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论文
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范文 > 艺术论文 > 列表页

西方艺术论文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7-01-25  分类: 艺术论文 手机版

篇一:西方美术史 期末论文

不是伦勃朗

而是风景诗人雷斯达尔

不是伦勃朗 而是风景诗人雷斯达尔

摘要:一个学期的美术之旅即将结束,通过课上老师的介绍和课后的资料查找,

让我对西方美术长廊里那些栩栩如生的雕塑和五彩斑斓的画卷有了浓厚的兴趣。而我最喜欢的是十七世纪荷兰最重要的风景诗人雷斯达尔。他的风景画给人一种浑厚的力量,雄伟的气势,闪烁的光影,让我深深着迷。 关键词:十七世纪荷兰绘画 风景画 风景诗人

一个学期的美术之旅即将结束,通过课上老师的介绍讲解和自己课后的资料查找搜集,让我对西方美术长廊里那些栩栩如生的雕塑和五彩斑斓的画卷有了浓厚的兴趣。我们从古希腊、古罗马的美术讲到了文艺复兴时期,直至欧洲十九世纪的美术,不仅有米隆的《掷铁饼者》、多纳太罗的《大卫》,还有米开朗琪罗的《哀悼基督》、伦勃朗的《夜巡》、荷加斯的《伯爵夫人之死》??但我最喜欢的不是被誉为欧洲十七世纪最伟大的画家之一的伦勃朗。而是十七世纪荷兰最重要的风景诗人雷斯达尔。也许他的写实和细节并不突出,但总能显示出一种浑厚的力量,雄伟的气势,闪烁的光影,让我深深着迷。

一、十七世纪的荷兰

(一)绘画的兴起

虽然在其他时期荷兰也有一些值得提起的画派和画家,可唯独在17世纪,荷兰画派作为一个整体,有着其巨大的规模和尤其重要的成就,对整个西方美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7世纪成为了荷兰绘画的黄金时代。

经过独立战争后,荷兰独立,建立起了欧洲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荷兰共和国,革命的胜利促使荷兰经济和文化的欣欣向荣,也使其成为了欧洲先进思想中心之一,也是欧洲最富强、最先进的国家。这种种都为艺术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荷兰独立后,其信仰、意识形态和西班牙渐行渐远,不再是天主教会的天下,而是成为了新教的发展之地。在新兴的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社会比起封建专制社

会,有了更多的自由和民主,美术摆脱了宗教和宫廷的束缚,更加广泛地面向世俗生活;而且因为经济的繁荣,出现了一批新的中产阶级,他们成了画作的最大买主,这种种因素推动着荷兰美术的发展,使其出现了空前繁荣,达到巅峰,著名的“荷兰小画派”应运而生。也正是因为买主由天主教会到新兴资产阶级的转换,使得绘画类型也发生了变化。画家们大胆地摒弃过去千百年来禁锢人和艺术的宗教,把人的现实生活作为自己从事艺术创作的蓝本而是有了多方向发展,如风景画、静物画、肖像画、风俗画等。

荷兰画派以写实,纯朴为特点:反映人的现实生活和人的情感和愿望,描绘日常生活和各阶层人物以及美丽的自然景色。把现实生活作为艺术创作的源泉,以现实生活为题材是对现实主义艺术的一大贡献。17世纪荷兰重要的画家有伦勃朗、F.哈尔斯、J.维米尔及J.van雷斯达尔等。荷兰画家们怀着民族自豪感,用写实手法在作品中表现祖国的人民生活和自然风景。

(二)风景画的春天

17世纪荷兰形成完全独立的风景画科。

17世纪最初10年中,荷兰风景画仍然明显地受到16 世纪样式主义风景画程式的影响,在构图方面往往采用 较高的地平线,远景为幻想出来的山脉,而远近感则以程 式化的色彩来表达,即前景为褐色,中景为绿色,远景为蓝色。1612年,两位风景画家E.van de费尔德和H.P.塞 赫斯参加了哈勒姆画家同业公会。他俩发展了荷兰风景画艺术的写实倾向。例如,费尔德的风景画在构图方面 把地平线压低,并废弃程式化的用色方法,使整个画面显得透视合理,空间感强,色调富有真实感。费尔德的 弟子霍延,J.J.van 在20年代中画风酷似其师,后来青出于蓝,形成独特的风格,在画中逼真、细腻而流畅地表现了对光线与空气的感受。他所留下的几千幅油画和素描真实而动人地记录了当年荷兰的运河、港湾以及莱 茵河地区的风景。

