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论文
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范文 > 其他论文 > 列表页

文化的民族性论文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7-03-25  分类: 其他论文 手机版

篇一:浅析关纪新对老舍创作中民族性的探究 毕业论文

[浅析关纪新对老舍创作中民族性的探究 毕业论文]

浅析关纪新对老舍创作中民族性的探究

陈慕鑫(新疆(转自:wWw.XiAocAoFanWeN.cOm 小 草 范文网:文化的民族性论文)师范大学文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54)

[摘要]在研究老舍创作及作品时“,民族性”这一问题成为关纪新研究的重要部分,浅析关纪新对老舍创作中民族性的探究 毕业论文。本文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论述关纪新对这一问题的探究,一方面关纪新通过对老舍民族出身及民族心理意识的论析,揭示了对老舍文学创作所产生的影响;另一方面关纪新对老舍文学作品中民族特质也进行了深入剖析。最后,对关纪新这一探究的意义进行了简要的概说。

[关键词]民族身份;民族心理意识;民族特质

· 一、关纪新对老舍民族身份及其民族心理意识的论析

在对“民族性”进行挖掘的过程中,对老舍的民族出身及民族心理意识,关纪新给予了恰当的定位,深刻地揭示了民族出身和民族心理意识对老舍文学创作所产生的影响。

关纪新对老舍的满族身世进行了考证,论证了其从自己的民族及父母那里所继承的民族性格和民族思想。老舍出生在京城旗族之家,幼年便失去父亲,由母亲带大。身为旗人的父母,既给了老舍生命,也给了他作为一名满族人所特有的性格和品质,而这些也都成为其文学创作道路上取之不尽的源泉。老舍的父亲隶属正红旗,而他出生的小羊圈胡同却已经游离于正红旗的区域之外,属于母亲所隶属的正黄旗范围,关纪新通过对这一坐标点的捕捉,揭示出两点重要的意义,即“第一点,是象征性的,日后的老舍,从父亲那里继承来的,主要是姓氏与血脉,还有他那为国尽忠的高尚精神,这很重要。而老舍从母亲那里继承的,却不但有血脉,更包括着一生用之不竭的性情和品质;第二点,则应当说是可以在老舍毕生的多种成就中不难得到印证的,即他的呼吸、他的经历、他的气质、他的感情都是从这里开始生成、放射与升华的,在这里,深扎着他的人生之根、人文之本。”(1)关纪新的这一审视是相当透彻的,从他的这一剖析中不难看出,老舍的文学创作与他惨淡的“人之初”是息息相关的。 此外,关纪新通过资料考据,让我们从多方面看到了老舍民族心理意识的形成乃至人生道路选择的一些根据。在读书阶段,可能是一种本能的民族心理认同,他喜欢和旗人做朋友,从旗人的交往活动中感染着各种风习。同时,关纪新把老舍置于满族这一族籍的背景下,探讨老舍与满族文学的关系,深入考察他的民族心理,指出了老舍那寓庄于谐、雅俗共赏等风格的形成与自清初以来沿袭至今的满族文化是分不开的。满族是一个文化上很富裕的民族“,老舍一生,最流连、最动情、最敏感、最关切的,是文化”。(2)旗人们的传统读物和著名的作家作品吸引了老舍,这就使他的民族心理意识的形成受到了满族作家作品中厚重的民族文化底蕴的影响,而这样的文化、心理上的认同,对他日后的创作取向影响很大。关纪新还通过对老舍“旗人、北京人、下层穷苦市民”这三种身份的定位,通过对老舍与文化、民族等多方面关系的把握,揭示了老舍的民族出身及其民族心理意识对其后来的创作所产生的影响。 民族文化及民族心理意识为老舍文学创作风格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关纪新对老舍民族出身及其民族心理意识的探讨是详尽的,为探究老舍文学创作中所蕴含的民族性这一问题首先从根本上做出了阐释,社会文化论文《浅析关纪新对老舍创作中民族性的探究 毕业论文》。 ◆分享好文◆

