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秘写作 > 新闻报道 > 列表页

英语新闻报道中语言模糊性初探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7-04-13  分类: 新闻报道 手机版

篇一:英语网络新闻文体中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分析

英语网络新闻文体中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分析

王悦鸣

(安徽大学外语学院 安徽省 合肥市 230601)

摘要:从模糊限制语的角度出发,分析英语网络新闻中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功能。发现英语网络新闻中普遍使用模糊限制语,表现出各异的语用功能,实现不同的语用效果。以美国和英国两大新闻网站美国广播公司和英国卫报的英语新闻中摘取的部分新闻作为语料,简要分析其语用功能,发现语言是精确与模糊的结合,只有恰当正确使用模糊限制语,才能使语言达到应有的表达效果。 关键词:模糊限制语;模糊限制语分类;英语新闻文体

The Pragmatic Analysis of Linguistic Hedges in English Web News

Wang Yue-ming

(School of Foreign Studies, Anhui University, Hefei, 230601,)

Abstract:Based on the theory of linguistic hedge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agmatic functions of linguistic hedges in English web news. A great ideal of linguistic hedges realized different pragmatic functions in English web news. Based on the collection of data from the ABCNews and the Guardian, the pragmatic functions of linguistic hedges in English news a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The effective communicative effects can only be realized by appropriate uses of linguistic hedges.

Key words: linguistic hedges; the classification of linguistic hedges; English news 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早在古希腊,哲学家们可能就已经意识到“模糊性”这个问题。古希腊哲学家尤布利德斯关于麦堆的模糊性问题就有所体现。他提到,一粒种子不是一堆,两粒不成一堆,三粒也不成一堆??那么界线到底在哪里呢?其实,麦堆本身就没有明确的界线,处于不确定界线的具体数字如一粒麦粒也不能使其属于或不属于一个范畴,这个也就是模糊性问题。

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曾指出整个语言在一定程度是模糊的。他用颜色词比如red ,blue等举例,说明颜色本身构成一个连续统,所以处在该颜色边缘的颜色,我们很难确定它是不是该颜色。

一直到1965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扎德[1](L.A.Zadeh)教授在杂志《信息和控制》上发表了一篇名为“模糊集”(Fuzzy Sets)的文章。文章首次提出“模糊”一词。模糊问题才广泛受到人们的关注,这符合人类认识的发展规律,也符合现代科学发展的要求。扎德在文中指出“在现实物质世界中所遇到的客体,经常没有精确规定的界限。”比如晚上的时间段该如何界定。这些定义都不能用古典逻辑中非此即彼的二值逻辑来判断。而必须用模糊逻辑即多值逻辑来判断。

2.理论综述

在我国,研究模糊语言的第一位学者是北京师范大学的伍铁平先生。他发表于《外国语》(1979 年第 4期)的论文《模糊语言初探》[2]是国内最早运用模糊理论研究语言模糊性的文章。他在《模糊语言学》[3]一书中对“模糊概念”进行

[作者简介]姓名:王悦鸣(1991.10-), 性别:女,籍贯:安徽省淮南市,工作单位:安徽大学外语学院, 1 学位:硕士,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深入研究, 并探讨了语言中词语从精确词向模糊词转化、模糊词向精确词转化、以及一词兼有模糊和精确等现象。指出扎德等西方学者过分强调语言模糊性的错误。使人们正确认识了语言的模糊性。

我国模糊语言学开始就比较注重模糊语义的研究,石安石在《中国语文》

[4]1988 年第 1 期上发表了《模糊语义及其模糊度》一文,文中探讨了模糊语义和歧义、笼统义、多义的区别。张乔在《模糊语义学》[5]中也探讨了产生模糊语言的根源,分析语义模糊现象的特点。

2.1模糊限制语

莱考夫[6](Lakoff,G)对模糊限制语的定义是“sort of, kind of, technically speaking”等让表达变得更模糊的词语。但后来J.查奈尔(Joanna Channell)也指出,模糊限制语有时让语言模糊程度加深,但有时也让语言模糊程度降低。

