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实践生态畜牧业报告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7-04-11  分类: 社会实践报告 手机版

篇一:生态文明建设社会实践

黄河三角洲农村生态环境建设问题分析及对策

摘要: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是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举措。改革开放30 多年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有了长足的发展,农产品产量、农村经济总量和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农民生活总体上已达到小康水平,整个农村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特别是,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黄河三角洲地区的生态经济也飞速发展。但必须看到,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农业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农业一样,走的是一条主要依靠石化产品支撑的“石油农业”路子。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生长激素等化学产品,对农业增产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由此带来的土壤板结、地力下降、面源污染、环境恶化和食品安全问题日趋凸显。同时,农村的环保设施建设不齐全,污水随意排放、垃圾到处倾倒,导致河流淤塞、环境恶化。本论文从滨州市沾化县下洼镇的农村生态环境现状入手,分析了黄河三角洲地区农村生态环境不容乐观,探讨了农村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指出了加快农村生态建设的重要性。最后,文中提出了4 条关于解决湿地农村环保问题的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黄河三角洲 农村生态环境 问题分析 对策 污染

引言:

(1)、调研背景: 黄河三角洲地区面积约占山东省总面积的六分之一,是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北翼的主体组成部分。近几年来,国家高度重视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要求这一地区大力发展高效生态经济。2009年底,国务院正式批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目前,黄河三角洲地区进入了历史上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当经济发展如火如荼的开展的同时,深入黄河三角洲地区,感受农村生活环境,了解农民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知情况、对生态环境现状的评价及对环保工作的评价,对推进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 2006 年~ 2010 年) 规划纲要》提出要坚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方略, 在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的同时,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 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强农村环境保护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任务,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选择。要保护和改善农村环境现状,不仅需要政府和部门的大力投入,更需采取积极措施,培养和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增强广大农村群众保护环境的主动性,这样才能有效地改变农村的环境面貌。作为当代大学生,在学习之余走出校园,深入农村,进行环境保护的宣传,既体验生活、锻炼能力,又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贡献。

(2)调查时间:2012 年 07 月 6 日—2012 年 07 月 17 日

(3)调查区域: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县下洼镇河刘村、伏加河流域附近、秦口河附近、徒骇河附近

(4)、人员组成:负责人 韩建勋

小组成员 王玉波、王新、徐钦冉、康洪波、王晶、李红、刘增华、李佳静、马艳艳、张孝荣、于英钊、陈文梁

(5)调查内容:黄河三角洲农村生态环境现状、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农民环保意识强弱、农村造成污染的不良生活习惯。

(6)调查方式:1、问卷调查(问卷一共18道非主观选择题,其中包含被调查人基本信息)共进行100份问卷,回收问卷98份,有效问卷95份。

2、走访调查,共走访十七户河刘村村民,与五十多口人交谈了解。3、实地考察,去秦口河、徒骇河、伏加河流域等多个地方实地考察。

(7)调查结果:1、村民家里的污水和生活垃圾直接丢弃,是导致河流淤塞、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2、垃圾站、公厕等环保设施严重缺乏。3、农民环保意识薄弱,意识不到自己的不良生活习惯正污染着身边的环境。4、政府及相关部门关于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力度不够。

正文:

(一)、农村生态环境污染的主要问题

在农村普遍存在的污染中,主要的污染源有三种:一是生活污水和废弃物的污染。由于农村点多面广,环保资金投入严重不足,生活污水、垃圾的收集和处理等环保基础设施缺乏,包括集镇所在村庄在内的广大农村,环境卫生很差,生活污水任意排放,生活垃圾、畜禽粪便、作物秸杆及其它废弃物在村中路旁随意堆放或倾倒的现象十分普遍, “垃圾靠吹,污水靠晒”的现象还十分突出。这些污水和垃圾基本未经任何处理就直接排放到周围的环境中,造成污染危害。部分村庄还存在着人畜混居的问题,畜禽圈舍与人居房屋混杂交错、卫生厕所覆盖率偏低,环境卫生条件差,影响着农民群众的生活环境和身体健康。二是粗放型传统农业的耕作方式发展农业生产,农药、化肥等农用化学物质在农业生产中的不科学使用和废弃农膜在生产造成的农业面源污染比较突出。三是畜禽养殖粪便污染。农村规模化养殖场、重点养殖大户(本文来自:wwW.xIAocAofaNwEn.com 小 草范 文 网:大学生社会实践生态畜牧业报告)数量不多且较为分散,绝大部分的养殖为家庭初放型养殖,在发展过程中投入不够,存在“重养殖、轻防治”的现象,环境管理水平普遍偏低。大多数农户的畜禽粪草随意露天堆放,畜禽粪便的堆放场地大多没有经过防渗处理,有的直接排放到河流库塘水体中,对周围环境的水体、土壤、空气和农作物造成污染。