二、关纪新对老舍文学作品中民族特质的剖析

· “所谓文学的民族性或民族特色,是从创作主体特有的认识世界的艺术思维方式中自然产生的。因为任何一个作家或创作主体,毫无例外,都是一定或一种传统、一种文化(当然是民族文化)的载体,那么,他在创作中,他的作品中,不可能不反映和表现出他所承载的那个文化特性??”(3)而关纪新对老舍创作中民族特质独到的剖析,正是通过对其作品的解读来完成的。关纪新尤其注重对老舍创作中的民族意蕴和民族特征的挖掘。

老舍前期的一些作品,如《老张的哲学》、《牛天赐传》、《骆驼祥子》、《离婚》等,其中的满人族属与其内的情感是不易体察到的,而关纪新对这类作品的民族性剖析是相当成功的。《老张的哲学》里的赵四“一直保持着昔日满族旗兵般的性格”;《牛天赐传》里的赵先生是一个有着极重的旗籍文化人味道的家庭教师;而对《骆驼祥子》里的祥子的分析,关纪新更是分别从祥子喜洁、好义、讲礼貌的性格以及其茕茕孑立的处境等方面剖析了祥子所具有的旗人特征。又如作品《离婚》里曾引起读者争议的丁二爷,关纪新通过三方面的论证,证实了丁二爷有着特定社会历史下的满人形象背景。首先丁二爷被人们视为“废物”,这和晚清至民国间被人目为“废物”的满人以及话剧《龙须沟》里“废物”典型程疯子是同出一辙的;其次,丁二爷在准备去杀小赵之前嘱咐老李的“啊,我那几个黄鸟??”,这是满人对生活小趣味留恋的真实写照;

第三,丁二爷的妻子和别人私奔,这个故事经过考证在生活中确有原型,是老舍的一位表哥。关纪新这样细致入微的探析,不得不让人信服。关纪新通过对作品中人物的身份、经历、举止等的分析,挖掘出了老舍所给予作品中的人物身上的耿直、自尊以及凛然无惧等精神特质,呈现出依稀可辨的满人质感。

《茶馆》和《正红旗下》是老舍晚年的作品,关纪新对这两部作品中的满族意蕴的挖掘是很深入的。在《茶馆》的解读中,关纪新通过对剧中常四爷的评析,使我们清晰的认识到满族人耿介、倔强的脾气以及坚强的性格,深刻揭示出了满族下层旗人忠肝义胆的爱国精神以及存在于旗族文化精神中的淳朴、刚直等质素。同时,关纪新对《正红旗下》的分析更为透彻。他对这部作品具有自己独到的认识“:《正红旗下》像一部生动异常的历史教科书,‘由心儿里’剖视了清王朝赖为基础的八旗社会,指出清政权已然是落花流水不可收拾,当时满民族的社会分化及精神危机,也已发展到了难以调整、必须作出大幅度变革的程度,而人民要冲出历史桎梏,民族要通过奋斗而赢得新生,更属于历史之必然。”(4)通过对小说中旗族人物的语言和行为的分析,使我们认识到无论是寄生于八旗制度之内的大姐公公家和舅舅、姑母等人还是由旧基地中走出来的新人福海二哥都鲜活可感,有血有肉,向读者提供了不容置疑的真实性。可见,《正红旗下》是老舍试图用有生以来对本民族历史命运的全部思考而铸成的一部文学著作,几乎每一个情节,都打上了满族社会生活的印记。

篇二:浅析通俗歌曲的民族性特点__绪论+论文

浅析通俗歌曲的民族性特征

绪论

近几十年来通俗歌曲这一世界性的文化现象已通过各种渠道自发地渗透到我国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其覆盖面之大,超过了任何一个音乐品种。探究通俗歌曲能在中国扎根落脚并不断发扬光大的根本性原因是和它与中国本土民族音乐的相互融合分不开的。

一、课题背景及目的:

