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经典社会实践报告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6-12-19  分类: 社会实践报告 手机版

篇一:暑假社会实践报告之品读经典传承文明

上善若水

——读汪曾祺作品有感

每放暑假寒假之前,我都忍不住给自己排满各种乱七八糟的事情,而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又不符合学校社会实践之要求,于是乎,每到开学要交社会实践报告之际,这读书笔记便是上佳之选了。

其实我很少读书,偶尔捧起书册也只是做做样子,并不能真正把书本内容读进去,且大多时候也不是单纯地为了读书而读书,实在惭愧。但是呢,这个假期拜读汪曾祺老先生的作品,我却是读得津津有味险些不能自拔了。于是特意上网看了对汪老其人的介绍: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想想自己读过的汪老的作品,温润又随性,看似不修边幅,实则亲近自然,无形中矜贵的气息扑面而来把人包围着,一篇读罢,只觉余音袅袅。不得不说,汪老确实担得起这样的评价。然,这?最后一个?,念来却又带了一股淡淡的惆怅,汪老听了,想必是要反驳的。

我读的第一个汪老的作品是《受戒》。汪老把《受戒》当作是一个梦,但其实,这是他年轻时候的亲身经历和感受,他把这个经历藏在心底,经过时间的发酵,最终酿成这温醇的文章。且不提男主是小和尚的身份,在我看来我们现在能读到的《受戒》其实只是一个很懵懂很纯真的爱情故事。汪老的这个作品温如其人,文笔淡淡,却如春雨润物。他把一对少年的小小风月就这么告诉你,像是祖父在给你说着他自己的年少不经意的时光,又像是你自己回到了那个年代,亲身感受着流动在那对少年之间的缱绻。这样的纯真,又这么的随意,轻

易就能勾起人心底的向往。我想,汪老的年少时光里大概也是有英子这么一个美好的姑娘出现过的吧,他在写着《受戒》时,嘴角大概是挂着一抹温柔的笑的吧。

网上的评论说,?表面上欢乐的《受戒》,便包含了作家的隐痛,表面上的初恋题材,表现的却是作家对纯朴人性的歌颂与对理想生活的渴望?。渴望我是能读出来的,从文中对环境风俗人物的描写,笔墨间那样细致那样详实,一一读来,书中描写的那些场景仿佛就在眼前,不是带着渴望之情又如何能表现得如此淋漓呢?但是所谓隐痛,我却半点也感觉不到,或许是因为我涉世未深经历尚浅?如有机会,真想亲自见一见汪老,亲耳听听汪老的说法,想必汪老也是像我爷爷那么慈祥的人吧。

读罢《受戒》,我脑海中其实就只剩下几个场景,念念不忘挥之不去。一是小和尚初初动心的片段:

她挎着一篮子荸荠回去了,在柔软的田埂上留了一串脚印。明海看着她的脚印,傻了。五个小小的趾头,脚掌平平的,脚跟细细的,脚弓部分缺了一块。明海身上有一种从来没有过的感觉,他觉得心里痒痒的。这一串美丽的脚印把小和尚的心搞乱了。

二是文末,小英子求爱的片段:

小英子忽然把桨放下,走到船尾,趴在明子的耳朵旁边,小声地说:

?我给你当老婆,你要不要??

明子眼睛鼓得大大的。

?你说话呀!?

明子说:?嗯。?

?什么叫‘嗯’呀!要不要,要不要??

明子大声地说:?要!?

?你喊什么!?

明子小小声说:?要——!?

?快点划!?

