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范文 > 企业文化 > 列表页

企业文化榜样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6-11-18  分类: 企业文化 手机版

篇一:关于企业文化的重要性

关于企业文化的重要性

企业文化是现代业市场竞争中的重要组部分,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企业文

化也是企发展战略的关键素。 一个良好的企业文化,有助于企业形成凝聚力、吸引力、发展力和市场竞争力。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和企业的价值观、发展战略、竞争策略、管理风格是息息相关的。企业文化的确定取决于企业价值观,企业价值观取决于企业领袖个人价值观,而企业文化的形成和塑造则主要取决于管理。也就是说,管理是形成企业文化的主要手段。 “创新”是微软公司的文化特征,在管理上主要体现在对科技人才的选拔上不拘一格,工作方式不拘泥于形式。而正是这些,让公司的开发人员、也让公司保持了旺盛的创新能力,占据了行业的主导地位。 三星公司在巨亏之际,大胆改革,从管理入手,抓产品研发,抓人才开发,放松研发人员工作环境,从而一举扭亏为赢,实现21%的利润率,赢利能力达到世界所有企业之首,产品进入高端产品形象之列,企业形象也得到改善,企业面貌得到改变。 “海”文化是海尔企业的文化核心,而海尔企业的管理上则无处不体现着“博大精深”、“有容乃大”的“海”文化和“海”精神。海尔从一个国营小厂到世界500强知名企业,从自砸产品强调产品质量开始,海尔人、海尔企业就以管理手段在塑造、形成自己的企业文化,而正是借助这种企业文化,让海尔走到今天的辉煌,迎接明天的灿烂。 当众多的企业意识到企业文化之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时,不禁纷纷大造企业文化,什么企业文化、经营理念、企业精神、企业口号等一套全有了,而实际上呢?这也许只是为了全面包装企业而做的一些华而不实的工作,是为了赶潮流,搭乘上现代化企业这趟列车,而企业本身在经营、管理上并没有因为有了空洞的、所谓的企业文化而改变和进步,这样的企业文化是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的。 什么是企业?企业是以市场为向导,以赢利为主要的目的,从事商品生产和经营

活动的经济组织。 什么是文化?文化是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同时也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中形成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 因此,企业文化就是一个团队在完成一项事业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由于企业文化具有灵魂、凝聚、约束、向导、激励等几方面的重要作用,因此,也就决定了企业文化其实就是一种以做大做强企业为基本内容的企业发展观点

和经营理念。而要达成这种观点的一致性认识,就必须通过管理手段来实现。

一、 依靠管理手段来塑造企业文化,企业领袖、企业领导是企业文化

的首倡者和领头羊。 依靠管理手段来塑造企业文化,就需要企业和领袖、领导、管理者首先从思想和认识上深刻理解这种文化,并形成行为习惯、思维模式、做事风格,进而影响企业和核心骨干、企业团队,最终形成企业管理制度,全员行,深入到企业的研发、生产、销售等每一个环节,以产生销售张力、竞争张力、发展张力。 有人说,先改变张瑞敏,再改变海尔;张瑞敏改变了,海尔也就改变了。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企业文化不是开几次会就能产生的,也不是员工自觉产生的,它来源于企业领导者或企业领导层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企业领导是榜样,是企业文化的影子,企业领导的所作所为传播出去,被员工所接受,就会影响员工的行为、习惯,员工的行为传播出去,也就代表了企业,也就形成了企业文化。 依靠管理手段来塑造企业文化,企业领袖、企业领导不仅是企业文化的首倡者和领头羊,更是企业文化的“航标”。

二、 依靠管理手段来塑造企业文化,必须以人为本。 塑造企业文化,

就是要把企业员工的个人的价值观引导到企业价值观上加以溶合,引导员工的事业心溶入到企业的发展目标,倡导企业精神形成员工的精神支柱,使员工的思想和命运与企业的兴衰联系起来,使员工有了归属感和向心力,聚合员工的能力和才智,达到员工与企业共存和“上下同欲者胜”的境界。 在这个过程中,员工贯穿着整个过程,也是企业文化形成的主力军。企业文化的塑造也必

