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论文
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范文 > 艺术论文 > 列表页

北魏艺术论文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7-01-07  分类: 艺术论文 手机版

篇一:美术鉴赏论文

摘 要: 本文结合时代背景和政治原因,简述了龙门石窟北魏和唐代两个时期不同的造像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从而表明了龙门石窟完美地展现了石雕这一在亚洲地区文化发展中处于重要地位的古老艺术形式的魅力,具有极高的艺术和历史价值。

关键词:龙门石窟;北魏时期;造型艺术

龙门石窟是中国众多石窟中的一朵奇葩,它是继大同云冈石窟之后,开凿时间早,延续时间长,规模宏大,艺术价值极高的石窟群。因其独特的地域文化、时代审美观,佛教宗派信仰以及开凿造像的统治者等多因素的差别,使龙门石窟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

龙门石窟位于古都洛阳,离市区13公里的伊河两畔。在此之前,北魏还未迁洛。在北魏文成帝和平(460~466年)初复法时,就在平城西五洲山开凿了着名的云冈石窟,这座石窟的开凿一直持续到北魏迁都洛阳,成为中原北方地区石窟寺的开凿中心。云冈石窟对中原北方地区石窟寺的开凿,无论是洞窟形制,还是造像样式和题材都具有很大的影响。《魏书·释老志》说:“太安初(455年),有狮子国胡沙门邪奢、遗多、浮陀、难提等五人,奉佛像三,到京都(平城)。皆云:备历西域诸国,见佛影迹及肉髻,外国诸王相承,咸遣工匠摹写其容,莫能及难提所造者。”他们所带来的3尊佛像,成为云冈石窟雕凿佛像的蓝本。当时的山西逐渐成为了多种艺术的聚集地,“云冈风格”形成了。龙门石窟的前期作品受到云冈石窟中的“昙曜五窟”影响很大。无论从题材方面还是造型方面,仍然隐约透露印度佛教造像的身影,最为典型的是古阳洞和宾阳洞。

古阳洞位于伊河西岸龙门山的中部,是开凿最早、内容最丰富的大窟,本是一座天然的溶洞,在太和十七年(493年)以后,一批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王公贵族,陆续在此修整洞窟,发愿造像才慢慢成为今天的样子。石窟内雕一佛二胁持菩萨像,主尊释迦牟尼高肉髻面相长圆清秀,身披褒衣博带式大衣,结跏趺坐于长方形台座上,平平的胸腹,给人一种瘦弱的感觉。比起云冈佛像,它已经更加接近南朝士大夫的形貌了。随着石窟的开凿,能工巧匠们逐渐的把他们

的所见所闻所想融入到了雕刻佛像中。或许应当时统治者的要求,古阳洞的众龛排列于主像两侧的布局特点,正是现实社会中帝王将相们的从属关系在佛教世界中的生动写照。石窟开始反应当时的生活情景,佛教的本土化也逐步加深了。在迁洛前后开凿的部分龛像中,佛像和菩萨均肩宽体壮,身着袒右式袈裟。这些都保留了云冈石窟早起造型和服饰的旧样式。宣武帝以后旧样式消失,出现面容清瘦,双肩下削,身姿纤细,重在表现人物神与骨的“秀骨清像”形象,成为北魏后期流行的新型造像样式。书法方面,魏碑体的代表着名的龙门二十品就有十九品在古阳洞。

宣武帝时期开凿的宾阳三洞,是龙门北魏时期规模最大、最为典型的魏窟。它的洞窟与云冈“昙曜五窟”有相似之处。其中宾阳中洞是龙门北魏时期造像成熟的代表。它与云冈石窟造像相比,佛像庄严肃穆神秘的感觉已经逐渐消失。宾阳洞西壁的三尊佛像仿佛汉族士大夫般的身着褒衣博带式大衣结跏趺坐于台座上,体态扁平,两肩窄削,衣褶稠密,衣裙下垂遮住佛座。佛的面相清秀,鼻稍宽,嘴角微翘,脸上含着古拙而恬静的微笑,身后有华丽的背光。菩萨身披宽披巾,在腹部交叉穿环。这种形式来源于南朝造型艺术的影响,是拓跋鲜卑模拟南朝制度进一步推行汉化政策表现,同时也符合中原汉民族的审美情趣。主佛两侧各有一个蹲狮。这个蹲狮,原本是大乘佛经中视为护法的兽王与佛像座位结合在一起,被美术界传统上称之为“狮子座”,这种坐式早在西域一带的现实生活中就出现过了。历史记载波斯国,“其王冠金花冠,坐狮子床,服锦袍,加以璎珞”,这大概反映了西域上层社会对这种坐式的偏好。现今收藏于秣菟罗寇松博物馆的两件佛像石刻,其佛陀座坛的底部有数量不等的护法石狮出现,这些表现了印度本土佛教艺术对这一装饰题材的选择与认可。