在文艺复兴时期,风景一向不被重视,即使出现了也很小,只是陪衬,但到了十七世紀,新中产阶级的兴起,科学和理性主义开始发展,人们对于自然界的兴趣越来越大,画家们大胆这使得十七世纪很多荷兰人喜欢风景画,风景画很受欢迎。

17世纪的荷兰画家是西方风景绘画的开拓者,他们影响了十八、十九世纪西方古典主义、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和十九、二十世纪的法国印象画派,英国的康斯太勃尔、法国印象画家莫奈和巴比松的画家们都是受到了荷兰风景画的影响,他们对光的描述也发扬光大了荷兰画家的手法。

二、雷斯达尔

(一)雷斯达尔生平

雅各布.凡.雷斯达尔(Ruisdael,Jacob van)(1628—1682年)

1928年,雷斯达尔出生于荷兰哈勒姆,故乡的田野熏陶了他,使他对自然的美有一个特别灵敏的感悟。他家是一个绘画世家,父亲是一名艺术品商人,叔父所罗门·凡·雷斯达尔(1600–1670年)是当地一位很有名的风景画家,少年时期受到了艺术的熏陶,青年时期遍游各地,自成画风。1648年成为哈莱姆画家行会的成员。1659年,他在阿姆斯特丹获得独立画家的资格。

1628年出生的雷斯达尔,可谓是出生在了荷兰绘画的黄金时期,雷斯达尔也使荷兰风景画发展到了顶峰。雷斯达尔一生共创作了500多幅风景画,他将自己对自然的深刻理解,他将对自然形态、空间结构和光线运动的敏锐感受,融于绘画之中,是17世纪荷兰最伟大的风景画家之一,也是荷兰古典主义风景画的先驱,其代表作有《林中小屋》、《犹太人公墓》、《麦田》、《瀑布》、《冬天的风景》、《埃克河边的磨坊》。

但他生命的最后20年以医为业,一生贫困,默默无闻,1678年雷斯达尔曾一度住进哈勒姆精神病院。1681年,他从属的基督教门诺会曾经向哈勒姆市政申请让他进入公立养老院, 1682年3月14日死于救济医院,并被安葬在哈莱姆,享年54岁。

当时几乎无人知道他的作品,直到十九世纪才受到人们的重视。他的风景画以构图紧凑宏伟、描绘精细著称。

(二)雷斯达尔画风介绍

荷兰是风景宜人的国度,是近北欧的低地岛国,日照少,地气湿,阳光对荷兰人尤显珍贵,因此,人们欣赏荷兰画,不管是人物,静物还是景物,总能看到画面上光影缕缕。荷兰绵长的海岸线,辽阔的原野和在风中悠然翻转的风车,但这些随手拈来的怡人景色却在雷斯达尔的作品中很少看到。

雷斯达尔气势雄伟,激情彭湃,跃然画面。他擅于用压低地平线,压低的地平线的手法来突出厚重的云层,有时又用来表现幽深的意境,高远的空间。最善于画森林湖海,他笔下的森林光与阴共存,光阴过渡自然;他笔下的湖海浮光掠影,波光鳞鳞。他除继承和发展前辈风景画家在表达光线和空气感方面的成就外,还有意识地强调整个画面的结构感。他擅长于画树和渲染画面气氛,他的风景画气势宏伟,色彩忧郁,具有英雄般的戏剧性和交响诗般的意境,他具有捕捉自然界高贵庄严之美的能力,是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和象征主义的先驱,人们形容他的风景画为“史诗式”的。他的弟子中以M.霍贝玛最有名。