明明和尚是要求六根清净无欲无求的,偏偏汪老笔下的和尚与世俗凡人无异。可你要说这是不对的嘛,却又不见得,在汪老笔下,这么些场景做派自有一番和谐的风味在。明子和尚大概是符合一般和尚的性格的,小小年纪便隐隐有内敛沉稳的作风,再说英子,明眸皓齿活泼可爱,且两人都是长相俊俏的,两厢一配,倒也赏心悦目。我以为,能写出这两人来的汪老,想必也是赏心悦目的。

说起来,汪老的散文也是十分出色的,其文风平淡自如,隐隐间又觉高雅若菊,其中所流露出来的洒脱超然的姿态,不正入文人雅士之流吗?汪老写作几乎没有功利性,往往只是情之所至。他的作品遣词用句十分随性,读他的作品,读的是整体,他用极其简单、流畅、朴实的语言给读者们展示的却是极不简单的灵动的生命美、人文美,与此同时,他把自己对生命对生活的热爱肆无忌惮的传达出来,那样

的质朴。这一切不仅使得他的散文具有一种独特的吸引力,也使得我对他的生活态度倍感敬重。

都说上善若水,现在看来,说的大概便是汪老这一类的人了。他就一直那样淡淡的,不吵不闹,经营着自己的人生的同时也给其他人以启发。情之所至写一段文字,兴之所至高歌一曲,且行且乐,人生就这么走过一遭,想必也是极好的。

篇二:品读经典

品读经典

阅读是人类的一个文明行为。也可以说,人类的文明与阅读是密不可分的。阅读使人类走出了蛮荒,阅读使人类有了自己的历史。实际上,阅读史与文明史几乎就是同样的历史。阅读可以改变我们的人生,在有限的生命历程中,阅读可以使我们睿智豁达,从而拥有深奥的思想、崇高的境界和伟大的灵魂。阅读可以让我们改

变人生的轨迹,找到成功的捷径,使我们的人生波澜起伏,宽广深远。 何为经典?经典就是在外在价值的诱惑和滋扰下,始终保持一种内在的尺度,始终有一种精神充实。每一部真正被称为经典的作品都是至高无上的,在这里,阅读是一种仰视,是一种虔诚的心态。经典的作品常常蕴涵着思维方式的革命和观念体系的更新,代表了人类存在的基本状态。经典具有许多共性的宝贵品质——优雅、圣洁、悲悯、庄重和意境等等。阅读必须是一个以经典阅读为基础的阅读,才可能是一个理想的阅读。阅读文化大师们的经典名篇,就如同我们自己在与大师们面对面的交谈,让我们得到真正的启示和质朴的震撼,使我们能够在生命的短暂与存在的永恒之间铸造自我的情感和内心世界,关注真正的价值和拥有真实的生活。 经典名著导读的目的是引发读者对名著本身的兴趣,如果读者能够从导读中体会到著作本身的魅力,然后去阅读原著,那么,经典的魅力会在我们的精神和人格

上产生一种超越、一种支撑和一种理性的沉淀。

让我们阅读经典,在那些历久弥新的文字里体会别样的人生,接受一份来自岁

月的脉脉关怀。

每年四月有个世界读书日。在这个月份,聊聊读书尤其是读经典这一话题,自然会韵味无穷。一般来讲,读书有三个方面功能:一是实用功能,为了做好工作,学习相关的理论和知识;二是修身功能,得到思想上的收获和精神上的启迪;三是休闲功能,没有明确目的,也没有功利要求,随遇而读,放松身心。在我看来,品读经典,则主要是发挥读书的修身功能。

一、什么是经典

在古代,经典两个字是分开使用的。“经”字,在南朝刘勰的《文心雕龙》看来,是“恒久之至道,不刊之鸿教也”。意思是说,“经”是永恒的道理。“典”字,从甲骨文字形看,上面是“册”字,下面是“大”,两者合一为大本大册的书。“经”与“典”合在一起,就是关于永恒道理的书籍。因此,经典是最好的书,是最有价值、最有意义的著作。当然,对于经典,有着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两种认识,价值理性侧重从精神层面看待经典,认为经典是关于善和美的学问;工具理性则是

从知识层面看待经典,认为经典是关于真的学问。一般所说的经典,是价值理性意义上的经典,是围绕人的问题,讨论研究精神和思想的书籍。品读这些书籍,就是读人、读人生、读社会、读智慧。

