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范文 > 案例 > 列表页

企业erp实施案例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6-10-06  分类: 案例 手机版

篇一:特步企业 ERP 实施案例分析

特步企业 ERP 实施案例分析

ERP 是针对物资资源管理(物流)、人力资源管理(人流)、财务资源管理 (财流)、信息资源管理(信息流)集成一体化的企业管理软件。ERP 本身不是管理,它不可以取代管理。ERP 本身不能解决企业的管理问题。企业的管理问题只能由管理者自己去解决。ERP可以是管理者解决企业管理问题的一种工具。不少企业因为错误地将 ERP 当成了管理本身,在 ERP实施前未能认真地分析企业的管理问题,寻找解决途径,而过分地依赖 ERP 来解决问题。最后,不但老的问题得不到有效地解决,又产生了许多新的问题,最终导致了 ERP 实施的失败。企业也因此而伤了元气。正确地认识 ERP 是什么与不是什么,就会在 ERP 实施之前认真分析企业在管理上存在的问题,了解 ERP 对解决这些问题的作用,充分细致地计划与落实利用ERP解决这些问题的程序,为 ERP 充分发挥效率提供基础。

一、企业简介

特步独创了一套适合自身品牌的特色文化。

时尚、前卫、自由与叛逆诠释了“特步”品牌文化,高品位、高追求和强大的创新能力及生命力赋予了“特步”品牌核心价值,“让运动与众不同”的品牌宣言淋漓尽致地体现了特步强调体验式的运动和不为运动所累的玩运动态度。

倡导前卫、时尚、个性与自由.它告知公众,其所走的路与众不同,是一种既稳健以独立独行的时尚步伐.它为全球每一位热爱生命、推崇时尚生活方式的人提供可靠、丰富的时尚用品,确切引领新生代对时尚的追求。

“特步”品牌的独特定位:

1.我们的理解就是与时代不同,与自己相容;

2.站在前面的人是时尚,跟随的是流行,执着的也是时尚;

3.流行是一阵风,而时尚才是永恒;

4.时尚要有时代气息,要把时代气息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出来;

5.时尚就是前卫;

6.就是能为大众所接受的领先于一般人的一种理念

二、详细分析,需要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1.特步企业实施ERP的原因?

(1)企业信息化管理方面:实施 ERP 的目的还在于当今企业要重视利用现代网络的大容量、高速度的特点,加强信息资料的数字化处理;利用计算机的高速运算功能代替人工劳动,要利用网络集成化、标准化的优势,逐步实现财务、业务及生产流程的一体化管理;即:实现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统一,充分利用网络多道路、无界限的特点,扩大营销范围、拓宽生存空间,逐步向真正的电子商务化发展。通过 ERP 系统的实施来提高企业管理的过程是循序渐进的,我们建议企业以上述参考提示为目标逐步逐项地改进,要避免急功近利的倾向。

(2)企业决策管理方面:决策是实现企业发展战略并赢得市场竞争的管理活动,企业在进行决策时需要科学研究、正确处理和快速反应。如:市场出现波动时或遇竞争对手时的价格调整,没有信息系统的支持无法准确地把握每个产品的动态成本数据是很难做到迅速反应的。决策者与决策层的统一,在信息系统的支持下,可以实现信息与数据的共享和快速查询,管理人员相互间的沟通更加有效和及时,使决策正确而迅速,达到公平与效率的均衡。 传统管理模式往往造成有的部门经常忙昏头还要加班,而有的部门经常没有事做。 实施信息化管理可以充分合理地调动人力资源,解决业务流程中的瓶颈而提高企业整体运作。

(3)企业战略管理方面:通过实施 ERP 系统,可以实现信息和数据的即时性、共享性和准确性。 ERP系统为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提供有价值的数据和决策分析依据,由使企业领导从以往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用充分的时间来考虑战略管理和决策,这是企业的灵魂,是关系企业长远发展的全局性、前瞻性的策划。