1、课题背景:通俗歌曲与民歌在“通俗性”方面有某种契合,但在民族特征方面又存在着较大的距离。而民族特征对任何艺术品种来说,从来都不是一个过分的要求。因此,通俗歌曲要真正在我国“落户”,成为当今中国文化艺术种类中的一员,就应当在保留自身的基本属性的前提下尽可能多的溶进民族性的因素。

通俗音乐属于俗文化,与属于雅文化的严肃音乐相比,其艺术性自然较为低下。

但它形式上没有框框,勇于创新,内容上没有禁区,直面人生,因而更能唱出人的心声,为广大民众所喜闻乐见。严肃音乐往往“淡而会心”,较为含蓄,流行音乐大多清新率真,较为自然,前者是美,后者也是一种美。我们应该让严肃音乐与流行音乐二者取长补短,相互促进。

2、课题目的:通过对通俗歌曲和民族歌曲的对比了解二者的共通性,进一步分析寓于通俗歌曲中的民族性因素,进而以使我们的词曲作家在自己的创作中增加一种非常有益的参照因素。

21世纪世界音乐步入多元化,传统优秀的将继续保留,新颖时代性强的也将更多的融入其中。中国民族多、地域广,文化多元,在这个前提下中国的音乐也呈现出多元化态势。各民族民歌、地方戏曲、原生态地方音乐??广阔的创作元素,广大的创作空间,一片宽阔的天地等待后人的探索与发掘。

二、研究成果:

目前,国内已经有许多词曲作家再创作通俗歌曲时大胆尝试融入民族性元素并

取得显著成果。如:《青藏高原》、《天路》、等都是这方面成功的典范无论是从创作形式还是演唱形式上都达到了一种空前的高度。

这些歌曲无论是从这些新作品的产生也为通俗歌曲的创作开辟了新的广阔空间。多元化的创作元素,各种不同的尝试,作曲家在运用民族的创作元素创作出新作品的同时也进一步把传统音乐做出新的阐释,即丰富了通俗音乐内容又提升民族音乐的地位。

三、课题研究方法:

本文通过对中国通俗歌曲的产生与发展进行分析,阐述其在发展过程中与民歌相融合的民族性特色,并在资料的收集中,通过图书馆和书店寻找论文的资料,并列出大纲。然后借用网络扩大搜索范围,找到了一些示例,填充了资料里的不足。

四、论文构成及研究内容:

1、论文构成:本文可以分为(1)绪论(2)对中国通俗歌曲产生的社会背景的概。

(3)对比通俗歌曲与民族歌曲的异同,论证二者的共通性。(4)简述中国不同时期通俗歌曲的风格及特点。(5)论述中国通俗歌曲与民族歌曲的对接和二者真正意义上的融合。(6)分析通俗歌曲的发展趋势和对未来流行方向的展望几个部分。

2、研究内容:在中国通俗歌曲的产生及发展为切入点,研究中国通俗歌曲的民族性特点。通俗歌曲的民族性特点,以及中国通俗歌曲与民族歌曲的融合与互补。分析中国通不同时期俗歌曲的特点,逐步了解其与民族歌曲的融合、发展和创新。

一、 民族歌曲与通俗歌曲的异同

如果我们把人类音乐体裁的演进序列依次排开,那么首尾两端的便恰好是民间歌曲与通俗歌曲。民歌,是伴随人类原始时期的狩猎、搬运、祭祀等活动而出现的极古老的文化表现;通俗歌曲则是当代社会生活的产物。由于两者在形成的社会背景及传播媒介、歌唱方式、表现手段之间的差异,使有些人始终认为它们是不可等比,截然对立的。现在,将近40年了,通俗歌曲这一世界性的文化现象已通过各种渠道自发地渗透到我国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其覆盖面之大,超过了任何一个音乐品种。而且,它自身还出现了一个微妙的“转向”态势:单一模仿正在被丢弃;一个为数可观的通俗歌曲“作曲家”、“歌手群”正在形成;通俗唱法已被列入“声乐艺术”之“正册”;某些有创新意识、追求中国风格的作品以引起社会听众的强烈反响。凡此种种,都说明这个多年来游荡在我们乐坛上的“怪影”,正在因为一批有着探索精神的中青年作者、歌者的实践而不断的调整,“充实着自我”。在这个重要的“转向”时期,把民歌和通俗做一番比较了解二者的异同,找出二者的共通性再进一步分析寓于通俗歌曲中的民族性因素。以使我们的词曲作家在自己的创作中增加一种非常有益的参照因素,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

