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范文 > 企业文化 > 列表页

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6-12-24  分类: 企业文化 手机版

篇一:浅谈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和对策

浅谈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和基本对策

摘 要:一个民族的发展需要一种民族精神作为支撑,一个企业同样需要一种精神和文化理念来指导自己的运营与发展,给企业以准确的“定位”,从而有效规避市场和行业风险。如果没有了企业文化的支撑,那么企业的一切经营活动就等于没有了“灵魂”,就失去了方向,更谈不上发展。本文主要从建设企业文化的观点出发,对企业文化作了简洁的概述,指出了当前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并提出了新形势下建设企业文化的措施和途径以及总结了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应该注意的若干问题和企业文化建设的未来趋势。

关键词: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建设 措施和途径 若干问题 未来趋势

我国加入WTO之后,面临知识经济和全球化市场竞争的挑战,企业要求提升核心竞争力和文化管理水平的需求日益强烈。目前,第二次企业文化热潮已经初露端倪。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者学习企业文化理论,并把企业文化建设提上日程。 “物质资源终会枯竭,只有精神力量生生不息。”这是任何一个企业必须明白的一个道理。文化这“玄虚的玩意”绝对不再是可有可无的事情了。看不见摸不着的企业文化,像高楼大厦里的钢筋、螺钉、焊缝,在装饰一新的大厦里,轻易不会被人看见,可这种叫做企业文化的东西却渗透到了大厦的每一个角落、节点和着力点,承载着大厦最沉重的负荷。毫不夸张地说,一个没有企业文化的企业注定是永远长不大的企业;一个长大了没有健康企业文化的企业,不但营养不良,而且还会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因此,要想树立百年企业,就必须建设好企业文化。

一、企业文化概述

(一)什么是企业文化 关于企业文化的概念,国内外学者历来都有着诸多不同的认识和表述,几乎每一个管理学家和企业文化学家都有自己的定义。有人对企业文化的定义做过粗略地统计后发现,竟然达到了180多种。

美国学者约翰· P·科特和詹姆斯·L·赫斯克特认为,企业文化“是指一个企业中各个部门,至少是企业高层管理者们所共同拥有的那些企业价值观念和经营实践,是指企业中一个部分的各个职能部门或地处不同地理环境的部门所拥有的那种共通的文化现象。”

彼德斯·沃特曼认为:“员工做出不同凡响的贡献,从而也就产生有高度价值的目标感,这种目标感来自对生产、产品的热爱,提高质量、服务的愿望和鼓励革新,以及对每个人的贡献给予承认和荣誉,这就是企业文化。”

威廉·大内认为:“企业文化就是传统气氛构成的公司文化,它意味着公司的价值观,诸如进取、守势或是灵活。这些价值观构成公司员工活力、意见和行为的规范。管理人员身体力行,把这些规范灌输给员工并代代相传。”

特雷斯·E·迪尔和阿伦·A肯尼迪认为,企业文化是“价值观、英雄人物、习俗仪式、文化网络、企业环境。”

我国学者许宏认为:“企业文化是经济意义和文化意义的混合,即指在企业界形成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在人群中和社会上发生了文化的影响。它不是指知识修养,而是指人们对知识的态度;不是利润,而是对利润的心理;不是人际关系,而是人际关系所体现的处世为人的哲学。企业文化是一种渗透在企业的一切活动之中的东西,它是企业的美德所在。”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长张大中认为:“企业文化是一种新的现代企业管理理论,企业要真正步入市场,走出一条发展较快、效益较好、整体素质不断提高、使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子,就必须普及和深化企业文化建设。

综上,所谓“企业文化”,指的是企业生产经营实践中形成的一种基本精神和凝聚力,以及企业全体职工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也有把企业领导人员和职工的文化素质和文化行为,即企业中有益文化建设的措施、组织、制度等包括在内,它由三个层次的结构特征:1表面层的物质文化,称为“企业硬文化”,包括厂容、厂貌、机器设备,产品造型、外观、

质量等;2中间层次的制度文化,包括领导体制、人际关系以及各项规章制度和纪律等;3核心层的精神文化,成为“企业软文化”,包括各种行为规范、价值观念,企业的群体意识,职工素质和优良传统等,是企业文化的核心,这种企业文化又被称为“企业精神”。