须体现以员工为本,以人为本,只有这样,才能使这个工作的核心不偏离,才能更好地得到员工的认同和接受,才能更好地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形成整个企业的风气,形成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管理,必须以人为本。只有这样,才能形成有效的人性化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为员工提供良好的自我实现的工作氛围和发展机会,员工在企业中受到重视和尊重,其工作成绩受到认可和赞赏,由此激励员工为实现自我价值投入到企业的工作中,诱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并激发起创造性。企业文化同时也对员工产生着无形的约束,它依靠其形成的行为规范、道德准则、形象标准和各项约定俗成,培养员工形成良好的习惯,为企业创造更大的利润和价值。 有一位企业家说过一句话:企业企业,没有了人,就成了止业。这位企业家对企业中人的重要性的理解可为精辟。人是企业的主宰和命运,同样,企业文化也不能脱离人的因素而成为一句空洞的口号。 用管理手段塑造企业文化,主要可以通过两种管理:即制度管理和行为影响。两者均属管理的范畴,前者是权力管理,后者是非权力管理。 企业通过制定如员工手册、企业行为规范等文件和相关制度,来明确企业文化,并通过全员学习,以求员工达成认识并实施,形成企业文化的基础。 而要真正使企业文化落到实处,就必须使员工从思想上理解,从心理上接受,这些则主要依靠企业领导、企业核心团队的行为影响和感染。

三、 制度管理是塑造企业文化的基石和保障,为形成企业文化创造先决条件。 制度管理主要是依靠制度来强行推广,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另外,有时候企业为了提高某一方面的企业能力,通过激励方式,以文件明确下来,激发员工参与积极性,日本企业为鼓励创新,提高员工忠诚度(转载自:www.xiaocaOfaNWen.com 小草 范 文 网:企业文化榜样),激发员工工作热情和积极性,采取了很多有效的措施,如日本企业规定:提倡员工提建议,并对优秀的建议和采纳的建议给予奖励,还实行员工终身雇用制等,通过以上

措施,日本企业在世界企业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也使企业取得了长足发展。

四、 文化领袖的行为影响是形成企业文化的根本动力,为塑造企业文化树立行典范和榜样。 行为影响对企业文化的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通过行为影响可以使企业文化实现从文字到行动的转化,并产生影响,改变和效益,达到企业最终目的。 通过行为影响,也可以使企业员工从内心接受并认可企业文化、价值观,从而转化成一种自发的动力和行为习惯,形成一种力量,而这种力量,是依靠制度管理所远非能及的。 行为影响主要在于形成两个辐射中心,也就是企业文化的两个太阳,一个是企业领袖,一个核心团队即管理层。对于大型企业,这两个中心可分别理解为:总公司和各地分公司。如前所述,企业领袖、企业领导不仅是企业文化的首倡者和领头羊,更是企业文化的“航标”,应该以自己的所作所为,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来影响企业的每一个员工,行成员工的行为楷模和典范。 企业文化是管理出来,这绝非是一句空洞的口号。

纵观世界各大知名企业,以及文化突出的企业,首先,其莫不是在公司内部通过各种有效的管理手段使企业文化得以上行下效,产生深远、深刻影响,进而传播到更远。同时,由于企业有了深厚的文化基础和底蕴,更使得企业的发展如鱼得水,市场竞争势如破竹。

企业文化是管理出来的。这就对我们的企业家们提出了更高、更为严格的要求。作为企业家,一个企业的灵魂和领头羊、“航标”,你可以没有很高的学历,但你必须要不断学习;你可以没有钱,但你不能没有责任;你不仅要在八小时内、企业内,你还要在八小时外,企业外,处处起到带头作用。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的领袖的行为上升为理论,变为企业文化,得到企业上下、全

社会的认可;只有这样,也才可能使企业文化产生力量,否则,企业文化充其量只不过是一句空洞的口号,一纸生硬的文字罢了!

