级到高级,从零散到完整的渐进过程。

1、 礼仪的萌芽时期(公元前5万年-公元前1万年)

n礼仪起源于原始社会时期,在长达100多万年的原始社会历史中,人类逐渐开化。在原始社会中、晚期(约旧石器时期)出现了早期礼仪的萌芽。例如,生活在距今约1.8万年前的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就已经知道打扮自己。他们用穿孔的兽齿、石珠作为装饰品,挂在脖子上。而他们去世的族人身旁撒放赤铁矿粉,举行原始宗教仪式,这是迄今为止在中国发现的最早的葬仪。

2、礼仪的草创时期(公元前1万年-公元前22世纪)

n公元前1万年左右,人类进入新石器时期,不仅能制作精细的磨光石器,并且开始从事农耕和畜牧。在其后数千年岁月里,原始礼仪渐具雏形。例如在今西安附近的半坡遗址中,发现了生活距今约五千年前的半坡村人的公共墓地。墓地中坑位排列有序,死者的身份有所区别,有带殉葬品的仰身葬,还有无殉葬品的俯身葬等,此外,仰韶文化时期的其他遗址及有关资料表明,当时人们已经注意尊卑有序、男女有别。而长辈坐上席,晚辈坐下席;男子坐左边,女子坐右边等礼仪日趋明确。

3、礼仪的形成时期(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771年)

n约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771年,中国由金石并用时代进入青铜时代。金属器的使用,使农业、畜牧业、手工业生产跃上一个新台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财富除消费外有了剩余并逐渐集中在少数人手里,因而出现阶级对立,原始社会由此解体。

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15 世纪的夏代,开始从中国原始社会末期向早期奴隶社会过渡。在此期间,尊神活动升温。

n在原始社会,由于缺乏科学知识,人们不理解一些自然现象。他们猜想,照耀大地的太阳是神,风有风神,河有河神……因此,他们敬畏―天神‖,祭祀―天神‖。从某种意义上说,早期礼仪包含原始社会人类生活的若干准则,又是原始社会宗教信仰的产物。礼的繁体字―禮‖,左边代表神,右边是向神进贡的祭物。因此,汉代学者许慎说:―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说文解字》)

n以殷墟为中心展开活动的殷人,在公元前14世纪至前11世纪活跃在华夏大地。他们建造了中国第一个古都——地处现河南安阳的殷都,而他们在婚礼习俗上的建树,被其尊神、信鬼的狂热所掩盖。

n推翻殷王朝并取而代之的周朝,对礼仪建树颇多。特别是周武王的兄弟、辅佐周成王的周公,对周代礼制的确立起了重要作用。他制作礼乐,将人们的行为举止、心理情操等统统纳入一个尊卑有序的模式之中。全面介绍周朝制度的《周礼》,是中国流传至今的第一部礼仪专著。《周礼》(又名《周官》),本为一官职表,后经整理,成为讲述周朝典章制度的书。《周礼》原有6篇,详介六类官名及其职权,现存5篇,第六篇用《考工记》弥补。六官分别称为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其中,天官主管宫事、财货等;地官主管教育、市政等;春官主管五礼、乐舞等;夏官主管军旅、边防等;秋官主管刑法、外交等;冬官主管土木建筑等。

n春官主管的五礼即吉礼、凶礼、宾礼、军礼、嘉礼,是周朝礼仪制度的重要方面。吉礼,指祭祀的典礼;凶礼,主要指丧葬礼仪;宾礼,指诸侯对天子的朝觐及诸侯之间的会盟等礼节;军礼,主要包括阅兵、出师等仪式;嘉礼,包括冠礼、婚礼、乡饮酒礼等。由此可见,许多基本礼仪在商末周初已基本形成。此外,成书于商周之际的《易经》和在周代大体定型的《诗经》,也有一些涉及礼仪的内容。

n在西周,青铜礼器是个人身份的表征。礼器的多寡代表身份地位高低,形制的大小显示权力等级。当时,贵族佩带成组饰玉为风气。而相见礼和婚礼(包括纳采、问名、纳吉、纳徽、请期、亲迎等―六礼‖)成为定式,流行民间。此外,尊老爱幼等礼仪,也已明显确立。