1972年,扎德在《对模糊限制成分的模糊集论解释》这篇文章中,提出一个概念,模糊限制成分(linguistic hedges)。它的作用是限制模糊词的模糊程度(使其更模糊或更趋于精确)。在这篇文章中,他将模糊限制语分为两类;修饰模糊词,比如“very”,这类词不能修饰非模糊词;第二类是从作用上说它们从哪个方面作用于模糊词。比如“strictly speaking”等。后来扎德又按其所属语法类别,将模糊限制成分分为四类。第一类是词,比如“very”等;第二类是表示“有点,稍微”的后缀,比如“—ish”;第三类是英语中so…that等此类结构改变句子模糊程度的词语,第四类是表示主观间接地短语,比如“according to his view”等 。

2.2模糊限制语的分类

目前我国对于模糊语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模糊语义和模糊语言的语用研究上。对英语网络新闻语体中模糊限制语的语用研究不多。本文从英语网络新闻中的模糊限制语出发,分析其语用功能。

新闻报道要求用语具体,简洁,准确。新闻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不能夸大也不能缩小。不能因为语言运用不准确而造成新闻失真。在新闻文体中,要求用语恰当,准确及时传达信息。而模糊性是语言的基本特性之一,并且有其特殊的语用功能。所以在新闻文体中也会有大量模糊用语的存在。

何自然[7]在将模糊限制语分为变动型模糊限制语和缓和型模糊限制语两大类。变动型模糊限制语又分为程度和范围模糊限制语,缓和型模糊限制语又分为直接和间接模糊限制语。本文在何自然的分类基础上,对新闻政论文体模糊限制语进行语用功能分析。

3.新闻政论文体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分析

3.1变动型模糊限制语

变动型模糊限制语可以通过一些模糊限制语,对一些语句的意义做出修正,让原语句在一定的范围内有变动的空间。在新闻报道中,使用变动型模糊限制语可以使语言较为客观,更符合实际情况。

3.1.1程度型变动语

(1)The size of the contract on offer has sparked interest private firms and claims that the privatisation of the NHS is increasing in pace.

“a number of”属于模糊语,意义为一些,许多。“一些、许多”是一个有模糊意义的词语。“一些、许多”仅仅表示数量上有,那么具体有多少,是一个模糊的概念。但加上模糊限制词large后组成词组a large number of 就使a number of的模糊度降低了。large一词的使用使原来的意义“一些私营企业”的范围缩

小到“有大量的或者有相当多的私营企业”。我们可以较清楚的知道这个量是很大的,而不是仅仅只有一些。通过使用程度模糊限制语,使原意表达更加准确,达到现阶段交际要求的信息量。这里读者并不需要知道到底有多少家私营企业,其准确的数字是多少,在这里私营企业数目不是信息的焦点,写出准确的数字,只会造成信息过量,造成不必要的信息冗余。而用“a large number of ”表达出大致数量趋势,使说话人把接近正确又不完全准确话语说的更得体。

(2)The man in charge of Anthony Weiner's campaign is stepping aside in the wake of new revelations that the candidate exchanged lewd online messages with women.

“several”意为几个,几位。加上这个模糊限制词,使语义的模糊程度降低。在这里,读者只需了解到Anthony Weiner丑闻的大致情况,他同女性有信息上的不正当的往来。读者无需详细了解是三名,四名还是五名女性有这种信息往来,而“several”一词很巧妙地把这个范围缩小并让读者知晓大致的范围,并符合人们来了解接受主次信息的习惯。同时也使信息发布者在不影响读者了解新闻事实的基础上,在一定程度上给自己留有说话的余地,不致于把话说得过于确定而造成不便。

(3)yet again, young men —,18, 19 years old — leaving behind everyone they loved to defend a country they never knew and a people they never met.”