经典的主要内容是关于人的灵魂和心灵的知识。人是万物之灵,精神是(转自:wWw.XiAocAoFanWeN.cOm 小 草 范文网:品读经典社会实践报告)人类独有的品格,因而经典要关注人的生存和尊严,追问人生价值,思考人类未来。从这个意义上说,经典要展示理想信念。人在严酷的改造自然和改造自身的斗争中,总有一种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憧憬,这种向往与憧憬上升为意识形态,就是理想信念。中国古代的大同世界,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社会,都是属于理想信念范畴。经典要认识社会规律。这种认识系统化,就是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为我们指明前进的方向。经典要提出价值标准。人类的任何社会活动都需要有价值引领和判断,否则就会没有是非、没有原则,就会出现无序和混乱。儒家提出的“仁、义、礼、智、信”,二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规范人与人、人与家庭、人与社会关系的作用。经典要强调道德修身。如果说,价值标准是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互动的依据,那么,道德修身则是人与自身、人与内心互动的依据,这一依据的核心就是善良,与人为善,善待他人。经典要体悟美的内涵。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崇尚美、追求美,是人类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重要动力。概言之,经典就是关于理想信念、思想精髓、价值标准、道德修身和美的书籍。

经典的主要载体是哲学、历史和文艺作品。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马克思说过:“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因为所有历史都是关于人的活动的记载,因为一切文学都是人学。所以,哲学、历史和文艺作品是人类精神追求和思想升华的主要载体,人类精神和思想也主要内含在哲学、历史和文艺作品之中。阅读经典,就是要学哲学,看历史,品读和欣赏文艺作品。在哲学书籍中,我们遨游在思辨的王国,感受思想的震撼,享受智慧的乐趣。在历史书籍中,我们与历史人物一起呼吸,探寻他们的活动踪迹,体悟他们的心路历程。在文艺作品中,我们可以喜怒哀乐,可以爱、可以恨,在爱中追求善与美,在恨中鞭挞丑与恶。

经典的主要特征是时间久远和多数人认同。魏晋南北朝时期曾流行骈体文,过于讲究对仗工整而没有内容。唐初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等人一改骈体文风,注重内容,倡导新的文体,这导致了当时许多文人的不解和非议。杜甫对此评价道:“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历史正如杜甫的判断,那些反对的文人及其作品没有流传下来,骈体文也没有再恢复,而王杨卢骆倡导的文体则成为唐诗高峰的前奏曲。由此可见,经典不是流行,也不是时髦。流行与时髦可以喧嚣一时,但很快就会灰飞烟灭。经典却会像江河一样,万古长流;像美酒一样,时间越久越醇美。经典还有一个特征,就是要得到多数人的认同。这个多数人不是同一时代的多数人,因为同一时代多数人认同的或许就是流行和时髦,而是历史上的多数人。正如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所说:“经典是一个民族或几个民族长期以来决定阅读的书籍,是世世代代的人出于不同的理由,以先期的热情和神秘的忠诚阅读的书。”

二、为什么读经典

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专门写了一本书叫《为什么要读经典》,并举出了十几条理由加以论证。这似乎比较复杂,简单地说,品读经典,就是为了学做人、思做事,做人要遵守社会道德;做事要敬畏职业操守。

首先要读经典,学做人。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前提是要修身,也就是做人。倡导读经典,主要不是为了学到知识,而是为了学做人,弘扬人文精神,培养人文素养。人文精神与人文素养既有联系,又有差别。联系是指两者本质是一致的;差异则表现为人文精神是不读经典也可能具备的,这是人性善的自然流露。“文革”期间,很多领导干部被打成“走资派”,知识分子被打成“臭老九”,他们被放逐到农村,农民群众以博大的胸怀接纳了他们,并且给了他们人性的温暖、人道的关怀。其中很多农民是不识字的,但他们有人文精神。而人文素养则必须通过品读经典才能培育,这是人性善的自觉表现,是从必然王国迈向自由王国。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个体自我的每一次伟大的提高,都源于同古典世界的重新接触。”也就是说,每一次品读经典,都有助于培育和提高人文素养。经典培育的人文素养,是一种植根于内心的素养,一种无需他人提醒的自觉,一种以承认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一种能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善良,一种带着宽容来看待世界的心灵。这样的人文素养要求我们既要做好一个社会人,其所履行的社会价值是正直、善良、诚信、宽容等优秀品质;又要做一个好公民,其所履行的社会价值是法治精神、平等意识、自由理念、理性自觉和科学态度。