(4)企业成本管理方面:现代企业竞争的一个常见现象是价格相戈,其实质是企业内部整个供应链和成本的竞争,关键在成本管理。企业营销成功与否,内部因素要起很大的作用,同样的外部环境下,实力相当的企业中有的能成功而有的却失败。结合 ERP 的实施并参考三大成本管理措施,即:货币成本靠制度把关,生产成本靠定额控制,管理成本靠民主监督。没有信息系统的支持,仅仅依靠人工管理,上述三大成本管理措施的实行往往很难令人满意。

(5)企业资金管理方面:资金是企业的血液,对企业来说,往往是管理成功之处,也常常是问题突出的地方。做好资金管理文章,一、要筹好筹足,二、要用好用活,三、要管好管严。通过实施 ERP

企业erp实施案例

,突出财务部门的核心职责,可以实现限制内耗、降低采购成本和压缩 库存,使企业的资金调动更加合理。对于销售环节,通过实施 ERP 系统,可以实现对客户的 统一管理和信誉评估,加强对应收帐款的监控可以大大减少拖欠。

(6)企业技术管理方面:科技是企业进步的源泉,企业要围绕技术创新,实施“三新” 管理,即:不断的产品创新、善于引进和吸收更新、敢于鼓励改进与革新。新产品的开发需要依据准确的市场分析和调研,应用 ERP系统,可以准确地收集各种产品的价格走势、地区需求分析、产品个性化需求分析等有价值的信息,为赢合客户需求而开发新产品奠定基础。企业要善于利用ERP系统提供准确的市场预测来指导新产品的开发。

(7)企业质量管理方面:质量管理是每一个企业生存、发展、成长的重要保证,我们向国内企业在质量管理方面推荐“三零”、“三不”和“三制”模式,即产品零缺陷、零投诉、零库存;“三不”模式,即不合格的材料不进厂,不合格的半成品不流入下道工序,不合格的产品不出厂;“三制”管理模式,即 5S 体系认证制度、用户举报制度、质量否决制度。质量管理涉及面广,单靠质量部门远远不够,实施面向供应链管理的 ERP 系统是实现全员参与的必要管理手段。

(8)企业营销管理方面:销售是拉动整个供应链的龙头,管理再先进产品再优质但销售上不去同样无济于事。通过实施 ERP 应该帮助企业建立正规的营销理念和管理体系、 突出营销主体和构筑营销网络,ERP 系统的信息能够为正确的营销策划和活动提供依据。传统人工管理的条件下,信息流是建立在纸面单据和手工报表的基础上,信息数据的汇总一般以月/周为基础,往往难以及时反映来自销售人员、异地销售公司及客户的各类信息,滞后的需求报表对生产没有指导意义。

(9)企业人才管理方面:国内企业主要以中小型企业居绝大多数,而中小企业吸引和留住人才往往比较困难。人才的流失并不完全是工资待遇问题,而很多人才的流失是因为自我价值无法体现等原因导致的。要坚持“以人为本”,实施有利于人才聚集的政策措施,加快劳动人事制度改革。新经济时代的人力资源部与以往单纯的人事部在职能上有着本质的不同,以往传统管理模式下人事部仅仅是管理人员档案、调进调出、合同保险等事务性工作。实施ERP信息化管理的目的是充分调动企业内包括人力资源

在内的各项资源。人力资源部门利用ERP的人力资源部分能够了解每位员工的能力和特长,记录其成长及生涯评测,依据企业发展和岗位要求及时为企业高层领导物色合适的人选,优秀的人才必须放到合适的职位才能发挥其能量。用人不当会造成人才的浪费和流失,既伤害了员工的积极性也伤害企业 自身。

2.特步怎样选择ERP?