(二)如何正确认识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溶于企业管理之中,具有目标的一致性。人们对于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认识的深化,既是一个历史发展过程,又是以经济力量的竞争、抗衡、较量的变化为背景。然而,企业文化又是企业管理从唯理性定义向非理性定义发展的产物。所以说对“企业文化”定义的表述就具有丰富性、多样性和不确定性。国外一些学者的研究结果也各式各样。有人认为,企业文化由其传统和风气所构成,包括一整套象征、仪式和神话,它们把公司的价值观和信念传输给雇员。有人认为,所谓企业文化包含为数不多的几个基本原则,它代表着公司存在的意识。而普遍的看法认为,企业文化是一个信念、价值观、理想、最高目标、行为准则、传统、风气等内容的复合体,是一种精神力量,用于调动、激发目标对象作出贡献。

在我国,许多学者的认识也有很大差异。一种看法认为,企业文化是个复合概念,由“外显文化”与“内隐文化”两个部分组成。“外显”指的是文化设施、文化教育、技术培训和文娱活动等;“内隐”是总目标的倡导,要求遵循的价值标准、道德规范、工作态度、行为取向和生活观念,或指这些内容融汇而成的风貌或企业精神。第二种看法认为,企业文化是一种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个企业长期形成的一种稳定的文化观念和历史传统以及特有的精神风格;第三种看法认为,企业文化属于“经济文化”,反映的是企业这个经济组织的价值观、目的、行为准则和习惯。企业文化不是一个纯粹的企业性概念,更多的是体现它的“社会性”,不仅包括传统观念和积淀,也包括现代概念的冲击影响。当然,也有人从“广义”与“狭义”两种形式来分别定义,认为企业文化由物质文化、心理文化和行为文化三部分组成,这和把企业文化分为“硬件”和“软件”或“物质层面”与“精神层面”的区分法没有太大的差别。可见,“企业文化”概念具有很大的弹性,其内涵与外延有时可以非常广泛,大到无所不包,有时又可以十分具体,细致到某个事物。

二、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

(一)误区一:一味粉饰 建设企业文化首先要从企业传统行业特征使命远景等实际情况出发,力求使其能体现企业长期积淀的文化精华,并能为企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在此基础上方可追求语句精彩个性独特。然而在实践中,往往有企业一味粉饰语言,而将使用性至于其次,甚至全然不加考虑。某些学者到处鼓吹企业文化要“好听好记好传播”,好让大家“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劲头。不可否认,富含文化底蕴、富有地域特色、别致而醒目的文化表述应该如此。但是,企业文化最重要的是要好用。

(二)误区二:“人情味”等于企业文化 在企业文化建设上,有一个普通的思想误区就是:越讲人情味儿,就越是优秀的企业文化。其实,作为企业,最重要的是效率,是结果。

关注结果的企业文化就是“压力锅文化”。安然公司一直奉行结果导向,凡是拿业绩说话,安然公司破产以后,压力锅文化遭遇前所未有的打压,似乎关注结果成了愚蠢的管理理念,人们无限放大压力可能带来的不良后果,但压力锅无论多有劲,绝没有想把自己炸开的意思。追本溯源,现代企业管理多缘起于军队管理,军令如山倒,阵地拿下了就是拿下了,没拿下就是没拿下,“没有功劳还有苦劳”的说法,绝对不行。在企业,完不成合理业绩的人,是剥削者,因为他剥削了企业的劳动,剥削了同事的劳动。

(三)误区三:缺乏危机意识 企业文化建设需要向员工展示企业的美好前景,体现企业的前途与员工个人愿望的实现息息相关。美好前景确实可以给人以鼓舞,但是只有吸引力没有压力的企业文化是没有生命力的。在当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如果缺乏危机意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很难实现的,更谈不上美好的前景。因此,许多企业的企业理念大都突出企业所追求的目标,而以反危机为核心的企业观念尚未形成。

事实证明,越是企业发展鼎盛时期,就越要树立强烈的危机意识。企业的发展周期决定了企业不可能总处于阳光灿烂的春天,强烈的危意识才是帮助企业渡过漫漫东日的“棉衣”,而华而不实的企业文化理念就像“皇帝的新衣”一样,使企业在虚名和吹捧中走向灭亡。危机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部分,企业只有具备居安思危的意识、构建团队危机意识、避免危机预见未来风险的意识、驾驭危机意识及时解决危机的意识,才能在危机突然袭击时不会过茫然。