4、礼仪的发展、变革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前221年,东周时期)

n西周末期,王室衰微,诸侯纷起争霸。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承继西周的东周王朝已无力全面恪守传统礼制,出现了所谓―礼崩乐坏‖的局面。

n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的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的时期。在此期间,相继涌现出孔子、孟子、荀子等思想巨人,发展和革新了礼仪理论。

n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年)是中国古代大思想家、大教育家,他首开私人讲学之风,打破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他删《诗》、《书》,定《礼》、《乐》,赞《周易》,修《春秋》,为历史文化的整理和保存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编订的《仪礼》,详细记录了战国以前贵族生活的各种礼节仪式。《仪礼》与前述《周礼》和孔门后学编的《礼记》,合称―三礼‖,是中国古代最早、最重要的礼仪著作

孔子认为,―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篇》)―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他要求人们用道德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要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他倡导的―仁者爱人‖,强调人与人之间要有同情心,要互相关心,彼此尊重。总之,孔子较系统地阐述了礼及礼仪的本质与功能,把礼仪理论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孟子(约公元前372—公元前289年)是战国时期儒家主要代表人物。在政治思想上,孟子把孔子的―仁学‖思想加以发展,提出了―王道‖、―仁政‖的学说和民贵君轻说,主张―以德服人‖在道德修养方面,他主张‖舍生而取义―。(《孟子·告子上》),讲究―修身‖和培养―浩然之气‖等。

荀子(约公元前298—公元前238年)是战国末期的大思想家。他主张―隆礼‖、―重法‖,提倡礼法并重。他说:―礼者,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者也。‖(《荀子·富国》)荀子指出:―礼之于正国家也,如权衡之于轻重也,如绳墨之于曲直也。故人无礼不生,事无礼不成,国家无礼不宁。‖(《荀子·大略》)荀子还提出,不仅要有礼治,还要有法治。只有尊崇礼,法制完备,国家才能安宁。荀子重视客观环境对人性的影响,倡导学而至善。

5、礼仪的强化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1796年)

n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最终吞并六国,统一中国,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秦始皇在全国推行―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秦朝制定的集权制度,成为后来延续两千余年的封建体制的基础。

n西汉初期,叔孙通协助汉高帝刘邦制定了朝礼之仪,突出发展了礼的仪式和礼节(3、《宰相刘罗锅》)。而西汉思想家董仲舒(公元前179—公元前104年),把封建专制制度的理论系统化,提出―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的―天人感应‖之说。(《汉书·董仲舒传》)他把儒家礼仪具体概况为―三纲五常‖。―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汉武帝刘彻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使儒家礼教成为定制。

n汉代时,孔门后学编撰的《礼记》问世。《礼记》共计49篇,包罗宏富。其中,有讲述古代风俗的《曲礼》(第1篇);有谈论古代饮食居住进化概况的《礼运》(第9篇);有记录家庭礼仪的《内则》(第12篇);有记载服饰制度的《玉澡》(第13篇);有论述师生关系的《学记》(第18篇);还有教导人们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学》(第42篇)等。总之,《礼记》堪称集上古礼仪之大成,上承奴隶社会、下启封建社会的礼仪汇集,是封建时代礼仪的主要源泉。

n盛唐时期,《礼记》由―记‖上升为―经‖,成为―礼经‖三书之一(另外两本为《周礼》和《仪礼》)。(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

n宋代时,出现了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兼容道学、佛学思想的理学,程颐兄弟和朱熹为其主要代表。二程认为,―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无所逃于天的间。‖(《二程遗书》卷五)―礼即是理也。‖(《二程遗书》卷二十五)朱熹进一步指出,―仁莫大于父子,义莫大于君臣,是谓三纲之要,五常之本。人伦天理之至,无所逃于天地间。‖(《朱子文集·未垂拱奏礼·二》)朱熹的论述使二程―天理‖说更加严密、精致。

n家庭礼仪研究硕果累累,是宋代礼仪发展的另一个特点。在大量家庭礼仪著作中,以撰《资治通鉴》而名垂青史的北宋史学家司马光(公元1019—1086年)的《涑水家仪》和以《四书集注》名扬天下的南宋理学家朱熹(公元1130—1200年)的《朱子家礼》最著名。

n明代时,交友之礼更加完善,而忠、孝、节、义等礼仪日趋繁多。

6、礼仪的衰落时期(公元1796-1911年)

n满族入关后,逐渐接受了汉族的礼制,并且使其复杂化,导致一些礼仪显得虚浮、烦琐。例如清代的品官相见礼,当品级低者向品级高者行拜礼时,动辄一跪三叩,重则三跪九叩。(《大清会典》)。清代后期,清王朝政权腐败,民不聊生。古代礼仪盛极而衰。而伴随着西学东渐,一些西方礼仪传入中国,北洋新军时期的陆军便采用西方军队的举手礼等,以代替不合时宜的打千礼等。

