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号大全
当前位置:首页 > 口号标语 > 口号大全 > 列表页

关于工艺一致性的口号标语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7-04-29  分类: 口号大全 手机版

篇一:同一商品质量一致性的类别与认定

当前,各地工商局正在按国办57号文件精神对流通领域中的商品加强监测和检查,但是当抽样检测结果出来后,经常会遇到一个问题:这个抽检结果是否对同一批次商品乃至整批商品继续有效。对这个问题许多专家学者各有看法。笔者试图结合产品生产的特性。谈谈同一商品质量的一致性问题。

在商品质量检测工作中,同一商品质量的一致性,实际上是样品的代表性。所谓样品的代表性是指抽取的商品在外观、性能、质量等方面与同一批次或者同一规格型号的同种商品之间的一致性和同一性。样品的代表性是南商品在生产过程中的机械化程度、自动化水平、产品设计的技术含量、产品的生产工艺等因素决定,因此,在研究样品的代表性时。应当区分不同生产类型的商品,才能把握其质量的一致性。

1、机械化生产型商品质量的一致性

一般来说,对于先进的工业化流水线生产的定型产品来说。随机抽取的样品具备产品的代表性。彩电虽然是南许多单元零件组装而成,但是每个零件均要经过严格的检测和挑选,以保证整机的合格性。合格的单元元器件是经过机械化流水线生产出来的并经过严格的检验,这样就保证了产品特性的一致性。如果某个零件未达标准而进入组装线,在整机调试时可以调整,如果不能调整,只能换件或作废。每种产品都有合理的差错率,是可以认可的。假如生产不合格率为万分之一,其产品进入流通领域后,不合格率几乎为零。抽查是随机的,只要产品生产的设计和工艺流程没有变化,产品的品质就不会发生变化,仅仅是生产日期和生产的班组不同。如果商品内在质量出现问题,比如接地、爬电距离、漏电、频率特性、电磁辐射等设计上的原因,那么同一批生产的商品都会有相同的质量问题。商品外观等非内在质量问题,可能是运输、搬运等环节出的问题,应不在其内。

2、配方型产品质量的一致性

配方型产品分工业化生产和手工生产两种类型。工业化生产的产品,如胶卷的菲林(片基)是经过严格挑选的,在菲林上均匀地喷涂乳剂(感光化学材料)是专业配方,下单配料是很严格的,一次配出的乳剂是一个编号,一个编号的乳剂具有同一特性。如果有一个胶卷的乳剂出现质量问题,应该说这一个批次的胶卷可能都有问题。洗发液、洗涤剂、中成药、两药、饮料、润滑油、防冻液、农药、磁砖、化妆品等商品都属工业化生产的配方产品。

配方型产品也有手工生产的。中低档商品或者生产规模不大的生产企业,即便是手工生产的配方型产品也能区分出产品的生产批次,一次配料生产的产品即为一个批次的产品。 配方型产品质量问题有些是人为的。成型的品牌产品应该具有相应的规模,经过产品检验鉴定是合格的,但由于某些人为原冈,有些产品在配料中加入了过量的防腐剂,造成某项指标超标,或者厂家担心消费者对产品的某些添加剂不认同,不标注实际含有的防腐剂或其他添加剂的含量,隐瞒真实配料含量。

3、原材料加工型产品质量的一致性

原材料加工型产品的特性主要由原材料本身的特性决定。拿电线来说,它是南铜或铝制成的芯线(单线或数线绞合成)和绝缘外皮组成,铜、铝的纯度决定电线的导电率,芯线的直径(规格)决定电线的电流量。芯线的外皮由橡胶或塑料包裹,外皮质量的好坏决定电线的绝缘率。因此原材料的好坏就决定产品的优劣。现今。电线均是大工业化生产,先将铜、铝锭多次拔丝到规定直径,再用符合耐压要求厚度的橡胶或塑料进行机制包裹,成为电线成品。对同型号的定型产品,生产厂家大多以生产日期或数字表示批次,同一批次的电线质量特性是一致的。如果检验显示电线的线径未达到标准要求、绝缘率或者导电率不合格,那将是整批生产的产品均属不合格产品。

