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柏坡社会实践报告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6-12-22  分类: 社会实践报告 手机版

篇一:西柏坡社会实践报告

西柏坡社会实践报告

摘要:西柏坡浓缩了建国后改革开放依赖党的辉煌历史,是对当代大学生进行国情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坚定理想信念的理想基地。参观革命胜地对于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增强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的爱国情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带动革命老区的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关键字:革命胜地 西柏坡

正文:今年暑假去平山县西柏坡进行了参观,平山县西柏坡是革命胜地、伟人生活工作原址、老一辈革命家对当时的忆苦思甜。通过与当地导游的交流,使我对此次的红色之旅西柏坡有一个更加清楚的认识,更好地完成此项旅游,我在完成对西柏坡的探访的同时,也通过聊天的形式询问当地居民西柏坡几十年来的变化。

西柏坡位于太行山东麓、滹沱河北岸的柏坡岭下,距石家庄市约90公里,1948年5月26日至1949年3月23日,这里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所在地。 1947年5月,以刘少奇为书记、由朱德、董必武等组成的中央工作委员会来到西柏坡。7月17日至9月13日,刘少奇在这里主持召开了土地工作会议,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并于 10月10日由中共中央正式公布,从而大大推动了各解放区土地改革运动的胜利开展。伟大的革命意义,使这个普通的山村成为“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和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进行战略大决战,创建新中国的指挥中心。从此,西柏坡以其独特的贡献,彪炳于中国革命史册,竖起一座不朽的历史丰碑。

中共中央旧址大院,大门向南,分前后两部分。前院自东而西,是周恩来、任弼时、毛泽东、刘少奇、董必武的旧居,还有军委作战室旧址和中央机关食堂旧址等。 在后院东北角,三间窑洞式建筑是朱德的办公室、休息室和会客室的旧址。

就是在这种简陋的环境下,党和中央为指挥着全国的革命斗争胜利召开了一系列著名的会议。其中,1949年3月5日至13日,中国共产党在这里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毛泽东主持了这次会议,并作了重要报告。报告中提出了我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为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指明了道路。

1976年,在中共中央旧址东部山坡上修建了西柏坡纪念馆。纪念馆展出的珍贵的革命文物、历史照片和资料,比较系统地介绍了党中央和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在西柏坡期间的革命实践活动和为中国革命建立的丰功伟绩。

西柏坡已不仅仅是“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而是升华为一种伟大的西柏坡精神。是一种代表历史性转折的革命精神,是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的延续和发展。并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首先,西柏坡精神的精髓是实事求是。西柏坡精神作为历史的产物是客观存在的,我们后人不论从何种角度去概括总结,都不能超越当时当地的历史条件。而当时党中央领导人正是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最终取得了全国的解放。

其次,西柏坡精神的本质特征是两个“敢于”、两个“务必。党中央进驻西柏坡期间,解放战争已进入第三年,敌我力量对比虽然在数量上仍然表现为敌优我劣,但如果加上人心向背和质量对比,我则已占优势。正是这种形势下,我们党发出了“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号召,用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鼓舞人民,藐视敌人,夺取胜利,毅然发动了三大战役,展开了空前决战;三大战役胜利后,夺取全国胜利己成定局,面对纷杂万端的社会矛盾,我们党一方面要求全党、全军再接再厉,将革命进行到底,不要半途而废,另一方面提出两个“务必”,要求在夺取政权后,警惕糖衣炮弹的袭击,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两个“敢于”体现了大无畏的英雄革命主义精神,两个“务必”体现了积极进取不断革命的精神。这两种精神贯穿于党中央在西柏坡期间革命斗争的全过程,成为最突出的特点,并且两种革命精神

互相辉映,相得益彰,成为夺取胜利,迎接解放,战胜困难,实现转变的强大精神支柱。这一时期还有许多鼓舞军民奋斗的革命精神,诸如,着眼大局服从大局,全心全意依靠人民群众,坚持团结统一,善于破坏旧世界、善于建立新世界等革命精神,这些革命精神是以往革命精神的继承和发扬,是围绕两个“敢于”、两个“务必”革命精神的展开,并为其服务的。