造成污染的种类统计如下:

1、农村生活垃圾分布及处理

根据问卷调查及走访查看,我发现农村垃圾主要分为生活垃圾和产业垃圾两大类。

生活垃圾是指农民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废弃物,主要指固体废弃物和液体废弃物,包括燃料废渣煤渣、草木灰等、厨余物剩菜、剩饭、剩汤等、日用品废弃物、废玻璃、废金属、破旧衣物、各种废弃塑料包装盒等、高科技废旧物废旧家电、废旧电子产品、废电池等等。在解放前以及解放后至改革开放的这段时间里生活垃圾是农村垃圾的主要来源。

产业垃圾是指工业、农林业、畜牧业、医疗卫生业等在生产或执行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例如砖窑厂、木材加工厂、家具制造厂、村内私人诊所等产生的废弃物。其中的部分废弃物带有一定的毒性。在改革开放后的农村,产业垃圾迅速增加逐渐取代生活垃圾占据农村垃圾的主要地位。

由于经济水平相对较低,下洼镇农村生活垃圾的剩菜饭较少,而蔬菜废物和作物秸秆较多;废品含量较低,塑料制品、玻璃等较少,纸张含量较低,由于下洼镇农村大量使用树枝烧火取暖做饭,产生大量烟雾,造成空气严重污染。村里没有农村生活垃圾的专门收运和处理处置系统,仅将生活垃圾直接露天堆放或填埋到田头、路旁或沟堑之中。随着降水的冲刷,部分垃圾不可避免地进入周边的河流,导致水体的污染。此外,垃圾渗滤液也是蚊蝇、细菌、病毒的滋生繁衍场所,会成为水体直接或间接的重要污染源。随着农村生活垃圾产生量迅速增加,组分日趋复杂,农村这种露天堆放、分散式消纳的方式显然已经不能适应农村的社会和经济发展。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理处置与管理问题的紧迫性日益凸显。

目前,全国大多数乡镇缺乏垃圾处理设施,96%的村庄没有排水渠道和污水处理系统,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仅为32. 31%,农村各种废弃物随意抛散,生活污水随意倾倒进河湖或沟渠。

河刘村环保设施建设情况分析:

生活垃圾污染已成公害。主要表现:一是垃圾数量越来越多。据测算,随着农村乡镇的居民点不断增多,生活垃圾会成几何级增长。二是垃圾成份呈多样化趋势。除了常见的生活垃圾外,塑料垃圾、建筑垃圾、电子垃圾等明显增加。三是垃圾没有得到有效处置。农村普遍缺乏生活垃圾、生活废水处理设施,甚至连最基本的垃圾填埋处理场地也没有,生活垃圾几乎全部露天堆放,生活污水几乎全部直排,柴堆、土堆、粪堆随处可见,家禽、家畜乱跑乱拉,环境“脏、乱、差”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严重影响到农村土壤、水源和空气质量,损害农民健康。

通过对调查结果的总结分析,我了解到农村村里处理垃圾的主要方式有三种:

在生活水平不太高的家庭,村民大多将垃圾倒在河边或家门前的池塘边。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产生的生活垃圾数量越来越多原先的垃圾处理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农村垃圾处理的需要。当前情况下一些村民开始采用填埋、焚烧、沤肥等方式来处理农村垃圾特别是农村的产业垃圾。村民在面对数量大、成分复杂的垃圾时开始采用焚烧、填埋、沤肥等看似比较科学的方法来处理。但是与城市的焚烧、填埋、沤肥等垃圾处理方式相比农村的垃圾处理缺乏完善的垃圾处理系统和运作