特步的分销系统的建立,是采用由总公司往分公司、专卖店推广的步骤,整体实施遵循小步快跑的原则。系统采用 BS 架构,这样能把所有的管理权限集中在总公司,并且进行有效授权。而目前要解决的最大问题是门店系统的快速推广。现在,特步公司的总部、分销和代理商都在使用新系统,总部推行的困难相对少一些,但是代理商素质不齐,直营店的量太大,要把这些数据都收集上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何推广新系统,确保代理商正确使用?作为成长性品牌,特步不能完全依靠市场压力在合作伙伴间推广系统。在用友公司的帮助下,特步采用了独特的强制与嘉奖相结合的办法来推进系统的实施,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销售部经理吴涛红认为,资源利用和流程严密,是用友 ERP 系统带来的最主要的影响。在销售额连年快速增长的发展机遇下,销售部门不仅在排单、发货等方面的准确性和速度得到了明显的提高,而且员工有更多的时间与客户沟通,更好地服务客户。对于销售数据的掌控更加准确、及时,而且可以随时进行统计分析。“过去订单管理是靠做一个电子表格,然后将客户的订单输入,每天往里面登记发货的数字,然后进行扣减,确定我还差他多少货品;如果要查询客户订单的处理情况,要重新进行数据的二次处理,操作非常复杂;而现在用系统来处理,客户的整个货品发放情况能随时查询出来,对客户订单的跟踪非常及时。”“另一方面,对于发货的管理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以前是手工开单,非常容易出错,一个符号写得潦草一些就可能把颜色搞错,而现在用整个系统进行管理,都是采用键盘输入,不会对发货产生人为的误导。而过去手写需要很长的时间,现在的效率提高很多。”信息管理部主管林永峰则表示,过去,销售部几乎每天加班使用 Excel 减库存、统计库存再汇总,可是现在人员轻松很多,销售额大幅增长而工作量下降。分公司也意识到信息化的重要,他们主动要求在分公司实施EPR系统。

销售部员工马丽华对于下单排单有更加切身的体会。现在下单分析实现了可视化,下单的数量、库存量和客户订单可以进行实时的报表分析,而原来是每周作一次分析,并且容易出现数据不准确定的情况。在排单上,原来的库存信息不共享,容易产生冲突,而现在可以实时共享库存信息,可以协商优先满足紧急的客户,提高了客户的满意度。在业务追溯上,原来是每半年的数据销毁一次,而现在可以 ERP 系统运行一年多来的每一天的数据都得到保存,并可以随时查询。“我们现在排单节省很多时间,过去一个上午都在排单,现在每个上午节省了2个小时,有时间可以和客户进行沟通,搜集一些市场流行的

信息,提高了工作效率。ERP 现在很小的报表的部分我们的改进就很大,以后如果进一步加强会更大。”马丽华笑着说,“我们现在最担心的就是 ERP 瘫痪啦,那样就什么办法都没有了。 前一阵子有一天系统升级, 我们只好用手写单, 一天下来手都写酸了。”

仓储部的虞健对 ERP 带来的效益感受颇深。“系统带来的最直接的反应是,劳动强度大幅降低,原来几乎天天加班到凌晨 2-3 点,现在基本不用加班。还有数据信息的即时性、准确性方面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3. ERP在企业实施过程

三兴集团 ERP 项目取得的收益从资源利用、流程控制、业务渠道协同运作、决策与分析、人才培养、商业模式的成功支持等几个方面得到反应。资源利用显著提高,个人生产力提高3倍以上。流程控制操作规范,跨部门沟通协作准确、快捷;业务渠道协同运作,总公司、总代理、零售网点实现业务数据协同;决策与分析能够做到快速报表和分析,合理精确地排单、发货;经理和员工的 IT 系统应用能力提升,工作方式转变,内部 IT 类人才得到培养;商业模式的成功支持,快速响应市场、多品类准确发货、渠道业务运作协同。

资源利用方面,员工个人生产力提高3倍多,排单岗位人均处理120万双/年提高到人均处理 400 万双/年,并且在业务持续高速增长的同时人员规模基本保持稳定。发货准确率提高 99%,比之前的90%有较明显的提升。仓库发货量和库存商品管理量翻了3倍多,但是仓库管理在不增加人手的情况下,不仅提高了商品管理的准确性,确保了发货工作的有序和和及时,而且加快了报表的速度。员工与总代理沟通的时间增加,通过系统的应用,排单时间每天可以节省 2 小时左右,这样每天增加 2-3小时与客户沟通,提高了客户满意度。