再次,西柏坡精神是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升华。中国的革命精神是一脉相承的,从井冈山精神到延安精神再到西柏坡精神,都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在艰苦奋斗、英勇斗争中渐渐形成的。最重要的是,这种革命精神一旦形成,就会转化为巨大的精神财富,成为中华民族长盛不衰的不竭动力。

最后,西柏坡精神是全党精神风貌的集中反映。西柏坡精神是与西柏坡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的,并且和当时的革命形势联系在一起。党中央在西柏坡期间,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民主革命进入高潮,战略决战战场上军民浴血奋战,第二条战线的斗争持续不断,解放区人民分田地、建政权全力支援前线,国统区人民抗税反暴此起彼伏,这些汇成了时代的最强音,产生了伟大的时代精神。

此外,西柏坡精神具有指导现实、昭示未来的不朽意义。凝结在西柏坡精神中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有的是我国传统美德的反映,如艰苦朴素、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等;有的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如爱国主义、维护国家统一等;更多的则是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的革命精神的汇集和发展,如坚定信念、敢打必胜、求真务实、艰苦奋斗、服从大局、联系群众等。这些精神对夺取三大战役的胜利,对解放全国大陆,对顺利实现工作重心由农村向城市的转变,对建立和巩固新生政权,对恢复国民经济都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由于这些精神并非一时一地的产物,而是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同财富,因而能够产生广泛影响,具有强大生命力,乃至对新时期推动四化建设,对在改革开放和实行市场经济中保持清醒头脑,对在取得改革开放巨大成就时刻跨入二十一世纪,迎接更大的挑战,都具有不朽的重要意义。

现在,正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经济、政治改革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的时刻。但有时候物质上的富裕却带来了精神上的困乏。由于面临了更多的诱惑,加之自身的不坚定,许多领导干部在成就面前自我陶醉,迷失了自我。这时,继续提倡和发扬西柏坡精神、两个“务必”的精神,无异于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也是共产党继续保持先进性的根本所在。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在化的新的发展阶段。正在积极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面对这样的机遇的同时,西柏坡精神对于未来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意义尤其重要。 继承发扬西柏坡精神,就要强化机遇意识和进取观念,迎接时代挑战,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赢得主动,赢得优势的关键所在。

但同时,我们国家正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壮大自己,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对国家、对民族、以人民必须肩负起来的历史责任。因此,我们一定要发扬敢斗敢胜的西柏坡精神,切实增强历史责任感和时代紧迫感,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抓住机遇而不可丧失机遇,开拓进取而不可因循守旧。

对于正处于大学阶段的我们,无疑是人生中最重要的时期之一。不管在学习、工作的工程中,学习和发扬西柏坡精神必将对我们的人生产生巨大的帮助。其中,实事求是就是西柏坡精神的精髓,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和科研的过程中,要端正态度,认真对待每一个科学上的问题,每一次试验,以及每一个数据。同时,作为实事求是内在要求,就是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与时俱进和创新。现在我国科技事业和科研人员面临的尴尬问题,即论文数量很多,但高质量,有影响力,真正创新的文章很少。这时候,学习和领会两个“务必”的精神,并切实按照两个“务必”的要求去做,无疑是我国科研事业的出路,也是科研人员必备的素质。在科研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及艰苦奋斗的作风。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我们要坚持和发扬西柏坡精神,端正态度,排除杂念,一心一意做

科研,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同时,我们应当更加珍惜幸福生活,明确历史任务,求真务实,为开创更加美好的明天而奋斗。

参考文献:

1. 百度百科

2. 西柏坡网

3. 西柏坡吧

篇二:实践报告西柏坡

西柏坡之行

——由革命时代想到现状下每个国民责任

在我院马列部老师的带领之下,我们一行人乘坐大巴到达革命圣地西柏坡。西柏坡是中国五大革命胜地之一,是毛主席和党中央进入北平,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在这里,毛主席和党中央指挥了三大战役,召开了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去之前我们就已经对西柏坡有着深深的向往,心中好奇,是怎样一个西柏坡,实现了中国历史的伟大转折;是怎样一个西柏坡,拥有着怎样的精神才能取得实力悬殊的胜利。心中无限希冀这次实践能让我们学到老一辈的精神,鞭策自己,克服重重困难,作为新一代的21世纪的继承者,消除现有的诸多弊端,建设更加美好的社会主义。