三、《埃克河边的磨坊》

这是一幅极富时代性和荷兰民族特色的风景画,它被艺术史家称为“这是

歌颂大自然的

潜力与发达的荷兰面粉工业的赞美诗,是典型的描写荷兰本土风物的风景画。” 这幅画也使得鲁雷斯达尔成为荷兰风景画派的奠基人。

画中碧波荡漾的埃克河湾旁,高大的磨坊风车像钟楼一般,耸立在倾斜的河岸上,宛如一个巨人屹立在空中;略带蓝色的灰色云朵则在天际飘动,阳光透过云层,将远处的教堂的尖顶照耀得斑斓闪烁;岸边可以见到停泊着的船只的桅杆,有一条帆船正从左边远方徐徐驶来,似乎是朝着磨坊来的;右边有几个妇女在河岸的小径上行走,磨坊的栏干上则有一个男子在向远处眺望,这些都是典型

的荷兰风光。

几乎占有三分之二画面

乌云翻滚的天空,画家将其

擅长的色彩造型发挥的淋漓

尽致,运用变化多端的和谐灰

色,将云彩的多变化描绘出

来,使笔触与色彩消失在翻腾

的云层中,且以远处的透光

使空间显出深远感,而且以

阳光的时露时隐,将河面、

地面上的一切表现得精微而富于变化,层次丰富,笔触细腻沉稳,呈现出了分外的魅力,真是美妙无比;而那些船只也是巧妙地运用了暗示手法,暗指由于面粉加工工业的发展,船只正在这埃克河里为运输而忙碌;而画中点缀的妇女和男子使这日常所见的乡野自然状态,增添了一种美。整个构图侧重于岸边的风磨和倾斜的坡地。风磨显示出重量,而河水则显出轻巧。河上的船只和左面大片的云层,使画面保持了均衡。以风磨为主体,教堂、建筑、船、云、人的活动以及鸟的飞翔,都围绕着这个主体展开,围绕着这个中心布置,相互之间有着内在的或明或暗的联系,同时又在力距上对称,光影上呼应。整幅画意

境巍然壮观、庄重神圣,同时

又开阔明朗,温柔抒情,充

满着生气。

这幅画的画面并不很

大,只不过83×101厘米,

篇二:西方艺术赏析论文

文艺复兴时期艺术思潮及代表性的艺术流派和艺术家 (学号:09290010211 姓名:马武林 班级:城建土木二班)

文艺复兴时期(14-16世纪)始于十三世纪末期的意大利,粗略指涉欧洲从中世纪到近代之间所经历的这四百多年时间。文艺复兴一词意指重生或复活,它是一个朦胧的概念,没有清楚的开始或结束日期,但通常可以涵括欧洲由野蛮的黑暗时代演进到一个在各个领域都有新发展的时代,而这些领域的成就均超越了伟大的古文明。

文艺复兴是一场资产阶级文化运动,它的核心是人文主义精神,人文主义精神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文艺复兴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其本质是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在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名义下发起的弘扬资产阶级思想和文化的运动。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一)佛罗伦萨画派

佛罗伦萨画派形成于13世纪末,鼎盛于15世纪至16世纪30年代,以乔托为奠基人,初期以乔托·迪·邦多纳(1267-1337)、马萨乔(Masaccio,1401-1428)、桑德罗·波提切利(1445-1510)等画家为代表,盛期以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等画家为代表,是当时意大利成就最大的艺术流派。最终,生硬模仿前人技法的样式主义的流行宣布了佛罗伦萨画派的结束。

佛罗伦萨画派主要以宗教神话故事为题材。画家们遵循人文主义原则,用世俗化手法描绘至高无上的抽象的神,将神画成生活中的人的形象,并加以理想化,开一代人物画新风。作品表现的是神话故事和宗教人物,实际上反映的是人的思想、感情和力量。佛罗伦萨画派以油画和湿壁画成就较大,后者主要服务于教会、宫廷和资产阶级上层人物,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有别于欧洲中世纪绘画。