流程控制方面,全部期货订单、销售排单、下单;仓库发货、商品管理等按照ERP系统的标准规范执行;各业务环节的审批、统计报表等都有严格的权限控制,不仅实现了权责统一,而且实现了权利的责任登记,在系统中对于所有的审批都有准确的记录;排单、下单、库存发货、分公司管理等业务环环相扣,在ERP系统中对于数量、时间等关键业务因素都有 直接的连环控制。通过 ERP 系统的应用,实现了快捷、准确、相互负责的跨部门协作,形成了集体为业务运营负责的运作链条。

篇二:企业ERP实施案例分析

企业ERP实施案例分析

学 院 经管学院

班 级10级电子商务

姓 名彭 芳

序 号 29

学 号 14103201836

上海大众ERP实施案例分析

随着企业业务与IT系统结合得日益紧密,企业的IT系统也日渐庞大复杂,对于一些大型企业来说,IT系统更是因其涉及的设备种类繁多、分布地域广阔而对全系统的运营和维护管理提出了近乎苛刻的要求。

一.企业背景

上海大众作为中国汽车行业规模最大的合资公司,截止到2002年底,上海大众已累计产销汽车达到217万辆,累计销售收入突破2570亿人民币。2002年一年整车销售就突破了30万辆。为了确保IT部门更好地支持企业的发展,上海大众组织和系统部(我们通常所说的IT部门 ) 提出要建设一套IT服务管理体系的想法。

二.ERP的选择

明确了当前需求,上海大众开始寻找合适的战略合作伙伴,经过审慎的甄选,惠普咨询凭借成熟的IT服务管理理论(ITSM)和丰富的行业和实施经验最终获得了上海大众的青睐。ITSM(IT Service Management)是惠普公司用以帮助企业对IT系统的规划、研发、实施和运营进行有效管理的一整套高质量方法,它贯穿了整个IT服务周期,结合流程、人员和技术三大关键性要素,确保以更低的成本和更短的时间帮助客户获得高效的回报。

惠普咨询EMCC以业界先进的ITSM(IT服务管理)为理论依据和流程建设标准,以惠普多年来对各行业顶尖公司的IT部门支持

经验为基础,由信息系统发展规划、ITSM流程咨询、管理平台设计、管理工具安装、客户化及集成几大块组成。其中,IT服务流程咨询是核心部分。

惠普咨询EMCC提供的IT服务流程咨询,按ITSM标准规范,为客户设计IT运维管理流程(包括配置管理、事件、问题、变更与服务级别管理等流程)。具体包括:逻辑工作流程设计;物理工作流程设计;IT运行维护管理系统平台设计及技术咨询,根据IT系统组成结构, 为客户设计运维管理系统平台,并负责该系统平台实施(包含与第三方产品的集成);把按ITSM标准规范客户化的IT运作流程集成到运维管理系统平台;进行培训,文档交接;以及协助客户管理运行维护管理系统平台(可选)。

三.ERP项目实施

惠普咨询EMCC在上海大众分为三个实施阶段,第一阶段是问题管理、事件管理、配置管理、日常运维流程、存储设备管理、文档管理;第二阶段是安全管理、IT规划、服务级别管理、变更管理;

第三阶段,也就是最终目标即可用性管理和实现业务与IT的整合。 该解决方案的实施流程为:

首先,惠普咨询会对客户IT系统结构的当前IT运维管理流程进行分析和调研;

然后,为客户设计IT运行维护管理系统平台,同时根据客户的具体情况规划和设计标准化运行维护管理流程;

最后,将所设计的运行维护管理流程客户化于运维管理系统平

台,即在HP OpenView相应的软件模块上实施ITSM中的呼叫管理、事件管理、问题管理、变更以及服务级别管理等管理流程。

四.实施效果

基于上海大众的IT系统现状和需求,惠普咨询和上海大众将EMCC的实施重点定位于问题管理。它的主要活动包括分析事件找出问题、分派问题、确定根本原因、找出解决方案以消除事件或在其发生时降低对客户或业务的影响。