下面我们将以空间的顺序来展现我们这次西柏坡之行的所见所感。

一、中共中央旧址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很多革命领导人的故居和办公室,深刻的感受到了老一辈革命者的艰难,辛苦,也深深为之强大的斗争力量和坚定革命的精神而感动,为中国共产党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取得胜利感到万分的惊讶。跟随讲解员的脚步,听她诉说这个院子里的故事,我心里不再有任何疑惑,剩下的,只有感叹和敬佩。

他们的生活都是非常的艰苦,睡的是农家土炕,屋里的摆设也极其简陋,大都一张桌子,两把椅子,一只煤油灯,没有任何多余和累赘。有的有一部电话,作为通讯工具。稍好点的摆设就是在战争当中缴获的。他们在这样的生活条件下每天在不停的工作,忙碌。倘若我们有他们一半的勤奋,简朴,中华民族的复兴指日可待。

毛主席旧居在一座普通的山村农舍里,当初中央工委自己动手建造了三间窑洞式的屋子,准备让毛主席住,但是毛主席觉得朱总司令上了年纪,就让朱总司令去住,自己住在了山村农舍里。院里有一个磨盘,毛主席和朱德、刘少奇等领导同志,经常围坐在磨盘旁研究战局。后来曾有人风趣地称为:磨盘上布下雄兵百万。毛主席的工作非常紧张,办公室的灯光总是通宵明亮。三大战役时,毛主席办公室的墙上挂满了军用地图,五位书记经常围坐在圆桌旁,研究战局。他们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震惊中外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作战方针和各种文电、指示,就是从这里发出的。

董必武同志和夫人何莲芝同志在院子里亲手栽种了海棠、杏梅和翠竹,可见董老高雅的生活情趣。董老也是我们努力学习的好榜样,他经常孜孜不倦地学习马列著作和毛主席著作,坚持每天学习、写作,从不间断, 真正做到了"活到老,学到老"。他工作勤奋,还在工作之余参加劳动,在门前开荒种菜、种树。

李少奇同志在西柏坡主持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全国土地会议是在一个打谷场上召开的,主席台设在附近的一个旧房基上,上边搭了布棚。参加会议的各地代表坐在石头上听取刘少奇同志的报告。革命工作的环境也是非常艰苦。

非常值得一提的还有军委作战室旧址,房子是中央机关自己动手建造的。军委作战室内设作战、情报、战史、资料四个科。工作人员绘图、制表用的红蓝铅笔都是从敌人手里缴获来的。为了节省铅笔,他们就用红蓝毛线在墙上的军用地图上标图。因为小平房上有三根房梁把房子分成了四小间,所以称作四间小平房,其实还没有我们的一间教室大。毛主席在这四间小平房里就把国民党的几百万军队给打败了。

任弼时同志为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英勇奋斗。在国民党统治时期,他曾两次被捕入狱,在敌人的严刑面前,任弼时坚贞不屈,表现了一个共产党人的崇高气节。他在身体受到严重摧残的情况下,坚持忘我地工作,始终跟随党中央、毛主席征战南北。这些伟大的革命者都具有如此强大的精神支撑,中国解放战争乃至抗日战争的胜利都已理所当然。

我们在中共中央旧居里得到的感触和震撼不止于此,为中国的解放事业做出伟大贡献的人当然也不止于此,我们不能一一道尽,只能在心中对他们一一致敬。期待下一站。

二、石刻园

我们一行人随后到达了石刻园,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西柏坡赋,篇幅很长,金黄字体,刻在长方形大石上。园中有很多长方形大理石,石上刻着老一辈革命者和现今领导人的语录片段,字体均是按照本人字体刻上。我们挨个阅读着石上的文字,似聆听先辈的教诲。我们在自己喜欢的句子旁边照相留念,来提醒自己。