我们谈到“young men”年轻人的时候,“young men”本身就是一个具有模糊性的词语,我们不能划定一个明确的界线多少岁至多少岁为“young men”,但通常我们会联想到“young men”这个词语中心区域二十岁左右的男生。一般不会把17或18岁的未成年或刚成年的男性概括到此范围内。而说话人在纪念朝鲜战争停战60周年的讲话中,为了强调很多上战场的只不过是一些孩子,用模糊限制语“some”把年轻人的年龄跨度缩小,意为在某种程度上还只是未成年的孩子并加以说明,意在强调战争的残酷性以及对当时那些孩子们的行为表示钦佩和尊敬。通过模糊限制语的恰当利用,很好的达到了讲话的效果。

3.1.2.范围型变动语

使用范围变动语,新闻报道者可以在原新闻事实的基础上加上表示范围的浮动的词语,也就是范围型模糊限制语,可以不用把范围表达的太绝对化。

(4) The NHS is embarking on its single biggest outsourcing of services so far by 1.1bn.

词语“between”“and”用在这里,意为介于什么区间之间。“£700m”和“£1.1bn”本属于精确意义,但在这里这两个表数值的词本身也并不代表精确的“£700m”和“£1.1bn”,不代表真的只有£700m,不多出一英镑也不少一英镑,只是一个较为准确的估计值。这里数值本身是对一个事物价值的估计值,在形成这个数值的因素里有一些不确定的变动因素,因此新闻报道者也不可能给出一个精确的数值。因此给出在合理范围的范围数值区间,反而更为客观和准确。减少了不合理性。

“so far”也属于范围变动语,意为到目前为止。目前是一个模糊概念,不表示确切的哪一天,而是表示最近的一个时间段。而在新闻撰稿人讲求发稿的时效性,在需要抢先发布第一手新闻消息时,往往事情还没有完全结束。我们有时必须表达现阶段的情况,然而事件还处于发展中的阶段,无法给出精确数字,就可以用“so far”等一类的范围变动语来缩小范围,使新闻数据更贴近真实情况,引导读者在提供的合理范围内理解事物,以求把信息传达的更客观准确。

(5) Today, Greenwald told Stephanopoulos that Snowden’s petition is still pending, “elsewhere”的范围比较广也比较模糊。我们不能通过“elsewhere”的语义来了解它到底表达了怎样的一个范围和意义。通过对“elsewhere”语用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这个词用模糊委婉的方式使说话人用该词表达了其隐含意义。既然重点不在斯诺登的避难申请上,那么现在的首要问题即是斯诺登揭露的美国国家安全局的监控丑闻。而新闻报道者在报道新闻时不仅要保证新闻事实的真实性、客观性,又要巧妙的避开可能给自己和媒体带来的不便。在该条新闻中,新闻报道者就使用了“其它方面”回避了美国政府现在较敏感的话题,又用该词表达了自己的隐含意义,也避免因敏感词汇使用不当造成政治外交的不便。很好的保护了新闻报道者。

(6)Virgin Care now provides a range of NHS services across Surrey.

“a range of ”意为一系列的,这里用“a range of”NHS services很好利用了模糊语让语言表达十分简洁概括。免去了罗列出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具体有多少项服务的繁冗且不合常理的表达方式。只需提供与“NHS services”相关的信息,读者便可以一目了然的了解到该信息的内容,迅速在脑中形成相关记忆和概念。

3.1.3变动型模糊限制语小结

从上面的例句可以看出,有的程度模糊限制语可以限制模糊语言的模糊度,使语言表达更为得体,更接近实际情况。避免过于绝对和武断,降低可能引起的信息不准确的风险。也使信息结构主次分明,重点明确。有的模糊限制语可以改变一些词语边缘范畴的隶属度,使该范畴的边缘成员更趋向属于或不属于该范畴,让语言表达在该语境下符合说话人所表达的意义,避免造成信息的失真。并易于读者理解其隐含的会话含义。有时新闻报道者不需要给出具体的范围,使读者能在该范围内正确理解事物即可。有时,新闻报道者不确定具体的范围是什么,因此给出合理的变动范围,可以增加信息的可信度。有的范围型变动语可以在合理范围内灵活变动相关数据的范围大小,使信息表达更为周密和方便。

3.2缓和型模糊限制语

缓和型模糊限制语在新闻文体中非常常见。通常属于在话语中插入一些缓和型模糊限制语结构,表示此话语仅限于说话人个人见解或第三方观点,以使原语句的语气变缓和。缓和型模糊限制语可分为直接缓和语和间接缓和语。 3.2.1直接缓和语

(7)I think the closer you looked at New Labour the more it seemed like a cunning rhetorical device designed to enable a group of technocrats to believe that they had not, after all, become middle-aged conservatives.

