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候语
当前位置:首页 > 礼仪范文 > 问候语 > 列表页

藏族见面问候语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7-01-04  分类: 问候语 手机版

篇一:藏语日常用语

藏语日常用语

吉祥如意 ( 扎西德勒) 早晨好( 休巴德勒) 下午好(求珠得勒) 晚上好(宫珠得勒 ) 谢谢(突及其 ) 再见( 卡里沛) 对不起(广达)

叫什么名字( 名卡热 )

卖( 冲)

多少钱(贝夏卡则热 )

钱(贝夏)

不要钱(米古吧 )

同意( 没吞油)

吃( 酒挚日)

不要(米归吧 )

好( 雅布)

投诉(仁杜)

泻肚(垂巴些 )

牙痛(索拿瓦 )

头痛(国拿瓦)(本文来自:WwW.xiaOCaofAnweN.Com 小草范文 网:藏族见面问候语)

发烧(擦瓦加 )

接风(宴陪苏洒玛)

没有(米度)

你好吗( 如索得波饮拜)买( 尼) 贵了( 孔泽青波) 我买了 (尼格因 ) 要钱( 奴古吧) 电话 (喀吧儿) 不同意( 没吞美 ) 要(归吧) 问询( 家珍休) 不好(雅布梅吧 ) 创伤(索巴 ) 胃痛( 扑瓦拿瓦 ) 咳嗽( 鲁加吧)发冷(长休儿加 ) 行宴(陪吉洒玛) 有(度) 1

常用对话

喂,你好! ---弓卡姆桑!

见到你很高兴! ---切让结威嘎布穷!

叫什么名字? ---名卡日?

我的名字是××---喀啊名哪××

你好吗?--切让得布饮拜儿?/好,你呢?--额啊得不迎,切让? 我也很好,谢谢! ---额啊得不迎,突及其!

对不起。 ---广达。 什么事? --- 掐烈卡日云啊? 现在几点钟了? --- 躺搭趋翠卡簇热?

从哪里来? ---卡耐沛巴?

到那里需要多久? ---的几拙哇土簇卡翠果热儿?

好的,谢谢! ---拉索,突及其! 不客气---可儿朗个马热 您好,欢迎!---切让配伯尔歌苏雄!

一路上好吗? ---哪姆哪,得布穷咧?

有座位吗? ---朽萨赌格儿?

有,请进来座座。---独,芽配徐点家。

我们座哪儿---额啊让措卡巴徐嘎?无所谓---概米度 你要吃什么? ---切让卡日确嘎

好吃吗? ---鞋辣桌布赌盖儿? 很好吃。---桌布洗扎独。 我明白了,非常感谢。---额啊线松,突及其。

不客气。---可儿郎喀马日。请喝茶---苏儿掐确。 有导游吗? ---你先吧哟伯?

同他怎么联系? ---只哇肯浙茄古日?

你哪儿不舒服? ---切让卡日拥给朵?

2

不要紧吧! --- 册切不杜给?记住了! ---额儿松!

问候语和礼貌语

吉祥如意--扎西德勒谢谢--突及其

你好吗?---姑索得波饮拜

请坐--秀垫佳

再见(您留步)---卡里秀

欢迎---嘎苏徐

我的名字是---额阿吉名

到哪里去? ---卡巴太卡

常用藏语——称谓

我(额啊 )

你( 切让 )

父亲(爸啦 )

儿子(布 )

哥哥( 坚普 )

他/她(阔 )

酒吧 (仓糠)

村、乡、县长( 同音)

常用藏语——地名

医院(门康)

寺庙(贡吧)

请进---牙沛 再见(您慢走)---卡里沛 对不起---广达 叫什么名字? ---名卡热? 从哪里来? ---卡内沛巴 我们(额让措) 你们(切让措 ) 母亲(阿妈啦 ) 女儿(布姆) 姐(坚姆) 亲戚( 班切) 医生 (闷八) 解放军(金珠玛米) 汽车站(莫札帕左) 乡政府(乡思雄) 3

商店(村康)县政府 {县(总)思雄} 旅馆(准康) 旅游局(玉锅局) 邮局(益桑局)

常用藏语——住宿餐饮

小吃店(塞琼糠 ) 清真餐(咔旗塞) 自助餐厅( 瓤(rang)倔洒玛) 藏餐( 博塞) 餐馆(洒糠) 酒吧(仓糠)

