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
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 列表页

教育论文范文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7-02-04  分类: 教育论文 手机版

篇一:教育类毕业论文范本

JINGCH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本科毕业论文

论小学作文评价与批改艺术

学 院

专 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级班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 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 月 日

荆楚理工学院师范学院学士学位论文诚信承诺书

目录

摘 要 ....................................................................... 1

一、前言 .................................................................... 2

二、正确认识小学作文的性质和教师批改作文的目的 .............................. 2

(一)小学作文的性质 ...................................................... 2

(二)小学作文评价与批改的定义 ............................................ 2

(三)小学作文评价与批改的目的与意义 ...................................... 2

三、当前小学作文评价与批改的现状 ............................................ 2

(一)当前小学作文评价与批改存在的问题 .................................... 2

(二)传统的评价与批改的方法及其弊害 ...................................... 2

四、有效的小学作文评价与批改艺术 ............................................ 3

(一)小学作文评价的标准——原则性和灵活性有机结合 ........................ 3

(二)有效的小学作文评价与批改的方法 ...................................... 3

(三)如何巧写小学作文评语 ................................................ 3

五、结论 .................................................................... 7

参考文献 .................................................................... 8

致 谢 ....................................................................... 9

论小学作文评价与批改艺术

廖晓静(指导教师 王大国)

(荆楚理工学院师范学院 湖北 荆门 448000)

摘要:小学生作文评价与批改是小学作文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是提高小学生作文水平的

重要手段,同时也是教师获得作文教学效果反馈信息的主要途径。但毫无疑问,作

文也是最令师生头疼的。对学生来说作文难写;对教师来说作文难批。本文根据小

学生的心理特点及作文教学的规律、、、。

关键词:小学作文;评价;批改;艺术

The Art of Evaluation and Correcting

Composition of Primary School

Huang Wenjing (Tutor:Chang Weiguo)

(Normal College, Jingch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Jingmen 448000, Hubei)

Abstract: Evaluation and correcting pupils' composition is the primary school teaching

indispensable link, is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writing, is also an important means of

teachers to get the composition teaching effect feedback information. But it is no

doubt that the composition is one of the most difficult job for teachers and students.

It is hard to write for students and it is hard to evaluate for teachers.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upils' psychological and composition teaching rules,

combined with my teaching practice, I try to make the nature of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and composition of correcting clearly, analyze the purpose of composition

assessment and correct the present situation, proposed the effective evaluation and

correcting methods of composition, so as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interest in writing

and writing ability.

Key words: primary composition ;assessment; correcting; art

论小学作文评价与批改艺术

廖晓静(指导教师 王大国)

(荆楚理工学院 师范学院 湖北 荆门 448000)

一、前言

小学生作文评价与批改是小学作文教学一个重要的环节,对小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个好的评价,往往会在不经意间点燃学生习作的热情,而一个否定性的、批判性的或不恰当的评价

二、正确认识小学作文的性质和教师批改作文的目的

(一)小学作文的性质

《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二)小学作文评价与批改的定义

课程改革前我们常常以为:习作的批改就是教师指点学生遣词造句,借助学生的习作讲述写作的知识,帮助学生形成写作的技能。教师是学生习作批改唯一的责任人和实施者。

(三)小学作文评价与批改的目的与意义

评价的目的究竟是什么?这是小学作文评价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语文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

三、当前小学作文评价与批改的现状

(一)当前小学作文评价与批改存在的问题

我在顶岗实习期间,根据我个人的教学实践,具体调研了小学作文评价与批改的现状,发现当前小学作文评价与批改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拔高要求

我们提倡在教学中让学生跳一跳才能摘到桃子,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但不主张让学生去摘即使跳起来也不可能摘到的桃子。

2、评语称赞言过其实

很多教师在批改小学生作文的过程中,使用的评语言过其实,这样易使学生思想感情走向两个极端:自满和对教师产生不信任感。如一篇小学五年级的作文,教师划出了五个错别字和三个病句,质量也并不能反映出较高水平,但被总评为:“文章写得很好”。

(二)传统的评价与批改的方法及其弊害

1、过于关注写作结果

篇二:教育学毕业论文范文

教育学毕业论文范文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新课标的逐步实施,要想激活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气氛,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就要求教学应围绕学生的需要展开。本文基于一些教学实践,对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方法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和探讨。