随着IT改造的不断深入,上海大众建立起了规范化的以服务为中心的IT运作流程,并将相关的IT运作流程固化在运营管理系统平台上,使企业日常的IT运营管理真正落实到标准化,对IT人员的工作绩效实现量化考核。上海大众的IT部门也可以从此摆脱“救火队”的角色,从被动支持转变为主动服务,实现部门间信息的沟通与共享,通过知识积累和知识库管理实现持续性服务质量改进,最终帮助上海大众降低IT运营成本,提高服务质量,提升IT投资回报率。

五.评价

通过这一项目的实施,上海大众IT部门有效地完善了现有日常工作流程,提高了IT事件的?一线解决率?,同时给业务部门和用户提供了单一的联系点,丰富和完善了已知问题知识库,提高了帮助台支持人员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日常管理中提供了具体和有实际价值的数据,可以方便地了解IT系统资源的使用情况,并能预测系统资源的支持能力,从而实现了主动性的IT管理。

篇三:ERP实施案例分析

千万元工程的陨落——国企ERP实施亲历记

九十年代末的一个春天,我当时所在的一家知名的软件开发商在一家大型制造企业获得了一项国家863CIMS项目,ERP被列为其中的一部分,另外还有CAD、CAPP、PDM系统,整个CIMS系统投入近千万。本人作为ERP的实施顾问,参与了该项目的全过程,在长达一年半的实施过程中,对ERP有了更深的认识。特别是对ERP在国企中的实施有深切的认识和切肤之痛,从中发现不少问题,而正是这些问题直接导致了实施的失败。

这几年来,关于ERP实施的文章不少,但有真切感受的文章不多,很多关于实施的文章缺少实施的细节描述,要么是纸上谈兵,要么纯粹是东抄西摘的东西,少有从实践中得来的真切感受。把现实中十分生动具体的实践,变成干巴巴的教条,严格的讲,对ERP的实际应用没有多大借鉴意义。

笔者有ERP的开发经验和长期实施ERP的经历,对ERP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在这里,根据自已的实施过程中的亲身经历,告诉你一个真实的在国有大型制造业实施ERP的故事,把自已在实践中获得的第一手资料贡献出来和大家共享。出于可以理解的原因,本文将隐去有关厂商的真实名称。

一、项目背景

这是一家产值八亿左右的机械制造企业,有职工七千人左右,其中技术人员六百多人。组织结构为五个事业部、十七处、三室、九个分厂、一个科研所,还附属有医院、小学、托儿所、招待所等社会福利机构。九十年代中以来,企业连年亏损,好在树大根深,尚未大伤元气。近来,由于国防订货激增,军品外销形势喜人,企业又恢复了生机,产品一时间供不应求。但由于管理粗放,造成成本节节攀高,产值虽大,效益却很一般。这是企业准备上ERP的动因之一。开发商则是一家新兴的软件企业,有大约一百二十人的软件开发人员。近年来,仿照一家著名的外国软件开发出了自已的ERP软件,而这个项目则是开发商的第三个大型项目。该项目经国家立项,列入863CIMS计划(据说列入该计划的将会得到国家一定金额无偿拨款),由此确定了项目资金来源为自筹+上级主管拨+国家拨款。

二、实施过程中的问题

国外关于ERP实施的阶段划分是有道理的,只有在这每一个阶段的工作都做好了,才能保证ERP的实施成功。现在我就结合这个程序来分析我的亲身经历的ERP实施。

1.领导培训

ERP系统被视为一把手工程,对企业高层的领导的培训是一项目十分重要的工作。而实际情况是如何做的呢?应该说开发商从一开始就十分重视对企业一把手的工作,但不是进行先进管理理念方面的导入,而是把大量的精力放在了公关上了。这个价值近千万元的项目理所当然地引起了多家软件商的角逐,而且此项目居然不进行招标,这就为各家公司的公关工作留下了宽阔的表演舞台。各家公司各显神通地倾情演出,一时间你方唱罢我登台,种种手段不一而足。而极为重要的ERP理念导入的工作就相当马虎地一带而过。只是请了一位机械制造专家作了CIMS原理的专题讲演,而没有对ERP的理念作任何形式的导入工作,从一开始就为今后的失败种下了祸根。