早餐( 晓塞 ) 午餐(银贡洒玛) 晚餐(贡浊洒玛 ) 中餐(荚塞) 西餐(戚接塞 ) 素菜(欧参日)

牦牛肉(搜虾 )咖喱牛肉(搜虾咔擦) 红烧牛肉( 卢虾洒玛)羊肉(卢虾)

手抓羊肉(卢虾导醉) 烤羊肉(卢虾丝玛) 猪肉(趴虾)红烧肉(红烧趴虾) 回锅肉(回锅趴虾)粉蒸肉(趴虾啷醉) 炒肉片(虾咧温玛) 炒肉丁(虾书温玛) 糖醋排骨(自炸昂玛) 香肠(趴巴久玛)

藏语→时间

现在几点?( 唐搭崔翠卡醋热?) 甚么时候? (卡都?) 星期一:达瓦星期二:米玛

星期三:拉巴星期四:普布

星期五:巴桑星期六:边巴

星期日:尼玛

时 间

4

白天 —— 尼玛匡晚上 —— 次那匡 昨天 —— 口卡桑今天 —— 特日 明天 —— 色宁 早晨 —— 晓改 中午 —— 宁古

人称代名词和称呼语

我---额啊你---切让 他---阔让

你们---切让措

男孩---普

方向和交通

左边---容巧

直走--- (克儿)度

周围---塔郭

外边---其洛

后面---求拉

下面---窝拉

汽车站---莫札帕左

摩托车---把吧

慢---卡里

场所

旅馆---准康

剧场---得莫达萨

加油站---弄鲁萨

邮局---伊松康

我们---额让措 他们---阔让措 女孩---普姆 右边---也巧 附近---尼(果) 里面---囊洛 前面---屯拉 上面---岗拉 汽车---莫札 自行车---岗格瑞快---觉果 商店---村康 书店---贝村康 银行---威康 电报局---达拉康5

篇二:西藏民俗

西藏民俗

磕长头是藏传佛教信徒为实现信仰、祈福避灾而进行的一种虔诚的拜佛仪式。 在西藏一些地区,女孩子年满17岁,即认为进入成年期。此时,父母要为女儿举行“上头”仪式。 从“上头”这天以后就是大人了,在日常生活中要像个大人的样子,无论做什么事都要稳重些。

礼仪习俗在西藏一些地区,女孩子年满17岁,即认为进入成年期。此时,父母要为女儿举行“上头”仪式。举行仪式的时间一般在藏历年初二那天。举行仪式这天,父母为女儿准备好美丽的服装和各种装饰品,并邀请一位有化装专长的妇女来替女儿梳头打扮。在牧区女孩子小时候梳两条辫子,十三四岁梳三条辫子,十五六岁梳五六条辫子,到了17岁“上头”时,就得梳几十条辫子。这种装扮,象征已经成熟,是男青年可以追求的一个标志,有了这种标志的女孩子,男青年就可以向她求爱了。因此,举行“上头”仪式时,亲朋好友纷纷前来祝贺,并郑重告诉姑娘,从“上头”这天以后就是大人了,在日常生活中要像个大人的样子,无论做什么事都要稳重些。 磕头、鞠躬,献哈达,敬酒茶等。

磕头

磕长头是藏传佛教信徒为实现信仰、祈福避灾而进行的一种虔诚的拜佛仪式。7月2日,我们在大昭寺门前看到了数十位佛教信徒在原地磕长头,他们的虔诚,他们的忘我,以及起起伏伏的场面让我真正感受到了宗教的神秘和力量。

磕头也是西藏常见的礼节,一般是朝觐佛像、佛塔和活佛时磕头,也有对长者磕头的。磕头可分磕长头、磕短头和磕响头三种磕长头分行进中磕长头和原地磕长头两种,其基本姿势都是一样的:首先取立正姿势,口中一边念六字真言,一边双手合十,高举过头,然后行一步;双手继续合十,移至面前,再行一步;双手合十移至胸前,迈第三步时,双手自胸前移开,与地面平行前身,掌心朝下俯地,膝盖先着地,后全身俯地,额头轻叩地面。再站起,重新开始复前,该过程中,口与手并用六字真言诵念之声连续不断。在大昭寺、布达拉宫及其他有宗教活动的寺庙中,常常可以见到磕长头的人群。磕时两手合掌高举过头,自顶、到额、至胸,拱揖三次、再匍伏在地,双手直伸,平放在地上、划地为号。然后、再起立如前所做。过去,有些虔诚的佛教徒,从四川、青海各地磕长头到拉萨朝佛、行程数千里,三步一拜,一磕几年,有许多死在路途之中,也觉得尽诚尽意、毫无怨言。大昭寺前的粗石板,也被磕长头的人磨光了。 在寺庙里.也有一种磕响头的磕头方法。不论男女老少,先合掌连拱三揖.然后拱腰到佛