在伊水长堤的南边,有一个靠路边的洞窟叫做路洞。它的雕造风格与北魏时期的完全不同,显得更加丰富多样与自由化了。路洞中的佛像虽然还穿着褒衣博带式的服装,但却一改过去流行的“秀骨清像”,而变得丰满了。佛像的大衣比以前显得轻薄,衣纹的线条也更加流畅,都

紧贴着身体,衬托出佛微胖的身躯。路洞左右两壁为两层列龛,每层刻四个屋行龛,均属歇山顶殿堂式建筑,这些浮雕较好的运用了透视法,为研究北魏到东魏时期的建筑艺术提供了一个完整的图像资料。

这些造像艺术上的新特点不仅出现于路洞,而且同时期的小佛龛也出现了类似的特点。可见,当时的审美取向逐渐从北魏的“秀骨清像”慢慢转变为唐代的“丰腴美”,佛教的造像艺术也随之变化这与社会的新的艺术思潮是分不开的。路洞成为北魏时期过渡到唐代审美取向的一个标志。

自北魏迁都洛阳以后,从社会的各方面向南朝学习的条件比以前便利多了,再加上统治者极力的推行佛教,想通过佛教教义和少数民族汉化来达到国家的长治久安,于是就大兴佛教,雕刻石窟群。而石窟群中的佛教造像则是延续东晋以来流行的秀骨清像艺术风格,到了萧梁时期仍然发展着,但以丰满健康为美的新艺术形式以现端倪。提倡这种艺术新风的第一人便是张僧繇。

张僧繇是南朝最有影响力的大画家,在宫廷秘阁中掌管绘画事务。他擅长人物故事画和佛教画,他绘的佛像,自成一家,被世人称作“张家样”。张僧繇绘画中的人物形象特点,虽然见不到实物了,但唐代和宋代时还流传着他的绘画真迹。唐代的张怀瓘在《画断》一书中认为,张僧繇得到了人体肌肉化法的真谛。宋代的米芾在《画史》中总结张僧繇画的天女、宫女是“面短而艳”。可见米芾与张怀瓘看到的张僧繇的画中人物,都有一种面相与躯体肥胖的感觉。这种艺术造型上的革新,对梁朝的绘画与雕塑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龙门石窟北魏后期的出现的微胖的佛像,正是吸收了梁朝新的艺术思潮以及新的审美形象。北魏流行的“秀骨清像”正随着时代的推移而被更加健康的形象所取代。

从云冈石窟到龙门石窟,开启了中国北方佛教本土化的艺术新风尚,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时代前进的印记。北魏造像在这里失去了云冈石窟造像粗犷特征,生活气息逐渐变浓更加

人性化,逐渐走向温文尔雅、娴静清秀的造像模式,在面部造型方面都是脸型略长,眉如镰刀眼如细月,鼻翼丰满,嘴角略向上扬呈微笑状,使膜拜的人们在敬畏的同时感到亲切;在服式上,云冈造像的偏袒右臂及通臂服式,都是薄衣贴体,而北魏作品变化成长裙、宽袖、垂摆,即汉化了的“褒衣博带”式,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们审美取向的发展和当时推行的汉化改制情况。之后的龙门石窟唐代造像继承了北魏的优秀传统,又贯注了汉民族文化艺术传统,创造了雄健生动而又柔和自然的写实作风。