7、现代礼仪时期(公元1911-1949年,民国时期)

n1911年末,清王朝土崩瓦解,当时远在美国的孙中山先生(公元1866—1925年)火速赶回祖国,于1912年1月1日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先生和战友们破旧立新,用民权代替君权,用自由、平等取代宗法等级制;普及教育,废除祭孔读经;改易陋俗,剪辫子、禁缠足等,从而正式拉开现代礼仪的帷幕。(中山装)

n民国期间,由西方传入中国的握手礼开始流行于上层社会,后逐渐普及民间。

n本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苏区、解放区,重视文化教育事业及移风易俗,进而谱写了现代礼仪的新篇章。

8、当代礼仪时期(1949年-至今)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中国的礼仪建设从此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新中国成立以来,礼仪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礼仪革新阶段(1949——1966年)

1949年至1966年,是中国当代礼仪发展史上的革新阶段。此间,摒弃了昔日束缚人们的―神权天命‖、―愚忠愚孝‖以及严重束缚妇女的―三从四德‖等封建礼教,确立了同志式的合作互助关系和男女平等的新型社会关系,而尊老爱幼、讲究信义、以诚待人、先人后己、礼尚往来等中国传统礼仪中的精华,则得到继承和发扬。

(2)礼仪退化阶段(1966——1976)

n1966年至1976年,中国进行了―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使国家遭受了难以弥补的严重损失,也给礼仪带来一场―浩劫‖。许多优良的传统礼仪,被当作―封资修‖货色扫进垃圾堆。礼仪受到摧残,社会风气逆转。

(3)礼仪复兴阶段(1977年-至今)

n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祖国大地,中国的礼仪建设进入新的全面复兴时期。从推行文明礼貌用语到积极树立行业新风,从开展―18岁成人仪式教育活动‖到制定市民文明公约,各行各业的礼仪规范纷纷出台,岗位培训、礼仪教育日趋红火,讲文明、重礼貌蔚然成风。《公共关系报》、《现代交际》等一批涉及礼仪的报刊应运而出,《中国应用礼仪大全》、《称谓大辞典》、《外国习俗与礼仪》等介绍、研究礼仪的图书、辞典、教材不断问世。广阔的华夏大地上再度兴起礼仪文化热,具有优良文化传统的中华民族又掀起了精神文明建设的新高潮······ (电话拜年;短信祝福)

二、西方礼仪研究成果举要

n爱琴海地区和希腊是亚欧大陆西方古典文明的发源地。约自公元前6千年起,爱琴海诸岛居民开始从事农业生产。此后,相继产生了克里特文化和迈锡尼文化。公元前11世纪,古希腊进入因《荷马史诗》而得名的―荷马时代‖。

n《荷马史诗》包括《伊里亚特》和《奥德赛》两部分。这部著名的叙事诗主要描写特洛亚战役和希腊英雄奥德赛的故事,其中也有关于礼仪的论述。如讲礼貌、守信用的人才受人尊重。

n古希腊哲学家对礼仪有许多精彩的论述。例如毕达哥拉斯(公元前580—前500年)率先提出了―美德即是一种和谐与秩序‖的观点;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前399年)认为,哲学的任务不在于谈天说地,而在于认识人的内心世界,培植人的道德观念。他不仅教导人们要待人以礼,而且在生活中身体力行,为人师表;柏拉图(公元前427年—前347年)强调教育的重要性。指出理想的四大道德目标:智慧、勇敢、节制、公正;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年—前322年)指出,德行就是公正。他说:―人类由于志趣善良而有所成就,成为最优良的动物,如果不讲礼法、违背正义,他就堕落为最恶劣的动物。‖(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n公元1世纪末至公元5世纪,是罗马帝国统治西欧时期。此间,教育理论家昆体良撰写了《雄辩术原理》一书。书中论及罗马帝国的教育情况,认为一个人的道德、礼仪教育应从幼儿期开始。而诗人奥维德通过诗作《爱的艺术》,告诫青年朋友不要贪杯,用餐不可狼吞虎咽。

n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欧洲开始封建化过程,12至17世纪,是欧洲封建社会鼎盛时期。中世纪欧洲形成的封建等级制,以土地关系为纽带,将封建主与附庸联系在一起。此间制定了严格而烦琐的贵族礼仪、宫廷礼仪等。例如于12世纪写定的冰岛诗集《埃达》,就详尽地叙述了当时用餐的规矩,佳宾贵客居上座,举杯祝酒有讲究······