像脚下,用头轻轻一顶、表示诚心忏

悔之意。

鞠躬

对长辈或受尊敬的人,要脱帽、弯腰四十五度,帽子拿在手上低放近地。对一般人或平辈,鞠躬只表示礼貌,帽子放在胸前,头略低。有时也合掌与鞠躬并用,对尊敬者合掌要对头,弯腰点头,回礼动作也相同。 藏族的礼仪是多种多样的,礼俗与佛教也有密切联系。

献哈达

献哈达是藏族最普遍的一种礼节。婚丧节庆、拜会尊长、觐见佛像、音讯往来、 献哈达

送别远行等等,都有献哈达的习惯。哈达是一种生丝织品,纺得稀松如网;也有优良的、用丝绸做料的哈达。哈达长短不一,长者一二丈,短者三五尺。献哈达是对人表示纯洁、诚心、忠诚的意思。自古以来.藏族认为白色象征纯洁、吉利,所以哈达一般是白色的。当然也有五彩哈达,颜色为蓝、白、黄、绿、红。蓝色表示蓝天,白色是白云,绿色是江河水,红色是空间护法神,黄色象征大地。五彩哈达是献给菩萨和近亲时做彩箭用的,是最隆重的礼物。佛教教义解释五彩哈达是菩萨的服装,所以五彩哈达只在特定的时候用。哈达是在元朝时传入西藏的,萨迦法王八思巴会见元世祖忽必烈回西藏时,带了第一条哈达回来。当时的哈达,两边是万里长城的图案,上面还有“吉祥如意”字样,故可以说哈达是从内地传入西藏的。后来,人们对哈达又附会上宗教解释,说它是仙女的飘带。

敬酒茶

藏族在迎接客人时除用手蘸酒弹三下外,还要在五谷斗里抓一点青稞,向空中抛撒三次。酒席上,主人端起酒杯先饮口,然后一饮而尽,主人饮完头杯酒后,大家才能自由饮用。饮茶时,客人必须等主人把茶捧到面前才能伸手接过饮用,否则认为失礼。逢年过节.到藏族家里做客,主人便应敬酒。请喝青稞酒。是农区的一项习俗。青稞酒是不经蒸馏、近似黄酒的水酒,度数十五度至二十度,西藏几乎男女老少都能喝青稞酒。敬献客人时。客人必先喝三口再一满杯喝干、这是约定俗成的规矩,不然主人就不高兴,或认为客人不懂礼貌。或认为客人瞧不起他。喝茶则是日常的礼节.客人进屋坐定,主妇或子女必来倒酥油茶、但客人不必自行端喝,得等主人捧到你面前才接过去喝、这样,才算是懂得礼遇。

以上是藏族礼仪中最常见、最普遍的情况,其他还有称呼上的礼节。尊称别人时,-般在他的名字后面加一“啦”字。藏语还有敬语和非敬语之分。用敬语,对尊者或客人说话,表示尊敬对方。其次。在吃饭方面,还有食不满口、咬不出声、喝不作响、拣食不越盘的规矩。行路时,不抢在他人前面,