篇二:2013级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社会实践报告

【理论之光】探寻绿色园地 解密生态奇迹

——赴山西右玉社会实践

学 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班 级电子科学与技术1301

任课教师 朱丽颖

姓 名 王晓丽

学 号20133622

2015 年 10 月 7 日

【理论之光】探寻绿色园地 解密生态奇迹

王晓丽

一.社会实践目的及意义

1.1社会实践的目的

“为政何不解民忧,当官堪消百姓愁。十八书记抒壮志,六十春秋挥锄钩。终见‘善无’变善有,已将沙州换绿州。年年立业是公仆,久久为功尚风流。”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的刘云山于2010年7月在山西省右玉县考察时有感而发,创作这首《右玉感怀》,盛赞“右玉精神”。右玉精神就是一种坚持不懈的"种树精神",右玉精神生成于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的实践历程中。解放初,在"沙进人退"的逼迫下,右玉人民面临着举县搬迁的生存危机。植树造林,防风固沙,改善生存条件,既是人民群众生存发展的第一要求,也是县委、县政府立县执政的第一任务。"飞鸽牌"的干部做着"永久牌"的事。他们用实际行动回答了这一问题:群众的出路就是个人最好的出息!正是因为这一感人业绩,右玉17任县委书记集体荣获了"2007山西记忆十大新闻人物"。揭晓词中写到:17任县委书记的绿色情结,58年的绿化接力,他们在曾经风沙肆虐的"不毛之地"上,书写了"塞上绿洲"的苍翠传奇。实事求是、一以贯之,沧桑多变、初衷不改,将施政理念置于科学观的统领之下,带领群众走上一条绿色之路、科学之路、和谐之路。

党的十八大指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趋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观念。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名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生态文明的核心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尊重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秉持的首要态度,要求人对自然怀有敬畏之心,感恩之情,报恩之意,尊重自然界的创造与存在,绝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

作为21世纪的主人,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我们也有责任切身体会到身边的生态文明并且将这种意识深植心中,贡献自己最大力量去完成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尤其“右玉精神”在今年又被习近平主席提出,这是我家乡的自豪,也是一直吸引着我的力量。我以此为傲,我也将投身于生态文明建设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1.2社会实践的意义

习近平在《关键在于落实》一文中强调指出关于“右玉精神”: 60多年来,一张蓝图、一个目标,18任县委书记和县委、县政府一班人,一任接着一任、一届接着一届,率领全县干部群众坚持不懈,用心血和汗水绿化了沙丘和荒山,现在树木成荫、生态良好,年降雨量较之解放初期已显著增加。老百姓记着他们、感激他们,自发地为他们立碑纪念。正可谓“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右玉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始终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功在长远的实干精神,在于始终坚持为人民谋利益的政绩观。我们抓任何工作的落实,都应该这样去做。 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名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中国将按照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进一步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制,吧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和全

过程,从而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生产生态环境。我们将树立生态文化意识,摒弃人类自我中心思想,按照尊重自然,人与自然和平相处的要求,提高人们对生态文化的认知,增强人类对自然生态环境的自律,同时,注重生态道德教育,广泛动员群众参与多种形式的生态道德实践活动,使人们自觉的履行生态生态环境的责任与义务。

二.社会实践主要活动

2.1 社会实践具体安排路线(时间 地点 内容)

(1) 8.3-8.4 右玉县畜牧局 走访单位并参观了解相关部门职能

(2) 8.5右玉县宣传委新闻中心 查阅相关资料并与想领导学习

(3) 8.6-8.7 南山公园、林场、牛心山参观现场参观“右玉精神”成果

2.2 社会实践的内容

(1)走访单位,解密“右玉精神”

8月3日至4日,来到右玉县畜牧局,在牧草饲料工作站站长邢杰的陪同下,查阅了有关右玉县畜牧产业发展的资料,并与办公室主任项斌伟谈论有关生态建设和绿色经济的话题,了解到右玉县畜牧局几十年来为右玉县植被保护、生态改造、做出的努力工作。“农民放牧方式改变,大片森林、树林因封山禁牧而得到保护,退牧、退耕还林、草田轮作等政策措施更是使右玉县植被得到有效保护。右玉县大力发展以养羊为主的特色畜牧业,农畜产业目前已成为右玉县经济支柱产业之一。”项斌伟主任介绍说。

右玉精神就是一种坚持不懈的"种树精神",右玉精神生成于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的实践历程中。在我们了解过现在右玉县对生态建设的安排,我们更加坚信“右玉精神“将在这个曾经黄沙弥漫的地方愈来愈深入人心。同时也希望,全国的领导同志们能从这种精神中学习到什么,因地适宜,京剧自己地区的地形,美化自己的家园。我也相信,如果每个地方都能像右玉一样,那么我们国家提倡的建设生态文明新时代,将很快实现。