从技法上来看,该派用科学方法探索人体的造型规律,吸取古代希腊、罗马的雕刻手法应用在绘画上,把中世纪的平面装饰风格改变为用集中透视,有明暗效果,表现三度空间的画法。它也影响了温布里亚画派和帕多瓦画派。他们的画法细腻,画面明暗对比不甚强烈,

画家们在作画技法上很讲究步骤。

时至15世纪下半叶,该派从创作特点和艺术倾向上可以分为三条主线:以弗拉·菲利普·利比(1406-1469)、波提切利为代表的作品具有进步的人文主义思想,而艺术上趋近于贵族;以多梅尼科·吉兰达约(1486~1490)为代表的画家,崇尚生活表现,人物形象重叙述性;以达·芬奇为代表的画家走的是新兴的写实主义路线。

文艺复兴时期艺术(二)文艺复兴三杰:达·芬奇

列昂纳多·迪·瑟皮耶罗·达芬奇(1452-1519),生于佛罗伦萨郊区的芬奇镇,卒于法国,美术家、雕塑家、建筑家、工程师、科学家、科学巨匠、文艺理论家、大哲学家、诗人、音乐家、和发明家,“文艺复兴时代最完美的代表人物”。

在艺术创作方面,他解决了造型艺术三个领域——建筑、雕刻、绘画中的重大课题:

1、解决了纪念性中央圆屋顶建筑物设计和理想城市的规划问题;

2、完成了15世纪以来雕刻家深感棘手的骑马纪念碑雕像的课题;

3、解决了当时绘画中两个重要领域——纪念性壁画和祭坛画的问题。

在绘画技法上他是“明暗法”的创造者,利用“薄雾法”的柔和细腻的明暗过渡栩栩如生的塑造出可触可感的人物和环境,第一次把科学知识与绘画表现深刻统一起来。同时他把科学灌注于艺术思想之中,在解剖学、透视学、明暗法构图学等方面均有重要建树。

他的艺术作品不仅象镜子似的反映事物,而且还以思考指导创作,从自然界中观察和选择美的部分加以表现。壁画《最后的晚餐》、祭坛画《岩间圣母》和肖像画《蒙娜丽莎》是他一生的三大杰作。这三幅作品是达·芬奇为世界艺术宝库留下的珍品中的珍品,是欧洲艺术的拱顶之石。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三)文艺复兴三杰:米开朗基罗

米开朗基罗·博那罗蒂(1475-1564),绘画家、雕塑家、建筑师和诗人,代表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雕塑艺术的最高峰。米开朗基罗不像达·芬奇那样充满科学精神和哲理思考,而是在艺术作品上倾注了自己满腔悲剧性的激情。这种悲剧性以宏伟壮丽的形式表现出,使得他所塑造的英雄既是理想的象征又是现实的反应。复兴画家中,米开朗基罗也是最擅于通过人体肌肉的描绘来传达情感的画家。他一生致力于领悟古人成就的同时,也致力于解剖人体,研究人体的结构和运动,这使他成为最充分发挥人体表现力的美术家之一。他的作品(大理石雕塑、壁画)以力量和气势见长,具有一种雄浑壮伟的英雄精神。无论男性还是女性,都如巨人般的宏伟,有刚勇的气概,显示了写实基础上非同寻常的理想加工,成为整个时代的典型象征。术创作受到很深的人文主义思想和宗教改革运动的影响,常常以现实主义的手法和浪漫主义的幻想,表现当时市民阶层的爱国主义和为自由而斗争的精神面貌。但是,无论是高扬画家人文精神的一面还是叙述作者宗教情怀特点都未免过于简单,过于抽象。从画面的外观形式分析,米开朗基罗的造型风格既是创造精神的源泉也是矫饰主义的鼻祖,后来的唯美主义和为艺术而艺术的形式主义都可以在此找到理性和感性的出处。 作品:成名雕塑作品《哀悼基督》,云石雕像《大卫》,圣罗伦佐陵墓雕像《日》《夜》《晨》《暮》,世界上最大的壁画——西斯廷教堂天顶壁画《创世纪》,西斯庭祭坛壁画《最后的审判》。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四)文艺复兴三杰:拉斐尔