相遇必先礼让。坐时不能抢主宾席、不能东倒西歪,不能随便伸腿等等,这是

一般长辈教育子女的一些必须注意的礼仪。至于递烟杆、吸鼻烟、馈赠礼物等礼节,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说到这里,村干部旺杰为我们作了说明:珞巴人还原始共产主义,上山打猎,回来平均分配,每人一份。珞巴人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全和万物有灵有关,牲灵、神灵、鬼魂、妖魔??珞巴人称为“吾勇”。他们认为,吾勇种类繁多,无所不在,因而十分崇拜山神。在观念上,高山峻岭、悬崖峭壁、岩洞溪涧,古树怪石、泥石山川都是吾勇隐居的住所;山上生长的植物,林间栖息的动物都由吾勇管辖。因此,人们猎、出征、外出交换??须杀牲祭献山神。如每次进山狩猎,从离家到返回要进行七次祭祀仪式,给山神奉献鸡、饭和酒。人们崇拜风、雨、雷、电、冰雹等自然现象。祭祀大地、森森是珞巴人自然崇拜的主要内容,凡砍伐、翻土、播种、除草、收割、开仓??都要择吉日杀牲祭祀。在砍树或开荒后,出现生病、死亡等不幸事故,认为是树神在作祟,须终止开垦或请巫师杀牲禳解。珞巴人认为、虎、狮、豹、狼、野牛、毒蛇、毒虫等猛兽均由“吾勇”管辖,因而有许多祭祀活动和禁忌。具体讲,有图腾崇拜。珞巴人认为,他们自身与自然界中的某些动植物、无生物、自然现象和生产工具等有着一种神秘的关系。他们信仰的图腾有虎、豹、熊、猴、野牛、水獭、猪、牛、羊、狗、老鹰、乌鸦、布谷鸟、蛇、刀、太阳、月亮??多达30种。珞巴人的图腾崇拜又和图腾神话结合在一起。《尼英姐妹寻配偶》是珞巴人关于虎、刀图腾来由的神话。珞巴人对图腾物有一系列崇拜仪式和禁忌,不准猎虎,视虎为他们的祖先。

宗教活动各式各样的宗教活动:珞巴人相信包罗万象的宇宙皆受鬼神的支配。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动辄请巫师探神问鬼。巫师有卜卦师“米刘”和祭神跳鬼师“纽布”两种。“米刘”杀鸡取肝,从肝呈现的颜色、精细、明暗、凹凸、平陷、圆扁及纹络的曲直、折向、起讫点等征象,判定吉凶、贫富、离合、寿缘、旺败、丰歉、触犯何种鬼神、所需何种祭品。“纽布”除具有“米刘”的职能外,还以祭神跳鬼的祷词、咒经、模拟动作、祭献牺牲和占卜等方式,为人祛危求安,免灾招益。巫师除为病人驱鬼治病、为死者祈祷外,还主持氏族或村寨祭祀和神判等各种巫术活动。珞巴人认为,灵魂没有牢固地附在人身上。为此,巫师将一根羊毛和三粒串珠施以巫术后戴在患者脖子上,就可以把灵魂

稳住,免遭鬼怪引诱和勾走。在珞巴人中,凡家人被杀或杀害他人,甚至无意猎杀了图腾动物虎、豹、蛇、野牛、水獭

??都要举行相应的送魂仪式,以示镇压,人们相信通过驱赶或模拟巫术,家人才能平安。 编辑本段珞巴人禁忌珞巴人还有一些禁忌:妇女禁吃鸡肉、酒肉、酿酒粮,禁止其他人摸动,认为他人摸动了会带来吾勇,而使酒曲失效酒发酸;妻子生小孩后至婴儿肚脐带脱落期间,禁止丈夫外出劳动;妻子怀孕两三个月后,禁止丈夫参加捆绑尸体和猪牛,禁忌杀牲??珞巴人的婚姻和丧葬也很奇特。珞巴人除了买卖婚姻和包办婚姻外,还有试婚制。珞巴人认为,父系血缘不能婚配,姨表不能婚配。据嘎青老人介绍,珞巴人的试婚比较自由,一个小伙子到了十七八岁就自己去找情人,很少有不发生性关系的,然后由男方家长去女方家提亲,得到同意后,男方去女家住三年,白天为女家劳动,可以同居。三年后,如果双方愿意就结婚;如果不愿意就赔给对方一些东西。一般情况是男方不同意结婚的多??

编辑本段走亲戚习俗走亲戚似乎是每一个民族共同的习俗,但是,这看似简单的亲属互访行为,却被不同的民族或不同地域的人们,依照各自不同的情况,迥乎相异地演绎着。我自小生活的农村,似乎每一天都能在曲径婉蜒的村陌上看见背着柳条背筐,穿着较平素要干净、整洁的衣服,匆匆忙忙地走亲戚的人。他们所要去的那一家或许正在举行隆重的婚礼,或者请来寺庙里的喇嘛,正在为死去的亲人超度亡灵,要么来了一位在异地工作的儿女,除此之外,便是有求于这一家什么事的。总之,走亲戚的目的是各种各样的。