(一)民歌的产生、传承和创新方式

民歌,是世界上各民族各地区共有的一种文化现象。它通过口头的、即兴的、集体的、不断变异的创新方式,把每一个民族人民群众的经历、感情、理想,运用极富有个性的文学、音乐语言体现出来。由于长期的锤炼磨研和自然加工,民歌中所蕴含的丰富多样的文化内涵、艺术功能及某种“不可企及”的美学品格,常常使人惊叹不已。

(二)民歌的通俗性艺术特点

但正是这样一种极有价值的民间音乐艺术,在外部形态上却始终是简约、质朴、易记而又易唱的。这种特点是内部蕴致深邃、凝练和外部形态平易、单纯相得益彰,使民歌天然具备了另一属性——通俗。对民歌来说,通俗性是其生命力的保障,是它的本色,也是它广泛的融入社会生活的前提。作为一种文学与音乐的简单综合体,一种“口传”艺术,民歌的唱词总是开门见山,直抒胸臆,不加矫饰,淡出而又精美极易被接受。从

某种意义上说,历史上被称做“时尚小令”、“里巷歌谣”等的那类民歌,实质上也是一种通俗歌曲——一种属于古代的、“昨天”的通俗歌曲。

(三)通俗歌曲与民歌在“通俗性”方面上的契合

而时下社会上传播的通俗歌曲,尽管其创作、表达方式与民歌有诸多不同,尽管它包含了某些外来因素,但它在总体上亦即在社会文化属性上仍未脱离广义的民歌范围。正因如此,有人把它称为“现代城市歌曲”、“现代乡村歌曲”等。其实,它就是民歌文化在现代社会环境影响下的一种自然延伸,一个合理的派生物。对此只要我们认真分析一下当前大多数通俗歌曲中所突出的那种强烈、鲜明的主体感受以及对音乐上的口语化、歌唱性的追求,并与民歌两相比较,就不难了解了。

通俗歌曲与民歌在“通俗性”方面有某种契合,但在民族特征方面又存在着较大的距离。而民族特征对任何艺术品种来说,从来都不是一个过分的要求。因此,通俗歌曲要真正在我国“落户”,成为当今中国文化艺术种类中的一员,就应当在保留自身的基本属性的前提下尽可能多的溶进民族性的因素。

二、通俗歌曲与中国民族音乐的融合

(一)中国民族音乐对通俗歌曲的渗透

如前所述,作为一种世界性的音乐文化现象,通俗歌曲音乐从一开始就带有某种民间性、随意性和变异性。它“流”到那一国家或民族地区,很快的便同那里的传统艺术相互交融,以适应当地人民的审美要求。就这些而言,中国悠久、丰富的传统文化、民间艺术及近半个世纪以来抒情性歌曲的创作都可能给通俗歌曲以多种营养,中国传统文化的溶解也会“迫使”我们的作者去不断探索。实际上,在上世纪80年代有些作者就已经开始自觉地把注意力集中到这方面来了。例如《一无所有》、《信天游》等作品,把具有西部高原特色的音调置入“摇滚”性的整体构思之中,产生了极好的效果。它们数量不多,但为通俗歌曲的创作发掘出一个新的层面。它意味着传统音乐的神韵在通俗音乐中的一种新的灌注,也说明了传统文化的不断渗透将是通俗音乐进一步发展的真正动力。对于通俗音乐来说,这类新作的出现实际上是一个重要的转折和突破。通过一个时期的探索、实践之后,传统音乐将和通俗音乐实现艺术上、气质上的对接。从而产生一种新型的、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通俗歌曲。