从龙门石窟北魏造像到唐代时期造像,形成了两大造像高潮。北魏时期秀骨清风,宽袍大袖,表情温和,潇洒飘逸与唐代体躯丰腴,面相圆润,曲线优美,典雅端丽的造像风格,并称为中国古代民族雕塑艺术的典型范例。

作为皇家石刻艺术的典范,龙门石窟完美地展现了石雕这一在亚洲地区文化发展中处于重要地位的古老艺术形式的魅力,是人类艺术创造力的杰出代表,是中国唐朝高度发达的文化水平和社会形态的缩影。这一独特的文化瑰宝也因此而荣膺世界遗产之誉,其美轮美奂的石刻艺术品,凝聚了人们对真、善、美的强烈追求,千百年来,默默地涤荡着人们的心灵,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教化我们与人为善,共建和谐、美丽的世界。

龙门石窟艺术,更多表现外来文化和中国文化相融合的特点。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因此,龙门石窟自开创之日起,就具有着世俗化、中国化的发展趋势和典型特征,这是在中国石窟史上是毋庸置疑的。

参考文献:

[1]罗哲文等着.中国名窟—石窟寺 摩崖石刻与造像[M].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

[2]曾晓华编着.洛阳龙门石窟[M].广东旅游出版社,2010.

[3]李恒成编着.云冈石窟与北魏时代[M].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4]常青着.石窟寺史话[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

篇二:北魏孝文帝改革论文eeee

孝文帝改革的必要性 公元484-499年,中国历史上发生了北魏孝文帝改革这一重大事件。改革的第一阶段是在冯太后主持下进行的,第二阶段的改革始自494年孝文帝亲政,这标志着北魏全面汉化进程的开始。而这仅历经二十余年的改革却促使了鲜卑族政治、经济、文化上的转变,使北魏的国力达到了鼎盛,孝文帝的改革在中华民族的改革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一、 改革的历史背景

由鲜卑族拓跋部建立的北魏,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它是以落后地区征服了封建制度充分发展、文化比他们高得多的汉族地区,因此,他们统一北方、占领中原后,不可避免的要遇到各种各样的社会矛盾。

(一) 政治背景

与中原王朝相比,北魏前期的政治体制十分落后。鲜卑族在进入中原以前,其社会形态一直处于原始社会末期,进入中原以后,由于受黄河流域发达的封建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才开始由家长奴隶主制向封建制转化。但是,由于鲜卑族内部奴隶主保守势力的存在,这种转化十分缓慢,急需一种政治上的变革,来推动这种转化的完成。

(二) 经济背景

由于北魏政权是一个少数民族政权,鲜卑族在进入中原以前,社会的经济形态以游牧为主。进入中原以后,迁徙式的游牧经济逐渐弱化,封建农业的比重越来越大,并逐渐居于主导地位,它不可能同落后的经济制度平等相处,这两种经济所代表的利益阶级之间进行着激烈的争斗。

(三) 民族背景

北魏政权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以占少数的鲜卑族人来统治占大多数的汉人和其他族人,尤其是以一个落后的民族来统治比它先进得多的民族,其间的反差,势必导致民族之间的矛盾。鲜卑族统治集团长期以掠夺为业,他们在进行军事征服和经济掠夺的过程中,常常将大量的汉人和其他民族变成奴隶和杂户,并实行严酷的统治,激起北方各族人民不断的反抗,这些矛盾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北魏政权的稳定。

以上情况表明,政治体制的变化,经济形式的转化,民族矛盾的加深伴随着阶级矛盾的激化,使得北魏的矛盾变得复杂。因而完成鲜卑族的封建化和处理鲜卑族和汉族之间的关系已成为当务之急。孝文帝时期的改革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发生的。

二、 改革的措施

为了巩固北魏在中原的统治,促进北魏经济的发展,改变鲜卑族落后的文化制度,解决社会的种种矛盾针,孝文帝采取了以下相应的改革措施:

(一) 政治措施

推行官吏俸禄制和三长制。官吏俸禄制是针对当时吏治黑暗、贪污成风的情况于公元484年施行的。它规定:“户增调帛三匹,谷二斛九斗,以为官司之禄;增调外帛二匹。禄行之后,赃满一匹者死。”[1](P8) “班禄以十月为始,季別受之。”[1](P138)就是说俸禄由国家统一筹集,按官员的级别高低发放,从而改变了原来官俸自筹和分发战利品的混乱局面。三长制是李冲于公元486年针对当时实行的宗主督护制,这个制度是在对朝廷和广大民众都处于极为不利的情况提出的。他规定:“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立一党长,长取乡人强谨者。邻长复一夫,里长二,党长三。所复复征戍,余若民,三载亡愆则陟用,陟之一等”[2](P139) 三长制的推行,有力地配合了均田制的推行,健全了县以下地方基层政权,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二) 经济措施

推行均田制和新租调制。均田制是给事中李安世出于对当时“岁饥民流,田业多为豪右所占夺

[2](P196)[2](P197)” 的实际情况和为了达到“虽桑井难耕复,宜更均量,使力业相称”的目的于公元485年建议朝廷实行提出的,它规定:“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不栽树者谓之露田。妇人二十亩,奴婢依良。丁牛一头受田三十亩,限四牛。所授之田率倍之,三易之田再倍之,以供耕休及还受之盈缩。人年及课则受田,老免及身没则还田,奴婢、牛随有无以还受。初受田者,男夫给二十亩,课种桑五十株;桑田皆为世业,身终不还。恒计见口,有盈者无受无还,不足者受种如法,盈者得卖其盈。诸宰民之官,各随近给公田有差,更代相付,卖者坐如律。”

公调,二匹为调外费,三匹为百官俸。此外复有杂调。”

使得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使租调缴纳额大大降低。 [2](P197)新租调制是内秘书令李冲于公元484年提出的,它规定:“其民调,一夫一妇帛一匹、粟二石。大率十匹为[2](197)均田制和新租调制的推行

(三) 礼仪文化措施

推崇儒学、仿汉丧葬礼仪制度及仿汉官制。尊崇儒学是针对鲜卑族人缺乏汉文化素养的情况提出的,孝文帝下诏兴办学校教授儒家经典以推崇儒家礼仪。他曾熟读儒家经典,对中原封建礼仪制度颇有研究,时有阐发。他说:“夫先王制礼,内缘人子之情,外协尊卑之序”

[3](P56) [3](P56)又说:“礼乐之道。自古所先,故圣王作乐以和中,制礼以防外”[3](P57) 还认为“夫先王制礼,所以经纶万代,贻法后昆。”足见他深知礼的精义和效用。仿汉丧葬礼仪制度是

北魏艺术论文

针对北魏要确立中原王朝正统地位的问题提出的,孝文帝革除北魏建国以来及其后形成的一系列烦杂的祭祀,代之以符合儒家礼仪的各种祭祀,同时祭祀中原汉族传统中的先贤先帝。孝文帝说:“礼乐之道,自古所先,故圣王作乐以和中,制礼以防外。”[3](P58) [3](P59)“礼乐事大,乃为化之本”

[3](P54)他认为:“夫崇圣祀德,远代之通黄;秩阙三字 ,中古之近规。??且法施于民,祀有明典,立功垂惠,祭有恆式。斯乃异代同途,奕世共轨。”

仿汉官制是为了明确各机构官制之名品职掌而制定的,2

孝文帝颁布《职员令》,改北魏官制为九品中正制,改变官职名称,以达到“务必有恒,人守其职”的目的。尊崇儒学、仿汉丧葬礼仪制度及仿汉官制的推行,使儒家的思想、礼仪、制度等方面的内容都渗透到了社会的各个方面,加强了北魏对中原的统治。

(四) 风俗习惯措施

孝文帝为了彻底汉化鲜卑人,使他们抛弃落后的生活方式及习俗,就颁布了以下内容:

易汉服。公元494年孝文帝下诏禁止“士民胡服”一律改穿汉服。

讲汉话。孝文帝要求大臣“断北语,一从正因”。同时他还考虑到政策的可行性,允许“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卒革”,规定:“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

改汉姓,定门第。孝文帝下诏改鲜卑复姓为汉姓,如拓跋氏改姓元氏,达奚氏改为奚氏,独孤氏改为刘氏,等等。他还参照汉族门阀制度,确定鲜卑贵族的门第高下,并按门第的高低来选拔人才,任命官吏。