虽然我生活过的那片村庄偏僻而且仍旧贫困和落伍,但是,三十多户人家里却有近十户人家的孩子在拉萨或其它的大城市工作。因此,每每他们中的谁回家探亲或探完亲要返回城市时,许多亲戚便前来探望。这种探望的背面绝无隐匿巴结或渴望获得些什么的不纯的目的,而是已然成为这座村庄祖祖辈辈传承至今的一种叫人感到亲切的风俗。它是亲戚间联络感情,互相照应的一个极好的方式。

前来探望的每一位亲戚一律背着在一些重要的场合才背的黄色的柳条背筐,也一律用一件衣服或其它什么布遮盖着里面谁也看不透、却也能猜出一二的东西,手里却不约而同地拎着一只八磅的暖瓶和一个大小适中的塑料桶,不消说,是浓香的酥油茶和上好的青稞酒了。这两件东西在走亲戚时无论如何是少不了的,如同内地的某些民族在走亲戚时手中总少不了一两瓶陈年老酒一样。

看望从远方来的客人时,一进门似乎是谁明文规定过似的说一句大意为“回来了?”的亲切问候语。主人一面一脸埋怨地责备说:“总是烦劳你们,何必来呢”

之类的客套话,一面赶忙上前将客人背上的柳条背筐抱下来,放在一边,让座倒茶。客人一落座

便与主人家的从异地来的干部之类的人谈一些轻松的话题,且不断地从自带的暖瓶和塑料桶中给主人家的老老少少们倒茶、敬酒。这样,寒暄了二三个小时后,有事儿要回去张罗的便尽力推脱主人留他吃饭的邀请,请主人将自己带来的柳条背筐里的东西收起来,但自己却坐着或起身将剩在自己暖瓶里的茶和塑料桶里的酒倒空,并不去帮主人腾柳条背筐里的东西,似乎是耻于自己带来的东西之廉价似的。这一点与其它一些民族是很有些不同的。在我的故乡,即便有什么好东西带来了也不宣扬,只是说一句“请把柳条背筐里的东西收下”之类的话。主人在这时,一面反复地说“何必这样客气,总是带那么多东西来”,一面将亲戚带来的柳条背筐抬到自家的储藏室,—一地把一支风干的肥硕的羊腿、一坨淡黄色的新鲜酥油、一些自家油炸的食品之类的东西收起来。但也并不将柳条背筐弄空,比如亲戚们带来的食品或鸡蛋总要原封不动地留几个在里面。这是很需要注意的一个禁忌,谁要把亲戚们带来的东西全部腾空,那么不好的名声就会很快在全村内张扬开来。即便没有犯忌,也还要根据对方家境的好坏或所紧缺的东西,从自家拿出些放在客人的柳条背筐里,作为还礼。这种还礼可能在城市人的眼里是不足挂齿地廉价,它也许是几棵刚从城里带来的新鲜的大白菜或水果,或是一块砖茶或几件小孩穿的衣服,但在仍旧落后的故乡却算得上是稀罕物了。主人从亲戚们的柳条青筐中取出东西时还要在心中牢牢记住,以便下次到他们家走亲戚时也带去价值相当的东西,以免失礼。在节日是里走亲戚一般都很从容,应主人的挽留要呆到很晚,喝酒、谈笑、唱歌是少不了的内容,直到月高星疏,人们才在前来接应的孩子的搀扶下醉意朦胧地与主人告辞,回到各自的家中。

孩童在走亲戚的这一习俗中却是一个极为次要的角色。在我的故乡,走亲戚时最不情愿带着孩子一道去的,大致是每一家都有三四个孩子,且一个比一个顽皮捣蛋的原因,到客人家几乎无人心甘情愿地把孩子带来,主人也从不过问孩子没来的原因。有时候孩子哭着喊着要求一同去,拗不过,便一路训斥而来,一进主人家门的第一句极有可能就是“不让他来,他偏来”之类的责备怯怯地躲在自己身

后的孩子的话,来消释别人对自己的不解和嘲笑。所以,孩子们总是在父母所在的那一家门口徘徊,等着谁发现了他们而叫他们进来吃饭或给他们一些糖果,胆子大些的孩子会径直走进主人家,假装不