(二)通俗歌曲与民歌融合的同时要保持其差异性

当然,为了赋予通俗歌曲以鲜明的民族特质,首先从民歌中汲取营养,实现两者的对接,并不意味着他们之间的界限、差异会即刻消除。就价值观而言,由于民间歌曲是一种历史性的文化积淀,是人们世世代代的集体创造,因此,它具有很高的社会、历史、民俗价值。而通俗歌曲由于要及时满足现代生活节奏的要求,它的创作——流传周期总是短暂的,加上他的美学、社会价值还不能相比。然而,毫无疑问,随着歌曲的多样化、多向化发展,它在未来生活中的地位将愈来愈重要。而且,随着民歌所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的变化,其中一部分将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那些优秀的通俗歌曲。它们纯情感的唱词、新颖灵活的韵律及鲜明的民族特征必将满足现代人们的自娱性要求。

(三)通俗歌曲与民族歌曲的独立性美感

篇三:中日韩文化论文

中日韩文化论文

apple 发布于:2008-05-28 19:13

浅析中日韩三国文化差异及国民性格

摘要:中国有种说法,“千古中国,万种民性”。拥有数千年文明史的中国人既有共性,又有地域差异,形成了多种类型的国民性。在这个地球上,大概再没有像日本人那样喜欢讨论自己民族性的民族。韩国作为一个半岛国家拥有的是半岛德行自尊心强,心怀怨恨。

关键字:中日韩、文化、地理、历史、国民性格、差异

中日韩三国虽然都地处东亚,文化根基亦是一脉相承,但由于三国在历史潮流中面对着各自不同的历史冲击,以及原本就存在的地理、历史、人文风俗习惯等差异,使得三国形成同源不同流的文化和国民性格。在此,我们可根据一些粗泛的方面来探讨中日韩文化的特色。

首先,可以对比一下日常生活中三国国民的行为:

中,日,韩三国人坐地铁,日本人一声不吭,只订着一个地方目不转睛;中国人眼睛乱转,一刻也闲不住地东张西望;韩国人则吵吵闹闹,喋喋不休。

关于吵架,韩国人光吵不动手,是儒教式的;日本人只动手不吵,是武士式的;中国人则是又叫又动手,是充满谋虑的立体战。

对于性,日本人往往认为,性不是一种禁忌,而是一种日常艺术,是一种美。韩国的性文化保守性强,说现代韩国的性文化只是李朝时代男尊女卑思想的延续也不为过。直到今天,结婚的女友一定是处女,这是先决条件。而古代中国在世界上文明程度最高,性文化的发展也比较早,渐渐的形成了独特的以性心理,性生理,和性医学为中心的性学。到宋代,程朱理学对性以及性学的发展有所抑制。尤其是文化大革命,对正常的性观念和性表现的压制都是前所未有的。今天中国人终于从文化大革命的阴影中走出来,性观念和性表现现在都比较自由和开放。对于性,日本人闭口不说,文字大胆,身体开放;韩国人满嘴荤话,思想保守,中国人是中庸之道,介于二者之间。

韩国的妻子们重感情,对丈夫强势而热情;日本的妻子们对丈夫百依百顺,温柔体贴,很难了解其内心;中国的妻子们既重感情,又有城府,将丈夫们训练的服服帖帖。 中国人喜欢牡丹,国色天香,象征荣华富贵;日本人喜欢樱花,刹那盛开,瞬间凋零,象征残酷之美;韩国人喜欢木槿,质朴无华,小家碧玉,却不屈不挠顽强生存。

中国人喜欢看[三国演义],讲国家大事,规模宏大,象百科全书,将文治武功溶于一炉;日本人喜欢[忠臣藏],讲武士搏杀,刀光剑影,残忍冷酷;韩国人喜欢[春香传],讲才子佳人,对诗传情,和美优雅。