篇二:企业文化的意义

企业文化的意义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灵魂,左右着公司员工的思想,影响着各层级员工的决策,外显为员工的行为,直接决定公司的业绩,因此目前但凡有一点眼光的企业都非常重视企业文化建设,投入了相当的人力、物力,总结了一批鼓舞人心的标语口号,印制一批精美的宣传册,搞了几次大型的文娱活动,出版了几本刊物,自以为文化工作做得不错,大家一定会非常认可公司的文化,公司的生产经营管理环境与业绩一定有一个大的提高。但事情并未向公司领导预期有方向发展,员工依旧还是以前的员工,思想还是以前的思想,公司的文化氛围并未真正建立,倒是相关领导唉声叹气,创业时的激情、宽容、敬业、发展等令人难忘的一切都已经逝去。为什么会是这种状况呢?

主要原因是这些企业文化建设者忽视了企业文化建设的自然规律,急于求成,将工作目标定得太高,直接导致相关工作严重脱离实际,做了一些不切实际的工作,当然达不到预期有效果。笔者认为要全面、扎实地开展企业文化工作,必须研究企业文化和公司的现状,让企业文化在矛盾中前进,在碰撞中提高,让公司的一些行为成长为行为文化,让公司一些个人化的思想逐渐沉淀为公司的文化导向,这样我们的文化建设才能真正达到效果。

一、企业文化宣讲的形式一定要循序渐进

针对不同对象运用不同的宣讲方式,如果是新员工哪怕是我们对照企业文化手册照本宣科,只要我们突出重点,效果也会不错,因为第一印象总是最深刻的。但随着新员工们工作时间的增加,对公司了解的增加,我们必须在他们加盟公司2-3个月时进行一次更深刻、更有针对性的培训,让他们了解我们为什么会执行目前的理念,对我们的工作会有什么好处,对新员工入职必须做固定的文化培训。针对在公司工作时间较长的员工,我们进行的文化培训的侧重点又要有所不同,主要是对照公司的文化标准,如企业哲学、核心价值观、企业基本法等,在一起讨论公司当前发生的事情与现象,在争论中对符合文化导向的进行表扬,对与文化导向背道而驰的进行批判,保证我们的思想保持相对的一致性,这样我们的工作就一定会有一个较好的文化导向和文化氛围。

二、树立企业文化的标杆。

公司的老员工永远是新员工学习的榜样,公司在各个行业的标兵也会是员工不断学习的榜样,标杆定律不容忽视,特别是在员工思想比较混乱的时候。如对那些能够践行企业文化精神的员工进行提拔或给予特别的待遇;又如明确我们在行业或全国范围内企业文化建设的学习榜样,对照标杆找差距、定目标、拿措施、抓落实;再如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对较容易影响员工的故事进行提炼,作为一种行为的标杆进行广泛的宣传等等,只要我们做好各个层面的标杆工作,我们一定能够树立起一个良好的激励型导向的文化氛围。

三、企业文化的核心部分必须在时空上全面有序表现。

公司的愿景、使命、核心价值观及人才观、工作观、服务观和CI等核心部分必须在公司的各个场所、各个时间段、各个工作重点中都能得到良好的表现。

企业文化外化的最重要部分—公司CI的应用必须及时、合理、有序;企业文化的价值观部分必须在显眼的地方有展示;企业文化的工作必须分解到各部门的工作计划,将文化工作提高到相当的高度,用文化来引导工作,在工作中体现文化;企业文化必须针对到每个人、每个人群、每个部门、每个团体,针对不同对象设计不同的考核量表与工作行为评价表,每个月、半年、年度都必须进行考核,各单位的文化工作的不同完成度直接决定本单位的工作绩效层次。