关键词:教学方法;教学导入;主体参与;人本观念;良好习惯

新课程改革势不可挡,课改前的中学思想品德课的主要弊端在于传统的教学方法基本属于填鸭式的“满堂灌”。教师滔滔不绝地讲四十五分钟,不留给学生充分的主动学习时间。实质上具有重教师主导作用、轻学生主体作用;重知识灌输、轻养成教育;重课堂教育、轻社会实践;重学校教育、轻社会教育等诸多特征。而现行的初中思想政治新课程力求倡导课堂教育的实践性,提倡教师要构筑新的教育理念,突破旧有的封闭、单一、机械的教学模式,在教学环境和教学方式上要大胆革新,创新方法,达到真正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实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作为一名初中思想政治教师,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做了一些尝试,在创新教学上形成了一些自己的思考,借此谈谈自己的想法。

一、激活思想品德课堂应当积极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

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日益普及的同时也推动着教学方式的变革,现在初中各学校都建有微机室或电教室,互联网络高效、敏锐的信息获取;方便、快捷的操作方式,都为多媒体教学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因多媒体教学能把声音、图像等生动地展示给学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为此,我们的思想品德课教师要能够紧跟时代步伐,创新教学方式,加强学习,特别是学习现代教育技术,掌握计算机运用的基础知识和课件的制作方法,着力推进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二、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教学导入的情境化,重视前奏

教学中,新课导入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是教师谱写一首优美教学乐章的前奏,是师生间情感共鸣的第一个音符,也是师生心灵沟通的第一座桥梁。精炼、贴切、感人的情境或其他形式的导入,可以使学生分散的注意力集中起来,激发其思维和求知欲,还可以借此交给学生一把打开新课大门的钥匙,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它在整个教学中起着诱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乃至激情的作用。为此,我们教师要注意教学导入的情境化,重视教学前奏。

在新课进行前,教师可以编拟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富有启发性的情境,引导学生回忆、联想或渗透本课学习目标、研究的主题。当然,导入设计要符合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符合学生实际和课型的需要,力求做到短小精悍,形式多种多样。诸如:

1多媒体演示导入法。在讲授七年级思想品德教材中《珍惜生命》这一课时,就现在初中生非常强烈的自尊心下无法承受一些小的压力和挫折,极易导致对生命的轻贱,毫无珍惜和责任意识的问题,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对生命的感性认识,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向学生播放殷雪梅教师为救几名学生而献出自己宝贵生命的事迹的视频材料,学生可从视频材料中受到强烈的情感震撼和情绪感染,诱发对“珍惜生命”知识的认识,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质。这样的视频导入就能切入主题,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当然,多媒体导入应根据教学内容的设计,可以引用诗歌诵、歌曲等形式,达到引人入胜、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效果。引用故事导入法。中学生都爱听故事,教师可根据思想品德教材内容的特点和需要,选讲他们熟悉的或与其生活联系紧密的故事片断给学生听,也能提升其兴致,进而导入新课。3列举学生身边事例导入法。贴近学生生活的例子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共鸣,有利于调动学生对身边人、事、物的关注。为此,导入时可设计引用身边事例。如讲身边某同学因学

校及师生资助终返校读书一例,引入《维护受教育权》教学内容。

4穿插社会热点导入法。以社会热点导入,能引起学生注意,为新知识学习做好心理准备,如把近段时间从电视、报刊、网络上看到的2008年的冰雪灾害、汶川大地震等导入《负起我们的社会责任》的学习;由减免农业税、加强新农村建设、西部大开发等导入《全面建设,实现小康》、《共建美好和谐社会》等;由 2009年召开的人大会议,代表们深入走访,集中民意,积极撰写提案,反映人民心声,导入《适合国情的政治制度》内容的学习,以社会热点内容导入课堂教学,能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世界,关注自然,关注人类的发展。

三、教学过程中,还应重视学生主体,突出“主体参与”,要有“人本观念”

传统的思想品德课教学模式过分强调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积极主动地学,学生的实践活动往往只限定在做练习、做作业这一环节上,而在其他教学环节,学生几乎是“无事可做”。因此,如(本文来自:WwW.xiaOCaofAnweN.Com 小草范文 网:教育论文范文)何在实践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参与”、树立“人本观念”,是我们必须关注和解决的大问题。