造成这种情况有双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开发商实施队伍尚未完善,笔者作为唯一具有开发经验和管理经历的实施顾问,既有从事开发工作,又要主持多个项目的实施,困难是很大的。毕竟,国内的ERP软件是最近几年才出现的事,开发商尢其缺少既懂现代制造业管理又具备较高计算机水平的两栖人才。另外,加之开发商主观上认为自己在公关活动中的工作足以保证后续工作的顺利进行,也不愿意在这方面投入太大的人力、物力,尽可能减少成本开支。除了搞了一次讲座外,就没有搞过管理理论方面的培训了。

另一方面,企业领导上ERP项目的动机复杂。当然也想通过ERP提高管理水平,另外还有攀比跟风以及更深的不为人知的动机。企业的各级管理人员对此也是心知肚明,所以上下都对ERP项目缺乏应有的信心和工作热情。

2.需求分析

开发商的需求分析工作也极为马虎。仍然是出于确信自己的公关投入可以保证项目成功(这里开发商理解的成功就是收到项目款),开发商尽可能地减少成本开支,前期的需求分析工作基本是为了应付立项报批而做的,对二次开发基本没有什么意义。

3.BPR

在这个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无论是开发商还是用户都没有提出来要进行企业管理流程的重组工作。笔者深知在国企要对企业业务流程作根本性的重组几乎是不可能的,但一点改进都没有而要成功地实施ERP同样几乎不可能,作为实施顾问,笔者曾提出过对企业工作流程进行改进的建议,但却泥牛入海,恨无消息。尤其令人不解的是在我们进驻企业的时候,企业刚完成了对组织机构的调整,似乎这项工作与我们根本无关,企业自己按老一套三下五除二就搞定了。其组织结构仍然是高耸的非人格化的机械结构,我们就是在这样的管理环境下,开展ERP的实施工作的。

4.项目组织

项目组织从形式上看是最象那么回事的了。成立了三级项目组织,企业一把手出任领导小组组长,核心小组、各部门项目组也有重量级人物出任组长。但实际工作起来就不是那么一回事了。一把手虽说是组长,但从头到尾只参加过两次会议,而且也是大言炎炎地说些不着边际的官话、套话,说完就走人。而其余负责人对ERP知识极为欠缺,在业务会上,往往不知所云的说些牛头不对马嘴的话,解决不了任何问题。而最可笑的是,该企业的信息中心的主任、项目

的具体负责人居然是一个不学无术的人。虽说是计算机大专毕业,但对技术一窍不通。此人很少钻研业务,满脑转的是如何巴结领导、讨好上级的经。笔者在那里工作一年多,从未看见他用电脑做过一件正事,那怕是打字。如果偶然坐在电脑前,肯定是在打游戏(且为操作系统自带的扑克之类的游戏)。

5.实施计划

由于CIMS涉及多个系统,计划的组织工作极为繁重,头绪极多,应该采用PERT技术进行项目管理。但实际上却没有这样做,仍按传统方法管理项目。整个计划极为概略,只有一个粗线条的时间表,各系统分头进行,互不沟通。加之在发包项目时,CAD、CAPP、PDM系统包给另一家驰名的软件开发商,不同的软件开发商所用的开发工具不一、工作方式各异,协调起来十分困难,经常出现混乱,而且开发出来的系统与我们的ERP系统不能有效集成,形成互无联系的信息孤岛。

6.培训工作

前面已经提到了管理理念方面培训工作中的问题,这里只是谈谈操作培训工作的问题。应该说这方面的培训工作较之管理理念方面的培训要好得多。我们组织了对各部门的操作员培训班,从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开始进行了系统的培训,并进行了较为严格的考试,合格的颁发了上岗证。参加培训的是一些基层的女工,不同领导的麻木与懒惰,她们表现出了较高的学习热情,常常主动加班学到深夜。正是由于她们的帮助才使我们在极为不利的环境下,还能坚持正常地工作。她们所做的一切,常常让我们感叹这才是中国的脊梁。但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培训面不宽,没有进行持续扩大的培训,另一个问题是没有各级管理人员的参加,直接影响了实施工作。