四、一定要有一个员工信息交流的载体。

企业文化就是要解决问题,所以我们必须要能够掌握员工的思想动态,知道他们究竟想要什么?但有些单位采取的措施就是由各个部门指定一个人定期进行书面汇报本部门的员工思想状态,往往都流于形式。做得好一点的就是设立意见箱、内部刊物、BBS、员工论坛、沟通会、座谈会、总经理见面会等。其实信息交流载体一方面要有信息来源的渠道,另一方面必须要有一个员工信息处理、反馈的渠道形成一个信息流的闭环,这样才能让信息在互动中提升公司的文化境界。

五、必须将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员工的共同行为标准。

核心价值观是纯粹的思想性的东西,是一种工作行为的最终判别标准,但并不具有操作性,因为他强调了文化的结果,并未追究文化形成的过程,因此我们文化工作者要做的就是将我们想要的结果,细化到我们的工作行为中去,对我们的工作进行文化性的分解,将价值观转化为员工个人行动准则和公司员工共同的行为标准。如公司倡导开放,那么一个公司的文员如何才能体现开放呢?我们必须给他一个具体的行为标准,如文员的岗位文化工作之开放的标准就是:接听电话要如何,接待客人应注意哪些,工作中一定要使用普通话,对同事的不同意见应持有何种态度等,让任何一个人来到此岗位都一目了然,并且在工作中这样做,我们的文化工作就一定能体现公司的核心价值观,对外有一个统一的形象。

六、企业文化必须由负责人力资源管理的部门全面负责。

企业文化的主要工作是通过人力资源的途径来实现的,如员工有效激励的手段、良好沟通环境的构造、员工素质与能力的提升、学习型组织的全面建设、员工职业发展通道与规划、员工福利的调控等企业文化的工作无一不需要人力资源管理的大力支持,离开了人力资源管理支撑的企业文化必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因此要有效地开展企业文化工作,必须将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文化这两项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最好是由人力资源部门来全面负责、统筹协调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文化,让企业文化真正做到员工的心坎上,让员工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成长。

七、公司组织的每一个活动都必须要有企业文化的主题。

如果纯粹地为活动而活动,其效果充其量也就是让大家开心一下而已,如果在各项活动中融进公司文化的主题,让大家在活动中理解我们的思想,岂不是一举两得的好事。如组织讨论公司核心价值观的演讲、组织讨论公司哲学的

学习与讨论、组织员工针对公司的生产经营实际进行以沟通技巧为主题的征文比赛等,都能在活动中弘扬公司的文化,让文化在润物细无声中成为我们的工作习惯。

八、必须树立起公司良好的社会形象。

一个良好的社会形象就是一个文化建设的最好表现,当我们说起那些著名的公司时我们往往是嫉妒不已,因为我们还不是这个优秀公司的一员,当我们听到别人对我们公司的评价时会特别兴奋,因为我们得到了社会的认可,我们的付出得到了社会的承认,这就是我们员工自豪感的最大来源,是公司建设。这主要来源于我们为社会创造的价值,我们履行的社会义务以及对我们的客户、合作伙伴、公司员工对公司良好的口碑评价与推介,我们必须具有相当的重视与行动。

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关键词】企业文化;企业建设;企业发展;和谐发展 【摘要】企业文化是企业个性意识及内涵的总称,其能以企业组织行为所体现。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它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内容,其核心是企业的精神和价值观。 目前企业文化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已得到长足发展,企业文

化学作为一门新兴边缘学科,正在从物质的、制度的层面向文化层面不断发展。 【正文】企业要生存发展就必须寻求更科学、更系统、更完整的管理体系。企业文化提供了必要的企业组织结构和管理机制,当代企业要保持平稳和持续发展,必须开发具有自己特色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的建设和企业发展战略、企业管理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 “人类因梦想而伟大,企业因文化而繁荣”。一个没有文化的企业是没有头脑和灵魂的企业,而成功的企业,都是突出企业的文化管理。因此,建塑有特色的企业文化不仅仅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这个时代赋予当代国有企业的时代课题。 当前,国有企业的管理存在着一些普遍问题,影响和制约着企业发展:为什么许多“明星”企业很快成为“流星”企业?为什么一些企业高层与中基层难以达成共识,甚至存在沟通障碍等?事实证明,一个先进的企业有必要也必须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否则即