n14至16世纪,欧洲进入文艺复兴时代。该时期出版的涉及礼仪的名著有:意大利作家加斯梯良编著的《朝臣》,《朝臣论述了从政的成功之道和礼仪规范及其重要性;尼德兰人文主义者伊拉斯谟(公元1466年—1536年)撰写的《礼貌》,《礼貌》着重论述了个人礼仪和进餐礼仪等,提醒人们讲究道德、清洁卫生和外表美。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公元1561—1626年)指出:―一个人若有好的仪容,那对他的名声大有裨益,并且,正如女王伊莎伯拉所说,那就―?好像一封永久的推荐书一样。‘‖(《培根论说文集·论礼节与仪容》) n17、18世纪是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浪潮兴起的时代,尼德兰革命、英国革命和法国大革命相继爆发。随着资本主义制度在欧洲的确立和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的礼仪逐渐取代封建社会的礼仪。资本主义社会奉行―一切人生而自由、平等‖的原则,但由于社会各阶层经济上、政治上、法律上的不平等,因此未能做到真正的自由,平等。不过,资本主义时代也编撰了大量礼仪著作。例如,捷克资产阶级教育家夸美纽斯(公元1592—1670年)编撰了《青年行为手册》等;英国资产阶级教育思想家约翰·洛克于公元1693年写作了《教育漫话》。《教育漫话》系统地、深入地论述了礼仪的地位、作用以及礼仪教育的意义和方法。德国学者缅南杰斯的礼仪专著《论接待权贵和女士的礼仪,兼论女士如何对男士保持雍容态度》,于1716年在汉堡问世。英国政治家切斯特菲尔德勋爵(1694—1773年)在其名著《教子书》中指出:―世间最低微、最贫穷的人都期待从一个绅士身上看到良好的教养,他们有此权利,因为他们在本性上是和你相等的,并不因为教育和财富的缘故而比你低劣。同他们说话时,要非常谦虚、温和,否则,他们会以为你骄傲,而憎恨你。‖ n西方现代学者编撰、出版了不少礼仪书籍,其中比较著名的有:法国学者让·赛尔著的《西方礼节与习俗》,英国学者埃尔西·伯奇·唐纳德编的《现代西方礼仪》,德国作家卡尔·斯莫卡尔著的《请注意您的风度》,美国礼仪专家伊丽莎白·波斯特编的《西方礼仪集萃》以及美国教育家卡耐基编撰的《成功之路丛书》等。

(二)中西礼仪的差异

n由于东西方地理环境、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有所不同,所以,中西礼仪在一些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现择要略作介绍。n1.大相径庭的问候语n2.毁誉不一的―老‖n3.截然不同的宴请语(丰俭;餐饮)n4.泾渭分明的送礼礼仪n5.交谈话题(火车上的交谈与保护隐私)n6. 语言表达(西方父亲感谢女儿与中国父亲批评儿子客气);请大家补充!

三、礼仪的概念、特征和原则:

n1、礼仪的概念n礼仪是人类文明的产物,是人们进行社会交往的行为规范与准则,具体表现为礼貌、礼节、仪表、仪式等。n礼貌是指人们在交往过程中表示敬重、友好的行为规范,如尊老爱幼、热情待客等。n礼节是指人们在交际活动中待人接物的形式,如拜会、回访、挥手致意等。n仪表是指人的外表,如容貌、服饰、表情、姿态等。n仪式是指在一定场合举行的具有专门程序的活动,如开业典礼、迎送仪式等。

n2、礼仪具有三个特征:(1)共同性 ;(2)继承性;(3)发展性。n3、礼仪的四条原则:(1)尊重原则;

(2)遵守原则;(3)适度原则;(4)自律原则。

社交礼仪课件第二讲(word版)

社交礼仪第二讲个人礼仪、家庭礼仪

一、个人礼仪 (一)心灵美

1、思想品德修养(1)思想修养 a、辩证地看问题(美越战争、98年洪涝灾害好、坏事?) b、历史地看问题(阿以冲突 : 宗教、民族、领土、水资源) c、全面地看问题(盲人摸象、伊拉克战争:美国目的?)