思想品德课的实践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意识,突出“主体参与”,要有“人本观念”。“人本观念”应用在教学中,就是各项教学活动都应把学生放在首位,运用各种科学的方法和途径,使每一位学生都成为课堂组织管理的参与者,都能以主人翁的姿态从事学习,全身心地为实现课堂学习目标而努力。由此可见,“人本观念”的要求就是要在一切教学管理中解决好人的问题,即解决好人的思想、认识、情感以及知识、技能等问题。所以,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应当大胆尝试实践教学,改变以往“教师为主导”的模式,努力唤醒、激励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与教师共同参与教学活动。我们每一个教师都应树立“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教学意识和教学观念。

所谓“主体参与”,是指不仅把学生作为学的主体,而且要看作教学过程的主体,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发挥其主动性、能动性,达到锻炼学生能力、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传统教学模式中大多把教学目标定位在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实行灌输式教学,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地记和听。而素质教育则是把教学目标定位在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和提高上,即把学生视为具有多方面发展需要和发展可能的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能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人。思想品德课的实践教学,就是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式出发,鼓励学生大胆思考,积极参与,更好地发挥其主体作用。比如,在课堂上,笔者鼓励学生谈自己的亲身经历,谈生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当众提出来,然后发动同学们一起“会诊”,从课本中寻找“良方”,运用心理品质的有关知识解决学生实际生活中的许多烦恼,诸如人际关系、考试焦虑、心理障碍等。学到的法律知识也能帮同学们解决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一些纠纷和问题,诸如消费纠纷、维权方式等。同学们放弃往日对思想品德课枯燥无味的偏见,认为学习这门课很实际、很有用,能解决许多生活中的问题,能为人生指明正确的航向,也就使他们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起来。

四、要让学生在教学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实现思想品德课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传统的教学认为把知识传授

给学生即可,事实上这是远远不够的。俗语讲,“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严格来说,学生除了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外,还应掌握运用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技巧。思想品德课必须改变单向灌输,以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因为这种教学模式不仅没有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活动中,还严重地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压制了学生创造能力的开发,助长了学生的学习依赖性,阻碍了学生素质的提高。

教学中,我们应努力探索师生互动,以创新能力培养为主。也就是做到,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把“备”的重点放在对学生的了解和分析上,把“教”的重点放在学生学习方法指导上,放在对学生分层要求、分类提高上,把“导”的重点放在学生心理、思维的疏导上,把“考”的重点放在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上。而培养创新能力正是素质教育的重

点。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启发、引导学生善于把不同知识重新组合解决问题;善于从不同角度来观察、分析问题,开拓思维,大胆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等。如按照社会主义的道德标准,“八荣八耻”的判断准则,随时注意自我约束和自我不良行为的矫正,规范自身言行,并懂得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去分析阐释各种社会现象。

笔者在教学中始终坚持把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最终目的,力求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力提高所产生的最实际的效应就是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政治的积极主动性,保质保量的完成课堂任务,提高课堂效率。

当然,对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激活思想品德课堂的方法多种多样,需要我们有刻苦钻研、探索的精神和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反复实践、不断总结。这样,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一定会形式多样、不断创新,一定会不断发展,拥有更光明的前景!

篇三:中学教育教学论文例文

问题驱动、主体先行:“变革与争霸”教学案例

一、教学背景

初中义务教育阶段的八年级历史与社会学科要学的内容容量大、知识点多,犹如“压缩饼干”。同时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与社会学科往往不被重视(虽然在宁波地区中考有一定的比例---35%左右),被大多的老师和学生认为是门无足轻重的副课,因此不但每周的课时量少,而且学生在课外不大可能花很多时间去学习这门课,必须想办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唤起学生自主参与的欲望,提高单位时间内的课堂教学效率,实现课堂教学的“大容量、快节奏、高质量”的教学效果。下述《历史与社会》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第二框“变革与争霸”的课堂设计与决策的实践过程,就是“主体先行”教学模式的一种尝试,就是对“大容量 、快节奏、高质量”教学效率的探求。

二、教学片段

1、自主探求——“主体先行”,依据学案自学教材

教师设计如下的学案:

(1)、学习目标:

①、说出管仲、商鞅等历史人物及其主要功绩,分析管仲、商鞅变法等历史事件对历史发展的影响。

②、知道春秋时期先后出现的五霸和战国时期并起的七雄,从不同侧面感受春秋和战国的时代特征。

③、学生能够通过学习分析管仲、商鞅变法等历史事件对历史发展的影响,能够结合现实,领悟改革对社会发展的意义,树立改革是发展的动力的观念。

(2)自主预习题:

2、矫正互学——交流预习成果,进一步合作解决学案疑难

首先由学生在课堂上向全体师生展示自己的答案,提出自己的学习问题。然后通过四人学习小组讨论完成不能独立完成或不确定的问题,解决部分学案中的疑难。最后,准对共同存在的问题再次让学生通过课堂发言的交流方式进一步解答分析,强调优秀生对学困生的帮助和指导,起到“兵教兵”的作用。

3、综合探究——释疑解难、查漏补缺、指导学法、意义建构

多媒体展示图片(骨耜与铁农具、牛耕),比一比,说一说。

师:①、哪一种农具更先进?有何好处?

