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报告 > 调查报告 > 列表页

调查当今大学生对社会慈善团体的了解及看法论文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6-10-06  分类: 调查报告 手机版

篇一:当代大学生对社会实践活动的认识调查报告

当代大学生对社会实践活动的认识

调查报告

学院 专业 班级姓名邓艳

学号

当代大学生对社会实践活动的认识调查报告

调查目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有了不同的要求。“一心只读圣贤书”的观点与现代社会的要求不是很相符了,现代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更希望他们有更多的实践经验。因此,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已成为了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时也可以挣到一部分钱。但是,现在许多大学生对社会实践的看法出现了很大的误差,他们把挣钱当成社会实践的主要目的。然而,社会实践的重点却不在此,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不仅能够锻炼大学生的社会生存能力和适应能力;更重要的是能让更多的学生早点离开父母庇护,更早一步步入社会。通过本次调查能让我们更好的了解当代大学生对社会实践的看法与认识,分析大学生社会实践所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解决方法与建议,使大学生能正确对待社会实践。在往后的社会实践中能够更好的对待社会实践,实践自己的专业技能,寻找发展的机会。 调查对象:此次调查选择了50名在读大学生,其中华北水利水电大学25名,南华大学10名,湘潭大学2名,汕头大学5名,湖南大学4名,重庆大学4名。年级分别为大一学生5名,大二学生35名,大三学生10名。

调查内容:本次调查就大学生参与过或想参与的社会实践类型,怎样了解社会实践信息,参加社会实践的时间,以及大学生对社会实践的看法等问题进行展开调查。

调查方式:通过网上派发问卷进行调查,共计发放问卷50份,收回

有效问卷50份。(调查问卷见附录)

调查结果:从调查中可得知,许多大学生都认为社会实践能学到许多学校没法学到的知识,通过社会实践能学到更多宝贵的知识。职业没有什么高低贵贱之分,每一种职业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同一种职业在不同人的眼中有不同的价值,只在于个人的看法。

从详细的数据分析我们可以得知:有72.3%的学生想参与与勤工俭学有关的社会实践,他们认为这样不仅锻炼了自己的能力,而且能减轻家里的负担;有87.5%的学生表示是通过同学介绍来了解社会实践的消息,同时也有81.25%的学生表示是通过网站等现代传媒来了解信息。在调查中我们可以清晰的发现只有极少数人愿意通过中介去了解社会实践的信息,我认为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主要是,现在社会上很多中介公司打着介绍工作的由头,来骗取学生们的钱;有93.75%的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途径是是通过自己找,有31.25%的是通过家长或老师介绍,有56.86%是通过学校安排统一参加社会实践;有37.5%的同学认为如果要参加社会实践,最理想的就是到外企进行实习交流,然后是国有企业(18.75%)、私营单位(12.5%)、农村基层单位(12.5%)、事业单位和政府机关及学校各占6.25%; 60.75%的人会选择在假期实习或打工,31.25%会选择任何没有课的时间,5.68%会选择类是“十一”的短假,2.32%会选择周末;在对于社会实践的看法中,有87.5%的学生选择“丰富暑假生活”和“了解、体验社会、扩大视野”这一选项,有81.5%的学生选择“锻炼能力”,有68.75%的学生选择“增强团队意识,培养合作精神”,有43.75%的学生选择“结交朋友”等;

有87.5%的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目的是“提高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有81.5%的学生(本文来自:wwW.xIAocAofaNwEn.com 小 草范 文 网:调查当今大学生对社会慈善团体的了解及看法论文)是“为就业做准备”,有68.75%的学生是“增长见识”和“挣钱”,有62.5%的学生是“学有所用”和“发现自身的不足;有87.5%的学生认为社会实践活动面临的最大的问题是联系实践单位,资金投入不足和确定实践单位分别有43.75%的学生认为是面临的主要问题等;在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存在的问题这一题中,各选项的比例为:活动时间太短,无法真正进入角色(62.50%)、组织管理有待提高(43.75%)、选题太空泛,可操作性不强(43.75%)、一味追求宣传效应,活动不务实(68.75%)、活动的创新性不够(50.00%)。