拉斐尔·桑奇奥(1483-1520),画家,怀抱着新柏拉图主义艺术理想,以期洗练的画技,将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精神发挥到极致。

早年师从翁布里亚画派的佩鲁吉诺(Perugino,1450-1523),接受了其黄金透明的色彩、梦幻般喜悦的风格,同时潜心研究各画派大师的艺术特点,博采众家之长,尤其是达·芬奇的构图技法和米开朗基罗的人体表现及宏伟风格,最终幻化出其独特的柔和、圆润、饱满的调和之美。

秉承了古典传统,擅于以世俗化的手法,将传统的宗教题材描绘成现实生活中的理想美。他以绘画圣母形象而闻名于世,有“圣母画家”之誉。在他笔下的圣母多是美丽的平民妇女形象,在她们身上体现出的慈爱、善良、温顺等高尚品质,引发人们对生活的憧憬。作品赞颂普通人性的光辉,处处洋溢着幸福与欢愉,可以看到希腊盛期到新古典主义所追求的完整、和谐、优美、清晰的脉络。拉斐尔的艺术被后世称为“古典主义”。他以诗一般优美的绘画语言体现了人文主义的思想,不仅启发了巴洛克风格,他所确立的美的样式也成为后来学院派古典主义的标准之一。代表作品有油画《西斯廷圣母》、壁画《雅典学院》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五)威尼斯画派

威尼斯艺术的一朵奇葩。它形成于15世纪后期,繁荣于16世纪,美术题材就宗教转向世俗。世俗题材使他们把目光转向美丽的自然风光,舒适的生活也带来一种享乐主义的情调,对日后一切具有浪漫主义倾向的艺术家都具有启发意义。

说佛罗伦萨的画家们关注素描和尊从构图的对称、均衡与和谐,那么威尼斯的画家们则竭立追求色彩和激情传达。色彩是威尼斯画派的灵魂,大体上趋于饱满、丰富和多调子,并具有抒情意味。同时画家们重视色彩的创造,极善于从自然中发现和表现无限丰富艳丽的色彩变化。

伦萨的美术倾向于宗教《圣经》题材,而威尼斯则更

西方艺术论文

多的是描绘古希腊神话故事。纵情于欢乐与享受,题材以爱情、酒宴、裸体女神为多;画面形象充满激情而富有想象,洋溢着活泼、明朗、欢乐的气氛,很少有悲哀和伤感;女神们具有丰腴的肌肤,金色的秀发,华丽的服饰,完全是威尼斯上流社会的娇艳女子,放射出人性的光芒。

斯画派中杰出的代表有乔凡尼·贝利尼、提香、乔尔乔内(Giorgione,1477-1510)、丁托莱托、保罗·委罗内塞。

作为继古希腊、罗马后的欧洲文化史上的第二个高峰,文艺复兴的思想基础是关怀人、尊重人,以人为本的世界观。人文主义的出现肯定了人是生活的创造者或主人,他们要求文学艺术表现人的思想和感情,科学为人谋福利,教育发展人的个性,要把思想、感情、智慧从神权束缚中解放出来,提倡个性自由以反对人身依附。中世纪文化的基本观念被摧枯拉朽,它的所有表达方式都被从根本上予以改变。

篇三:西方艺术史论文

西方艺术史

写出拜占庭艺术哥特艺术巴洛克艺术各自的特点和相同之处?代表作品?各艺术发生的年代?