说话人在加上表达个人的观点的直接缓和语后,想表达的言外之意是这仅仅是我个人的观点,读者可以有自己不同的看法。不会给读者造成事实就是这种比较绝对的态度,且不给读者留有思考余地的生硬话语。与此同时,也表达了说话人对客观实际情况和读者意见的尊重。

(8)“On this 60th anniversary, perhaps the highest tribute we can offer our veterans of Korea is to do what should have been done the day you come home.

“perhaps”表可能,愿意透露出说话者没有绝对的把握,对自己观点持不确定的态度。但在这个语境下,说话人其实并非对自己观点很疑惑不确定,其想表达的言外之意是出于礼貌不想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别人以使话语更缓和,表示对听话人观点的尊重。

3.2.2间接缓和语

(9 possibly sensibly, that they are never off the record.

在政论型新闻报道中,我们经常需要引用外来媒体对此事件的观点,有时需要引用政客的言论等。因此间接缓和语也经常出现。在这里使用间接缓和语是通过阐述一些有依据的消息来源来帮助自己阐述观点。说明该观点并非自己编造,让话语可信度增加,使信息传达更为客观,更有说服力。另一方面,也可以表达不代表本人的观点的隐含意义,也表达了不代表该观点一定准确无误,如有错误,也可以保护自己,给自己留有余地。使用间接缓和语后,使话语表达更加灵活严谨。

(10) There is no evidence that women who have PIP breast implants are at higher risk of cancer, European regulators have concluded. Women also do not need to have the faulty implants removed as a precaution although they may wish to have them taken out if they feel anxious, a review of PIP safety published by the European Commission's Scientific Committee on Emerging and Newly Identified Health Risks (SCENIHR).

“according to”在新闻报道中被广泛使用。新闻报道人以及其所在的媒体在撰写新闻稿件时是为读者提供及时的消息,且必须客观准确。一则新闻经常是通过各类资源收集整理出来的。因此在向读者提供讯息时,需要援引某些机构的调查结果或事实依据时,就需要运用此类的间接缓和限制语以向读者强调信息的出处。一方面,可提高讯息的真实性可信度,加强讯息的说服力;另一方面又可以巧妙的为自己留有余地,以免消息出现错误时,承担相应的责任,其隐含的会话含义也向读者暗示该结论只是本文提到的援引机构的结论,读者可有自己决断的空间,本文只是传播信息的媒介而非进行价值判断或强加观点的统治工具。

3.2.3缓和型模糊限制语小结

缓和型模糊限制语在新闻报道中经常出现。恰当使用缓和型模糊限制语可以是语句更加礼貌,语气更加缓和。使新闻撰稿人和读者分清各自的责任范围,为各自的言论负责或表达说话人对该话语保留有自己的观点和态度,给读者留下判断的空间。同时也可以在保证新闻及时性的前提下,增加新闻事实的可信度和灵活度。但这仅限于恰当使用缓和型模糊限制语,如一味为了推卸责任,不负责任地引用他人观点,也同样会不尊重读者,给读者阅读和获取信息造成不便。

4.结语

从本文看,不同的模糊限制语在不同的新闻语境中会有不同的功能。变动型模糊限制语可根据实际情况改变语句的模糊程度,达到恰当的交际要求。缓和型模糊限制语可以使语句更加缓和,委婉含蓄和礼貌,增加新闻话语的可信度和权威性。

但并非所有的模糊限制语都可以使话语更加清晰明确、委婉含蓄,更加礼貌、尊重听话人。过度使用或不恰当使用模糊限制语,只会使新闻给人敷衍不负责的感觉,造成交际失败。然而本文只分析了恰当使用模糊限制语的语用效果,没有对错误和过渡使用模糊限制语造成的消极效果进行分析,是不全面的。综上,语言是精确与模糊的结合,只有恰当正确使用模糊限制语,才能使语言达到应有的表达效果。

