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范文 > 案例 > 列表页

小组工作案例,老人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6-10-07  分类: 案例 手机版

篇一:小组工作案例范例

小组工作

一、案例背景

北京市第一社会福利院(以下简称"一福")成立于1988年,是一家市属养老福利机构。"一福"集颐养、护理、康复、医疗于一体,是一家综合性的大型养老机构,目前收住近500位老年人。全院分为"四区一部",即颐养区、生活照料区、养护区、医疗区和门诊部,各区都配备24小时的值班护士,为老人们提供全天候的周到服务。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护士们的工作最为辛苦和琐碎,她们都是20多岁的女孩子,为80多岁的老年人提供服务本来就不是一件易事,而长期为老人服务更是增加了她们心理的疲惫和职业的倦怠。因此,社会工作者决定针对该院的年轻护士开展一次减压小组活动。

二、案例分析

社会工作者采用焦点小组访谈和问卷调查两种形式对小组需求进行分析。从焦点小组访谈中发现:一是服务对象有许多工作和生活上的压力需要释放、需要解决,她们想从小组活动中学到一些方法,用来减轻目前的压力、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一些问题。二是她们对自我的评价并不是很高,尤其对于“我是护士”这样一个概念并不是非常认同,对自我及未来发展并不是很了解,只是很担心眼前的工作问题,

但又不知如何解决。三是服务对象从来没有接触过社工小组活动,对社工小组几乎没有认识。根据访谈内容分析:她们由于工作内容相近,故存在较多共同的问题,适合进行小组的学习辅导;由于小组的定位是认知发展性质的,所以能改善她们看问题的角度和处世的信念,达到缓解压力、提高情绪的目标;小组采取自愿原则,所以来参加小组的护士没有特别的工作任务都能保证出勤;因为本小组要处理压力和情绪的问题,所以选取具有共同压力源和情绪困扰的人参加。因此,本次只选择部分压力源基本一直的护士参加。

从《工作疲馈感量表》的调查结果分析:服务对象需要在小组中解决的问题题包括:处理负面的工作情绪,与工作对象和谐相处,减少工作挫败感,提高有效处理工作对象问题的能力,提高冷静处理工作中面临的情绪困扰问题。从《情绪健康量表》的调查结果分析:服务对象在参加小组前一段时间的情绪比较好。

预估问题包括五个方面,分别是: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的问题,工作量及时间分配问题,工作环境及资源方面的问题,病人护理方面的问题,管理及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

三、服务计划

(一)小组名称

微笑天使一一北京市第一社会福利院科区护士压力与情绪管理小组。

(二)小组理念

1.概念架构

压力是个体对作用于自身的内外环境刺激作出认知评价后引起的一系列身心反应的过程。

压力源是指使个体产生压力反应的内外环境因素,具有躯体性、心理性、社会性、文化性和生活改变性。

2.理论基础

(1)拉萨勒斯的压力与应对理论。主要概念及模式: ①压力:压力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当人对内外剌激作出判断,认为它超过自身的应对能力及应对资源时,就会产生压力。

②应对:应用认知或行为的方法,评价压力的意义,控制或改变压力的环境,解决或消除问题,或缓解由于压力而出现的情绪反应。

(2)艾里斯的ABC理论。

艾里斯认为,每个人都既有理性的一面,又有非理性的一面;人生来都具有以理性信念对抗非理性信念的潜能,但又常为非理性信念所干扰。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拥有不同程度的不合理信念,只不过有心理障碍的人所持有的不合理信念更严重而已。情绪是伴随人的思维而产生的。不合理的、不合逻辑的思维导致了心理上的困扰。人的思维是借助于语言进行的,内化语言的重复能有固化不合理认知的作用。

艾里斯根据自己提出的假设创立了ABC理论,该理论用图解表示是这样的:

A(指发生的事件)→B(指个人对事件所持的信念)→C(指人的情绪及 行为的结果)。

小组工作案例 老人

(三)小组的目标

1.协助成员倾诉、宣泄自己的压力和情绪。

2.协助成员正确认识自己的压力和情绪。

3.协助成员学习处理压力和情绪的技巧。

4.协助成员拟订工作中的减压计划,增加工作热情和投入。

(四)小组的性质

教育性、沟通性减压小组。

(五)小组的对象

1.北京市第一社会福利院科区护士。

2.性别:女;年龄: 20 - 30岁;教育背景:护理专业(中专、大专、本科)。

3.分两组进行(实验组、对照组),每组7 -8人。

(六)小组时间

2007年11月12日-11月28日,共6次。

(七)小组程序及内容安排

第一次:11月12日 认识压力—寻找压力源

篇二:老年人小组工作终极版

关爱退休老人小组

小组名称:花甲好年华

工作人员:邱秀丽、郭少娴、邵鸣珠、梁韵婷、卢泳仪、吕炎昌、梁彬乐

分工:

策划-邱秀丽、郭少娴、邵鸣珠、梁韵婷、卢泳仪、吕炎昌、梁彬乐 撰写-邱秀丽、郭少娴、邵鸣珠、梁韵婷、卢泳仪 招募组员负责人-吕炎昌、梁彬乐 小组主持人-邱秀丽、吕炎昌、梁彬乐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老龄化问题在我国日益增长。国家法定规定的退休年龄是男年满60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退休在家过着悠闲自得的生活,同时,他们也可能会因此而不适应退休生活,容易用消极态度面对生活,会导致老年人的身心健康的不利发展。为了促进社会的发展,让老人家有一个幸福的晚年,于是搞一些活动丰富他们的生活,让他们再次感受到社会对他们的爱。

小组理论:

1、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

埃里克森既承认生物本能在人格发展中的动力作用,又重视社会环境的差异对个体人格差异的影响。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将人格的发展分为八个时期,认为每个时期都有一个独特的发展任务。如果外在环境有利于个体顺利实现这一发展任务,则人格就会健康发展。反之,如果外在环境妨碍了个体实现这一发展任务,则个体就会出现发展“危机”,形成不良人格,并妨碍后来各时期人格的健康发展。老年期(60岁以后)的发展任务是力求对一生的回顾有满意之感。这取决于终身的努力奋斗。反之,会悲观绝望,认为人生走错了路。

2、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要由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5个等级构成。按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看,人在所有生命阶段都要遵循其规律。如果老人因经济问题想不开,则问题关键不在心理,空谈心理也无用。在实际调查中,老年人中有70%以上被人际问题困扰,比例最高;其次是死亡带来的悲伤。我们希望老年人能够通过讲述自己人生故事的方式,完成社交需要和尊重需要的满足,并通过组员间的信任支援和自我的不断反思,使他们获得发掘潜能的契机,达到自我实现。

3、社会支持理论

支持网络是指个人维系其社会认同,接受情绪上和物质上的协助,获取服务和信息以及建立新的人际关系渠道。“支持”来自个人所在的社会网络或互动的社会系统,即称“社会支持”。社会支持的形式可以分为两种:正式性支持和非正式性支持。支持若来自个人社会网络,包括家人、朋友、亲戚、邻居、宗教或社团等,即为非正式社会支持;若支持来自专业社会机构或人员,如警察、法院、医疗及社会服务机构等,则为正式社会支持。老年人通过参加小组活动,从小组支持中满足自己的需求。

4、人生回顾理论:

人生回顾理论是认为老年人已经认识到自己时日无多而接近死亡,因此在心理上产生了人生回顾过程,反映在其人格特质上就是怀念往事的现象。老年人回顾往事的方式包括与亲朋好友或年轻人谈论往事,怀念自己的家乡,回顾自己童年时期家乡的生活及文化等。回顾往事既有其正面作用,也有负面的影响,所以在开展小组活动时要适当加以控制,既要充分发挥其正面的效应,又要适当抑制负面的影响。

此外,关于小组方法的使用,我们认为,使用小组方法介入可以帮助面对类似问题或有共同需要的组员,得以建立支援网络,并从组员间的相互支援中得到更大的信心去改善,而且在组员的互动过程中,大家可以相互监督,更能利用其他组员的回馈作为改善的参考。在本小组中,组员们居住在同一个社区,在年龄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同质性,可以在活动中得到情感上和实际中的支援,有助于他们在小组之外的人际交往与继续交流。

通过小组工作的一系列的活动,帮助退休老人了解、认识和接受自己,从而更好地适应老年生活,减少内心的孤独和无助感,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增加人际交往,提高自身的能力,建立社交网络。

目标:

1.小组成员相互认识、了解,建立初步小组关系,使参与小组的退休老人更多地认识社区内的老人,扩大他们的社交领域,从而使他们的老年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2.通过回顾人生来正确认识自我,并与组员互相加深了解。 3.帮助长者重新拾起晚年生活的信心,并树立自信,完善自我。

4.通过交流分享晚年生活的得与失,帮助长者如何平衡日后对生活的期望。

小组成员:

社区内的60-70岁的退休老年人

小组特征:

1.性质:支持小组 2.节数:5节

3.日期:2013年9月15日至10月13日 (每逢周日一次小组活动) 4.时间:下午三点半至五点 5.地点:某社区老年人中心 6.人数:10人

前期准备:

1. 需求评估并确定目标 2. 寻求社区资源

3. 组员和志愿者的招募

招募方式:

1. 在社区的宣传栏粘贴海报通知。

2. 利用认识的人脉关系进行宣传和推进并发出邀请 3. 入户宣传,并发出邀请。

工作日程:

程序设计:

第一次活动内容:相见恨晚 主要目的:

(1) 建立小组,工作人员与小组成员相互认识。 (2) 让组员作自我介绍,初步建立小组成员之间的凝聚力与归属感。

举行时间:2013年9月15日 活动时间:60分钟

第二次活动内容:让我轻轻地告诉你

主要目的:

1. 引导小组成员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

2. 通过回顾人生来正确认识并正视自己生理机能及社会角色的转变。 3. 通过分享照片背后的故事,让组员之间逐步了解对方。 举行时间:2013年09月22日 活动时间:60分钟 活动程序

第三次活动内容:唱响金色年华

主要目的:

帮助长者重新拾起晚年生活的信心,并树立自信,完善自我。 举行时间:2013年10月06日 活动时间:60分钟

篇三:范文-老年个案工作案例分析报告

2014届学生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养老机构个案工作案例分析报告

系 别:社会福利系专 业:老年服务与管理 班 级:2011级老年×班 学生姓名:× × × 学 号:× × ×指导老师:陈立新 日 期:2013年6月1日

摘要

社会工作是一种帮助人和解决社会问题的工作,是一种助人自助的专业活动。它运用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等方法,促使个人、群体和社区之间的关系达到满意的状态。其中,个案工作是是以个人或个别家庭为服务对象,让其更好发挥社会功能。本文通过对个案工作模式和技巧的梳理,从接案、预估、计划、介入、结案和评估六个方面对入住养老机构的老年人个案工作具体进程进行了分析。本案例以个别化的方式为感受困难的个人或家庭提供物质和心理方面的支持和服务,以帮助个人或家庭减低压力、解决问题、挖掘生命潜能,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和谐一致,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关键词:社会工作;个案工作;老年人;养老机构

目 录

一 前言 ........................................................... 1

二 个案服务的理论 ................................................. 1

(一)个案工作模式 .............................................. 1

(二)个案工作技巧 .............................................. 2

三 个案工作的具体进程 ............................................. 2

(一)接案 ...................................................... 2

(二)预估 ...................................................... 3

(三)计划 ...................................................... 3

(四)介入 ...................................................... 3

(五)结案 ...................................................... 5

(六)评估 ...................................................... 5

四 工作感想 ....................................................... 6

(一)工作总结 .................................................. 6

(二)工作感悟 .................................................. 6

参考文献 ........................................................... 7

一 前言

老年人是社会的宝贵财富,尊老敬老、爱老助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关爱老年人是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学校,我们学了老年社会工作这门课程,王思斌教授认为“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的助人服务活动。”目前本人正在养老机构顶岗实习,我想运用社会工作中的个案工作的理论和方法,协助在养老机构生活有困难的老年人改善环境,增进生活适应能力;协调其社会关系,建立良性互动网络;调适自我功能,促进人格发展;以健康、成熟的心态,来认识及面对问题,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善用社会资源和机会,来解决问题,以提升老年人的自信心和生活质量,使他们心情愉悦的安度晚年。

二 个案服务的理论

(一)个案工作模式

1.危机介入模式

在危机介入时,工作者的角色是提供信息和建议,需要时可以积极、主动、直接并系统化地介入。介入要限定时间,要鼓励案主面对未来。而且社会工作者在特定阶段还要做案主的榜样,让案主知道怎么样做才是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