与汉通婚。孝文帝积极提倡鲜卑人与汉人通婚,他自己把范阳卢敏、清河崔宗伯、荥阳郑羲、太原王琼之女咸纳入宫,又以陇西李冲之女为夫人。同时,孝文帝还下诏替他的六个弟弟聘娶中原汉族世家大族之女为妻。孝文帝在倡导拓跋族贵族娶汉族世家大族之女的同时,又鼓励北魏公主下嫁大姓士族,如范阳卢氏。

改籍贯。孝文帝规定:“凡已迁到洛阳的鲜卑人,一律以洛阳为原籍” ,“诏迁都之民,死葬河南,不得还北”。

化成了汉人。

通过以上政治、经济、文化礼仪、风俗习惯上的措施,孝文帝消除了民族隔阂,缓和了民族矛盾。这既使得北魏政权在中原站稳了脚跟,又取得汉族大地主的支持,维护并巩固了北魏在中原的统治。 [3](P20)通过上诉的五个措施的改革,从根本上将鲜卑人汉

三、 改革的影响

由于孝文帝的改革在孝文帝去世后并没有坚持下来,因此有人认为孝文帝的改革是失败的,于是改革的影响就成了孝文帝改革中最有争议的部分,但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要全面正确评价事物就要分析事物的两面性,所以要公允的对孝文帝的改革进行评价就必须分析改革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一) 积极影响

政治上,改革实现了北魏社会的封建化。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地主封建经济大发展的时期,从魏晋以来大批进入中原地区的少数民族也都逐渐由氏族制和奴隶制进入封建制,这是历史的进步趋势。北魏前期虽然也开始封建化,但进程比较缓慢,孝文帝时期由于推行了均田制等一系列改革,大大加速了封建化的进程,终于完成了鲜卑族拓跋部 3

和在北魏统治下的大多数少数民族的共同封建化。

经济上,改革促进了社会经济繁荣。太和改革以来,北魏社会经济日益繁荣,人口激增,已经达到五百万余户。在农业生产发展的带动下,手工业和商业也都迅速发展起来。据载:“逮景明之初,承升平之业,四境清晏,远迩来同。于是贡篚相继,商估交入,诸所献纳,倍多于常,金玉常有馀,国用恒不足。”

年登俗乐。”[2](P20)[2](P150)也说那时,“百姓殷阜, 孝文帝时期由于政治制度上保证,使得人民生活富足,国家强盛。

社会风俗上,改革也改变了社会面貌,促进了精神风貌和文化的发展。《魏书》记载:“时革变之始,鉴上书遵孝文之旨,采齐之旧风。轨制粲然,皆合规矩。孝文下诏褒美,班之天下,一如鉴所上。齐人爱咏,咸曰耳目更新。”[4](P5)这里所述虽指齐州境内,但其他地区的情况也与其相差无几,后来甚至以衣冠自诩的江南士族也改变过去的偏见,以致到永安年间,江南士族开始重视北人,最显著的例子是萧梁王书陈庆之从洛阳回健康后说:“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1](P25) 充分表现出孝文帝时期“文治”的鼎盛局面。

民族上,推动了各民族的融合。孝文帝改革废除了胡汉分治,较系统采用了汉族制度。他打破了狭隘的民族界限,主动抛弃了本民族落后的习俗,学习汉族文化。他积极推行汉化政策,从而推动了各民族特别是汉族和鲜卑族的大融合,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在中国历史上,多数少数民族统治者都不愿意放弃自己的习俗,都主张同化别的民族,而反对自己的民族被别族同化。而孝文帝则不同,他能够坚决地抛弃鲜卑族落后的生活方式和习俗,领导鲜卑族进行汉化。使许多鲜卑人特别是迁洛的鲜卑人实现了与汉族的融合,这是很不容易的。

(二) 消极影响

但孝文帝改革的确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和不彻底性。总的来说孝文帝对反对汉化的贵族,他既持坚决斗争的态度的同时也有妥协和让步,这就给改革带来了危害。