哥特艺术:是指与古典文化那种均衡和谐观念完全不同的艺术风格,特点是宫廷贵族艺术的世俗化,是“罗马式”艺术的更高发展,为中世纪天主教神学观念在艺术上的一种反映。哥特艺术包含建筑、雕刻、玻璃器皿、灯式、装饰画等,这些哥特艺术当中,宗教题材扮演重要角色。影响从12世纪到16世纪中叶,玲珑的哥特式教堂至今仍是基督教的标志。

哥特艺术风格集中体现在教堂建筑上,以尖形拱门代替罗马式的半圆形,建筑物重量及引申力集中于高耸的尖塔,墙壁较薄,窗户较大,饰有彩色玻璃的图案。内部圆柱较细,光线比较充足,门前饰有生动的浮雕和石刻。许多雕刻生动自然,具有现实主义风格。这种以高﹑直﹑尖和具有强烈的向上动势的风格,是教会弃绝尘寰的思想的体现,也是各个城市显示其强大生机的反应。法国的巴黎圣母院、夏特大教堂﹑亚眠大教堂﹑兰斯大教堂都堪称欧洲哥特式建筑的经典。英国有坎特伯雷大教堂﹑索斯伯—里大教堂和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德国哥特式建筑最为壮观的乃是科隆大教堂,而乌尔姆教堂尖塔高达161米,成为世界上最高的教堂。意大利的米兰大教堂也受哥特式风格影响。

哥特雕刻艺术主要表现为教堂门楣中心的浮雕群像,以及门券里和立柱上的圣母、基督及圣徒立像。典型代表有巴黎圣母院《最后审判》群雕和夏特大教堂《众圣徒》圆柱体雕刻群像等,特色是形体修长,姿态拘谨,以人物前倾后仰、左顾右盼来表现动作。波希米亚的《克鲁莫圣母》雕像,以结构明快清晰,线条优美雅致著称。以“哥特式摆动”而法国阿维尼翁维勒夫教堂的《圣母子像》利用象牙的弯曲度把人象雕成扭动姿态,给人栩栩如生的感觉。

哥特式绘画伴随哥特建筑而生,主要包括玻璃镶嵌画,插图画,壁画和嵌板画。由于哥特式教堂窗户扩大,壁面减少,所以其绘画艺术以彩色玻璃窗画为主。彩色玻璃窗画以《圣经》故事为内容,用红、蓝,紫等颜色的玻璃镶嵌而成。最突出的作品即夏特大教堂和布鲁日教堂中的玻璃窗画。哥特式壁画有14世纪西蒙·马蒂尼为锡亚那大教堂创作的祭坛画《天使报喜讯》。木板画乔托为佛罗伦萨新圣母教堂创作的《基督被钉在十字架上》。

拜占庭艺术:是约5到15世纪中期于东罗马帝国(即东罗马帝国)发展起来的艺术风格和技巧。充满了精神的象征主义,重视心象,不容有写实主义的存在。拜占庭艺术融合了古典艺术的自然主义和东方艺术的抽象装饰特质,有浓厚的东方色彩。从四世纪到十五世纪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的拜占庭帝国和基督教会相结合的官方艺术。其思想内容是崇拜帝王和宣扬基督教神学,为巩固贵族阶级的统治服务。 成熟的拜占庭风格以线条和平涂的色彩的动态为基础,不以形体为基础。人物的个性特征受到抑制,取而代之的是标准化的脸型,

体型平面化,衣褶处理为旋动的线条图案。整个画面予人以灵魂超脱肉体的感觉;人物的三维空间表现已为精神力量所取代,精神力量借线条和色彩表现出来。其人物形象取严格的正面姿势和拜占庭脸型、巨大的眼睛和锐利的眼神,以及典型的金色背景。这类背景在孤立人物的画面上,使形象宛若悬浮于墙壁与观众之间的空间某处。 在教堂建筑、圣像画、镶嵌画、壁画、细密画及工艺美术的风格创造上,都有较大的成果。其建筑上的杰出成就有圣索菲亚大教堂。最早的拜占庭建筑采用巨大的圆屋顶和拱顶。在结构或视觉效果上,圆屋顶同其下的纵列墙壁之间存在著不协调。因此,在10世纪,大部分地区的建筑均改用辐射状,包括4座相同的有拱顶的臂状结构,其交叉处覆盖有圆屋顶,而臂状结构即以此为中心向外延伸。这类有中心的、辐射式的设计非常符合东方教会教阶组织的宇宙观。这种宇宙观可明显地见于教堂的圣像装饰设计、壁画或镶嵌画中。它们覆盖了教堂的圆屋顶、墙壁和拱顶,使建筑与绘画的表达语言充分地融为一体。这种圣像设计也反映著一种礼拜仪式:基督与圣母生平的故事性场面,不像在西方教堂中那样按其情节发展顺序铺列在壁上,以配合说教和感召的需要,而是根据节日的意义进行挑选,并按照其神学意义安置。这些镶嵌画和壁画的制作风格反映出它们只是表达神和上帝的静态象征的形象。