使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毛主席的两个务必“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现在的官场令人实在不敢恭维,到处是贪污腐败,到处是以权谋私,到处是“关系”。这样的做官只能是使真正的有能力的人无处可去,真正需要的无法满足,使秩序混乱,人民毫无安全感,对社会对世风有所改观,人民道德素质直接或间接的有所降低,所造成的负面影响是无法估量的。倘若我们所有的官员,都能清晰地铭记毛主席的这句教诲,真正的“务必”做到了这两点,我们现在的社会状况定会有很大的改观。

我们这一代人,作为21世纪的新的继承者和接班人,如果从现在开始,严于律己,谨记这个教诲,不受世风的影响,人人自律,必能让贪污腐败之风无处栖身。但是恐怕短时间内无法做到,更没有那么多人有如此觉悟。我们只能希望,希望越来越多的人思想素质有所提高,自律意识增强。人人都是中国的希望!

三、西柏坡博物馆

之后我们到达了西柏坡博物馆。

西柏坡博物馆共有七个展室,在展室内我们看到了与民生息息相关的事物,包括文学艺术、生产工具、纺织衣物、民族服装、饮食器具、日常用品、古车、古船等各个方面。了解了更多的历史,民俗,这些是解放以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生产发展的最生动的体现。看到了56个民族各个民族的服装,想到改革开放以来各民族团结一致,人人平等的美好景象,也想到了近期达赖喇嘛所做的让国人都不能容忍的叛国举动。我们看到古时的作战器具,又想到现代社会的迅猛发展。真是叹为观止!

四、 廉政教育馆

之后我们到了廉政教育馆,一个很值得现在官员去的地方,在那里记载着我国反腐倡廉的伟大事迹。

在负一层我看到了这样一句话“党的作风问题是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看到这句话,我不得不又要抱怨了,并深深为党担忧痛心和不值。

现在党的作风我们是有目共睹的,无论领导人和高层如何忙碌,总有那么多下属很是不争气。从另一个故址回来,听我们的讲解员说,正在建一个干部培训学院,富丽堂皇。在这里建造一个干部培训学院,的确是很好的提议,但是富丽堂皇,我看就不必了吧。劳民伤财,制造CDP,吸引游客,给干部们制造舒适的环境来“学习”,不知道是来学习“艰苦奋斗”呢,还是学习“反腐倡廉”,抑或是像毛主席说的“谦虚谨慎,不骄不躁”?与其如此,我看不如花廉价的成本,做个结实的砖瓦房,放上木制的板凳,简单的桌椅,简单的单人床,建议我们的主席休假两天,来看看正在培训的官员在上课的时候是怎样的姿势。也许主席也无奈,我们必须照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大前提,我们必须有所容忍。我们的人民为此而受几十年的苦,挨点儿当官的气,忍忍富商的压榨,不足道。

话说的可能有点儿过,但是确是一个对教育制度存有不满,前途未卜,或许需要父母花个几万几十万,找个普通工作,或做个无所事事的公务员,葬送大好光阴的人的心里话。

五、总结

我们还去了纪念馆和另一个故址,感叹一个奇迹,感叹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

我们出来的步伐是沉重的,有一部分是因为身体累,有一部分是心里压力沉重。我们一行人一直是乘坐大巴车来往于各个参观点,只在参观时有步行一段时间,尚觉得累不可支,

且行程只有两天,而我们的老一辈革命者,是用腿用手打出了西柏坡,解放了全中国,他们每天行走、奔跑在这山中与敌人周旋,是怎样的累,我们仍嫌缺乏足够的想象力。我们承载着老一辈的辛苦,想着中国现状,深觉任重而道远。

我们还有西柏坡,还有一辈人留给我们的精神,还有“两个务必”。我们希望全中国的学生都能够来西柏坡看看,感受一下前辈的辛苦,明白珍惜,明白奋斗,明白自己身上所肩负的重任。

当然我们不能一味的去看到不足,却不去思考自己其实也是这其中的一个具有影响力的因素,祖国的未来于每个国民是否幸福息息相关,复兴中华,匹夫有责。只要我们大部分人都能坚守原则,都遵守本职的职业操守,那些晦暗自然无所遁形,中国的未来还是一片的光明。总之,祖国的未来在我们手中!