(2)右玉县宣传委新闻中心

8月5日,经牧草饲料工作站站长邢杰介绍,来到中共右玉县委宣传部新闻中心,查阅了县委组织整理的《裁剪集(2015年)》,上边整理了全国各大媒体在2015年8月前有关右玉的新闻报道。拍摄了有关绿色经济建设的新闻报道剪裁资料,并且拷贝了宣传部的一些有关“右玉精神”的电子宣传资料。

我们还在县委三楼受到中共右玉县委组织部副部长王葆的接见,王葆看到的队旗上书写的“理论之光——深化改革调研团”后,对我们亲切说道:“‘深化改革’的名号喊得够响亮,改革是什么,如何深化改革?拿右玉来说,我们几十年来搞植树造林、搞生态建设和绿色经济,这些都是改革。而下一步要做的是依托生态资源,发展由生态旅游业、农畜产品业等构成的多元经济,这就是深化。深化改革,是当前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作为大学生,你们不仅要利用优秀的学术资源,专注于学业,而且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实践动手能力,未来的中国社会是讲求实干的社会,你们是未来中国深化改革的希望。”

(3)走近绿地,感受生态传奇

为调研当地绿化建设,学习“右玉精神”,于8月6日和7日租车赶赴南山公园、林场、牛心山等地,感受塞上绿洲的蓝天碧野和浩瀚林海,体会六十年来生态改造取得的绿化成果。在南山公园的树形丰碑,碑下三面石壁上分别刻有习近平总书记对“右玉精神”的点评、赋体文章《右玉绿化赋》和六十年来历代植树功臣的名单。丰碑屹立在南山公园的山腰,它由县城人民自发集资筹建,用来纪念植树功臣们不可磨灭的丰功伟绩。

我们在此仔细阅读碑刻,并认真学习以执政为民、尊重科学、艰苦奋斗、百折不挠为核心的“右玉精神”。在林场、玉龙生态园等地,进入三北防护林体系中重点建设的人造林和生态园,并学习到人造森林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的功效,封山禁牧对植被保护的重要性,以及生态改造中全县人民热情投入的积极向上、务实求是的精神。

每个人必定都喜爱舒适美好的环境,当我们身处南山公园,林场,牛心地等地方的时候,我们以右玉领导班子为傲,因为他们的领导指引,右玉县变的越来越美好。当时,在我心里就下定决心,如果我以后有能力改变部分社会不良现状,我将尽我全力,因为我已经知道,把这个世界更美好有多么的幸福。我也我们国家能够多多支持正致力于这项事业的同志们,我坚信我国正以右玉精神为领头走向生态文明友好的社会。

三.社会实践感悟--扎根理论,研讨实践成果

社会实践最重要的部分,便是后期部分,即媒体宣传、资料整理和理论研究。实践团队的媒体宣传成果满满,硕果累累。资料整理之后,实践团队花费数天对“右玉精神”进行了研究,并撰写论文。“右玉精神”指导当代人尊重科学、百折不挠,从植树到做人,敦促着当代大学生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引导着当代人实事求是、不务空名。

右玉精神之所以引起人们关注,值得大家颂扬,引起中央领导的关注,就是因为右玉十八任县委书记都有一个科学的政绩观,他们不是为自己谋取一时之成绩、政绩、业绩,而是甘于铺路、甘于打基层、甘于为长远,而不是迷恋于轰轰烈烈的眼前利益、一时之壮观、短期之成效,他们把中央精神原原本本地贯彻执行到当前的实际工作之中,把当前老百姓的长远的利益摆在了至高无上的位置,因而,他们甘于在自己的任内平庸、没有重大的成绩、没有惊天动的地业绩、没有什么轰动效应,但是,六十年的累积、六十年的传承、六十年的延续,他们每一任县委书记都创造了丰功伟绩,都得到了党和人民的认可,都得到了高度赞扬,在老百姓心目中,他们是英雄,他们是优秀的党员干部,他们功不可没。这就是习近平所说的:“功成不必在我任期”的理念和境界,注意防止和纠正各种急功近利的行为,不贪一时之功、不图一时之名,多干打基础、利长远的事。

我们理应学习右玉精神,强化执行力、确立正确的落实观,把中央精神真正贯彻落实到地方、基层、老百姓之中,就是把中央惠民政策、措施、精神传达到每个老百姓心中,就是把中央精神宣传到位、落实到位、执行到位,就是要把全国人民的思想意识高度团结在党中央周围,以形成一往无前的战斗力,取得各种建设、斗争的胜利。高度的从政自觉,是基于高度的党性修养、扎根于牢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源自于高度的使命感、责任感以及牢固的宗旨意识、大局意识、公仆意识,也就是“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的具体体现,也就是真正的“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