7.数据准备

数据准备的重要性无庸赘言,作为实施顾问,笔者在各种场合反复强调了基础数据的重要性,并要求企业采取切实的措施来保证这一点。由于我们的坚持,企业方面也对这个问题表现出了极大的关注。布置了全厂的库存盘存,对库存账、物进行了一次较为彻底的清查。应该说,经过这次全厂大盘点,企业的家底是查得较为清楚,但仍不能达到系统上线的要求。其原因是企业多年来实行的是较为粗放的生产管理方式,系统要求的一些基础数据,企业没有完整的记录。比如,各零部件的制造提前期、采购提前期没有一个准确的数据,尤其是采购提前期没有历史记录资料,也没有制造经济批量和采购经济批量的概念。笔者不得不亲自整理浩如烟海的数据,进行分析勉强确定出每次订货成本、库存成本,从而为制定出经济制造批量、经济采购批量打下了基础。

另外,我们在工作中发现,该厂很多零部件的工艺标准、成本标准、损耗标准均制定于七十年代,早已不能适应现在的市场情况。总之,数据准备是认真的,但由于管理的基础工作较差,总体上不能达到系统上线的要求。

8.二次开发

由于没有对企业业务流程进行重组,我们不得不对软件作了较大的修改。在实施初期,我们坚持要求企业的业务流程按ERP的要求进行改造,双方爆发了激烈的争执。经过一段时间的僵持,开发商的老板给发来我们训示:用户是上帝,用户要我们怎么办就怎么办,不要再进行无

谓的争执了。于是,我们只有谨遵上帝的意愿,对软件进行了较大辐度的修改,使ERP软件带上了浓重的国企特色。

三、管理冲突

上面着重谈了在实施ERP各阶段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就直接导出了一系列两种管理模式的冲突,下面将就这些问题做一些分析讨论。

1.观念之争

在实施过程中,我们一直处在先进与实用的观念之争的中心。由于无论是管理的理论,还是丰富的职业经历使企业的怀疑派不得不承认笔者的管理思想是先进的。但他们又说他们那一套虽不先进但却是实用的、有效的。支持他们的理由就是按ERP的模式重组生产,将会给已经超负荷的生产运转体制带来混乱。然而,笔者明确地告诉他们,正是由于企业延续三十年不变的管理体制才使得企业不能应付新世纪的挑战。正是由于旧的生产运转体制才使得企业不得不超负荷运转。而且,这种超负荷是低效益的,不可能应付市场日益严峻的挑战,总有一天会不胜重荷则彻底崩溃。如果等到企业完全丧失竞争力,再来进行重组时,可能为时已太晚。为了说服他们,笔者对企业的排产模式给他们做了详细的分析,明确指出其中的问题。

多年来,该企业排产的模式是计划目标或订货合同目标........查半成品库库存数......下达各分厂的月生产计划........各车间生产调度指令........各车间自拟物料需求计划........生产处审批......分厂审批.......各车间执行。从这里可以看出,在下达生产计划时,传统的方法使企业生产计划制定者只考虑一个影响因素,即制定计划这个时点上马上可以用于装配成品的半成品库存数。而其下层的物料库存数量则不在企业生产计划制定者考虑之内,而是交给下级分厂或车间自行决定,由于各部门之间信息不能共享,加之出于各种自身利益考虑,下级提出的物料需求计划常常出现多报、漏报的现象,很不准确。且以上库存数据均为静态数据,没有考虑到即将到达的物料数量。计划的环节多,审批烦琐,对市场的变化反应迟缓。另一个大问题是传统的生产管理模式没有进行生产能力计算,只是粗略地凭经验估计,没有制定出详细生产能力需求计划。

以上这些工作虽说对他们有所触动,然而囿于体制,企业难以对业务流程进行根本性的再思考和再设计。

2.利益之争

即便是没有进行BPR,笔者仍然察觉到了ERP项目给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带来的利益之争,由于没有进行业务流程重组,没有出现利益再分配的大震荡,但一种另类的利益之争的暗流从一开始就以各种形式在暗处汹涌。