便在短期取得不错的效益,但最终仍会在激烈的竞争中趋于劣势,最终导致昙花一现。 21世纪是文化管理时代,是文化致富时代。企业文化将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是企业管理最重要的内容。企业拥有了自己的文化,才能使企业具有生命的活力,具有真正意义上人格的象征,才能具有获得生存、发展和壮大,为全社会服务的基础。 文化,中国历史上最早是指“以文教化”和“以文化成”的总称,从字面意思上解释,文化是一个动词,无论是“教化”还是“化成”,都体现了一个行为过程。“文”是指道德、哲学思想、艺术等,引伸到企业文化中就是企业所倡导 英特尔大书房 开启一站式检索时代大数据(Big Data) 云计算(Cloud) 移动性(Mobility) 其他(Others) 的企业精神;“化”是指教化,在长期的经营活动中形成的共同持有的理想、信念、价值观、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合。企业文化是反映现代化生产和市场经济一般规律的新兴的管理理念,是在管理科学和行为科学基础上逐步演变产生的一种现代管理理论,是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社会化水平不断提高,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条件

下发展起来的。它的目的,就是以精神的(感情的)、物质的、文化的手段,满足员工物质和精神方面的需要,以提高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激发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根据麦肯锡管理顾问公司主管马文.饱尔所描述的一个较通俗的企业文化定义为:“我们处理周围事物的方法”;《组织文化和领导力》一书的作者施恩(Eagar Schein)曾提出一个著名的文化三个层次的荷花模型( Water lily model):水面上的花和叶是文化的外显形式,包括组织的架构和各种制度、程序;中间是荷花的枝和梗,是各种公开倡导的价值观,包括使命、目的、行为规范等;最下面是荷花的根,是各种视为当然的、下意识的信念、观念和知觉。泰伦斯.狄尔

(Terrence E. Deal)与艾伦.甘乃迪(Allan A. Kennedy)于《企业文化》一书中表示:“企业文化是企业上下一致共同遵循的价值体系,一种员工都清楚的行为准则”。综

合言之,企业文化就是企业在发展中形成的一种企业员工共享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经营活动中所形成的共同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道德规范,以及体现这些企业精神的人际关系、规章制度、厂房、产品与服务等事项和物质因素的集合,但塑造企业文化绝对不是给企业订一些响亮而空洞的口号,就可以做得到的。IBM企业文化是尊重别人、追求卓越、深思后再行动; INTEL(英特尔)企业文化是成果导向、建设性的矛盾、追求卓越、一律平等和纪律。 企业文化融会于企业的经营理念、管理方式、价值观念、群体意识和道德规范等许多方面,它是我国国有企业深化体制改革的重要保证。当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面临严峻的挑战,加入WTO后,境外商品将不断输入我国,国际竞争和国内竞争将更加激烈。这就要求我们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树立只争朝夕、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勇于进取的竞争观念;破除平均主义的分配观念,树立按劳取酬、效益优先、多劳多得的分配观念。破除迷茫困惑、迟疑停滞、无所适从的 思想,树立终身学习、不断更新知识、主动完善自我的求知观念。在深化体制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不仅要用经济的纽带来协调利益关系,更要用文化的纽带来调整员工的思想观念,为深化改革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企业文化的人文力量,可以为员工创造一个具有和谐的人际关系、能够充分发挥各自能力、实现自我价值、具有丰富多彩生活的宽松的工作环境。企业文化的凝聚力能通过建立共同的价值观念、企业目标,把员工凝聚在企业周围,使员工具有使命感和责任感,自觉地把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汇聚到企业的整体目标上,把个人的行为统一于企业行为的共同方向上,从而凝结成推动企业发展的巨大动力。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企业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过去那种机械的、僵硬的、命令式的管理,已经不适应现代管理的要求。企业管理只有建立在企业文化这个根基上,运用文化的力量和非经济的手段对员工进行管理,完成由过去管“身”到现在管“心”的转变,才有管理的现代化。只有把尊重人、激励人、培养人作为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才能使企业形成遵章守纪、明礼诚信、团结友爱、敬业奉献,具有健康向上、勃勃生机的内部氛围,企业管理才具有更高的层次。 所以,一个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想要具有良好的、持续的经济效益,就要不断增加对本企业忠诚的客户群体,提