同时要读经典,思做事。每个人在社会结构中都有不同的角色定位和职责分工,完成这一角色定位和职责分工,就是做事。做人与做事是密切联系的,做人是做事的基础,做事是做人的平台。如果从做人的角度分析,读经典是为了培育人文素养,那么,从做事的角度分析,读经典是为了培育职业操守。严格意义上说,职业操守也是人文素养的一部分,把两者分开,是为了便于说明问题。对于领导干部来说,倡导读经典,就是要求更好地做事,更好地为人民服务。读经典,能够帮助我们树立理想信念。只有熟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才能牢固树立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而有了理想信念,领导干部才会像孙中山先生所讲的,是立志做大事,而不是立志做大官。读经典,能够帮助我们办事出于公心。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这一经典中告诉我们,国家机关有一项很重要的职能就是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无论那一类国家,都会提出公平正义的要求。领导干部执掌公共权力、管理公共事务应出以公心,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为民造福、为党分忧。读经典,能够帮助我们善于识人用人。领导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是识人用人。而读诸葛亮的《出师表》,知道什么是“忠”;读李密的《陈情表》,知道什么是“孝”,就可以在选人用人中正确地研判一个人的品格,以便选好用准干部。读经典,能够帮助我们清正廉洁自律。领导干部有权,但不能以权谋私,更不能贪腐,确保权力不受腐蚀,这是基本的职业操守。通过品读经典,有助于领导干部坚守廉洁从政的道德底线。

三、怎样读经典

读经典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普遍的读法,主要是学习、理解经典中的精神、

思想、道理和智慧,进而陶冶情操,提升品位,完善人格。另一种是专家的读法,主要是研究,为了有新的发现,新的求证。绝大多数人读经典,都属于普遍的范围,是为了学习践行经典中的精神和思想。因此,要坚持读原著,而不要单纯地读那些注释经典的书,因为任何一本讨论另一本的书,永远比不上被讨论的书;有些注释不正确的书,还可能把我们引入歧途。那么,怎样读经典,才会有更大的收获呢?

一要经常读经典。做人做事,培育人文素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相伴终身的事情,这就要求我们经常读经典、终身读经典。在经常品读经典中接受熏陶,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的为人处世和一言一行,就像春风化雨那样,不知不觉地在塑造着我们的人格。而且,不同的经典从不同的方面阐述同一思想、同一道理,这也要求我们经常读经典,广泛涉猎,加深对经典中的精神和思想的理解,更好地指导我们做人做事。鲁迅先生说过:“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这从一个侧面说明要经常读经典、广泛读经典。

二要反复读经典。经常读经典,是强调广泛性,让经典对我们的人生发挥潜移默化的影响;反复读经典,则是强调专一性,就是要对一部经典读许多遍,真正读懂弄通其内涵和意义,并自觉地运用于人生实践。经常读经典与反复读经典虽有差异,实则互补。毛主席是反复读经典的范例,他把《共产党宣言》读了十几遍,《红楼梦》也读了许多遍,而“二十四史”更是伴随他一生。提倡反复读经典,是因为经典之为经典,是不可能读一遍就能全面领会和正确把握的,而只能是“好书不厌百回读,个中滋味只自知”。更重要的是,对于同一经典,年轻时的理解与年纪大时的理解是不一样的,年轻时可能只是字面上的理解,而年纪大时的理解,则带着岁月的风霜和人生的历练。这也要求我们反复读经典,不断获得新的理解和认识。

三要交流读经典。一个人对经典的理解总是有局限性的。同学之间、同事之间、同志之间、朋友之间互相交流,互相切磋,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经典的理解,并能在观点碰撞中产生思想火花。同时,每个人的经历不同,读经典的体会也不尽相同,互相交流读经典,可以使我们学习得更加深入,理解得更加完整。交流切磋,既是品读经典的好习惯、好方法,也能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友谊,营造健康和谐的人文环境。交流读经典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两人之间是小范围的交流,读书会、研讨会是一种集体交流,现在是信息时代,还可以上网交流或在线交流。

