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题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报告 > 结题报告 > 列表页

小学音乐课舞蹈教学课题的结题报告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7-04-06  分类: 结题报告 手机版

篇一:《小学音乐教学与社会生活的互融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小学音乐教学与社会生活的互融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一、 课题提出的背景及意义 国家基础教育改革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启动,《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犹如一股清新的春风,吹进了中小学校园,为基础音乐教育带来了绿色的春天。在新一轮音乐课程的改革中,最大的变革就是教学方式的改变。在新时期小学音乐教学如何应以科学、合理、有效的教学方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新的课程观认为:学习者是课程的核心。这种建立学习者本身的基础上,以学习者为学习主体。关注学习者的兴趣、需要和态度,突出学习活动的主体性和综合性,重视学习过程与个人经验相联系,强调学习者与课程各因素之间的关系的新课程观,它深刻体现了“以人为本”的音乐教育观。在淡化音乐知识技能技巧的同时,更注重学生在音乐中的感受和体验过程中所反映出来的生活态度,对人对事的看法和价值取向,以及宽容乐观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等方面。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给教育下的定义是:教育是为了提高每一个人的生活质量。因此西方国家的课程更关注做人的基础、生活的基础。他们强调的是从生活中理解音乐,强调音乐学科中应用的部分。他们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中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经历音乐学习的过程,最后获得知识。目前,就教育现状而言,音乐教育由于没有升学考试的外力推动,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就成了学生学习音乐的主要动力甚至是惟一动力,学生没有音乐学习兴趣,音乐课程就有可能成为虚设;而当前我们的音乐教学重“双基”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学习内容、方式单一,音乐课堂教学枯燥乏味,导致学生喜欢音乐但不喜欢音乐课的现象出现。如果通过九年义务教育连个音乐兴趣都没有在学生心中建立起来,那就不能不说我们的音乐教育在某种意义上是失败了。如果我们的音乐课不能使学生喜爱,不能成为发自学生内心的需求,那么任何所谓的“音乐学习”对学生来说都没有意义。我们的音乐教育出现这些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教育观念的原因,也有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原因,当然也有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的原因。其中较为突出的原因是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与学生生活的距离越来越大,存在着脱离生活的现象。在一则名为《小学生最不喜欢音乐课》的文章中写道“2004年,江苏省团省委曾对1278名五六年级的小学生进行了一项主题为‘你最不喜欢的学科’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小学生最不喜欢的学科居然是音乐(17.7%)、美术(11.2%)和劳动(10.6%)。” 音乐课原本是一项非常有趣的学科,但是竟然被小学生评为“最不喜欢”的学科,成了“众矢之的”。这一结果令专家瞠目结舌。某中学初一的音乐课上,老师和同学们刚欣赏完教材规定的曲子《旗正飘飘》,录音机里的旋律余音未绝。几个同学怯怯地恳求老师:“求您给我们10分钟听听自己的带子(磁带)!”在得到老师的允许后,沉寂了一堂课的同学们立刻亢奋起来,和着谢霆锋的歌声在教室里拍手、跺脚。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尴尬的现实,现在的中学生好像对音乐课不是特别感兴趣,就是连一些音乐教师自己都承认音乐课吸引力下降了。 因此,走进学生的生活,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已经势在必行。作为一线的音乐教师,我们必须创造性地去使用教材和改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自己的学习方式,掌握学习方法,变“学会音乐”为“会学音乐”。因此,我们有必要提出音乐教学内容重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加强音乐课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使社会生活融合在音乐教学当中,从而扩大学生音乐文化视野,使学习内容生动有趣、丰富多彩,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他们终生喜爱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 音乐教育对音乐兴趣培养的关注,必将带来音乐教学内容、方法、评价等方面的革新与变化。诸如改革教学内容过分强调学科体系严密性,过分注重经典知识的倾向,加强音乐教学内容与现代社会、科技发展及学生生活之间的联系;改革教学过程中过分注重接受学习,被动模仿的倾向,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合作、探索发现等多种音乐学习活动;改革教学评价过分偏重知识、强调选拔的倾向,建立既关注结果更重视过程的评价体系等等。走向社会生活的音乐教学,通过学生对音乐生活的关心、对班级、学校和社会生活的积极参与,一定会使学生的群体意识、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等得到锻炼和发展。让学生带着浓郁的兴趣走进音乐课堂,让学生保持一种对音乐学