拜占庭工匠将马赛克艺术发展到了新高度。彩色玻璃管和金色背景创造出闪亮的光色效果,马赛克装饰教堂的墙壁和天花板,美化上帝和君王,杰出的马赛克作品意大利拉文那的圣维塔雷教堂。拜占庭帝国

很少制作纪念性雕塑,主要集中于象牙板雕刻。

巴洛克艺术: 16世纪后半期在意大利兴起,17世纪入盛期,18世纪渐衰。巴洛克艺术有如下的一些特点:它有豪华的特色,有宗教的特色和享乐的色彩;它是一种激情的艺术,它打破理性的宁静和谐,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调,强调艺术家的想象力;极力强调、运动,运动与变化可以说是巴洛克艺术的灵魂;它很关注作品的空间立体感;综合性,巴洛克艺术强调艺术形式的综合手段,如建筑上重视建筑与雕塑及绘画的综合,此外吸收了文学、戏剧、音乐等一些因素和想象;有浓重的宗教色彩,宗教题材占主导地位;多数巴洛克艺术家有远离生活和时代的倾向,如一些天顶画中,人的形象变得似一些花纹。 把建筑画成平面图,其共同特点是正方形、圆形和十字形;巴洛克建筑的典型特征是椭圆形、橄榄形以及从复杂的几何图中变化的更复杂图形。用规则的波浪状曲线和反曲线形式赋予建筑元素动感理念,是所有巴洛克艺术最重要特征,追求令人意外的效果。代表作有维纽拉和戴拉·伯达的罗马《耶稣教堂》,马德诺完成的米开兰基罗未完成的《圣彼得教堂》。十七世纪巴洛克建筑大师贝尼尼,雕刻家兼精建筑,在1624~33年间完成圣彼得大教堂内的青铜华盖,又设计了门前双臂环拱形广场和柱廊,成为西方最大的广场建筑之一。波罗米尼的四泉的《圣卡罗教堂》,被誉为巴洛克建筑的典范。意大利北部的杜林地区瓜里尼建的《圣布小教堂》圆顶。西欧诸国的巴洛克建筑又结合各地的特点而各有所长,如英、法等国带有较严谨的色彩,例如

巴黎凡尔赛宫。

巴洛克雕刻有时是建筑的一部份,代表作有贝尼尼的《圣泰雷莎之幻觉》(罗马圣马利亚教堂),是宗教性和官能性的结合。这种风格也影响西欧各地。其它名作如《四河喷泉》、《大卫》。 法国巴洛克雕刻有普杰的《克罗托那的米罗》,柯塞沃克的《勒布兰半身像》,《路易十四半身像》。

宏伟壮观,充满动感,精湛的透视变奏,戏剧性构图,起伏波动,体现无限的空间,加理想光的对比,使画面生统一协调如舞台效果是巴洛克绘画特色。代表作有意大利卡拉瓦乔的《在以马杵斯吃晚餐》《埋葬基督》、《水果篮》、《酒神》、卡拉契的《圣母哀悼基督之死》。

哥特艺术﹑拜占庭艺术和巴洛克艺术的相同处:都大量运用宗教题材或和宗教有关的题材,有浓重的宗教色彩,强调神权至高无上的地位,是宗教神学观念在艺术上的反应,都为维护宗教的统治服务。这三种艺术的作品集中于宗教题材,被用于装饰教堂,体现了宗教在当时在物质和精神上的统治地位。此外,这些艺术作品题材也涉及到了宫廷﹑王权及贵族,是艺术被用于维护王权和贵族统治的一种体现。都成为统治阶级为维护统治利用艺术在思想上对民众进行统治的利器。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