(四)误区四:“照猫画虎”,千篇一律,个性缺乏 当前的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着过多的模仿着搬现象,缺乏个性和特色。一种流行的观念就是:企业文化是向别人学的,是“照猫画虎”的。“以人为本”、“客户至上”、“创新”等提法风靡大江南北,一时间,在员工的手册上,在宣传材料中,写上这些口号的企业多不胜数,根本不管这些提法能不能以及如何在企业贯彻实施,企业文化的提法人云亦云,缺乏与企业创始人或高层的血脉联系,不能针对企业业务的本质特点,因此对企业的实际运营毫无指导意义。

(五)误区五:形式主义,缺乏内涵 很多中小企业对企业文化的内涵理解得过于狭隘,在企业文化构建上往往流于形式。把企业文化要么等同于文化娱乐活动,一时间搞了很多重娱乐活动文艺演出,就认为是在搞企业文化建设,这是很幼稚的想法;要么等同于CIS设计,其实CIS仅是企业文化的外显部分,如冰山露出海面的一角而以。 形式主义简单化的企业文化主要有三种:口号式文化、刊物式文化、娱乐式文化 (

六)误区六:企业文化脱离企业管理 企业文化就是以文化为手段,以管理为目的。因为企业组织和事业性组织都属于实体性组织,它们不同于教会的信念共同体,它们是要根据生产经营状况和一定的业绩进行评价的,精神因素对企业内部凝聚力 企业生产效率及企业发展固然有着重要的作用,但这种影响不是单独发挥作用的,它是渗透企业管理中,并起协同作用。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管理具有包容关联、互促共赢、相互补充完善的辨证关系。

三、企业文化建设的措施和途径

(一)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 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的“人化”。人是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播者,也是文化的实践者。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自然就是人。企业文化建设不是企业家一个人的事,它需要所有人员参与。人是企业文化理论和实践的中心和主旋律,是企业文化修炼的主角。

1、企业家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创者 企业家是企业文化的人格代表,是企业文化修炼的主要和核心力量,起着主导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1)企业家是企业文化的开创者 企业家是一个企业的灵魂和主导。一个企业的文化,必然打上企业家的个性烙印和人格特征。企业家引导着企业文化发展的方向。企业家的领导风格、 领导艺术和个性风采对企业文化建设具有重要作用。企业家是企业文化的创造者和精心培育者。他对企业的情况了如指掌,知道最需要什么,最缺少什么,最关键的问题是什么,因而能“对症下药”,从问题入手,审时度势,因地制宜,推进企业文化建设。

(2)企业家是企业文化的传播者 积极倡导、培育具有本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必须用自己的言行、工作作风和精神风貌去确立企业的风尚,影响企业员工的思想和行为,推行、传播具有企业鲜明个性的合乎企业的先进的企业文化。

(3)企业家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教练” 企业文化修炼,需要企业全体员工积极参与,企业家必须身体力行,并充当“教练”角色,手把手的教,用一言一行感染、感化员工,使他们不断抛弃旧习俗,创造新文化,使企业文化修炼保持一种健康向上的态势和良好的精神风貌。

2、企业骨干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中坚力量 企业骨干是企业的中流砥柱,是员工学习的楷模;是推动公司的火车头,是化难为易的魔术师;是前进的象征,是成功的保证。企业骨干是企业树立的榜样和标杆,使员工理智上明确方向,感情上奋发向上,行为上积极效仿。

企业骨干处于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层次或各个部门,他们的工作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营业绩。他们好比企业的中枢,一方面沟通和协调企业高层领导和员工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要起模范带头作用,带动员工,群策群力,执行和完成各项具体任务。 企业骨干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起到了具体化的作用、品质化的作用、规范化的作用、凝聚化的作用、形象化的作用。

3、企业员工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执行者 企业文化建设需要企业全体员工的参与。人人参与,才能修成正果,修成大道。调动员工参与建设的积极性,就要做到:充分重视人,把员工当作企业的主人、正确看待人,处理好管理者与员工的关系、有效激励人,充分发挥员工的聪明才智、全面发展人,使员工实现自己的目标。