(2)品德修养a、加强社会主义道德修养(热爱集体、热心公益)b、讲究社会公德(遵纪守法、助人为乐)c、陶冶情操,培育美德(爱国、爱人民、勤劳、勇敢)屈 原:忧国忧民; 岳飞:精忠报国;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鲁 迅: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 周总理:廉洁奉公,勤政为民。

2、语言文学修养(1)语言修养a、汉语修养(出口成章,口若悬河;多看、多练。)b、外语修养(海湾国家 德、法、奥地利)学术交流,接受报刊、电台、电视采访(2)文学修养a、中国文学(唐宋诗词,现代文学:鲁迅、郭沫若、老舍;毛主席诗歌、鲁迅短篇小说《药》。b、外国文学

3、音乐艺术修养(1)音乐修养 唱歌,戏曲360余种;杨子荣;乐器 口琴、笛子、钢琴、电子琴(2)艺术修养 书法、绘画(国画、油画)、摄影(在香港游览时,帮人照像)。

(二)外表美 1、外貌 相貌、头发、指甲

2、表情 自然、和蔼 ;吹胡子、瞪眼睛,敬而远之。

3、服饰 三分人才,七分打扮;佛靠金装 ,人靠衣装。

(1)合身:不长不短,不肥不瘦。(2)合适:季节、草窝里的斑鸠,不知道春秋。场合、身份、年龄。(3)合意:审美;风格:端庄、飘逸。

(三)行为美1、站姿、坐姿、走姿、蹲姿

(1)站姿(站如松, 婷婷玉立 ,挺拔、自然,手两边,前面、背后)

(2)坐姿:坐如钟,贺老总;

(3)走姿:或稳健、或轻快,不要勾肩搭背;

(4)蹲姿:文雅,捡东西时;

2、饮食 (1)吃的规矩:细嚼慢咽,不可敲筷打碗;西餐礼仪; (2)喝的礼貌:汤/咖啡; (3)住的文明:听音乐,晒衣服; (4)行的礼仪:a,步行,撞满怀,b,骑车。

3、举止 (1)点头(表态,致意) (2)招手(打招呼) (3)起立(长者,尊者来时,起立表示敬意) (4)鼓掌 a, 掌握时间; b,不鼓倒掌。

怎样显示我们的修养和风度,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大家不妨试一试。 最后,提出16字诀与大家共勉:

1、衣冠整洁: 穿着要和年龄、体形、职业、季节、场所相协调;(合身、合适、合意)男士西服:单排两粒扣,―扣上不扣下‖,(扣上是正规,全扣是土气,扣下是流气);单排三粒扣,可以只扣中间扣;双排扣,则要求扣上所有纽扣。西服衣袋和裤袋不能装得鼓鼓囊囊。袜子一般要和裤子的颜色相近。

3、谈吐文雅: 发音准确,语言优美,谈吐风趣、幽默(①免费按摩;②带颜色的酒:红酒、啤酒;为你的朋友倾倒!);

3、彬彬有礼: 尊老爱幼,不卑不亢,友善待人,礼貌周到;

4、潇洒自如: ①男士要自然大方,举止得当,显示出阳刚之美(壮美),但不要刻意装出酷的样子。②女士应端庄、娴静,动作优雅,表现出阴柔之美(秀美),热情、开朗。

二、家庭礼仪

(一)亲属称谓1、常用称谓:爸爸、妈妈、爷爷、奶奶

2、汉族亲属称谓的三个特点:

(1)在称谓上标明了父系和母系(伯、婶/姨、舅)。(2)在称谓上标明了性别(堂兄,表妹)。(3)在称谓上标明了父系男方亲属的长幼(伯叔),不像英语不分。

3、敬语/谦语

(1)敬称:用敬语称呼对方或对方的亲属,常用字有:令、尊、贤、仁。

(2)谦称:用自谦语称自己或自己的亲属,常用字有:家、舍、小、愚。

(二)家庭成员礼仪

1、父母与子女相处的礼仪:

(1)言传身教 :以身作则(英国一对母女进入英国小姐决赛的故事)。

(2)一视同仁 :手心手背都是肉,不论男女、大小、美丑、高矮,要一碗水端平。

篇三:社交礼仪课件

谈话是人表达思想感情的重要工具,是人际交往的重要手段。

谈话是一门艺术,语言是谈话的载体,文明、礼貌、准确的谈话有利于人际关系的和谐。 谈话一定意义上反映着一个人的修养与素质。

? 法国大哲学家罗斯费柯说:"与人谈话,如果把自己说得比对方好,便会化友为敌,

反之,则可化敌为友。"