高他们对本企业的信赖度,因此就必须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也就是说,良好的经济效益来源于良好的企业形象,良好的企业形象则是依赖于优秀的企业文化。 一、对企业文化现状的认识和各层面的理解 1.企业文化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并不陌生,在国有企业垄断时代,企业文化的代名词就是政治思想工作,直到今天,中国企业改革已经进行了几十年,但对于企业文化的理解却依然如久,政治思想式的企业文化观点根深蒂固,甚至有人将这点归纳为中国企业文化的一大特色。目前,大多数的国有企业的“一把手”是企业的经营管理者,由于历史原因,企业文化工作是由党群部门负责,所以在国有企业,企业文化虽然不叫思想政治工作,但依然带有政治的色彩在里边,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员工都认为企业文化是形式主义,是务虚的最直接原因。人们对于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认识的深化,既是一个历史发展过程,又是以 经济力量的积累和进步为背景。经过多年的浸润,对企业文化的认识逐渐深入、系统、清晰。普遍的看法认为,企业文化由其传统和风气所构成,是一个信念、价值观、理想、最高目标、行为准则、传统、风气等内容的复合体。企业文化溶于企业管理之中,具有目标的一致性。由“外显”与“内隐”文化两个部分组成。“外显”指的是文化设施、文化教育、技术培训和文娱活动等;“内隐”是总目标的倡导,要求遵循的价值标准、道德规范、工作态度、行为取向和生活观念,或指这些内容融汇而成的风貌或企业精神。 2.企业文化体现出全体员工所共有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 首先,企业文化是企业物质文化,包括企业的产品、技术与装备特色、厂容厂貌等,以及由此折射出的企业经营者的特点、风格和作风等;其次,是企业制度文化,包括企业的规章、规范以及渗透到员工思想所共同遵循的道德观念、行为准则等;再次,是企业精神文化,包括企业的经营哲学、经营战略、价值取向,以及由此体现的企业员工的共同追求、共同意志、共同情感等也就是企业精神。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文化,他具有独特性、难模仿性等特点。任何企业都具有其独特的文化氛围,都有一套教育员工的价值体系。 二、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发挥巨大的作用1.企业文化推动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 经济学家经过长期研究发现,企业的竞争力可分为三个层面:第一层面是产品层,是表层的竞争力,第二层面是制度层,是支持平台的竞争力,第三层面文化层才是最核心的竞争力。可以看出,企业文化对企业增强竞争力的重要作用。在广泛认同的价值观指导下的企业实践活动中,员工会产生归属感、使命感,对企业及领导人、企业形象产生认同感。这是企业文化成为企业发展内在动力的基础。2.企业文化对增强企业竞争力的作用体现为五大功能: 凝聚功能。企业文化是粘合剂,可以把员工紧紧团结在一起,使他们目的明确、协调一致。企业的根本目标选择正确,就能够把企业的利益和绝大多数员工的利益统一起来,形成强大的凝聚力。 导向功能。企业价值观与企业精神,能够为企业提供具有长远意义的、更大范围的正确方向,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基本竞争战略和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 激励功能。激励是一种精神力量和状态。企业文化所形成的企业内部的文化氛围和价值导向能够起到精神激励的作用,将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调动与激发出来,使员工都能找到奋斗

篇三:企业文化建设的榜样表率文档

导读:企业家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地位和作用,主要是通过他所担当的角色体现出来