纺织类商品也属原材料加工型产品。服装等纺织类商品的内在质量的同一性问题,主要

表现在产品原材料的质量上,原材料的色牢度、裂度以及棉、丝、纶的含量比等都会影响到产品的质量。此外,生产工艺如原材料的织法、纽扣扣眼、缝纫的寸码密度等也会影响产品质量。纺织加工产品的批次排序。有的按一批投料单位,有的按货号,有的按生产日期。在工业化生产条件下,纺织加工产品统一定料、下料、裁剪、缝制,产品特性主要取决于原材料的特性。如果服装检测结果是色牢度不合格或是成份含量不合格,就不单是这一个批次产品的问题,而是这一批原料生产的所有产品都存在同样的问题。

4、加工食品质量的一致性

加工食品是将原材料加工成成品,成品体现原材料的属性。有些加工食品附加制作工艺,使之原材料特性更加丰富,表现形态更加多样性。因此,认定加工食品质最一致性的标准比较复杂。这里主要谈谈加工食品的三种主要指标:

(1)卫生指标。直接食用的加工食品制作时应当无菌操作,非直接食用的加工食品针对其生产企业的加工环境和操作流程不同,对其卫生环境的要求也不一样,但要求产品出厂时卫生指标必须符合要求。有许多加工食品裸装(散装),受运输、仓储、保管条件和经营环境的影响,食品可能会受到二次污染,导致卫生指标超标。有些商品要求低温保存,如酸奶、饮料、蜂乳等,如果经销单位保存温度达不到要求,就可能导致商品变质,可以在常温保存或置于阴凉处的商品,如罐头、方便面等,如果保存条件符合要求,没有二次污染的可能,食品的卫生指标应该和出厂时是一致的,

(2)添加剂。食品内的添加剂一般是为了保证食品的色、香、味、稠度以及品质的稳定而添加的,含量必须合理,符合标准要求,超过规定标准即为不合格。在生产配方中添加剂均是定量的。工业化生产的定型产品,在同一个批次内产品的内在指标应当是相同的,只要严格按照配方、规程操作,质量一般不会有波动。

(3)标签。按照国家规定,食品标签应当反映食品内在的主要(必要)参数。有的商品不标明添加剂成分、含量或者不标明成分、生产日期、保质期,这些都是人为的因素,一般来说是故意的,属于明知故犯。

篇二:材料间应保持内在的一致性 (4)

材料间应保持内在的一致性

近年来,选择题的材料化倾向越来越明显,大有“没有史料无以成题”之势。材料分析题具有鲜明的学科特色,它有利于考查与培养学生阅读材料与获取信息

关于工艺一致性的口号标语

的能力、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利于教与学的方式的转变,进而推动历史课程改革的良性发展。但在选取与组织材料时应注意几个基本原则:第一,材料中的史实是正确的,或在现阶段为史学界所公认;第二,材料表述应最大限度地做到简约扼要,切忌罗嗦;第三,材料应是有效的,即对解题是有用的;第四,材料间的信息保持内在的一致性,不能给人以误导。

2005年高考上海卷第23题,就违背了一致性原则:

◎中国历代都有丁税(每个成年男子必须缴纳的人身税)。清代丁税征收出现了变化,参照下表,判断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A.顺治朝随着人丁增加,丁税总额相应增长

B.康熙朝减轻农民负担,朝廷免除了人身税

C.雍正朝人口增长缓慢,丁税也在缓缓上升

D.乾隆朝丁税迅速增长,成为朝廷主要财源

答案:A

利用图文材料,考查对清代赋税知识的理解与运用,想法是很好的,但在选材时有失当之处:“表”中的人口数字是史学界基本否定的;“表”的制作上也出现了技术性失误,人口纵坐标点的位臵偏移、时间横坐标点的跨度有误。聂幼犁教授因此撰写过《这道题的“表”怎么了?》一文,感兴趣的老师可以阅读《历史学习》2005年第12期。