篇二:论英语广告的语言特点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论《海狼》中拉尔森船长本性的双重性 The Death Image of Emily Dickinson’s Poetry 初中英语词汇教学法研究综述 论英语称谓语中的性别歧视现象 浅析卡夫卡小说中的荒诞意识 英语动画片中的中国元素探究 《麦田里的守望者》中主人公的性格分析 异化的美国梦:小说《教父》的主题解读 美国梦及其在美国文学作品中的体现 《瓦尔登湖》中寂寞观的超验主义分析 《虹》的象征主义及其生态意识 目的论视角下英语电影片名的翻译 文档所公布均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原创Q 799 75 79 38 从原型批评理论角度分析威利?洛曼的悲剧 影响英语阅读速度提高的主要障碍及其解决方法 英语报刊新闻标题的特点及解读 《荒野的呼唤》中“巴克”的性格分析 《秀拉》中女主人公秀拉的女权主义解读 母语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迁移 黑人英语与非裔美国黑人文化的研究 透过好莱坞校园电影解析美国青少年的特点 论自然主义在《野性的呼唤》中的体现 从中西文化差异角度谈品牌翻译 相似的母爱,不同的表达——对比研究《黑孩子》和《宠儿》中的母亲形象 对中西方传统节日之文化差异的研究 从服饰看中西方文化差异与融合 《好人难寻》中哥特手法运用的分析 论《儿子与情人》中保罗人格形成的影响因素 中国文化特色词汇的音译与中国文化的传播 浅析威廉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 有关小学双语教学现状及实施问题分析 房间和风景的象征意义:读福斯特的《看得见风景的房间》 中医术语翻译方法研究 An Analysis of Mulan's Character in Moment in Peking 《魔戒》中的现实主义初探 从“绝望的主妇”看现代女性主义的困惑 《嘉莉妹妹》时代背景下女性的地位 Colonialist Ideology in The Last of the Mohicans 威克里夫对英国民族语的发展贡献 跨文化商务活动中的交际与礼仪 朱维之《复乐园》译本研究 An Analysis on the Differences of Dietetic Culture between the East and the West from

English Translation of Chinese Menu

43 论狄更斯在《双城记》中的人道主义思想

44 库切《等待野蛮人》中的不可靠叙述

45 翻译呼啸山庄的感想(英译中)

46 On the Origin of English Idioms from a Cultural Perspective

47 Culture Teaching in College English Listening Classrooms

48 杰克的悲剧与海明威的世界观

49 霍桑的罪恶观在《红字》中的体现

50 用陌生化理论阐述《红色手推车》的悲剧色彩

51 海明威小说《太阳照常升起》中精神荒原主题分析

52 新闻翻译中“编译”的合理性分析

53 试用标记模式理论分析广告语中的语码混用现象

54 从人类文化语言学的角度分析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

55 试论英汉日常礼貌表达的异同

56 从功能文体学的角度分析《牧师的黑面纱》

57 TPR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58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59 A Study of the Characters and Their Influence on the Hero of The Catcher in the Rye 60 英汉道歉语对比研究

61 The Lexical Features of Black English in RAP Music and its Influence

62 从冲突到和解—解析《接骨师之女》中的母女关系

63 从美国妇女社会地位的提升看英语歧视性词汇的变化

64 《乱世佳人》中的清教主义思想解析

65 英汉语言与文化差异对广告翻译的影响

66 英汉模糊语言对比研究及其翻译

67 英汉颜色词“红”的喻意和文化内涵研究

68 A Brave Call for Peace--An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rederic Hey and Catherine Barkley and Its Tragic Ending in A Farewell to Arms