生:铁农具、牛耕更先进。好处:提高生产效率。

师:②生产力发展对当时有什么影响?

(1)春秋五霸

多媒体展示“春秋五霸”的地理位置填充图,让学生在地图上一一落实。 师:齐桓公为什么首先称霸?(试从地理位置、齐桓公的为人和谋略等角度分析)

师:争霸对当时的社会有何影响?

(承转)师:经过春秋争霸长期战争,到战国时期,诸侯国的数量大大减少,主要有七个,史称“战国七雄”。

(2)战国七雄

多媒体展示“战国七雄”形势图,引导学生归纳“战国七雄”的地理位置:

“齐楚秦燕韩赵魏,东南西北到中央”。

师:春秋争霸与战国七雄争霸有何不同?

(3)商鞅变法

多媒体展示问题情境:(辩一辩)

三、 教学反思

1、学案驱动,“主体先行”,突出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心理学表明:教育中的一切教育因素只有通主体的参与和内化才能转化为能力。教学要着眼于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参与教学,本课在学案的驱动下,通过学生在课前对教材的自主探求,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充分做好预习工作,使学生初步感知、体验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探求欲,唤起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欲望。通过小组合作“矫正互学”,交流预习成果,合作解决学案中疑难,起到“兵教兵”的作用。这样既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设计学案),又加强了学生自学过程中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同时,有助于铺设“先行组织者”,有助于学生扫除听课的障碍。

2、成功运用“先行组织者”,努力为学生更好地学习新知搭好一座桥

所谓“先行组织者”是新知识的“生长点”——不仅包括与学习新知识有关的已有的知识、技能,还包括识别、联系、比较、建构等学习方法和能力。“先行组织者”其中一个主要形式是:新材料与 某些熟悉例子之间的类比。

3、精心选择有价值的教学任务,用问题指引学生积极前进的方向

通过课前认真阅读教材,大部分学生基本上可以完成识记类知识的学习和解决相对容易的问题。因而教师只需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难点及上述学习过程未涉及到的知识和倾向性问题,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唤起学生自主参与的欲望,集中精力释疑解难、查漏补缺,把工夫化在刀口上,“慢工出细活”,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实效,又较好地解决因学科教学内容容量大对按时完成教学任务带来挑战的问题。

如本课教师在课堂上就通过设计以下两个导向性问题:⑴、生产力的发展对当时社会有什么影响?(诸侯国力增强,导致诸侯争霸)⑵、战国七雄为确立其统治地位,采取了什么措施?(变法)使学案中“想一想:促成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革与争霸的最根本因素是什么?”这个问题的解决水到渠成。又如通过引导学生从地理位置、齐桓公的为人和谋略等角度分析,使“齐桓公首霸的因素有哪些?”这个问题化难为易。再如关于“商鞅变法”,教师设计一个辨析题“甲:商鞅在秦国进行变法,后被处死。所以商鞅变法是失败的。乙:商鞅变法是成功的。你赞成那一种观点,请说明你的理由。”通过辨析,找出论据,理解了商鞅变法的内容和产生的历史意义。还如,讲完“春秋五霸”后,提出“争霸对当时的社会有何影响?”学生回答:⑴争霸打破诸侯国之间界限,促进民族融合;⑵实现局部性统一,为最终统一奠定基础;⑶引发社会变革。这就为讲述“战国七雄”和后面“秦的统一”、“民族融合”作好铺垫,导引方向。

参考文献:

[1]安徽电大刘盛峰:《教学模式基点的嬗变》2004-5-24

[2]鞍山师范学院附属育华中学马连列:《“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与高中历史学科知识结构》2005-9-10

[3]《课下自主学习 课上轮流主讲》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08-12-29 作者:未知

[4]宁波市教育局教研室:《宁波市2008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说明》 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应有能力、情感的小结

堂小结,是及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科学化、结构化、系统化, 在加强双基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能力,开发学生的智力的重要教学环节。