一位研究问题的专家曾经指出,海尔文化实际上就是张瑞敏本人人格和智慧的外化。

风行一时的《为什么》一书的作者陈惠湘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可以说,没有柳传志就没有联想。”有一种颇为流行的说法,就是所谓的企业文化,其实就是老板文化,或者说是企业家文化。

以上这些说法,虽然有值得商榷之处,但从总体上来讲,它们却道出了企业家在化形成和建设过程中的至关重要的作用。

有人曾经打过一个比喻说,一只老虎率领一群绵羊,可以打败一只绵羊率领的一群老虎。同样,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优秀的企业家率领一群普通的企业员工,完全可以打败一个平庸的领导者率领的一群优秀的企业员工。这个比喻旨在说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作为领头羊的企业家在企业的生存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是十分关键的。同样,我们可以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家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所起的作用也是如领头羊一般十分关键的。

企业家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地位和作用,主要是通过他所担当的角色体现出来。一般说来,企业家在本单位的企业文化建设中通常充当以下角色:企业家是企业文化的主旨设计者企业文化建设,在一些人看来似乎是宣传部门和某些相关的党群干部的事,实际上这是对企业文化建设的表层理解,也是错误的理解。企业的经营宗旨、企业精神、企业道德和企业形象等,正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部分,而这一切必须由企业家这一核心人物对其进行决策,却不能只是靠党群干部构思、运作。企业文化的形成是企业人共同创造的结果,但企业文化的主导信念,却无一例外都是先在上层确定形成,然后逐级下达,任何改变信念的工作都必须在企业家的领导下进行,因此,企业家是企业的决策者,也必然是企业文化主旨的设计者。 考察那些长盛不衰的知名企业,我们不难发现,他们的企业文化中都有着非常明确的主导思想,而这些主导思想大都同那些在企业发展史上有着深刻影响的企业家(尤其是企业创始人)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例如,闻名世界的“惠普之道”,就是由惠普公司的两位创始人体利特和帕尤德在创业之初就提出来的。他们把尊重人作为惠普文化的主导思想,由此而衍生出惠普文化的其他一系列内容。被世人誉为“经营之神”的松下电器公司创始人松下幸之助,在创业之初就确立了经营企业的主导思想。在松下公司成立60周年之际,松下幸之助又总结自己大半生的经验,写成了既有哲理性又有实践性的《实践经营哲学》一书,书中从各种不同的角度阐述了松下对企业经营的独特看法。正是在松下本人的实践经营哲学,使松下公司形成了一整套充分体现松下经营思想的优秀的企业文化

企业家是企业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当有记者问海尔张瑞敏,在海尔文化的形成和建设中他担当了什么角色时,张瑞敏回答说他担当了两个角色:一个是设计师,一个是牧师。也就是说,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企业家不仅要设计企业文化的主导思想和建设方案,而且还要对所提倡的文化精神进行大力的宣传、鼓动和灌输。

如风靡全球的麦当劳快餐公司,其公司创办人雷。克洛克不是把企业宗旨“超群(Quality)、服务优良(Service)、清洁卫生(Cleanliness)、货真价实(Value)”提出来就算完事,而是广泛宣传教育,认真检查落实。雷。克洛克曾说过:“要是我每重述一遍QSCV就给我一块砖的话,我想我已经能用它们在大西洋上架起一座大桥来了”.为了贯彻麦当劳的企业宗旨,形成一种良好的文化氛围,克洛克总是热情洋溢地进行宣传、教育、规划、检查、奖励、处罚,从不歇气,从不间断。有一次,雷。克洛克在一家特许经销店发现了一只苍蝇,两星期之后这家商店就被取消了特许经销资格。正是通过这种持续不断的努力,使麦当劳公司内部树立了一种为人称道的“质量至上”的企业文化。

企业家是企业文化的身体力行者孔子曾说过:“其身正,不令而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我国民间老百姓中也有一句俗话,叫做:“上梁不正下梁歪,下梁不正倒下来。”讲的