2.任务中心模式

任务中心模式主要应用于八类问题,即人际冲突、不满意的社会关系、正式组织中的问题、角色困难、社会转型中的问题、情绪问题、资源不足问题和行为问题。该模式的优点在于:在问题探索、协议和确定任务阶段,任务不仅是对案主的,也是对案主有关系统的。问题不仅来自案主自身,也要注意外部因素对案主问题的影响。社会工作者的角色是一个资源顾问。该模式的对象可以是个人、夫妇或家庭。任务中心模式强调案主的优点与优势,以及他们的网络资源的重要性。任务中心模式将社会工作者和案主置于同样重要的地位,而不是单向地由案主向社会工作者倾诉。

3.社会-心理模式

这是一种将案主的心理状态、心理过程,同他生活的社会环境结合起来考虑并进行工作的方法。它帮助社会工作者整体地去了解、认识案主,从而既提供增加案主自我认识的服务,又针对案主所处的社会环境开展工作。该模式将有关意识、潜意识、人格功能、人类行为、情绪的知识结合在一起,帮助社会工作者制定个别化的“诊断与治疗计划”。它的主要措施是通过认识和理解人及其心理的发展过程,来认识案主问题的根源,以对症下药,帮助案主解决问题和个人成长。

4.行为治疗模式

该模式的基础是人的行为主要取决于外部环境的行为主义理论。行为治疗模式以反应学习、操作学习、观察学习、认知学习四种学习形态为指导原理,运用奖罚分明的工作方式,在社会工作者的指导下让案主不断重复期望行为,渐渐消除问题行为,同时树立一个榜样,让案主学习正确的行为模式等,达到案主问题的解决。该模式主要使用于恐惧症、焦虑、抑

郁症、社交困难及问题行为等。

(二)个案工作技巧

1.沟通技巧

在社会工作过程中,社会工作者无时不与案主沟通,这需要熟练掌握沟通技巧。语言符号的运用:社会工作者在与案主进行交流的过程中,要力求把话说得悦耳、清楚、准确、恰当、巧妙。身体符号的使用:将眼神、面部表情、身体姿势、动作及仪表等与语言搭配使用。环境符号的运用:包括时间观念、交流中的说话时机、沟通场所、交流时身体距离的把握等。

2.关系技巧

这是社会个案工作助人的核心要义。如果社会工作者不能同案主建立起信任关系,就不可能帮助他。这一技巧包括真诚和有同理心的回应技巧,表现温暖和关怀的技巧,表明尊重案主的技巧。

3.过程技巧

包括接案和约定技巧、评估技巧、签订契约技巧、介入技巧和检讨及终结技巧等。

三 个案工作的具体进程

(一)接案

案主吴某,男,73岁,基本情况如下:

1.行为表现

案主入住养老院之后,因与子女关系都不好,缺乏沟通,得不到家人的温暖和关爱,案主有被遗弃的感觉,认为自己没有依靠,没有归属感,对生活非常消极、自卑。案主曾经意识到自己的心理状况,也想通过一些日常活动来摆脱这种困境(比如通过给希望小学学生定期捐款等),但是由于得不到大家的认同和理解,案主变得更加自卑敏感。

近日因心脏病住进某医院,需要心脏搭桥,手术费最少要用6万块,手术费用如果筹不够,案主将无法顺利进行手术。案主在检查、护理、用药过程中处处抱怨其儿子,还经常无故对儿子发脾气,跟病房的医生、护士甚至病房的其它病人家属说他儿子的坏话,父子关系一度非常紧张,他的儿子也在一气之下说了要放弃案主,要和案主脱离父子关系。案主住院后,由于对疾病的害怕甚至恐惧,而导致心理上的紧张和敏感,容易对身边的人产生种种误会。只要身边的人说了一句不当的话,或者一个不合适的行为,就会引起案主的猜疑和否定。

2.人际关系

案主在入住养老机构后,案主失去自身的角色而与他人交往,使案主在与工作人员交往和满足工作人员的期望时常常感到羞辱和没有自尊,这引起个人认知出现误区,在他的眼中只看到别人的缺点,看不到优点,眼中容不下一粒沙子的性格,喜欢挑别人毛病,导致了案主与家人、与养老院照顾机构的工作人员和其他老人之间缺乏稳定的沟通,案主人际关系系统失衡。养老院的领导曾经与案主儿子多次面谈,与其共同探讨案主目前的状况,希望改善案主与儿子之间的关系,并尽量通过安排文娱活动让案主融入养老院生活。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