新《标准》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能力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目标,因此为符合新《标准》要求,小结中应该体现新《标准》的要求;教师在课堂小结中,除了要进行知识点小结、还应就能力、情感方面进行小结,体现新课改的要求。

下面,就能力及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浅议其小结的必要性:

1 依据《标准》的要求,对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小结,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落实。

新《标准》中,有5个能力要求。有5个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求。根据新《标准》中所要求的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应就能力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进行小结。

1.1 冶情励志,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当授完新课后,结合教材内容,运用生物学史资料适时介绍科学家的优秀品质和勤奋、严谨的治学精神,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如授完8年级上册生物教材中《性状遗传有一定的规律性》一节课后,补充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的例子,让学生通过这些“故事”从侧面了解到“坚实的理论基础,坚持不懈的努力”,是孟德尔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这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 。通过科学家们的人格力量和治学精神深深地鼓舞和激励学生,使学生有学习的榜样,学习的信心、

动力;并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潜移默化 、陶冶、激励学生,落实生物课堂教学的情感目标。

1.2 强调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倡导探究性学习是《标准》的基本理念,探究性学习贯穿于教材的各个章节当中[2],因此探究性学习能力是重点培养的学生能力。

探究性学习可以看作是一种学习方法、是一个实验、是一系列观察?分析的过程。通常在一节课下来,学生的可能会有知识遗忘、思维混乱、分析错误等情况发生,从而影响到学生探究性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师有必要采取措施,抓住要点,有针对性的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理顺思路、掌握探究方法。如“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该活动是北师大版初中生物教材中第1个探究活动,学生第1次接触到探究性活动,不了解探究性学习的方法,因此在小结时应侧重于探究性学习的基本方法——如何控制变量的问题,强调在探究活动中,“每组实验只能有一个变量,其它条件都必须相同,此活动的唯一变量是‘湿度’”、“控制好变量,才能有效的进行对比,分析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不同的探究性活动,侧重点不同,教师若能抓住学生探究能力上的不足进行小结,必定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1.3 营造氛围、活跃学生的思维。

随着下课时间的临近,学生的注意力由高度集中逐渐分散,为此教师必须组织好教学过程的第二次“飞跃”,巧设疑问、推波助澜、营造氛围、活跃学生的思维。如北师大版8年级上册生物教材《微生物一人类的关系》一节中,引导学生对酵母菌、乳酸菌发酵过程、结果进行分析、归纳之后。由于我校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亲身经历过相关食品制作的非常少,生活经验不足,而且能一次到位成功完成“自制泡菜”活动的学生较少。因此在小结时,让成功完成任务的学生发言,读出家长对其自制泡菜的评价意见,一方面促进

学生与家庭之间的情感交流,让学生得到家长的表

扬,从家长中获得学习的动力;一方面也是通过课堂

对学生成功的给与肯定,让学生体会实验的成功体

验,鼓励学生进步;另一方面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营造出活跃的气氛;在此基础,再让实验失败的学生提出实验中遇到的(如“泡菜发霉”、“乳酸菌的来源”等)问题并通过集体智慧把问题解决,从而在课堂小结中活跃学生思维,让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结束前再来一次小高潮,让课堂教学打上圆满的句号。 2 从记忆和遗忘规律看,课堂结束前对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小结,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落实。

2.1 结合遗忘规律,及时对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小结

著名的揭示记忆和遗忘规律的曲线——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这条曲线告诉人们在学习中的遗忘是有规律的,即“先快后慢”的原则。针对这一

规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新课教学任务后,应及时对

教学内容进行小结,因此教师应在课堂教学结束前,对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小结,以落实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目标。

2.2 后摄抑制有助于学生掌握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艾宾浩斯的研究还表明中间材料容易遗忘,开头与结尾的内容容易记忆。这就是著名的前摄抑制与后摄抑制。所以,在一节课中,教学内容较多,在小结时,有必要对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进行小结,克服识记过程的抑制干扰。

2.3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小结合,有助提高学生的兴趣。

艾宾浩斯对记忆的研究表明:对于感兴趣的事情,我们自然就会记得牢。这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是因为有兴趣的事情更能唤起学生的“注意”,并在学生大脑中形成深刻的记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设置恰当情境,激发学生兴趣,课堂小结时,结合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对情境加以回应,有助于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落实。

总之,重视开展课堂小结,对初中学生尤为重要,而小结中包含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小结更加是有目的培养出高素质人材的必要做法。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01.《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