调查结果分析:在调查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大多数学生没有真正认识到社会实践真正的意义,他们更倾向与通过社会实践挣取到一部分的钱,但其中有一大部分人同时也考虑到了以后就业的因素。在调查中我们同时也可以发现只有极少数人愿意选择去“农村基层单位”,从这我们可以发现现在大学生的生活条件比较好,从小生活优越,没经历过什么挫折,同时心理承受能力弱。因此,克服困难的能力也较差,常常是对社会的要求较高,对自我的要求较低。当前,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和诚实意识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责任意识和诚信意识成为不少公司选用人才的两个新新标准。参与“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目的是为了给农村提供一定的教育支援,本着为人们服务的态度,同时也会锻炼我们的意志,能让我们以更好的心态去迎接挑战、困难和挫折等。另外,大多数人愿意选择寒暑假去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因为

他们认为寒暑假时间长,同时也不会耽误正常的学习,也能投入更多的精力去进行社会实践活动。

结论与建议:实践是人自觉改造客观世界,使外部对象发生某种改变的现实的物质性活动。实践是理论的基础,即实践对理论具有决定作用。在学校我们主要学习的是理论,然而在现实社会中往往我们跟倾向与实践,因为一切的理论均由实践得出与检验。所以我们在学校学习知识的时候更要注重于实践能力的锻炼,社会实践就是一个很好锻炼我们实际操作能力的途径,所以我们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更要注重于自身能力的锻炼。

理论对实践有反作用,科学的理论对实践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错误的理论则有阻碍作用。我们在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时,我们要留心观察实际操作与理论之间的区别,并能将我们学到的理论科学的用到实践中去,使实际操作更加科学与合理。

理论和实践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的,不能任意割裂两者的辩证关系,孤立地强调一个方面。理论与实践是一对共生体,所以我们再进行社会实践时,不要割裂二者之间的关系,而应该是更好的利用二者寻求一个最好的平衡,使所有的一切都处于合理的位置。

在今年暑假的这段时间里我也做了一个月的暑假工,我通过亲身体验到了工作中的酸甜苦辣,这时我才发现原来作为学生的我是最幸福的。因为我还在学习的阶段,还没能真正地接触事业,没能真正的去体会工作的辛劳和工作的压力。很感谢这一次暑期的工作,让我体会到了挣钱的不易和做好一份工作的艰辛。

篇二:大学生对社会公益事业认识的调研报告

大学生对社会公益事业认识的调研报告

调查人:葛跃进

调研背景:

中国目前公益事业发展平稳,社会,政府,民众均有参与。公益从字面的意思来看呢是为了公众的利益,它的实质应该说是社会财富的再次分配。公益活动是指一定的组织或个人象社会捐赠财物,时间,精力和知识等活动。公益活动的内容包括社区服务,环境保护,知识传播,公共福利,帮助他人,社会援助,社会治安,紧急援助,青年服务,慈善,社团活动,专业服务,文化艺术活动,国际合作,等等。参加社会公益是大学生应有的宝贵经历。

基本目标:

1.了解当代大学生对社会公益的认识有多少?参与度有多高?

2.了解大学生对社会公益事业的认识情况。

调查对象: 常熟理工学院在校大学生。

调查时间:2012年5月1日——2011年5月10日

调查方式:问卷调查,宿舍采访,向各班级自愿者组织了解情况。

关于大学生对社会公益事业认识的调查问卷

在社会越来越注重和谐的当今,做为一名大学生,应该为社会的和谐做一些贡献,而参加社会公益事业就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对与社会公益事业的认识,我们又有多少呢?请您能完成以下问题,谢谢您的配合!