题干与备选项围绕的中心都是“丁税”问题,但作为材料出现的“表”给出的却是“人口”的变化情况。“丁税”又称“丁赋”、“丁钱”、“丁银”、“身丁钱”,指的是“每个成年男子必须缴纳的人身税”。清朝规定,男子15岁为成丁,登记纳税,60岁除名免纳。据此估计,当时成年男子占总人口数的比例不会超过30%。康熙五十一年(1712)规定“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即以康熙五十年全国人丁数2462万余丁,丁银335万余两为定额,以后再增加的丁口,不再加征丁银”(参见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也就是说,1712年以后成年男子的增加不会引起丁税的变化。所以此题“表”中的信息与题干中的信息是不吻合的,甚至会误导学生。如果考生真的把“表”中的折线

当作丁税征收出现的变化,就可能会得出这样的认识:丁税随着人口的增长而增加,进而选择C甚至D。

类似的技术性问题在2008年高考中也有,请看海南卷第25题:

◎从1952年秋开始,我国对高等院校进行大规模调整,新设了北京地质学院、北京钢铁工业学院、成都工学院、昆明工学院等学院,院校数量从201所减少到181所。这表明,当时调整的主要目的在于

A.彻底改变原有的不合理区域布局

B.有计划地开始整顿和改造旧教育

C.实现教育为工农服务

D.为大规模经济建设培养专门人才

答案:D

此题就1952年的院校调整问题,提供了两方面的材料:一是增设部分高校,二是院校总数减少。所给的材料都是符合史实的,但是二者是不吻合的:既然新设了一批高等院校,院校数量理应增加,怎么会减少了呢? 要解决这个困惑,就必须了解其他相关史实。

1952年教育部按照中共中央“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学校,整顿和加强综合性大学”的方针,拟定发布了“关于全国高等学校1952年的调整设臵方案”,调整的内容有院校增设、院系合并等。

经过调整,各类高等学校的性质和任务比以前明确了,高等工业院校得到加强和发展。据1952年统计,高等工业院校由原来的31所扩充为47所,新设了钢铁、地质、矿冶、水利等国家建设急需的12个专门工业学院。工业学院学生在全部高等院校学生中所占的比例由1949年的18%上升为1952年的35.4%,占各科学生数的第一位。在调整中,农林院校也得到加强,由原来的18所扩充到33所。医学院由原来的29所扩充到32所。师范院校由原来的30所扩充到34所。与此相比,综合性院校则明显减少,由调整前的51所减为21所;另外,财经政法类院校大量被合并,比如东北财政专门学校、东北银行专门学校、东北计划统计学院就与东北人民大学财政信贷、会计统计两个系合并成立了东北财经学院。与1949年以前工科、农林、医药、师范院校的在校生历史最高年份人数相比,1952年这4个科类的学生人数从7.04万人上升到13.84万人,但政法类在校生却从37682人下降到3830人。

由此可见,在1952年的院校调整中,工科以及农林医师类高等院校的数量都有增加。但由于综合性院校以及财经政法类院校大幅度减少,从而使高等院校的总数减少。但是,试题提供的两方面材料具有明显的差异性。从表面上看,新设一批工科院校是这次调整的重点,院校数量减少是这次调整的结果,但二者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导致“院校数量减少”的原因是大幅度减少综合性院校和财经政法类院校。

一道题中出现了具有排异性的叙述,这就给学生分析材料带来了非智力性障碍。可以这样改造:

◎1952年,我国对高等院校进行大规模调整。一方面新设了北京地质学院、北京钢铁工业学院等一批工科高等院校;另一方面又减少了综合性院校,合并了部分财经政法院系。这表明,当时调整的主要目的在于

A.改变高等学校的区域布局

B.有计划地整顿改造旧教育

C.使教育服务于工业和农业

D.为工业建设培养专门人才

答案:D

如果考查这次调整的背景,可以这样设计:

◎建国初期,我国着手对高等教育进行调整,1952年出现高潮。这次调整高潮出现的历史背景包括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

B.大规模经济建设即将开始

C.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

D.社会主义制度已基本确立

答案:B

如果考查这次调整的影响,可以这样设计:

◎1952年,我国对高等院校进行大规模调整,新设了北京地质学院、北京钢铁工业学院等一批工科类高等院校。这种调整带来的影响有

A.改变了高等学校的区域布局

B.有计划地整顿改造了旧教育

C.实现了教育服务工农的目的

D.为经济建设培养了专门人才

答案:D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通鉴(1949-1956),红旗出版社,1993年12月第1版,第226页

[2]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典,中国经济出版社,1994年6月第1版,第186页

[3]中国国情总览(教育卷),山西教育出版社,1993年3月第1版,第148页

[4]《人民日报》,1952年9月24日,《做好院校调整工作,有效地培养国家建设干部》

何成刚 沈为慧

《历史教学》2009年第4期

篇三:产品一致性的检验规程

1 目的

对所有已通过3C认证的批量生产的产品与型式试验合格的产品的一致性进行控制,使认证产品持续符合认证标准的要求。 2 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所有获得3C认证的批量生产的产品与型式试验合格的产品。

3 职责

3.1 质量负责人负责本程序的全面实施工作。

3.2 技术部负责产品一致性、获证产品变更的控制。

3.3 其他相关部门配合做好相关的控制工作。

4 工作程序

4.1 产品一致性

4.1.1 产品一致性的要求

a) 认证产品的铭牌、合格证、使用说明书等上的产品名称、型号规格、各项性能技术参数均应与型式试验报告、3C证书相一致; b) 认证产品的结构(主要涉及安全性能的结构)应与型式试验样机相一致;

c) 认证产品所用的材料、关键件应与型式试验时申报并经认证机构所确认的相一致。

4.1.2 产品一致性的控制

a) 技术部负责有关技术文件的控制,确保文件发放前得到批准及文件使用场所得到有效版本,具体按《文件控制程序》有关规定进

行;质检部负责对进货检验(特别是关键件、原材料)和过程检验进行严格控制,确保产品符合要求;

b) 所有获证产品的变更未经认证机构批准,不得更改产品的材料、关键件、供应商和产品结构。

4.1.3 产品一致性的检查

a) 质检部负责除在进货检验、产品生产过程中进行日常监督外,还应在出厂检验时,对产品的名称、型号规格及结构、关键件进行一致性检查,并做好记录;

b) 每次内审时,对产品的一致性要求的符合性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

4.2 获证产品的变更所有获3C认证证书的产品,如果产品的材料、关键件、供应商、产品型号规格或涉及整机的安全设计、电气结构发生变更时,应由质量负责人向认证机构提出申请,申报有关资料。认证机构根据变更内容和提供的资料进行审核,确认是否可以变更或需送样检测,变更申请经认证机构批准后方可进行变更。

4.2.1 图样及设计文件的变更图样及设计文件的变更应按《文件控制程序》4.5.2的规定进行。

4.2.2 产品的变更

4.2.2.1 本程序所涉及的产品的变更主要是指:产品原材料、关键件、结构和使用性能等影响产品符合规定要求。

4.2.2.2 产品的变更应符合相关产品的国家标准及有关的法律、法规。

4.2.2.3 产品的变更由技术部制订变更方案,由总经理组织各相关部门和生产车间进行方案评审,然后对图样进行更改,图样更改应按

4.2规定执行。

4.2.2.4 图样更改经确认后方可进行样机生产,变更后的产品应按《运行检查控制程序》进行检验和试验。

4.2.3 变更后的产品应严格按《运行检查控制程序》进行检验,并实施跟踪验证,以确保获证产品质量的可靠性、稳定性和一致性。 5 相关文件

5.1 文件控制程序

5.2 生产过程检验控制程序

5.3 运行检查控制程序

5.4 CCC认证标志的管理和使用程序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