陆游有诗云:“官身常欠读书债,禄米不供沽酒资。剩喜今朝寂无事,焚香闲看玉溪诗。”从这首诗可知,古人大概也是读书时间不够,而现代人欠读书的债可能更多。因此,要在节假日、在八小时之外,把更多的时间用于读书,用于经常读经典、反复读经典、交流读经典,从而提高我们的人文素养,完善我们的人格,使我们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有操守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观书有感》赏析

本文选自《朱文公文集》(《四部丛刊》本)。朱熹(1130~1200),字元晦,婺源(现在属江西省)人,南宋著名理学家。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半亩方塘〔方塘:方形的水塘〕一鉴开〔一鉴开:像一面镜子被打开。鉴,镜子。古时候,镜子用镜袱盖上,用时打开。〕,

半亩方塘像一面镜子被打开。

将书比作半亩方塘。书是长方形的,所以说“半亩方塘”。“一鉴开”,以镜子作比,形容方塘极其清澈。

天光云影共徘徊〔天光云影共徘徊:天光和云影一齐映入水塘,不停地晃动。〕。

天光和云影一齐映入水塘,不停地晃动。

写清澈方塘中倒映的美好景致。“天光”“云影”,比喻书中的内容。

问渠〔渠:它,指水塘。〕那〔那:同“哪”,怎么。〕得清如许〔如许:如此,这样。〕,

为〔为:因为。〕有源头活水来。

问那方塘的水怎么会这样清澈,因为有活水从源头不断流来。

前两句写景,后两句议论。一问一答,形象地表达了诗人深切而独特的读书感受,暗含哲理。

这是一首借景喻理的名诗。全诗以方塘作比,形象地表达了一种微妙难言的读书感受。池塘并不是一泓死水,而是常有活水注入,因此像明镜一样,清澈见底,映照着天光云影。这种情景,同一个人在读书中搞通问题、获得新知而大有收益、提高认识时的情形颇为相似。这首诗所表现的读书有悟、有得时的那种灵气流动、思路明畅、精神清新活泼而自得自在的境界,正是作者作为一位大学问家的切身的读书感受。诗中所表达的这种感受虽然仅就读书而言,却寓意深刻,内涵丰富,可以做广泛的理解。特别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两句,借水之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因此人们常常用来比喻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人们也用这两句诗来赞美一个人的学问或艺术的成就,自有其深厚的渊源。我们

篇三:如何品读经典

如何品读经典

一、什么是经典。在古代,经典两个字是分开使用的。“经”字,在南朝刘勰的《文心雕龙》看来,是“恒久之至道,不刊之鸿教也”。意思是说,“经”是永恒的道理。“典”字,从甲骨文字形看,上面是“册”字,下面是“大”,两者合一为大本大册的书。“经”与“典”合在一起,就是关于永恒道理的书籍。因此,经典是最好的书,是最有价值、最有意义的著作。当然,对于经典,有着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两种认识,价值理性侧重从精神层面看待经典,认为经典是关于善和美的学问;工具理性则是从知识层面看待经典,认为经典是关于真的学问。一般所说的经典,是价值理性意义上的经典,是围绕人的问题,讨论研究精神和思想的书籍。品读这些书籍,就是读人、读人生、读社会、读智慧。

经典的主要内容是关于人的灵魂和心灵的知识。人是万物之灵,精神是人类独有的品格,因而经典要关注人的生存和尊严,追问人生价值,思考人类未来。从这个意义上说,经典要展示理想信念。人在严酷的改造自然和改造自身的斗争中,总有一种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憧憬,这种向往与憧憬上升为意识形态,就是理想信念。中国古代的大同世界,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社会,都是属于理想信念范畴。经典要认识社会规律。这种认识系统化,就是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为我们指明前进的方向。经典要提出价值标准。人类的任何社会活动都需要有价值引领和判断,否则就会没有是非、没有原则,就会出现无序和混乱。儒家提出的“仁、义、礼、智、信”,二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规范人与人、人与家庭、人与社会关系的作用。经典要强调道德修身。如果说,价值标准是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互动的依据,那么,道德修身则是人与自身、人与内心互动的依据,这一依据的核心就是善良,与人为善,善待他人。经典要体悟美的内涵。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崇尚美、追求美,是人类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重要动力。概言之,经典就是关于理想信念、思想精髓、价值标准、道德修身和美的书籍。