首先,就整个鲜卑族而言,少数民族学习汉人先进文化,不能不加选择地全盘吸收,只有取汉文化之长,弃汉文化之短,才是真正值得推崇的。北魏孝文帝在汉化过程中,对这方面做得比较欠缺,他兼收了汉文化的精粹和糟粕,比如门阀制度。孝文帝移风易俗、全盘汉化的改革措施中,也把门阀制度化,从定姓族、确立门阀制度时起,北魏选举便“专崇门品,不有拔才之诏”。然后“以贵承贵,以贱袭贱”,“ 校其一婚一宦,以为升降”在选拔内外官吏方面,严格根据门阀的标准,官分清浊,不得逾越。这种“以朝廷的权威采取法律形式制定门阀序列,北魏孝文帝定士族是第一次”。而北魏门阀制度的确立和北方第一流新士族的形成,为北魏后期的统治埋下了无穷的隐患。这样的政策根本没有触动胡、汉贵族地主的政治特权和经济地位,这一点在门阀化措施中表现得最为突出。门阀制度的改革虽然起到了缓和民族矛盾的作用,但随着胡、汉统治阶级完全合流,阶级压迫日益沉重,不久以后,规模宏大的六镇起义又爆发起来。

4 ))

其次,迅速汉化的只是那些“代迁户”,代北边境地区却被忽略了。孝文帝改革的地区主要是以洛阳为中心的黄河流域,这样就和代北地区造成了很大的差别:一、南部经济发展,农业手工业技术进步,市场繁荣,而代北边镇地区则土地比较贫瘠,经济欠发展,边镇政治地位降低,经费减少,荒芜不堪,“戎马甲兵,十分阙八”[2](P145);二、

[7](P5)南部鲜卑人不断汉化,与汉人差距缩小,而代北则相反,不断呈现出强烈鲜卑化倾向。这里流行着鲜卑语和鲜卑的风俗习俗。如高欢“累世北边,故习其俗,遂同鲜卑”。

由于农业人口的大量南迁,以及与代迁户的日益疏远,经济文化差异渐渐扩大,本族内部阶级分化加剧,出现了鲜卑化加强的趋势,这一趋势在东魏、北齐高氏政权下,表现得非常突出,几经波折,直到唐初鲜卑族才整体融化于汉族;三、南部鲜卑贵族大多门阀化,政治地位高,有种种特权,而代北鲜卑贵族则被排斥于门阀姓族之外,成为庶姓,受到排挤。“然其往世房分留居京者得上品通官,在镇者便为清途所隔。”“法开清浊,而清浊不平”,“时天下无事,进仕路难,代迁之人,多不沾预”

对洛阳门阀制度和门阀贵族强烈不满。

由于孝文帝忽略了对代北和边镇地区的进一步改革,使鲜卑拓拔部人分裂为南北两大集团,对北魏后期的历史造成极大影响,北魏末年巨大的政治事变,甚至最后北魏的灭亡,都与此有关。

再次,忽略了军事上的改革。孝文帝改革主要在经济,政治,文化习俗等方面进行,对军事上的改革则比较轻视。太和十六年孝文帝在诏书中说:“今则训文有典,教武阙然”[3](P14)[4](P46),从而导致他们,虽然他强调要“行讲武之式”,但总的来说,他没有采取切实有效的办法来

[3](P45)改革提高他的军事力量。咸阳王元禧在上表中说:“国朝偃武崇文,偏舍来久,州镇兵人,或有雄勇,不闲武艺”。军队缺乏训练,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后来三次南伐

的失利,不能不说与此有关。同时,三次南伐,操之过急。孝文帝早有统一南方的雄心壮志,但他在迁都后就立即频频南伐,主客观条件都不具备,最后造成很大损失。

太和十八年,当孝文帝决定亲自南伐时,许多大臣进行劝阻,任城王澄认为现在刚迁都,人心还没有安定下来,就要出征,“恐非歌舞之师”。李冲认为“臣等正以徒御草创,人斯乐安,而应者未审,不宜轻尔动发”后来当孝文帝进攻钟离时,高闾也劝他“班师还京”,说“今京邑甫尔,庶事造创,??臣愿陛下从容伊瀍,优游京洛,使德被四海,中国缉宁,然后向化之徒,自然乐附。”这些话都分析了当时刚迁都百废待兴时不宜出征的形势,但孝文帝坚持己见,连续三次南伐,使人民的兵役和徭役负担急剧增加,并在战争中造成大量伤亡,最后自己也死于军中。