当前我们面临前所未有的社会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难题。在这种特殊的历史时刻,习近平再次提出学习“右玉精神”,其深刻用意、鲜明导向不言而喻,值得全体党员干部高度关注。我相信每一个21世纪的人心里也都懂这个时代的变幻莫测,它是千年一遇的发展机遇,科技高速发展,有多少人被这个时代淘汰?它也是一个脆弱的时代,需要每一个人尽自己的一份力保护它。

对于我们大学生而言,“右玉精神”就是要努力学习新知识,探索新的学习方法,同时践行于实际生活行动中去,不断培养科学创新精神。艰苦奋斗,矢志不渝。右玉历任县委、县政府领导班子弘扬优良作风,带领干部群众近60年咬定绿化不放松。学习“右玉精神”,就是要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在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中会干事、能干事、干成事。对于我们学生而言,就是要在知识的海洋中不懈奋斗、无悔追求,努力使自己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接班人,因材施教,奋力拼搏。右玉的生态奇迹,是历任县委、县政府领导班子坚持正确执政理念的结果。

学习“右玉精神”,就是要求我们每一位学生始终坚持实事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正确价值观,一切从实际出发,正确处理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多干打基础、利长远的事,坚决反对急功近利和形式主义。

让我们以“右玉精神”为动力,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努力学习,不断积累科学文化知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出一份力。如果每一位21世纪接班人都能做到贡献自己的力量,学习“右玉精神”,我相信祖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指日可待。

参考书籍:

[1]贾卫列.生态文明建设概论.中央编译出版社,2013.6;

[2]李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13.5;

篇三:华中农业大学暑期社会实践报告(终稿)

团队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综述材料

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 赴内蒙古乌兰察布市暑期社会实践团

二〇一四年九月

目 录

一、前言·······································(1) 二、团队介绍·································(3)

(一)团队概况···································(3) (二)团队成员简介······························(4)

三、活动概况································(5)

(一)活动背景 ··································(5) (二)活动目的 ··································(6) (三)活动意义··································(6)

四、实践内容································(7)

(一)活动时间································(7) (二)活动地点 ······························(7) (三)活动主题 ······························(7) (四)活动进程································(7)

(1)前期准备····························(7) (2)活动开展····························(7) (3)活动后期····························(9)

五、实践结果分析··························(10)

(一)问卷分析······························(12) (二)现状评估······························(12) (三)原因总结·······························(13) (四)解决措施·······························(13)

六、实践日记································(13) 七、附录

附录1:暑期实践活动调查具体行程安排表···········(22) 附录2:华中农业大学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登记表(例)··(23) 附录3:旅游者环境意识调查问卷··················(24)

关于“旅游开发对草原生态环境的影响”

调查报告

——以辉腾锡勒草原黄花沟旅游现状为例 作者:于乙庚(整个团队参与策划) 赴内蒙古乌兰察布市暑期社会实践团

一、前言

内蒙是一个地域辽阔、物产丰富的地方。它的煤矿资源尤为丰富以致于煤矿的开发成为了前几年内蒙经济的主导。但由于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不可持续的,因此近一两年煤矿产业也渐渐走向衰弱。政府想发掘出新的特色产业来带动内蒙的经济,旅游业作为一种长盛不衰的产业便成为了首选。据1998年遥感调查资料显示,在内蒙古境内面积最大的景观是草原[1],“草原旅游”作为内蒙古旅游业的主打产品如潮水一般疯狂的涌进这片富饶的土地。

由于草原旅游资源空间构成上的特殊性, 在开发方式的选择上便受到一定制约,主要体现在:1、草原旅游点缺乏明确的地理界限, 管理难度大; 2、草原旅游点侵占草原核心区, 容易破坏草原生态景观;3、草原旅游点的经济效益受到季节性限制;4、草原旅游点之间景观高度相似, 差异化开发困难1。这样一些制约从发展之初开始便埋下了一些弊端,导致后期内蒙的草原旅游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如:

1陈田、钟林生、牛亚菲. 内蒙古草原旅游资源开发模式研究【D】. 北京: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旅游产品规模小、缺乏层次性;产品同构化;产品设施配套困难;旅游季节的限制等。作为学生的我们想从草原的生态环境方面去探寻,这样会更加直观地看到旅游业发展下的草原现状。这种发展是乐观的还是消极的便一目了然。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