就是领导者的身体力行对下属所起的作用,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也是如此。

也就是说,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作为企业核心的企业家,不能只是号召别人去实践企业所倡导的企业文化而将自己置身事外。恰恰相反,在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领导者们必须率先垂范,躬身实践。只有如此,企业家们所倡导的企业文化才能在本企业卓有成效地开展起来。严明的纪律,雷厉风行的行风是联想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这同其创始人柳传志始终严格要求自己,是遵守纪律的表率是密不可分的。联想集团有一个延续了十几年的规定,就是无论是谁,开会迟到了要罚站一分钟。可是刚刚制定规定后的第一次开会,一直备受柳传志尊重的一个原来的老上级就迟到了。这事的确让柳传志为了难,看着员工们一双双瞪大的眼睛,看着一生勤勤恳恳工作的老领导,柳传志的心里有说不上来的矛盾。最后,他还是对老领导说:“你现在在这儿站一分钟,今天晚上我到你家里给你站五分钟。”就这样,这项制度就从此坚持下来了。柳传志本人在联想公司一共被罚了三次站。有一次,他是因为被卡在电梯里面出不来而迟到的,但他到了会场什么都没有解释,照样自觉接受罚站。

企业家是企业文化更新和转换的积极推动者有这样一种现象:如果你将一只青蛙丢进很烫的热水中,它会立即跳出来以免一死。但是,你若将青蛙放进冷水锅中逐渐加热,则青蛙不会激烈挣扎,直到死亡,因为到水烫得实在受不了时,青蛙已无力挣扎。这就是颇为着名的“煮青蛙”理论。企业文化的变化通常都是十分缓慢、不易察觉的。可是,当人们发觉到它的改变时,也许它的劣性与惰性已经变得十分强大,企业已经无法靠自身的力量来改变它,只能象青蛙那样慢慢地死去。因此,思想敏锐的企业家常常能及时发现企业文化上的问题,并能大胆创新,打破束缚企业发展的惰性文化,建立能够推动企业向前发展的新文化。鼎鼎大名的通用电气前任总裁韦尔奇,就是一个能够积极推动企业文化转换和更新的优秀企业家。

1981年韦尔奇上任时,通用电气的发展已经变得十分缓慢,其增长与企业竞争力远远落后于日本同类企业。对此,韦尔奇指出,世界在不断变化,我们也必须不断变革。我们拥有的最大力量就是认识自己命运的能力,认清形势、认清市场和顾客、认清自我,从而改变自我,掌握命运。我们不能像冷水中的青蛙那样,面临危险而得过且过,否则不出10年企业必定衰败。由此,韦尔奇开始了对通用长达5年的大刀阔斧的全面变革。

韦尔奇在注重打破原有的科层制度,构建扁平化结构,重组通用电气等“硬件”方面变革的同时,更加注重在作为“软件”的企业文化上的变革。对此,韦尔奇指出:“如果你想让列车再快10公里,只需要加一加马力;而若想使车速增加一倍,你就必须要更换铁轨了。资产重组可以一时提高公司的生产力,但若没有文化上的改变,就无法维持生产力的高速发展。”在韦尔奇看来企业文化就是企业所赖以前进的“铁轨”.同时,韦尔奇认为,管理的关键并非找出更好的控制员工的方法,而是营造可以快速适应市场动态和团队合作的文化机制,给员工更多的权力与责任,让员工与管理者实现互动。因此,他尽力试图改变整个企业的文化与员工的思考模式,从文化变革入手创建了一整套企业文化管理模式。

韦尔奇对通用电气的改造取得了 卓越成效。在他担任总裁期间,通用电气获得了快速的发展,销售额、利润长期居世界500强前列,1998年7月成为世界上第一家市场价值超过3000亿美元的企业。同1981年相比,17年间市价增值25倍,韦尔奇也因此成为世界上最成功的企业家之一。美国前康柏电脑公司董事长本杰明。罗森指出,正是由于韦尔奇对该公司的企业文化作了成功的改革,创立了快速适应市场动态和团队合作的文化机制,才使得通用电气成为企业界的奇迹。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