1.你认为中国目前开展的公益事业的印象是 ( )

A. 非常好B. 一般 C. 差

2.你认为大学生参加公益活动是否必要 ( )

A. 必要 B. 不必要

3.你是否有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的经历( )

A. 有且多 B. 偶尔 C. 没有

4.你觉得大学生参加公益活动的最适合形式是 ( )

A. 义工B. 志愿者 C. 捐钱物 D. 其它

5.你觉得大学生参加做公益(如上街募捐)是件倒霉的事吗 ( )

A. 有 B. 没有 C. 没感觉

6.你认为社会有很好地为大学生提供参加公益的平台吗 ( )A. 很多B. 有但少 C. 完全没有7.你认为明星频繁参加慈善公益活动的出发点是否真正为了公益 ( )A. 是 B. 不全是 C. 不是

8.你认为公益募捐到的钱物用途是否公正,公平( )A. 不公正公平 B. 公正公平C. 公正不公平 D. 不公正公

9.你认为中国公益事业所面临的最严峻的是哪方面的问题

( )A. 政府态度 B. 企业观念C. 组织的可信度 D. 公民认识

调查问卷分析

本次参与调查的同学具有很高的随机性,保证了本次调研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我们主要针对大学生对社会公益的态度,参与情况,对现阶段中国公益的现状的熟悉情况,对社会公益的看法来进行分析:

1. 从统计来看,大学生对中国公益的认同度不高,80%认为公益做得一般。

这和社会对此的关注程度和宣传程度有关。

2. 100%的大学生认为参加公益活动是必要的。由此可知大学生的思想觉悟挺高。

3. 经统计,大学生有参加社会的公益活动且次数很多的只有4%,偶尔参加的有86%,而根本没有参加过的却有10%。这个调查结果表明我们大学生对于社会上的公益活动还是比较热心的,但这还不够。公益活动能帮助许多需要帮助的人解决他们自己难以解决的问题,具有重大的意义,所以我们大学生应该更多的投入到公益活动中去,对每次活动都抱以支持的积极参加的态度。这样也利于提高我们道德素质。

4. 经调查统计,认为大学生参加公益活动适合的形式是义工的有14%,认为是志愿者的形式的有82%,认为捐钱、物的有2%,而认为是其他形式的也有2%。这些数据说明认为参加公益活动最适合的

形式是志愿者的还是占大多数。的确,志愿者可以做各方面的好事,参加各种公益活动。而捐钱、捐物那样不仅局限于一方面,并且我们学生还无经济来源。所以我们大学生应该争做志愿者,更好的帮助他人、丰富自己的生活,。

5. 通过这次调查发现,我们大学生对于公益事业还是有一定的概念的,大家对于做公益事业有2%的人认为是一件倒霉的事,具体询问,我们了解到这些同学曾经在进行募捐之类的公益事业时,遭到一些市民的质疑,并且被询问;除此之外,在大街上那些以乞讨为生的人的冷眼相对,更有甚者,在一些好心的市民捐钱时,那些人将盆伸过来,让市民以为我们学生和他们是一伙的。但是有74%认为做公益事业是一件有益的事,在他们的印象里,虽然遭遇过类似的事,但在这做这件事时,我们得到别人的赞同是更有意义的事,我们以一个学生的角度看到的是每一个人的善良,这样我们感受到的是幸运而不是倒霉。除以上两种情况外,还有24%的人对于做公益事业没有任何感觉,具体询问下,帮助了别人他们又不知道,有时还要无缘无故遭遇别人的冷眼。在这里我们可以了解到,大学生对公益事业虽然不是百分之百的的认同和支持,从74%的一个缩影中我们看到,大部分人还是支持公益的,这种意识的普及,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去了解。

上面我们所了解到的是大学生对做公益事业的看法,在这里我们所了解到的是一个比较实际的问题,大学生想要进行公益也需要一个平台,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人们认为社会中有很好的人为我们大学生提供参加公益的平台只占了4%,看来在大部分人的概念中,社会中很