习的积极心态和愉悦体验,学生更学会了“学海无涯‘乐’作舟”,音乐课堂便成了学生精神上的家园,音乐将真正走进学生的心中,成为其心灵里美好的东西。 二、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术理论依据 ①审美意识 审美意识是伴随着人的一生的重要意识,而这种意识的重要组成是听觉意识,而听觉意识又主要是通过音乐教育培养出来的。但审美的视觉意识在时间是不应仅仅局限于音乐课堂,而应体现在学生一生的许多时刻和许多方面。 ②人文意识 音乐作为人文学科的核心内容,凝聚着浓郁的人文精神。人的理想、愿望、意志、情感、智慧、美等人文特征都内蕴于不同历史不同国度的艺术家所创造的音乐作品中。因此,通过音乐教育,我们可以有效地建立学生的人文意识。 ③创新意识 在音乐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应注意保护学生的独特的个性,并给以其发挥个性的自由。千人一面,异口同声,是创造的大忌。应该鼓励学生在个性的基础上大胆的表现,同时对他人的艺术作品发表自己与众不同的见解。在思维方法上,应该注意采用与创造性密切相关的发散思维类比思维抽象思维。另外还要努力设计一些具体的程序和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④多元意识 在音乐教育中培养多元意识,首先在课程的构建中应体现多元文化的色彩,让学生了解音乐作品是不同的国家、民族、时代、个性的人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世界、人生,并用不同的材料和方法表现出来的结果。 2、音乐教学与社会实践生活互融的特点 ①人文性 不再把音乐视为单纯的技艺,而是把它视为人类文化的积淀和人类想象力与创造力的结晶,具有极高的人文价值。 ②综合性 音乐与艺术、科学、社会、文化多种学科的综合,是一项在教学目标、教学结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上探求综合改革的新型教学活动。 ③创造性 音乐教学与社会实践生活互融活动涉及的各种创意、设计、制作、表达、交流以及多视角的连接和转换,为学生提供了创造性解决问题和发挥其艺术潜能的机会,体念艺术学习的快乐和满足,获的身心的和谐发展。 3、理论假设 ①教学与社会实践生活互融是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学习方式的教学活动,而研究性学习是基于学习者的兴趣,从音乐、舞蹈、科学、社会、文化和学生生活中选取有意义的主题,进行以音乐为本的跨学科的探究活动过程,因此,设置综合音乐课程有利于克服当前小学教育课程内容脱离小学生生活世界,改变教学观念陈旧、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法僵化的状况。 ②音乐教学与社会实践生活互融为成长的学生提供了一方舞台,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兴趣,磨砺意志,在实践中学会交流与合作,培养探究的精神,使他们的认知能力得到的同 时,更加使他们完善人格的形成, .三、 研究目标与内容 1、 研究目标 通过开展音乐教学与社会实践生活互融活动,开发研究音乐教学与社会实践生活互融的课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达到在有限的课时内认识音乐的特征及其发展规律,了解音乐与文化的关系。深入寻求艺术教育与人文活动,地区文化认同与多元化、物质环境与精神世界等两类以上事物间的联系点,从而开发出具有丰富性、关联性和严密性特征的音乐课程资源。使学生获得基本的音乐知识技能以及音乐的感知与欣赏、表现与创造、反思与评价、交流与合作等方面的音乐能力,提高生活情趣,形成尊重、关怀、友善、分享等品质,塑造健全人格,使音乐能力和人文素养得到整合发展。 2、 研究内容 音乐教学与社会实践生活互融活动是在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自主进行的一种批判性、反思性、研究性的实践活动,它强调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研究性学习,社会参与性学习,体性学习,从而有效地提升学生审美、人文、创新、多元和技术等各方面的素养,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切入。 ① 音乐与生活:学生通过音乐与日常生活的连接,丰富自己的艺术体验和感受,提高艺术感知能力,学会用艺术的眼光感受生活,用艺术化的方式表现生活、美化生活、提高生活质量。 ② 音乐与情感:学生通过音乐与情感生活的连接和相互作用,学习用艺术的方式表达和交流情感,获的创造、表现和交流能力,达到健全人格、陶冶情操的效果。③ 音乐与文化:通过音乐与文化的连接,增进对多元化和人类文明的了解,加强文化认同感和多元文化意识。 ④ 音乐与科学:学生通过艺术与科学的联系和比较,提高想象能力,达到感性和理性的平衡,使身心得到健康。 四、步骤与方法 1、 准备阶段 在总结我校音乐教育教学和教科研工作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