? 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

? 一人之变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 交谈:是一种有来有往、相互交流感情的双边或多边活动,是社会交往、沟通

信息、交流思想、加深友谊的重要手段和基本形式。

? 交谈 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所进行的对话。

? 意义

是人们彼此之间交流思想情感、传递信息、进行交际、开展工作、建立友谊、增进了解的最为重要的一种形式。没有交谈,人与人要进行真正的沟通几乎是不可能的。

是人的知识、阅历、才智、教养和应变能力的综合体现。

? “听其言,观其行“

因为言为心声,只有通过交谈,交往对象彼此之间才能够了解对方,并且被对方所了解。

? 少说多听:

智者善听,愚者善说

以静制动,言多必失

表示待人恭谦、虚心

说三分,听七分

? 1.真实自然

交谈应表达流畅,感情自然流露。

? 2.相互了解

交谈是一种双向或多向的活动,它要求各方积极参与,形成共识,产生共鸣,达到互动,而不能只是单向的“一言堂”。

? 3.相互包容

在交谈中,每个人都要有容人的雅量,不仅要自己说话,而且也要允许对方说话,要彼此适应,求同存异,大家平等。

不打断

不轻易补充

不随意更正

? 4.信息传递

交谈在实际操作中往往能得到真实的信息,这是任何媒介也做不到的。

? 5.内容多样

进行交谈,可以有一个主题,也可以自由漫谈,但应该使它有的放矢,使人有所获益。 重要的不是你说什么,而是你如何说

说话的技术:语音、语气和语调

文字:14% +语气:86%

? 一把平与单调的声音正是告诉对方:你感到厌烦和绝对没有兴趣谈话

? 慢的速度和低调子传达的信息是:我被压抑和想单独自处

? 一个突然的速度和很大声的音调说明:我在生气和不想接受意见

? 高音调和语调强的声音表示:我是热心于这一话题或题目

? 第一,说话时要认清自己的身份。任何人,在任何场合说话,都有自己的特定身

?

?

?

?

?

?

?

? 份。这种身份,也就是自己当时的“角色地位”。比如,在自己家庭里,对子女来说你是父亲或母亲,对父母来说你又成了儿子或女儿。如用对小孩子说话的语气对老人或长辈说话就不合适了,因为这是不礼貌的,是有失“分寸”的。 第二,说话要尽量客观。这里说的客观,就是尊重事实。事实是怎么样就怎么样,应该实事求是地反映客观实际。有些人喜欢主观臆测,信口开河,这样往往会把事情办糟。 第三,说话要有善意。所谓善意,也就是与人为善。说话的目的,就是要让对方了解自己的思想和感情。俗话说:“好话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恨难消。” 称呼:指的是人们在日常交往应酬之中,所采用的彼此之间的称谓语。 在交往中,选择正确、适当的称呼,反映着自身的教养、对对方尊敬的程度,甚至还体现着双方关系发展所达到的程度,因此对它不能疏忽大意,随便乱用。对自己亲属的称呼:家父、家母、家兄、舍弟、舍妹、小儿、小女 ? 对他人亲属的称呼:尊母、尊兄、贤弟、贤妹、令尊、令堂、令爱、令郎 ? 对文艺界、教育界、以及有成就者、有身份者称呼之“老师” ? 对德高望重者“周老”、“谢公” ? 对朋友或熟人:姓名或“老刘”、 “大刘”、“小刘”(同性朋友间不带姓而呼其名) ? 亲近性称呼:大姐、大哥、大妈、阿姨、大娘、大爷、大伯、大叔等。 职务性称呼:“董事长”、“张总经理”、“王小刚经理”、 “x 主任” 、“x处长”、“x 书记” 职称性称呼:“工程师”、“赵律师”、“张小强教授” 学衔性称呼:“博士” 、“院士” 等 泛尊称:男士“先生”、未婚女性“小姐”、已婚女性“女士”、适用于公司、外企、宾

馆、餐馆、酒吧、交通行业等

? 1、使用错误的称呼。主要在于粗心大意,用心不专。

? 常见的错误称呼有两种:

? (1)误读,一般表现为念错被称呼者的姓名。

? (2)误会,主要指对被称呼者的年纪、辈份、婚否以及与其他人的关系

作出了错误判断。比如,将未婚妇女称为“夫人”,就属于误会。

? 2、使用过时的称呼。

? 有些称呼,具有一定的时效性,一旦时过境迁,若再采用,难免贻笑

大方。在我国古代,对官员称为“老爷”、“大人”。若将它们全盘照搬进现代生活里来,就会显得滑稽可笑,不伦不类。

? 3、使用不通行的称呼。

? 有些称呼,具有一定的地域性,比如,北京人爱称人为“师傅”,山东

人爱称人为“伙计”,中国人把配偶、孩子经常称为“爱人”、“小鬼”。但是,在南方人听来,“师傅”等于“出家人”,“伙计”肯定是“打工仔”。而外国人则将“爱人”理解为进行“婚外恋”的“第三者”,将“小鬼”理解为“鬼怪”、“精灵”,可见这是“南辕北辙”,误会太大了。4、使用庸俗低级的称呼。

?“哥们儿”、“姐们儿”、“磁器”、“死党”、“铁哥们儿”、,等等一类的称呼,

就显得庸俗低级,档次不高。它们听起来令人肉麻不堪,而且带有明显的黑社会人员的风格。逢人便称“老板”,也显得不伦不类。

? 5、使用绰号作为称呼。

? 对于关系一般者,切勿自作主张给对方起绰号,更不能随意以道听途

说来的对方的绰号去称呼对方,还要注意,不要随便拿别人的姓名乱开玩笑。

? 交谈的礼仪三到——眼到、口到、意到

? 眼到:要有目光的交流,注视别人目光应友善,采用平视,必要的时候仰

视,与人目光交流时间3-5秒,其他时间看嘴巴和眼部中间的位置,注视对方的时间是对方与你相处时间的1/3-2/3。

? 口到:讲普通话,热情正确称呼,表示对交往对象的尊重,体现社会风尚,

反映个人修养。

? 意到:通过微笑把友善、热情表现出来,不卑不亢,落落大方,不能假笑、

冷笑、怪笑、媚笑、窃笑。?不要独白 交谈中要多给对方发言的机会,不要一人侃侃而谈。

? ?不要插嘴 打断对方讲话;补充见解;纠正错误。他人讲话时,尽量不

要在中途打断。确需发表个人意见或进行补充,应待对方把话讲完,

? ?不要抬杠 在一般性的交谈中,应允许各抒己见。有不同意见,可以委

婉提出,切不可与人争得面红耳赤。

? ?不要否定 在交谈之中,不要质疑否定,要善于聆听他人的意见,只要

对方所说无关大是大非,一般不宜当面否定。

? 听比说更重要!职场基本原则:少说多听——(智者善听、愚者多说)

? 在与人交谈的时候,为了拉近和交谈对象的关系,并真正、切实地了解

到对方所说的内容,在倾听上要注意——耐心,关心,专注有礼,呼应配合

? 倾听中身体语言运用法则:

? 保持微笑并适时点头

? 身体适度前倾

? 保持真诚有效的目光交流

? 2.1 谈话的态度:

? 以诚相待

? 以礼相待

? 谦虚谨慎

? 主动热情

? 包容大度

? 中国过去往往强调声音洪亮、底气充沛,表示健康、有活力。

? 但实际交往中,要顾及对方的感受尤其是在涉外交往和公共场合。

? 在商务活动中,要理性、清晰、声调略低。

? 说话的声音要适度,也就是能让所有听你讲话的人听清楚,而又不干扰

与此无关的人。

? 办公室

? 里还有其他人的时候,谈话双方一定要压低声音。

? 楼道中

? 与人打招呼、聊天不能大声,以免影响他人。

? 在公务场合和公共场合,大喊大叫总是不合适的、失态的。

? 当你对某人的做法实在不满意甚至感到气愤时,要先控制自己的情绪,

不要高声大叫,以低沉的嗓音说出的话往往比大声叫喊更具震撼力。

? 目光是人在交往时,一种深情的、含蓄的无声语言,往往可以表达有声语言

难以表现的意义和情感。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它在很大程度上能如实反映一个人的内心世界。一个良

好的交际形象,目光应是坦然、亲切、和蔼、有神的。

? 避免上下打量对方。这样表示:蔑视、挑衅、傲慢、没教养。

? 1.公务注视区间。指在进行业务洽谈,商务谈判,布置任务等谈话时采用的注视

区间。这一区间的范围一般是;以两眼为底线,以前额上部为顶点所连接成的区域。见(图4-22)