好的人还是占少数,具体了解,才发现,有些人做了好事不留名,这也给大家留下了社会中没有好人的错觉。有82%的人认为有好人但是很少,他们说,知道的只是那些想要借助公益事业为自己的企业谋福利,打响品牌的企业家,真正为了公益事业的人还是占少数,这样一来,即使大学生想要进行公益事业,再被戴了为别人打响品牌的帽子后,也不愿意了。这样反而打击了大家的积极性,看来社会中有更多的好人是值得大家期待的。

6. 此外,有6%的人认为社会中完全没有人为我们提供参加公益的平台,90%同学认为社会为大学生提供了参加公益劳动的平台但是很少。从这里我们可以想到,我们政府对提供公益平台的事应该采取一定的措施,促进社会的和谐还是需要爱心的,但爱心的付出需要一定的平台。 而能很好提供这平台的是社会。

7. 本题的统计结果显示,大学生对于明星频繁参加慈善公益活动是否为了公益的态度和看法都不同。有84%的大学生认为明星参加慈善公益活动的出发点不全是为了公益,有16%的大学生认为完全不是,但是没有人认为明星是为了公益而参加慈善公益活动的。这结果不难看出,当代大学生对于明星参加公益活动并没有持很乐观的态度。从新闻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现在有越来越多的明星都参加到了慈善公益活动之中。我们也没法去探究到底他们各自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自己的出镜率或是知名度还是其他的什么,但是这种现象总是好的,有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得到了帮助。我们也应该相信,其中肯定也有部分的明星是出于真心地去帮助困难的人。

篇三:关于大学生对公益活动事业看法的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对公益活动事业看法的调查报告

湛江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11教本一班 陈敏儿 2011734135

一、前言

在当今经济发展的现实社会大背景下,公益活动越来越显示了人性的关怀,彰显了社会人性化的一面。大学生公益素质的培养是高校工作的基础环节,也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内容,因为成德比成才更重要。

随着社会的经济发展,当前社会管理的弊端逐渐暴露出来。社会公益机构财务管理混乱而产生的财务违规和腐败,包括公益机构的违规筹款;挪用公益基金及捐赠物资从事不符合宗旨的活动和事业;侵占或贪污捐赠的款物;逃税漏税、逃汇骗汇;日常管理中的财务浪费。例如,浙江省民政厅在近几年的专项检查中发现,有的社团几万元收入不入帐,有的社团请客送礼开支不按规定,有的社团违规购买控购物资。在资金管理方面,也曾发生中华体育基金会2,000万元、宋庆龄基金会1,810万元丢失,中国妈妈胡蔓莉违规使用善款,用社会捐赠资金购买私宅并送女儿出国留学。甚至影响最大的中国青少年基金会也被报道涉嫌违反国家规定,挪用希望工程捐款逾一亿元,用于投资股票、房产及各类风险企业,并招致巨大亏损,其中不少投资项目以回报少、效益低告终。令人心寒的例子多不胜数,这只是其中的几例。

在如此黑暗的社会背景下,大学生们对社会公益活动事业是持何种态度呢?大学生的公益素质现状如何?为此,我们对全国几个省级的77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以期获得反馈信息,总结分析得出自己的一些见解。

二、 调查概况

1、调查对象

(1) 对象选择

本次调查选取对象为大学生。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必然受过比较正规的思想道德教育,他们是社会中比较支持公益事业的群体。因此,从他们对公益事业的态度上分析,选取他们作为研究对象,能比较客观地反映现社会公益事业的状况。