确定此课题。通过集体讨论制定出课题方案,采用研讨学习的形式教师进行理论学习。本阶段主要的研究方法是文献法和调查研究法。 2、 实施阶段实施的实践与研究,探索各具体相关的、有利于培养学生完善人格的策略,并进行策略性研究。 ① 设计调查研究方法,摸清当前中小学课程学科本位、横向阻隔的现状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程度:了解音乐教师的学科特长和业余爱好。 ② 根据调查分析结果,讨论制定音乐教学与社会实践生活互融的具体策略。将具体的策略应用与实践中进行实证研究,确定有效的、可操作的策略。即在日常生活中寻找教学资源,把行动和研究紧密结婚起来,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提高。 ③ 根据课题研究的内容,有重点地开展其他学科知识的学习、研讨活动,通过教师之间教学经验的交流,互相学习借鉴共同提高。切实保证音乐教学与社会实践生活互融的质量。本阶段主要的研究方法是行动研究法。 3、 总结阶段全面分析总结,初步形成音乐教学与社会实践生活互融的具体策略,完成课题研究报告。阶段主要的研究方法是理论研究法和经验总结法。五、研究的主要措施 (一)做好完善的调查与分析工作 1.对我校的四个年级不同年龄的学生进行了音乐学习兴趣,习惯,心理状态等多方面进行了细致的调查,进一步了解我们的学习对象的状况,了解他们的性格,揣摩他们的需要,接触他们的内心世界。

篇二:《小学音乐教学中器乐进课堂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小学音乐教学中器乐进课堂的研(本文来自:WWW.xiaocaoFanwEn.cOM 小草范文网:小学音乐课舞蹈教学课题的结题报告)究》课题结题报告

松溪县河东中心小学游年生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器乐教学是音乐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器乐进课堂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对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力、表达力和创造能力以及对学生音乐素养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

音乐课仅仅学唱歌曲、欣赏乐曲远远满足不了学生们的求知欲望。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化,乐器进入课堂让学生从被动地接受教育转变为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之中,器乐教学应与唱歌、鉴赏、创造等教学内容密切结合。课堂乐器应易学易奏,便于集体教学使用。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是学校音乐教育最基本的理念。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校开发了葫芦丝校本课程,把这个比较实用的乐器带进课堂,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二、课题的设计

1.课题研究的界定

器乐作为一种帮助学生学习音乐的辅助性用具,使学生能更好地感受音乐、理解音乐、鉴赏音乐、创造音乐。在音乐教学中加强器乐教学,可以激发学生思维的多向性,提高学生识谱、视奏、视唱等能力,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创造思维,从而更好地优化音乐课堂,达到音乐课教学的目的,对全面促进和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及提高音乐教学质量具有积极而重要的意义。

2.课题研究的目标

(1)配合唱歌、欣赏、音乐知识等教学内容,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2)转变学生学习音乐的方式,培养学生对葫芦丝吹奏的兴趣,提高学生吹奏的技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思考的学习态度。

(3)通过器乐教学, 促进学生情感体验,培养审美情趣,丰富我们的音乐课堂教学。

(4)让学生在快乐当中学习、感受音乐,在兴趣、爱好当中掌握音乐。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5)学会葫芦丝的基本演奏技能,让学生有充分展示自己的舞台,以此来增加学生学好葫芦丝的信心和动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相互尊重、顾全整体、遵守纪律等优良的品质和集体主义精神。

(6)在教学实践中促进教师专业知识和技能、教学水平、教育修养及科研能力同步发展。

3.课题研究对象及方法

研究对象:本课题以我校中、高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

研究方法:资料研究法、观察法、调查法、行动法。

4.课题的研究步骤及内容

器乐教学研究分三个阶段进行,根据其性质和任务,制定了以下内容:

(1)第一阶段为2013年10月~11月,为课题实施阶段。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掌握葫芦丝基础知识

音乐基础的降C大调的音阶练习,在学生能吹音阶后,就可以让他们吹一些速度较慢、音值较长、音程较小的曲子,例如《小夜曲》、《友谊地久天长》等。

(2)第二阶段为2013年12月~2014年5月,为课题研究阶段。 本阶段除了对独奏和齐奏乐曲方面进行巩固强化训练外,还要注重课堂常规训练,加强学生对课本内容的训练,培养学生对音乐作品的鉴赏能力和表现能力。