? 2.社交注视区间。指人们在一般的社交场合中采用的注视区间。这一区间的范围

是以两眼为上线,以下颚为顶点所连接成的倒三角区域。3.亲密注视区间

指具有亲密关系的人在交谈时采用的注视区间。这种注视的范围比较大,从眼睛到上半身都可注视,主要是对方的双眼、嘴部和胸部。这种注视的目光比较随意、亲近,有时甚至是热烈的,所以只能用于亲朋好友与恋人之间。

? 平易通俗

? 文明礼貌

? 简洁明确

? 常用语“请,谢谢,对不起,打扰了,可以吗”等

? 对领导、客户、长者用“您”

? 尽量用商量性的话语

? 善于运用赞美用语

? 在公务场合、社交场合,坐姿要端正。

头懒散地靠在沙发背上、大腹便便地撇着腿坐着,类似的姿态都是不合适的。

? 谈话时可以用适当的手势加强语气,帮助表达。

谈话范围越小,手势的幅度就越小,频率不要过高,以免让人觉得心烦,影响注意力。

? 注意控制手的小动作

在谈话中这些多余的动作都会影响到听者的注意力。

不要用笔敲击桌子、笔记本,或像表演杂技一样把笔放在手指上不停地旋转、玩弄钥匙串、掏耳朵、剪指甲等等。

? 1. 大家都能谈的话题,具有广泛性,比如文艺、体育、旅游、时尚、习俗、新闻事

件;

? 2. 交谈对象感兴趣的话题,他具有针对性,比如专业、特长、爱好等。

? 不同对象不同选题,男士喜欢关系国际政治,女士喜欢讨论时尚、文艺;年轻人喜

欢讨论未来,老年人喜欢怀旧。

? 1.目的性内容

即交谈双方业已约定,或者其中某一方先期准备好的内容。

求人帮助、征求意见、传递信息、讨论问题、研究工作一类的交谈,往往都属于内容既定的交谈。

适用于正式交谈。

? 2.内涵性内容

即内容文明、优雅,格调高尚、脱俗的话题。

文学、艺术、哲学、历史、地理、建筑等。

适用于各类交谈,但要求面对知音,忌讳不懂装懂,或班门弄斧。

? 3.时尚性内容

即谈论起来令人轻松愉快、身心放松、饶有情趣、不觉劳累厌烦的话题。

文艺演出、流行时装、美容美发、体育比赛、电影电视、休闲娱乐、旅游观光、名胜古迹、风土人情、名人轶事、烹饪小吃、天气状况等。

适用于非正式交谈,允许各抒己见,任意发挥。

? 4.时代性内容

即以此时、此刻、此地正在流行的事物作为谈论的中心。

适合于各种交谈,但变化较快,在把握上有一定难度。

? 5.对象性内容

指的交谈双方,尤其是交谈对象有研究、有兴趣、有可谈之处的主题。

须知:话题选择之道,在于应以交谈对象为中心。

与医生交谈,宜谈健身祛病;

与学者交谈,宜谈治学之道;

与作家交谈,宜谈文学创作等。

适用于各种交谈,但忌讳以己之长对人之短,否则“话不投机半句多”。因为交谈是意在交流的谈话,所以不可只有一家之言,而难以形成交流。

? 1.不非议国家、党和政府

国民基本素质、职业道德(在商言商)

? 2.不涉及行业和国家机密

? 3.不随便非议交往对象内部事务

谁不说俺家乡好

? 4.不背后说领导、同事、同行

来说是非者,必是是非人

? 5.不涉及格调不高的话题

? 6.不讨论个人隐私

? 1、年龄

不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都不要问年龄。

年轻人怕说“嘴上无毛,办事不牢”;

人到中年时面临事业是否有成的压力,尤其是处于提职与否的敏感年龄阶段,不愿意与别人比来比去。

? 2、婚姻状况

过去在社交活动当中,人们彼此问及婚姻状况是常有的事,表明对他人的关心和关系的拉近。

现在大家都知道这是个人隐私,是不可随意打听的。这表明了社会的进步。

? 3、收入支出

我国曾经有很长时期大家的工资水平都相差不多,收入的来源也很单一。所以大家都不忌讳谈论工资、奖金等问题。

现在人们的收人来源五花八门,水准也相差很多,即使是同一个单位的员工,年终奖金也未必相同,而且有些单位规定员工之间不允许互相打听工资、奖金。所以问收入就成了忌讳。

不问支出

买房用了多少钱,旅游花了多少钱,“这件衣服真漂亮,多少钱买的?”这些都属于不该问的。 有不少人不忌讳谈论这个问题,不等别人问,自己就主动说了。但是这并不表明别人也愿意谈论这些问题。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