经典的主要载体是哲学、历史和文艺作品。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马克思说过:“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因为所有历史都是关于人的活动的记载,因为一切文学都是人学。所以,哲学、历史和文艺作品是人类精神追求和思想升华的主要载体,人类精神和思想也主要内含在哲学、历史和文艺作品之中。阅读经典,就是要学哲学,看历史,品读和欣赏文艺作品。在哲学书籍中,我们遨游在思辨的王国,感受思想的震撼,享受智慧的乐趣。在历史书籍中,我们与历史人物一起呼吸,探寻他们的活动踪迹,体悟他们的心路历程。在文艺作品中,我们可以喜怒哀乐,可以爱、可以恨,在爱中追求善与美,在恨中鞭挞丑与恶。

经典的主要特征是时间久远和多数人认同。魏晋南北朝时期曾流行骈体文,过于讲究对仗工整而没有内容。唐初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等人一改骈体文风,注重内容,倡导新的文体,这导致了当时许多文人的不解和非议。杜甫对此评价道:“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历史正如杜甫的判断,那些反对的文人及其作品没有流传下来,骈体文也没有再恢复,而王杨卢骆倡导的文体则成为唐诗高峰的前奏曲。由此可见,经典不是流行,也不是时髦。流行与时髦可以喧嚣一时,但很快就会灰飞烟灭。经典却会像江河一样,万古长流;像美酒一样,时间越久越醇美。经典还有一个特征,就是要得到多数人的认同。这个多数人不是同一时代的多数人,因为同一时代多数人认同的或许就是流行和时髦,而是历史上的多数人。正如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所说:“经典是一个民族或几个民族长期以来决定阅读的书籍,是世世代代的人出于不同的理由,以先期的热情和神秘的忠诚阅读的书。”

二、为什么读经典

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专门写了一本书叫《为什么要读经典》,并举出了十几条理由加以论证。这似乎比较复杂,简单地说,品读经典,就是为了学做人、思做事,做人要遵守社会道德;

做事要敬畏职业操守。

首先要读经典,学做人。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前提是要修身,也就是做人。倡导读经典,主要不是为了学到知识,而是为了学做人,弘扬人文精神,培养人文素养。人文精神与人文素养既有联系,又有差别。联系是指两者本质是一致的;差异则表现为人文精神是不读经典也可能具备的,这是人性善的自然流露。“文革”期间,很多领导干部被打成“走资派”,知识分子被打成“臭老九”,他们被放逐到农村,农民群众以博大的胸怀接纳了他们,并且给了他们人性的温暖、人道的关怀。其中很多农民是不识字的,但他们有人文精神。而人文素养则必须通过品读经典才能培育,这是人性善的自觉表现,是从必然王国迈向自由王国。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个体自我的每一次伟大的提高,都源于同古典世界的重新接触。”也就是说,每一次品读经典,都有助于培育和提高人文素养。经典培育的人文素养,是一种植根于内心的素养,一种无需他人提醒的自觉,一种以承认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一种能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善良,一种带着宽容来看待世界的心灵。这样的人文素养要求我们既要做好一个社会人,其所履行的社会价值是正直、善良、诚信、宽容等优秀品质;又要做一个好公民,其所履行的社会价值是法治精神、平等意识、自由理念、理性自觉和科学态度。