知道似地问主人“我爸妈在你们家吗”,以获得更多的关注和好吃的东西。

其他相关天祝藏族自治县位于祁连山东部,东接景泰、南连永登、西邻青海、北抵古浪,为河西走廊之门户。是“古丝绸之路”的古道之一。全县总面积为7149平方公里,有藏、汉、土、蒙、裕固、回等十六个民族构成。藏族是天祝居住最早的少数民族。天祝史属安多藏区,俗称华锐,意为苦难的地区或部落。历史上华锐是指湟水以北,河西以东端南。包括青海的乐都北山、互助、门源、大能东部、甘肃的天祝、肃南皇城等藏区,其中天祝是华锐的主要地区。据历史记载、民间传说、风俗习惯、语言等材料综合分析,华锐藏族是公元663年吐蕃王朝时期,世居青海、甘肃、四川等地的诸羌、氏部成为吐蕃王朝臣民后形成并世居天祝的一支藏族,该部落的风俗习惯有其独特之处。华锐藏人在历史上纯粹经营牧业,逐水草而牧,藏族人民世代居住银白色的雪山下。周围冰天雪地,蓝天上飘着白色的云朵,地上游动着白色的牛羊。吃的是白色的酥油、糌粑、穿的褐衫、白皮袄。戴的是白毡帽,献人的礼物是洁白的哈达。在这种环境下,藏族人民上对白色产生了特殊的感情。以白色为吉祥、幸福、理想和繁荣昌盛的象征。与别的民族相比较,藏人有其独特的尚白习俗。汉族人认为白色是很不吉利的,只有死了人时为了表达悲哀之心,才着白衣、戴白帽、穿白鞋。这就是藏人所特有的别致的审美情趣,也是我们值得研究的东西。

编辑本段尚白习俗每一种民间习俗的形成和发展,都与物质和精神是密切相关的,生活在雪域的华锐藏人,他们尚白习俗的形成由物质民俗和精神民俗来体现。精神民俗中有宗教的原因,也有

传说的原因。物质民俗中有地缘、衣食住行及其它方面的原因。下面我们就具体表述一下:

(一)精神民俗中的尚白习俗

1.宗教影响

格鲁派势力尚未形成,苯教占统治地位时,那时白牦牛被尊为“神牛”,是朝野政教神圣的供奉之物。当时宰杀一头白牦牛必须经过教徒念诵长经300遍方可。后来教徒将白牦牛尾巴盘结于发辫处,并用3个红色琥珀珠做标志,缀于发梢,以象征苯教兴盛、教规森严。可见白色这种象征色是何等的庄重各神圣不可侵犯。藏传佛教也直接影响着白习俗的发展。红、蓝、白、黄为藏传佛教所崇尚

之色。法器中有白色的海螺,经文颂词中常有雪山、白云、莲花之类的比喻来赞颂。渐渐流行开来,现在有许多文学作品中有如雪山一样纯洁的心,莲花一样圣洁等等的比喻,这些都是尚白习俗形成的基本原因之一。

2.传说的影响

各民族传

说中,风物习俗、传说占了很大比重,它为民俗学的研究提供了形象化的资料。传说往往是对某一个民俗现象作生动的解释。下面这个传说为华锐藏人崇尚白色做了故事化的传承。传说在很久以前,华锐部落被外来强敌包围并发生了战争,首领命令华锐部落在天亮前投降。否则,将其部落臣民全部杀死,眼看黎明将至,情况十分危机,就在紧要关头,突然从背后杀出一支骑白马、持银刀、着白衣、戴白帽的人马,把敌人杀得丢盔弃甲,四处逃窜,解救了全部落人的性命,部落首领发现求救 他们的人为了不让敌人发现自己,全部与雪山同色着装。华锐首领为了缅怀他们的功绩,决定只有英雄才能骑白马、着白衣、戴白帽,这也是华锐英雄部落为 (白色之地)的一个传说故事。

(二)物质民俗中的尚白习俗

1.地缘及生活环境影响

俗语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由于所处的山川地理环境不同,而形成不同的风俗和习惯,这表现出民俗对自然环境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和选择性。天祝草原四面均有雪山环绕,草地上的羊群是白的、牦牛是白的、奶汁、穿的皮袄、戴的毡帽都是白色。过年时有献冰活动,房屋顶及墙角上放白石等几乎处处都与白色有关。白色象征了吉祥、纯洁,也象征了宁静、清洁,如寺院中僧人住房是白墙黑边。白牦牛世世代代又是华锐人之生活支柱,故而这也是华锐藏人崇白的一个直接原因。另外墙上放白石不但为了寻求吉祥,而且有神圣不可侵犯之意。意为这是我的房子,我的院墙,别人不能越墙而入。