由于企业的领导风格为专制型,重大决策由厂长一句话、一支笔决定。特别这次项目的决定,引起了其它领导的不满,特别是主管生产的付厂长在系统选型时被排除在外,由此而衔怨极深,一直对实施ERP采取消极态度。而各车间、分厂的管理者则有很多人担心ERP系统的实施使他们对下面的管理太过透明,不利于运用权谋来治理下属,故而也采取了消极观望的态度。

3.粗放与精确之争

根据ERP的原理,我们要对制造的各环节进行精确的控制。以α产品为例,该产品的BOM由十七层共127个物料组成。其中有制造件、委外加工件和采购件,有的制造件工序达到几十道之多。关于如何制定产品的BOM,我们与生产管理部门爆发了激烈的争执。最先,我们和企业有关人员研究决定,根据α产品的零件表把BOM划分为十七层共127个物料,生产管理部门起初由于对ERP的工作原理不甚了了,也没有提出反对意见。但在实践中一经施行,上下爆发出一片反对声。

由于长期以来,企业的管理粗放,制造的工序多、流程长、环节多,制造加工过程常有各种损耗。加之管理不严,责任不清,发生差错经常上推下卸,弄得原因不明,责任人不清楚。各车间与车间之间、各车间与分厂之间、分厂与总厂之间的统计数字长期不一致,经过多次大规模人工清查,仍然查不清原因。整个制造的过程宛如一个黑箱,主管生产的领导只知道从源头投入了多少原材料,最后产出了多少成品。而中间损耗的详情不清楚,如具体损耗在哪一个部门、哪一个工序、损耗多少、原因是什么、责任人是谁不甚了了。企业的领导极想通过ERP系统来控制生产的全过程,搞清上述问题。那么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把BOM层次分得尽可能细,当然就要求对BOM上每一层次的物料进行控制,要求每一个责任人每天录入收到原料数、加工完成数、加工损耗数、未加工完成数、检验合格数、加工损耗原因等数据。生产线上的每个环节、每个责任人都处于受控状态,这当然与原有随意、散漫的工作模式大相径庭。于是,从生产管理部门的管理人员到生产线上的工人都以种种理由拒不执行。其中,一个荒唐可笑的理由是ERP系统的工作模式产生控制单据过多,浪费纸张。面临一片反对声,笔者冷静分析,这一方面固然有两种管理模式更迭带来的必然振荡,而更有各级利益的深刻冲突。作为企业的高层领导当然希望通过ERP系统更有效地对下面的工作情况进行监督,而中下层的管理人员、工人当然不愿意接受这种单方面的监督。高层与中下层之间、中下层与工人之间原本就存在深刻的矛盾冲突,而ERP系统的实施在某种程度上加剧了这一冲突。这也是没有事先进行BPR所带来的一个明显的恶果,如果事先进行了合理的管理改进,把各方的利益结合起来,就不会导致这种普遍反对的结果。面对来自中下层的强烈反对,国有企业的管理弱点暴露无遗,高层领导也不敢强行推行。最后,由开发商与企业的领导商讨后裁定,适当减少层次,减少控制环节。于是α产品的BOM结构层降为9层86个物料。

4.采购方针之争

根据ERP的管理思想,应当在需要的时间向需要的部门提供需要数量和品种的物料。原则上,要求物料不能脱供也不能早供。然而,企业的实际情况却是生产所需求原材料以季度为单位进行采购。也就是说,本季度生产中所需的大多数原材料在上季度末采购到位。这就造成企业长期库存大、周转慢,而一旦市场发生变化,对生产进行调整而再需要某些已采购物料,则会造成库存积压,而调整生产后所急需的原材料又无钱购买。为解决此问题,笔者提出了严格按ERP的物料需求计划生成的采购订单进行采购的解决方案。但采购部门却认为,由于该企业采购资金紧张,通常采用赊购的采购方针。而赊购某些较为紧俏的物料依赖业务人员的业务能力,其订货周期是不能确定。这就导致不能制定正确的采购提前期。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