(二)企业文化建设必须与企业管理相融合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并不意味着抛开制度管理。没有较完善的规章制度,企业就无法进行有效的生产和经营活动。但是,不论规章制度多么完善,也不可能包罗企业的一切活动,不能从根本上规范每一个职工的行为意识。而企业文化则是一种无形的文化上的约束力量,形成一种规范和理念,来弥补规章制度的不足。企业文化对管理的现实指导意义就在于挖掘文化管理的本质,丰富文化管理的内涵,提高文化管理的导向作用。企业文化优势是:可以增强企业的内聚力,加强职工的自我控制;能激励职工工作激情,提高生产效率,形成创业动力;有助于提高企业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有利于改善人际关系,产生极大的协同力;有利于树立企业形象,提高企业声誉,扩大企业影响。通过文化对管理的先导作用,实现职工与企业的共同目标,使企业不断提高品位,提升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三)企业文化必须得到企业全员的认同

1、要遵循“共识”原则“共识”,是指共同的价值判断。共识是企业文化的本质。企业文化建设强调共识原则,是由企业文化的本质所决定的。人是文化的创造者,每个人都有独立的思想和价值观,都有自己的行为方式,如果在一个企业中,任由每个人按自己的意识和方式行事,企业就可能成为盘散沙,不能形成整合力。企业文化不是企业中哪个人的文化,而是广大成员的文化。因此,只有从多样的群体及个人价值观中抽象出一些基本信念,然后再由企业在全体成员中强化这种信念,进而达成共识,才能使企业产生凝聚力。可以说,优秀的企业文化本身就是“共识”的结果。

2、要提升企业的整合力 增强内部凝聚力和外部竞争力,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必须使职工形成同一的理念,并且贯彻落实。通过在职培训等形式,增强职工对企业文化系统的认识,让职工人人参与在其中,从“要求我这样做”转化为“我应该这样做”,才能按照企业文化管理的要求,用文化理念指导个人行为,使之符合企业发展的需要。

(四)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坚持长期建设和不断创新 创新不能一次完成,员工自觉不断地创新企业文化,才能使企业文化走向成熟。成熟的企业文化是一(转载自:www.xiaocaOfaNWen.com 小草 范 文 网: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个能随着环境变化而变化的文化,其标志是上下同欲,自觉求新求变。企业文化深入到企业的各个层面、各个环节、各种活动,并有巨大的同化作用,使新的企业员工能很快融入到企业的文化当中,接受、理解企业文化、认同企业文化、自觉约束自己,通过自身体现企业文化、加入到创新企业文化的过程中。

四、全面建设企业文化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一)企业文化的构建要以人为本

1、发现并关注细节 企业中蕴含着某种有价值的独特文化因素,这是任何一个企业在创办或运行过程中都会有的因素。比如说,有的员工非常爱护自己的机器,有的员工上下班非常准时,有的员工特别节俭,有的员工喜欢着装朴实整洁,有些员工非常喜欢学习新的知识,甚至业余时间自费去读培训班,有的员工喜欢钻研,总想改进产品形状和功能等等,这些都是比较好的细小的文化现象。我们的管理者通常不会特别注意这些事情,这些事情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只有善于培育企业文化的管理者,才会知道它们的价值,发现它们的价

值,因为它们是企业文化形成的基础要素。好的企业文化,就是在一些琐碎的积极要素基础上成长起来的。企业管理者通常认为:企业可以任意造就文化,甚至认为管理者自己可以造就企业文化。其实,这种企业文化移植论,少数人创造论是不合乎实际的。企业文化是内生的,而不是外在的。

2、出口号,走向员工,融进员工的意识 员工对企业文化的接受、理解和认同,要在企业经营活动中体现出来,即表现在

日常的工作中。最初可能是被动的,员工会按照企业文化的要求约束自己、规范自己。如果这种被动的约束与规范不能转变成员工的自觉行动,企业文化建设也会流产。所以企业文化建设必须使员工产生自觉行动,没有外在约束,这时的企业文化才算初步建立起来。员工的自学行动是企业文化初步建立的标志。再有,企业每一项经营战略的实施、每一件高质量的产品都要靠全体员工的有效工作来实现。要通过多种方式加强对员工的文化教育和业务培训,并教育引导员工树立为用户服务、为用户提供满意产品的价值观念和职业道德观念,增强工作责任心。企业经营展丰富多彩的、有企业特色的文化娱乐活动,以各种活动为载体,丰富员工的团队精神,提高企业凝聚力。