(3)第三阶段为2014年5月~2014年11月,为课题深化总结阶段。

总结阶段结合研究过程,撰写相关论文,是我们对课题研究提出的一项基本要求。撰写论文可以促进我们进行理论思维,提升对课题的认识,进而调整我们的思路,从而圆满达成课程研究的总目标。

三、课题实施方法与过程

1.营造氛围,激发学习乐器的情趣。

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充分发挥葫芦丝特有魅力,使课程内容呈现形势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同时将课葫芦丝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了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葫芦丝的独特价值。利用音乐课时间播放葫芦丝的经典名曲,让学生感受到葫芦丝的音乐美;在音乐课堂上介绍葫芦丝的构件和演奏特色,让学生充分认识乐器,引起学生对葫芦丝的兴趣。学生有了兴趣就有了求学的欲望,就会认真学练并积极参加音乐的实践活动。

2.选择好的教材,优化教程。

葫芦丝教学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我首先制定了葫芦丝教学目标。每次备课时,我都要反复琢磨,用简洁、通俗、易懂的语言,使学生容易掌握。从葫芦丝使用教程中选出一部分适合低、中、高年级葫芦丝演奏的练习曲。

3.循序渐进,练习扎实基本功。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教学练葫芦丝的吹奏,首先要训练学生的基本功,扎实基础,如呼吸方法、指法、气息的运用等。但又不能急于事功,必须循序渐进,逐步加深提高。气是所有管乐演奏的内动力,学生最终演奏水平的高低取决于气,而练气是学生学习中最难的。所以,刚开始学习时,我要求他们只使用部分肺活量练习,不先练习过长的音,以免学生既要考虑手指的动作,又要考虑到呼吸的方式,而导致动作失调。在学生掌握基本指法之后,再引导他们用模仿和想象来自然形成正确的呼吸方式。在掌握了正确的呼吸方法之后再讲解横膈膜的运动等原理。学生从感性到理性,自我感悟,不断提高呼吸的技术。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为演奏葫芦丝练气奠定良好的基础。

指法是器乐演奏的重要要素。低年级学生指力差,易疲劳,一般练习4—5分钟就让他们停下来,听听乐曲,活动活动手指、手腕,避免手指受损。同时,每堂辅导课前让学生先做做手指操,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演奏姿势,用最轻松的方式持住葫芦丝,使手指的灵活度、灵敏度能够充分发挥。对中高年级的学生要求他们在长音上多练习,在速度

上提出快速、慢速、由慢渐快、由快渐慢等各种序列练习要求,让他们渐进有序地感受不同音的美感。

4.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协调能力

器乐教学要达到一定的目的,收到较好的效果,那就必须对学生严格要求。要想在短时间内让学生掌握葫芦丝的演奏技能,非容易之事。只把葫芦丝单纯地当作一种学具,仅凭学生的兴趣去做,那是不会有较好的效果的。因此,在对学生进行训练的时候,每个环节都要有严格的规范,让学生在合奏时:“准备不拖拉,眼睛看指挥,耳朵听声音,口中无杂音”。特别是教师在训练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自己的示范演奏规范化。经过长期训练,对学生的行为进行了规范,使他们懂得,做任何事都必须按一定的规则去办,只要大家都遵守做事的准则,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在合奏的练习过程中也可以教育他们懂得如何协调自己和他人,使得整体活动得以顺利进行,这样,即可对学生进行了行为规范,也让他们得以团结协助的思想教育。

5. 发扬团结互助精神,增加学生自信心

班级里我耐心指导,尽量不让一位学生掉队。在教学中我运用了一个方法,学习邓小平同志说的“让一部分人先富,先富带动大家共同富裕”。我是先让兴趣班的学生先有一定的基础,然后到班级上课的时候让他们做小老师,帮助老师把每一个学生教会。这样有些在班级里成绩不是很好的学生可他这方面不错,这会儿他感觉到我也不比别人差,我还可以做小老师,结果这些学生教得非常认真,还很高兴,自信心大大提高,非常喜欢来上葫芦丝课,而且听班主任说上其它课也认真起来

篇三:音体美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陕西省西乡县

音体美组校本级 课题研究结题鉴定书

课题名称: 《 浅谈小学音体美教学中特长生培养的研究 》申 报 者: 张晔 单位名称:音体美教研组 联系电话: 18220669636QQ联系:2461677729博客账号电子信箱: 填表日期:2015年12月

西乡县教研室 2011年4月印制

1

一、课题组基本情况

(不等超过3人,不得随意更换小组成员)

二、课题研究主要成果

4

5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