同时要读经典,思做事。每个人在社会结构中都有不同的角色定位和职责分工,完成这一角色定位和职责分工,就是做事。做人与做事是密切联系的,做人是做事的基础,做事是做人的平台。如果从做人的角度分析,读经典是为了培育人文素养,那么,从做事的角度分析,读经典是为了培育职业操守。严格意义上说,职业操守也是人文素养的一部分,把两者分开,是为了便于说明问题。对于领导干部来说,倡导读经典,就是要求更好地做事,更好地为人民服务。读经典,能够帮助我们树立理想信念。只有熟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才能牢固树立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而有了理想信念,领导干部才会像孙中山先生所讲的,是立志做大事,而不是立志做大官。读经典,能够帮助我们办事出于公心。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这一经典中告诉我们,国家机关有一项很重要的职能就是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无论那一类国家,都会提出公平正义的要求。领导干部执掌公共权力、管理公共事务应出以公心,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为民造福、为党分忧。读经典,能够帮助我们善于识人用人。领导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是识人用人。而读诸葛亮的《出师表》,知道什么是“忠”;读李密的《陈情表》,知道什么是“孝”,就可以在选人用人中正确地研判一个人的品格,以便选好用准干部。读经典,能够帮助我们清正廉洁自律。领导干部有权,但不能以权谋私,更不能贪腐,确保权力不受腐蚀,这是基本的职业操守。通过品读经典,有助于领导干部坚守廉洁从政的道德底线。

三、怎样读经典

读经典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普遍的读法,主要是学习、理解经典中的精神、思想、道理和智慧,进而陶冶情操,提升品位,完善人格。另一种是专家的读法,主要是研究,为了有新的发现,新的求证。绝大多数人读经典,都属于普遍的范围,是为了学习践行经典中的精神和思想。因此,要坚持读原著,而不要单纯地读那些注释经典的书,因为任何一本讨论另一本的书,永远比不上被讨论的书;有些注释不正确的书,还可能把我们引入歧途。那么,怎样读经典,才会有更大的收获呢?

一要经常读经典。做人做事,培育人文素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相伴终身的事情,这就要求我们经常读经典、终身读经典。在经常品读经典中接受熏陶,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的为人处世和一言一行,就像春风化雨那样,不知不觉地在塑造着我们的人格。而且,不同的经典从不同的方面阐述同一思想、同一道理,这也要求我们经常读经典,广泛涉猎,加深对经典中的精神和思想的理解,更好地指导我们做人做事。鲁迅先生说过:“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这从一个侧面说明要经常读经典、广泛

读经典。

二要反复读经典。经常读经典,是强调广泛性,让经典对我们的人生发挥潜移默化的影响;反复读经典,则是强调专一性,就是要对一部经典读许多遍,真正读懂弄通其内涵和意义,并自觉地运用于人生实践。经常读经典与反复读经典虽有差异,实则互补。毛主席是反复读经典的范例,他把《共产党宣言》读了十几遍,《红楼梦》也读了许多遍,而“二十四史”更是伴随他一生。提倡反复读经典,是因为经典之为经典,是不可能读一遍就能全面领会和正确把握的,而只能是“好书不厌百回读,个中滋味只自知”。更重要的是,对于同一经典,年轻时的理解与年纪大时的理解是不一样的,年轻时可能只是字面上的理解,而年纪大时的理解,则带着岁月的风霜和人生的历练。这也要求我们反复读经典,不断获得新的理解和认识。

三要交流读经典。一个人对经典的理解总是有局限性的。同学之间、同事之间、同志之间、朋友之间互相交流,互相切磋,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经典的理解,并能在观点碰撞中产生思想火花。同时,每个人的经历不同,读经典的体会也不尽相同,互相交流读经典,可以使我们学习得更加深入,理解得更加完整。交流切磋,既是品读经典的好习惯、好方法,也能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友谊,营造健康和谐的人文环境。交流读经典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两人之间是小范围的交流,读书会、研讨会是一种集体交流,现在是信息时代,还可以上网交流或在线交流。

陆游有诗云:“官身常欠读书债,禄米不供沽酒资。剩喜今朝寂无事,焚香闲看玉溪诗。”从这首诗可知,古人大概也是读书时间不够,而现代人欠读书的债可能更多。因此,要在节假日、在八小时之外,把更多的时间用于读书,用于经常读经典、反复读经典、交流读经典,从而提高我们的人文素养,完善我们的人格,使我们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有操守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