日本人最诚实,一般不说谎;而中国人的谎话是一大特产;韩国人不说谎却有说大话的可能。

当我们将三国的国民行为与其地理位置相对应的时候,不难发现:中国是大陆德行,圆滑世故,雍容大度;日本是岛国德行,心胸狭窄,细致认真;韩国是半岛德行,自尊心强,心怀怨恨。

中国有种说法,“千古中国,万种民性”。拥有数千年文明史的中国人既有共性,又有地域差异,形成了多种类型的国民性。统一和多样正是中国民族性的两个方面。长期以来,中国人一直以“五千年文明古国”自居,认为“中国是世界的中心”,“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之一”。然而,中国人往往不大深究自身是什么样子,不大想自己究竟是什么。在中国,很少有人像日本人那样去研究和理解自身的民族性,但近代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掀起了三场反省和改造自身民族性的热潮。第一次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学者对中国民族性弱点的解剖;第二次是五四运动对中国民族性的批判;第三次是80年代文化反思热对中国人自身的全面反省。

被称为“中国革命之父”的孙中山在1890年到1924年通过各种论文和演讲对中国人的民族性做了如下概括:

(1)没有排外意识

(2)勤劳、和平、守法

(3)守旧法,无变通

(4)崇拜鬼神

(5)犹豫不决

(6)知识水平低

(7)缺乏主人翁意识

(8)像一盘散沙

(9)夜郎自大

(10)停滞不前

(11)不崇尚自由

(12)忠孝、仁爱、信义、和平、智慧

(13)家族主义和宗教主义

(14)世界主义

(15)重视道德

(16)民权主义

(17)极端主义

20世纪最有名的文豪鲁迅从8个角度概括了民族性:

(1)自高自大

(2)看重面子

(3)懒惰

(4)协调

(5)破坏欲

(6)目光短浅

(7)奴性

(8)胆小、自私

在这个地球上,大概再没有像日本人那样喜欢讨论自己民族性的民族。明治维新以来,有关日本人国民性的著述、论文、报道、随笔不计其数,直到现在,从各个层面加以论述的日本人论仍然层出不穷。在日本,最早对日本人民族性进行具体论述的是明治维新时期的权威国文学家芳贺矢一。他在1907年写的名著《 国民性十论 》中,把日本人的国民性特征分析为以下10条:

(1)忠君爱国

(2)崇尚祖先,珍惜家族名誉

(3)现实主义

(4)爱护草木,喜欢大自然

(5)乐观主义

(6)淡薄,潇洒

(7)清丽纤巧

(8)清净纯洁

(9)恪守礼法

(10)温和宽恕

正当日本人在中日、日俄战争中胜利而自诩为“世界一等国民”时,为使国民好好反省一下,1916年大町桂月编辑出版了论文集《剖析日本人民族性 》(共收录了35个人的76篇文章)一书,其中他就如下方面做了指责:

(1)日本人的谎言

(2)贬毁本国的恶习

(3)没有同情心的民族

(4)岛国的根性

(5)小国式人物

(6)产业的缺点

日本作家坂口安吾于1935年发表了《 日本文化私观 》一文,其中他剖析了日本人憎恶心太弱的旁观者性格,并指责日本人即使本土的传统被欧美风潮破坏也毫不关心这一共性。另外《世界国民性读本 》一书对日本人的国民性做过如下概括:

(1)忠孝义勇

(2)清廉洁白

(3)高雅优美

(4)崇尚祖先

(5)外来文化的同化

(6)热爱自然

(7)喜欢海洋

(8)纯洁

(9)灵活

此书指出的日本人民族性的缺点是:

(1)缺乏公德,注重表面

(2)缺乏雄心壮志、冒险精神和创造精神

(3)没有创造出举世瞩目的辉煌文化

外国人写的批判日本人的代表著作首先要数留日中国学者戴季陶的《 日本论 》(1928年)。国民党上层人士戴季陶,作为孙中山的翻译兼秘书曾多次访问日本。他批评日本的国体只不过是对“万事一系,天壤无穷”的神权的迷信和实为奴隶思想的武士道精神。他还指出,日本国民性的优点是在吸收世界文明的同时,兼备自我保存、自我发展的能力。而作为缺点,日本人仍然具有卑微的岛国根性和崇拜欧美、藐视中国的倾向。在艺术上,好战精神与优美宁静的心境、精巧细致的形式相结合。其审美意识虽然优雅精致,但并不崇高伟大。在公共道德上,虽然有和平互助的习性,但被功利的商人根性所支配。对于明治维新以来一直藐视中国和韩国的日本人来说,中国人对日本人的民族性的指责,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战后的1948年,美国人类文化学者本尼迪克特的《菊与刀 》在日本翻译出版,一时间成为风靡日本的畅销书。因为《 菊与刀 》是历史上首次由外国人编写的正式的综合性日本人论,受其影响,不久出现了各色各样的日本人论著作。《菊与刀 》突出强调了日本人的双重性格:一方面喜欢菊的高洁,另一方面又有刀一般的残忍。

值得注意的是,与韩国人和中国人相比,日本人更爱用“与外国人相比,我们日本人怎么怎么样”之类的话,从这一惯用语不难看出日本人的国际文化比较意识,这源于日本人对外来文化的强烈好奇。比较才是日本人改变自己以求得发展的动力吧。

解放后的1965年,文化人类学者崔宰硕在《 韩国人的社会性格 》中把韩国人的性格总结归纳为五大特征:

(1)家庭主义

(2)官本位主义

(3)上下序列主义

(4)亲疏差别主义

(5)共同体意识

在此之前,虽然不是正式的研究论文,但1963年韩国的代表文人李御宁曾以随笔的形式写过《土地与狂风——这就是韩国人 》。该书于1978年在日本被译为《 恨的文化论 》出版发行,并成为热门话题。这可以说是解放后最早的韩国人论。迄今这本书仍作为畅销书给韩国人以深刻的影响,因此把它称做“20世纪的韩国人论”也不夸张。

1971年,心理学家尹泰林在《 从意识结构上看韩国人 》中,以韩国文化、韩民族的起源、风土人情为出发点,对韩国人的国民性进行了论述:

(1)过分忍耐和以感情为主的思考行为模式

(2)过分执着,保守性强

(3)自卑于权威

(4)注重体面,易陷入形式主义

(5)功利性强,追求现世的思考方式

韩国国文学者全烈圭曾在《 韩国人的心 》中对韩国人的心理性格做了如下评述:

(1)家庭主义

(2)女性观:要求传统女性的顺从

(3)夫妻观:在儒教式家庭中的婆媳关系和婆婆的权威

(4)祖先观:崇尚祖先,对自己姓氏的绝对骄傲

(5)教育观:优先孩子的教育

(6)社交观:yes/no分明,社交能力比日本人强

(7)团体观:比起日本人来过于强调个人的主张

(8)劳动观:儒教伦理是劳动欲望的源泉,忠于国家

(9)出世观:官本位主义

(10)饮食意识:喜欢味美的食物,能吃得大汗淋漓

(11)娱乐意识:比起日本人来,喜欢有个性的娱乐

(12)幽默观:性格幽默。幽默的内容以对权威的攻击为主

(13)审美意识:喜欢曲线美和未经雕琢的自然美

就东方文化或者说是中华文化的影响而言,中国是最深的,其次是日本,再其次是韩国。中国拥有最本源的文化根基和传统;日本虽然没有根但在继承和接受之后有了自己的理解,算是一个嫁接比较成功的样本;韩国的移植算是比较失败的,因为,他们终于没能发展出自己具有竞争性的文化分支。这并不是说,韩国没有自己的文化,而是说,韩国人没有一种有竞争力的文化。看一国文化是否有竞争力,我认为,并不是看其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而是看该民族自身对其文化的信仰程度和文化自信。韩国比起日本来,显然缺乏这种自信,更不要说与中国相比。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