篇三:走进藏家

走进藏家

今年暑假,妈妈带我去九寨沟旅游,那个“走进藏家”的活动让我记忆犹新。

那天,从黄龙下来,一路颠簸,来到藏家的时候,天已经快黑了。我们刚刚停下车,便有一个藏家大哥哥给每一个下车的人戴上一条黄色哈达(据说只有出过活佛的家里才能用黄哈达),并用藏语“扎西德勒”对我们问候。导游在路上告诉我们,在藏语中“扎西德勒”是“吉祥如意”的意思,是藏家最美的祝福语。我们每个人也都双手合十,回一句:“扎西德勒秀!”意思是:你也吉祥如意。

我们做客的藏家姓“格桑”。他们家在一个斜坡的上面,大家在门口排好队,准备进门仪式。第一项,用松枝点燃的烟火往身上熏三下,以示来年财源滚滚。第二项,转玛尼堆。据说玛尼堆的石头是家里的老阿妈从寺庙旁的山上捡回来的,很有灵气。玛尼堆上挂着写满经文的红黄蓝白绿五色经幡。红色代表太阳,蓝色代表天空,白色代表白云,黄色代表土地,绿色代表大地上一切有生命的东西。每当风一吹,旗子就飘起来,就仿佛人们在诵读经文。藏家人说,经文念千遍,佛祖就会保佑。我们双手合十,随着主人高声念八字真经:欧嘛直莫尼斯来德,逆时针的绕玛尼堆转三圈,表示洗净身上的晦气。第三项是转经筒,摸水晶球。要求男生在前面排队先转。(藏家人也重男轻女?)而且只能用左手转动,据说人的右手杀鸡宰羊充满血腥,而左手是幸运之手,财富之手,转一转会给自己带来财富、好运。不论真假大人们谁都不愿漏下这个重要的环节,虔诚地转动经筒,触摸

水晶球,并留下一张合影。经过这些必要的程序后,我们终于走进了他们的客厅。

客厅很宽敞,墙上画满各种颜色艳丽的图腾。中间摆放着4排小桌凳,我们依次在矮桌前坐下,男生在前,女生在后。小桌上已经摆好了2个不知名的小菜和青稞饼、牦牛蛋(小土豆)。一个藏家哥哥给每个人倒上了粉色的酥油茶,清亮的青稞酒后,一个藏家姐姐就给我们介绍藏家人每餐前必须进行的程序。(这时我想起了信仰基督教的姥姥,每餐前的念念有词)她让大家左手端青稞酒,右手无名指蘸酒向空中一挥,大喊一声:“一敬天地——哟措措!”再蘸一次酒,又向空中一挥,大喊:“二敬父母——哟措措!”第三次蘸酒又喊道:“三敬朋友——哟措措!”这次要把酒互相弹到身边人的额头上,表示友好。在“呛通”(干杯)声中,第一次体验藏家人餐前仪式的我和妈妈,听着那发音奇怪的“呛通”、 “哟措措”忍不住笑出声来,互弹着酒。这时又进来几位哥哥、姐姐,给我们清唱了几首歌曲,那首唱“青藏高原”的姐姐,嗓音很纯朴清亮,有韩红的范儿。我们都按耐不住用刚刚学来的藏语跟着喊:呀索,呀索,呀呀索!(再来一首),气氛很热闹。

酒足饭饱后,主人又邀请我们下楼去院子里跳锅庄舞。天已经黑了下来,院子中间燃起一盆熊熊燃烧的篝火,趁着浓浓的夜色,在充满藏族特色的音乐声中,我们不管认不认识的,大家都拉着手,围着篝火跳了起来,大家学着主人的样子手舞足蹈,嘴里喊着不知所云的藏语。篝火闪耀,我们陶醉在这神秘的夜色里,如痴如醉……

篝火渐渐熄灭,走进藏家的活动也结束了。我们将黄哈达挂在了墙壁的牦牛角上,据说明日一早我们的祈愿老阿妈会带到寺庙里,帮助大家祈福圆梦。好客的主人将我们送到车上,在依依不舍中又为我们唱了一首藏家祝福的歌曲。短短的2个小时,让我们体验了藏家人的热情奔放。祝福他们:扎西得勒!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