69 从哲学角度看中西餐具文化的差异

70 The Name Translation in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71 从心理语言学谈提高新闻英语听力的新模式

72 中英文旅游广告语言特点对比研究

73 《宠儿》女主人公赛斯人物形象分析

74 运用概念整合理论解读英语幽默理解障碍

75 从《在路上》解读“垮掉的一代”时代背景与主题

76 从《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记》论人性与兽性

77 基于语义场理论的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策略

78 英语委婉语的特点及运用

79 A Feministic Study of the Theme of “The Chrysanthemums”( 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80 论电影《傲慢与偏见》对小说的二次创作

81 从生态批评的视角看《远离尘嚣》的生态悖论

82 A Tactics Study of English Listening Teaching in Basic Education Stage

83 A Funeral of Red Roses:An Analysis of Du Shiniang's and Marguerite Gautier's Traged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uman Dignity

84 小学英语语音拼读教学

85 从文化角度探析中英基本颜色词的比较和翻译

86 中西方商务礼仪的差异

87 从鹿鼎记和唐吉诃德的主要人物的较对比来比中西方侠文化

88 中国民族主义的新表现:“中国威胁论”——构建民族认同的一种手段

89 法律英语的语言特点及其翻译

90 浅析英汉颜色词的文化内涵及翻译

91 通过小说《紫色》分析沃克的妇女主义思想

92 分析《贵妇画像》中伊莎贝尔的个性特点

93 让中国学生说正确英语-------探讨如何摆脱英语语用失误

94 Advertisement transl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ida’s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95 多元智力发展与外语教学

96 运用言语行为理论分析哈佛校长德鲁?福斯特的演说词

97 汉语成语英译过程中动物形象的转换

98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English Proverbs and the Translation Strategies

99 A Brief Discussion on Creative Treason in Poetry Translation—Based on the Chinese Versions of The Isles of Greece

100 中国纺织业出口现状和对策

101 目的论在英文电影片名汉译中的应用

102 中西方礼貌用语对比分析

103 英语新闻标题中隐喻的应用与翻译

104 论英文电影字幕翻译及其制约因素——以《别对我说谎》为例

105 李安电影中的文化融合现象

106 语篇转喻的功能分析

107 《飘》两个中译本人名地名翻译对比研究

108 从自然主义角度解读《人鼠之间》中的美国梦(开题报告+论文 )

109

110 哈克贝利?费恩对“文明世界”的适应

111 学生不同个性对英语学习的影响

112 伍尔夫的《到灯塔去》中的女性主义

113 英语报刊标题的词汇特点和修辞特点

114 浅析《小妇人》中乔的女性意识及其成长过程

115 从《金色笔记》看多丽丝莱辛的女性意识

116 The Religious Thoughts in The Pilgrim’s Progress

117 《绝望主妇》人物语言个性化翻译浅析

118

119 会计英语缩略词特点及翻译研究

120 从常见的中英文名字比较中英两国命名文化差异

121 网络委婉语中的模因现象研究

122 翻译历史观:新闻发布会口译研究

123 接受美学指导下的电影字幕翻译——以《冰河世纪II》为例

124 《简爱》和《吕贝卡》中女权意识的对比

125 浅析网络字幕组运作下的美剧翻译特点

126 安吉尔的精神悲剧—分析哈代笔下人物的心理发展过程

127 《荒原》中的神话溯源

128 双语对认知发展的影响

129 On the Difference of Family Education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

130 汉英“龙”文化浅析

131 中美两国家庭文化差异

132 从女性主义翻译理论比较《名利场》两种中译本的翻译

133 怪,或不怪--《小镇畸人》中的主要人物解读

134 论神话中的民族精神——希腊神话与中国神话之比较

135 浅析商务谈判中的恭维语应用

136 An Eco-Critical Approach to Moby Dick

137 玛莎?诺曼戏剧中的母女关系研究

138 E- C Translation of Film Titles from Cultural Perspective

139 浅析《飘》中斯嘉丽的婚姻观

140 Oscar Wilde’s Aestheticism on The Picture of Dorian Gray

141 浅析广告英语中的隐喻

142 英语体育新闻标题的特点及翻译对策

143 A Study of C-E Translation of Tourist Material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ross-culture 144 论英语演讲开场的决定性因素和相关策略