3、发挥企业领导群体的核心作用

文化是人们意识的能动产物,不是客观环境的消极反映。在客观上,对某种文化的需要往往交织在各种相互矛盾的利益之中,羁绊于根深蒂固的传统习俗之内,因而一开始总是只有少数人首先觉悟,他们提出反映客观需要的文化主张,倡导改变旧的观念与行为方式,成为企业文化的先驱者。正是由于领导群体和先进分子的示范,启发和带动了企业的其他人,形成了企业新的文化模式。领导群体对新文化的建设可以起到很好的倡导的总结的作用,也可以起到很好的宣传和鼓动作用,更可以起到很好的表率和示范作用。

(二)企业文化要不断创新

1、创新企业文化才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第二步进程 由于企业是处在一个不断变化的环境中,企业不能固守一种固定文化表现形式,它既要保持其文化的本质不变,又要不断创新它的表现形式,增添新的文化内容,这是企业文化获得巩固和发展的必然要求。

2、创新是企业活的灵魂 创新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特点和生命力所在,是企业价值观的内核,它与时代的发展和环境变化同步,不能有丝毫的窒息和停滞。没有创新的文化就没有创新的企业英雄人物和创新的员工队伍,就没有创新的技术、创新的管理、创新的产品、创新的服务和市场,企业就会丧失其社会价值的依据。把创新这个内核植入企业价值观,全方位融入企业文化诸多要素和建设企业文化的全过程,培育全体员工的创新精神,使创新成为企业的品质,这是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始终关注的焦点问题,也是所有成功企业的共同经验。创新作为一条成功的共同经验,又存在于各个企业的个性化实践之中,以本企业特有的表达方式、实践式和实际效果表现出来。成为富有创新精神的企业,与企业的发展目标保持一致。要激发和培养员工的创新意识,同时为其提供创新的外部环境,大力推进企业的经营理念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注意发现、总结、提升独具特色的创新内核,无疑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综上所述,建设企业文化是当今企业生存、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文化溶于企业的管理之中,要想让企业长青就必须要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是在企业的运营中发展、形成的,它是推动企业前进的动力,因此,一个企业如果离开了企业文化就必将难以生存下去。

篇二:浅析中小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和对策

浅析中小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和对策

【摘 要】 我国绝大多数中小企业的文化建设缺失或者病态,从而使得企业的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缺乏方向感和内在驱动力。本文明确中小企业加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中小企业文化建设 对策措施

一 引言

企业要具有竞争力,具有自己的特色,必须要有自己的企业文化,这样才能提高竞争实力,提升企业品质。在目前的大环境中,如果企业的文化建设滞后,企业很难发展,甚至会被淘汰。现在的中小企业对企业文化建设存在诸多的认识不够、不深入,对自身企业文化现状不及时进行研究和采取对策,严重影响了中小企业的发展。

二 中小企业加强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目前,我国很多中小企业都处在创始和发展阶段,创业者一般本身素质比较低,企业管理能力有限,在他们的眼里,获取理想的企业利润和效益才是最重要的,企业文化建设往往被遗忘和放弃。从一定意义上来讲,这些企业忽视或漠视了企业文化建设。另外,还有一些中小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盲目追求企业文化的形式,忽略了企业文化的内涵,忽视了企业文化的创新和个性化,最终会必然影响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健康发展。因此,加强中小企业文化建设意义重大,刻不容缓。

(一)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在要求

企业是市场竞争的主体,企业只能靠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谋求生存和发展。中小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相对大型企业而言就比较脆弱,所以,中小企业必须要加强企业自身的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靠自身的硬投入,但同时还必须靠自

身文化建设,靠文化的软投入。企业“软件”搞好了,同时配以企业的“硬件”建设,才具有双重动力。而且“软投入”具有一个显著的优势,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在企业的规模、资金、设备、技术力量等硬要素逐渐减少差距的形势下,那个企业的软要素投入越大越有效,那个企业就越有竞争力,在竞争中赢得优势的可能性也越大,文化竞争力就强。文化这种软投入可以给硬投入以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这使得越来越多的企业重视企业文化建设。