篇三:西柏坡社会实践报告

西柏坡,一个光耀中国革命史册的名字。原本只是河北省平山县一个只有百十来户的普通山村。1947年5月,中共中央工委选定这个地方,1948年5月,毛泽东同志率领中共中央、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移驻这里,使这个普通的山村成为“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和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进行战略大决战,创建新中国的指挥中心。从此,西柏坡以其独特的贡献,彪炳于中国革命史册,竖起一座不朽的历史丰碑。

为了传承和发扬西柏坡精神,提高在校学生的革命历史观,学校每年都会组织学生去参观革命圣地西柏坡,并作为社会实践的一项内容。通过参观学习,受益匪浅,我们不仅了解了西柏坡的历史事物和历史事迹,更重要的是在参观学习过程中感受到了西柏坡的革命精神的力量。

5月11日清晨,几个班的师生一道去往西柏坡。那天烈日高照,但学生们的热情就像那火辣的太阳一样,急切渴望了解党的红色历史,到达目的地后,同学们井然有序的排着队,进入革命指挥所旧址。刚一进大院的门,当年的老房子便映入眼帘,瞬时间感到一股热浪在胸中翻滚,我们怀着无比激动和尊敬的心穿行在大院中。在开始正式参观之前,先有当地的讲解员为我们讲述了西柏坡的历史,贯彻了西柏坡的精神。首先讲到了中共中央选择西柏坡作为革命根据地的三大原因,首先,西柏坡地区的革命群众基础比较好,西柏坡是最早建立党支部的地区之一31年开始建党,被评为支前模范县,群众当中党员比较多,有利于开展党员工作;其次,西柏坡地处太行山脉,地势显要,易守难攻,有明显的战略优势,有利于革命中心的防守和转移;最后,西柏坡物产丰富,为革命事业提供的物质保障。接着降到七届二中全会在这里召开,并且在这里指挥了解放全国的三大战役,因此,西柏坡是新中国的摇篮,新中国从这里走来。同学们听的热血沸腾,并认真做好学习笔记。

参观主要是当年革命伟人的住所和他们遗留下(原文来自:wWw.xiaOcAofANweN.coM 小 草 范 文 网:西柏坡社会实践报告)来的物品,先后参观了朱德、任弼时、周恩来、毛泽东等的住所,还参观了当年大院里的防空洞,在参观的过程中,讲解员一路为我们解说这些房子及房子主人的历史事迹。在这过程中,当年的历史情景仿佛就在眼前,一切都感觉那么熟悉和亲切。

待参观革命大院结束后,我们稍事休息,队伍集合后紧接着去往西柏坡纪念馆,在西柏坡纪念馆里,记录了西柏坡的全部革命史。一进入纪念馆,那种古朴的气息迎面而来,那种格调正反映的那种历史气息。纪念馆分了好多展馆,先参观的是革命伟人的住所部分,他们用过的物品被整齐的陈列在展馆内,现在看去可能觉得就是一些当年的普通生活用品,但是它们一不单单是一些生活用品了,它们饱含着革命精神在里面。接下来的展馆便是在西柏坡发生的各大历史事件, 1948年9月8日至13日,党中央在西柏坡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即“九月会议”,为迎接战略大决战作了思想上、组织上和物质上的准备。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任弼时、彭真、董必武等政治局常委以及14名中央委员、候补委员和10名重要工作人员出席会议。9月12日至1949年1月31日,党中央指挥了震惊中外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解放了东北全境和平、津两市;基本解放了长江以北的华东中原地区和华北。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154万余人。基本消灭了国民党主要军事力量。1949年3月5日至13日,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在西柏坡胜利召开。谈论了成立新中国的相关事宜。新中国就从这里走来了。接下来是新中国成立后的各大改革措施,从土改运动一直到改革开放到现在。参观过程感觉自己置身历史长廊中,当年的历史历历在目,内心也受到了无比的震撼。

通过这次参观学习,我们学习到了党的红色文化,感受到了党的红色精神,这精神将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指引我们勇往直前,为革命信念而奋斗终生。

本文已影响