最后,改革后继乏人。改革是必须经过几代人共同奋斗的事业,从冯太后、献文帝到孝文帝三代人连续努力促使改革成功,但孝文帝没有抓好培养接班人的工作,太子恂因反对改革而被处死,宣武帝继位后,不能继续推行孝文帝的改革路线,守旧势力有所抬头。先是顾命大臣元禧,元祥被杀,接着是支持孝文帝改革的人被杀。由于统治内部 5

篇三:艺术品欣赏 课 程 论 文

书法欣赏论文

【摘 要】:书法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至今仍生机勃勃。很多功成名就的人都在练习书法,那

我们对于书法有多少了解。对此,我对我国的书法做一些简短的介绍,让大家进一步的了

解书法。本篇文章对书法的历史、书法家及相关作品和练习书法的益处做了一些介绍。希

望有更多地人对书法产生兴趣。

【关键词】:历史 书法家 书法作品 益处

信息化社会的来临使现在的小学生从刚开始学习就步入了少纸、无纸时代。随着他们敲击键盘的速度越来越快,他们的字却越写越难看。这一现象引起了社会的关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写字这一问题,书法受到了空前的欢迎。那么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人选择练习书法呢?这一问题值得我们探讨。

1. 书法的历史

1.1起源

书法是中国文化的独特瑰宝,也是中国文化最具代表性的精神符号,它的存在是以汉字造型为基础的。因而,汉字的起源,奏响了中国书法的先声。文字学家一般认为,汉字大概形成于夏代,在夏商之际(约在公元前17世纪前后)形成完整的文字体系。我国最早的古汉字资料,学术界公认是商代中后期的甲骨文和金文。书法艺术正是与甲骨文、金文同步诞生的。1996年,考古学家在山东桓台县史家村发现一批刻字卜骨残片,经测定为距今3500--3700年。据此,我们可以推测,中国书法至少已有3500年以上的历史。[1]

1.2发展

中国的历史文明是一个历时性、线性的过程,中国的书法艺术在这样大的时代背景下展示着自身的发展面貌。在书法的萌芽时期(殷商至汉末三国),文字经历由甲骨文、古文(金文)、大篆(籀文)、小篆、隶书(八分)、草书、行书、楷体等阶段,依次演进。在书法的明朗时期(晋南北朝至隋唐),书法艺术进入了新的境界。由篆隶趋从于简易的草行和真书,它们成为该时期的主流风格。南北朝时期,中国书法进入北碑南帖时代,北朝碑刻书法,以北魏、东魏最精,风格亦多姿多态,似又重复汉碑之辉煌,代表作有《张猛龙碑》、《敬史君碑》,碑帖之中代表作有《真草千字文》。不同的朝代他们对于书法的看法也不尽相同,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态。

2. 历代书法名家

2.1王羲之

王羲之,东晋书法家,字逸少,号澹斋,汉族,祖籍琅琊,后迁居会稽(绍兴),晚年隐居会稽下辖剡县金庭,中国东晋书法家,有书圣之称。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人称“王右军”、“王会稽”。代表作有:楷书《黄庭经》、《乐毅论》、 草书《十七帖》、《初月帖》行书《姨母帖》、《快雪时晴帖》、《丧乱帖》、《兰亭集序》等。

2.2颜真卿

颜真卿,字清臣,汉族,唐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祖籍唐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中国唐代书法家。 唐代中期杰出书法家。他创立的“颜体”楷书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楷书四大家”。和柳公权并称:“颜筋柳骨”。 他的楷书一反初唐书风,行以篆籀之笔,化瘦硬为丰腴雄浑,结体宽博而气势恢宏,骨力遒劲而气概凛然,端庄雄伟。他的行书遒劲郁勃这种风格也体现了大唐帝国繁盛的风度,并与他高尚的人格契合,是书法美与人格美完美结合的典例。颜真卿用笔匀而藏锋,内刚劲而外温润,字的曲折出圆而有力。

2.3苏轼

苏轼,眉州(今四川眉山,北宋时为眉山城)人,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祖籍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美食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代表。其诗,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名列北宋四大书法家“苏、黄、米、蔡”之一;其画则开创了湖州画派。