(二)是增强企业凝聚力的迫切需要

归属感和荣誉感是企业凝聚力的核心要素。中小企业文化建设,是帮助和引导企业管理者和员工树立归属感和荣誉感。那种被企业需要、尊重的感觉会不断激发员工的创新意识;当企业有经营困难时,有归属感的员工更能不离不弃、共渡难关。一旦员工对企业产生了“依恋心”、“归属感”,就会撂不下手中的工作,离不开合作的团队,舍不得未完的事业,就会从各个方面把所有成员聚合起来,从而产生一种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使每个员工的思想感情和命运与企业的安危紧密相连,把企业当成自己的家,与企业同甘苦共命运。如果员工对企业不信任、欠缺对团队的归属感,他们就不可能会以在团队中工作为傲,工作的热情和实力都不会被完全激发,只是为“工作”而工作,只会“做完”工作而不是“完成”工作;为了确保竞争和发展,员工的流动性会相对增大,企业的稳定和长期发展就得不到保障。

(三)是满足消费者文化需求的必要选择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和市场所提供的商品数量、品种的增多以及买方市场的形成,消费者作为选择主体的地位日益体现出来,对商品的选择越来越挑剔,不仅要求商品适用,质量好,价钱便宜,而且在选购商品时附加了许多文化方面的要求,包括文化功能、文化情调、文化心理和文化精神等。因此,企业在生产产品或提高服务时,必须要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千方百计地为人们提供实用的、情感的、心理的等多方面的享受,努力把使用价值、文化价

值和审美价值融为一体,突出产品中的人性化含量,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生理的和心理的需求。

三 中小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

我国中小企业绝大多数具有同一性和重复性,这导致了很多中小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也以模拟其他企业为主,很少结合自己的特色进行创新,缺乏个性,缺少企业自身风格的企业文化,也让消费者很难将其与其它同类企业加以区分,更难以培养自己的忠诚消费者,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以及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大部分中小企业的机制已经转换,但是,相应的文化建设远远没有跟上来,仍然拘泥于原有的模式,根本不考虑组织结构的变动和企业性质的问题,致使企业文化不能发挥对企业推动力的作用。

(一)企业文化建设滞后

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以及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大部分中小企业的机制已经转换,如部分国有中小企业已经成功地转变为产权明晰、责任明确、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成为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股份公司或有限公司。但是,相应的文化建设远远没有跟上来,仍然拘泥于原有的模式,根本不考虑组织结构的变动和企业性质的问题,致使企业文化不能发挥对企业推动力的作用。

(二)对企业文化建设重视力度不够

绝大多数中小企业没有认清企业文化的本质,只是从口号上来理解企业文化。据调查,在我国中小企业的聚集地温州,有大部分的企业领导没有充分熟悉到企业文化的必要性,有些企业就是有专门的机构,也是形同虚设。企业经营者不介入、不重视,没有把企业文化战略编入企业发展规划的整体战略中,企业经营理念涉及企业使命、宗旨和目标等内容的规定力度远远不够。

(三)缺乏创新意识

我国中小企业绝大多数诞生于改革开放初期,当时特殊的市场环境与历史条件注定了我国的中小企业具有很大的同一性和重复性。这导致了很多中小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也以模仿其他企业为主,很少结合自己的特色进行创新,缺乏个性。如多数企业都仅将自己的形象定位于诸如“团结求实、开拓创新”等口号,既不能真正体现组织共同的价值观和精神信念,又难以真正形成全体职工愿意共同遵循的价值准则和牢固的内心信念。同时这种缺少企业自身风格的企业文化,也让消费者很难将其与其它同类企业加以区分,更难以培养自己的忠诚消费者,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

(四)缺乏核心价值观和经营理念

核心价值观念和经营理念是企业的灵魂,决定了企业的发展战略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对整个企业的经营治理活动产生重大的影响。一些企业片面理解企业文化建设,认为企业文化就是追求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益,于是进行偷工减料、制假售假、质量和价格欺诈等缺失诚信商业道德的经营行为,致使市场萎缩。对员工重义务而轻权利,抑制了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导致人才流失。缺乏核心价值观的企业在提供产品和服务时,不能很好地处理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轻易为四周的市场环境变化而改变自己的经营风格,没有企业制度的连续性和相对稳定性,扼杀了一些很有潜力的项目和有发展前途的产品,无法壮大自己。