(2) 对象概况

本次调查对象为全国各高校大学生,其学历为大专或以上,共发放问卷77份,

回收问卷77份。其中属广东省问卷68分,河北省4份,河南、天津、山东、湖南、湖北、北京省份各1份。

2、调查内容

本次调查内容包括大学生公益素质现状和大学生对公益机构管理的看法。其中大学生公益素质现状部分主要调查了大学生的公益认知、公益情感、公益意志、公益能力以及公益行为等五个方面;在了解大学生对公益活动的态度的前提下,我们进一步调查了大学生对公益机构管理的看法,这部分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大学生对社会公益机构存在腐败现象的认识;二是大学生对社会公益机构存在腐败现象的探讨;三是大学生对社会公益管理的一些建议。

调查采用单独测验的方法在网上对大学生发放问卷,对调查获得的数据在计算机上进行相关的统计分析。

三、 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大学生公益素质现状

1、公益认知

从调查中发现,有92.21%的大学生是参加过公益活动的,并对公益活动有一定的了解,7.79%的大学生是没有参加过公益活动的。如图1所示,对于公益活动的了解有61.04%的大学生认为公益活动对社会发展有比较大的促进作用;38.96%的大学生认为公益活动对社会发展有促进作用,但比较少,0%的大学生认为公益活动对社会发展完全没有促进作用。图2表示,超过半数的大学生认为大学生参加公益活动的途径是做义工、捐钱物和支教,有少部分的大学生认为大学参加公益活动的途径还有献血。以上数据表明,大多数大学生对公益活动有一定认知的,基本懂得如何参加公益活动。国内学者认为公益活动是指帮助有困难的社会群体并对社会发展有促进作用的社会公共福利事业活动。大学生是重要公益行为主体之一,他们了解相关的法律政策,知道自己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怎么做,这对于公益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来说是相当重要的。

1

图2

2、公益情感以及公益意志

由图1可知,100%的大学生都认为公益活动对社会发展有促进作用,这就表示大学生对公益行为持赞同态度,并了解公益行为有助于他人和社会,有着明显的公益意识,是“亲公益”的群体。大学生参加公益活动的行为是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共同作用下产生的结果。调查表示(如图3),有45.45%的大学生参加公益活动的原因是出

于一种社会责任感,25.97%的大学生是为了锻炼自己,增加社会经验,20.78%的大学生是由于对弱势群体的关心,7.79%的大学生是为了获取学校所要求的大学生需修的社会志愿者实践小时。也就是说,大学生参加公益活动的内在动力远远高于外在动力,在大学生内在的驱动力以及社会公益机构的积极管理下,他们将长期和稳定地支持公益事业。由此可得出,大学生对于参加公益活动有一定的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和自制性,具有较强的公益意志。然而,当负责管理公益事业的影响力较大的公益机构出现问题时,大学生的参与公益活动的情感和意志也受到某种程度的影响。调查表示(如图4),75.32%的大学生认为阻碍他们参加公益活动的因素是时间因素,学习很紧张,71.43%的大学生认为是社会因素,社会的可信度低。数据表明,除了时间、经济等难以避免的客观因素外,社会的因素也是有相当大的影响力的,这对大学生将来参加公益活动有很大的阻碍作用。

图3

图4

3、公益能力和公益行为

数据表明,大学生的公益能力水平不高,依赖于组织管理机构。如图5,有68.83%的大学生认为影响他们参加公益活动的因素是学校组织,35.06%的大学生认为是政府倡导,20.78%的大学生认为是名人宣传,67.53%的大学生认为是自主决定,不受影响。由此表明,大学生寻找社会公益活动信息的积极性不高,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由于学校、政府的组织而去参加公益活动的。调查还表示,如图6,77.92%的大学生选择邀请同学一起参加公益活动,20.78%的大学生选择看情况,1.3%的大学生选择不会;如图7,45.45%的大学生选择邀请父母或亲戚一起参加公益活动,41.56%的大学生选择看情况,12.99%的大学生选择不会。宣传公益活动是公益行为的一种表现方式,由以上数据表明,大学生偏向于选择根据情况而决定是否邀请同学、父母或亲戚一起参加公益活动,也就是说,存在着一些情况或原因致使他们不愿意邀请同学、父母或亲戚一起参加公益活动。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