145 英汉“走类”动词短语概念隐喻的对比研究

146 增译法在《水晶宫》英译汉翻译中的应用

147 《嘉莉妹妹》中的象征主义

148 网络英语资源对英语学习的影响

149 功能对等视角下汉语广告的英译策略

150 论奥斯卡?王尔德的矛盾性——从传记角度解读《奥斯卡?王尔德童话集》(开题报告+论)

151 Domestication and Foreignization in Idioms Translation

152 目的论视角下公示语汉英翻译研究

153 从英汉思维模式差异看法律条文英译汉

154 浅析小说《傲慢与偏见》中爱情和婚姻的关系

155 从叶芝的诗歌看象征主义的发展

156 中医英译的现实情况研究

157 情景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158 《玉石雕像》中的非言语交流

159 英美文化与初中英语教学研究

160 The Analysis of the Double Character of Wuthering Heights’ Hero——Heathcliff 161 《追风筝的人》翻译中的美学体现

162 透过《丛林》看美国梦的破灭

163 中英委婉语语用功能的对比研究

164 浅析英语颜色词的语义特征

165 翻译中的语境因素分析

166 浅析英汉问候语的文化异同

167 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越狱》字幕翻译的研究

168 简奥斯丁《爱玛》中的爱玛形象分析

169 《德伯家的苔丝》中的象征解析

170 《儒林外史》中应对文化缺省的文化负载词翻译

171 新课标下高中英语学习策略调查

172 从玛氏公司看英美文化对广告的影响

173 浅析《老人与海》圣地亚哥的硬汉形象

174 中国特色词汇及其翻译

175 On Pragmatic Failure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Middle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176 从影片《刮痧》分析中美文化差异和冲突

177 从合作原则看英语广告中模糊语言的运用及解读

178 跨文化商务谈判中的语用原则分析

179 如何用英语作精彩演讲

180 初探法律英语用词的准确性与模糊性

181 关于农村初中生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注意力的调查研究

182 北京奥运会与中国品牌发展

183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184 英汉翻译中词汇空缺现象及翻译策略

185 动机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186 美国牛仔形象演变和西部电影发展的研究

187 An Analysis of Survival of Orphans in Oliver Twist

188 论艾米莉?狄金森诗歌中的死亡观

189 分析鲁滨逊克鲁索的人物形象

190 爱默生的超验主义艺术观在《论自然》中的体现

191 解读《嘉莉妹妹》中几位男性对嘉莉妹妹的人生影响

192 华兹华斯诗歌的精神生态研究—以《丁登寺》为例

193 计算机辅助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194 简爱中的批判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

195 一首平凡女性成长的赞歌—用“成长小说”理论来解读《简爱》 196 《野性的呼唤》和《老人与海》的对比研究

197 “词块”理论及应用前景探微

198 名词化隐喻在外贸函电中的功能分析

199 《红字》中的圣经典故与象征意义

200 分析托马斯?哈代对西奥多?德莱塞的文学影响

篇三:模糊性语言及其翻译

模糊性语言及其翻译

摘要

在人类语言中,许多具有明确意义或定义的词语常常可能表达不确定的概念。这就是语言的模糊性。语言的模糊性给翻译带来的障碍引起了越来越多翻译研究者的关注。

本文主要讨论了模糊语言在翻译中的应用及翻译方法。全文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交待了模糊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并介绍了模糊翻译中的功能对等原则;第二部分讨论了模糊词的几种类型;第三部分通过具

体的译例分析提出了解决模糊翻译的几种策略。

关键词:模糊性;功能对等;翻译策略

真的不掉线吗??、????????????真的不掉线吗??、????????????

目 录

1.引

言............................................

..... ................1

2.模糊性语言及其理论背

景............................................

....1

2.1 自然语言中的模糊现

象............................................

..1

2.2 理论背景:翻译中的功能对

等.............................. .........1

3.翻译策

略............................................

..

英语新闻报道中语言模糊性初探

. ..............2

3.1 字面翻

译................................ ...........

.............2

3.2 功能对等翻

译............................................

.........2

3.2.1 模糊对模糊翻

译............................................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