(五)家族式管理的企业文化制约了企业竞争

我国的中小企业绝大多数是家族式企业,在这些家族式管理的中小企业中,在创业初期具有一定合理性的管理模式,在企业规模发展壮大后多有弊病: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在核心家族成员手中的高度集中,导致一些中小企业在人才任用上不以个人素质论高低,裙带关系严重;在管理决策上,也是由主要家族成员凭主观经验说了算,搞专断式、独裁式管理,结果族外人会因个人发展

前景有限而失去对企业经营状况的关注,失去工作的积极性,致使整个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停留在相对固定的水平,难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

(六)重短期利益,轻长远考虑

由于企业文化需要从上向下推动,因此受领导者个人意志的影响往往很大。过去由于对民营企业在所有制上的歧视,使很多民营企业家在经营时重视短期效益,缺乏长远考虑。而国有中小企业由于领导者任期有限,在职工对企业监督机制不完善的前提下,出于个人工作成绩的需要,也会采用偏重于短期利益的企业文化,甚至经营理念与社会道德规范相违背的企业文化。如部分中小企业奉行“金钱至上”、“重利轻义”的经营理念,使企业要么成了生产和销售伪劣假冒产品的基地,要么就以损害环境为代价一味降低自己的生产成本;另一些企业领导者为了自己升官发财,则选择了“重义轻利”作为企业的经营理念,完全不考虑企业的盈利能力。他们或者不经调查研究就为兄弟企业担保债务,或者不顾自身能力“大胆”兼并破产企业。这些过分重视短期利益的企业经营理念,最终导致企业长远发展前景有限,是不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这些企业容易为周围的环境和市场改变自己的风格,文化建设没有连续性和稳定性,无法形成自己文化特色。

四 加强中小企业文化建设,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对策措施

中小企业只有建设和发展具有时代特征和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用先进的文化促进企业的发展,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搞好中小企业文化建设的措施和途径主要有:

(一)明确中小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与内容

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是振兴企业、培养人才、维护稳定。内容主要是要解决在企业内部如何对待治理者和员工,在企业外部如何对待客户;对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各种竞争与合作的正确处理;对生产环境、工作环境、人文观念以及对社会责任与贡献的考虑;对企业未来的发展与定位的考虑,对企业思想建设、

篇三: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龙源期刊网 .cn

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作者:杨玉莲

来源:《商业文化》2014年第08期

摘 要:企业文化建设是国有企业的灵魂,在提升国有企业凝聚力、影响力、竞争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目前我国国有企业文化建设仍然存在很多不足。本文以国有企业文化建设为研究对象,首先对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现状特别是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企业文化建设;现状;问题;对策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益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日益形成,在这种环境下,国有企业改革不断取得新的突破,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企业文化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高度重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有利于确保国有企业在新一轮市场改革中稳步发展,研究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现状、问题与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企业文化建设现状和问题分析

由于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国有企业目前十分重视企业文化建设,进一步加强了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投入,企业文化建设理念也在不断创新,基本上都将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人本管理”的重要载体,在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很多国有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都提供了具有自身特色和符合发展战略的“核心价值观”,制定战略发展规划、远景发展目标和核心价值理念;很多国有企业大力加强企业文化的引导性,积极推动和谐企业建设,引导国有企业员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尽管在我国国有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取得了重要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

(一)企业文化覆盖范围有限。尽管很多国有企业都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纷纷提出了核心价值观、使命和愿景,体现出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视。但深入分析我国国有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情况,普遍存在着企业文化建设覆盖范围有限的问题,很多国有企业只是把企业文化当成一个口号,更多的是在管理层得以体现,而对于国有企业的一线员工而言,还缺乏对企业文化的有效渗透,80%以上的国有企业员工认为企业文化只是企业的管理手段,或者说是一种形式主义,无法发挥凝聚作用。

(二)企业文化管理方法落后。企业文化要想发挥更好的作用,就必须加强对企业文化建设的管理。尽管目前我国国有企业都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的管理工作,但目前在企业文化管理过程,普遍存在着“灌输式”的方法,即将企业的核心理念通过制度的形式做出规范,导致管理功能十分有限,还没有实现企业文化与国有企业经营管理紧密结合起来。比如企业在录用新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