3. 书法作品欣赏

3.1《兰亭集序》

《兰亭序》中记叙兰亭周围山水之美和聚会的欢乐之情,抒发作者好景不长,生死无常的感慨,文章言简义丰,感情真挚、笔法细腻、结构严谨,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史料价值。法帖相传之本,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章法、结构、笔法都很完美,是他三十三岁时的得意之作。后人评道“右军字体,古法一变。其雄秀之气,出于天然,故古今以为师法”。因此,历代书家都推《兰亭》为“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表现了王羲之书法艺术的最高境界。作者的气度、凤神、襟怀、情愫,在

这件作品中得到了充分表现。古人称王羲之的行草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堪称绝妙的比喻。 3.2《颜勤礼碑》

《颜勤礼碑》是颜真卿书法最为成熟时期的佳作之一,其结构具有端庄豁达、舒展开朗、动静结合、巧拙相生、雍容大方之特点。其用笔横细竖粗,藏头护尾,方圆并用,雄健有力。竖画取“相向”之势,捺画粗壮且雁尾分叉,钩如鸟嘴,点画间气势连贯。碑中的字,同样的点画有不同的变化,生动多姿、节奏感强。此碑重法度、重规矩,具有大唐盛世之气象。此碑结字端庄,宽润疏朗,气势雄强,骨架开阔,方形外拓,横细竖粗非常鲜明,方圆转折的笔法清晰。由于入土较早,残剥损毁少,又未经后人修刻剔剜,所以能比较准确地体现颜书宽绰、厚重、挺拔、坚韧的风神。

3.3《赤壁赋》

苏轼真迹精品的代表作。纸本,行楷书。其书法丰腴劲秀。四川东方第一才子李小龙对它评价很高,认为此卷书法“全用正锋,是坡公之兰亭也。每波画尽处,隐隐有聚墨痕如黍米珠。嗟乎!世人且不知有笔法,况墨法乎。”这正是由于他的文学修养深厚,书法传统功底坚实。结字在方整中有流动的气势,特别是用墨虽浓,而灵活不滞,看去平平正正,但令人玩味无穷,被称为宋代第一,并不为过誉。

4.学习书法的益处

4.1书法可以修身养性

学书法能使人变“静”,培养人的专心、细心、耐心和毅力等优秀品质,从而提高人的整体素质――这是其它学科无法替代的。常言道:宁静致远,静能生智。当一个人的心灵处于宁静状态时,其思维质量和办事效率是最高的;反之则心浮气躁、思绪混乱或语无伦次。现在的社会生活节奏变快,但人心普遍浮躁、做事马虎、缺少耐心和毅力等。通过书法,可以弥补。

4.2书法可陶冶情操

书法的内在规律决定了习书的严肃性。这就要求习书者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状态,以高度的学习热情,俨然诚恳的态度来对待;必须勤奋不息,孜孜不倦;必须加强修养,拓宽意境;必须丰富学识,博古通今,否则必将一事无成。

4.3书法有益健康

书法艺术不仅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还是养生保健的有效方法。医学专家研究结论表明,在可使人长寿的二十种职业中,书法名列榜首。写字能祛病健身。古人云:“写字用于养

心,愈病君子之乐。”写字是一种高雅的艺术爱好,能使人在挥毫中自得其乐。人在写字时“不思声色,不思得失,不思荣辱,心无烦恼,形无劳倦”,使躯体和精神放松,对肌体起到调节、修复等作用,可推迟或延缓脑的老化。古往今来说书法能使人健康长寿,并非虚传。

美术这种要素,是在发挥个性;而发挥个性最真确的,莫如写字。都说从一个人的字能看出一个人的品行,如果说外貌给人留下的是第一印像,那你的字就是第二印象。从古至今,有多少名家在追求书法的最高境界,从一个人的字,就能看出他的人生态度,练过书法的人对事物的看法会更加客观,他们给人的感觉会更加精神。书法对于一个人的一生有莫大的帮助,只要你坚持,将会受益匪浅。

参考文献:

[1] 朱天曙 著 中国书法史[M] 第1版 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9-01-01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